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期末考试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分析大为择业

李大为坐在火车上,眼睛望着车窗外。一座座高楼、一排排树木从他眼前飞速掠过,他似乎都没有看见。他的目光是那样的专注,但他并不是在观赏风景,他是怀着兴奋又有几分不安的心情,注视着自己的未来。

是啊!他此刻怎么能平静下来呢!他刚刚离开了就读四年的大学,带着行装,也带着知识和理想,正在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他要到国有大型企业某钢铁公司报到。

成长道路

大为生长在南方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父亲是“文化大革命”前的大学生,“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言论问题被遣送回乡,成了一个农民,后来当了民办教师。大为是这个家庭的独生儿子,上面有一个姐姐,下边还有两个妹妹。于是,怀才不遇的父亲把自己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到了儿子的身上。

大为天资聪颖,6岁就在父亲任教的小学读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11岁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县城中学,成了一名住校的中学生。父亲不断教导儿子,要刻苦学习,一定要考上大学,飞出这个小山村,只有这样,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外面的天地很广阔,在那里才能有一番作为。这构成了大为努力学习的一股动力。平日里,大为喜欢独自学习、思考,不大善于与人交往,性格有些内向。但他突出的学习成绩,使他成为老师喜爱、同学尊敬的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担任干部,年年又是三好学生。1990年又考上一所全国著名的大学,成为全县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之一。这使他对自己充满了自信。

职业选择

1990年9月份,大为来到北京,正式开始了他的大学生生涯。北京--------这个繁华的都市和缤纷多彩的校园生活,带给大为前所未有的激动兴奋和隐隐约约的自卑,他不如城里的孩子见多识广,不如他们那样家庭条件优越,性格也不如他们那样开放、无拘无束。第一学期,在老师指定的班干部中没有他的名字,后来,他也曾鼓足勇气参加了班干部和学生会的竞选,但都以失败告终。在强手如林的大学里,他不再是中学时代那个引人注目的明星,而只是一名极为普通、容易受到忽视的大学生,这种地位的落差,使他内心极不平衡,也使他很不服气。他想,大学时代是积累知识、增长才学的大好时机,将来能否有所作为要到社会上看。现在学校里的活跃人物并不代表将来事业上的成功,而现在的默默无闻也不意味着失败。所以他下决心要到社会上做出一番成绩,以证明自己的才干。

进入大学三年级,他就开始设计自己的职业。大为的专业是管理学。根据课堂上老师讲授的霍兰德的个性和职业的理论,大为对自己的性格进行了分析。他认为,自己的性格虽然有些内向,但情绪体验深刻,善于思考问题、有独立见解、争强好胜、积极进取、渴望影响他人,又有一定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将来从事管理工作是适合的。特别是最近一段,他对国有企业的改革问题非常关注,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写过的几篇论文也受到老师的赞赏,其中一篇经老师推荐公开发表了。

临近毕业分配,同学们都开始像热锅上的蚂蚁坐卧不宁,有关系的拉关系,有门路的找门路,什么都没有的也不甘心,开始四处出击。总之,大家都把毕业分配看成决定自己的一生命运的时机,谁都尽力拼搏,找个理想的工作。

一天,大为在一家报纸上看到一条启示。某国有钢铁公司地处偏远,历年分配到那里的大学生,有很多根本不去报到。这里急需人才,求贤若渴,特别还提到管理方面的人才极缺。公司总裁登报亮相,承诺一定为来到这里工作的大学生提供更好的条件,使他们大有作为。这条启示常常地打动了大为的心,他立即给总裁写了一封长信,谈自己的抱负、谈自己的理想、谈自己对国企改革和管理的看法,谈自己到钢铁公司工作的决心。很快,他就收到了总裁热情洋溢的回信,信中夸赞他有学识、有气魄、有能力。信的末尾,总裁写道:“来吧,这里需要你,我们张开双臂欢迎你。”

这封信使大为激动不已。他觉得自己好比千里马,这回遇到伯乐了。于是,他放弃本来可以回南方工作的机会,郑重向学校提出申请,愿意到这个别人都不愿去、条件艰苦的钢铁公司。

这一决定在学校引起了轰动,学校表彰、同学们钦佩。这时,大为感到自己似乎找到了中学时代的辉煌。

理想受挫

坐了一夜一天的火车,大为于晚上七点到达了终点。他想象着站台上一定会有人来接他。然而,等到站台的人都走完了,也没有见到有人接他。他只好拖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按照报到通知书上的地址,找到了单位。,此时,人们早已下班,传达室的老大爷将他领到了新分的宿舍,房间陈设简单,面积也不大,而且一个房间住三个新分来的大学生,另外两个还没有来报到。这种局面与他的想象反差很大,他开始失望了。

第二天,他到人事处去报到。更出乎他的意料之外的是,人事处分配他下车间锻炼。他认为人事处弄错了,问道,我学的是管理专业,让我到车间干什么。人事处的同志解释说:凡是新分来的大学生,一律到车间锻炼,这是公司的决定。

大为到的是炼钢车间,和工人一样三班倒。站在炼钢炉前,大为身上冒着汗,心里却一阵阵发冷。“我上了四的大学,难道就是为了到这里炼钢吗?在这里,我的知识、我的才能能派上什么用场。”他越来越苦恼,而且还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于是,他不顾车间纪律,跑去找人事处,要求重新分配,以使他学以致用。人事处回答,我们无法改变公司的决定,而且我们也认为大学生先到基层锻炼一番,对你今生的发展是有好处的。大为强调说,这一条对学钢铁专业的工科大学生适用,对我则不合适,我要找总裁。

大为根据自己来到钢铁公司几天的观感,又结合自己原来学到的管理论,写出了一份钢铁公司人事制度方面的改革的建议,转交给了总裁。总裁看后找他谈话,肯定了他积极参与的热情,又指出他的许多想法不切实际。大为再次向总裁提出他的工作安排不当,与他们原来承诺不一致。而总裁也强调说:“你们大学生对实际了解太少。先从车间干起就是为了让你们多掌握些实际情况,以更好地发挥作用。在车间里多干一段,我看没什么不好的。”这时,大为的火一下子冒了出来:“下车间、下车间,我已经在车间干了半个月了,还要让我干到什么时候,你们简直是浪费人才。你们说重视人才,重视人才,怎么个重视法,纯粹是骗人!”他气冲冲地走了,总裁为此也很生气。

大为认为是这里的人们对他的才能还不了解,他应尽快将自己的才华展示出来。于是,他不断找车间主任,找人事处领导,也找总裁谈他的想法、他的建议,他认为这些都是中肯的、有分量的。但领导都觉得他的想法是空想,有人还觉得可笑。这再次大大挫伤了他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大为的情绪变得极为消沉。三班倒他又很不习惯,常常迟到。这也引起了工人们的不满,他们议论说:“现在的大学生,眼高手低,只会纸上谈兵。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

大为痛苦极了,他觉得自己的理想彻底破灭了,眼前一团漆黑,未来的路不知该怎么走下去。

案例提示

这是一个带有一定综合性的案例。对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大为来说,涉及职业设计、职业发展的问题。而对钢铁公司来说,则涉及怎样管好、用好、培养好新人,使他们在职业生涯中顺利发展,以开发人力资源的问题。

思考题

1. 从对大为的个性分析入手,评价大为对自己职业设计的方案。

2. 怎么看大为来到钢铁公司的一系列做法?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3. 当理想和现实发生强烈冲突时,应怎样调整自己?面对大为现在的处

境,你能对他提出什么建议,怎样说服他接受你的建议?

4. 钢铁公司的领导者在这个问题上有什么值得改进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