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复习要点

解剖学复习要点
解剖学复习要点

复习要点

(一)概述

骨:支持体重,保护内脏,赋予人体基本形态,运动杠杆,参与钙磷代谢

运动系统关节:运动的枢纽

骨骼肌:运动的动力器官

(二)骨和骨连结

1. 骨的分类

2. 骨的构造

骨密质:分布于骨表面和长骨干

(1)骨质

骨松质:分布于骨内部和长骨骺

骨外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2)骨膜

骨内膜:对骨有营养、再生和修复作用

红骨髓:有造血功能

(3)骨髓

黄骨髓:6岁前后,长骨骨髓腔内的红骨髓为脂肪所替代,即为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

3. 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4、纤维连结:缝、韧带

直接连结软骨连结:椎间盘、骺软骨

骨连结骨性结合:骶骨、髋骨

间接连结——关节

5. 关节的构造和运动

关节面:一凸一凹,表面覆关节软骨

基本结构关节囊:有纤维层、滑膜层两层

关节腔:关节囊滑膜层和关节软骨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呈负压

韧带:加固关节使其稳定,分囊外韧带和囊内韧带

辅助结构关节盘:位于两关节面之间的纤维软骨板,增加关节面的适应性

关节唇

运动:屈和伸、内收和外展、旋转、环转

(三)躯干骨及其连结

躯干骨包括椎骨、胸骨和肋,它们借骨连结构成脊柱和胸廓。

1. 脊柱

(1)位置和组成:位于躯干后部正中,由24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1块骶骨和1块尾骨连结而成。

(2)椎骨的一般形态

椎体:与椎弓围成椎孔,所有椎孔连成椎管,容纳脊髓

椎骨椎上切迹

椎弓根椎间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椎弓椎下切迹

椎弓板:有7个突起:棘突向后下,横突向两侧,上、下关节突分别向上下(3)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名称主要特征

颈椎有横突孔,第1颈椎(寰椎、无椎体),第2颈椎(枢椎,有齿突),第7颈椎(隆椎、棘突长)

胸椎有上、下肋凹和横突肋凹,棘突长,向后下方倾斜

腰椎椎体粗大,棘突呈板样向后平伸

骶骨岬、骶前孔、骶后孔、耳状面、骶管等

尾骨上接骶骨,下端游离

(4)椎骨的连结

椎间盘:位于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由中央的髓核和周围的纤维环构成,缓冲震荡椎体间的连结前纵韧带:位于椎体前面的长韧带,防止脊柱过度后伸和椎间盘向前突出

后纵韧带:位于椎体后面的长韧带,防止脊柱过度前屈

黄韧带:连结相邻椎弓板之间的短韧带

椎弓间的连结棘间韧带:连结相邻棘突间的短韧带防止脊柱过度前屈

棘上韧带:附于各棘突尖端的纵行长韧带

关节突关节

(5)脊柱的整体观和功能

前面观:由小到大的椎体,由大到小的骶骨

整体观后面观:棘突纵行排成一直线

脊柱侧面观:有颈、胸、腰、骶四个生理性弯曲

功能:支持身体,保护脊髓和内脏及屈伸、侧屈和旋转运动

2. 胸廓

(1)组成:12块胸椎、12对肋和1块胸骨连结而成。

(2)胸骨:位于胸前壁正中,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剑突三部分。

胸骨角:胸骨柄和胸骨体连接处形成向前突的角,其两侧平对第2肋软骨,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3)肋:由肋软骨和肋骨组成。

肋弓:由第8~10对肋前端借肋软骨依次连于上位肋软骨的下缘形成的软骨弓。

(4)胸廓的形态:呈现前后略扁、上窄下宽的圆锥形。

胸廓上口:由第1胸椎、第1对肋和胸骨柄的上缘围成。

胸廓下口:由第12胸椎、第12肋、第11对肋的前端、肋弓及剑突围成。

肋间隙:相邻两肋之间的间隙。12对肋有11对肋间隙。

(5)胸廓的功能和运动:支持和保护胸、腹腔脏器,参与呼吸运动。

3. 躯干骨的重要骨性标志:第7颈椎棘突、全部胸腰椎棘突、骶角、颈静脉切迹、胸骨角、剑突、肋间隙、肋弓。

(四)颅骨及其连结

脑颅:(名称口诀)额筛蝶枕是单个,成对有顶还有颞。

1. 颅的组成

面颅:(名称口诀)鼻泪颧腭甲上颌,犁舌下颌各一个。

2. 颅的整体观

三缝: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

(1)颅顶外面

一结节:顶结节

颅前窝:筛板和筛孔

(2)颅底内面颅中窝:垂体窝、视神经管、眶上裂、圆孔、卵圆孔、棘孔

颅后窝:枕骨大孔、内耳门、舌下神经管内口等结构

(3)颅底外面:前区有骨腭、牙槽弓、牙槽。后区有枕骨大孔、乳突。

(4)颅的侧面:有外耳门、乳突、颧弓、颞窝、翼点、颞下窝等结构。

翼点:颞窝的内侧壁,由额、顶、颞、蝶四骨邻接处,此处骨质薄弱,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受外力打击易损伤而致硬膜外血肿。

眶:略呈四棱锥形,有一尖、一底和四壁

(5)颅的前面骨性鼻腔:其外侧壁上有上、中、下鼻甲和上、中、下鼻道

鼻旁窦:上颌窦、额窦、筛窦和蝶窦

3. 新生儿颅的特点

新生儿的脑颅远大于面颅,颅盖诸骨尚未发育完全,骨与骨之间有纤维组织膜填充,称颅囟。在矢状缝前、后分别称前囟和后囟。

4. 颅骨的连结软骨连结

关节——颞下颌关节(见表)

5. 颅骨主要的骨性标志:乳突、颧弓、下颌角、翼点等。

(五)四肢骨及其连结

1. 上肢骨及其连结

位于胸廓后面的外上方。三角形扁骨,分两面、三缘、三角。

肩胛骨主要结构:肩胛下窝、肩胛冈、肩峰、冈上窝、冈下窝、喙突、关节盂、肩胛下角(平对第7肋,是计数肋序数的体表标志)

锁骨——位于颈胸交界处,波浪形,分一体两端,分别为锁骨体、胸骨端、肩峰端。

位于臂部,分一体两端。

肱骨主要结构: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外科颈、三角肌粗隆、桡神经沟、内上髁、外

上髁、肱骨小头、肱骨滑车、尺神经沟。

上肢骨

位于前臂外侧,分一体两端。

桡骨

主要结构:桡骨头、桡骨粗隆、骨间缘、桡骨茎突

位于前臂内侧,分一体两端。

尺骨

主要结构:滑车切迹、鹰嘴、骨间缘、尺骨头、尺骨茎突。

腕骨:属于短骨,共8块。记忆口诀: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钩。

手骨掌骨:共5块,为第1~5掌骨,近底远头中间体。

指骨:共14块,拇指2节,其余四趾为3节。

上肢骨的主要骨性标志:肩峰、肩胛骨上角和下角、肱骨内上髁和外上髁、尺骨鹰嘴、尺骨茎突。

上肢骨的连结:包括肩关节、肘关节、桡腕关节

2. 下肢骨及其连结

位于盆部,由髂骨、耻骨和坐骨于髋臼处融合而成。

髋骨主要结构: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髂结节、髂窝、耳状面、弓状线、耻

骨梳、耻骨结节、耻骨联合面、坐骨结节等。

位于股部,是人体最长最坚实的长骨,分一体两端。

股骨主要结构:股骨头、股骨颈、大转子、小转子、粗线、臀肌粗隆、内侧髁、外

侧髁、内上髁和外上髁等。

髌骨:最大的籽骨

(1)下肢骨位于小腿内侧,分一体两端。

胫骨

主要结构:内侧髁、外侧髁、髁间隆起、胫骨粗隆、内踝等。

位于小腿外侧,分一体两端。

腓骨

主要结构:腓骨头、外踝等。

跗骨:属于短骨,7块。

足骨跖骨:为第1——5跖骨。

趾骨:共14块,拇趾2节,其余四趾为3节。

(2)下肢骨的连结:包括骨盆的连结、髋关节、膝关节、距小腿关节

1)骨盆:由骶、尾骨与左右髋骨借骶髂关节及耻骨联合等连结而成。有传导重力、承托和保护盆腔脏器的功能。

骨盆的分部:以界线为界分为上方的大骨盆和下方的小骨盆。

骨盆界线:由骶骨岬、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和耻骨联合上缘连成的环行线。

骨盆上口:即骨盆界线。

骨盆下口:由尾骨尖、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坐骨支、耻骨下支和耻骨联合下缘围成。

骨盆腔:骨盆上、下口之间的小骨盆内腔;在女性,又是胎儿娩出的产道。

男女骨盆的性别差异:

结构男性女性

外形窄长宽短

上口心形椭圆形

下口较窄小较宽

骨盆腔高而窄,呈漏斗形短而宽,呈圆桶形

耻骨下角70.~75。90.~100。

2)足弓:由跗骨和跖骨借其连结形成在纵、横方向都凸向上的弓形称足弓。足弓的形成有利于行走和跳跃,并能缓冲震荡,保护脑和体内的器官。若足弓缺陷、足底平坦,称扁平足。

3)下肢骨的主要骨性标志:髂嵴、髂前上峭、耻骨结节、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股骨内外侧髁、

(六)骨骼肌

分类:以形态可分为长肌、短肌、扁肌和轮匝肌4类

分类和构造

构造:由肌腹和肌腱构成,扁有的肌腱称腱膜

1.概述筋膜:分浅筋膜(皮下组织)和深筋膜(固有筋膜)

辅助结构滑膜囊:密闭的结缔组织囊,内含滑液

腱滑膜鞘:为滑膜构成的双层套管状结构,两层之间有滑液2.肌的分部

按照肌的在的部位,分为躯干肌(包括背肌、颈肌、胸肌、膈、腹肌和会阴肌)、头肌(包括面肌和咀嚼肌)和四肢肌(上肢肌包括肩肌、臂肌、前臂肌和手肌;下肢肌包括髋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三部分。

人体主要肌肉的位置、起止概况及作用见表

1. 膈位于胸、腹腔之间,并分隔胸腔和腹腔,是向上膨隆的扁肌。

(1)膈的裂孔:包括主动脉裂孔、食管裂孔和腔静脉孔。

(2)通过膈的结构:主要有主动脉、食管和下腔静脉通过。

(3)膈的作用:膈是重要的呼吸肌,收缩时,膈穹窿下降,胸腔容积扩大,引起吸气;舒张时,膈穹窿升复原位,胸腔容积缩小,引起呼气。

前层: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腱膜前层

2. 腹直肌鞘

后层:腹横肌腱膜、腹内斜肌腱膜后层

3. 腹白线:三层阔肌腱膜在中线上交织形成

4. 腹股沟韧带:腹外斜肌腱膜下缘返折增厚形成.

位置: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稍上方

形态:腹壁扁肌间的的斜行裂隙,长4~5 cm,有四壁两口

内口:腹股沟管深环(腹环)

5. 腹股沟管外口:腹股沟管浅环(皮下环)

内容物:男性有精索、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

临床意义:腹壁的薄弱共,是疝的好发部位

6. 三角肌从前、后和外侧三面包被肩关节。肌收缩时,可使肩关节外展。三角肌的外上1/3部,肌质较厚,且无重要的神经和血管,临床肌内注射的常选部位。

7. 肱二头肌位于臂的前部,其主要作用是屈肘关节和使前臂旋后。屈肘时,在肘关节前方所能摸到的条索状结构,即肱二头肌肌腱,是重要的体表标志。

8. 腋窝是位于胸外侧壁与臂上部内侧之间的四棱锥形腔隙。尖向上,与颈根部相通;底由筋膜和皮肤构成;四壁主要由肌围成。腋窝内富有脂肪和淋巴结,并有重要的血管和神经通过。

9. 肘窝位于肘关节的前方,是尖朝向远侧的三角形浅窝,表面覆有筋膜和皮肤。肘窝内有血管、神经和肱二头肌肌腱等结构。

10. 髂腰肌位于髂窝和脊柱腰段的外侧。收缩时可使关节前屈并旋外;若下肢固定,可使躯干前屈。

11. 臀大肌位于臀部浅层,略呈四方形,大而肥厚。可使髋关节后伸、旋外。臀部外上1/4区肌质肥厚,且血管和神经细少,是临床肌内注射的常选部位。

12. 股四头肌是股前部最强大的肌,有四个头: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和股中间肌,4头合并向下移行为腱包绕髋骨,最后移行为髌韧带。股四头肌的主要作用是伸膝关节。

13. 小腿三头肌是小腿后部最强大的肌,肌腹向下延为粗大的跟腱。主要使距小腿关节跖屈。

14. 股三角位于大腿前面的上部,其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内侧界为长收肌的内侧缘,外侧界为缝匠肌的内侧缘。股三角内由内侧向外侧依次排列有股静脉、股动脉和股神经。

15. 腘窝是膝关节后方的菱形间隙,表面覆有筋膜和皮肤。腘窝内有重要的血管和神经通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