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肠溶片的临床前分析研究
奥美拉唑钠肠溶片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效果

奥美拉唑钠肠溶片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效果【摘要】急性胃肠炎是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临床特点包括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奥美拉唑钠肠溶片和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分别具有抑制胃酸分泌和维护肠道菌群平衡的作用。
本研究通过联合应用奥美拉唑钠肠溶片和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急性胃肠炎,探讨其治疗原理、临床研究方法、观察指标及临床效果评估。
初步结果显示联合应用能显著减轻症状、缩短疾病持续时间,并且安全耐受性良好。
综合评估奥美拉唑钠肠溶片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效果,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包括进一步深入探讨其机制及优化治疗方案。
【关键词】奥美拉唑钠肠溶片、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急性胃肠炎、临床效果、治疗原理、临床研究、不良反应、评估、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胃肠炎的临床特点急性胃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患者往往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发热等不适感,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电解质紊乱和脱水。
胃肠炎主要由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感染引起,也可以是由于食物中毒、药物反应、压力等原因引起。
急性胃肠炎的临床特点在于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有消化道症状和全身不适感。
患者的症状可轻可重,一般会在几天到一周内自行缓解。
对于婴幼儿和老年人来说,由于免疫功能较弱,症状可能较为严重,需要及时治疗。
由于急性胃肠炎的症状多样,且容易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混淆,因此在临床上确诊需要仔细排除其他可能性。
一般来说,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来确诊急性胃肠炎。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1.2 奥美拉唑钠肠溶片和复方嗜酸乳杆菌片的作用机制奥美拉唑钠肠溶片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抑制胃壁上质子泵的活性,降低胃酸分泌,从而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促进胃黏膜的愈合。
奥美拉唑还可以抑制胃酸导致的胃黏膜上皮细胞内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减少胃黏膜炎症和溃疡的发生。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含有活性益生菌嗜酸乳杆菌,嗜酸乳杆菌能够抑制致病菌的生长,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提高免疫力。
分析奥美拉唑肠溶片联合胶体果胶铋胶囊应用于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治疗效果

分析奥美拉唑肠溶片联合胶体果胶铋胶囊应用于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治疗效果【摘要】目的:对奥美拉唑肠溶片联合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50例。
根据随机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25例患者均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单药治疗;实验组25例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肠溶片联合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干预后的治疗效果。
结果:试验组有效率99.98%,对照组有效率82.40%。
结论:奥美拉唑肠溶片联合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有效,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奥美拉唑肠溶片单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奥美拉唑肠溶片;胶体果胶铋胶囊;老年慢性浅表胃炎浅表性胃炎是胃内壁的慢性浅表炎症,属消化系统疾病。
随着时代发展,老年人浅表性胃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显著影响。
其临床表现为上腹痛,疼痛一般为弥漫性上腹灼痛、钝痛、胀痛,常伴有胀气、嗳气、严重时尚有反复出血。
一些患者还会出现食欲不振和胃酸倒流, 恶心、呕吐、疲倦、便秘或腹泻[1]。
奥美拉唑钠肠溶片通过特异性抑制胃壁细胞H + - K+- ATP酶系统,而阻断胃酸分泌的最后步骤,减少胃酸分泌,从而能有效缓解腹痛的症状。
胶体果胶铋是由果胶和铋制成的复方药物,口服后可在胃黏膜上皮形成保护性薄膜,并刺激胃粘膜上皮细胞分泌粘液,增加对黏膜的保护作用。
在此,本文以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浅表性胃炎患者为实验,分析比较奥美拉唑肠溶片单用,及其联合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老年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共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老年人慢性浅表性胃炎50例。
根据随机分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25例,由男性15例和女性10例组成,平均年龄为(62.7±5.1)岁。
实验组由25例,由男性13例和女性12例组成的,平均年龄为(63.5 4.3)岁。
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治疗胃炎胃溃疡的临床药学研究

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治疗胃炎胃溃疡的临床药学研究发布时间:2022-09-16T02:33:45.265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2年6期作者:吴琼[导读] 目的对奥美拉唑、兰索拉唑以及半托拉唑在胃炎胃溃疡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吴琼大庆市第四医院 163712【摘要】目的对奥美拉唑、兰索拉唑以及半托拉唑在胃炎胃溃疡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将我院于2019年3月到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胃炎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三组,其中I组患者用奥美拉唑治疗,II组用兰索拉唑治疗,III组用泮托拉唑治疗,对比三组治疗效果。
结果 I组患者在嗳气反酸症状消失时间上明显低于另外两组,III组在止痛时间上明显低于另外两组。
(P<0.05)结论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应结合患者的不同需要对奥美拉唑、兰索拉唑以及泮托拉唑这三种药物进行选择。
【关键词】临床应用价值;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omeprazole, lansoprazole and bantorazole in gastritis and gastric ulcer. Methods 120 patients with gastritis and gastric ulcer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9 to September 2021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of which group I was treated with omeprazole, group II with lansoprazole and group III with pantoprazol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three groups. Results the disappearance time of belching acid reflux symptoms in group I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other two groups, and the analgesic time in group III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other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in practical clinical application, omeprazole, lansoprazole and pantoprazole should b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eeds of patients.[Key words]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meprazole; lansoprazole; pantoprazole胃炎与胃溃疡是临床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均由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导致,同时病情受患者饮食以及情绪的影响【1】。
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胃炎胃溃疡的疗效分析

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胃炎胃溃疡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胃炎胃溃疡治疗中应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及泮托拉唑的临床疗效。
方法:筛选我院2021年下半年收治的90例胃炎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每组均给予胃黏膜保护、抗菌消炎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实施抑制胃酸治疗,并以该组抑制胃酸主治药物名称命名为奥美拉唑治疗组、兰索拉唑治疗组、泮托拉唑治疗组,比较三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奥美拉唑治疗组、兰索拉唑治疗组、泮托拉唑治疗组三组疗效对比,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27/30)、86.67%(26/30)、86.67%(26/30),三组间疗效均无明显差异(P>0.05);上述三组不良反应对比,总发生率分别为6.67%(2/30)、20.00%(6/30)、16.67%(5/30),奥美拉唑治疗组与兰索拉唑治疗组、泮托拉唑治疗组在不良反应这一指标上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及泮托拉唑在胃炎胃溃疡的治疗中疗效相当,三种药物均可用于治疗该病,但奥美拉唑安全系数更高,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兰索拉唑及泮托拉唑,可作为临床首选药物应用。
【关键词】胃炎胃溃疡;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疗效;不良反应胃炎胃溃疡的发生多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因素、精神因素、遗传因素、化学因素、其他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患者往往伴有腹痛、腹胀、反酸、烧心、嗳气、嗝逆,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对其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
对于胃炎胃溃疡的治疗临床多采取胃黏膜保护、抗菌、抑酸等对症治疗方法,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及泮托拉唑均为临床常用的抑酸药物[1],本文为探讨上述三种药物在胃炎胃溃疡疾病中的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选取90例胃炎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三组,分别应用上述三种抑酸药物来治疗,以对比疗效及药物副作用,以期为该病在临床用药的选择上提供借鉴与参考。
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分析

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7-03-19T15:19:03.673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1月第1期作者:廖加安李军[导读]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95.54%),明显高于对照组(72.73%),P<0.05。
仁寿县龙正中心卫生院四川眉山 620562摘要:目的探讨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6年10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1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联合西咪替丁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用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92.73%),明显高于对照组(74.54%),P<0.05。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95.54%),明显高于对照组(72.73%),P<0.05。
结论关键词: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西咪替丁;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是消化系统中多见的一种疾病。
主要因胃内残留物或是十二指肠液方向流入食管,使食管黏膜受到长期损伤而出现的炎性反应,患者的主要症状包括反酸、胃灼热等。
RE以往多发生于西方国家,进来来由于生活习惯的改变,我国人民出现RE的几率也在逐步提高[1]。
目前,治疗RE的药物种类繁多,但一些患者经药物治疗后一段时间疾病再次发作[2],为患者带来了一定困扰。
我院现采用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联合西咪替丁治疗RE,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10月-2016年10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1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观察组55例,其中男29例,女26例,年龄在22~64岁之间,平均年龄(41.53±4.87)岁,病程在7~17个月,平均病程(10.2±2.6)个月;对照组55例,其中男30例,女25例,年龄在21~64岁之间,平均年龄(40.19±4.27)岁,病程在6~17个月,平均病程(9.8±2.3)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奥美拉唑致心血管不良反应分析

奥美拉唑致心血管不良反应分析目的探讨和分析奥美拉唑致心血管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原因,为临床中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6月收集奥美拉唑致心血管不良反应报告39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统计与分析,包括性别、年龄、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等。
结果奥美拉唑致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性别关系不明显,但与年龄及给药途径有密切的关系,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包括胸闷、心悸,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绞痛,低血压等,且以胸闷、心悸最为常见。
结论奥美拉唑致心血管不良反应较多,故需注意合理使用该药物,避免其诱发心血管不良反应。
标签:奥美拉唑;心血管;不良反应;分析报告奥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特异性或选择性的作用于胃黏膜,刺激质子泵(H+-K+-ATP)酶,进而抑制胃酸分泌,抗消化系溃疡且作用优良。
临床中主要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应激性溃疡及反流性食管炎等疾病的治疗。
此外,奥美拉唑具有起效快、效果持续时间长、停药后病情不易反跳、复发率低、效果理想等特点,且与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等药物比较,价格相对低廉,故现在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当中。
既往认为,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较小,但随着该药物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其引起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多,且可累及多个系统,如消化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视觉等,提示该药仍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应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笔者收集了近年来有关奥美拉唑致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报告,并进行了分析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6月收集奥美拉唑致心血管不良反应报告3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1.9±4.2)岁,20~30岁8例(20.51%),31~40岁12例(30.77%),41~50岁13例(33.33%),>50岁6例(15.38%)。
奥美拉唑钠肠溶片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效果

奥美拉唑钠肠溶片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效果急性胃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急性胃肠炎往往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引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奥美拉唑钠肠溶片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已经成为治疗急性胃肠炎的常见用药方案,并且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从临床研究的角度,探讨奥美拉唑钠肠溶片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效果。
一、奥美拉唑钠肠溶片的药理作用奥美拉唑钠肠溶片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胃壁上的H+/K+ ATP酶,从而抑制胃酸的分泌。
它可以有效缓解胃酸过多所引起的胃痛、灼热感等症状,对急性胃肠炎的治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复方嗜酸乳杆菌片的药理作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是一种益生菌制剂,含有多种益生菌,可以改善肠道菌群,恢复肠道正常菌群平衡,调节肠道功能,并且还具有抗炎和抗菌作用。
在治疗急性胃肠炎的过程中,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可以帮助患者缩短腹泻时间,减轻腹泻症状。
1. 临床研究1:2015年,某医院进行了一项关于奥美拉唑钠肠溶片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试验。
选取了100例急性胃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钠肠溶片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缩短,腹泻次数减少,腹痛和恶心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到95%,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只有75%。
奥美拉唑钠肠溶片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显著缩短症状缓解时间,减少腹泻次数,改善腹痛和恶心症状,并且还具有较低的复发率。
这种联合治疗方案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在使用药物治疗急性胃肠炎时,患者还应该结合医生的建议,同时注意饮食的调理和休息,以加快康复速度。
奥美拉唑肠溶片辅助治疗急性肠胃炎的效果

奥美拉唑肠溶片辅助治疗急性肠胃炎的效果【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究奥美拉唑肠溶片辅助治疗急性肠胃炎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3月到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肠胃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独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肠溶片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急性肠胃炎的治疗中加入奥美拉唑肠溶片辅助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
【关键字】奥美拉唑肠溶片;急性肠胃炎;辅助治疗急性肠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通常由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
急性肠胃炎的主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失衡等并发症[1]。
及时治疗急性肠胃炎非常重要,因为它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如脱水、电解质失衡、肠穿孔、败血症等。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饮食调理。
在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包括抗生素、止泻剂、止吐药等[2]。
临床常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对急性肠胃炎患者实施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但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为提升治疗效果,需在治疗当中加入奥美拉唑肠溶片辅助治疗,本文的主要目的即探究奥美拉唑肠溶片在急性肠胃炎治疗中的效果,具体如下:1一般资料与研究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3月到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肠胃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
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18~36岁,平均年龄为(26.81±4.53)岁。
实验组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18~35岁,平均年龄为(26.92±3.71)岁。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影响研究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1.2.1 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复方嗜酸乳杆菌片(生产厂家:通化金马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40114,产品规格:0.5g)治疗,口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立项奥美拉唑【Omep razole,简称OPZ,化学名为52甲氧基222{[ (42甲氧基23,52二甲基222吡啶> 甲基]亚磺酰基}21H2苯并咪唑(Ⅰ> 】为第一个上市的质子泵抑制剂。
其化学稳定性好,对组胺、五肽胃泌素、乙酰胆碱、食物及刺激迷走神经等引起的胃酸分泌均有强而持久的抑制作用。
在治疗消化道溃疡方面, 比H2 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和雷尼替丁的作用更好, 具有迅速缓解疼痛、疗程短、病变愈合率高的优点。
该药无严重的副作用,耐受性良好,适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返流性食管炎、卓2艾氏综合症,是目前已发现的胃酸抑制剂中疗效最强者之一。
奥美拉唑是由瑞典A STRA 公司研究开发的, 于1988 年上市, 到1992 年已有65个国家批准使用。
1998 年销售额为40. 47 亿美元, 按单一药品销售额计列第一位, 国家“九五”计划曾将该药列为二类新药开发工程。
目前国内的生产厂家有: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海南三叶药业有限公司、康恩贝金华生物制药厂和华义精细化工(华东医药集团> 等二、剂型的选择:片剂三、处方的研究:奥美拉唑10g,预胶化淀粉20,微晶纤维素10g,乳糖30g,羧甲基淀粉钠 5g,碳酸氢钠 5g,聚维酮 1g,硬脂酸镁 0.5g,制成 1000片四、制备工艺研究:1 合成方法奥美拉唑最早的合成专利报道于1979 年。
奥美拉唑结构分为苯并咪唑和吡啶两部分, 虽然其合成包括了许多步骤, 但合成方法大致可分为两大类1. 1 缩合直接制备Ⅰ该类合成方法是由甲基亚磺酰基甲氧基苯并咪唑碱金属盐和烷氧基吡啶金翁盐缩合直接制备。
反应温度一般在0℃~120℃, 取决于所用碱金属离子M 和组分X, 溶剂的沸点是最佳操作温度,收率72%。
1. 2 硫醚氧化制备Ⅰ先合成硫醚(II > , 再将硫醚氧化制备成Ⅰ , 有4 条合成路线:(1)由52甲氧基21H 2苯并咪唑222甲硫醚碱金属盐和22氯23,52二甲基242甲氧基吡啶制备II, 再氧化得Ⅰ。
(2)由甲氧基邻苯二胺和[ (3, 52二甲基242甲氧基2吡啶基> 甲基]2硫代甲酸制备II ,收率为75% [3, 5 ]。
或由甲氧基邻苯二胺和[ (3, 52二甲基242甲氧基2吡啶基> 甲基]2硫代甲酸酯制备II , 收率90% 以上[6, 7 ] , 再氧化得Ⅰ。
(3> 由22氯252甲氧基苯并咪唑和42甲氧基23, 52二甲基222吡啶基甲硫醇醚化得II [3, 8 ] , 再氧化得Ⅰ。
(4> 由22巯基252甲氧基2苯并咪唑(III > 和22氯甲基23, 52二甲基242甲氧基吡啶(IV > 的盐酸盐制备II , 反应不用质子受体。
反应温度一般在0℃~150℃, 温度取决于所用溶剂的沸点, 反应时间在0. 5h~ 12h, 收率85% , II 再氧化得Ⅰ。
此该类合成方法最后一步都是将II氧化成Ⅰ。
常用的氧化剂列入表1。
其中间氯过氧化苯甲酸最为常用。
但序号3选用的氧化剂较佳, 不仅反应条件简单、快捷、收率高, 且对环境无污染, 反应后产物也不带毒性。
序号5 选用的氧化剂虽使反应操作简单, 反应要求也不高, 但过量的双氧水易使亚砜进一步氧化, 使用溶剂二氯甲烷对环境有害, 另外, 催化剂V 2O 5 使产品带有毒性。
2 重要中间体的合成2. 1 III 的合成以对甲氧基苯胺为原料, 经乙酰化、硝化反应得42甲氧基222硝基乙酰苯胺,收率85%。
再水解得42甲氧基222硝基苯胺(V > , 收率90. 5% , m. p. 122℃~ 124℃。
V 经还原、环合可得III。
(1> 还原、环合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还原有两种方法: 一为用氯化亚锡还原, 但操作复杂、辅料贵、“三废”多、单耗大, 收率只有42%~62%。
二为用Raney N i 催化氢化,虽然收率较高(84% > ,“三废”较少, 但需345kPa~551kPa 的氢气, 生产场所必须防爆防火, 后处理需高真空减压蒸馏, 生产上有一定困难。
第二步环合文献[21 ]用二硫化碳和氢氧化钾在85% 乙醇溶液中回流完成, 反应温度高, 溶媒体积大, 产品纯化需柱层析, 收率也较低(72% > , 批量生产存在较大困难, 特别是由于中间体42甲氧基21, 22苯二胺(VI > 极易氧化, 室温存放变色很快。
分步反应对终产物的质量和收率带来较大影响。
(2> 还原、环合一锅烩V 用铁粉还原得到VI 。
不经分离, 加入乙氧基荒酸钾直接缩合闭环制备III , 两步总收率为94%。
或以水为溶媒, V 中加入硫化碱, 用聚乙二醇作催化剂, 30℃条件下与二硫化碳环合合成III , 实质上是以聚乙二醇为催化剂的相转移反应。
两步反应一锅烩, 中间体VI 不必分离, 不仅在生产中避免了高真空蒸馏和VI 的氧化损失, 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收率, 且原料价廉易得, 生产成本低, 易工业化。
2. 2 IV 的合成(1> 以22甲基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和液氨在80℃条件下, 高压反应14h 得32氨基222甲基222丁烯酸乙酯, 收率99%。
再和22甲基丙二酸二乙酯环合, 制得42羟基23, 5, 62三甲基22 (1H > 2吡啶酮, 收率76%。
然后和磷酰氯在高压下150℃反应4h 得到2, 42二氯23, 5, 62三甲基吡啶, 收率95%。
选择性氢解得到42氯22, 3, 52三甲基吡啶 (Ï >。
Ï氧化成相应的N-氧化物, 再与醋酐, 甲醇钠, 亚磺酰氯反应制得IV或者Ï先与甲醇钠反应得到42甲氧基22, 3, 52三甲基吡啶。
再氧化成相应的N -氧化物。
然后与醋酐, 亚磺酰氯反应制得IV(2> 以2, 3, 52三甲基吡啶(TM P> 为原料, 氧化得到相应的N 2氧化物。
再选择性硝化成42硝基衍生物。
硝基被甲氧基取代成42甲氧基22, 3, 5- 三甲基吡啶2N 2氧化物。
然后与醋酐, 亚磺酰氯反应制得IVIV 的合成方法一所用的基本原料为22甲基乙酰乙酸乙酯和22甲基丙二酸二乙酯, 目前国内尚无厂家生产, 同时工艺路线较长, 总收率低, 成本高。
合成方法二所用的基本原料为TM P, 它可以从煤焦油或岩页油中分离精制得到, 或用合成的方法制备, 该原料市场上有售, 且以TM P 为起始原料制备IV , 工艺成熟, 总收率较高(约为40% >。
因此方法二较佳。
3 对合成方法的评价第一类合成方法中化合物甲基亚磺酰基甲氧基苯并咪唑碱金属盐的制备要求在低温下进行,因而使用丁基锂作原料, 该物质非常昂贵, 且遇到水或氧就分解, 操作条件苛刻, 反应收率低。
第二类合成方法路线(1> 与第一类合成方法相类似。
路线(2> 用[ (3, 52二甲基242甲氧基2吡啶基> 甲基]2硫代甲酸制备II 时, 需在酸性条件操作, 而II 中的亚胺基具有酸性,次胺基具有碱性, 在酸性条件下II 不稳定, 致使产品质量不好。
用[ (3, 52二甲基242甲氧基2吡啶基> 甲基]2硫代甲酸酯制备II 时,只需在中性条件下进行, 收率在90% 以上。
路线(2> 该反应的优点是反应时间短, II 的产率较高,反应条件温和。
但[ (3, 52二甲基242甲氧基2吡啶基> 甲基]2硫代甲酸(或硫代甲酸酯> 制备困难, 工艺路线较长, 后处理麻烦, 收率也低。
路线(3> 合成II 已有专利文献报导, 但相对来说其合成等价物不易得到。
路线(4> 中III 和IV 的盐酸盐反应属于S N 2 反应, 巯基是可极化性高、碱性弱的反应基团, 亲核性较强。
且III 的制备条件温和, IV 的制备工艺成熟, 因此, 路线(4> 具有合成路线短, 收率高的优点。
4、对N-氧化反应进行了改进,并作出实验如下:4.1 实验部分4.1. 1 主要试剂及规格2, 3, 52三甲基吡啶(99. 5% , 浙江上虞三和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提供> , 磷钨酸(自制> , 30% 双氧水(浙江临安化工二厂提供> , 甲醇钠(28% , 浙江上虞三和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提供> , 甲磺酸酐(浙江华义医药有限公司提供> , 22巯基252甲氧基苯并咪唑(99. 5% , 浙江上虞三和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提供> , 间氯过氧苯甲酸(华东制药厂提供> , 溶剂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氯仿及丙酮等均为分析纯.4.1. 2 分析仪器及型号Elect ro thermal IA 9200 型熔点仪, A V ANCEDMX500 型核磁共振仪, HP5989A 质谱仪,N ico let5DX 型红外光谱仪,Heraeu s Rap id CHN 2O 型元素分析仪.4.1. 3 典型实验4.1. 3. 1 2, 3, 52三甲基吡啶2N 2氧化物(2> 将2, 3, 52三甲基吡啶(87. 2 g, 0.72 mo l> , 磷钨酸(7. 2g, 3. 15 mmo l> 加到250 mL 三口烧瓶中, 搅拌加热至90℃, 缓慢滴加30% H2O 2 (92. 2 g, 0. 81 mo l> ,约2 h 滴加完毕, 继续保温反应16 h, 反应完毕, 加入少量水合肼使过量的过氧化氢分解, 然后减压蒸馏, 将水分尽可能除去, 剩余物可直接用于硝化反应. 如有必要, 可以不进行减压蒸馏, 而是加入适量的二氯甲烷萃取, 无水硫酸镁干燥, 浓缩得96. 6 g白色固体产物(2> , 收率达97. 8%. mp: 41~ 42℃. (文献[ 7 ]值: 40~ 42℃>4.1. 3. 2 2, 3, 52三甲基242硝基吡啶2N 2氧化物(3>将化合物(2> (54. 8 g, 0. 4 mo l> 加到500 mL三口瓶中, 缓慢倒入48 mL 浓硫酸, 搅拌加热至90℃, 滴加70 mL 浓硫酸与82. 6mL 65% 浓硝酸的混合液, 1. 5 h 滴加完毕, 保温反应5 h, 反应完毕,冷却至0℃, 分出下层混酸层回用, 上层物倒入冰水中, 用5% 碳酸钠水溶液中和, 并用乙酸乙酯萃取,分出有机相, 无水硫酸镁干燥, 溶剂浓缩至干, 得68. 5 g 淡黄色固体( 3> , 收率94. 1% , mp: 69~71℃. (文献[ 7 ]值: 68~ 70℃> 1. 3. 3 42甲氧基22, 3, 52三甲基吡啶2N 2氧化物(4> 将化合物(3> (49. 2 g, 0. 27 mo l> 和105 mL28% 的工业甲醇钠溶液加到500 mL 无水甲醇中,搅拌加热至回流, 反应3 h, 减压蒸馏回收溶剂至干, 冷却至室温, 加入5% 碳酸钠水溶液, 调节pH 至8, 用100 mL ×2 的二氯甲烷萃取, 合并有机层, 无水硫酸镁干燥, 浓缩回收溶剂至干, 得43 g 黄色油状物(4> , 无需精制可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1. 3. 4 甲磺酸(42甲氧基23, 52二甲基222吡啶基> 2甲酯(5> 将上一步反应粗品(4> (43 g, 0. 26mo l> , 400 mL 氯仿和甲磺酸酐67 g (0. 39 mo l> 混合, 搅拌加热至回流, 反应5 h, 回收氯仿, 加入100mL 异丙醇, 浓缩至干, 再加入100 mL 异丙醇, 冷冻, 抽滤得48 g白色固体甲磺酸酯( 5> , HPLC (9911% > , 两步收率为71. 8% ,mp: 111~112℃. 四种光谱图确证结构如下:1H2NMR (DM SO > D ( 10- 6 > : 2. 33 ( s, 3H, CH3 > , 2. 40 ( s, 3H, CH3 > , 3. 38 ( s, 3H, SO 2CH3 > , 4. 03 ( s, 3H, CH3 > , 5. 53 ( s, 2H, CH2 > , 8. 65 ( s, 1H, pyridine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