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问题与祖国统一PPT课件
合集下载
有关中国台湾问题的课件

2008年11月4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基会董事长 江丙坤台北签署四项协议,内容涉及两岸空运、海运、邮 件与两岸食品安全,这意味着两岸“通邮、通商、通航” 的“三通”将正式实现。
2009年5月25-6月1日国民党主席吴伯雄访 问大陆,谈到,两岸只要本着‘先易后难’、 ‘先经后政’的原则,持续沟通,积极协商,必 定能够落实任何有利于人民福祉的政策措施。
三、解决台湾问题必须坚持什么前 提?最佳方式是什么?
• 前提:一个中国 • 最佳方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四、解决台湾问题的希望何在?
依靠全世界中国人的共同努力; 寄希望于广大的台湾人民; 大力发展以“三通”为中心的两岸交 往,增进两岸人民的共识和感情。
现实的结论
• 两岸人民在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方 面交流频繁,两岸人民在认识和情感方面 达成了很多的共识。
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于5月6日至8日在四川省成 都市举行。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深化两岸合作,共创双赢前景”, 与会代表围绕大陆“十二五”规划和台湾“黄金十年”、 ECFA(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实施与促进两岸经济 发展、两岸文教合作与青少年交流等三个主题进行讨论。
思考:看了以上资料,你有什么感想?
22青少年要积极拥护和支持我国政府对台湾问题青少年要积极拥护和支持我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一切的方针政策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的行为
第八课
第二框
和平统一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 永远不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 只有痛哭。 天苍苍, 野茫茫, 山之上, 国有殇!
海峡两岸交流频繁
1988年1月,台湾第一个探 1992年9月,首批大陆 亲团来到大陆,登上长城。 记者访问团赴台采访。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7.2维护祖国统一(共39张PPT)

制度等而闻名于世,素有“东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购物天堂”等美誉,也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 准最高的地区之一。
CHARM CHINA
大 美 澳 门 澳门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
澳 门
澳门印象
澳门介绍
景点篇
美食篇
Welcome to Macao
魅力澳门 欢迎您
澳 门
澳门印象
①我们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尤其要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 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任何企图搞分裂国家和民族团结的行为都是 违法犯罪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②张强应该报告给学校和老师,或者向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报案。
第三部分
【收获感悟】
• (1) 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 领土完整。
3.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___,是中 华民族的____所在( D ) A.一致愿望 根本利益 B.共同愿望 本质利益 C.一致愿望 本质利益 D.共同愿望 根本利益 4.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就要( B ) ①实行统一的社会制度 ② 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维护国家安全 ④ 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My Motherland
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 高山巍峨, 雄伟的山峰俯瞰历史的风狂雨落,
维护祖国统一
第七课 第二框
维护祖国统一
共 筑 中 国 梦
前言
QIAN YAN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国家要富强、民族要
振兴、人民要幸福,需要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
澳门介绍
景点篇
美食篇
CHARM CHINA
大 美 澳 门 澳门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
澳 门
澳门印象
澳门介绍
景点篇
美食篇
Welcome to Macao
魅力澳门 欢迎您
澳 门
澳门印象
①我们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尤其要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 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任何企图搞分裂国家和民族团结的行为都是 违法犯罪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②张强应该报告给学校和老师,或者向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报案。
第三部分
【收获感悟】
• (1) 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 领土完整。
3.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___,是中 华民族的____所在( D ) A.一致愿望 根本利益 B.共同愿望 本质利益 C.一致愿望 本质利益 D.共同愿望 根本利益 4.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就要( B ) ①实行统一的社会制度 ② 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维护国家安全 ④ 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My Motherland
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 高山巍峨, 雄伟的山峰俯瞰历史的风狂雨落,
维护祖国统一
第七课 第二框
维护祖国统一
共 筑 中 国 梦
前言
QIAN YAN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国家要富强、民族要
振兴、人民要幸福,需要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
澳门介绍
景点篇
美食篇
《海峡两岸的交往》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PPT课件(上课用)3

,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 。
、年月以来,台湾政局发生变化。中国共产党重申 一的基础和前提。
是和平统
二、合作学习
.海峡两岸经济、文 化交流的迅速发展的 基础是什么?谈谈你 的看法。
.为什么中国政府主张用和平的方 式实现两岸统一,但同时又不承诺
放弃使用武力?
海峡两岸 密切交往
请用事实说明两岸日益 密切的交往。
、解决澳门回归问题
、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于年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
、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海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进两会会谈协议 、两岸实现直接“三通”
、邓小平说:“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 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下列理解不正 确的是( )
•
19、大家常说一句话,认真你就输了,可是不认真的话,这辈子你就废了,自己的人生都不认真面对的话,那谁要认真对待你。
•
20、没有收拾残局的能力,就别放纵善变的情绪。
(4)台商春节包机和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洽谈会的圆满成功,
。
A、从根本上打击了“台独”分裂势力 B、完全解决了台湾同胞往来两地的困难
C、对祖国的统一大业有积极影响
D、促使两岸政治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
1、想要体面生活,又觉得打拼辛苦;想要健康身体,又无法坚持运动。人最失败的,莫过于对自己不负责任,连答应自己的事都办不到,又何必抱怨这个世界都和你作对?人生的道理很简单,你想要什么,就去付出足够的努力。
•
9、别再去抱怨身边人善变,多懂一些道理,明白一些事理,毕竟每个人都是越活越现实。
•
形势与政策 两岸关系解析PPT课件

美国构筑的两个岛链:
第 一 岛 链 , 北 海 —— 南 韩 , 东 海——日本、台湾,南海——马 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尤其是 马六甲海峡的制约;
第二岛链,关岛、澳大利亚、新西兰。
目前面对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题
2 日本方面
• 日本国内的右倾化以及在 地缘战略方面的考虑,它 一直希望台湾独立,因为 台湾海峡是日本的海上生 命线。
台湾问题的由来
□美国的干涉: 1950、60年代,美国政对新中国采取了孤立、遏制的政策,并且在
朝鲜战争爆发后武装干涉纯属中国内政的海峡两岸关系。美国在两岸 政策上只承认中华民国政府,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既阻挡中 国共产党统一台湾,又控制国民党,阻止其反攻大陆,同时在国际上 大搞台湾地位未定论、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
美售台爱国者-3反导 美外交政策全委会拜会马 奥巴马重申一个中国政策
系统
英九
台湾问题的由来
□台独活动 “台独”即“台湾独立建国”的简称,其产生有着复杂的国际及
岛内因素。在国际上,“台独”是帝国主义、外国反华势力侵略中国 的产物。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卵翼了战后第一批“台独”分子,并策动 了战后首次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活动。
卫温 (?——231年)元朝在澎湖设立巡检司
刘铭传
全台首学孔子庙
收复台湾的重要性
(二)台湾的重要战略地位
★台湾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其无法改变 的地缘位置
台湾的重要地缘意义体现在它扼西太平洋南北航线之要 冲,既是亚欧大陆东入太平洋的桥头堡,也是从海洋西 进欧亚大陆的跳板与基地。异常重要的国际战略地位, 使台湾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台湾问题的由来
□美国的干涉:
1979年1月26日卡特总统提出《与台湾关系法》
7.2维护祖国统一 课件(20张PPT)

3.为什么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答:解决台湾问题,实现 祖国完全统一 ,是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 益所在。 4.我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是什么? 答: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 同属一个中国。 5.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6.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答:一个中国原则。
(二)“一国两制”
同学们阅读教材100—103页课文、相关链接 、探究与分享和拓展空间,观看下列图片,认识 和了解“一国两制”和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
实行一国两制,促进香港繁荣发展
20世纪70-80年代,浙江安吉县余 村开矿、建水泥厂造成环境污染。
实行一国两制,促进澳门繁荣发展
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太阳能光伏发电站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知识知识: 1.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反对分裂就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尤其要坚决反 对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 家安全。 2.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 3. 我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 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4.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5.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一个中国原则。
讲授新课
(一)反对分裂
同学们阅读教材98—99页课文、相关链 接、探究与分享,观看下列图片,思考并回 答反对分裂,我们应该怎么做?
恐怖活动的目的是分裂中国、破坏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破坏民族团结 。
1952年英国伦敦出现杀人雾事件,有12000人死于毒雾。。来自新疆国家反恐特警三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课件(共33张PPT)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知 道了……
1、2008年5月,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国民党主 席吴伯雄先后访问大陆,进一步深化了两岸之间 的交流与合作。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 基础是( )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两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C.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2、展望21世纪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实现和平统一 的前提是( )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C.直接实行“三通” D.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3、党和政府对台的基本方针是( ) A.武装解放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D.直接“三通”
为什么说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 和祖国大陆全体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 愿望。 2、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是祖国统一 的催化剂。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指引。 4、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是祖国统一的粘合剂。 但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和 海基会董事长辜 振甫在新加坡举 行会谈,将“加 强两岸经济交流, 互补互利”写入 协议。两岸关系 的发展迈出了历 史性的重要一步。
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 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两人的这次 握手,是时隔60年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
第13课:
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 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汪辜会谈”以及“九二共 识”;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 海峡两岸交往概况。
1、重点:
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 大政方针。
2、难点: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 基本方针。
1、列举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史实。 2、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对台的方针和基 本政策。 3、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关系发生 怎样的变化?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维护祖国统一ppt优质课件1

②我国宪法规定,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 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 国。
③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命运与共的骨肉 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2.怎样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1)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最佳方 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播放视频:《美国不顾《反分裂国家法》 我国也 只有武统解放台湾了》
下列图片说明了什么? 20172年、11反月对18日分,裂在中,国就足要协U反20对选拔一队切在德形国式的的首次民比赛中, 由抗于议族观。分众席裂上活有人动挂。出了“藏独”旗帜,中国队队员离场拒绝比赛以示
材料三:视频《间谍窃取军事机密案件》
(1)这个案例带给我们哪些警示? (2)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应当如何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②不为利益所诱感,不给敌对分子以可乘之机(或不 在网络上发表与国家安全、利益相关的信息),绝不做 有损国家利益的事情;
③遇到危害国家安全的网站或者网络信息应该向网 监部门报案。
相关链接
《反国家分裂法》规定:“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不 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 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 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 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2.举例你知道的为帮助和促进台湾同胞来大陆学习、 工作、生活的相关政策。思考:这些政策对于两岸同胞 加强交流有什么重要意义?
两岸同胞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增进理解 、信任,有助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 完全和平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思考:香港回归以后,国外杂志的预 言为什么会落空?
思考:香港回归以后,国外杂志的预 言为什么会落空?(港澳回归的意义)
③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命运与共的骨肉 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2.怎样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1)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最佳方 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播放视频:《美国不顾《反分裂国家法》 我国也 只有武统解放台湾了》
下列图片说明了什么? 20172年、11反月对18日分,裂在中,国就足要协U反20对选拔一队切在德形国式的的首次民比赛中, 由抗于议族观。分众席裂上活有人动挂。出了“藏独”旗帜,中国队队员离场拒绝比赛以示
材料三:视频《间谍窃取军事机密案件》
(1)这个案例带给我们哪些警示? (2)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应当如何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②不为利益所诱感,不给敌对分子以可乘之机(或不 在网络上发表与国家安全、利益相关的信息),绝不做 有损国家利益的事情;
③遇到危害国家安全的网站或者网络信息应该向网 监部门报案。
相关链接
《反国家分裂法》规定:“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不 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 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 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 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2.举例你知道的为帮助和促进台湾同胞来大陆学习、 工作、生活的相关政策。思考:这些政策对于两岸同胞 加强交流有什么重要意义?
两岸同胞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增进理解 、信任,有助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 完全和平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思考:香港回归以后,国外杂志的预 言为什么会落空?
思考:香港回归以后,国外杂志的预 言为什么会落空?(港澳回归的意义)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PPT课件3 (共8张PPT)

纪中叶,葡萄牙侵占了澳门;100多年前,英国侵占了香
港;60多年前,台湾也与祖国再次相离。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 国陆续收回香港和澳门,两岸往来也日趋频繁,“三通”亦已实 现,统一大势不可扭转。对此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与认识?
落后就要挨打;国力的强盛是国家统一与民族凝聚力增强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含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 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它首先是 针对台湾问题而提出来的。 港、澳、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香港、澳门两地是 长期被殖民国家抢占租用的,而台湾也从甲午中日战争后长期被 日本占据,现今台湾问题是国共内战的历史遗留问题。三地长期 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同大陆在社会制度与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较 大差异。另外三地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台 湾、香港两地在六七十年代已经成为亚洲经济发展“四小龙” 之一。为了使三地能顺利回归祖国,更为了让三个地区的人民从 思维、生活等方面能够逐步适应祖国,维护当地社会的稳定和经 济的持续繁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国两制”构想是 最好的选择……(符合题意即可)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2.提新问题
中国自秦始皇完成首次大一统后,维护统一、巩固统一就
成了历史发展的主题。我国从古至今为完成祖国统一做出贡
献的重要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有哪些?请你试着就祖国统一问 题提一个新问题。
新问题: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 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 、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 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 ,站不稳的样子。
港;60多年前,台湾也与祖国再次相离。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 国陆续收回香港和澳门,两岸往来也日趋频繁,“三通”亦已实 现,统一大势不可扭转。对此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与认识?
落后就要挨打;国力的强盛是国家统一与民族凝聚力增强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含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 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它首先是 针对台湾问题而提出来的。 港、澳、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香港、澳门两地是 长期被殖民国家抢占租用的,而台湾也从甲午中日战争后长期被 日本占据,现今台湾问题是国共内战的历史遗留问题。三地长期 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同大陆在社会制度与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较 大差异。另外三地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台 湾、香港两地在六七十年代已经成为亚洲经济发展“四小龙” 之一。为了使三地能顺利回归祖国,更为了让三个地区的人民从 思维、生活等方面能够逐步适应祖国,维护当地社会的稳定和经 济的持续繁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国两制”构想是 最好的选择……(符合题意即可)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2.提新问题
中国自秦始皇完成首次大一统后,维护统一、巩固统一就
成了历史发展的主题。我国从古至今为完成祖国统一做出贡
献的重要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有哪些?请你试着就祖国统一问 题提一个新问题。
新问题: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 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 、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 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 ,站不稳的样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以下对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 驱逐了西方殖民势力 B.目的之一是建立反清基地 C. 完成了国家统一 D.维护了国家主权
9/29/2018 8
4、下列哪个国家未曾侵略过台湾
A.英国
B.法国
C.荷兰
D.意大利
5、中国外交部就美国众议院通过《加强台湾安全法》 向美提出严正交涉,主要因为 A.美国的行径严重侵犯了中国主权 B.美国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 C.美国违反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有关承诺 D.美国始终未承认过台湾是中国的领土
台湾问题与祖国统一
9/29/2018
1
1、中国古代史
(1)230年,孙权曾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军渡海至 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这是古代文献中关 于大陆人大规模到达台湾的最早记录。
(2)元朝时,在澎湖设巡检司,加强了对琉球的管 辖。台湾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管辖。 (3)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 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9/29/2018 12
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根据宪法,全国人大制定了《反分裂国家法》。回答24—26题 14.全国人大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在华人世界引起了强烈的反 响,赞扬之声不绝。这表明 ( ) ①分裂不得人心 ②反分裂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 ③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理解与认同 ④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支持和理 解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④ 15.《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 ①促进两岸关系发展,促进和平统一 的法律 ②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维护台海地区 和平稳定的法律 ③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法律 ④符合中华民 族根本利益的法律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16.近年来,“台独”分裂势力的活动不断加剧,如不予以坚决反 对和遏制,势必①严重威胁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断送两岸和平 统一的前景 ③危害中华民族的根据利益 ④严重威胁亚太地区的和 平与发展 ( ) 9/29/2018 13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9/29/2018
7
巩固练习:
1、中国历代政府在台湾先后建立了行政机构,行使管辖 权。以下机构标志台湾从此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是
A.台湾府 B.澎湖巡检司 C.台湾办事大臣 D.台湾省
2、清军进驻台湾和设置台湾府深得人心,其根本原因是 A. 驱逐荷兰殖民者 C. 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人心 B.维护了国家统一 D.郑氏家族在台湾的统治不得
9/29/2018
5
3、世界近代、现代史
(1)1943年11月,பைடு நூலகம்、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埃及开 罗会晤,签署了《开罗宣言》。宣言明确规定日本侵 占的包括东三省、台湾和澎湖列岛在内的中国领土必 须归还。
(2)1945年夏,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 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3)1972年中美发表《上海公报》。公报中,美国承 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8年,美 国同意在台湾问题上“断交、撤军、废约”的三原则, 中美发表建交 《联合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 国政府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 9/29/2018 6
11、2004年,台湾“3· 20公投”因投票人数未达总投票 权人数的一半而以失败收场。岛内民众拒绝投票表明① “台独”没有出路 ②“一个中国”的原则深入人心 ③ “3· 20公投”的实质是分裂中国 ④“一国两制”是实现 两岸统一唯一正确的选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④ 12、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是①一国两制 ② 和平统一 ③与国际社会合作 ④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 13、当前解决台湾问题的不利因素有①岛内一部分“台独” 势力活动猖獗 ②美国干涉中国内政 ③大陆与台湾经济的 巨大差距 ④日本插手台湾事务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 ④
9/29/2018
9
6、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必须
A.使用武力
B.和平统一
D.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实行“一国两制” 方针
7、第一次明确规定台湾是中国领土的国际文件是
A.《开罗宣言》 B.《联合国家宣言》
C.《波茨坦公告》
D.《雅尔塔协定》
9/29/2018
10
实现祖国的统一是海内外全体中国同胞的共同心愿,台湾 必将回到祖国怀抱。回答8----13题: 8、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历史上台湾依 次被称为 A.夷洲、流求、琉球、台湾岛 B.夷洲、琉球、流求、 台湾岛 C.流求、夷洲、琉球、台湾岛 D.夷洲、流求、台湾 岛、琉球 9、在中国近代史上,台湾与大陆第二次隔绝的原因是 A.日本的侵略 B.清政府的避战求和 C.中国的内战 D.联合国的干预 10、中国政府对台湾统一后的基本政策不包括 A.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B.现行社会、经 济制度不变 C.中央政府在台湾派驻军队 D.中央政府不干预 9/29/2018 11 台湾地方事务
(4)1683年,清廷命福建水师提督施琅进军台湾, 台湾纳入清朝版图。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 省。
9/29/2018 2
郑成功像
9/29/2018 3
施琅像
9/29/2018 4
2、中国近代史
(1)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军侵入台湾。
(2)1858年《天津条约》开放台湾淡水为通商口岸。
(3)中法战争期间,法军入侵台湾。1885年清政府设 台湾省。 (4)1895年《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 (5)解放战争后,国民党败逃台湾。 (6)一国两制的提出。
17.近一个时期,台湾当局加紧“台独”分裂 活动,图谋通过所谓“宪政改造”实现台湾 “法理独立”。为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 势力分裂国家,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 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 用政治常识只是简要说明你对《反分裂国家 法》的认识。
9/29/2018
14
答:(1)这部法律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 本方针和中央对台一系列方针政策法律化,上升为 国家意志,并依靠国家权力保证贯彻执行。 (2)这是实施依法治国的方略的要求和体现。该 法确保国家依法反对“台独”,实现国家统一。 ( 3)这是以法制“独”,用法律手段维护国家主 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和遏制“台独”,维护国家安 全和统一。 (4)这部法律反映了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 土完整、绝不容忍“台独”分裂的共同意志。它是 一部促进两岸关系发展,促进和平统一的法律;是 一部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维护 台海地区和平稳定的法律;是一部维护国家主权和 9/29/2018 15 领土完整,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