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教案--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板书设计教学过程

3、给出材料,结合洋务运动的内容,与学生共

同对洋务运动进行评价。

1、给出清朝中国地图,让学生结合教材概括出

西北、西南出现的边疆危机。教师在学生回

答的基础上总结概括边疆危机,强调左宗棠、镇南关大捷。

2、结合地图介绍东边的危机——甲午中日战

争,其中重点介绍黄海海战。

3、让学生结合教材总结《马关条约》的内容,教

师再讲解每个条约的内容带来的消极影响。

并且介绍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4、给出材料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和影响。

5、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说明中国的危

机加剧,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教学反思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教案

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课标要求】 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核心素养】 1.唯物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了解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时空观念:结合地图、文字史料等,了解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列强侵略的基本史实, 通过构建列强侵略大事记或时间轴等方式,总结列强侵略的特点。 3.史料实证: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依据。 4.历史解释:对本课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形成较为客观的历史认识或提出自己的见解。 5.家国情怀: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中国农民阶级救亡图存活动及地主阶级洋务运动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各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的努力,增强民族认同感。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天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原因;洋务运动的概况;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的狂潮。学习难点:洋务运动和中国近代化的关系;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及影响。 【时空定位】 【阶段特征】 1政治:列强入侵,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加深。人民反侵略反封建的不断增强;封建制度日益衰落,但封建势力依然强大,中国人民反地方封建都斗争此起彼伏。 2经济: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洋务运动兴起,开启中国工业现代化;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近代工业体系慢慢形成,但不完整,近代化举步维艰: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思想:向西方学习,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进程,萌发新思潮,民主思想逐步产生。【名词解释】 ▲湘军 湘军是以曾国藩为首的军阀武装。在籍侍郎曾国藩为对抗太平军,在湖南编练成一支军队,一般称为湘军。1853年成军,分陆师和水师。湘军实行由将官招募勇丁的制度:统领挑选营官,营官挑选哨长,哨长挑选什长,什长挑选勇丁,全军统辖于曾国藩。陆师每营500人,水师每营447人。从此,“兵为将有”成为清朝兵制的一大特色,民国初期的北洋军继承了这一传统。太平天国的天京就是湘军攻下的。 ▲《越南条款》 《越南条救》,又称《中法和约》《中法新约》,是1885年清朝与法国签订的关于结束中法战争的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有: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法军退出台湾、澎湖;中越陆路交界开被贸易;降低中国云南、广西同越南边界的进出口税率;以后中国如修筑铁路,“自向法国业此之人商办”等。 ▲宗藩关系

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教学设计

后掀起的瓜分中国的狂潮之间的内在联系(时空观念)。 4.通过历史细节的呈现,学生感受近代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而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晚清中国社会各阶层探索国家出路的史实;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二)教学难点 晚清中国社会各阶层探索国家出路的意义和局限性;探索和侵略的交织关系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注: 本板书“整体沉沦”和“上升因素发展”趋势依据《中外历史纲要》近代史部分主要编写者张海鹏教授的“沉沦”与“上升”理论。张教授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一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这就是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直到20世纪初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深渊到了谷底,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来说,这时候面临的主要是"沉沦",虽然,这时中国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方面,实际上存在着积极的、向上的因素,但这种因素的发展是渐进的、缓慢的,相对于社会"沉沦"主流来说,它是弱小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先介绍“容闳”和他的回忆录以及其与该教学 部分的关系;接着以容闳“中国的可悲境况”作为出发 点引起上节课所学内容的回顾,再引用张海鹏教授的 话,提出“中国人民会进行怎样的奋斗?”开启本课。 与老师进行问答互 动,回顾上节课所学 内容,思考老师提出 的问题。 巩固学生旧 知识,引发学 生思考,吸引 学生学习新 知的兴趣 一、太平天国 运动(一)过程概述 教师根据容闳在回忆录里对于天平天国的大概描 述,以时间轴的方式带领学生一起回顾太平天国运动的 大概脉络。 (二)原因探究 教师在讲述完基本过程后,以“为何此时会出现太 平天国运动?”的口头问题引起下一部分的学习。而后 出示容闳所说的“基督教事件”得出个人原因,再出示 “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得出其他原因。 (三)性质探究 教师根据容闳的回忆录进一步进入到太平天国性 质的探讨,展示唐德刚先生的“四不像结论”引起学生 回忆初中所学,夯实 基本框架和基础知 识;同时感受农民阶 级为挽救国家危亡所 作出的努力和奋斗。 学生阅读材料,提取 有效信息,结合教材 进行归纳总结,思考 和回答老师提出的问 题,探究太平天国发 生的多重原因。 调动学生基 本知识,做好 初高中知识 的衔接,为后 面的学习打 好基础。培养 学生的时空 观念。 引导学生用 唯物史观和 史料实证的 观点来认识 历史事件发 生的复杂性, 探究历史发 生和前进的 本质动力。

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授课 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题目 授课 高一学生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 对象 一、课程标准 (一)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 (二)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出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本课是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中的第二课,上承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下启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与前后两课联系紧密,知识链条和历史脉络间环环相扣。 (二)教材内容 第一子目是“太平天国运动”,这部分主要讲述农民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 第二子目是“洋务运动”,主要讲述地主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 第三子目是“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涉及左宗棠收复新疆、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反割台运动等内容,主要讲述列强侵华以及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 第四子目是“瓜分中国的狂潮”,讲述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狂潮。 通过上述分析,本课共涉及七大知识要点: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左宗棠收复新疆、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反割台运动、列强瓜分狂潮。与部编版初中教材相比,增加了太平天国运动引起晚清政局变化、中法战争和宗藩关系等内容。该课体量偏大,对应初中教材三课的内容。因此,对教师的授课挑战不小,需要对内容进行有效整合,才能有的放矢,达成课标要求,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三、学情分析 (一)授课对象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 (二)学生生理及心理特点 生理特点:思维水平有所提高,思维深度有所扩展,具备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

的潜能。 心理特点:学生渴望表达,但多有顾虑,需要教师积极鼓励,创建民主氛围。(三)学习基础及存在问题 学习基础:本课内容学生在八年级第一学期已经有所学习,且对洋务运动和中日甲午战争等内容较为熟悉,具备相关知识的前概念。 存在问题:因时间推移,学生对初中所学内容有一定程度的遗忘。 (四)解决方法 基于学生的生心特点、学习基础和存在问题,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历史思维的训练,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课前运用导学案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回顾。 四、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时间轴,学生能从起因、经过和结果等3个维度,说出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中日甲午战争等史实。(时空观念) 2.借助各种教学资源,学生能够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的局限性。(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借助各种教学资源,学生能从1-2个角度,认识甲午战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4.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深刻体会这一时期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增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担当意识。(家国情怀)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难点: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的局限性 五、教法学法 (一)教法:讲述法、图示法、探究法、讨论法 (二)学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六、设计思路

高中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史纲要上(2019版)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教案

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教学设计】 ——时局、变局、破局及危局【课程标准】 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教材分析】 第17课《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在第16课《鸦片战争的冲击与因应》的基础上,依据时间线索讲授了19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列强的侵略史和中国军民的抗争探索史。教材内容包括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瓜分狂潮等重要历史事件,既是中华民族的早期探索,也是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 【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运用联系发展、客观辩证的方法,评价太平天国、洋务运动及甲午战争的影响,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通过《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实证洋务运动的原因、经过、特点、影响,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加深了清王朝的灭亡,促进了民主革命的进程,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理论与实践,培养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本课内容在初中历史教材中分为三课。经初中阶段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本课的大部分史事,比如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学生虽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只有了一定程度的感性认识,历史整体思维尚未形成,对各阶层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及其阶级实质仍然缺乏理性的认识。 学科素养:经过初中课程后,学生的辩证思维、批判思维均有所发展,具备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对提升自身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有自己的期望。 学习兴趣:涉及晚清重大事件的文字与影视作品较为常见,方便学生在史料探究基础上开展深度学习。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清列强侵华相关史实及性质的意义 难点:理解农民阶级地主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努力的艰难性和和局限性 【讲授新课】 19世纪中后期,西方主要国家通过改革或统一战争的形式,纷纷走上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并因此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的侵略。西方列强的侵略加剧了中国社会的危机,农民和手工业者面临生存的危机,清政府也面临严峻的统治危机。 在这一背景下,救亡图存成为时代的主题,清政府和农民阶级分别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掀起了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运动。这些运动是如何兴起的?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对近代中国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今天我们就走进这一段历史。 自从《南京条约》订立,五口通商,中国以半殖民地的资格,进入世界市场了。……中国社会骤然遭遇这种史无前例的大变动,不论南方北方,城市与乡村,全部震荡起来。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 一、民心思变——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1.时代背景: (1)根本原因:阶级矛盾激化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逐步破坏了沿海通商口岸及其附近

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教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教案 一、课程标准 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二、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具有一定的历史学科素养基础。通过初中学习,高一学生已经对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甲午中日战争这段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这几个事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以及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不清晰。高中阶段再次学习类似的内容,教师需要提供相应的史料,补充相关历史细节,加大思维深度,引导学生在阅读、分析史料的基础上深刻认识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对于国家出路探索的努力以及探索失败的原因。 三、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中的第2课,教材设置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边疆危机与甲午战争、瓜分中国的狂潮四个子目。鸦片战争后,面对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激化,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相继而起,为寻找国家出路进行了初步探索。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由于农民领导阵营内讧和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致力于“求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是清政府的自救运动,单纯引进西方技术,没有触动落后的封建制度,未能达到目的。同时,列强加紧侵华,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进一步把中国推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整体上,本课处于民族危机继续深化时期,挽救民族危亡越来越成为紧迫的时代主题。 四、单元主旨 本单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围绕“屈辱”、“抗争”、“探索”这三条基本线索,主要突出了“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两个阶段特征。近代以来,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势,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中国社会各阶级的仁人志士开展了救亡图存的系列运动。自鸦片战争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逐步确立,同时中国社会也在屈辱中走向近代化。 五、单课主旨 近代以来,中国迎来“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时代巨变,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体

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22)必

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面临外部侵略和内部危机的时代背 景及其特点。 2.了解中国近代思想启蒙与维新变革的历史进程。 3.分析中外思想碰撞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 探索。 4.掌握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包括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以及它们提出 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教学重点 1.外国列强持续侵略和掠夺,严重威胁到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 2.思想启蒙与维新运动,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3.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国政治变革的两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对于 中国今后的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教学过程 时代背景与现实危机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面临着外部列强的不断侵略和内部危机,其特点有:•外部列强的瓜分侵略:英、法、德、日、俄等列强相继侵占中国的领土,严重威胁到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 •内部危机与社会动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打破了中国传统政治体制,引发了武装起义和社会动荡,内忧外患,形势极为危急。 思想启蒙与维新变革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担负起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重任,思想启蒙和维新变革成为 中国的一场历史风潮。 •思想启蒙:包括洋务运动、自强运动、立宪派等思想流派,他们致力于推动中国货币、商业、产业、交通、科技等方面的改革,以此提高国家综合实力。 •维新变革:戊戌变法是清政府推行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事件,主张政治体制的变革、法制建设的完善、教育、科技、宪政等多方面的改革。随后的辛亥革命,则将中国从封建专制向民主共和转型。

思想碰撞与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逐渐被引入到西方文明圈中,在中外思想碰撞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体现在: •走向和选择:包括维新变革的不同主张,如立宪、革命、文化输出、国粹弘扬等多种具有特点的思想流派和目标。 •借鉴和吸收:海外留学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接触并借鉴西方先进文明的重要方式,通过引进新思想、先进技术,来推动和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政治变革的历史事件 中国的政治变革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事 件包括: •戊戌变法:是清政府向宪政改革的尝试,主张以政治体制的变革、法制建设的完善等方面进行改革。 •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封建专制向民主共和转型的重要历史事件,它推动了清朝的灭亡,成立了中华民国。 课堂练习 请简述近代中国面临的外部和内部危机的特点和表现? 总结 本节课主要探讨了近代中国在外部列强侵略和内部危机的背景下,进行的政治 变革和现代化探索。通过分析中外思想碰撞的背景下,中国知识分子的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以及中国政治变革的历史事件等,深入揭示出近代中国在历史进程和现实危机中,所付出的艰辛和探索的代价,也为今天的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历史启示和思考。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高中历史课教案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高中历史课教案 课题: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一、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 了解近代中国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尝试。 掌握列强侵略对中国的影响和加剧的原因。 分析近代中国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能力,通过讨论和研究活动加深对这一历史时期的理解。 二、教学材料: 与国家出路探索和列强侵略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图片和视频素材。 相关的书籍、文章或研究资料的摘录和介绍。 白板、彩色粉笔或马克笔。 三、教学过程: 引入(5分钟): 展示与近代中国国家出路和列强侵略相关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这一历史时期的兴趣,提出问题,如“近代中国面临哪些困境和挑战?为什么列强会对中国发起侵略?” 讨论学生对这一时期的认识和疑问,引入本课的主题。 国家出路的探索(15分钟): 介绍近代中国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尝试,如自强运动、洋务运动等。 解释这些探索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分析这些探索的成果和局限性。 列强侵略的加剧(15分钟): 介绍列强侵略的背景和原因。 解释列强侵略的重要事件和战略过程。 分析列强侵略对中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影响。 国家出路的困境与挑战(15分钟): 分析近代中国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如不平等条约、领土割让等。 探讨这些困境和挑战的原因和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近代中国如何应对这些困境和挑战。 小结和展望(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收获。 引导学生思考近代中国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影响。 拓展活动: 布置学生阅读相关的历史文献和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或作文,进一步探讨国家出路和列强侵略的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辩论,探讨近代中国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途径。 备注:本教案可根据具体学校的教学要求和学生水平进行调整和修改。

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_精品教学设计

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教学设计 【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的第2课,本课内容讲述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边疆危机、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等史实,上承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下启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本课涉及知识点众多,教材简单介绍了这些历史事件发生的简单过程,勾勒出了1851-1900年间政治发展的基本面貌。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习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和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掌握了一定史实。但初中重点是对历史事件发展过程的介绍,学生尚不能以联系、整体的观点去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也不能更深入地探索问题的本质。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地图,结合提问,引导学生掌握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边疆危机、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等事件的基本史实,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2.通过史料阅读与分析,重点探究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理解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所作努力的意义,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3.通过重新审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脉络,深刻理解在内忧外患的局势下,统治阶级认识到民族危机并主动进行实践的艰难性,以及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所作努力的局限性。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以时间线索掌握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边疆危机、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等事件的基本史实、性质和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农民阶级、地主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所作努力的艰难性和局限性。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内容繁杂,面面俱到必不能在1课时完成,根据课标“了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和“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本课通过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挽救危局的对比,认识到到内忧外患局势下变动的必要性,以洋务运动的成效串联列强侵略的加剧,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历史事件之间联系的认识。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两次鸦片战争相关图片提问:两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新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一、自主学习——农民阶级的抗争 展示:P96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提问:结合左图与教材,完成以下时间轴。

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1. 教材分析 本课是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第五单元的第 16 课,主要讲述了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以及中国人民为探索国家出路而进行的抗争和努力。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既有封建势力的顽固和列强侵略的加剧,也有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维新思想的传播。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中国近代社会的独特面貌。 2.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思维能力,但对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中国历史还比较陌生,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历史故事和丰富的历史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比较复杂,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思维来分析历史现象,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二、核心素养 1. 唯物史观:通过学习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变革是由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地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2. 史料实证: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历史资料,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历史人物的思想主张,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和能力。 3. 时空观念:通过梳理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历史的时间线索和空间分布,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地域特色,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4. 历史解释: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解释,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 5.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中国人民为探索国家出路而进行的抗争和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使命感,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 三、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内容及影响。 2.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与列强侵略的关系,以及中国人民为探索国家出路而进行的抗争和努力。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分析,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历史人物的思想主张。 2. 探究法: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历史现象的深层原因。 3. 比较法:通过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进行比较,让学生认识到不同历史事件之

高中历史必修上 (教案)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课标要求】 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教材分析】 本课讲述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边疆危机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等史实,以“危机四伏—因时而变—功败垂成”为主线,构建出一幅国人寻求救国道路与列强加剧侵略相交织的整体画面,有较清晰的时间线索。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初步掌握本课的大部分史事,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尚未形成联系、整体的历史思维方式,很难全面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教师在教学中可呈现一些观点相冲突的材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危机四伏—因时而变—功败垂成”主线的梳理,以时间为线索掌握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边疆危机、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等事件的基本史实。 2.利用时间轴整理相关内容,综合利用相关历史资料,联系前后两课的内容,理解各事件的性质和意义;了解晚清时期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所作努力的意义,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3.通过重新审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脉络,深刻理解在内忧外患的局势下,统治阶级认识到民族危机并主动进行实践的艰难性,以及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地主主阶级所做做努力的局限性性。 【教学重点】 理清列强侵华相关史实及性质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农民阶级地主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努力的艰难性和和局限性。 【教学过程】 (一)教学主题代以“危机四伏—因时而变—功败垂成”为线索构建国人救国与列强侵略相交织的整体画面。 (二)过程展示 导入 回顾上节课社会各阶级对列强侵略后果认识不足的史事。随着列强侵略的不断加深,中国社会各阶级也逐步觉醒,从少数知识分子到统治阶级,再到社会各阶级,形成了一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学生活动】回顾,思考分析。 【教师活动】引导分析当时社会各阶级是如何看待列强对华侵略的 【设计意图】联系单元线索,让学生从时间上建立因果联系,体现时空观念素养。 【学习任务】1.危机四伏——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政治局面。 【学生活动】梳理太平天国运动、边疆危机的基本概况,认识其影响,交流讨论“海防、塞防之争”。 【教师活动】引导分析,组织讨论,帮助学生寻找资料支撑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归纳《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基本内容,得出《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以往农民运动的诉求,《资政新篇》则带有资本主义性质。引导学生将太平天国运动放入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分析得出农民阶级在改变自身命运的同时,也在寻求中国的近代化,从而理解太平天国运动被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原因。 材料120世纪90年代末,复旦大学潘旭澜教授……出版了《太平杂说》书……对太平天国及其领袖洪秀全持完全否定的态度,认为太平天国是神权统治,它鬼魅横行,引发了中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大灾难,而作为太平天国领袖的洪秀全更是“人性异化”“极端主义”的“邪教主”;镇压太平天国,给太平军造反画上句号的曾国藩则为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冯友兰表示“我之所以否定太平天国,因为太平天国是要推行神权政治……假如太平天国统一了中国,那么中国的历史将倒退到黑暗时期”。 ——印少云《近十余年来太平天国研究重大争议的回顾和总结》【学生活动】阅读材料,认识由于阶级本身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没能改变中国的面貌,也没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但是这场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

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教学设计--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一、整体设计思路 把本课分为两个部分——寻求出路、列强侵略加剧,以自救和危机两方面处理本课,通过生动、具体、有过程性的历史事件来丰富本课内容,使得教学更加符合逻辑,有机的把重点内容串联起来,使得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自然地梳理好各个事件的关系。本课内容丰富,学生初中分别学习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内容,有一定知识储备和历史认识。对此,本课重点内容围绕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素”这一主题展开,强干弱枝,重点着眼于两个阶级进行了哪些探索、探索的出路是什么,并评析此出路有何进步性和局限性。 四个子目的历史事件,在发展时序上相连接,内容上有深刻的逻辑联系,应构建时空框架、理清其内在逻辑关联:鸦片战争激化阶级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太平天国运动是洋务运动开展的重要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本设计将各个子目关联讲述,从危机与应对的角度突出历史事件的相互影响,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初步掌握本课的大部分史事,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尚未形成联系、整体的历史思维方式,很难全面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教师在教学中可呈现一些观点相冲突的材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 三、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为及存在的局限性。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分为四个子目内容: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瓜分中国的狂潮。四个子目内容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的努力,二是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剧。而国家出路探索的失败和列强侵略的加剧,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矛盾而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进一步将中国社会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列强侵华的史实,认识到清末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为探索国家出路的努力,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2.学生通过文献史料和地图史料,构建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列强侵华相互联系的时空框架,生成救国探索与侵略加剧的整体画面,提升时空观念的历史核心素养。 3.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史料探究,正确理解太平天国、洋务运动对推动中国社会的积极作用,培养史料实证的历史核心素养。并通过史料归纳中国各阶层在探索国家出路的不同做法,对比思考不同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通过史料分析各阶层失败的原因是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性,培养唯物史观。 4.正确认识到列强侵略之下中国人民为挽救国家存亡的努力,感受近代中国人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而展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升家国情怀。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

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教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一、课标分析 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括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层为挽救危局所做出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通过进一步分析,本课书课标要求即为: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洋务运动的内容,分析其局限性;了解晚清中国社会面临的新危机(边疆危机、瓜分热潮)。 二、教材分析 鸦片战争后,受列强入侵的冲击,晚清社会出现新的变化,表现为:社会的动荡、人民起义不断;东西方思想的交汇,中国在救亡图存运动中开始一步步走向近代化;西方列强入侵,中华民族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本课书分为“太平天国”“洋务运动”“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瓜分中国的狂潮”四个子目,是晚清社会最为激荡的四十年。在这一时期里,鸦片战争激化了阶级矛盾,引起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起义有完整的革命纲领,是中国农民起义的最高峰。 三、学情分析 学生的世界史知识有所欠缺。尽管经过初中历史的学习了解了世界历史的基本脉络,但其知识不足以支撑对本课书相关知识的要求。而本课书又与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帝国主义国家需要扩张海外市场、转移国内过剩资本,从而开启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从中国朝贡体系的瓦解到边疆危机,直至瓜分中国,表明中国被动地也不可避免地被纳入帝国主义所构建的殖民体系当中。另外,这一时期,日本的兴起也触及到了学生的知识盲区。因此,在讲授过程总,应注意把握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四、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性和局限性;掌握洋务运动的内容和作用;正确认识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探索和努力,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其失败的原因,并认识到他们的阶级局限性。 时空观念:借助地图,知道我国西北、西南、东南等方位出现的边疆危机,并说出大概方位;了解同一时期内世界发展的变化。 史料实证:能够利用不同的类型的史料,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洋务运动和列强掀起瓜分狂潮,形成对该问题更全面、丰富的解释。 历史解释:学生能够通过搜集、选择、运用相关史料对洋务运动的作用和《马关条约》的内容进行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全面掌握列强对近代中国的侵略史实,体会中华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从民族振兴的角度感悟家国情怀。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从边疆危机、甲午中日战争到瓜分中国的发展。 难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和局限性;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或影响。

第17课_《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教学设计

第17课《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教师坚持和践行“以生为本”的理念,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师要发挥历史课程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使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关心国家的命运,关注世界的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师仔细研读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研究教材内容和学情的基础上,明确教学目标,在专业阅读的基础上整合教材内容,打磨教学设计,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等历史学科的基本能力和方法,涵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通过初中历史与社会的学习,已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通过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国古代史部分的学习,已初步掌握史料分析、史论结合、自主探究学习等历史学习方法,初步具备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高一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阶段,学习历史的热情高,学生对史料的解读、归纳和概括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课本内容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有待提升。 【教学目标】 本课内容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中的要求: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根据课标要求及教材的叙述,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 1.基于时间序列和空间要素的历史讲述与分析,能够构建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19世纪下半叶的边疆危机、甲午中日战争和瓜分中国狂潮等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 2.能够概述19世纪下半叶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主要事迹以及农民阶级、地主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所作的努力,并能够认识其时代局限性。在此基础上培养史论结合的意识,初步掌握历史材料研习的基本方法,进而感受并学习近代先进中国人为国家富强、民族独立而奋斗的精神。 【教学内容分析】 《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是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晚晴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二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19世纪后半期的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以及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本课几乎覆盖了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主要历史事件,上承鸦片战争的余音,下接19世纪末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运动波及大半个中国,延续十余年,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太平天国前期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阶级的一种理想追求;而后期颁布的《资政新篇》则体现了当时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一种探索。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清政府的开明士大夫开始办“洋务”,迈出了向西方学习道路上的实质性一步。在“自强”和“求富”的号召下,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一小步,体现了当时先进中国人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洋务运动并未达到保障国家安全、抵抗外敌侵略的最终目标。洋务运动期间,西方国家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时期,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范围内扩张,引发了中国的边疆危机。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上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黄海海战是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学案: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课程标准】 1、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 2、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 难点:对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及其阶级实质的认识和理解。 【时空定位】 【学习流程及内容】 Ⅰ.基础知识梳理: 第一区:了解太平天国运动,掌握洋务运动的原因、成就及影响 一、太平天国运动 1、背景(1)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2)外部原因:资本主义侵略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3)理论创建:洪秀全提出“拜上帝”主张。 2、过程 )沉重打击了。 (2)引起的变化,湘淮系官僚集团崛起,官吏权力增长,中央权力下移。

第二区:了解甲午中日战争及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三、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1、边疆危机 2、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①日本早就想占领中国的台湾和藩属国朝鲜、琉球,然后进攻中国大陆。 ②因朝鲜发生农民起义,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出兵。 ③通过明治维新壮大了国力的日本,趁机出兵朝鲜,且偷袭清朝运兵船。 (2)过程 (3)《马关条约》内容 ①承认。 ②割让辽东半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③赔款2亿两白银,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④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 (4)影响 ①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②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5)反割台斗争 ①日本侵占台湾后,台湾人民进行了顽强抗争。台湾义勇军与以为首的留台清军一起,重挫了日本占领军。②台湾人民的武装抗日斗争,表明了台湾人民不屈服于日本的坚强意志。 四、瓜分中国的狂潮 1.大借外债:为了在三年内向日本交出 2.3亿两白银,清政府分三次向俄法银行团、英德银行团以高额利息借款3亿两白银。 2.划分势力范围: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从渤海到南海的中国沿海地区强租租借地:俄国租旅大,英国租威海卫,德国租胶州湾,英国租,法国租广州湾。 3.列强还在中国大量掠夺。 第三区:分析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Ⅱ.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1·广东华大新高考联盟高三4月教学质量测评·6)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在江南地区实施“应变十策”:安民造册、招辑流亡、管理诉讼、治理土匪、兴办团练、整饬军纪、保障农业、兴修水利、减赋限租、招贤之制。这些举措() A.获得了民众普遍支持B.使江南地区长治久安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教案

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教案 【学习目标】 1.唯物史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各阶层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探索和努力,并认识到他们的阶级局限性。 2.时空观念:展示中国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在历史背景下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性和局限性;掌握洋务运动的内容和作用; 3.史料实证:引导学生鉴别史料,正确客观的分析《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4.历史解释:展示课本上的史料,补充课外史料,使学生对于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的形成正确的认识,能够批判客观的评价。 5.家国情怀:全面掌握列强对近代中国的侵略史实,体会中华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从民族振兴的角度感悟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太平天国、洋务运动及甲午战争的影响。 难点:对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及其阶级实质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方法】 读图指导法、活动探究法、史料实证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利用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两幅历史图片,回忆上节课所学。学生感受到中国在抵抗外来侵略时,节节败退,损失惨重,主权不断遭到破坏,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以此激发学生爱国情怀。教师进一步追问,国家的出路在哪里?引出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对国家出路地探索。 新课讲授: 一、国家出路的探索 (一)太平天国(1851—1864)——农民阶级 1.背景 教师展示材料引导学生论从史出。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银价激涨,洋货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所以有史学家评价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1.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材料二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2. 清政府吏治腐败,各级官吏大肆搜刮人民,阶级矛盾激化 材料三 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3. 两广地区自然灾害连年不断,各种矛盾尤为突出 材料四洪秀全(1814—1864)出身农家,四次科考失败。社会的急剧变化,个人发展道路的坎坷,增强了他对清朝黑暗统治的憎恨,开始探索救世之道。在第三次科举落榜后,他无意中得到了《劝世良言》(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洪秀全受其启发,创立拜上帝教,假说自己是上帝次子,特下凡除妖魔,号召群众推翻清政府,建立人人平等的“人间天国”,这也是农民阶级几千年的梦想,农民群起响应。 2.过程 教师展示地图,请学生介绍太平天国的兴衰。 教师过渡:历时14年,转战18个省份,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为什么呢?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采取了一些措施巩固政权,军事上北伐西征;政治上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请同学们阅读下面材料。 3、纲领 前期的《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冬颁布) ①内容: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主张。 ②评价: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教学设计

第 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第2课。本课依历史发展顺序,讲述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瓜分中国的狂潮,让学生从历史发展过程的学习中理解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本课有四个子目: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和瓜分中国狂潮。四个子目所讲述的历史事件,在历史发展顺序上,大致是连接的。这样安排,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本科内容在初中历史教材中分为三课,本科将内容高度压缩,在先熟悉初中历史教材的基础上,有选择的重点讲解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甲午中日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农民起义。起义波及 16个省,延续 14年,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综观其波澜壮阔的历程,可谓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在运动中出现的《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中国农民阶级的一种理想追求;而《资政新篇》则体现出当时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一种探索。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使清政府几临灭顶之灾。统治者面对着接踵而来、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内忧外患,不得不“办洋务”,这就为中国向西方学习打开了一个难得的缺口。尽管洋务运动最终没有实现“自强”和“求富”的目标,但它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一小步,体现了当时先进中国人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洋务运动期间,西方国家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并加速了对外扩张的步伐,于是引发了中国的边疆危机。甲午中日战争是中日两国在学习西方的“新政”后的第一次正面对决,黄海海战是甲午战争中中日海军主力进行的一场大规模较量,其结果是日军掌握了黄海的制海权,从而对战争进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甲午战争对整个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撞击,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节点。战争暴露了清政府的虚弱,并引发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