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管理制度流程


精心整理
模具管理制度
(注塑模具的日常保养和管理)
1. 目的
效性。
233.1通)做好《模具台账》的记录,并与技术部门做好模具的衔接工作。
3.2模具供应商管理
3.2.1技术部负责更新和维护模具的《合格供应商目录》,并做好合格供应商的供应记录。
模具加工单位的选择应考评其加工能力(满足质量与交付期限)、加工价格等的性价比,择优合作,为公司加工模具的合作方至少有三家,且经公司技术部有关人员考察同意备案,以供公司选择和考核,选择的加工单位必须是备案的合作方。3.2.2技术部出示《模具管理制度》,模具管理部门需严格执行,并定期参照规范的形成模具管理记录。
3.2.3
3.3
3.3.1
3.3.1.1
3.3.1.2因使用寿命到期和生产中损坏,需要更改的模具由使用部门申请,经技术部审批后,
进行模具加工。
3.3.2模具合同的签订
3.3.2.1由技术部门协同供应商起草合同,部门组织进行合同评审并形成记录,交予
行政部门备案。
3.3.2.2模具加工费用的支付,合同中首付定金不能超出加工金额的30%,待模具到批量生产合格后,方可结算全部费用,长期合作的模具加工单位应签订加工协议,形成合作惯例。
3.3.3模具制作
3.3.3.1
3.3.3.2
3.3.3.2
3.3.3.3
3.3.4模具制作的跟进
设计部门协同销售部门对模具的实施过程及时跟进,期间设计部定期抽查并填写《模具加工进度表》.并经车间负责人签字。
3.3.5模具制作实施过程中的更改
在模具制造请假需要对模具结构进行更改时,由模具责任人填写《模具修改通
知单》,由技术部协同生产商委派的技术人员协商,对于更改不了的半成品(模具),由技术部填写《修改退回单》签字后交予模具责任人;在模具设计制造期间,新产品同批模具更改次数规定不超过3次;成熟产品原则上不允许更改。改造过程中设计部定期抽查。
3.3.6模具的确认
3.3.7
3.3.8
3.3.8.1
3.3.8.2模具状态经初步确认合格后,有设计部向模具管理部门交付模具;生产部门需要生产时,需填写《模具调拨单》,由模具管理部门审批,方可领用。对于长时间不使用的模具(三个月以上),需要及时对模具查看,并确定模具适用性的状态。3.3.8.3对于归还至模具管理部门的模具,相关人员应确保模具的适用性状态。对于有损坏的模具,模具管理人员应及时向技术部门回报。
3.4存放与保管
3.4.1工夹、模具制造完毕或外加工回厂后交质检部、生产部进行验证合格后方能入库。
3.4.2工夹、模具由使用部门进行存放,并有专职或兼职人员管理:
3.4.3全公司所有工装夹具和模具应按规定分类放在专用架子上,并按照有关工装模具的所编序号进行整齐排列,保持工夹、模具清洁,方便取放。
3.4.5工夹、模具应放在能足够载荷的专用垫板上,并允许适量的多层放置保管。还
3.4.6
3.4.7
3.4.8
3.4.9
3.5
3.5.1
3.5.2
3.5.3设计部应定期抽查模具的维护保养情况。
3.6模具的维修
3.6.1设计部做好各种供应商模具的分类,对于部分有损坏且有能维修的模具,设计部联系相关供应商进行维修。
3.7模具的盘点
3.7.1公司应安排相关人员对模具进行盘点,对于已损坏或整修后的模具形成记录,并及时通知销售部门。
3.8模具的报废
3.8.1设计部编制《模具报废处理单》,经审核后,由公司总经理批准报废。报废模具应该在《台账》上注明,相关的资料由模具管理人员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