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牛场母牛产犊管理技术
奶牛正确助产方法及助产后护理的技术 - 奶牛养殖

奶牛正确助产方法及助产后护理的技术-奶牛养殖奶牛难产现象时有发生,与饲养管理不当有着直接的关系。
当母牛在分娩时如果接产方式不正确,发生难产时助产不当,另外,在产后的护理不到位,会导致母牛的产道受损,易患多种生殖系统疾病,影响产后正常的排卵发情,因此要做好奶牛助产和助产后护理工作。
下面就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奶牛正确助产方法及助产后实用的护理方法。
1、助产前的检查工作助产前的检查工作非常重要,可对母牛的妊娠情况充分的了解,对分娩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有一个预判。
首先要先了解母牛是初产还是经产,确定母牛产犊的时间,看胎膜是否破裂,是否破水,检查母牛的大小以测量腹围的大小。
检查母牛努责是否有力。
因初产母牛常因产道狭窄而发生难产,经产母牛多因胎儿的位置、方向以及姿势不正而发生难产,因此在分娩前还要检查胎位。
在助产前还要检查产道的润滑程度,有无发生出血损伤、黏膜水肿的现象,并注意产道损伤的程度和有无发生感染。
在通过产道检查胎儿时,要重点检查胎位、胎向以及胎儿的生命体征。
另外,还要检查母牛全身的情况,包括精神状态、脉搏、呼吸等。
如果发生异常要及时的处理。
2、助产前的准备工作助产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先将母牛保定,使其保持为较舒适的站立姿势,如果母牛不能站立则要让其侧卧在柔软的垫料上以便于保定助产。
然后再将母牛的后躯清洗干净,尤其是会阴和尾根处要使用温水洗净,并将牛尾拴于体侧,再用消毒液消毒会阴。
助产人员的指甲要剪短、磨圆,并将双手和手臂用消毒液彻底的消毒。
用于助产的器械也要仔细的消毒,同时将2-4条助产棉绳用消毒液浸泡柔软用于牵引胎儿用[养殖:/]。
3、助产时的注意事项助产时要使用科学的方法,不可盲目助产,要注意一些助产事项。
在助产时如果发生胎儿胎位和胎向不正,要先将胎儿送回到产道或者子宫腔内,再矫正胎位、胎向和姿势。
如胎儿无力排出需助产人强行拉出胎儿时,要求操作人员要配合着母牛努责的频率来施加牵拉胎儿的力度,确定方向以及助产的时间,以防发生产道受损。
犊牛饲养管理

犊牛每天喂量按体重的8%-10%确定。哺乳期为2个月时,前7天 5 Kg,8-20天6 Kg,31-40天5 Kg,41-50天4.5 Kg,51-60天3.7 Kg,全期喂奶300 Kg。如果哺乳期为3个月,全期喂奶500 Kg。
品种
小型
中型
大型
体重(kg)
25
30
35
40
45
50
每次喂量( kg) 1.25 1.50 1.75 2.00 2.25 2.50
瘤胃占25% 皱胃占60%
瘤胃占80% 皱胃占7%
4周龄时的犊牛瘤胃
牛奶+谷物+干草
牛奶+干草
6周龄时的犊牛瘤胃
牛奶+谷物+干草
牛奶+谷物
牛奶
瘤胃壁发育 4 星期
牛奶 +
干草
牛奶 +
混合 饲料
12 星期
犊牛瘤胃实物
12w谷物
12w牛奶
8w开食料
(三)犊牛食管沟反射
1. 食管沟反射:犊牛1月龄内主要靠牛乳和代乳品提供营养;这类液 体饲料;通过食道直接进入第四胃,不经过反刍,形成与单胃动物类似 的营养摄取方式;
出生到产犊牛体重变化
出生
断奶
授精
产犊
40 kg 月份 0
80 kg 2 – 2.5
380 kg 14 - 16
580 kg 23 - 24
生长率 650克/天
800克/天
650克/天
(二)犊牛瘤胃发育
步骤 1 2 3 4 5
日(月)龄 出生~3日
4~35日 35~42日 42日~3月
3~6月
6
母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母牛的饲养管理技术母牛在养殖的过程中要特别地注意管理的方法,那么母牛如何饲养管理呢?下面店铺为大家介绍一下母牛的饲养管理技术,希望对你有帮助。
母牛的饲养管理技术母牛的妊娠期管理妊娠中断为奶牛场常见的一种妊娠期疾病。
其所造成的危害,不仅在于胎儿死亡,使产犊率下降,更重要的是破坏了正常的产犊时间,延长了空怀天数和产犊间隔,直接影响到本胎次的泌乳量和终生产乳量。
因此,防止奶牛流产是奶牛生产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1、加强饲养管理:日粮要平衡,饲料要多样化,根据生理性状的改变应及时调整日粮。
在能量、蛋白质饲料合理供给时,应充分重视矿物质饲料钙、磷、锰、锌、铁和维生素A、D、E的供应;不喂发霉变质饲料;不轰、打、赶牛只;在对妊娠牛进行治疗时,用药应慎重,不乱用泻剂和催情药物。
2、已有临床流产现象发生,应查明原因:对每一个流产牛应单独喂养,对流产胎儿、胎膜应仔细检查,观察胎儿有无畸形,胎盘有无水肿、坏死。
为确诊病性,可采母牛血液、子宫分泌物、胎儿四胃及其内容物、肝、脾进行微生物学检查;检查母牛是否有全身性疾病并了解饲养管理情况。
流产胎儿、胎衣、褥草应深埋或焚烧。
3、疫苗注射:为防止传染病而引起的流产,应做到:对5月龄~6月龄犊牛接种猪二号或羊5号菌苗。
成年母牛每年做1次~2次布氏杆菌病试管凝集反应检验,检出阳性牛应隔离;随着牛群扩大,外引牛只的频繁,奶牛一些新传染病如传染性牛鼻气管炎和牛病毒性腹泻病也渐渐蔓延,为此,应考虑接种疫苗。
母牛分娩前的管理要点一、把好圈舍消毒关舍是肉牛长期居住的家园,为此,搞好肉牛的圈舍卫生,已经成为养殖户头疼的大事,而单纯的清理牛粪这项工作,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圈舍消毒关的需求。
所以,在及时清理牛粪的同时,还要进行其它的消毒工作。
比如,用干燥的麦秸铺设到牛舍的地面上,然后点燃进行焚烧,熊熊的火焰与浓烟可以直接杀死圈舍的细菌,起到消毒的作用;而且柴草灰又是很好的消毒品,可以起到长期消毒的功效,真可谓一举两得。
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犊牛的几个饲养管理要点 - 养牛技术

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犊牛的几个饲养管理要点-养牛技术犊牛是指从出生到断奶这段时间的小牛。
在日常生产中肉用犊牛多在6月龄时断奶,故通常把6月龄以内的小牛称为犊牛。
犊牛生长发育旺盛,需要营养较高,如果不能充分满足其营养需要,不仅影响本阶段的生长发育,还会影响其成年时生产能力的发挥。
并且此阶段容易患病,死亡率较高。
所以在生产中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确保犊牛的正常生长发育及成活率。
下面介绍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犊牛的几个饲养管理要点,具体来了解一下!1、初生犊牛的护理母牛进行分娩时,正常胎位时应尽量让其自由生产,不要用外力强行拖拉,胎位不正或难产时应及时进行助产。
要用清洁的软布及时清理初生犊牛口腔、鼻腔内的黏液,将体躯上附着的黏液擦拭干净。
特别是在母牛发生难产时,犊牛常会因黏液、羊水等堵塞呼吸道,造成犊牛窒息,导致全身松软,出现假死症,这时应将犊牛后躯抬高,头部放低,握其两前肢,前后来回拉动并拍打其胸部,交替扩展和压迫胸腔,同时用纱布清理鼻、口腔内的黏液和羊水,特殊情况下,还可使用呼吸中枢类药物。
犊牛出生后,要进行断脐,用经消毒的剪刀在距犊牛肚脐10 cm 左右处剪短脐带,断口处可用5%碘酒进行浸泡消毒,断口处不用进行包扎,以便促进脐带干燥愈合,在自行脱落前要经常进行消毒,防止脐炎发生。
犊牛出生后,要及时饲喂充足的初乳,初乳是指母牛产犊后5-7天内分泌的乳汁,初乳对犊牛的生长发育起到重要的作用。
初乳与常乳相比营养成分更加丰富,干物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含量都远高于常乳。
初乳中含有溶菌酶和母源抗体,能够杀灭多种病原微生物,初乳进入胃肠道后,由于黏度较高可附于黏膜上,阻碍病原菌侵入机体,另外,初乳有较高的酸度,可抑制病原菌的繁殖,对初生犊牛起到保护作用。
初乳还可以刺激犊牛消化液的分泌,促进犊牛胃肠蠕动。
可在犊牛出生后th内饲喂第1次初乳,不要限量让犊牛吃饱,一般为1.0-1.5kg,初乳连续饲喂5-7天,每天4次,日饲喂量可以按照体重的1/6饲喂。
肉用哺乳期犊牛的饲养和管理方法 - 养牛技术

肉用哺乳期犊牛的饲养和管理方法-养牛技术犊牛阶段的饲养管理是否到位对其成年后的生产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犊牛可分为初生期和哺乳期,肉用犊牛的生长发育迅速,如果饲养管理不到位会导致发病率以及死亡率较高,影响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要加强肉用犊牛的饲养管理。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犊牛的饲养管理方法。
1、哺乳期犊牛的饲养饲喂初乳。
初乳是指母牛在产犊后第一次挤出的牛奶,此后7天所产的奶为过渡期牛奶,以后的则为常乳。
初乳对犊牛的意义重大,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尤其是免疫球蛋白,可使犊牛获得被动免疫,增加抵抗力。
初乳的饲喂量要根据犊牛的初生重来确定,要尽早的让初生犊牛吃上初乳,一般以犊牛在出生后th内饲喂2.25~2.5 kg的初乳,在出生后6~8 h再喂2. 25~2.5 kg的初乳。
饲喂方法是使用插有胃导管的奶瓶进行强制饲喂,这种饲喂方法可保证犊牛摄入充足的初乳,对健康有益。
对于泌乳性能好的母牛,初乳吃不完时可将其挤出进行冷冻保存,在其他母牛无奶的情况下给其产下的犊牛食用。
饲喂常乳。
犊牛在刚出生后肠胃结构和功能的发育还不完全,唯一具有消化功能的胃是皱胃,此时消化系统的功能与单胃动物相似,因此在出生后4周左右的时间以吃母乳为主。
常乳的饲喂方法主要有随母哺乳、人工哺乳。
随母哺乳是指犊牛在出生后与母牛在一起一直到断奶。
目前规模化肉牛养殖场多使用人工哺乳的方法,这样可控制犊牛的采食量,便于管理。
犊牛在饲喂完初乳后即可进行吃常乳的阶段,般在30~40日龄以内都以吃常乳为主,饲喂量一般占体重的8%~20%,每天的饲喂次数为3次,饲喂时要注意避免饲喂过量,否则会导致多余的牛奶返流到不具备消化功能的瘤胃而引起消化系统紊乱,引起腹泻或者其他方面的健康问题。
饲喂常乳的方法可以使用带有奶嘴的奶瓶,或者直接使用奶桶。
要注意喂奶时要严格的消毒。
饲喂时还要注意控制好牛奶的温度,犊牛在出生后的前几周对牛奶温度的要求较高,如果犊牛饮用冷牛奶易引发腹泻,所以在犊牛出生后的第一周,饲喂牛奶的温度最好与体温相近,对于日龄稍大的犊牛饲喂的温度则可以低于体温。
母牛养殖技术要点

母牛养殖技术要点
1.饲料管理:母牛需要适量的饲料来维持身体健康和生产。
其饲料需
要含有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饲料应保持新鲜,并
限制牛只所摄取的粗纤维和水分的量。
2.安排合理的生产周期:母牛的合理生产周期应在90至120天之内,以保持奶量稳定,并减少生病或受伤的可能性。
3.病虫防治:定期对母牛进行驱虫、预防接种和体检,能够预防或及
早发现病毒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4.设备控制:母牛饲养需要严格控制环境温度、湿度和通风状况等,
合理的设备测控可以减少粗纤维和水分丢失,最大程度降低运动和应激带
来的寿命缩短。
5.管理经验:母牛的饲养需要有经验丰富的饲养员,准确掌握母牛身
体健康和生产情况,对数据及时处理,严格控制环境和饲料以最大化生产率,有针对性地调整母牛的饮食和补充营养,使其生产出高质量的牛奶。
冬天气温低母牛产犊的护理

定期检查母牛的身体状况, 以及犊牛的健康状况。
及时发现和处理母牛产后的 异常情况,如出血、感染等。
做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 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注意事项
不要让初生犊牛受凉,以免影响生长
犊牛出生后及时擦干身体,以免受凉 保持牛舍温暖,避免低温影响犊牛生长 给予初生犊牛充足的初乳,增强免疫力 避免过度挤压和碰撞,以免影响犊牛的健康
产犊前的准备
准备好接产工具和消毒用品
做好牛舍的保温工作
保持牛舍的干燥和清洁
准备好产犊记录和产后护理用品
产犊前的准备
通知兽医或专业人员协助产犊
确保牛舍温度适宜,避免低温对 母牛和胎儿造成不利影响
准备好接产工具和药品,如剪刀、 消毒液、缩宫素等
预产期前一周,每天按摩母牛的 乳房,促进乳腺发育,为哺乳做 准备
产后6小时内是母牛开始分泌初 乳的时间
初乳可以帮助小牛增强免疫力, 减少疾病发生
初乳还可以帮助小牛消化和吸收 营养
产后母牛护理
检查母牛是否有产后感染迹象
观察母牛体温是 否升高
检查母牛的恶露 情况
检查母牛是否有 疼痛表现
定期进行阴道检 查
给予母牛适当的营养和水分补充
产后母牛需要充足的营养和水分 来恢复身体
注意事项
不要让初生犊牛 吃不到初乳,影 响免疫力。
不要让初生犊牛 受寒,引起感冒。
不要让初生犊牛 喝到污浊的水, 引起肠胃炎。
不要让初生犊牛 接触到污染物, 引起皮肤病。
不要忽视母牛的产后护理,影响繁殖性能
及时给母牛注射相关疫苗,预防 疾病发生
每天至少刷一次牛体,保持牛体 卫生,防止皮肤病的发生
要
出生时间:准 确记录犊牛的 出生时间有助 于监测产犊过 程和及时发现
奶牛饲养技术讲座之四犊牛和育成母牛的饲养管理

畜 禽 饲 养 奶 牛 饲 养 技 术 讲 座 之 四
《养殖技 术顾 问 》2 0 0 2年第 4 期
1 犊 牛 的 饲 养 后 3 0分 钟 到 1小 时 内 进 行 第 一 遍 喂 量
动 场 内 自 由采 食 干 草 、 盐 和饮 水 。 食
吮。
初 生 犊 牛 的称 重 在 被 毛 干 后 第 一 次 喂初
犊 牛 喂 初 乳 1 2小 时 后 ,饮 给 3 ℃ 的 乳 前 进 行 。随 后 进 行 登 记 , 像 摄 影 , 尺 和 ~ 8 画 测 温水 ;1 5小 时 后 改 饮 常 温 水 , 0小 时 可 转 为 编 号 。犊 牛 编 号 常 用 塑 料 耳 标 固 定 在 牛 的耳 3 自 由饮 水 。犊 牛 哺 乳 期 一 般 为 6 ~9 0 0天 , 全 朵 上 。根 据 育 种 和 生 产 需 要 , 牛在 初 生 3 犊 - 期 喂 乳 量 为 3 0千 克 ( 0 0 2 0~4 0千 克 ) 左 6月 龄 进 行 称 重 和 测 定 体 尺 。 0
食 。最 初 每 天 喂 量 为 1 ~2 0 0克 , 着 日龄 的 体 粪 便 污垢 。严 格 执 行 防 疫 、 检 疫 和 其 他 兽 随
增长 , 料 的采食量 逐渐增 加 , 6 精 到 0天 时 每 医卫 生 制度 , 具 使 用后 要 清 洗 和 消 毒 . 牛 奶 犊 天 可 采 食 5 0克 左 右 。 牛 料 推 荐 配方 为 : 0 犊 玉 舍 ( ) 栏 和饲 槽 定 期 刷 洗 消 毒 。
只 的 应 激 以 及 防 止 早 期 啄 羽 的 发 生 。需 要 注 鸡 只进 行 断 喙 时 ,操 作 时 间 意 的 是 , 鸡 群 发 病 , 于 应 激 状 态 下 或 接 种 越 短 越 好 。 最 多 不 宜 超 过 2 在 处 疫 苗等情 况下 均不宜断 喙。 天 。夏 季 时 , 喙 要 在 一 天 中 断 较 为 凉 爽 的时 候 进 行 , 一 般 2 断朦 前 的准 备 断 喙 前 2天 ( 断 喙 后 3天 ) 和 ,在 饲 料 或 来 说 , 温 不 能 高 于 2 ℃ 。 气 7 饮 水 中加 入 适 量 的 多种 维 生 素 ( 其 是 维 生 5 断 喙 后 的 护 理 尤 素 I3和 维 生 素 C, 饮 水 中 的浓 度 可 分 别 增 ( 在 断 喙 后 立 即 喂 料 和 饮 3厘 米 以 上 , 水 要 充 足 。适 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模牛场母牛产犊管理技术
摘要 针对规模牛场母牛产犊管理粗放现象,较系统地阐述了产房的建设与
准备、母牛的护理、助产的方法、新生犊牛以及产后母牛的管理技术要点,以供
规模牛场和基层技术人员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 规模牛场;母牛;助产;产犊;管理技术
1 产房的建设与准备
1.1 产房的建设
产房是规模牛场必备的设施之一,主要是为临产母牛提供一个舒适的生产环
境,方便母牛分娩产犊。应选在坐北朝南、背风向阳、临近母牛舍的地方,一般
为单列、砖木或钢构结构、一牛一舍带有围栏的运动场,要求做到冬能保暖、夏
能通风凉爽,舍内便于清扫和消毒。
产房内要配备有接生经验、责任心强的人员,还要配备助产的器械,如产科
绳、照明灯、消毒器械等,以及消毒和抗生素药品,如碘酒、酒精、青霉素等。
1.2 产房的准备
根据母牛临产期,合理安排。临产母牛应准备产房和产栏,产房要求宽敞、
清洁、保暖、安静。母牛进舍前要对地面和舍内环境进行彻底的清扫和消毒,可
使用紫外线灯照射等,产床要铺干净的点草(结合时节),保持舍内通风干燥,
达到冬暖夏凉。产房内设立产栏,一牛一栏。
2 母牛护理准备
母牛应在临产前1~2周进入产房,入产房前要对母牛进行消毒,可用2%
来苏水温水液清洗后躯和四肢,待母牛全身干燥后即可牵入产房。采用单栏饲喂,
可让牛自由运动。喂食的饲草饲料要利于消化;饮水要清洁卫生,温度适宜。
母牛产前要准备好接产、助产用具、器具和药品。在临产时要用纱布绷带将
尾巴缠裹,拉向一侧,以防浸染后躯。准备2只塑料桶,一只用来盛消毒液清洗
待产母牛外阴户及其周围,另一只塑料桶消毒液专用于消毒助产员手臂和产科
绳。接产遵守自然分娩原则,注意防止造成产道创伤和感染。当出现临产征兆时,
应尽快移至分娩牛床位,分娩时要细心照顾,需要时做好助产[1-2]。
3 助产方法
3.1 助产前准备和检查
将母牛的身体处于前高后低的站位保定或者左侧卧保定,再将尾根、外阴以
及露出的部分进行清洗和消毒。通过产道检查胎位是否正常和犊牛的生命体征,
若胎位不正要及时进行矫正,应将胎儿顺势推回子宫进行矫正,防止胎儿腹部进
入产道;再检查母牛的身体状况,如心跳节律等。
3.2 难产时助产
用消毒后的助产绳拴住胎儿两前腿,并固定,助产者双手伸入产道,大拇指
插入胎儿口角,然后捏着前额,趁母牛努责时,一起用力,用力方向应稍向母牛
臀部后下方,切忌硬拉;当胎儿通过阴门时,一人双手固定母牛阴唇及会阴,以
防撑破,为防子宫发生内翻或脱落,胎儿头部出来后,要缓慢拉出。母牛分娩无
力时,接产者要按照助产的方法和步骤,强行将胎儿拉出。母牛产道开张不良时,
可在子宫颈口注射普鲁卡因,刺激子宫颈扩张,再慢慢拉出。若遇胎儿死亡,在
保母牛的前提下,胎儿能拉出就拉出,拉不出就肢解胎儿拉出。为预防产道感染,
拉出胎儿后,先用生理盐水或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产道和外阴,再用青霉素或
土霉素粉撒入产道;若有出血现象,可注射或输液进行止血,抗继发感染。
3.3 降低难产几率的方法
头胎牛建议选用难产系数低于8的公牛精液或选用性控冻精亦可降低难产
率;加强后备牛饲养,避免配种过早;关注预产期满而未产母牛。因超期未产容
易造成妊娠毒血症和增加难产几率。建议超预产期2~3 d未产的牛肌注前列腺
素,静注地塞米松催生,对母牛无不利影响[3-4]。
4 新生犊牛的护理
胎儿产出后,应立即擦干或让母牛舔干其口鼻内的羊水,观察其呼吸是否正
常;断脐带时,将脐带内血液挤回胎儿体内,断脐带不宜过长,将脐带断端涂上
碘酒,必要时可以结扎;让新生犊牛在1~2 h内吃到足够的初乳。
5 母牛产后护理
应驱赶母牛站立,让其舔干犊牛被毛和喝饮羊水,以帮助母牛子宫收缩,助
于排出胎衣,增加与新生犊牛之间的母子关系。母牛分娩后喂给温热(37~38 ℃)
麸皮盐钙水(麸皮1.0~1.5 kg,食盐50~100 g,碳酸钙50 g),以补充体液损失
和体力,调节酸碱平衡,冬季还可暖腹充饥。一般在母牛分娩后5~8 h可排出
胎衣,最长不应超过12 h。如果超过12 h,尤其是夏季,应进行药物治疗,投放
防腐剂,或及早进行剥离手术,否则易继发子宫内膜炎,影响以后繁殖。
加强饲养管理,多以优质牧草为主,自由采食,精料逐日增加0.5 kg,注意
观察母牛消化、乳房水肿以及粪便情况适度增减精料。
6 参考文献
[1] 韦人,王秀清,杨莉萍,等.规模奶牛场怎样做好接产助产工作[J].科学
种养,2013(4):37-38.
[2] 吴清明.奶牛接产技术与管理[J].南方奶业,2013(4):17-20,29.
[3] 王秀清.如何做好奶牛的接产助产工作[J].今日畜牧兽医,2013(4):55-56.
[4] 沈伏忠,艾琦,朱海宏.奶牛接产助产工作的探讨[J].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3(8):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