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常用修辞手法

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常用修辞手法
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常用修辞手法

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常用修辞手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8种: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借代、夸张

1.比喻:比喻的结构一般是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比喻的本体和喻体

必须是不同的事物,但两者有相似点。

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是、变成等。如:桂林的山水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

你是风儿我是沙\ 母亲是荷叶,我是红莲。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变成了一张灰色的布。

比喻的作用:将所描写的事物写得形象生动

2.拟人:把物当做人来描写,使得事物具有了人的特点,赋予了事物以人的

情感、意志和动作等。

如:冬天过去了,春天羞答答地向我们走来。

拟人的作用是:使事物描写生动。

3.夸张:包括对事物的合情合理的夸大或缩小。

如:课室里安静得连掉下一根针都能听得到。(夸大)

他种的瓜很甜,几十里外就闻到瓜香了。(夸大)

他觉得广州就是一巴掌大的一块地方。(缩小)

夸张的作用:增强气势,表达强烈情感。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并排组成。

如:公园的花开了,有的……有的……有的……

他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的意志是这样坚韧和刚强,他的气质是这样的淳朴和谦逊,他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排比的作用:加强语气、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4.设问:自问自答

如:这是什么?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骨气。

设问的作用是引人注意,引发思考。

5.反问:反问语气,答案就在问句里。

如:这件事情难道是这样吗?这件事情难道不是这样吗?

反问的作用:(1)用肯定的语气表否定;(2)用否定的语气表肯定

6.对偶:上下句字数相等、内容相关、结构相同,俗称“对对子”。对偶运用

最多的是诗歌、对联

7.借代:它不直接说出所要表示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替代。

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盯着你。红鼻子今天没来上学。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