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高考真题主观题精选

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高考真题主观题精选

(07江苏卷)1、材料二:江苏综合创新能力一直位于全国前列,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江苏拥有自己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和产品还很少,创新绩效较低。据此,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以“创业创新创优”为核心的新江苏精神,使江苏经济发展出现由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资源投资向科技依托,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转变的良好趋势。

(1)结合上述材料,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谈谈江苏为什么要大力弘扬“三创”精神?

(11年全国II)2.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福建莆田市境内)。她一生救急扶危,行善济世。妈祖去世后,人们在湄洲岛建庙祭祀。宋元后,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牧事业的发展,妈祖信仰越传越广。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妈祖庙5000多座,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信奉者2亿多人。每逢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日,福建、台港澳等地都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文化交流。近年来,到湄洲来祭祀妈祖的台港澳同胞和海外华裔、华侨越来越多,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2009年,妈祖信俗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运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对立性原理,说明妈祖文化为什么千余年绵延不绝,不断发展。(12分)

(2013广东卷)3、材料一:习近平指出:“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切实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政治问题,努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材料二:某市政府法制办为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先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征集意见和建议,后召开座谈会,请市民代表对条例的草案发表意见和看法。

材料三:某市区党组织着力实施民生工程,创建街道社区党建的立体运行体系,通过“分类设岗定责”、“民情日记”等形式,帮助3000余名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解决了1700余件社情民意问题。

(2)上述材料共同体现了价值观的什么作用?(4分)并分析党和政府是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主体观的。(12分)

(2013四川卷)4、材料: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加快,社会结构日益复杂,社会管理面临新的挑战。从管控到服务,成为社会管理的必然趋势。

两年前,T市将市区街道办全部撤销,将人、财、物等资源下沉到社区。社区居委会由居民依法选举产生,社区内的大事要事,均需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管理人员的业绩考核权也交给了居民。社区内设立了公共服务大厅,将适宜社区办理的多项行政职能分解到就业、救济等服务窗口,并有专人负责各片区的信息采集、安全及上门服务。社区党组织协调各方将党员、干部、志愿者等组织起来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政府引导下,社区基金会、个性化调解室等社会组织发展起来,成为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

两年来,该市社区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居民幸福感显著上升。

(1)联系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说明T市是如何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12分)

(2013安徽卷)5、“收入倍增”和“教育发展”关乎民生之利,为人民群众所广泛关注。某校高三学生在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过程中,围绕这两项内容进行了交流。

第一组聚焦“民富”

十八大报告提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目前,实现这一目标最大挑战是经济下行压力,需要激发人民群众智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在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居民收入倍增。

(1)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居民收入倍增目标确定的理论依据。(10分)

(2013福建卷)6、材料二生态文明建设呼吁富于时代精神的消费观念。

近代以来西方社会有人推崇消费主义,强调可推动经济增长,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把消费和占有更多物质财富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消费主义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

中国传统社会崇尚勤俭节约,提倡节省实用,主张节制消费。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内涵与时俱进。当代中国,人们对勤俭节约有了新的认识。

同学们经过合作探究认为,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应是:尊重爱惜劳动成果:适度消费: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4)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指出消费主义的错误。(10分)

(09浙江卷)7、材料二: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7.8万名“村官”,小杨就是其中的一位。大学毕业,小样打破传统观念,只身来到千里之外的一个乡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任职期间,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她走访农户,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协助主任处理一系列村务。她刻苦学习雕刻知识,与该村艺人共同努力,使该村濒临失传的木雕工艺重放异彩,并将原先小打小闹的木雕品发展为人人喜爱的旅游纪念品。短短两年,该村的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因此,“村官”小杨得到了领导和村民的一致好评。小杨自己也认为当“村官”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结合材料二,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有关知识,说明“村官”小杨在乡村的精彩人生给我们的启示。

[2009重庆]8、材料三近年来,水资源利用中的民生问题引起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为此,我国政府加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法》,规范取水许可管理,完善水资源综合规划,深化水价改革,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推动了饮水安全、节水改造等民生水利工程建设。

(8)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材料三。(10分)

(2010山东卷)9.材料四:青年学生素有光荣的爱国传统,历史以爱国报国为己任。而在爱国情感的表达上,当代青年具有新的时代特点,它们正用新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无限爱意。

(4)结合材料四,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当代青年在爱国情感的表达上具有新的时代特点的哲学依据。(7分)

(12安徽卷)10、网友议题直面道德困惑引领价值选择

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中,人们难免会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好人”能不能做?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今天,“雷锋传人”郭明义、“最美妈妈”吴菊萍等道德典范给出了鲜明的回答。

请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谈谈“网友议题”对你进行正确价值选择的启示(8分)

(12天津卷)11、20年来,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也取得可喜的进步。

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原理阐述,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0分)

(12四川卷)12、材料三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80万人预计100万左右大学生难以找到工作。实际上,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总量是可以满足大学生就业的,然而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加大了他们的就业难度;有的宁愿蜗居大城市当“蚁族”也不愿到中小城市和基层施展才华,有的只盯着公务员岗位,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而不愿走进中小企业;有的宁愿被动等待机会降临,也不愿主动创业。

(3)结合材料三运用人生观和价值观知识,说明大学生应有的就业观(10分)

[2009辽宁、宁夏卷]13、在菲律宾马克坦约上航海家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一座纪念亭,亭中立有一块有石座铜碑。碑的正面有这样的文字:“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机驱离宿务苍,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这块碑的背面,则刻着另一段文字:“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央这里打走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1)纪念碑正面和背面镌刻的文字都包含着对逝者的价值评价,其依据有何不同?这种评价差异反映了价值判断的什么特点?(14分)

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高考真题主观题精选

1.(1)杜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不同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有不同作用。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三创”精神是江苏改革创新实践和经济社会发晨的产物与要求,是先进的社会意识;弘扬“三创”精神,破除陈旧观念的束缚,对于推动江苏改革创新实践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答: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发展,但具有相对独立性。(4分)妈祖文化随着社会变化而发展,同时又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4分)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妈祖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4分)

3、(1)共同体现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主体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

①坚持党的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材料一中习近平强调党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体现了这点。

②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材料二中通过各种渠道征集各种意见,体现群众路线。

③坚持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材料三中实施民生工程,帮助再就业体现维护人民的利益。

4、①把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适应社会转型要求,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②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调整上层建筑,进行机构改革,促进社会发展;3分

③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发展社区自治,培育社会组织,推动社会进步;3分

④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为民服务,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3分

你把题干中的“如何”一一找出来了吗?分层阅读法会用吗?

5、(1)理论依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倍增目标是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倍增目标的确定,有利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生产力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倍增目标的确定符合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要求。

审设问可知考查范围:《哲学与生活》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主要包括: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等考点;关键点和切入点:居民收

6、①人们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遵循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②消费主义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把消费和占有更多物质财富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违背了客观规律,危害了人民利益。

哲学生活材料题,首先明确范围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其次,根据材料筛选知识点。最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题中消费主义是错误的价值判断,人们要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及其依据。

7、小杨在做“村官”的实践中,不仅使该村的社会风气好起来,村民的钱包鼓起来,自己也得到了好评,表明人只有在奉献社会的实践中才能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小杨的精彩人生离不开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也离不开村民的共同努力,表明人的价值只能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小杨打破传统观念做“村官”,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乡村建设作出了贡献,说明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8、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水资源利用中的民生问题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求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解决这一问题。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科学发展观是正确的社会意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采取一系列措施,能够有效推动民生水利建设。

9、参考答案: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发展,当代青年在爱国情感的表达上具有新的时代特点。②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作为一种价值选择,当代青年的爱国情感表达也体现了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10、【答案】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价值选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考生若从“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正确价值选择”角度回答,可酌情给分)

11、【答案】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其实质是“扬弃”。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否定,通过改革推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改革就是改变生产关系中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使之适合生产力的发展;

改变上层建筑中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使之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最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③20年来,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

12、(3)①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根据实际选择职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发挥正确的价值导向作用。(3分)②坚持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把个人愿望与社会愿望结合起。(2分)③坚持理想与现实的统一,立足现实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奋斗中实现中游理想。(2分)④坚持贡献与索取的统一,竞争就业、自主创业,在为社会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2分)

13、纪念碑正面的文字是对麦哲伦的评价,评价依据是他领导了第一次环球航海,对人类文明做出了贡献;纪念碑背面的文字是对拉普拉普的评价,评价的依据是他领导反侵略斗争,对祖国做出了贡献。

价值判断具有相对性,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也就不同,会对同一事物或行为做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判断;价值判断的相对性并不否定价值判断的客观性,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