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设计心法口诀(1)

内燃机设计心法口诀(1)
内燃机设计心法口诀(1)

1、内燃机有效功率的标定分为:15分钟功率,1小时功率,12小时功率,持续功率。

2、内燃机转速的提高受到的条件限制:

1)提高转速使运动件的惯性力增加,使内燃机机械负荷增大,同时,由于工作频率增加使活塞、汽缸盖、气缸套、排气门等零件的热负荷也有所增加

2)提高转速使内燃机摩擦损失功率增加,机械效率降低,因而使燃油消耗升高

3)提高转速使内燃机零件磨损加快、寿命缩短

4)提高转速使内燃机的平衡和振动问题更加突出,噪音也随之增大

5)提高转速使进排气阻力增加,使充气系数下降

3、1000转/分以上称为高速机;300~1000转/分称为中速机;300转/分以下称为低速机

4、衡量内燃机重量指标的参数是 比重量,外形尺寸的紧凑性指标用 体积功率来评价。

5、内燃机噪音来自三方面:燃烧噪音、进排气噪音、机械噪音。

6、内燃机设计工作中的三化:产品系列化、零部件通用化、零件设计标准化。

7、正确的设计思想来源于生产实践;来源于周密的调查研究;来源于科学的分析。

8、内燃机设计试制的一般程序:计划、实施、检查、改进与处理。

9、内燃机主要参数,要提高内燃机功率出要考虑:平均有效压力、活塞平均速度、气缸直径与汽缸数、评定参数。

10、汽油机平均活塞速度不应超过15米/秒,柴油机不应超过13米/秒。

11、评定参数主要有:强化指标、比重量、升功率。

12、往复活塞式内燃机采用三种曲柄连杆机构:中心曲柄连杆机构、偏心曲柄连杆机构、关节曲柄连杆机构

13、连杆轴线偏离气缸轴线的角度称为连杆摆动角。

14、活塞的运动规律主要看活塞位移、活塞速度、活塞加速度。

15、当内燃机在稳定工况运转时,如果传给支承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不随时间而变化,则我们就称此内燃机是平衡的。

16、静平衡:质量系统旋转时离心力合力等于0,即系统的质心(重心)位于旋转轴线上。

17、动平衡:只有当系统旋转时不但旋转惯性力合力为0,而且合力矩为0,才完全平衡。

18、曲轴的工作条件:曲轴是在不断周期性变化的气体压力、往复和旋转运动质量的惯性力以及他们的力矩共同作用下工作的,使曲轴既扭转又弯曲,产生疲劳应力状态。

疲劳裂纹的发源地几乎全部产生于应力集中最严重的过渡圆角和油孔处。

19、弯曲疲劳基本上成 45折断曲柄,扭转疲劳约成

45间断曲柄销。

20、曲轴的结构型式分为两类:整体式曲轴、组合式曲轴。

整体式曲轴一般与滑动轴承相配合。但是,单缸发动机的整体式曲轴却往往与滚动轴承配合,借以提高机械效率和降低对轴承的润滑要求。

21、曲轴的材料:碳素钢和合金钢

22、一般采用较大的曲柄销直径值,以降低曲柄销比压,提高连杆轴承工作的可靠性,提高曲轴的刚度。

23、主轴颈的长度一般比曲柄销的长度短。多缸发动机各曲柄销的长度是相等的,但各主轴颈的长度则不一定相同。

24、为了提高曲柄的抗弯能力,增加曲柄的厚度要比增加曲柄的宽度要好的多。厚度增加10%,理论上抗弯强度提高20%,实际抗弯强度可提高40%。这是由于增加了曲柄厚度而使过度圆角处的应力流线比较平滑,使应力分布趋于均匀。不过在缸心距一定的条件下,增加曲柄的厚度要以缩短轴颈长度为代价,所以曲柄厚度增加受到限制。

25、现代高速内燃机曲轴的曲柄形状大多采用椭圆形或圆形。椭圆形曲柄具有最好的弯曲和扭转刚度。

26、为防止曲轴的轴向位移,在曲轴与机体之间设置止推轴承。止推轴承只能设置一个,曲轴轴向间隙应保持0.05~0.2毫米。

27、为了防止曲轴前后端沿轴向漏油,曲轴应有油封装置,在高速内燃机上采用的油封结构都是组合式的。

28、提高曲轴强度的结构措施和工艺措施:

结构措施:1. 加大轴颈重叠度。采用短行程是增加重叠度的有效办法,它比通过加大主轴颈来增加重叠度的作用大。

2. 加大过渡圆角。为了减小圆角部位的应力集中效应,必须增大圆角半径。

3. 采用空心轴颈。采用全空心结构可以同时减轻曲轴的重量和减小曲柄销的离心力,从而降低主轴承负荷。

4. 卸载槽。卸载槽在应力集中部位附近再造成一个应力集中沟槽,就可以改变原来应力最严重区域的应力分布,使疲劳源从过渡圆角转向卸载槽底部。因此,卸载槽可使曲柄销圆角处最大应力下降。

工艺措施:圆角滚压强化、轴颈和圆角表面同时进行淬火、喷丸强化。

29、高速内燃机飞轮外径一般为3~4被缸径。实际上车用汽油机飞轮外径为300~400毫米,高速柴油机的飞轮外径400~600毫米。

30、连杆长度的制造公差要保持在1.0~05.0±±的范围内

31、比压过大时,可以把连杆小头做成楔形或阶梯形,以增大受力较大的一侧的承压面积。

32、连杆小头固定角:如将小头看做是两端固定于杆身上端的大半圆环,该圆环的中心角与小头在压缩载荷和拉伸载荷作用下容易自由变形的那部分的角度Φ2相对应,Φ被称为~。

33、应力分布与固定角Φ大小有关,但大致趋向不变。例如内表面应力i σ最大值一般出现

在 90=?处,外表面应力a σ的最大值,一般出现在Φ=?处,并且max max i a σσ>还可以看出,当固定角增大时,应力不均匀性增加,最大应力值增长。故强化连杆小头的最有效结构措施是减小固定角Φ(最小到

90)。

34、平切口连杆:连杆大头与连杆盖的分开面大多垂直连杆轴线

35、(连杆)常用的定位方式:止口定位、销套定位、锯齿定位、舌槽定位。

36、提高连杆螺栓疲劳强度的途径:一首先要致力于降低螺栓应力幅,二要努力减少螺栓各处的应力集中,三把螺纹的头儿牙车成 15~10的倒角,四在设计平切口连杆的螺栓头部形状时,应保证拧紧螺母时螺栓不会跟着转,使得装拆方便。五由于支承面重心和螺栓中心线不重合,就会产生附加弯曲应力。至于支承面本身应平直,支承面与螺栓轴线的不垂直度要严格控制。

37、由金属瓦背及减摩合金层构成的滑动轴承,已被广泛运用于高速内燃机中。

38、常用的轴承材料:白合金、铜基合金、铝基轴承合金。

39、承受负荷较重的连杆上瓦和主轴下瓦最好不开油槽。这时可在轴颈内部开横贯油孔,沟通油路。一般发动机连杆轴瓦均不开油槽。

40、轴瓦的油孔最好布置在轴承的低负荷区。

41、厚壁轴瓦一般用销钉定位,薄壁轴瓦一般都用结构简单的定位唇定位。这时在轴瓦的对口面冲出定位唇,而在轴承座孔中铣出相应的定位槽。

42、自由弹势:为了使轴瓦在装配时正确就位,并紧密的与轴承座孔贴合,轴瓦在自由状态下并非呈真正的半圆形,弹开的尺寸比直径稍大些,超出量称为自由弹势。

43、现在常用的活塞材料是铸铁、铝合金和钢。

44、铝合金一般可分为两大类:铝铜合金、铝硅合金。

铝硅合金中最有名的是含硅12%左右的共晶铝硅合金。因为它膨胀系数很低国外经常成为X O E L -合金。铝硅合金中,硅的作用是使膨胀系数和比重下降,耐磨性、耐蚀性、硬度、刚度和疲劳强度提高铸造流动性改善。

共晶铝硅合金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活塞材料,既可用于汽油机,也可用于柴油机,既可铸造,也可锻造。

45、活塞压缩高度1H 系由火力岸高度、环带高度和上裙尺寸三部分组成。

46、一般气环高2~3毫米,油环高4~6毫米。

47、活塞环数目对活塞头部的高度有很大影响。目前高速汽油机一般用2~3道气环和1道油环。

48、由于活塞的压缩高度1H 尺寸的变化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压缩比,在柴油机中又可能造成活塞与气门碰撞的故障,所以要保证严格的公差,一般规定05.01±H 。

49、大多数汽油机正是采用平顶活塞,非直接喷射的高速柴油机,也采用平顶或接近平顶的形状。但是直接喷射式高速柴油机,由于混合气形成的需要,活塞顶上应设有一定深度的凹坑作为燃烧室。

50、组合活塞:为了使活塞能承受更高机械负荷和热负荷,在大功率高强化柴油机中,活塞头部和活塞体系用两种不同材料制成,然后用螺钉联接,称为组合活塞。

51、汽油机活塞常在裙上端或油环槽中开绝热槽。

52、活塞头部上高下低的温度造成不同膨胀量,实际头部环区往往不是一个直径,而是几个阶梯圆柱或者是一个连续的锥面。

53、活塞裙部是指活塞头部最低一个环槽以下的那部分活塞。

54、高速发动机,活塞销与活塞裙曲线不相交,而是向承受膨胀侧压力的一面(称为主推力面)偏移1~2毫米。(这是因为,如果活塞销中心布置,即销轴线与活塞轴线相交,则在活塞越过上止点,侧压力作用方向改变时,活塞从次推力面贴紧气缸壁的一面突然整个地横扫过来变到主推力面贴紧气缸壁的另一面,与气缸发生“拍击”,产生噪音,有损活塞耐久性。)

55、对于柴油机,考虑到改善磨损,销座孔通常是偏向次推力面一侧布置的。

56、如果活塞裙与曲轴平衡块没有相碰的可能,当然采用完整的裙部下端,如果可能相碰,则可以把裙部下端在平行销轴方向相应铣掉两块。有些速度很高的汽油机,常把活塞裙的负荷能力不太大的部分完全去掉。

57、在设计活塞裙时采用三类结构措施:横向绝热槽和纵向补偿槽、椭圆裙、镶钢片活塞。

58、在高速柴油机上一般还可以将销座外缘中心,稍向活塞顶部偏移若干毫米,以加强膨胀行程中销座的受力侧。为了使活塞承受的巨大气压力通过销座传递时,尽量减少活塞的变形,所以在顶部与销座间设置加强筋。

59、活塞环的密封机理:首先以一定弹力与气缸壁压紧,形成所谓第一密封面,使气体不易通过环周与气缸之间,而钻入环与环槽间的空间。由于节流产生的压差,造成径向、轴向的不平衡压力。其中轴向的不平衡压力吧环压向环槽侧面,形成所谓第二密封面,而径向的不平衡压力大大加强了第一密封面。由三个气环组成的迷宫式通道使正常漏气量只有吸气量的

0.2~1%。(唯一漏气通道就是环端的开口端隙)

60、活塞环在环槽内的基本运动有:1、上、下运动2、径向运动3、回转运动

61、为提高活塞环的抗颤振性,可以采用的措施:

1)使用开口部分有较高径向压力的高点环

2)减小环宽,以减轻环本身重量,减少惯性力

3)增大环厚,以增加环的刚度和弹力

4)增加环的轴向不平衡气压力,这可以用适当增加环侧间隙,采用正扭曲环等办法来解决

5)改进油环和活塞的设计。如果油环刮油作用差,环间积集很多机油,那么机油的动压有时也会促使环浮起,引起颤振。

62、活塞环有均压环和非均压环

63、扭曲环的特点是:与缸壁线接触,磨合性好,与环槽也是线接触,密封性能改善,减轻了对环槽的冲击,防止窜气窜油效果都较好。反扭曲环可能引起窜油。

反扭曲环:如果在下内或上外侧切口,全环扭曲成盖子形

64、锥面环和与其类似的倒角环斜角角度要比光为改善磨合的微锥面环大,因而可保留锥面到相当一段正常运转期。这种环也具有扭曲性,密封性能良好,能改善窜气、窜油情况65、活塞环表面镀铬能抵抗磨料磨损,喷镀可以提高活塞环的耐磨性和耐热性,镀锡可以缩短初期磨合的运转时间。

66、机体结构型式:“龙门式”、“隧道式”。

67、水套设计原则:冷却水套沿气缸轴向的长度,应保证活塞环(主要是气环)在上下止点位置时,仍在水套范围内,以保证活塞环的有效冷却。设计水套时,还应当避免水不流动的死区,因为死区会形成蒸汽囊和空气囊,恶化传热过程,加速形成水垢,产生局部过热,引起热应力而发生裂纹,最后使整个机体报废。必须在死区设置蒸汽引出管,以免形成蒸汽囊。

68、曲轴前端一般采用自紧式橡胶油防止漏油,曲轴后端的密封,当曲轴后端以较大的凸缘与飞轮连接时,可以采用的密封元件有三种:挡油盘、回油螺纹和橡胶石棉或毛毡的密封填料(俗称盘根)。

69、气缸套型式有:无缸套气缸、干式气缸套、湿式气缸套

70、气缸的磨损机理有:磨料磨损、腐蚀磨损、熔着磨损。

71、提高气缸耐磨性的措施:1、合理的选用材料2、缸套加工必须精确3、缸套表面处理4、制定合理的磨合规范5、控制使用条件6、改善缸套的设计

72、湿缸套的穴蚀机理:主要外因是缸套的振动所引起的冷却水中的交变压力和水流的冲击。主要内因是缸套材料本身存在着微观的小孔、裂纹、沟槽。

穴蚀的部位主要有:活塞的主推力面、进水口处及水流弯转处、支承及上下配合密封凸肩处。

减轻穴蚀的措施:1、减轻缸套的振动1)减小活塞和气缸间的配合间隙2)采用偏置活塞销3)提高缸套的刚度4)适当减小缸套与气缸体间的配合间隙

2、控制水泡的形成

3、提高缸套的抗穴蚀能力1)合理选择缸套材料2)合理选择热处理工艺3)缸套外表面处理4)改善冷却水的性质。

73、火力面:缸盖底面燃烧室部分

74、鼻梁区:气门座孔和喷油器孔之间的地区

75、气缸盖有:整体式、分块式和单体式三种。

76、喉口:气缸盖底板上的气门座孔。

77、气缸盖螺栓的布置原则:1、螺栓数目要足够,以保证压紧均匀,减小局部变形,密封

可靠。2、螺栓的布置应尽量相对于气缸中心线均匀分布,否则可能由于气缸受力不均引起局部变形,各螺栓中心连线最好沿气缸周边切线布置,以增加密封能力,个螺栓所分摊的压紧面积要基本相同,以保证压力均匀。3、气缸盖螺栓的预紧力要足够,以保证必要的密封压力,防止长期工作后发生松弛。

(在装配发动机拧紧气缸螺栓时,必须依次由气缸盖的中央向四周对角地逐渐拧紧。)

78、时面值:气门开启断面与对应开启时间的乘积。

79、比时间—断面:把气门平均通过断面对活塞面积之比作为比较参数,这个参数称为~

80、时间—断面丰满系数:平均通过断面对最大通过断面之比表征通过能力,比值称为~

81、马赫指数:马赫数与流量系数的比值。气门的通过能力用马赫指数来评价

82、433页

83、进气门工作温度较低不超过300~400C

84、气门锥角几乎都采用 45

85、气门顶部的各种形状469页图10-56

86、气门头部的背锥角为 20时有最大的进气流量

87、国产的内燃机用机油就是根据粘度的数值分类编号的

88、一个良好的润滑系统满足的要求:

1)以一定的压力和一定的油量供油至摩擦表面

2)能够自动地将机油滤清,清除机油中的机械杂质,经常保持机油的清洁

3)能够自动地冷却机油,不断地散出传给机油的热量,将油温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4)润滑系统的部件功率消耗小,机油耗量少

5)工作可靠,油路不会堵塞和不会有漏油的现象。在起动后能够及时供油至摩擦表面

6)修理和维护方便

89、润滑系统中都设有滤清器,而且大多数内燃机不但有粗滤器,而且还有细滤器。粗滤器都串联在主油路中,细滤器都与主油道并联。

90、当润滑系统中有机油散热器时,可以将机油散热器串联在粗滤器后面,也可以将它串联在粗滤器的前面。

91、高速内燃机广泛采用外啮合齿轮式和内啮合转子式两种油泵。

92、机油滤清器可分为:全流式、分流式

93、全流式滤清器均装有旁通阀,当滤清器前后的压差达到55102.1~106.0??帕时,旁通阀打开,让一部分机油不经滤芯直接流到内燃机各润滑点。

94、润滑系统中机油不断耗损的原因:1)机油通过活塞环或气阀导管等窜入燃烧室烧损,为烧尽部分进入排气管排出2)机油在曲轴箱中雾化和蒸发损失3)机油通过不紧密处泄漏。

95、冷却系统满足的要求:1)散热能力能满足内燃机在各工况下运转时的需要。当工况和环境变化时,仍能保持内燃机可靠的工作和维持最佳的冷却水温度2)冷却系统消耗功率小

3)体积小、重量轻,又便于拆装维修4)使用可靠,寿命长,制造成本低。

96、内燃机冷却系统分为两大类:液体冷却系统和空气冷却系统

97、起动方法:1、人力起动2、电动机起动3、压缩空气起动4、辅助汽油机起动5、惯性起动。

98、改善柴油机低温起动性的途径:1、起动加浓2、添加易燃燃料3、预热进气4、炽热点火5、用汽油起动柴油6、减压起动7、用低温机油8、采用综合起动加热器。

小学一年级数学加减法口诀表

一年级数学加减法口诀表 10以内加法口诀 1+ 1= 2 1+ 2= 3 2+ 2= 4 1+ 3= 4 2+ 3= 5 3+ 3= 6 1+ 4= 5 2+ 4= 6 3+ 4= 7 4+ 4= 8 1+ 5= 6 2+ 5= 7 3+ 5= 8 4+ 5= 9 5+ 5=10 1+ 6= 7 2+ 6= 8 3+ 6= 9 4+ 6=10 5+ 6=11 6+ 6=12 1+ 7= 8 2+ 7= 9 3+ 7=10 4+ 7=11 5+ 7=12 6+ 7=13 7+ 7=14 1+ 8= 9 2+ 8=10 3+ 8=11 4+ 8=12 5+ 8=13 6+ 8=14 7+ 8=15 8+ 8=16 1+ 9=10 2+ 9=11 3+ 9=12 4+ 9=13 5+ 9=14 6+ 9=15 7+ 9=16 8+ 9=17 9+ 9=18 1+10=11 2+10=12 3+10=13 4+10=14 5+10=15 6+10=16 7+10=17 8+10=18 9+10=19 10+10=20 20以内加法口诀 1+11=12 2+11=13 3+11=14 4+11=15 5+11=16 6+11=17 7+11=18 8+11=19 9+11=20 1+12=13 2+12=14 3+12=15 4+12=16 5+12=17 6+12=18 7+12=19 8+12=20 1+13=14 2+13=15 3+13=16 4+13=17 5+13=18 6+13=19 7+13=20 1+14=15 2+14=16 3+14=17 4+14=18 5+14=19 6+14=20 1+15=16 2+15=17 3+15=18 4+15=19 5+15=20 1+16=17 2+16=18 3+16=19 4+16=20 1+17=18 2+17=19 3+17=20 1+18=19 2+18=20 1+19=20 10以内减法 1-1=0 2-1=1 2-2=0 3-1=2 3-2=1 3-3=0 4-1=3 4-2=2 4-3=1 4-4=0 5-1=4 5-2=3 5-3=2 5-4=1 5-5=0 6-1=5 6-2=4 6-3=3 6-4=2 6-5=1 6-6=0 7-1=6 7-2=5 7-3=4 7-4=3 7-5=2 7-6=1 7-7=0 8-1=7 8-2=6 8-3=5 8-4=4 8-5=3 8-6=2 8-7=1 8-8=0 9-1=8 9-2=7 9-3=6 9-4=5 9-5=4 9-6=3 9-7=2 9-8=1 9-9=0

陈瑜先生传授太极拳内功心法

陈瑜先生传授陈氏太极拳内功心法 一代太极大师陈照奎先生曾说:“没功夫,技巧也是空的;功夫不出,什么技巧也不顶用,关键是出功夫。”这里讲的“功夫”就是内劲功力。从所周知太极拳除养生外,还具有较强的技击作用。技击正是靠内劲功力来达到其目的的。杨氏三代在近代威显武林,陈家沟也不乏继往开来之人,这都是靠内劲功力显名创派,提高知名度的。因此太极拳讲究功夫与技巧,功力是技术的基础,而技巧又是内劲功力发挥得恰到好处的保证。所以我们练习太极拳技击,必须培植内劲功力。如果训练内劲,达到具有随心所欲的高强功力,加之配合以无极和太极的神奇技巧,便是所向披靡的拳技。太极拳内劲功力是考查一个拳手的必检之课,是衡量一个太极技击家功夫高低的重要标志。一个太极拳手必须精通一门(一式)太极拳,并融合多式太极拳或其他拳术之精华,互相吸收,方能成为高手。任何一位卓有成就的太极拳家不只熟悉一门拳术,他触类旁通,把其他拳术都溶合在自己的拳技中了。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机械地把他划归为哪一类太极拳。在练习太极拳时各自会形成一个独特风格,这样就产生出陈、杨、吴、武、孙等多式太极拳,还包括现在整理的赵堡太极及武当太极。太极拳的演变绝不是孤立的存在的,它们互相溶合渗透,吸收变通以至改造创新。正因为如此,太极拳的发明是历史文化(传统武术)积淀后,经智者、高加之配合以无极和太极的神奇技巧,便是所向披靡的拳技。 太极拳内劲功力是考查一个拳手的必检之课,是衡量一个太极技击家功夫高低的重要标志。一个太极拳手必须精通一门(一式)太极拳,并融合多式太极拳或其他拳术之精华,互相吸收,方能成为高手。任何一位卓有成就的太极拳家不只熟悉一门拳术,他触类旁通,把其他拳术都溶合在自己的拳技中了。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机械地把他划归为哪一类太极拳。在练习太极拳时各自会形成一个独特风格,这样就产生出陈、杨、吴、武、孙等多式太极拳,还包括现在整理的赵堡太极及武当太极。太极拳的演变绝不是孤立的存在的,它们互相溶合渗透,吸收变通以至改造创新。正因为如此,太极拳的发明是历史文化(传统武术)积淀后,经智者、高下,使呼吸与动作相结合锻炼,在精神意念贯注之中,体内形成的一种既沉重又轻灵,既刚硬又柔软的劲力。也就是说,太极拳的内劲是通过技击性专

【小学数学】小学一年级20以内的加减法口诀表

10以内加法表 1 / 5

2 / 5

20以内进位加法表 9+2=11 8+3=11 7+4=11 6+5=11 5+6=11 4+7=11 3+8=11 2+9=11 9+3=12 8+4=12 7+5=12 6+6=12 5+7=12 4+8=12 3+9=12 9+4=13 8+5=13 7+6=13 6+7=13 5+8=13 4+9=13 9+5=14 8+6=14 7+7=14 6+8=14 5+9=14 9+6=15 8+7=15 7+8=15 6+9=15 9+7=16 8+8=16 7+9=16 9+8=17 8+9=17 9+9=18 3 / 5

20以内(十几加几)加法口诀* (十几加几(不进位),十位照写,个位与个位相加) 1+11=12 2+11=13 3+11=14 4+11=15 5+11=16 6+11=17 7+11=18 8+11=19 9+11=20 1+12=13 2+12=14 3+12=15 4+12=16 5+12=17 6+12=18 7+12=19 8+12=20 1+13=14 2+13=15 3+13=16 4+13=17 5+13=18 6+13=19 7+13=20 1+14=15 2+14=16 3+14=17 4+14=18 5+14=19 6+14=20 1+15=16 2+15=17 3+15=18 4+15=19 5+15=20 1+16=17 2+16=18 3+16=19 4+16=20 1+17=18 2+17=19 3+17=20 1+18=19 2+18=20 4 / 5

习练杨式太极拳老六路三年之感悟

习练xx 太极拳老六路三年之感悟习练杨式老六路太极拳的前两年,我在家门口跟一批老太婆学会了简化24 式、杨式48 式、42 式拳,32 剑、42 剑以及可以比划下来杨式传统85 式拳,当时处于一个什么状况呢?心知对已经会的拳路没有一套可以拿得出手,可又不知如何再深入,处于习练太极拳的一段迷惘期。苍天有眼, 2011年5月得识杨式太极拳老六路传人庄锡成,开始了迄今三年半杨式太极拳老六路的学习。使我一步步懂得太极拳、认识太极拳。我觉得能结识庄锡成这位太极拳“明师”,可谓三生有幸!更荣幸的是 2014年10月2日被杨式太极拳老六路传人庄锡成老师收为弟子,得列杨式太极拳门墙,进一步开拓了习练传统杨式太极拳的视野,庄锡成便成为我的授业师傅。追随庄锡成习练李和生传杨式太极拳三年多,自觉与自己前两年的太极拳水平相比已是天壤之别。最大的收获是“得窥大宝、得悟大道,虽未及登堂入室,但已进太极之门”。正如同庄锡成之语“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太极拳”。虽自身根基浅薄,悟性不敏,练功不苦,但得登太极大道以来,不敢说“三年一小成”,终是有了一些心得体会,今不揣浅陋,落于笔端,算是习练老六路三年的一个小结吧。通过自己习练太极拳老六路三年的经历来说,若想真正修炼太极正道,非有明师指引带路不可,想通过“研究书本、看录像”学习太极拳,学到的只能是“肢体太极拳”,不可能学到中国传统太极拳的真谛。那么,授拳者云云,谁是明师呢?明师的标准就是既能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前辈的拳论,又能身体力行的做出来;而且确实是按照太极拳的要求,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引、化、拿、发于无形无像,既能言传,又能身教才可称为“明师”。否则,可能只能称为“名师”、“名家”,并无“明师”之实。而且,我觉得“明师”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王宗岳《太极拳论》中指出了习练太极拳分为着熟、懂劲、神明三个阶段,我觉得追随明师习练太极拳,在着熟和懂劲这两个阶段是须臾不能离开老师的言传身教的。这是因为太极拳博大精深,奥妙无穷,而且每层功夫又有每层的感悟,不能凭自己想当然来练拳,不能按照录像学拳架,死读拳谱识拳理。稍偏即谬,“真理再过一步就是谬误”。必须在明师时时刻刻地指导下,通过自己的身练心悟,通过不断地交流沟通检验,虽不敢说最后达到多高的水平,肯定是在太极正道上步步前进提高!三年的传统太极拳学习,感悟体会颇 多,若林林总总顾及的太多,显得繁杂,所以就习练太极拳的入门筑基阶段谈 四点自己的感悟,谬误之处难免,请前辈及同道指正。

陈氏太极拳内功心法整理

一代太极大师陈照奎先生曾说:“没功夫,技巧也是空的;功夫不出,什么技巧也不顶用,关键是出功夫。”这里讲的“功夫”就是内劲功力。从所周知太极拳除养生外,还具有较强的技击作用。技击正是靠内劲功力来达到其目的的。像张三丰祖师名垂千古,杨氏三代在近代威显武林,陈家沟也不乏继往开来之人,这都是靠内劲功力显名创派,提高知名度的。因此太极拳讲究功夫与技巧,功力是技术的基础,而技巧又是内劲功力发挥得恰到好处的保证。所以我们练习太极拳技击,必须培植内劲功力。如果训练内劲,达到具有随心所欲的高强功力,加之配合以无极和太极的神奇技巧,便是所向披靡的拳技。 太极拳内劲功力是考查一个拳手的必检之课,是衡量一个太极技击家功夫高低的重要标志。一个太极拳手必须精通一门(一式)太极拳,并融合多式太极拳或其他拳术之精华,互相吸收,方能成为高手。任何一位卓有成就的太极拳家不只熟悉一门拳术,他触类旁通,把其他拳术都溶合在自己的拳技中了。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机械地把他划归为哪一类太极拳。在练习太极拳时各自会形成一个独特风格,这样就产生出陈、杨、吴、武、孙等多式太极拳,还包括现在整理的赵堡太极及武当太极。太极拳的演变绝不是孤立的存在的,它们互相溶合渗透,吸收变通以至改造创新。正因为如此,太极拳的发明是历史文化(传统武术)积淀后,经智者、高手、贤哲们编创,把太极阴阳学说全面地结合于人身、肢体的运动。太极拳内劲在内不在外,它是在长期通过意识统率下,使呼吸与动作相结合锻炼,在精神意念贯注之中,体内形成的一种既沉重又轻灵,既刚硬又柔软的劲力。也就是说,太极拳的内劲是通过技击性专项训练,即在技击攻防意识的指挥下,配合呼吸,全身做各种调和有序动作,动作曲伸有一定方向和作用点、线,在不同情况下,能快能慢,空间路线可长可短(通常是走圆弧形),动作幅度可大可小体位或正或斜,均可整劲骤发。这种可刚可柔的太极内劲,练时运劲柔和,而发落到点则刚强。因此,太极拳的内劲带有刚的一面,这是太极拳的内劲带有刚的一面,这是太极拳内劲质量的刚,不是硬、蛮、呆的无变化的拙力之刚,是积柔成刚,刚柔相济。正如《拳经》曰:“看似至柔,其实至刚,看似至刚,其实至柔。”此“刚”是随机随势迅速地将隐蓄于体内的全身之力聚于一点,在刹那间迅如奔雷地爆发出来,这种力不是发后断劲的,而是变柔和之力继续运动。太极拳的这种内劲是在内力松柔的基础上,经过有规律的长期训练获得。当具有了一定的刚力基础,再把内劲功力过渡到动作自然、轻松的技巧之中。长时间的习练柔化运动,久而久之便练得棚劲弹力随心用,胸腰叠化随气行。我们再看看武术的一般劲力。它也是通过肢体的运动表现出来的一种力。这种力量也是在意识支配下,通过气息吐纳和肌肉舒缩有序化的配合而产生的。意识支配是指神经呼吸和肌肉的控制,有序

太极内功秘籍主旨

太极内功秘籍主旨 导言 中国太极内功源远流长,历千劫而不古,凝聚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智慧。 中国太极内功修持理论博大精深,它包含了儒、道、医、武太极、民间等流派,奇姿异彩。各家流派都有自己的丰富典籍与特殊功法而独立存在。其中太极内功可谓为灿烂、丰硕的一支,内容丰富,无所不含,其理论功决文献浩瀚繁多,深蕴着队生命真谛的认识,可称中国太极内功武用养生文化之一绝。 太极内功学说及其炼养体系是在古代朴素辩证的哲学思想和积极武勇养生的实践的交互作用下蓬勃发展起来的,它承宗古代易经原理、医学、道家学说、释迦禅论等。研究和开拓、创新,武用养生、无形无象。有别于体育太极的神息应用太极内功学说体系。《太极内功秘籍主旨》深入挖掘了古人秘而不宣的玄奥关要修细方法,谨供太极内功修持者参考。 当前中国太极内功正处于遗失和传承的历史时期,面对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炎黄子孙有责任努力继承、有所发扬光大,使古的太极内功在现代科学时代再度崛起,然发现的生命力,造福全人类,以此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繁荣,促进现代文明进步。

愿此本小册能对振兴中国文化、弘扬中国太极内功起到积极作用。 一、归本含一 归本含一是持练太极内功的正确的身体站立姿势的基本要求,是从自然态进入太极态的最基础身形姿势,这个姿势除一般太极常式外、有其特殊的要求。此即“开关展窍”这是太极内功基础功法的精微、“归本含一”要求把握秘窍开启运转功夫。 1、取一般常式宋静站立。即两脚平行同肩宽,膝自然微屈、松胯身直头正,虚领顶颈,虚腋沉肩,垂肘松腕等。齿轻叩,舌抵上颚。 2、“开关展窍”开启行功死秘窍:a、阴桥库:位臵在阴部上三指处,与前、后阴正如等边三角形的顶角。“归本含一”时,膝向外转二分,骨盆后倾二分。则能将胯部充分打开。(开阳关)、将阴桥库展开。b、开命门展下丹田窍,其动作为:即将腰脊后凸。命门打开,下丹田由骨盘的转动坦展于腹腔。c、开玄肩窍,窍对窍,舌抵上颚,自然开启了玄肩窍,然后在常态下,其窍口与十二重楼上沿并未对直,所以须将下颚内致,使两窍口对准,d、展慧中凝祖窍,坦展眉心后,两眼内视集中祖窍。目光焦距凝住窍腔。 3、如此细微操作已将四个秘窍展开。开始用神光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逐个体味窍感,调整好全身姿势,做到松静自

松是太极拳内功心法最基本的要求

松是太极拳内功心法最基本的要求 松是太极拳内功心法最基本的要求 什么是松,松可以简单的概括为放松,松是相对紧和紧张而言的,在生活中,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当你在大喜大悲的时候,精神会瞬间高度紧张起来。 表现在外部,就是表情的惊愕、紧张,肢体的僵硬,有时连毛孔都会在瞬间闭合。反映在内心,是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这些都是精神紧张引起的反应。 还有,环境也会引起我们的紧张,比如阴暗的角落、骤冷的天气,恐怖的场景等,也都会使你的肢体变得僵硬、精神紧张起来。 我们练习太极拳要掌握的是内功心法,为什么要讨论松呢,强调松,松的状态,松对我们练习太极拳有什么益处,怎样才能达到全身放松呢?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阐明的是太极拳所言之“松”是个相对的度量用词,与生活中的松的指向有所不同,含义也有所不同。我们大家都知道,健康的身体取决于经络的畅通,取决于气血的调和以及体内阴阳的平衡。 而放松的肢体和平和的精神,恰恰有利于经络的畅通、气血的调和,有利促进人体的阴阳平衡。所以,生活中我们应该尽量使我们的精神和肢体都保持放松,什么事情都能放得下。

习练太极拳时更要求精神、肢体的放松。然而,实际情况是在习练太极拳的过程中,不当的方法和能力的有限就会引起我们的紧张,这种紧张包括精神的和躯干肢体的紧张。 练习太极拳放松可以帮助我们缓解精神压力,特别是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来几招太极拳能让你幡然醒悟,让你神清气爽。 举两个会引起紧张的例子,当我们屈腿下蹲时,人的下肢会随着承担压力的增大而逐渐发硬紧张,并且是越往下越紧张、能力越弱的人越早紧张(这就是能力的不足引起的紧张,而这种紧张正是我们不希望的)。 还有,处于正立姿态的肢体容易放松,有倾斜度的站立姿势不容易放松。这是因为在肢体倾斜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人体为了保持站立状态,不至于发生倾倒或踉跄,有关的肌肉就会自然参与运动,就会自然引起肢体的紧张。 这在人体运动学里叫着“肌紧张”,意思是说当人的不平衡度增加时,为了保持人体的平衡,有关部位的肌肉就会自然参与运动而引起紧张。 也就是说,只要是人体的肌肉参与了运动,无论是正当必需的运动还是不当不需要的运动,都会引起肢体肌肉的紧张。所以说,为了减少、消除紧张,尤其是为了消除不必要的紧张,我们就应该尽量的减少不必要的动作,以至消除不必要的动作。 当然,话要说回来,习练太极拳本身就需要我们做动作的,做动作是会引起紧张的。因此,怎样在运动中消除紧张,就显得尤为重要,会牵涉到放松的方法和理念。说到方法和理念,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强调匹配对应。

小学一年级数学加减法口诀表

小学一年级数学加减法 口诀表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一年级数学加减法口诀表 10以内加法口诀 1+ 1= 2 1+ 2= 3 2+ 2= 4 1+ 3= 4 2+ 3= 5 3+ 3= 6 1+ 4= 5 2+ 4= 6 3+ 4= 7 4+ 4= 8 1+ 5= 6 2+ 5= 7 3+ 5= 8 4+ 5= 9 5+ 5=10 1+ 6= 7 2+ 6= 8 3+ 6= 9 4+ 6=10 5+ 6=11 6+ 6=12 1+ 7= 8 2+ 7= 9 3+ 7=10 4+ 7=11 5+ 7=12 6+ 7=13 7+ 7=14 1+ 8= 9 2+ 8=10 3+ 8=11 4+ 8=12 5+ 8=13 6+ 8=14 7+ 8=15 8+ 8=16 1+ 9=10 2+ 9=11 3+ 9=12 4+ 9=13 5+ 9=14 6+ 9=15 7+ 9=16 8+ 9=17 9+ 9=18 1+10=11 2+10=12 3+10=13 4+10=14 5+10=15 6+10=16 7+10=17 8+10=18 9+10=19 10+10=20 20以内加法口诀 1+11=12 2+11=13 3+11=14 4+11=15 5+11=16 6+11=17 7+11=18 8+11=19 9+11=20 1+12=13 2+12=14 3+12=15 4+12=16 5+12=17 6+12=18 7+12=19 8+12=20 1+13=14 2+13=15 3+13=16 4+13=17 5+13=18 6+13=19 7+13=20 1+14=15 2+14=16 3+14=17 4+14=18 5+14=19 6+14=20 1+15=16 2+15=17 3+15=18 4+15=19 5+15=20 1+16=17 2+16=18 3+16=19 4+16=20 1+17=18 2+17=19 3+17=20 1+18=19 2+18=20 1+19=20

太极拳内劲的练习方法

太极拳内劲的练习方法-张耀忠 张耀忠先生为太极大家王培生重要弟子,深得王培生太极真髓,并形成自己独特感悟,一生致力于太极拳的传承与推广,著有《王培生内功心法太极拳》、《太极拳古典经论集注》、《太极玄门剑》、《周天太极拳》、《精功十三式太极拳》、《太极十三刀》、《吴式太极剑》、《中华武医穴位治病图解》等十多部专著。 拳谚云:干招易得,一劲难求。 练习太极拳如果只掌握招式,而没有内劲(太极劲)——那只是空架子。练习太极拳的核心目的,是练习太极拳的内劲,简称太极劲。以下八种练习太极内劲的方法,全属意念训练。磨刀不误砍柴工,平时养成习惯,临战防卫反应自然。到时只取一种自感得意的方法即可,不必全顾。须知“得一,则万事毕”。以一法代万法。以一念代万念。以不变应万变。“一觉独照,万籁俱寂。” 习者端坐在椅子上(床沿、沙发边或台阶上亦可),两脚齐肩宽,脚掌踏平,小腿垂直与大腿成90度。背脊要直,全身放松、心情安定,进入练功态。 一、脚呼吸法又称“踵提呼吸法”,简称“踵息法” 练习方法:提脚跟。意注脚跟,要轻轻慢慢的往起提脚跟(此时感觉小腹上翻)忘掉脚跟转想脚大趾,轻轻慢慢的往起翘脚大祉(此时感觉小腹下翻。小腹之上翻下翻谓丹田内转,亦称翻江搅海燃后忘掉脚大趾再想提脚跟,之后再提脚大趾。如此一提一翘,反复练习9次。提脚跟时为吸,翘脚大趾时为呼,是谓脚踵呼吸法,属高层次的呼吸

法,非常人用口鼻呼吸。古人云:“圣息以踵,由脚踵而头顶一气呵成。”提脚跟时督脉升,翘脚大趾时任脉降。其养生作用不言而喻。技击作用:在推手时,拿人时则提脚跟,发人时则翘脚大趾(指前脚、虚脚)。 二、运睾丸 练习方法:意注睾丸。睾丸要轻轻慢慢的向上抽提(此时感觉肩井穴和环跳穴关闭)。然后松时睾丸(此时感觉肩井穴和环跳穴都开)。这后再提,再松,如此反复练习9次。女子运会阴穴,也是—提,一松。或运乳头(黑圈以内部分)亦可。 睾丸属翘脉(阴翘,阳翘),翘脉是管人体升降的。 体用:做“金鸡独立”势时,提睾丸,做仆步下势时松开睾丸。 三、胎息法(肚脐呼吸法) 练习方法:意注肚脐。收肚脐,稍停。松开肚脐,稍停。如此一收,一松,反复练习9次。 感觉:当在收肚脐时,感觉左右两肾在往左右两侧开、当松开肚脐时,感觉两肾在合。 肚脐为神阙穴,内联五脏六腑。此法也是锻炼内脏的方法。 技击应用:在推手时,拿人时则收肚脐,发人则松开肚脐。 四、劳宫呼吸法 练习方法:手心相对一尺侧置于膝上,展指凸掌心劳宫吐气,然后空手心劳宫吸气。如此一展一空,反复练习9次。 感觉:当做劳宫呼吸时,涌泉也在同步呼吸,因手心脚心关窍相通。

小学一年级上下册加减法口诀表

小学一年级10以内加减法口诀表 10以内加法口诀表 1+1=2 1+2=3 2+1=3 1+3=4 2+2=4 3+1=4 1+4=5 2+3=5 3+2=5 4+1=5 1+5=6 2+4=6 3+3=6 4+2=6 5+1=6 1+6=7 2+5=7 3+4=7 4+3=7 5+2=7 6+1=7 1+7=8 2+6=8 3+5=8 4+4=8 5+3=8 6+2=8 7+1=8 1+8=9 2+7=9 3+6=9 4+5=9 5+4=9 6+3=9 7+2=9 8+1=9 1+9=10 2+8=10 3+7=10 4+6=10 5+5=10 6+4=10 7+3=10 8+2=10 9+1=10 10以内减法口诀表 10-1=9 10-2=8 9-1=8 10-3=7 9-2=7 8-1=7 10-4=6 9-3=6 8-2=6 7-1=6 10-5=5 9-4=5 8-3=5 7-2=5 6-1=5 10-6=4 9-5=4 8-4=4 7-3=4 6-2=4 5-1=4 10-7=3 9-6=3 8-5=3 7-4=3 6-3=3 5-2=3 4-1=3 10-8=2 9-7=2 8-6=2 7-5=2 6-4=2 5-3=2 4-2=2 3-1=2 10-9=1 9-8=1 8-7=1 7-6=1 6-5=1 5-4=1 4-3=1 3-2=1 2-1=1

小学一年级20以内进位加减法口诀表 20以内进位加法口诀表 9+2=11 9+3=12 8+3=11 9+4=13 8+4=12 7+4=11 9+5=14 8+5=13 7+5=12 6+5=11 9+6=15 8+6=14 7+6=13 6+6=12 5+6=11 9+7=16 8+7=15 7+7=14 6+7=13 5+7=12 4+7=11 9+8=17 8+8=16 7+8=15 6+8=14 5+8=13 4+8=12 3+8=11 9+9=18 8+9=17 7+9=16 6+9=15 5+9=14 4+9=13 3+9=12 2+9=11 20以内退位减法口诀表 11-9=2 11-8=3 11-7=4 11-6=5 11-5=6 11-4=7 11-3=8 11-2=9 12-9=3 12-8=4 12-7=5 12-6=6 12-5=7 12-4=8 12-3=9 13-9=4 13-8=5 13-7=6 13-6=7 13-5=8 13-4=9 14-9=5 14-8=6 14-7=7 14-6=8 14-5=9 15-9=6 15-8=7 15-7=8 15-6=9 16-9=7 16-8=8 16-7=9 17-9=8 17-8=9 18-9=9

太极内功心法

张三丰太极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的结晶。张三丰太极功是张三丰继承和发扬了前人的思想、理论、实践而加以总结,从而比较系统地留给我们的道家精粹、中华瑰宝。 张三丰太极功的宗旨是通过内外兼修、凝真养性的途径,而达发人潜能、开人智慧,亦即证悟大道之目的。 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一生达其极顶。但是修炼张三丰太极功,却可以有一分实践就有一份收获,各得其所。张三丰太极功是由密不可分的两部分组成:一是静功,即相对静止的内功修炼;二是动功,就是世人皆知的武当三丰太极拳。两者的关系,张三丰总结为:“必须功拳并练,盖功属柔,而拳属刚,拳属动而功属静,刚柔相济,动静相间,始成太极之象,相辅而行,方足致用”。 因为太极拳法世上多有著述,中国武当网站也专门开辟了“内家功夫”栏目予以展开,所以,这里就不再涉及,仅就一直在道门秘传、世上少知的内功修炼之法披露一些张三丰的著述,以飨读者。以期有缘人循着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还虚合道的路线,修炼精、气、神。壮其体魄、充其精神、发其智慧。达“能为人所不能、能及人皆莫及”之境。 当然,内功修炼,一路景象万千,真修炼者不可不察。网站祝福你真能放舍身心、不执不着,在为社会大众服务的生活实践中充实生活的意义。 1 、太极行功法 太极行功,功在调合阴阳,交合神气,打坐即为第一步下手功夫。 行功之先,犹应治脏,使内脏清虚,不着渣滓,则神敛气聚,其息自调。 进而吐纳,使阴阳交感,浑然成为太极之象,然后再行运各处功夫。 冥心兀坐,息思虑,绝情欲,保守真元,此心功也。 盘膝曲股,足跟紧抵命门,以固精气,此身功也。 两手紧掩耳门,叠指背弹耳根骨,以祛风池邪气,此首功也。 两手擦面待其热,更用唾沫偏摩之,以治外侵,此面功也。 两手按耳轮,一上一下摩擦之,以清其火,此耳功也。 紧合其睫,睛珠内转,左右互行,以明神室,此目功也。 大张其口,以舌搅口,以手鸣天鼓,以治其热,此口功也。 舌抵上颚,津液自生,鼓漱咽之,以润其内,此舌功也。 叩齿三十六,闭紧齿关,可集元神,此齿功也。 两手大指擦热摺鼻,左右三十六,以镇其中,此鼻功也。 即得此行功奥窍,还须正心诚意,冥心绝欲,从头做去,始能逐步升登,证悟大道。长生不老之基,即胎于此。若才得此太极拳法,不知行功之奥妙,挈置不顾,此无异炼丹不采药,采药不炼丹。莫道不能登长生大道,即外面功夫,亦绝不能成就。必须功拳并练,盖功属柔而拳属刚,拳属动而功属静,刚柔互济,动静相间,始成太极之象,相辅而行,方足致用。此练太极拳者所以必先知行功之妙用,行功者所以必先明太极之妙道也。

太极内功心法解说

心意混元内功 1、降气洗脏: 降气洗脏功是调节三焦、去浊留清、滋养五脏松气松身的功法。练习时应身心虚静,用三性归一法内想丹田、内视丹田,逐渐达到身心虚静、物我两忘的无极之境。静站片刻后眼神心意领两手缓缓引气上行,引大自然混元气从头顶性宫进入体内自上而下的缓缓下降顺两腿一直降达两脚涌泉。无极站桩时要虚领顶劲、下颌内收,舌抵上鄂,松腰敛臀,松胯圆档、沉肩坠肘、松腕舒指,周身放松,中正不偏,神形虚静,忘却呼吸。动作时要舒展放松,节奏要和缓连绵,只用心意不用力,身形姿势需随心神意念的上升而渐渐伸展,随心神意念的下降而微微下沉,上下相随,周身一家。降气路线以体内为主,体表为辅,两手配合导引,内外合一,连绵不断的逐渐降气,同时内外协调一致地松气松身,一直松降到脚底涌泉,呼吸应顺其自然,降气时意想大自然之气与体内的混元气合二为一,似雾露一般自上而下的涓涓流淌,如水气一般由里及表的沐浴全身,有通体透明极其舒泰的惬意感觉。若某脏腑器官有病,则降气时到达该部位后稍停一停,然后再随意念引导,从涌泉穴排出体外。 2、三丹采气 上丹采气三丹采气功是修炼天地人三材合一采收天地混元气、培养先天混元气的功法。上丹采气时眼神心意要与两手配合一致、由远至近的边采边收,源源不断地进入上丹田,当采气收降至中丹田后,略停一下,此为气浮丹田,然后放松,再做下一个采收。忘却口鼻呼吸,顺乎自然,意想天地混元之气由祖窍上丹田进入体内,与先天元神一起收降归入中丹田,与先天混元气混揉相抱,神气相合,天人合一,浑然一体。由上丹田降归到中丹田的过程中,要意相气的下行,意视气的下行,意听气的下行,这叫神气有意下降,精气自然上升。 中丹采气中丹采气道理与上丹采气一样,由眼神心意引领两手,采收天地混元之气,然后由肚脐直接归入中丹田,当气收到中丹田后,用意引领至命门,再回中丹田,然后放松,接做下一个采收,此时,应忘却口鼻呼吸,顺乎自然。意念上,要将天地混元气全部采收归入中丹田内,丹田犹如蓄水池一般,只蓄不泄,这叫蓄丹田。丹田混元气和天地混元气混揉相抱,浑然一体。 下丹采气: 下丹采气要两手向前下方俯身下采,松气松身,眼神心意引领两手采气上提,至会阴下丹田,再由会阴提过尾闾,转气命门,向前灌至中丹田。女子用意采气由子宫口进入体内,再转气至命门,再转至中丹田。采气提收时,会阴内吸,提肛,提尾闾,三丹采气功的内境是,由上丹田采气至中丹田,由下丹田采气至中丹田,由中丹田前后采气而归一,结束后

1020以内加减法口诀表(横式独立表)

10以内加法口诀表 1+1=2 2+1=3 1+2=3 3+1=4 2+2=4 1+3=4 4+1=5 3+2=5 2+3=5 1+4=5 5+1=6 4+2=6 3+3=6 2+4=6 1+5=6 6+1=7 5+2=7 4+3=7 3+4=7 2+5=7 1+6=7 7+1=8 6+2=8 5+3=8 4+4=8 3+5=8 2+6=8 1+7=8 8+1=9 7+2=9 6+3=9 5+4=9 4+5=9 3+6=9 2+7=9 1+8=9 9+1=10 8+2=10 7+3=10 6+4=10 5+5=10 4+6=10 3+7=10 2+8=10 1+9=10

10 以内减法口诀表 2-1=1 3-1=2 3-2=1 4-1=3 4-2=2 4-3=1 5-1=4 5-2=3 5-3=2 5-4=1 6-1=5 6-2=4 6-3=3 6-4=2 6-5=1 7-1=6 7-2=5 7-3=4 7-4=3 7-5=2 7-6=1 8-1=7 8-2=6 8-3=5 8-4=4 8-5=3 8-6=2 8-7=1 9-1=8 9-2=7 9-3=6 9-4=5 9-5=4 9-6=3 9-7=2 9-8=1 10-1=9 10-2=8 10-3=7 10-4=6 10-5=5 10-6=4 10-7=3 10-8=2 10-9=1

20以内加法口诀 1+11=12 2+11=13 3+11=14 4+11=15 5+11=16 6+11=17 7+11=18 8+11=19 9+11=20 1+12=13 2+12=14 3+12=15 4+12=16 5+12=17 6+12=18 7+12=19 8+12=20 1+13=14 2+13=15 3+13=16 4+13=17 5+13=18 6+13=19 7+13=20 1+14=15 2+14=16 3+14=17 4+14=18 5+14=19 6+14=20 1+15=16 2+15=17 3+15=18 4+15=19 5+15=20 1+16=17 2+16=18 3+16=19 4+16=20 1+17=18 2+17=19 3+17=20 1+18=19 2+18=20 1+19=20

王培生内功心法吴式太极拳37式拳谱及178个分动名称

王培生内功心法吴式太极拳37式拳谱及178个分动名称 东振王于2014年2月24日星期一摘编预备式 一、起势(四动) 第一动左脚横移第二动两脚平立第三动两腕前掤第四动两掌下采二、揽雀尾(八动) 第一动左抱七星第二动右掌打挤第三动右抱七星第四动左掌打挤第五动右掌回捋第六动右掌上挒第七动右掌反采第八动右掌前按揽雀尾(八动)的另种打法: 1左抱七星后继打掤2右掌打挤3左掌沉采4弓步顶肘5左肩打靠6右掌上挒 7 两掌回捋8右掌前按。此种打法之意是,把原暗着的八门劲变为明劲。 三、搂膝拗步(六动) 第一动左掌下按第二动右掌前按第三动右掌下按第四动左掌前按第五动左掌下按第六动右掌前按 四、手挥琵琶(四动) 第一动右掌回采第二动左掌前掤第三动左掌平按第四动左掌上掤五、野马分鬃(四动) 第一动左掌下采第二动左肩打靠第三动右掌下采第四动右肩打靠六、玉女穿梭(二十动) 第一动右腕松转第二动左掌斜掤第三动左掌反采第四动右掌前按第五动左掌右转第六动右掌斜掤第七动右掌反采第八动左掌前按第九动两掌内合第十动右掌下采第十一动右脚横移第十二动右肩右靠第十三动右腕松转第十四动左掌斜掤第十五动左掌反采第十六动右掌前按 第十七动左掌右转第十八动右掌斜掤第十九动右掌反采第二十动左掌前按 七、肘底看捶(二动)第一动双掌按捋第二动左肘上提 八、金鸡独立(四动) 第一动双掌滚转第二动右掌上掤第三动双掌滚转第四动左掌上掤九、倒撵猴(十动) 第一动右掌反按第二动左掌前按第三动左掌下按第四动右掌前按第五动右掌下按第六动左掌前按第七动左掌下按第八动右掌前按第九动右掌下按第十动左掌前按 十、斜飞式(四动) 第一动左掌斜掤第二动左掌下捋第三动左脚前伸第四动左肩左靠 十一、提手上式(四动) 第一动半面右转第二动左掌打挤第三动右掌变钩第四动右钩变掌 十二白鹤亮翅(四动) 第一动俯身按掌第二动向左扭转第三动左掌上掤第四动两肘下垂 十三、海底针(四动) 第一动左掌下按第二动右掌前按第三动右掌前指第四动右掌下指 十四、扇通背(臂)(二动)第一动两掌前伸第二动左掌前按

太极拳内功心法

太极拳内功心法 太极拳内功心法 太极拳内功是检查一个拳手的考验,是衡量太极技击家功夫的重要标志。一个太极拳手必须要精通一门太极拳,并且要融合多家拳术精华。 任何一位卓有成就的太极拳家不只熟悉一门拳术,他触类旁通,把其他拳术都溶合在自己的拳技中了。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机械地把他划归为哪一类太极拳。 在练习太极拳时各自会形成一个独特风格,这样就产生出陈、杨、吴、武、孙等多式太极拳,还包括现在整理的赵堡太极及武当太极。太极拳的演变绝不是孤立的存在的,它们互相溶合渗透,吸收变通以至改造创新。 正是如此,太极拳的发明是历史文化的精髓,它集合了古代中医治病原理及古代文明。 太极拳内劲在内不在外,它是在长期通过意识统率下,使呼吸与动作相结合锻炼,在精神意念贯注之中,体内形成的一种既沉重又轻灵,既刚硬又柔软的劲力。 也就是说,太极拳的内劲是通过技击性专项训练,即在技击攻防意识的指挥下,配合呼吸,全身做各种调和有序动作,动作曲伸有一定方向和作用点、线,在不同情况下,能快能慢,空间路线可长可短(通常是走圆弧形)。

动作幅度可大可小体位或正或斜,均可整劲骤发。这种可刚可柔的太极内劲,练时运劲柔和,而发落到点则刚强。 练太极拳要求刚柔相济,而太极内劲则是刚的一面,太极拳内劲质量是刚,不是僵硬、蛮、呆的拙力。 正如《拳经》曰:“看似至柔,其实至刚,看似至刚,其实至柔。”此“刚”是随机随势迅速地将隐蓄于体内的全身之力聚于一点,在刹那间迅如奔雷地爆发出来,这种力不是发后断劲的,而是变柔和之力继续运动。 太极拳的这种内劲是在内力松柔的基础上,经过有规律的长期训练获得。当具有了一定的刚力基础,再把内劲功力过渡到动作自然、轻松的技巧之中。 长时间的习练柔化运动,久而久之便练得棚劲弹力随心用,胸腰叠化随气行。我们再看看武术的一般劲力。它也是通过肢体的运动表现出来的一种力。这种力量也是在意识支配下,通过气息吐纳和肌肉舒缩有序化的配合而产生的。 意识支配是指神经呼吸和肌肉的控制,有序化的配合是指对气息吐纳和肌肉舒缩按照武术技击动作的一定顺序和规格,同时起动同步运行,同时到达一定部位。 太极拳的内劲,正是按照这一劲力原理,通过由内及外的训练培养出来的,它不同于外家拳由刚硬、直出、快猛、吐气开声等训练方式而获得的劲力。 太极拳是由缓慢、轻松、柔和、曲旋,并通过走螺旋、划圆疑难、腕缠丝、胸腰伸长叠化而由内到外产生劲力。 太极内劲特别注重内中意识的锻炼,主张“用意不用力”,意

初学太极拳快速入门的详细步骤

文章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c97363396.html, 文章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c97363396.html,/thread-2740-1.html 常常看到练拳几十年的人没有入到太极拳的门。有的还练出来一身的毛病。看着很担忧,太极拳乃中华文明的第五大发明。是中国文化的灵魂,作为大国,这是我们文化的特色。然而,我们大多数的人却无法真正的掌握并运用。虽如此,却改变不了我们向往的心。于是千奇百怪的的就出来了。内因决定外在。我们的思想都没有明白,我们要把中国文化用肢体状态展现出来是很难的。于是,我们的文化被扭曲这也很正常。 立身中正等其他的肢体的摆放也是很重要的,全身松开,但不要下垮,因为受地心引力的影响,我们的身体很自然的就下垮,松开,就像一把伞一样把整个身体打开,而不是往下垮。我们全身的关节只是一个一个的放在该放到地方罢了,一点也不要用力。这点跟我们平时用力就是相反的了,所以,就这点,很多人就转不过思路来。一定要放掉自己的习惯,不要用力。不要有丝毫的拘滞之力,没有一丝的杂念。先想象一下动作后用心带领自然的起势,用腰脊带着肢体而动。这个时候身心要静。 开始时不要追求要把多少的招式比划完,先要解开这个入门的坎,就是一个起势也是可以的。我在教弟子时也不急于让她们都能把动作打完,而是要求做到意气布满,全身用意不用力的状态。要进入太极拳的状态,这点我要求比较多,至于动作是很好解决的。但一点动作没有也不行的。如果按太极拳的要求去做,不断的强化加深对的时候,有的太极拳练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状态就自然而然的会出现,比如身体的酸,麻,胀,重,轻,分离等等的现象。要达到这样的状态首先要做到就是必须要安静下来。下面,我用起势的例子来引导入门的步骤。 先松静的按太极拳姿势站立,太极拳姿势我就不详细的讲解了,这个都是能做到的。不要有压力感,心情保持愉悦的状态,顶头悬,腰以上的脊柱要往天上垂直的拉,腰以下的脊柱要垂直的往地下拉,这样形成一个对称的状态摆好,开始摆不好就用力拉也可以,适度的力量,不要强行的拉就可以了,以达到让脊柱中空,为以后能随意动而打下基础。保持头顶不要乱动,感觉始终顶着一个东西一样。腰部以下的脊柱很多人不知道怎么调整,这里我就多强调一下,就是翻胯,尽量让脊柱上下成一条直线,做到尽力垂直地面。 脊柱拉直后,肩膀用力往下沉,锁骨往两边拉。这个是抽经拔骨,有句话叫经不抽不顺,骨不拔不正。初学者,要先把身体调整好。开始可能很不习惯,甚至会有疼痛感,只要不伤就可以的。这样,脊柱就垂直的往上拉,肩膀就往下沉,形成了脊柱和肩膀对拉的一种状态。像挑担子一样的感觉。手一点力都不要加进去。这个时候,脊柱往上有个力量悬着,脊柱就有了空间。腿上承受身体的重量就要减轻很多,膝关节及以下的骨头稳稳地放着,让膝关节以上的骨头轻轻的放在膝关节上,有往上拉的意思,但不能真正的用力拉,只是有这个意思就可以了。这样膝关节就放松了。就像膝关节和膝关节以上的骨头是分开的,上面的骨头只

郑曼青太极内功心法

郑曼青为杨澄甫杰出弟子,曾为《太极拳体用法》执笔。精通诗、书、画、拳、医、,人称“五绝老人”。为台湾杨式太极拳奠基者。在海内外影响巨大。他总结了太极内功心法九要,对练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含胸 胸不可挺,挺必气浮无根:亦不可驼背,驼背必气结致病。含不可露形,意识可也。何谓?以意内收,引气下沉是也。中医谓:气汇『膻中』,膻中穴在胸两乳中间,灸之可治气喘,可证气在胸部汇集。学习太极拳即练气功,首重内练,内练舍行气何由?气能运行,血必畅旺。此为习太极拳开宗明义,必需先予详悉者也。故太极拳异乎一般运动,为先运而后动者,其它一切运动系先动而后运,本末倒置,功效不彰,毋容自辩。含胸或称松胸,窃以为不如含胸适当,盖松胸未必含胸,而含胸必定松胸。 (二)拔背 两肩中间脊骨有鼓起之意,此亦意识上之动作,不可露形。练纯熟时,自有气从背脊骨直往劲顶上冲,越玉枕而达百会,复下降丹田。 《养生主》指出超脱之道在:“缘督以为经”。道:即方向,方法,路。缘:沿也。督:身后的督脉、背脊骨。经:常道、经常、经典。综合言之:即气的行走方向系沿着督脉上行。气能上行,全身功力通玄。《郑子太极拳十三篇》特指出:“……。久之其气自能越乎尾闾,冲开夹脊,度乎玉枕,而达乎颠顶,降于丹田,此即任督通。……”又曰:“余乃为留意太极拳者告。曰:…竖起脊梁?”。“竖起脊梁”即拔背,亦古人所谓“正襟危坐”,正则不病。 (三)松肩 亦称沉肩,窃以为松肩胜乎沉肩,肩不可上耸,否则既含胸亦无益。“松肩”,“含胸”两者连环动作,互相配合,庶气可顺而下降丹田,郑师对此两动作极为注重,每日必提示数次,尝告笔者,杨祖师亦以此教之,惟知之维易,行之为艰。郑师一夜梦见自己两手臂连肩断去乃得此法。 (四)垂肘 肘尖下垂之谓也,下垂不可死板板,尚须活泼有趣,推手时不易为他人所制,且可生杠杆作用。反之,横肘最易为他人所制。本门师兄多人得此要诀,与渠等推手,千万莫碰触其肘,否则被弹出寻丈远矣。 (五)尾闾中正

最新小学一年级20以内的加减法口诀表

10以内加法表 1+1=2 2+1=3 2+2=4 3+1=4 3+2=5 3+3=6 4+1=5 4+2=6 4+3=7 4+4=8 5+1=6 5+2=7 5+3=8 5+4=9 5+5=10 6+1=7 6+2=8 6+3=9 6+4=10 6+5=11 6+6=12 7+1=8 7+2=9 7+3=10 7+4=11 7+5=12 7+6=13 7+7=14 8+1=9 8+2=10 8+3=11 8+4=12 8+5=13 8+6=14 8+7=15 8+8=16 9+1=10 9+2=11 9+3=12 9+4=13 9+5=14 9+6=15 9+7=16 9+8=17 9+9=18 1 / 5

10 以内减法表 2-1=1 3-1=2 3-2=1 4-1=3 4-2=2 4-3=1 5-1=4 5-2=3 5-3=2 5-4=1 6-1=5 6-2=4 6-3=3 6-4=2 6-5=1 7-1=6 7-2=5 7-3=4 7-4=3 7-5=2 7-6=1 8-1=7 8-2=6 8-3=5 8-4=4 8-5=3 8-6=2 8-7=1 9-1=8 9-2=7 9-3=6 9-4=5 9-5=4 9-6=3 9-7=2 9-8=1 10-1=9 10-2=8 10-3=7 10-4=6 10-5=5 10-6=4 10-7=3 10-8=2 10-9=1 2 / 5

20以内进位加法表 9+2=11 8+3=11 7+4=11 6+5=11 5+6=11 4+7=11 3+8=11 2+9=11 9+3=12 8+4=12 7+5=12 6+6=12 5+7=12 4+8=12 3+9=12 9+4=13 8+5=13 7+6=13 6+7=13 5+8=13 4+9=13 9+5=14 8+6=14 7+7=14 6+8=14 5+9=14 9+6=15 8+7=15 7+8=15 6+9=15 9+7=16 8+8=16 7+9=16 9+8=17 8+9=17 9+9=18 3 /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