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联考申论真题真题解析及参考答案

2013年湖南省公考《申论》真题

真题解析及参考答案

粉笔题库版

(一)“给定资料5”中有学者指出“制造业是未来经济繁荣的关键”。请结合“给定资料5”,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20分)

要求:内容全面,认识透彻,表述准确,不超过400字。

参考答案:

这种观点很有道理,强调了制造业的作用。制造业发展具有经济、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1、创造的就业岗位组合优,全面带动各行业就业;2、积累生产秘诀,避免竞争威胁;3、单位产能高,出口能力强,无适应性问题;4、实现产品换代和技术进步后产品设计与生产的无缝衔接;5、打造高端产品,塑造产品形象。6、促进经济发展,避免经济泡沫和经济危机;

例子:1、德国经验:战略上重视制造业发展,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经济危机中一枝独秀;2、日本教训:制造业转移,出现产业空洞化,创造力减弱;美国教训:发展虚拟经济,转移制造业,导致次债危机,经济萧条。

因此,我们必须:1、转变观念,战略上重视制造业发展;2、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产品质量与技术水平;3、重视以人为主导的生产,加大政府扶持和补贴力度,维持制造业稳定;4、重视劳动力素质和职业教育。

(二)“给定资料6”中提到“德国制造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这个国家高水平的职业技术教育”。请结合“给定资料6”,谈谈职业技术教育在德国取得成功的原因。(15分)

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

一、重视工人:1、政府战略上重视制造业和科技创新,重视以人为主导的生产方式,通过政府扶持和补贴等手段,维持制造业就业稳定;2、工人待遇高,受尊重。

二、重视教育:重视高水平职业技术教育,政府和企业承担培训费用,企业提供实习场所,发放补贴;企业投资参与职业技术培训。

三、重视立法:健全完善法律法规,完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制度,加强监管。

四、调动社会力量。协会、商会共同参与,各司其职,完善课程内容,创新更新职业培训岗位,提供咨询。

(三)假如你是某企业的一名工会干部,在学习了“给定资料7”后,请你写一个倡议书,号召爱岗敬业、积极创新。(25分)

要求:定位准确,语言生动,具有号召力,不超过400字。

参考答案:

关于在全市制造企业开展“蓝领创新”活动的倡议书

各位蓝领,各个企业:

大家好!随着我国劳动力优势和人口红利的消失,企业未及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塑造品牌,不少企业盛极而衰。如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为充分发挥广大蓝领在推动自主创新方面的作用,特提出如下倡议:

一、请您发挥爱岗敬业、不怕困难、忘我拼搏的工作精神,激发工作热情和生产积极性,转变流水线工人观念,在创造性劳动中感受生命价值。

二、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请您坚持工作准则,主动关心产品质量,降低产品废品率,节约生产成本。

三、立足本职岗位搞研发。请您主导生产工艺改进,积极向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创造专利、发明专利。

四、企业要完善体制机制。以岗位责任制为基础,形成完善的创新体系、协同创新机制和创新激励体系,为激发工人创造力提供机制保障。

职工是企业力量之基,活力之源!“蓝领创新”堪称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下依靠员工创新发展的典范,呼吁蓝领和企业为我市制造业的繁荣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X市总工会

XXXX年XX月XX日

(四)“给定资料2”中提到“他们不仅要安身立命,他们也要有尊严,甚至还要——抬头仰望星空”,这句话引发了你什么思考?请结合给定资料,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中心明确,思考深刻;

(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3)语言流畅,800—1000字。

参考答案:

论工人需求的三个层次

盛海燕

工人曾经代表着至高无上的荣誉和骄傲:无论是钢铁制造,还是石油开采,各行各业都闪耀着工人的光彩,点亮了一个时代;而今,中国工人却有着一个极为矛盾的称呼——新一代农民工或者新工人,他们受着城里人歧视,干着最脏最累的活,拿着最低的报酬,屡被拖欠着工资,面对着就业难的窘境。与此伴随的是企业招工难、用工荒,是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和挑战!如何搭建去企业和工人互利互惠的桥梁?如何给这个庞大群体提供安身立命的物质保障?如何增强他们对城市对企业的归属感?如何发挥他们自主创新的能力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做出贡献?

只有关注工人诉求,才能破解难题。他们是普通的社会人,他们不仅要安身立命,他们也要有尊严,甚至还要抬头仰望星空。因此,安身立命、拥有尊严、理想追求是新工人需求的三个层次。

提高工资待遇水平,改善工作环境,是新工人安身立命的基础和保障。保洁、保安、环卫工、服务员在最脏最累的工作岗位上埋头苦干,他们用双手清洁了城市,给城市整洁的市容市貌。但是与国企、公务员相比,新一代的农民工领到的薪水只是他们的零头不到;与德国技工在实习期间就能拿到的800欧元(合7000多人民币)相比,薪水相差悬殊。同时,更应关注的是工人的工作环境缺乏人性化,例如:吉林的德惠禽业公司大火烧死烧伤近200人,最致命的原因是车间大门紧锁,平时想上厕所都得憋着,大火燃起时只能活活被烧死在门口,如此环境是何等的缺乏人性!企业必须转变观念,主动提高工人工资待遇,创造宽松人性化的工作环;同时,政府必须尽快制定符合国情的最低工资标准,并加强监管的力度,确保政策执行到位。

社会尊重,城市包容,时代认同,拥有尊严是新工人融入城市、融入企业的关键。新工人融入城市面临着两大障碍,第一,是户籍制度障碍。随着时代的更替,社会条件转变,生产方式的变更,农民工群体的代际变化,新一代农民工户籍在农村但客观上已经无法回到农村,人在城市却难以融入城市。严重的户籍制度障碍,导致工人没有在城市买车买房的权利,他们的孩子享受不到城市高素质的教育,城市的社会保障更是遥不可及。试问,如何让农民安居乐业,住有所居,学有所教?如何让农民工去感觉自己是城市的主人?稳定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刻不容缓!第二,社会观念障碍。当前社会追逐的是名与利,崇拜的是身份和地位,当大家争相涌进国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的时候,不会有眼光在工人身上停留;当工人用劳动塑造了城市的干净整洁,市民看到的却是工人的肮脏。试想如果城市的街道没有了环卫工人,餐馆里没有刷碗工,建筑工地没有了挥汗如雨的建筑工人,一个月之后城市还剩下什么?垃圾堆积如山的人间地狱!广大市民必须转变观念,尊重劳动,包容工人。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创造力,实现理想,感悟价值是新工人人生的最高境界。依靠廉价劳动力创造城市经济发展奇迹的时代已经过去,自主创新、塑造高端品牌的时代已经到来,如果不能实现自主创新、技术升级、产业结构调整,中国的制造业、中国的经济只能沦为建立在沙子上的王国。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发挥两方面的力量。第一,工人主动创新。进一步发扬老工人忘我拼搏的精神,激发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视产品质量为企业生命线,主动创新,提升产品质量;主动的为企业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改进生产工艺,从而在创造性劳动中体验生命的价值;第二,企业和政府必须搭建自主创新的平台,完善创新的激励机制。既要给与创新的工人物质的奖励,又要给与精神的表彰;既要完善创新的体制机制,更要形成工人争先恐后创新的氛围;既要完善职业教育政策、体系和内容,又要将制造业和制造工人上升到发展战略的高度予以重视。

尊重工人,尊重劳动,尊重创新不是一句空话一句口号,更要落实到行动!让全社会共同努力,在改善工人待遇、提高工人地位、鼓励工人创新的同时,让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让中国走向经济的腾飞,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百年复兴的梦想!

【赋分说明】

一类:观点正确鲜明,结构严谨,见解深刻,内容充实,分析充分,逻辑性强,语言流畅规范,28-35分;

二类:观点明确,结构完整,符合题目要求,内容较充实,分析较充分,条理清楚,语言通顺;21-27分;

三类:观点清楚,结构基本完整,内容不够充实,有所分析,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11-20分;

四类:不符合题目要求,结构不够完整,思路不清,语病较多,字迹难以辨认0-10分;

【主要减分项目】

无标题扣3分,字数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2分;

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最多扣2分;

抄袭超过50%者,进入四类;

抄袭较多,30%—50%者进入三类下(11-13分);

有条理、有选择抄袭较多者(30%—50%)进入三类中(14-16分)

张小龙版

(一)“给定资料5”中有学者指出“制造业是未来经济繁荣的关键”。请结合“给定资料5”,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20分)

要求:内容全面,认识透彻,表述准确,不超过400字。

参考答案

一、该说法是有道理的、是符合经济发展趋势的、有历史依据的,要全面、辩证看待。

二、制造业作用有:1、增强实体经济实力,避免经济泡沫化;2、促进技术性人才培养,带动教育培训行业发展;3、有利于产业结构稳定,强化工业基础;

4、有利于培养实业兴国精神、务实作风;

5、促进国家经济的稳定与繁荣,夯实产业基础,增强国际竞争力;

6、德国经验和美国教训均证明了此观点。

三、我们应该:1、转变观念,高度重视;2、培养人才,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促进职业教育发展;3、尊重人才,树立以人为本精神,4、勇于创新,鼓励创造;5、群策群力,发动社会力量和智慧;

四、此外还需要:1、全面协调发展,加强和现代服务业合作;2、大力发展设计、营销等服务业,提升制造业综合效益。

(二)“给定资料6”中提到“德国制造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这个国家高水平的职业技术教育”。请结合“给定资料6”,谈谈职业技术教育在德国取得成功的原因。(15分)

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

1、国家方面。完善的法律与框架,《职业教育法》提高企业积极性、资金支持、设定课程;政策引导,保持国家竞争力;财政的支持,补贴与优惠。

2、学校方面。本身优势,待遇高、受尊重、有前景、承担学费少、提供场所。

3、企业方面。自身要求,竞争力与创新、提名专家、培训补贴。

4、社会方面。家庭生活水平的限制、社会上企业的能力限制。

5、商会方面。提高监管力与调节力,核实企业培训资质、监管企业培训、登记培训合同、管理考试、监管企业、证书发放。

(三)假如你是某企业的一名工会干部,在学习了“给定资料7”后,请你写一个倡议书,号召爱岗敬业、积极创新。(25分)

要求:定位准确,语言生动,具有号召力,不超过400字。

参考答案

创新个人创新敬业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企业是我们的立足之本、生活之基,而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我们,离不开我们为企业做的每一份力与创新,个人的突破必定带来企业的完善,例如企业的产品的废品率等问题的解决。

而由创新到企业的完善必定带来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合格率、提高利润等效益。这将是我们的工作——个人的突破!

对此我认为大家首先从自身做起,个人的各个方面突破。从学习到熟悉,从熟悉到熟练,从熟练到创新。积极的做好自己的每一份工作的同时要求自己能够从各方面学习知识加以运用以求创新个人。提出创造性建议。

其次要使自己起到模范作用。学会利用个人创新带动团队创新,像宝钢“金点子”大王。

企业也要提供完善的硬件设施。例如生产工艺改进。同时形成完善体制机制,例如逐步形成深入的创新体系和跨岗位、跨区域、跨专业的协同创新机制,建立逐步覆盖的创新激励体系等,对有贡献的创新点子给予物质或精神的奖励。

我相信个人的敬业一定会带动整个企业。积极行动起来吧!

企业工作某某干部

某年某月某日

(四)“给定资料2”中提到“他们不仅要安身立命,他们也要有尊严,甚至还要——抬头仰望星空”,这句话引发了你什么思考?请结合给定资料,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中心明确,思考深刻;

(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3)语言流畅,800—1000字。

参考答案

正视工人“理想缺失”之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同样,国家要想发展,对于人才也要“先利”。自古以来,从手工业生产发展到机器大工业,技术的每次突破总是以技术工人为先锋。然而,如今的现实告诉我们,工人不仅物质待遇低,社会观念上缺乏应有的尊重,更值得担忧的是,工人的理想和信念越来越淡漠。

分析这些问题,我们不难发现,不是工人辛劳不够而是企业刻意剥削工人,不是工人有意轻视自己而是社会观念在作祟,不是工人不懂创新而是部分企业把工人当做“流水线操作者”的观念没有变。物质待遇低可通过提高工资水平来解决,社会对工人身份的不认同可通过加强宣传引导来改变陈旧观念,但工人缺乏

理想和创新能力才是最难解决的问题,恰恰是这个问题从根本上影响了我国工业产业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强调指出,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但“尊重”二字不能仅停留在口号上,还要我们采取实实在在的行动。

让工人树立理想,工人要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我国,产业工人普遍学历低,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比较差,工人创新的后劲不足。要改变这一现状,增强工人个体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根本之路。许振超勤于钻研、不断创新是“振超效率”的动力源泉,只有在平凡岗位上不断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让工人树立理想,企业要增强对工人的创新支持力度。首先,企业要改变将工人看做“会说话的工具”的错误观念,把工人作为创新的个体;其次,企业要增强对工人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学习德国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先进经验,因地制宜,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最后,企业还要从制度上保障自主创新,制定激励政策,引导工人在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提高技术水平上来。

让工人树立理想,国家要制定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在我国,“人多但人才少”的局面制约了经济发展。我们多的仅仅是低技术含量低水平的人才,而缺乏高端人才。这就需要国家制定扶持创新发展的政策,比如高端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国外高层次人才向国内流动。另外,政府应该在社会上营造创新型社会氛围,改变以往轻视工人创新的观念,加大对工人自主创新和研发的支持力度,大力建设创新型社会。

咱们工人有力量,让我们的工人树立理想,坚定信念,增强创新能力,担起推进工业产业发展的重任。只有加大对工人理想的培育,才能体现出我们国家以人为本的理念;只有让工人逐步实现理想,才能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只有实现了工人的理想,才能更加接近我们的“中国梦”!

湖南华图王凯

张成版

(一)“给定资料5”中有学者指出“制造业是未来经济繁荣的关键”。请结合“给定资料5”,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20分)

要求:内容全面,认识透彻,表述准确,不超过400字。

【解题思路】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根据题干所示,快速锁定这句话的位置在给定资料5第3段。

从作答要求来看,提取答案要点时,将包括但不仅限于给定资料5,因此,我们必须在把握整篇材料主题的基础上作答。

通过审题可以清楚地分辨这是一道典型的词句理解阐释题,作答难点在于对句子的理解,以及作答的全面性。

阅读材料,提炼要点

给定资料5第1段——通过举例说明,脱离制造业的虚拟经济是酿成金融危机进而造成全球经济长期低迷的主因,

给定资料5第2段——陈述了美国回归实业战略的实施情况。近几年美国推出多项推动本国制造业复兴的政策措施,

多种数据表明,美国制造业“回归”使得经济活动连续30个月保持增长,出口稳步上升,增加了就业岗位。

给定资料5第3段——这里是“制造业是未来经济繁荣的关键”这句话的出处,学者冯艾盟1999年就指出制造业是未来经济繁荣的关键。通过比较,指出了制造业的好处有以下三个:一是制造业所创造的就业岗位组合要好得多,而是先进的制造商可以积累大量秘密的生产诀窍,从而避免来自于拥有廉价劳动力的海外竞争对手的威胁。三是制造业的出口能力表现优异,在世界范围内出售几乎不会遇到适应性问题。

给定资料5第4段——陈述了20世纪日本制造业由盛转衰的事实。在日本,20世纪50年代,制造业是发展出口的主力产业,产品精致且深入人心,制造业得到不断发展。20世纪80年代,由于制造业基地对外转移引起国内制造业的萎缩,出现了“产业空洞化”现象,离工厂越来越远,创造力越来越弱。

给定资料5第5段——讲述了“德国制造”的神话。德国以制造业立国的发展战略不仅让其保持较高的就业率,促进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也使得德国具备了抵御金融冲击的坚实产业基础。金融危机期间,德国政府通过政府扶持和补贴等手段尽量维持制造业就业稳定。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句子理解题,不仅要解释这句话的内涵,还应以具体的资料内容为依托,对句子的含义进行适当拓展,形成对整句话的完整理解。先根据“正确解释句子含义—联系材料阐述—结合实际适当拓展”的思路来加工要点,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进行表述即可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

脱离制造业的虚拟经济“虚火”是酿成金融危机进而造成全球经济长期低迷的主因,繁荣未来经济,制造业是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