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分析

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分析
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分析

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分析

1、物质的危险危害

芯片生产过程中,使用多种化学物品,厂区内设有储存这些化学物品的化学品库,化学品种类达80种。按照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规定中对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其主要危险特性进行分类,该项目中使用的危险化学品有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氧化剂、有毒品、腐蚀品等类别,这些物质的主要危险危害为:

1)有毒有害气体(如AsH3 PH3 SiH4、COl?)如泄漏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易燃爆,有的可在空气中白燃,有的可致人中毒、冻伤、空

息、直至死亡。

2)易燃液体(如丙酮、异丙醇等)如泄漏、挥发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气体遇明火、热源可引发火灾爆炸。

3)氧化剂(如过氧化氢等)如泄漏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可引起火灾爆炸。

4)腐蚀品(如酸类、碱类等)如泄漏与人体接触可引起化学灼伤。

这些危险有害因素的主要物质理化特性,以及化学危险品的贮存、使用的危险性分析详见化学品库单元。

2、设备设施的固有危险危害

生产设备多,且特种设备的种类、数量多。电气设备有110kV和10kV变配电站的变压器、配电柜、以及各厂房内用电设备及控制系统;特种设备有燃气锅炉、空压设备、冷冻设备、压力容器及多种气瓶和厂内机动车辆;储存设备有储气罐、液氮罐、液氧罐、贮油设备、硫酸罐、氢氧化钠罐等。其主要危险因素有:

1)火灾爆炸

油罐如本身缺陷或安全装置失效或管理不善出现泄漏,遇明火可引发火灾、爆炸危险。

锅炉使用燃料是天然气,天然气为易燃易爆气体,一旦出现泄漏遇明火可引发火灾。当天然气与空气混合的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时遇点火源可引发爆炸危险。

2)物理爆炸

锅炉、压力容器(蒸发器、冷凝器、储气罐)设备、气瓶等,如设备有缺陷或超压安全附件失效或使用不当,可引发物理爆炸。

3)触电危险

变配电设备、电气线路、用电设备如产品质量不佳、绝缘性能不良或因运行不当、机械损伤、维修不善导致绝缘老化破损或设计、安装不规范,安全净距不足,或违章操作,均可能引发触电危险。如出现短路、过载、接触不良等,也可引发电气火灾危险。

4)静电危害

如火灾、爆炸危险环境内设备、管路防静电设计或施工不规范,或在使用、输送、贮存易燃易爆物质时所产生的静电电荷不能及时消除,或使用有火花工具、穿用不防静电的鞋、服装而产生静电火花,均可能引燃易燃易爆物质,造成火灾、爆炸。

5)高空坠落危险

凡2m以上各类高空作业点位,其梯、台、道、护栏等常规性防护措施不符合规范要求或损坏,可引发高空坠落危险

6)车辆伤害

厂内各类运输车辆如车辆本身缺陷,或制动、音响、灯光等失效,道路状况不符合规定要求或误操作可引发车辆伤害。

7)机械伤害

空压站、冷冻站、水泵房、锅炉房的旋转、传动设备如无防护罩或损坏,可引发机械伤害。

8)灼伤

高温设备、蒸气管路等表面,保温、隔热效果不好,易形成烫伤事故。各类使用激光源、红外线光源的设备、机台上,如因光源密闭性不好或损坏或操作不当,致使光源直射观察者眼睛,将会造成眼灼伤。

9)噪声危险

空压设备、泵类、风机等设备在运转时可产生噪声危害。

危险有害因素产生及其分类

危险、危害因素产生及其分类 职业安全健康网 一、危险、危害因素的概念 危害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危险是指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总的说来,危险、危害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通常为了区别客体对人体不利作用的特点和效果,分为危险因素(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和危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有时对两者不加以区分,统称危险因素。客观存在的危险、有害物质和能量超过临界值的设备、设施和场所,都可能成为危险因素。 二、危险、危害因素的产生 所有危险、危害因素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从本质上讲,之所以能造成危险、危害后果(伤亡事故、损害人身健康和物的损坏等)均可归结为存在能量、有害物质和能量、有害物质失去控制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并导致能量的意外释放或有害物质泄漏、散发的结果。故存在能量、有害物质和失控是危险、危害因素产生的根本原因,都是危险、危害因素。 (一)能量、有害物质 能量、有害物质是危险、危害因素产生的根源,也是最根本的危险、危害因素。一般地说,系统具有的能量越大、存在的有害物质的数量越多,系统的潜在危险性和危害性也越大。另一方面,只要进行生产活动,就需要相应的能量和物质(包括有害物质),因此所产生的危险、危害因素是客观存在的,是不能完全消除的。 (1)能量就是做功的能力,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切产生、供给能量的能源和能量的载体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是危险、危害因素。 例如,锅炉、爆炸危险物质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温度和压力,高处作业(或吊起的重物等)的势能,带电导体上的电能,行驶车辆(或各类机械运动部件、工件等)的动能,噪声的声能,激光的光能,高温作业及剧烈热反应工艺装置的热能,各类辐射能等,在一定条件下都能造成各类事故。静止的物体棱角、毛刺、地面等之所以能伤害人体,也是人体运动、摔倒时的动能、势能造成的。这些都是由于能量意外释放形成的危险因素。 (2)有害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损伤人体的生理机能和正常代谢功能,破坏设备和物品的效能,也是最根本的危害因素。 例如,作业场所中由于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有害粉尘、窒息性气体等有害物质的存在,当它们直接、间接与人体与物体发生接触,能导致人员的死亡、职业病、伤害、财产损

(完整word版)危险源辨识风险点告知卡

风险点告知卡 企业名称:****有限公司 风险点名称粉碎机 主要危险因素概述由于人员误操作、设备缺陷、环境因素等,可能导致人员伤害、 财产损失。 风险点编号01 风险等级三级风险 安全标志 主要风险控制措施1.传动轴等运动部位设置防护罩,供电系统安装漏电保护器; 2.严格落实执行设备检查标准,定期检查。 3.定期开展各级安全教育培训及操作规程培训。 4.按要求规范佩戴好防尘口罩、耳塞、手套等劳动防护用品。 责任单位生产科主要事故类型机械伤害、触电、火灾 责任人联系电话 **** 135**** 应急处置措施 1.发生机械伤害、火灾、触电时,按现场处置方案进行处置, 并及时上报。 2.操作现场配备1组灭火器。 3.车间配备急救药箱及创可贴、纱布等药品。 学习参考

风险点告知卡 企业名称:****有限公司 风险点名称抽丝机及抽丝作业 主要危险因素概述由于人员误操作、设备缺陷、环境因素等,可能导致人员伤害、 财产损失。 风险点编号02 风险等级三级风险 安全标志 主要风险控制措施1.传动轴等运动部位设置防护罩,供电系统安装漏电保护器,危险部位设置安全警示标识; 2.严格落实执行设备检查标准,定期检查,并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3.定期开展各级安全教育培训及操作规程培训。 4.按要求规范佩戴好防尘口罩、耳塞、手套等劳动防护用品。 责任单位生产科主要事故类型机械伤害、触电、灼烫、火灾 责任人联系电话 **** 135**** 应急处置措施 1.车间配备急救药箱及创可贴、纱布等药品。 2.发生机械伤害、火灾、触电时,按现场处置方案进行处置, 并及时上报。 3.烫伤人员脱离危险区域,用大量冷水冲洗,并尽快转送医院 或拨打120。 学习参考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对危险、有害因素分类的目的在于安全评价时便于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与识别。危险、有害因素分类的方法多种多样,安全评价中常用“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和“参照事故类别的方法”进行分类,简介如下。 1.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类为如下六类: 源自国家“九五”科技攻关成果事故分类标准研究所。 (1)坠落、滚落。指人从树木、建筑物、脚手架、机器、乘坐物、梯子、阶梯、斜面等处落下。包括与车辆式机械(如铲车)等一起滚落的情况。包括因坐立的场所动摇而坠落,以及因坐立的场所倒塌而坠落、不被掩埋而是碰到了其他物体(包括地面)的情况。不包括交通事故。触电坠落算触电分类。 (2)摔落、翻到。指人因摔倒、绊倒、滑到而碰撞了物体致伤。之所以会摔倒,是因为人失去平衡、失去保持竖直状态的能力造成的人体运动。如倒在通道或工作面上,倒在、撞到物体上。碰撞点与人在大致同一水平面上。包括与车辆式机械等一起翻倒的情况。不包括交通事故。因触电摔倒则归入“触电”分类。(3)碰撞。指除上述两类外,以人为主动方面碰撞到静止物体或运动物体的情况,包括被推、被摔后与物体碰撞。例如人碰了起吊货物、机械部分。包括与车辆式机械的碰撞。不包括交通事故。 2)专业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1)化工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①有足够的强度。 ②密封安全可靠。 ③安全保护装置必须配套。 ④适用性强。 (2)机械加工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可以根据以下的标准、规程进行查对:①机械加工设备一般安全要求。 ②磨削机械安全规程。 ③剪切机械安全规程。 ④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⑤电机外壳防护等级。 ⑥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⑦热水锅炉安全技术检查规定。 ⑧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程。 3)电气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职业危害因素告知卡

职业危害因素告知卡 职业危害因素警示标识和告知卡 职业危害因素理化特性(危险特健康危害应急处理防护措施告知标识 性) 无色到红棕色油状液可经皮肤、呼吸道和胃肠抢救人员穿戴防护用工作场所空气中时间加体,有弱的氨味。不溶道进入人体。具,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权浓度(PC-TWA)不超过 3。IDLH浓度为于水,可溶于油脂和有主要损害血液系统。新鲜处,去除污染衣2 mg/m 3450mg/m,属有机蒸气。机溶剂。遇明火、高热表现为口唇、指(趾)端物;注意保暖、安静;N_甲苯胺(皮) 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青紫、头晕、呕吐、精神皮肤污染或溅入眼内密闭、局部排风、呼吸防分解产生有毒烟雾(苯恍惚等,重者呼吸困难、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护。禁止明火、火花、高N-Methyl 胺、氮氧化物),与强抽搐,甚至昏迷、休克。 20min呼吸困难时给热。工作场所禁止饮食、aniline(skin) 酸发生剧烈反应。氧,必要时用合适的呼吸烟。 吸器进行人工呼吸;立 即与医疗急救单位联

系抢救。黄色液体,不溶于水,可经皮肤、呼吸道和胃肠抢救人员须穿戴防护工作场所空气中时间加可溶于多种溶剂。易道进入人体。用具;速将患者移至空权浓度(PC-TWA)不超过 3燃,遇明火、高热或氧主要损害血液系统。气新鲜处,去除污染衣10 mg/m。警示性未知,化剂易燃烧爆炸,受表现为口唇、指(趾)端物;注意保暖、安静;属有机蒸气。密闭、局部N-异丙基苯胺热、燃烧产生有毒烟青紫、头晕、呕吐、精神皮肤污染或溅入眼内排风、呼吸防护。禁止明(皮) 雾。恍惚等,重者呼吸困难、时,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火、火花、高热。工作场N-lsopropylan抽搐,甚至昏迷、休克盐水冲洗各20min;呼所禁止饮食、吸烟。 iline(skin) 吸困难给氧,必要时用 合适的呼吸器进行人 工呼吸;立即与医疗急 救单位联系抢救。 1 具有刺激性臭味的无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抢救人员须穿戴防护工作场所空气中时间加色气体。易溶于水、乙主要损害呼吸系统。用具;速将患者移至空权浓度(PC-TWA)不超过

危险、危害因素定义、分类

危险危害因素: 一、什么是危害因素与危险 1、劳动保护与职业安全卫生:两者是同一概念的两种不同命名 定义:为了保护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在改善劳动条件、预防工伤事故及职业病、实现劳逸结合和在职工、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等方面所采取的各种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的总称。 2、伤亡事故: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 3、职业病:是指职工在生产环境中由于工业毒物,不良气象条件,生物因素,不合理的劳动组织以及一般卫生条件恶劣的职业性毒害而引起的疾病。 4、危险、危害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危险因素是指突发性和瞬间作用)、(危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 二、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 一、按直接原因分类 (一)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1. 设备、设施缺陷(如刚度不够) 2. 防护缺陷(防护不当) 3. 电危害(漏电) 4. 噪声危害 5. 振动危害 6. 电磁辐射(X射线) 7. 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 8. 明火 9. 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 10. 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湿气体) 11. 粉尘与气溶胶(有毒性粉尘) 12. 作业环境不良(缺氧) 13. 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 14. 标志缺陷(无标志) 15. 其他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 (二)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1. 易燃易爆性物质 2. 自燃性物质 3. 有毒物质 4. 腐蚀性物质 5. 其他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三)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1. 致病微生物 2. 传染病煤介物 3. 致害动物 4. 致害植物 5. 其他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四)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危险危害因素告知

危险有害因素告知书 xxx在xx公司从事储存物流工作,现将生产作业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安全防护措施告知如下: 危险因素: 职业危害因素: 你单位应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劳动防护用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安全环保、职业卫生消防培训和职业健康体检。发生事故或发现事故隐患时应及时报告、整改;树立自我保护意识,积极配合我公司的管理,避免安全环保、职业健康事故的发生。 特此告知。 甲方:xx公司乙方:xx装卸队

法人或授权代理人(签字或签章):法人或授权代理人(签字或签章):经办人: 经办人: 甲方联系电话:xxxxxxxxx 乙方联系电话: 签订日期:年月日 危险有害因素告知书 宣威市板桥镇吕庆东装卸队在云南金鼎云天化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从事储存物流工作,现将生产作业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安全防护措施告知如下:危险因素: 职业危害因素: 你单位应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劳动防护用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安全安全环保、职业卫生消防培训和职业健康体检。发生事故或发现事故隐患时应及时报告、整改;树立自我保护意识,积极配合我

公司的管理,避免安全环保、职业健康事故的发生。 特此告知。 甲方:云南金鼎云天化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乙方:宣威市板桥镇吕庆东装卸队 法人或授权代理人(签字或签章):法人或授权代理人(签字或签章):经办人: 经办人: 甲方联系电话:7988266 乙方联系电话: 签订日期:年月日 危险有害因素告知书 宣威市盛成经贸有限责任公司在云南金鼎云天化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从事储存物流工作,现将生产作业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安全防护措施告知如下:危险因素: 职业危害因素: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使用指南

附件1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 指导手册(2016版)使用指南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指导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等工贸行业企业班组和岗位人员使用《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安监总管四…2016?31号文件附件,以下简称《手册》),自主开展岗位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确定和控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较大危险因素。 企业在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时,应充分结合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与运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岗位清单制定工作,统一部署,整体推动。 对已经开展了危险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的企业,可以将辨识评价工作与《手册》的使用有机结合,将《手册》中的内容融入到企业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中。 二、术语和定义 (一)较大危险因素。 可能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 (二)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 识别较大危险因素的位置及特性、可能导致事故后果以及确认其风险控制措施和管控状态的过程。

(三)风险。 某一特定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与其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的结合。 三、手册获取 企业登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网站进入“监管四司”子站,查询到《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6?31号),按本企业所属行业下载相应《手册》;也可以其他方式获取。 四、手册学习 企业根据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有关规定,确定时间和方式,在班组中统一组织《手册》的学习,班组长或安全员负责讲解,并结合岗位员工的自主学习,达到以下要求: 1.确定《手册》与本班组岗位工作的适用性; 2.各岗位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手册》中与本岗位的相关内容; 3.学习中发现的不清楚的问题须通过讨论和咨询(由上级提供帮助)得到解决。 学习的时间长短和次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以完成上述要求为准。 五、手册使用 (一)现场对比。 企业统一部署,由班组安排具体时间,组织各岗位人员,持各自的《手册》,根据之前学习中初步确定的与本班组相关的各

安全知识危害因素与危险

安全知识:危害因素与危险 一、什么是危害因素与危险 1、劳动保护与职业安全卫生:两者是同一概念的两种不同命名 定义:为了保护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在改善劳动条件、预防工伤事故及职业病、实现 劳逸结合和在职工、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等方面所采取的各种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的总称。 2、伤亡事故: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 2、 职业病:是指职工在生产环境中由于工业毒物,不良气象条件,生物因素,不合理的劳动组织以及一般卫生条件恶劣的职业性毒害而引起的疾病。 4、 危险、危害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危险因素是指突发性和瞬间作用、 (危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二、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 一、按直接原因分类 (一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设备、设施缺陷(如刚度不够;防护缺陷(防护不当;电危害(漏电 ;噪声危害;振动危害;电磁辐射(X 射线;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 ;明火;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湿气体 ;粉尘与气溶胶(有毒性粉尘;作业环境不良(缺氧;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 标志缺陷(无标志;其他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 (二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其他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三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致病微生物;传染病煤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四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里异常;辨识功能缺陷;其他 (五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 指挥作用;操作失误;监护失误;其他错误;其他因素; (六其他危险、危害因素 二、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 (一参照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分为16类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放炮;火药爆炸;化学性爆炸;物理性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 (二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分为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其他危害因素; 三、危害辨识的主要内容 危害辨识与危险评价过程中,应对如下方面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价: (一厂址

公司危险因素告知卡

倒纱机风险辨识防范告知卡危险源 名称 倒纱机危 险 因 素未按操作规程停机作业,或未按要求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可能造成衣物、头发、手臂卷入机械运动部位,造成机械伤害。 编号BD-WXY-001监管人吉红梅 对应措施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技能培训,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加强部门监管; 2、增加机械防护措施和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 3、加强现场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4、按规定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导致后果 可能发生 机械伤害事 故 警 示 标 志

电脑横机风险辨识防范告知卡 危险源 名称 电脑横机危 险因素机台操作时未停机作业、检修,发生手指、手臂伤害。 编号BD-WXY-002监管人戴春莲 对应措施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技能培训,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加强部门监管; 2、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 3、加强现场检查,发现问题需停机作业并及时报修; 4、按规定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导致后果 可能发生 机械伤害事 故 警 示 标 志

机缝风险辨识防范告知卡 危险源名称缝纫机 锁眼机 钉扣机 危 险 因 素 操作不当伤害手指 编号BD-WXY-003监管人曹小莉 对应措施1、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设备操作规程。 2、对操作人员加强培训,加强部门监管。 3、确保护指装置齐全,操作中要集中注意力。 4、按规定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导致后果 可能发生 机械伤害事 故 警 示 标 志

熨斗风险辨识防范告知卡 危险源 名称 熨斗危 险 因素熨斗用完不放置在指定位置或装置上。 编号BD-WXY-004监管人曹小莉 对应措施1、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整烫工安全操作规程; 2、对操作人员加强培训; 3、加强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导致后果 可能发生 灼烫火灾事 故 警 示 标 志

企业危险源辨识风险点告知卡

① 电焊机风险点告知卡风险点名称电焊机 主要危险因素概 述一次线绝缘破损,二次线接头过多或搭接在可燃气体管道上,导致人员触电和可燃气体爆炸。 风险点编号01 风险等级三级风险 安全标志 主要风险控制措 施1.一次线绝缘无破损,二次回路宜直接与被焊工件直接连接或压接。 2.焊机在有接地装置的焊件上进行操作,应避免焊机和工件的双重接地。 3.禁止搭接或利用厂房金属结构、管道、轨道、设备可移动部位,以及PE线作为焊接二次回路。 4.制定并执行操作规程。 责任部门主要事故类型触电、其他爆炸责任人 联系电话应急处置措施 1、立即疏散厂房及周边人群,对事故现场实施隔离和警戒; 2、对受伤人员进行及时抢救,并拨打120、110电话求救; 3、现场发现事故人员立即根据企业制订的《生产安全事故 应急救援预案》规定的流程向企业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事故 报告。

② 氩弧焊机风险点告知卡风险点名称氩弧焊机 主要危险因素概 述一次线绝缘破损,二次线接头过多或搭接在可燃气体官道上,导致人员触电和可燃气体爆炸。 风险点编号02 风险等级三级风险 安全标志 主要风险控制措 施5.一次线绝缘无破损,二次回路宜直接与被焊工件直接连接或压接。 6.焊机在有接地装置的焊件上进行操作,应避免焊机和工件的双重接地。 7.禁止搭接或利用厂房金属结构、管道、轨道、设备可移动部位,以及PE线作为焊接二次回路。 8.制定并执行操作规程。 责任部门主要事故类型触电、其他爆炸责任人 联系电话应急处置措施 1、立即疏散厂房及周边人群,对事故现场实施隔离和警戒; 2、对受伤人员进行及时抢救,并拨打120、110电话求救; 3、现场发现事故人员立即根据企业制订的《生产安全事故 应急救援预案》规定的流程向企业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事故 报告。

较大风险安全告知卡

较大危险因素告知卡(式样) 重要提示严禁一切动火作业! 必须定期清理区域内的粉尘!严禁使用压缩空气吹扫! 紧急联络电话: 火警电话:119 急救电话:120 重要提示严禁一切动火作业! 必须定期清理区域内的粉尘!严禁使用压缩空气吹扫! 紧急联络电话: 火警电话:119 急救电话:120

重要提示严禁一切动火作业! 必须定期清理除尘工装内的粉尘!严禁使用压缩空气吹扫! 紧急联络电话: 火警电话:119 急救电话:120 重要提示严禁一切动火作业! 严禁在化学品仓内进行分装作业! 紧急联络电话: 火警电话:119 急救电话:120

重要提示严禁一切动火作业! 严禁短时间内大量扫射洗枪水! 紧急联络电话: 火警电话:119 急救电话:120 重要提示严禁一切动火作业! 严禁有禁忌类气体混存! 紧急联络电话: 火警电话:119 急救电话:120

重要提示严禁一切动火作业!严禁违规装卸! 紧急联络电话: 火警电话:119 急救电话:120 重要 提示 严禁一切动火作业!紧急联络电话: 火警电话:119 急救电话:120

重要 严禁与酸类化学品混存混运!提示 紧急联络电话: 火警电话:119 急救电话:120 重要 严禁直接往室内、外排放氨气!提示 紧急联络电话: 火警电话:119 急救电话:120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告知牌(式样) (一)严格执行作业审批制度,经作业负责人批准后方可作业。 (二)坚持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在作 ●硫化氢 110 急救电话:120严禁无关人员 进入有限空间 危 险 性 作业场所浓度要求 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常见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

电气作业风险告知卡 风险点名称带电设备、线路 主要危险 因素概述 触电事故和其他事故比较,其特点是事故的预兆性不直观、不明显,在保护设施不完备的情况下,人体触电伤害事故是极易发生的,而事故的危害性非常大。触电伤亡事故类型主要有:因电弧烧伤或电击伤害造成的人身伤害或人身死亡。 作业场所 风险等级较大风险(B级) 安全标志 主要风险 控制措施1.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持证上岗,作业前进行安全检查和确认。 2.电工用工具必须符合标准要求和定期检验绝缘性,保证可靠,线路包裹严密无明线头裸露。 3.严禁电工维修电器设备带电作业,严格落实谁停电、谁送电制度,作业时要悬挂“正在检修、请勿合闸”安全标识牌.严禁私自摘除他人悬挂的安全标识。送电前安全确认合格,无明线裸露。 4.在防爆场所使用的临时电源,电气元件和线路要达到相应的防爆等级要求,并采取相应的防爆安全措施。 5.对现场临时用电配电盘、配电箱要有编号和防雨措施,配电盘箱门必须能牢靠关闭。 6.临时用电设施必须安装符合规范要求的漏电保护器,移动工具、手持式电动工具应一机一闸一保护。 7.在特别潮湿的场所或塔、釜、槽、罐等金属设备内作业装设的临时照明行灯电压不得超过12伏。

管控级别 主要事故 类型 触电、火灾、爆炸、其他伤害 应急处置措 施1.发生触电,立即切断电源或使人体脱离带电体,一时找不到闸门,可用绝缘物挑开电线或砍断电线; 2.发生电灼伤,停止操作,远离带电体,断开电源,如有伤者立即现场简单处置后送往医院救治; 3.如触电者呼吸及心脏跳动均已停止时,立即将触电者抬到通风处,解开衣扣、裤带,若呼吸停止,必须做口对口人工呼吸; 4.同时向上级汇报,拔打120急救电话送医院继续救治。 5.发生电气火灾后,首先设法及时切断电源,然后进行扑救;如果不能及时切断电源,可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灭火,并及时拨打火警电话119。 6.注意救援时要做好安全确认和检查是否断电,避免救援人员发生二次触电。 责任部门责任人联系电话 有限空间作业风险告知卡 风险点名称有限空间作业 主要危险 因素概述作业场所受限,通风不良,可能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或缺氧,对进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的封闭、半封闭设施及场所,如反应器、塔、釜、槽、罐、炉膛、锅筒、管道以及地下室、窨井、坑(池)、下水道或其他封闭、半封闭场所。 作业场所 风险等级较大风险(B级)

危险、危害因素产生及其分类(一)

危险、危害因素产生及其分类(一) 一、危险、危害因素的概念 危害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危险是指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总的说来,危险、危害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通常为了区别客体对人体不利作用的特点和效果,分为危险因素(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和危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有时对两者不加以区分,统称危险因素。客观存在的危险、有害物质和能量超过临界值的设备、设施和场所,都可能成为危险因素。 二、危险、危害因素的产生 所有危险、危害因素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从本质上讲,之所以能造成危险、危害后果(伤亡事故、损害人身健康和物的损坏等)均可归结为存在能量、有害物质和能量、有害物质失去控制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并导致能量的意外释放或有害物质泄漏、散发的结果。故存在能量、有害物质和失控是危险、危害因素产生的根本原因,都是危险、危害因素。 (一)能量、有害物质 能量、有害物质是危险、危害因素产生的根源,也是最根本的危险、危害因素。一般地说,系统具有的能量越大、存在的有害物质的数量越多,系统的潜在危险性和危害性也越大。另一方面,只要进行生产

活动,就需要相应的能量和物质(包括有害物质),因此所产生的危险、危害因素是客观存在的,是不能完全消除的。 (1)能量就是做功的能力,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切产生、供给能量的能源和能量的载体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是危险、危害因素。 例如,锅炉、爆炸危险物质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温度和压力,高处作业(或吊起的重物等)的势能,带电导体上的电能,行驶车辆(或各类机械运动部件、工件等)的动能,噪声的声能,激光的光能,高温作业及剧烈热反应工艺装置的热能,各类辐射能等,在一定条件下都能造成各类事故。静止的物体棱角、毛刺、地面等之所以能伤害人体,也是人体运动、摔倒时的动能、势能造成的。这些都是由于能量意外释放形成的危险因素。 (2)有害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损伤人体的生理机能和正常代谢功能,破坏设备和物品的效能,也是最根本的危害因素。 例如,作业场所中由于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有害粉尘、窒息性气体等有害物质的存在,当它们直接、间接与人体与物体发生接触,能导致人员的死亡、职业病、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危害因素。 (二)失控 在生产中,人们通过工艺和工艺装备使能量、物质(包括有害物质)按人们的意愿在系统中流动、转换,进行生产;同时又必须约束和控制这些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主要危险因素分析物体打击及原因分析该项目在机械操作过程、作业过程、上下工件及运输传递过程,运输过程等都有发生物体打击事故。 物体打击方式: 物体打击是指在重力或其他歪理作用下产生物体运动,打击人体或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造成物体打击的原因有: 1、工作过程中工件未夹牢固; 2、工件、材料在搬运过程中出现失误、违章; 3、抛丸打磨过程中的物屑飞溅;防护装置失效; 4、机械操作,手工作业过程中因保护装置失效或操作失误; 5、运输物件装卸过程中的失误或违章造成物件翻倒、散落; 6、设备故障; 7、安全通道无护栏或行人不注意安全。 2. 2.2机械伤害及原因分析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有打磨机、悬挂输送机、通风机,水泵等机械设备,转动外露部分由可能发生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的危害方式: 机械伤害主要是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等形成伤害。 机械伤害原因分析: 1、机械因素: 设备设计不合理,安全防护装置不到位,安全保护装置缺少或失效。

2、操作者本身因素: 违反操作规程,安全意识不强,未穿戴防护用品;过度疲劳等。 3、环境因素: 照明度不够活光线刺眼,工作场地导致设备布局不合理,噪声等。 4、管理因素: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不严,安全制度、法规不齐全等。 5、意外伤害。 2. 2.3起重伤害及原因分析起重机械: 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 0.5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等于1t,且提升高度大于或等于2m的起重机和承重形式固定的电动葫芦等。 起重机械是以间歇、重复的工作方式,通过起重吊钩或其他吊具起升、下降或升降与移动的机械设备。 它已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不可缺少的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物料的起重、运输、装卸、安装和人员输送等作业。 苯项目使用的电动双梁起重机,空中积放式悬挂输送机,移动升降机等设备在起重、运输结构件及设备的过程中,由于起吊行走故障,操作不当或防护不当等,都易导致起重伤害,一般来说,导致起重伤害的危险因素如下: 1、长期起吊作业会使吊钩出现裂纹或断裂,如果对吊钩没有及时更换,很容易产生起吊伤害。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使用指南

附件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指导手册 (2016版)》使用指南 —、适用围 适用于指导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等工贸行业企业班组和岗位人员使用《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指导手册(2016版)》(安监总管四〔2016〕31号文件附件,以下简称《手册》),自主开展岗位危险因素辨识与防工作,确定和控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较大危险因素。 企业在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工作时,应充分结合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与运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岗位清单制定工作,统一部署,整体推动。 对已经开展了危险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的企业,可以将辨识评价工作与《手册》的使用有机结合, 将《手册》中的容融入到企业危险因素辨识与防工作中。

二、术语和定义

(一)较大危险因素。 可能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 (二)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 识别较大危险因素的位置及特性、可能导致事故后果以及确认其风险控制措施和管控状态的过程。 (三)风险。 某一特定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与其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的结合。 三、手册获取企业登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进入〃监管四 司〃子站, 查询到《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天安应《手册》;也可以其他方式获取。 监总管四〔2016〕31号),按本企业所属行业下载相 四、手册学习 企业根据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有关规定,确定时间和方式,在班组中统一组织《手册》的学习,班组长或安

全员负责讲解,并结合岗位员工的自主学习,达到以下要求: 1?确定《手册》与本班组岗位工作的适用性; 2?各岗位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手册》中与本岗位的相关容; 3?学习中发现的不清楚的问题须通过讨论和咨询(由上级提供帮助)得到解决。 学习的时间长短和次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以完成上述要求为准。 五、手册使用 (一)现场对比。 企业统一部署,由班组安料頃体时间,组织各岗位人员,持各自的《手册》,根据之前学习中初步确定的与本班组相关的各个条目容,一一对照各自岗位的实际情况z包括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本〃场所/环节/部位” 所有的设施设备、操作、作业环境等现状,确定: 1.在实际中是否存在《手册》描述的各个〃较大危险因

危险危害因素辨识与控制

一、重要概念 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一般用危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危险度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给出,即: R=f(F,C) 式中R——危险度; F——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C——发生事故的严重性。 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危害因素——是指能使人造成死亡、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事故隐患——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管理上的缺陷,一旦有某个触发条件触发,就可发生事故。 二、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 (一)、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16-19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危害因素分为6类。 1、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 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 设施其他缺陷)。 (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 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 (3)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 (4)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 (5)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 (6)电磁辐射危害(电离辐射:x射线、丫射线、a粒子、β粒子、质子、 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 高压电场)。

(7)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岩上滑动、料堆 垛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他运动物危害)。 (8)明火危害。 (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危害(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其 他高温物质)。 (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危害(低温气体、低温固体、低温液体、其他 低温物质)。 (11)粉尘与气溶胶危害(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 (12)作业环境不良危害(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 照明不良、有害光照、通风不良、缺氧、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 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 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13)信号缺陷危害(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 清、信号显示不准、其他信号缺陷)。 (14)标志缺陷危害(无标志、标志不清楚、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 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 (15)其他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 2、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1)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 (2)自燃性物质。 (3)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物质)。 (4)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他腐蚀性物质)。 (5)其他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3.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1)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其他致病微生物)。 (2)传染病媒介物。 (3)致害动物。 (4)致害植物。 (5)其他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索。 4.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1)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 (2)健康状况异常。

职业危害因素警示标识和告知卡

附件6: 其他职业危害因素警示标识和告知卡内容 职业危害因素理化特性(危险特性)健康危害应急处理防护措施告知标识 N_甲苯胺(皮) N-Methyl aniline(skin)无色到红棕色油状液 体,有弱的氨味。不溶 于水,可溶于油脂和有 机溶剂。遇明火、高热 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 分解产生有毒烟雾(苯 胺、氮氧化物),与强 酸发生剧烈反应。 可经皮肤、呼吸道和胃肠 道进入人体。 主要损害血液系统。 表现为口唇、指(趾)端 青紫、头晕、呕吐、精神 恍惚等,重者呼吸困难、 抽搐,甚至昏迷、休克。 抢救人员穿戴防护用 具,速将患者移至空气 新鲜处,去除污染衣 物;注意保暖、安静; 皮肤污染或溅入眼内 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 20min呼吸困难时给 氧,必要时用合适的呼 吸器进行人工呼吸;立 即与医疗急救单位联 系抢救。 工作场所空气中时间加 权浓度(PC-TWA)不超过 2 mg/m3。IDLH浓度为 450mg/m3,属有机蒸气。 密闭、局部排风、呼吸防 护。禁止明火、火花、高 热。工作场所禁止饮食、 吸烟。 N-异丙基苯胺 (皮) N-lsopropylan iline(skin)黄色液体,不溶于水, 可溶于多种溶剂。易 燃,遇明火、高热或氧 化剂易燃烧爆炸,受 热、燃烧产生有毒烟 雾。 可经皮肤、呼吸道和胃肠 道进入人体。 主要损害血液系统。 表现为口唇、指(趾)端 青紫、头晕、呕吐、精神 恍惚等,重者呼吸困难、 抽搐,甚至昏迷、休克 抢救人员须穿戴防护 用具;速将患者移至空 气新鲜处,去除污染衣 物;注意保暖、安静; 皮肤污染或溅入眼内 时,用流动清水或生理 盐水冲洗各20min;呼 吸困难给氧,必要时用 合适的呼吸器进行人 工呼吸;立即与医疗急 救单位联系抢救。 工作场所空气中时间加 权浓度(PC-TWA)不超过 10 mg/m3。警示性未知, 属有机蒸气。密闭、局部 排风、呼吸防护。禁止明 火、火花、高热。工作场 所禁止饮食、吸烟。 1 / 1

危险、危害因素定义及分类参考文本

危险、危害因素定义及分 类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危险、危害因素定义及分类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什么是危害因素与危险 1、劳动保护与职业安全卫生:两者是同一概念的两种 不同命名 定义:为了保护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 康,在改善劳动条件、预防工伤事故及职业病、实现劳逸 结合和在职工、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等方面所采取的各种 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的总称。 2、伤亡事故: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 害,急性中毒事故 3、职业病:是指职工在生产环境中由于工业毒物,不 良气象条件,生物因素,不合理的劳动组织以及一般卫生

条件恶劣的职业性毒害而引起的疾病。 4、危险、危害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危险因素是指突发性和瞬间作用)、(危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 二、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 一、按直接原因分类 (一)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设备、设施缺陷(如刚度不够) 防护缺陷(防护不当) 电危害(漏电) 噪声危害振动危害 电磁辐射(X射线) 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 明火

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分析

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分析 1、物质的危险危害 芯片生产过程中,使用多种化学物品,厂区内设有储存这些化学物品的化学品库,化学品种类达80种。按照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规定中对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其主要危险特性进行分类,该项目中使用的危险化学品有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氧化剂、有毒品、腐蚀品等类别,这些物质的主要危险危害为:1)有毒有害气体(如AsH3、PH3、SiH4、CO等)如泄漏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易燃爆,有的可在空气中自燃,有的可致人中毒、冻伤、窒息、直至死亡。 2)易燃液体(如丙酮、异丙醇等)如泄漏、挥发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气体遇明火、热源可引发火灾爆炸。 3)氧化剂(如过氧化氢等)如泄漏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可引起火灾爆炸。 4)腐蚀品(如酸类、碱类等)如泄漏与人体接触可引起化学灼伤。 这些危险有害因素的主要物质理化特性,以及化学危险品的贮存、使用的危险性分析详见化学品库单元。 2、设备设施的固有危险危害 生产设备多,且特种设备的种类、数量多。电气设备有110kV和10kV变配电站的变压器、配电柜、以及各厂房内用电设备及控制系统;特种设备有燃气锅炉、空压设备、冷冻设备、压力容器及多种气瓶和厂内机动车辆;储存设备有储气罐、液氮罐、液氩罐、贮油设备、硫酸罐、氢氧化钠罐等。其主要危险因素有:

1)火灾爆炸 油罐如本身缺陷或安全装置失效或管理不善出现泄漏,遇明火可引发火灾、爆炸危险。 锅炉使用燃料是天然气,天然气为易燃易爆气体,一旦出现泄漏遇明火可引发火灾。当天然气与空气混合的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时遇点火源可引发爆炸危险。 2)物理爆炸 锅炉、压力容器(蒸发器、冷凝器、储气罐)设备、气瓶等,如设备有缺陷或超压安全附件失效或使用不当,可引发物理爆炸。 3)触电危险 变配电设备、电气线路、用电设备如产品质量不佳、绝缘性能不良或因运行不当、机械损伤、维修不善导致绝缘老化破损或设计、安装不规范,安全净距不足,或违章操作,均可能引发触电危险。如出现短路、过载、接触不良等,也可引发电气火灾危险。 4)静电危害 如火灾、爆炸危险环境内设备、管路防静电设计或施工不规范,或在使用、输送、贮存易燃易爆物质时所产生的静电电荷不能及时消除,或使用有火花工具、穿用不防静电的鞋、服装而产生静电火花,均可能引燃易燃易爆物质,造成火灾、爆炸。 5)高空坠落危险 凡2m以上各类高空作业点位,其梯、台、道、护栏等常规性防护措施不符合规范要求或损坏,可引发高空坠落危险。 6)车辆伤害

设备危险源辨识风险点告知卡

设备危险源辨识风险点告知卡

————————————————————————————————作者:————————————————————————————————日期: ?

电焊机风险点告知卡 企业名称:河北神州巨电新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风险点名称电焊机 主要危险因素概述一次线绝缘破损,二次线接头过多或搭接在可燃气体管 道上,导致人员触电和可燃气体爆炸。 风险点编号 风险等级三级风险 安全标志 主要风险控制措施1.一次线绝缘无破损,二次回路宜直接与被焊工件直接连接或压接。 2.焊机在有接地装置的焊件上进行操作,应避免焊机和工件的双重接地。 3.禁止搭接或利用厂房金属结构、管道、轨道、设备可移动部位,以及PE线作为焊接二次回路。 4.制定并执行操作规程。 责任单位主要事故类型触电、其他爆炸责任人 联系电话应急处置措施 1、立即疏散厂房及周边人群,对事故现场实施隔离和警 戒; 2、对受伤人员进行及时抢救,并拨打120、110电话求 救; 3、现场发现事故人员立即根据企业制订的《生产安全事 故应急救援预案》规定的流程向企业相关管理人员进行 事故报告。

切割机风险点告知卡 企业名称:河北神州巨电新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风险点名称 切割机 主要危险因素概述 由于人员误操作、设备缺陷、外力因素等导致故障,易发生机械伤害等事故。 风险点编号 风险等级 三级风险 安全标志 主要风险控制措施 1.禁止设备之上摆放物品?? 2.按标准佩戴劳保用品;用专用工具及时清理铁屑。? 3.及时清理地面油污、水渍,保持地面卫生。?? ? 4.严格按加工工艺参数进行加工。??? 5.禁止非专业资质人员操作设备?? 6.严格按设备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责任单位 主要事故类型 机械伤害等 责任人 联系电话 应急处置措施 1、立即疏散厂房及周边人群,对事故现场实施隔离和警戒; 2、对受伤人员进行及时抢救,并拨打120、110电话求救; 3、现场发现事故人员立即根据企业制订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规定的流程向企业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事故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