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占补平衡)项目设计报告模板

土地规划机构资质:

证书编号:

××县××镇××村

土地整治(占补平衡)项目

设计报告

申报单位:

承担单位: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

××县××镇××村

土地整治(占补平衡)项目

设计报告

项目申报单位:

项目承担单位:

项目负责人:

编制单位:

项目负责人:

编制人员:

编制日期:

项目区交通位置图

项目特性表

目录

1 综合说明 (1)

1.1项目概述 (1)

1.2项目设计目标、原则和依据 (2)

1.3项目建设内容与投资 (5)

2 项目概况 (7)

2.1项目所在地概况 (7)

2.2项目区概况 (8)

3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13)

3.1基础设施条件 (13)

3.2农村居民点建设发展状况 (15)

3.3土地利用限制因素 (16)

3.4公众参与 (16)

4 新增耕地来源分析 (17)

4.1项目区新增耕地来源 (17)

4.2新增耕地适宜性评价 (17)

5 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28)

5.1水资源平衡分析 (28)

5.2土资源平衡分析 (30)

6 工程总体布置 (31)

6.1总平面布置 (31)

6.2土地利用布局 (31)

6.3工程平面布置 (31)

7 工程设计 (34)

7.1工程建设标准 (34)

7.2土地平整工程 (35)

7.3灌溉与排水工程 (37)

7.4田间道路工程 (37)

7.5其他工程 (38)

7.6工程量汇总 (38)

8 土地权属调整 (39)

8.1土地权属现状 (39)

8.2土地权属调整方案 (39)

9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40)

9.1施工条件 (40)

9.2施工总布置 (40)

9.3雨季施工保障措施 (40)

9.4主要工程施工方法 (40)

9.5工程总进度计划 (47)

10 实施管理与后期管护 (49)

10.1实施管理机构 (49)

10.2实施管理 (49)

10.3后期管护 (50)

10.4管护范围 (51)

10.5管护经费来源和筹措 (51)

11投资预算 (52)

11.1预算编制依据 (52)

11.2预算成果 (52)

11.3资金筹措 (54)

11.4投资进度计划 (54)

12 效益分析 (56)

12.1社会效益分析 (56)

12.2生态效益和环境影响分析 (56)

12.3经济效益分析 (57)

12.4耕地质量分析 (59)

附表 (60)

1 综合说明

1.1 项目概述

1.1.1项目建设地点、范围

××县××镇××村等三个村土地整治(占补平衡)项目地理坐标位置位于地块一:北纬39°34′42.65″~39°34′50.57″之间,东经118°27′15.04″~118°27′18.24″之间;地块二:北纬39°32′46.11″~39°32′48.97″之间,东经118°28′29.92″~118°28′33.54″之间。项目区各地块四至见表1-1。

1.1.2项目建设规模

项目区建设总规模为1.5124hm²(合22.686亩),其中地块一总面积0.8477hm²(合12.7155亩),其中地块二总面积0.6647hm²(合9.9705亩)。

1.1.3项目新增耕地、新增耕地率

项目区新增耕地1.3816hm²(合20.724亩),新增耕地率91.35%,其中地块一新增耕地面积0.7169hm²(合10.7535亩),其中地块二新增耕地面积0.6647hm²(合9.9705亩)。

1.1.4项目性质和类型

该项目性质为土地开发项目,项目类型为耕地占补平衡项目。

1.1.5项目区地貌类型

项目区地貌类型属于燕山南麓山前冲积平原地貌,地势平坦。项目区现状为其他草地和裸地,项目区地块一高程在22.38m~26.12m之间;地块二高程在13.65m~22.44m之间。

1.1.6项目区土地权属状况

项目区共涉及××县××镇××村、××村村、××村共三个行政村的土地,土地权属性质分别为××村、××村村、××村集体所有土地和××村村国有土地,界址清楚,权属无争议。

1.1.7建设工期

项目建设工期6个月(含施工准备、工程施工、竣工验收等所有阶段),其中,前期工作3个月,即2019年1月至2019年3月;施工工期2个月,即2019年4月至2019年5月;工程扫尾、资料整理归档为1个月,即2019年6月。

1.2 项目设计目标、原则和依据

1.2.1设计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客土覆盖、增施有机肥和土地翻耕,改善项目区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条件,增强自然灾害抵御能力,提高粮食生产保障能力,充分落实土地整治规划确定的土地整治目标任务。

2.具体目标

①规划新增耕地面积1.3816hm²(合20.724亩),新增耕地率91.35%,新增耕地利用等别为Ⅺ等。

②项目区年新增粮食产能为14.5068t(以玉米作参照)。

③本项目新增灌溉和排涝面积为1.3816hm²。

④项目区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

⑤整治完成后,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表见表1-2。

2

1.2.2设计原则

在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及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前提下,遵循下列原则:

1)保障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目标实现的原则;

2)土地用途必须符合《××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和《××县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的要求,并遵循与农牧、林业、水务、交通、电力等有关部门专项规划相适应的原则;

3)因地制宜、科学划分用地区,优先安排农业用地的原则;

4)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改善的目的;

5)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6)工程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原则。

1.2.3设计依据

a)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和国主席令第28号,2004年8月28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1991]第73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国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12年12月28日通过修改,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和国主席令第74号,2002年8月29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主席令第39号,颁布时间2010年12月25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和国主席令第9号,2014年4月24日);

7)《××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1990年11月10日);

8)《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务院令(1998)第257号];

9)《××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发(2003)14号];

10)《××省土地管理条例》(×第九届人大常委会修改,2002年3月30日)。

b)相关政策

1)《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0)316号];

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暂行规定》[财发(2001)41号];

3)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29号);

4)国土资源部《关于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全面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108号);

5)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76号);

6)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的紧急通知》(国土资电发〔2008〕85号);

7)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的通知(财综〔2011〕128号)。

8)××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土地开发整理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确定新增耕地目标等别的通知》(×国土资地字〔2008〕6号);

9)××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耕地占补平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地字〔2009〕13号);

10)××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地字〔2009〕31号);

11)××省国土资源厅、××省农业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加强占补平衡补充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地字〔2009〕53号);

12)《××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办字〔2012〕111号);

13)《××省土地整治工程建设标准》(试行)(×国土资办字〔2014〕72号);

14)《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土地整治工程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计价依据调整过渡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7〕19号);

15)《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

16)××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资环〔2015〕39号);。

c)相关规划

1)《××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2)《××县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

3)××县农牧、水务、电力、交通、环保等相关部门专项规划。

d)相关技术标准

1)《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16);

2)《土地整治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13);

3)《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2008);

4)《土地整治项目设计报告编制规程》(TD/T1038—2013);

5)《土地整治项目工程量计算规则》(TD/T1039—2013);

6)《土地整治项目制图规范》(TD/T1040—2013);

7)《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8—1999);

8)《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28573—2012);

9)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2011);

10)《××省用水定额》(DB13/T1161—2016);

11)《节水灌溉设计规范》(GB/T50363—2006);

1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1992);

13) 《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220203—2006);

1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15)《农业机械田间行走道路技术规范》(NY/T2194-2012);

e) 其他基础资料

1)××县2017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成果;

2)2016年××县耕地利用等别图;

3)《××县水利志》(2010年8月);

4)《××县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2012年8月);

5)《××县耕地资源评价与利用》(2012);

6)《××省××县耕地资源评价与利用》(2017年12月);

7)《××市工程造价信息》(2018年12月);

8)××县统计年鉴、××县志、××县国土志、××县土壤志、××县气象统计资料等。

1.3 项目建设内容与投资

1.3.1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工程和其他工程。

1.土地平整工程:项目区现状为废弃的荒坑,为将项目区开发为耕地,据项目区土现场踏勘以及结合当地村民的意见和实际情况,项目实施后田面高程与周边现有耕地高程一致。考虑到项目区内部微地形较为复杂,首先需将项目区内部进行平整,田块1-1的平整标高为24.00m,田块1-2的平整标高为24.10m,田块2的平整标高为20.20m,平整总量为24676m3(其中23504m3需外购底层客土);在项目区平整完成后,为了达到田块1-1的设计标高25.00m,田块1-2的设计标高25.10m,田块2的设计标高21.20m,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达到有效土层厚度,需回填覆盖表层客土厚度1.0m,设计回

填表层客土共需覆土方量为14718m3;为提高耕地质量更好地满足农作物生长,设计以1.0t/亩对新增耕地施用商品有机肥,共需商品有机肥20.724t;大型机械施工后容易造成土壤板结,为使土地松软宜耕,应配合增施有机肥,对项目区新增耕地进行土地翻耕,翻耕面积1.3816hm2。

2.其他工程:为加大土地整治宣传力度,新修立标志牌1座。

1.3.2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

项目投资预算为97.8559万元,工程施工费82.1055万元,其他费用12.9002万元,不可预见费2.8505万元。项目规模单位面积投资64.7024万元/ hm2(合4.3135万元/亩)。新增耕地单位面积投资70.8280万元/ hm2(合4.7219万元/亩)。新增耕地单位面积工程投资59.4278万元/ hm2(3.9619万元/亩)。

建设资金全部来源于县政府自筹资金。

2 项目概况

2.1 项目所在地概况

××县气候条件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其特征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偏少且分配不均,冬寒、春暖、夏热、秋凉,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10.6℃,常年降水量658毫米,年均日照2853小时,无霜期186天。

××县植被以乔木为主,树种以杨、柳、榆、槐、椿树为多,南部沿海地区以芦苇、蒲苇及沼生草为主,全县林木覆盖率为22%。

××县水资源条件较好,多年平均降雨量652.7毫米,折合水量8.08亿立方米,其中,频率为50%降雨年份,降水量606.7毫米,折合量7.71亿立方米;频率为75%降雨年份,降雨量463.7毫米,折合水量5.89亿立方米。通过对降雨与径流关系计算,全县多年平均径流深100.2毫米,按全县总面积1270平方公里计算,合产水量1.27亿立方米。当频率为50%降雨年份时,年径流深69.82毫米,合产水量0.89亿立方米;当频率为75%降雨年份时,年径流深24.38毫米,合产水量0.31亿立方米。地上水可利用量主要包括大气降雨的利用及外来地上水两部分。大气降雨的利用,除有效降雨外,主要是通过小青河,北河、牤牛河、溯河、小青龙河等河道闸涵蓄水,储蓄能力为0.075亿立方米,仅相当于频率50%时产水量的8.4%,除很小部分补充地下水外,绝大部分流入渤海。外来地上水是××县主要可供利用的地上水资源,主要是滦柏、滦乐两输水干渠引进的滦河水,用来灌溉全县稻田。可利用的地下水资源,主要是全淡水区,面积915.7平方公里。地下水可利用量,主要来自大气降雨的补给。全县多年平均大气降雨入渗补给量为1.183亿立方米。按不同水文年计算,当频率为50%降雨年份时,入渗补给量为1.123亿立方米;频率为75%降雨年份时,入渗补给量为0.865亿立方米。全县地下水侧向补给量为0.7亿立方米,咸水区深层淡水多年平均侧向补给量为0.03亿立方米。全县多年平均地下水可利用量为1.913亿立方米,其中频率为50%降雨年份,地下水可利用量为1.853亿立方米;频率为75%降雨年份,地下水可利用量为1.595亿立方米。

据××县2017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成果,全县土地总面积14.8257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7.5546万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的50.96%;园地面积0.1287万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的0.87%;林地面积0.3796万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的2.56%;草地面积0.0393万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的0.27%;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2.6457万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的17.85%;交通运输用地0.5078万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的3.43%;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3929万公顷,

占全县土地总面的22.89%;其他土地0.1771万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的1.19%。

2.2 项目区概况

2.2.1自然条件

a)位置

项目区共2个地块,项目区建设总规模为1.5124hm2(合22.686亩),其中地块一总面积0.8477hm2(合12.7155亩),其中地块二总面积0.6647hm2(合9.9705亩)。地理坐标位置位于地块一:北纬39°~39°之间,东经118°~118°之间;地块二:北纬39°~39°之间,东经118°~118°之间。

b)地形地貌

项目区地貌类型为冲积平原,整体地势平坦,视野开阔。项目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其他草地和裸地,局部地块为洼地和大坑,高差较大。

项目区地块一高程在22.38m~26.12m之间;地块二高程在13.65m~22.44m之间。项目区地块一和地块二地形地貌见照片2-1和照片2-2:

照片2-1 项目区地块一地形地貌

照片2-2 项目区地块二地形地貌

c)气象

据××县气象统计资料,项目区所属××县气候条件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冬长于夏,春秋短暂,具有春季干燥多风,夏季闷热多雨,秋季昼暖夜寒,冬季寒冷少雪的特点。全年平均日照时长为2579.1小时,日照百分率58%,9、10月日照分别为63%和64%,光热源丰富,对农作物的成熟极为有利,3-10月农作物生长期间,每月日照时数都在200小时以上,秋作物生长旺季的6-9月,总日照895.1小时,占全年总日照时数的35%。年平均气温10.1℃,无霜期约187天,日照条件较好,年日照时数2800.7h。常年平均≥0℃的积温为4500.60℃,≥10℃的积温为3959.80℃,能满足农作物的需求。地面温度多年平均值12.0℃。年平均降水量652.7毫米,且大气降水年际、年内降水分配极不均匀,受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造成了降水的集中,6-9月份降水量点年降水量的80.8%,而冬春则干旱少雨。多年平均水分蒸发量1600-1900毫米。风向以东北风为主,平均风速为3.7m/s,最大风速10.7m/s,季风比较明显,春季多于夏、秋。每年7月最热,1月最冷,冻土深度为0.8m。

d)土壤

项目区属滦河冲积平原,土壤类型为砂土和砂壤土。项目区周边现有耕地土层厚度1m以上,土壤土体构型为通体砂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8.186g/kg,土壤耕层全氮平均含量为

0.71g/kg,有效磷含量为30.13mg/kg,速效钾含量为82.59mg/kg,其主要种植农作物为小面、玉米和花生。

项目区现状为废弃的荒坑和洼地,坑内土壤为砂壤底层砂质土,有机质含量较低,缺磷少钾,肥力低。项目区及周边土壤现状见照片2-3:

照片2-3 项目区及周边土壤现状

e)植被

项目区主要有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乔木主要为速生杨,草类有白羊草和沼生草,周边耕地种植农作物主要为小麦和玉米。项目区及周边植被现状见照片2-4:

照片2-4 项目区及周边植被现状

f)水文和水文地质

项目区属于除涝、井灌区,地处滦河、沙河交互冲积扇平原区,海拔高程为10-30米。因无地上水灌溉条件,农田灌溉以井灌为主。

(1)地表水:

(2)地下水:项目区位于全淡水区,地下水埋深10.0m-20.0m之间,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52.7mm,大气降雨入渗补给量为0.1969万m3。主要含水岩性为中粗砂、砾石,可利用含水层厚度40-60m,矿化度0.3-0.7g/L,目前当地开发利用的地下水为潜水层水,出水量为40-100立方米/小时。项目区地下水静水位为11.0m、动水位为7.0m。

g)工程地质

项目区地层主要为第四系松散碎屑沉积物,据有关工程地质勘查资料分析和实地踏勘,项目区范围内的工程地质问题主要表现为土壤液化和软土层沉降。该项目区虽处在软土层分布区域,但并未发现其他不良工程地质危害现象发生。因项目区布设工程均为小型工程,工程地质条件造成影响一般不大。但对于有土壤承载力要求的水工建筑物,设计时应做好工程的或技术的防范措施。

h)天然建筑材料

项目所需的天然建筑材料供应量丰富,可就近购买,运输方便。

i)自然灾害

项目区所处地由于受当地气候影响,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干热风、大风,并且近年来尤为突出。据全县观察记载:近年来旱灾较多,出现频率超过45%,且旱灾主要表现为春旱,多发生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影响播种;干热风天气发生频繁,出现频率56.5%,影响作物灌浆使粮食减产;另外春秋两季大风较多。

2.2.2社会经济条件

项目区位于××县××镇镇辖区内,项目区周围的农作物主要为小麦和玉米,玉米的亩产量为700公斤,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加之农业基础设施较差,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低,虽然拥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但土地产出效果并不理想,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社会经济情况见表2-1。

2.2.3土地利用现状

a)土地权属

项目区范围位于××县××镇镇辖区内,土地面积为1.5124hm2,涉及××县××镇××村、××村村、××村三个行政村的土地,土地权属性质分别为××村、××村村、××村集体所有土地和××村村国有土地,界址清楚,权属无争议。

b)土地利用结构

项目区建设规模为1.5124hm2。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具体见表2-2。

2

c)土地利用程度

项目区土地利用类型为其他草地、农村道路和裸地,项目区范围内无耕地。其中:

土地垦殖率=耕地面积/项目区土地面积×100%=0;

土地利用率=已利用土地面积/项目区土地动工面积×100%=100%;

耕地复种指数=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耕地面积×100%=0。

由以上计算结果可知,项目区为其他草地、农村道路和裸地,农业利用率低,通过进一步开发利用,可提高农业生产率和产出率。

d)耕地质量

根据××县2017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成果,项目区土地利用类型为其他草地和裸地,无耕地,无等别。根据2015年度××县耕地利用等别图,项目区周边耕地质量等别为:项目区地块一周边耕地质量利用等别为:国家利用等12等;项目区地块二周边耕地质量利用等别为:国家利用等9等。

3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3.1 基础设施条件

3.1.1道路交通设施

项目区各地块对外交通便利,有3-4m宽的土路、碎石路和3-4m宽的水泥路,能够满足项目区农业生产和方便机械化作业。因此,本项目不需要对道路统一规划。项目区道路设施现状见照片3-1:

照片3-1 项目区道路设施现状

3.1.2灌排骨干设施状况

灌溉设施:项目区无骨干灌溉设施;项目区及周边耕地均以地下水为灌溉水源。

排水设施:项目区主要排水出路为小戟门河和双龙河。小戟门河位于项目区地块一南侧,承接项目区地块一的排水任务;项目区地块二东侧为双龙河,承接项目区地块一的排水任务。通过自然排水,最后汇入相邻的小戟门河和双龙河,项目区排水系统比较完善。

3.1.3田间灌排设施状况

灌溉设施:项目区内没有农田水利设施。但项目区周边现有耕地,经过多年投资建设,使得周边农田水利设施非常完善,且项目区面积较小,大部分可以利用周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灌溉。通过走访调查,项目区地块一西北方向有一眼90m深机井,当地农民对道路两侧现有耕地通过小白龙塑料软管进行灌溉,该机井能够满足地块一灌溉用水需求。项目区地块二南侧有有一眼80m深机井,能够满足地块二的灌溉用水需求。项目区外现有机井及配套设施见照片3-2:

土地整治项目工程设计说明

水利工程行业: 证书编号: XXXXXXXXX 土地整治项目工程设计 承担单位:XXXXXX 编制单位:XXXXXXXXXXXX 编制日期:2016年9月16日

XXXXXXXXX 土地整治项目工程设计 项目承担单位:XXXXXX 项目负责人: 编制单位:XXXXXXXXXXXX(签章) 项目负责人:(签章) 编制人:(签章) 编制日期:2016年9月16日

项目特性表

目录 第一章综合说明 (1) 1.1项目概述 (1) 1.2项目设计目标、原则和依据 (1) 1.3项目建设容和投资 (5) 第二章项目概况 (8) 2.1自然条件 (8) 2.2社会经济条件 (11) 2.3土地利用现状 (12)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16) 3.1基础设施条件 (16) 3.2土地利用限制因素 (17) 3.4公众参与 (18) 第四章新增水田来源分析 (19) 4.1项目区新增水田来源 (19) 4.2新增水田适宜性评价 (19) 第五章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20) 5.1可供水量分析 (20) 5.2需水量分析 (21) 5.3平衡分析 (21) 第六章工程总体布置 (23) 6.1总平面布置 (23) 6.2土地利用布局 (24) 6.3工程平面布置 (28) 第七章工程设计 (30) 7.1工程建设标准 (30) 7.2土地平整工程 (30)

7.3灌溉与排水工程 (31) 7.4田间道路工程 (34) 第八章土地权属调整 (35) 8.1土地权属现状 (35) 8.2土地权属调整方案 (35) 第九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8) 9.1施工条件 (38) 9.2施工总布置 (38) 9.3主要工程施工方法 (39) 9.4工程总进度计划 (43) 第十章实施管理与后期管护 (45) 10.1实施管理 (45) 10.2实施管理 (45) 10.3后期管护 (46) 第十一章水土保持及环境评价 (47) 11.1设计依据 (47) 11.2项目区概况及水土流失现状 (47) 11.3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围及分区 (48) 11.4水土流失预测 (49) 11.5水土流失防治 (50) 11.6水土保持监测 (53) 11.7水土保持投资概算 (54) 11.8环境状况 (55) 11.9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56) 11.10环评总结论 (57) 第十二章投资预算 (58) 12.1编制说明 (58) 12.2预算成果 (68) 12.3资金筹措 (68)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

河南省遂平县阳丰-沈寨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

项目承担单位: 规划设计单位: 编制日期: 2005年3月 目录 第一部分项目规划 (1) 1.前言 (2) 1.1项目建设背景 (2) 1.2项目建设目的 (3) 1.3项目规划任务 (4) 1.4项目规划依据 (5) 2.项目区概况 (9) 2.1自然条件 (9) 2.2社会经济条件 (13) 2.3土地利用现状 (14) 2.4土地权属状况 (15) 2.5基础设施现状 (16) 2.6土地适宜性分析 (17) 2.7水资源平衡分析 (21) 2.8新增耕地潜力分析 (28) 3.规划目标与原则 (29) 3.1规划目标 (29) 3.2规划原则 (29)

4.规划方案 (31) 4.1规划标准 (31) 4.2土地利用布局 (33) 4.3土地整理工程布局 (34) 4.4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结果 (37) 4.5土地权属调整方案 (38) 4.6投资规模预算和资金筹集 (40) 5.规划方案评价 (42) 5.1社会效益评价 (42) 5.2生态效益评价 (43) 5.3经济效益评价 (44) 6.规划实施措施 (46) 6.1建立项目组织机构 (46) 6.2项目实施管理 (46) 6.3项目资金管理 (48) 6.4公众参与制度 (48) 6.4加强土地管理与合理利用 (49) 第二部分项目规划说明 (50) 1.项目规划过程 (51) 2.项目调整情况 (53) 3.资料来源和引用 (53) 4.规划标准及有关技术问题 (54) 5.与有关部门规划的协调处理 (56) 6.规划方案的择优 (57) 7.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60)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_secret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

目录 工程平面位置概况图 工程特性表 1.综合说明 (5) 1.1绪言 (5) 1.2设计的依据 (6) 1.3主要设计内容的论证过程及结论 (9) 2.项目区概况 (12) 2.1自然条件 (12) 2.2自然资源 (12) 2.3自然灾害 (13) 2.4社会经济条件 (13) 3.土地利用潜力分析 (14) 3.1项目区现状核实 (14) 3.2项目区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 (17) 3.3项目区土地利用的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18) 4.规划目标与方针 (20) 4.1项目区土地整理的方针 (20) 4.2项目区土地整理的总目标 (20)

5.1耕地标准 (21) 5.2防洪标准 (22) 5.3排(涝)水标准 (22) 5.4灌溉标准 (22) 5.5道路标准 (22) 5.6建筑物级别 (22) 6.水文、水利分析计算 (22) 6.1水文基础资料 (22) 6.2防洪 (26) 6.3灌溉 (29) 6.4排水流量模数 (44) 7.工程设计 (45) 7.1总平面布置 (45) 7.2农业工程设计 (56) 7.3防洪工程设计 (77) 7.4排水工程设计 (78) 7.5灌溉工程设计 (84) 7.6交通道路设计 (100) 7.7防护林设计 (103)

8.1施工条件 (105) 8.2施工技术 (105) 8.3施工进度计划 (107) 9.拆迁补偿 (107) 10.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109) 10.1投资概算 (109) 10.2资金筹措 (128) 11.效益分析 (129) 11.1概述 (129) 11.2投资、费用计算 (129) 11.3效益计算 (130) 11.4经济评价 (132) 12.水土保持和环境影响评价 (135) 12.1水土保持与环境影响评价 (135) 12.2环境保护措施 (135) 13.工程实施的措施 (136) 13.1土地管理计划 (136) 13.2开发整理意见与综合规划 (136)

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概况 近年来,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日益加剧,土地整治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本次土地整治项目旨在对某个区域内的土地进行整治,并通过治理提高土地利用率,达到节约土地资源的目的。该项目总面积约为1000亩,包括两大用地类型:农用地和建设用地。 二、项目定位 1.项目目标 本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土地整治,促进农田生产和城市建设,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同时,通过项目的建设,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和解决部分劳动力就业问题。 2.项目优势

本项目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周边交通便利,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同时,该区域内的土地资源使用率低、浪费率高,整治后的土地利用率能够得到显著提高。 3.项目风险 本项目存在的主要风险是:土地整治涉及到多部门的协同,横向和纵向的难度较大,需要克服政策层面的阻力。 三、项目模式 本项目将采取PPP模式。投资方将负责项目的整治和建设,运营期间可进行管理和维护。财政部门将给予政策支持,并与投资方签订补偿协议,确保项目稳定运营。 四、项目实施 1.项目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额为人民币1000万元,其中政府投入200万元,由PPP投资方负责投入800万元资金。 2.项目进程 本项目的实施分为四个阶段:勘探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预计总周期为5年,其中勘探阶段和设计阶段合并, 用时2年。施工阶段预计用时2年,验收阶段用时1年。 3.实现途径 本项目采用政府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实现,由PPP投资方投资建设,并由政府负责引导和监管,促进项目更快、更好地推进。 五、市场前景 本项目的市场前景值得期待。随着土地整治政策的深入推进, 土地整治项目将得到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同时,整治后土地利用 率将得到提高,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效益也将显著提高。

土地综合整治可行性研究报告

土地综合整治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文介绍了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概况。在项目概况部分,详细阐述了项目的提出缘由、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包括统筹城乡发展、保护耕地和粮食安全、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等几方面。同时,说明了项目的类型、范围、规模和新增耕地面积,以及建设工程内容、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式。 在项目实施部分,阐述了项目的目的、任务、依据和规划期限。在项目区概况部分,简述了项目所在县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社会状况和土地利用、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情况。同时,详细说明了项目区的自然条件及自然资源状况,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候、植被、工程地质、土壤、自然灾害等自然条件,并分析了项目区光热、水、生物资源状况。社会经济条件方面,说明了项目所在乡(镇)、村的居民点数量、人口、户数,以及主要经济发展状况、农业生产状况。

在土地利用现状部分,明确了项目实施以前土地利用的实际状况和特征,包括基本农田面积及其分布。土地利用结构应根据最新变更数据,按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分类规定,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统计汇总。同时,说明了项目区土地利用率、土地垦殖率、耕地耕作制度和土地利用经济效果。 在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部分,详细说明了交通状况、灌溉排水设施状况、电力设施状况、生态环境保护设施状况和农村居民点建设状况。其中,交通状况包括项目区对外的道路交通状况和项目区内部道路等级、分布和质量状况;灌溉排水设施状况包括项目区外部河流水系、防洪设施条件等,以及项目区内水源及引水工程、灌溉、排水骨干设施现状,以及田间灌溉、排水工程设施现状;电力设施状况包括变电站、用电、变电设备的位置、规模、容量、归属和运营状况,以及项目区内输配电线路的路径;生态环境保护设施状况包括防洪、水土保持和防护林等农田保护设施现状;农村居民点建设状况包括农村居民点的规模、分布和建设状况。 本文旨在分析待整理农村居民点的人口规模、户数、用地面积和建筑质量,以及基础设施状况。具体分析如下:

某市土地整治(占补平衡)项目设计报告

某市土地整治(占补平衡)项目设计报告 1. 项目背景 本项目旨在对某市土地进行整治,实现占补平衡,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 项目目标 本项目的主要目标包括: - 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 优化土地空间布局 - 改善城市环境和居住条件 3. 项目范围 本项目的范围涵盖以下方面: - 土地整治调查研究 - 土地规划设计 - 土地使用与补偿协商 4. 项目工作内容

具体的项目工作内容如下: - 对目标区域进行土地整治调查,了解土地资源现状和利用情况 - 制定土地整治规划方案,包括土地使用布局、开发建设方案等 - 开展土地使用与补偿协商工作,确保占补平衡和权益公平 - 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包括土地开发、环境治理等 - 监督和评估土地整治效果,进行后续优化和调整 5. 项目实施计划 本项目的实施计划如下: - 第一阶段:土地整治调查研究,持续1个月 - 第二阶段:制定土地整治规划方案,持续2个月 - 第三阶段:土地使用与补偿协商,持续3个月 - 第四阶段: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持续6个月 - 第五阶段:监督和评估,持续12个月 6. 预期效果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预期将实现以下效果: - 提升土地利用率,减少浪费

- 改善城市环境和居住条件 - 优化土地空间布局,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7. 风险与对策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以下风险: - 技术风险:解决土地整治技术问题可能存在困难。对策: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并与相关研究机构合作。 - 资金风险:项目资金可能不足。对策:争取政府支持和社会资金,确保资金充足。 - 社会风险:土地使用与补偿协商可能引发社会矛盾。对策:充分沟通和协商,确保权益公平。 8. 项目预算 本项目的预算为人民币X万元,具体预算分配详情如下: - 土地整治调查研究:X万元 - 土地规划设计:X万元 - 土地使用与补偿协商:X万元 - 土地整治项目实施:X万元 - 监督和评估:X万元

土地整治(补充耕地)项目方案

土地整治(补充耕地)项目方案 1. 项目背景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土地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由 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各级政府开始重视土地整治工作,加大对耕地的补充力度。 本文档旨在提出一项土地整治项目方案,重点补充耕地,提高土地资源的保护 和利用效率。 2. 项目目标 本项目的目标是通过补充耕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目标如下: 1.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农业产能; 2.改善土地结构,减少农业资源的浪费; 3.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4.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 项目实施方案 本项目的实施方案如下: 3.1 耕地选址 根据土地资源评估和农业规划,精确定位适宜的耕地选址。选择具备良好的土 壤质量、水源条件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作为补充耕地。 3.2 土地整治技术 采用科学的土地整治技术,包括土地平整、水利设施建设、排灌工程等,保证 补充耕地面积的质量和稳定性。同时,加强土壤保持和改良技术,提高土地的肥力和防风、防沙等功能。

3.3 农田生态环境保护 在补充耕地时,注重保护农田生态环境。采取合理的农业耕作措施,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倡有机农业,保护土壤质量和水源安全。合理规划农田排水系统,防止水logging和滥用灌溉。 3.4 经济社会效益评估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定期评估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于新增耕地面积的 增加、农产品产量的提高、农民收入的增加等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估,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 项目进度计划 本项目的进度计划如下: •第一阶段:项目准备和规划 –开展土地资源评估和农业规划,确定补充耕地选址和范围; –制定土地整治技术方案,包括土地平整和水利设施建设等; –开展农田生态环境调查和评估,规划农田排水系统。 •第二阶段:项目实施 –开展土地平整和水利设施建设工作,确保耕地的质量和稳定性; –推广农田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 –监测和评估耕地面积的增加、农产品产量的提高等指标。 •第三阶段:项目总结和评估 –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分析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提出改进建议,为未来的土地整治项目提供借鉴。 5. 项目预算 本项目的预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耕地选址和土地评估费用; 2.土地整治工程费用,包括土地平整和水利设施建设等; 3.农田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推广费用; 4.项目管理和监测费用; 5.培训和指导费用。 具体的预算细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调研和分析,以保证项目的顺 利实施。

耕地占补平衡类项目实施方案

耕地占补平衡类项目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项目涉及土地面积50000亩,现状地类包含基本农田、林地、其他农用地、未利用地等。项目实施目的为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及土地整治等工程措施,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将项目范围内的未利用地通过土地整治等工程手段整理成符合标准的耕地,通过新增耕地指标的交易弥补社会资本投资。 二、耕地占补平衡及新增耕地指标交易 1.耕地占补平衡 耕地占补平衡是建设占用多少耕地,各地人民政府就应补充划入多少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的行为。占用单位要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的,应依法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耕地占补平衡是占用耕地单位和个人的法定义务。 土地整治是补充耕地的主要渠道。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落实,主要通过土地整治工程的实施,因地制宜,采取耕作层剥离和移土培肥技术,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治理等多种方式,使新补充与被占用的耕地数量质量相匹配。耕地占补平衡在数量质量要求上严格立足“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对于确因自然条件无法达到被占用耕地质量的,实行数量质量按等级折算,通过增加一定的面积,达到占补耕地的产能综合平衡。

2.新增耕地指标交易 新增耕地是指新增加的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另外根据《土地分类》的通知(国土资发[2001]255号)规定,新增耕地面积除新增 耕地外,还包括新增可转为耕地的园地、人工草地、养殖水面等。 高标准农田新增耕地指标,是指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增加的耕 地作为占补平衡补充耕地的指标,包括新增耕地数量、新增水田数 量及新增粮食产能3类指标。通过开展高标准农田新增耕地指标交易,能拓宽补充耕地来源,发挥经济发达地区和新增耕地资源丰富 地区资金资源优势互补,形成高标准农田新增耕地、新增耕地指标 交易、所得收益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良性互动。 三、项目主体及回报机制 1.投资主体 社会资本及政府共同投资。项目涉及土地面积50000亩,其中25000亩为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来源于国家及地方专项资金,剩余25000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及土地整治等资金由社会资本投资解决。 2.回报机制 社会资本方回报机制主要来源于:①中央及地方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补助;②通过土地整治等手段新增耕地指标交易收益。新增耕地指标交易收益分配方式根据政策进行安排。 四、实施流程 1.选定投资单位 意向社会资本投资方以公司的名义与自然资源局、整理中心、政

村级耕地占补平衡项目某土地整理施工方案

村级耕地占补平衡项目某土地整理施工方 案 为了推进村级耕地占补平衡项目的顺利实施,制定本方案,以确保对该土地的整理施工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一、项目背景 根据《国土资源部农村土地整治实施方案》及《关于印发全国村级耕地占补平衡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对该村耕地占补平衡项目进行整理施工工作。该土地整理面积共XXX亩。 二、施工内容 1. 土地测量。根据设计图纸,对土地进行测量,并标示出需要整理的范围。 2. 土地开垦。清理土地上的杂草和灌木,并进行平整处理。

3. 土地平整。对土地进行均匀平整,确保土地不出现明显高低 起伏。 4. 土壤改良。对土地进行深翻、施肥等处理,以改善土地肥力。 5. 土地覆盖。对整理后的土地进行覆盖处理,防止土壤流失。 6. 植物种植。按照设计图纸安排,对整理后的土地进行植物种植。 三、施工方案 1. 确定工期。根据施工内容,制定合理的工期安排,并安排专 人负责施工进度。 2. 协调好施工机具。根据施工需求,协调好所需的机具,确保 施工设备完好,并安排专人负责设备维护。 3. 人员配备。根据需求,安排施工人员,并明确各自的职责。

4. 安全生产。施工期间,确保安全生产,遵守施工规范,严格 按照操作规程施工。 四、风险与对策 1. 施工期间需要避免降雨。如果遇到降雨天气,需要及时停工,并做好现场防护工作,确保施工设备不受损坏。 2. 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施工质量。在施工前需要进行细致的测 量和规划,确保整理后的土地达到设计要求。 3. 施工期间需要注意安全问题。安排专人负责安全事宜,并做 好现场安全管理工作。 五、项目收益 通过整理施工,该土地的利用效益将提高,增加农民收入,并 促进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六、总结

土地占补平衡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土地占补平衡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1. 项目背景 土地占补平衡项目是指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为了保护耕地资源,对因为建设用地需要丧失的耕地进行相应的补偿。本文档旨在提供 土地占补平衡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2. 施工组织设计目标 本文档的目标是设计一个有效的施工组织方案,以确保土地占 补平衡项目的施工过程安全、高效、符合相关法规,并最大程度地 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施工组织设计内容 3.1. 施工人员安排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有合适的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执行工作。根据项目规模和要求,确定项目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安全监督人 员等职责和数量,并确保他们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资质。 3.2. 建设设备和材料管理

针对土地占补平衡项目所需的建设设备和材料,设计合理的管 理方案。包括设备和材料的采购、调度、储存和维护等环节,确保 供应充足、使用顺畅。 3.3. 施工进度控制 项目进度的合理控制对于确保项目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制定详 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包括各个施工阶段的时间安排、关键节点的把控,以及项目进度的监测和调整机制。 3.4. 安全管理 在土地占补平衡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齐全、操作规范,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防护用具的发放,以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3.5. 环境保护措施 土地占补平衡项目的施工过程可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 此需要有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施工现场的清洁、噪音和粉尘 的控制、废弃物的处理等,确保施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3.6. 质量管理 质量是土地占补平衡项目的基本要求。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包括质量管理方案,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包括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质量验收和质量记录等。 4. 监督与检查 为了确保施工组织设计的实施效果,需要有相应的监督与检查机制。安排专门的监督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5. 总结 本文档提供了土地占补平衡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施工人员安排、设备和材料管理、施工进度控制、安全管理、环境保护措施和质量管理等方面。通过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确保该项目的顺利进行,实现土地占补平衡的目标。

村土地整治(占补平衡)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编制依据 第一章施工部署及平面布置 第1节工程简介 第2节总体施工创优规划及总体目标 第3节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部署 第4节施工场地总平面布置 第二章施工方案及主要措施 第1节施工总体方案 第2节道路工程 第3节电力工程 第4节防护林工程 第5节排水沟工程 第三章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 第1节施工总体形象进度安排 第2节施工总体进度计划

第3节确保工期的措施第四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第1节总则 第2节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第3节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第4节雨季施工技术措施第五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第1节安全方针及目标 第2节安全管理机构 第3节安全保证体系 第4节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第5节标准化工地建设 第6节文明施工措施 第7节施工环保措施 第8节文物保护措施 第9节社会综合治理措施

第10节保护地下管线的措施 第11节保护周围建(构)筑物的措施 第12节交通配合的措施 第13节工地车辆交通配合措施 第14节交通、安全标志设置 第15节交通保畅宣传、教育 第16节廉政建设的措施 第六章资源配备计划 第1节设备及人员动员周期 第2节设备、人员、材料进场方法 第3节机械配置计划 第4节原材料供应计划 第5节劳动力组织计划 第七章项目组织机构配置 第八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及所达到的效果

编制依据 1 本工程招标文件。 2 施工图纸。 3 现行施工规范、规程及相应的验评标准。

(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GJJ37-90); (2)、《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JJ 1-2008); (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 (5)、《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 (6)、《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4本公司管理制度中的相关制度及项目有效文件清单 5、编制原则 (1)、确保实现招标文件所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及环保等各项目标。 (2)、工期目标:预计施工总工期120日历天。 (3)、质量目标:确保本工程全部分项工程达到合格等级,主要分项工程评分值不低于9分。 (4)、安全文明施工及环保目标:严格遵守国家及北京市相关法律法规及环保要求,做到施工全过程无违法事件、无工程事故和重大设备及人员伤害事故;杜绝施工过程中的扰民及民扰现象。

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XX乡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第二标段) 工程地点: 建设单位: 工程内容: (1)土地平整工程:沟渠回填4673m3,荒草地平整18533m3,荒草地翻耕22.0565公顷,坑塘回填4425m3,旱改水平整3239m3,废弃地平整58m3,废弃地翻耕0.1307公顷,水工建筑用地平整 0.2957公顷。 (2)农田水利工程:支渠2639m,支沟2512m,农用井1眼,晒水池1座,双控涵洞6座,支渠3退水闸1座,进地涵10座,钢管农门8座。 (3)道路工程:田间路、2639m,生成路461m。 资金来源:政府投资。 质量要求:合格 工期要求:2013年4月20日至2014年6月20日,共计426日历天,提前10日历天完成本标段全部工程量。 第二节技术标准 《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1001~1013-2000);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 《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83; 《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86;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质规程》SDJ18-78; 《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L47-94。《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标准》SD108—83; 《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89;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D105—82; 《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98; 《土工合成材料测试规程》SL/T235-1999; 《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SL/T225-98;《土工试验规程》SD128-87。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5224-85;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5223-85; 《预应力混凝土用热处理钢筋》GB4463-84;

土地整治占补平衡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一、施工准备 (1) 第一节、施工部置 (1) 第二节、现场平面布置 (1) 第三节、场内临时交通布置 (1) 第四节、水、电、通讯和供风 (2) 第五节、施工准备 (3) 第六节、施工组织机构 (5) 二、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0) (一)土地平整工程施工顺序 (10) (二)土地平整工程施工方案 (10) (三)土石方开挖及回填 (11) (四)修理边坡 (13) (五)对新增耕地进行增施有机肥。 (14) (一)施工测量: (31) (二)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32) 三、资源配备计划(包含人力、物力、资金) (39) 第一节机械设备配备计划 (39) 第二节主要材料配备及进场计划 (41) 第三节劳动力配备及进场计划 (47) 四、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包含扬尘治理) (55) 第一节文明施工的目标 (55) 第二节文明施工的组织机构和实施方案 (55) 第三节环境保护的目标 (58) 第四节环境保护组织措施 (58) 第五节环境保护措施 (59)

一、施工准备 第一节、施工部置 1、以主体工程枢纽布置及工程所在区场地自然条件为依据,科学合理的安排施工场地和各种设施,满足各项目、各工序的衔接及施工要求。 2、方便施工,减少干扰,利于生活,方便生产;各类设施全部布置在业主规划好的场地内,尽量减少周围植被和树木的破坏。 3、认真规划、设计卫生设施,污水、污物处理要符合相应的行业规定。 4、临时设施要有利于安全防护,便于消防设施发挥作用,并利于防盗。 5、充分利用当地可为工程服务的建筑、加工制造、修配及运输等企业。 项目经理部(含实验室)应设置在便于对沿线工程施工进行指挥且交通条件、生活条件和通讯条件较好的地方。 第二节、现场平面布置 1、临建采用砖房和板房两种形式。工程结束后无偿交给建设单位使用或按建设单位意见拆除。实验室:为砖墙预制板屋面结构。由于其承担本工程的土工检测工作,室内设施要具有防火要求。 2、临时工程用地表详见附表。 3、施工辅助企业。 施工辅助企业主要包括机械修配厂等。 机械修配厂主要承担大型机械的小修和施工中的保养工作,以及加工安装模板用的对拉螺栓等。修配厂位于机械停放场地内,同时在场内设置机械加工车间,根据施工进场机械的数量,确定其建筑面积,停车场总占地面积。在修配厂内设防火设施。 第三节、场内临时交通布置 工程临时道路布置原则为:以现有的道路为基础,逐步完善形成场内运输网络。

方案2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建设规模: 本工程为丰宁满族自治县土地整治(占补平衡07)选将营乡郎栅子村工程,项目区总面积为7.4225公顷,新增耕地面积为5.5492公顷,新增耕地率为74.76%。 二、建设工期: 预计开工日期为2014年11月15日,预计竣工日期为2015年5月15日。计划工期181日历天。 三、建设范围: 主要包括项目区土地平整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四、技术要求 1.土地平整工程 本项目区主要是其他草地,平整主要是进行局部挖高填低。以动土方最少、省时省力、节约资金为原则进行平整。土地平整方式采用挖掘机、推土机等施工机械与人工结合的方式,对土地挖高垫低,进行平整,田块内部高层原则上要求一致,基本做到填挖土方平衡,土地平整土方量为1.9216平方米。 项目区原有土层为沙质土或无土层,需要覆土厚度0.6米,覆土面积6.0529公顷,客土垫地土方量为3.6317万平方米,客土运距1.5千米,质地为黏质土。客土垫地完成后,项目区内所有地块土层厚度达到0.6米,耕作层厚度不低于0.25米。并对6.0529公顷土地进行翻耕。

修筑砌石田坎1818米,坎宽0.6米,总高平均1.5米,基础深0.5米,为干砌石块。 2、灌溉与排水工程 2.1本水源工程:井深25米。 2.2井径设计:井管设计采用混凝土,内径为0.5米,壁厚0.1米。 2.3井房设计:每眼机井配备一个红砖结构的机井管理房,其规格设计为2.5米2.5米*2米。 2.4其水泵规格须符合设计要求。 2.5输水工程,项目区铺设直径75mm维纶软管1000米,移动管道一套,每套采用直径80铝合金管32根,每根长6米,设10个出水口。 2.6电力工程设计 由于项目区狭长规划机井1眼,采用柴油发电机组供电。项目区内用点设备主要是潜水泵。 根据潜水泵参数确定柴油发电机组输出功率24KW,电流43.2A。选用柴油机型号:4B3.9-G2,机组型号:THK-24GF. 3田间道路工程 道路工程均采用机械施工。 项目区内规划田间路920米,路面宽4米,路基宽4.6米,路面为20cm素土,10cm砂砾石夯实路面。项目区内的农田道路网络与穿过项目区的道路共同构成比较完善的交通网络。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

规划设计报告

主管工程师:项目负责人:参编人员:

目录 第一部分规划报告 (1) 第一章前言 (1) 1.1规划目的 (1) 1.2规划任务 (1) 1.3项目规划依据 (2) 1.4项目期限 (2) 第二章项目区概况 (3) 2.1项目区基本概况 (3) 2.2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3) 2.3社会经济条件 (4) 2.4土地利用现状 (4) 2.5土地利用潜力状况 (5) 第三章规划目标与方针 (6) 3.1规划目标 (6) 3.2规划方针 (6) 第四章规划方案 (7) 4.1规划标准 (7) 4.2总体布局及各项工程规划 (7) 第五章投资预算 (9) 第六章规划方案评价 (10) 6.1社会效益评价 (10) 6.2生态效益评价 (10) 6.3经济效益评价 (11) 第七章实施规划的措施 (12) 7.1实行管理目标责任制 (12) 7.2强化项目工程质量管理 (12) i

7.3积极引导公众参与 (12) 7.4探索土地利用机制 (12) 7.5利用农闲季节施工 (13) 7.6加强土地权属管理 (13) 第二部分规划说明 (16) 第一章编制规划的简要过程 (16) 1.1组织机构 (16) 1.2技术路线 (16) 1.3编制过程 (16) 第二章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任务 (18) 2.1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 (18) 2.2规划编制原则 (18) 2.3规划任务 (18) 第三章规划中若干具体问题的说明 (19) 3.1项目区的重新划定 (19) 3.2项目区自然状况的说明 (19) 3.3项目区土地经营状况的说明 (20) 3.4项目区水资源状况说明 (21) 3.5项目区土壤改良情况说明 (22) 3.6规划标准的选定 (23) 3.7规划方案的选择与比较说明 (23) 3.8项目公众参与说明 (25) 3.9权属调整说明 (26) 3.10项目预算编制情况的说明 (26) 3.11项目规划与相关部门规划的衔接情况说明 (26) 第三部分设计报告 (27) 第一章综合说明 (27) 1.1 绪言 (27)

土地整理初步设计报告

土地整理初步设计报告 第一部分规划报告 1 前言 土地综合整治是补充耕地、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提高土地质量和生产能力,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和保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积极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对于缓解人地矛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加快农村现代化和城镇化建设步伐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开展,首先必须作好充分、可行的规划设计。因此,为了切实有效地开展仪xxxx镇市投资的土地综合整理项目工作,并为项目的施工提供依据,在《xx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编制本项目的规划。本次规划的项目为市级增费项目。 1.1 项目建设背景 xx项目东临曹门院村;南接萝卜脚村;西毗老祖山村;北靠八弓丘村。项目区有溪道穿过,并有较多坑水塘,目前区内的灌溉方式主要依靠水塘集雨自流进行灌溉,区内没有相应的斗、农、毛渠配套,灌区内的农田还处于串灌串排和无法灌溉的情况,为了充分发挥区内水塘在灌区的效益,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最大效益地发挥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资金效益,改善灌区人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地力,增加耕地,xx国土资源局xx分局土地开发整理中心特提出此项目。 同时,为深入贯彻落实新《土地管理法》,确保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提高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分局土地土地开发整理中心根据区内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特点及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拟在具有良好的光、热、水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且交通方便,种植适宜性较广,相对集中成片,存在较大的整理潜力和价值的xx镇xx村开展土地综合整治。xx国土资源局xx分局依据《xx土地利用总体规划》、《xx 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xx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土地开发整理标准》的要求,按“先易后难,生态优先,综合效益最大化,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于2010年8月向xx省国土资源厅申报了该整理项目的立项报告。xx分局根据省国土资源厅和市国土资源局的意见,开展了项目的外业踏勘工作,并请市国土资源局土地开发整理中心专家和

土地整理占补平衡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说明........................................ ..1 1.1编制原则 (1) 1.2编制依据...................................... .2 1.3投标承诺...................................... .2 第二章工程概况....................................... ..4 2.1招标信息...................................... .4 2.1工程概况.................................... ..4 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 .5 1.1施工组织机构及相互配合 (5) 2.2项目管理目标 (9) 3.3施工现场布置 (10) 第四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6

4.1施工测量 (16) 5.2 土地平整及土石方开挖、回填工程 (18) 6.3田间道路工程 (26) 4.4沟渠、水池工程 (27) 4.5、 ................................................................................... 混凝土工程............................................. .29 4.6、 ................................................................................... 砖砌体工程............................................. .32 第五章质量承诺及保证措施.............................. .36 5.1匚程质量承诺及目标 (36) 5.2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36 5.3关键及重要工序质量控制 (41) 5.4施工技术的管理............................... ..44 第六章安全文明管理体系与措施........................ ..46 6.1安全措施..................................... ..46 7.2文明施工措施 (49) 8.3安全文明的管理 (50) 第七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52) 4.7、抹灰工程33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