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三中国古代史期中测试卷试题.doc

高中高三中国古代史期中测试卷试题.doc
高中高三中国古代史期中测试卷试题.doc

高三中国古代史期中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先秦史” 泛指我国古代秦统一前的历史,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及封建制度确立的历史,

回忆这段历史,回答1~4 题。

1.夏、商、周三代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和强盛时期,其共同点包括()

①都以部落名称命名②统治中心地区都在黄河中下游③都是被自己属国所灭④灭亡都与

国王的残暴统治有关

A .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分封建在周初巩固了周朝的统治,发展了周的疆域;在后期则造成了分裂割据,瓦解了

周朝的统治。导致这种不同结果的根本因素是()

A .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变革

C.诸候争权夺利

D.井田制的破坏

3.《鲁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此材料反映的

实质问题是()

A .春秋时期使用铁器和牛耕

B.私田的开垦越来越多

C.封建制度适应生产力发展

D.井田制遭到严重破坏

4.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史上的重要社会转型期,下列观点哪些体现这一历史特征

()①公作则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②公室将卑,大夫皆富③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④

天不变,道亦不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史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结合相关的知识回答5~7 题。

5、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A 、“民贵君轻”思想

B 、“仁政”学说

C、君民的“舟水”关系

D、“无为而治”的思想

6、西汉汉武帝尊儒的主要原因是()

A 、汉初经济凋敝,社会动荡

B、企图用儒家思想感化入侵的匈奴族

C、实行思想上的统一,适应君主专制的需要

D、为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作思想动员

7、中国近代动摇了儒家为核心的封建正统思想地位的运动是()

A 、洋务运动

B 、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 、延安整风运动

据此回思想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认识水平也不断提高。

答 8~11 题。

8、“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同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政治观点相一致

()

A 、孔子B、孟子C、荀子 D 、朝非子

9、南朝杰出的无神论者范缜的《神灭论》反映了()

A 、世俗地主阶层对宗教迷信谴责

B、自然界发展有一定的规律

C、迷信鬼神的思想

D、佛教对人民的欺骗

10、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其中“天理”主要指的是

A 、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11、在我国古代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学术成就达到了旧唯物主义高峰的思想是(

)A 、王充 B 、范缜C、黄宗宪D、王夫之

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从公元前 6 世纪到会元1000 年,中国在世界重大科技

成就中所占的比例约计达54%— 71% ,公元 1000 年后的宁元时期的几项重大发明对促进世

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又做出了及其巨大的贡献。但自16 世纪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

国的科技明显地落伍了。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2~14 题。

12、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比欧洲早800 年(含800 年)以上的有()

①《周髀算经》②张衡发明的地动仪③祖冲之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的七位数字

④唐太宗时创办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⑤ 《唐本草》的编写⑥毕升的活字印刷术⑦沈括的“十二气历”⑧郭守敬的《授时历》

A 、②③④⑤⑥

B 、②③⑤⑦

C、①④⑥⑧ D 、①③④⑥⑦

13、我国古代科技的四大发明中,传人欧洲最晚的是()

A 、活字印刷术B、造纸术C、指南针D、火药

14、明清(鸦战前)时期的科技文化没有走向近代化的根本原因是(

A 、文化专制阻碍科技和思想的自由发展

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C、闭关销国的对外政策

D、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自古以来,税费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政治问题。中国历史上有过多次税费改革。

据此回答15~18 题。

15、春秋后期,鲁国实行初税亩,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 、加速了社会制度的更替

B、增强了鲁国国力,有利于大统一

C、开中国税制改革之先河

D、承认了私田主人地土地的所有权

16 唐朝两税法和明朝一条鞭法体现了倡导者怎样的理财思想()

A 、轻徭薄赋

B 、开源节流

C、无夺农时 D 、平均负担

17、中国封建社会进行赋税改革的目的不包括()

...

A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B、减轻人民负担,加强中央集权

C、遏制腐败

D、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18、 xx 年 2 月,在安徽召开的全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议指出,推进农村税费改革,

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总的要求和方针是加强领导、完善政策、扩大试点、积

累经验、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确保农村税费改革取得成功。这体现了()

①国家职能②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③党的政治领导④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A 、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 D 、①③④

明朝中后期起,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据此回答19~20 题。

19、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 、明初恢复经济的措施

B、高品经济活跃

C、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D、海外贸易发达

20、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

A 、腐朽封建制度的阻碍

B、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

D、劳动人民生活贫困购买力低

赋役制度是封建社会的重要经济制度。据此回答21~23 题

21、唐初实行租庸调制,唐朝中期后又实行两税法,两者最大的不同是()

A 、前者赋税轻,后者赋税重

B、前者征税不定时,后者征税固定时间

C、前者不以户口为准,后者按户为准

D、前者与国家授田配合施行,后者仅征税不授田

22、王安石变法措施中,既可以限制高利贷盘剥,又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是()

A 、青苗法

B 、方田均税法

C、募役法

D、农田水利法

23、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开始实行时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一度增加,增加的部

分主要来自于()

A 、农民阶级B、大商人C、地主阶级D、手工业者

改革的目的是兴利除弊,基内容必须有利于当时社会的发展,或有利于解决当时所面临的社

会问题。据此回答24~27 题。

24、商鞭变法实行后,秦国“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其主要原因是()

A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

B、民“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

C、“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D、“废井田开阡陌”

25、隋和唐朝前期推行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其作用表现在①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土地兼并②轻

徭薄赋有利于荒地开垦,保障政府的赋税收入,巩固了府兵制③稳定的赋税④改变了过去

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

A 、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6、下列官职,在职能上有相继关系的是()

A 、秦御史大夫和唐门下省

B、唐三省和明三司

C、唐中书省和元中书省

D、明内阁和清内阁

27、王安石变法中,既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又能增加政府收入的措施是(

A 、青苗法B、方田均税法

C、田水利法

D、保甲法

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史上西部各少数民族与中原地区保持着密切的系。

据此回答28~29 。

28、班超和出使西域所起的作用不同之是()

....

A 、促了西域同内地的文化交流

B、有利于中国同西和欧洲的友好往来

C、一多民族国家的展作出了重要献

D、帮助西域各族人民脱匈奴的控制

29、吾族祖先西迁甘、新疆地区是在()

A 、 6 世中期B、 7 世中期

C、 8 世中期

D、 9 世中期

30、下列西部地区在我国史展中作用的正确是()①在期的史展程中,西部各族人民中国

与欧地区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献②西部各族与中原地区的广泛文化交流丰富了族人民的

物文化生活③西部各族

一直与中原族和睦相,相互下了深厚的民族感情④西部各族人民辛勒,展了

疆地区的与文化()

A 、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 D 、①②④

二、材料解析

下列材料(10 分)

材料一: 1975 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竹,每一次提供了自秦孝公至秦始皇的秦

律的部分内容。??律文中田水利、山林保、牛养、国家粮食的存放、

流通、市管理、工程建、徭役征、刑徒管、官吏任免、爵等方面都有格具体的定。??秦律

禁私有土地的侵犯。“盗”也要予一定的。律文中了

各种刑的名称不下十余种。摘自詹子主《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在《田律》《徭律》《律》《工律》??等律中,人民田税、税和服

徭役以及手工生和商易活都有明确的定和限制,反者以的刑??秦

法“宦大夫”等地主、“隶臣妾”等被迫的身分、地位以及籍等都有明确定,不得任意更。

摘自林《秦史稿》材料三:秦始皇一六国以后,以秦律基,参照六国律,制定了全境通行的法律——秦

律。朝的益,成唐以前代法律的本。

摘自《中国大百全· 中国史· 秦史》材料四:至于秦始皇兼吞国,遂先王之法,礼之官,任刑,躬操文墨,

昼断,夜理,自程决事,日石之一,而奸邪并生,赭衣(指刑徒)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而叛之。

摘自《·刑法志》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秦律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具体能。

(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秦律的特点。

( 3)价秦律的及在史上的作用。

三、答:(每 10 分,共 20 分)

33、明朝中期至片争前,我国封建制度衰落。从和思想方面概括其主要特征,并用史加以明。

34、明代思想家李:“金人南下,北宋亡之,王安石有启之??安石乱

祖宗法度,当司光已言其害当于数十年之后??。” 根据所学知一点。

高三历史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每 2 分,共60 分)

1 — 5BACAB 6— 10CBDAC 11 — 15 DBADA 16 — 20DDBBA 21— 25

DACBA 26— 30 DADDD

二、材料解析题(每10 分,共 20 分)

31、( 1)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保护私有财产;保证地主对农民的经济剥削;重农抑商;

规范社会经济活动;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秩序。

(2)法律比较周密,涉及内容广泛;体现法家思想,严刑酷法,轻罪重刑。

(3)是封建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它从法律上维护新兴的封建生产关系,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具有历史的进步性;为中国封建社会前期法律制度的完备奠定了基础。但秦律过于严酷,激化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的矛盾,这也是秦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32、(1)他们的共识是,如果滥用民力,将会导致人心离散,政权覆亡。唐太宗罢修

乾元殿是为了维护开创不久的基业,避免重蹈秦始皇、隋炀帝的覆辙。

(2)唐太宗调整政策,加强中央集权,切实推行均田制、租庸调制措施,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太平盛世” 。

(3)从与民休息变为苦役百姓。

( 4)唐太宗的统治是建立在剥削和奴役农民的基础之上的。他即位之初,善于纳谏,励精图治,征发的徭役相对减轻。取得一定业绩后,情况就不同了。在封建社会中,即

使:贞观之治”这样的“太平盛世”,人民的徭役负担也是不轻的。

三、问答题(再题10 分,共 20 分)

33、经济方面: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例如明朝中期江南等地出现了手工工场,机户就是早期资本家;机工就是雇佣工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种雇佣关系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在清代,手工工场

规模扩大,分工细密;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增多。

思想方面: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

例如李贽指责儒家经曲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 ,反对“咸以孔子是非

为是非”。黄宗羲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揭露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天下之害尽归

于人”,指出君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他提倡“法治”,反对“人治” 。并提出“工商皆本”

的主张。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他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

下之人”。王夫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惟器”的唯物主义观点。还提出“静即

含动,动不舍静”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在政治上还要“趋时更新”。

文学作品:《红楼梦》《西游记》中的反封建思想

问答题

34、( 1)王安石不变法,北宋的灭亡也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时间只会更早。因为王安石变法

之前,北宋“祖宗法度”统治已面临一系列危机: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使北宋失去北方

屏障,始终受到辽和西夏的威胁;澶渊之盟和宋夏议和规定的“岁币” 成为北宋深重的负担,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也导致官僚和军队激增,费用开支浩大,财政出现危机;地主官僚兼并

土地,农民赋税沉重,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经常发生。

(2)王安石以富国强兵为目的进行变法。事实上在新法推选十几年后既促进了农田水利的

兴修、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又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加强了对

老百姓的控制,增强了封建国家的军事力量。正是由于宋神宗死后,北宋被金所灭,不是因为王安石变法,恰恰是没有把新法坚持下去。它使北宋失去了一次可能的挽救危亡的机会。

(3)北宋灭亡,根本原因是在于北宋统治极端腐败,导致国力衰弱;而与此同时,金朝崛

起于北方,日益强大,实力对抗失衡,使北宋灭亡。因此,李贽把北宋灭亡的原因归咎于王

安石变法是不符合事实的、错误的,其实质是过分夸大个人的作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