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奥数 第十七章 浓度问题

小学六年级奥数 第十七章 浓度问题
小学六年级奥数 第十七章 浓度问题

第十七章 浓度问题

知识要点

1.要区分两种物体的差别,我们可以根据物体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如可鉴别两种物体的形状、颜色、质量的差别。但是,要想比较两种不同的但却盛在完全相同容器里的糖水,比较哪个容器里的糖水更甜,就不能用以上的方法进行区分。哪个糖水更甜,就是说哪个容器里的糖水更浓些,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浓度问题。

2.我们把糖与糖水的重量的比值称为糖水的浓度,同样,我们把盐与盐水的重量的比值称为盐水的浓度。

3.将糖溶于水就得到了糖水,其中糖叫溶质,水叫溶剂,糖水叫溶液。如果水的量不变,那么糖加得越多,糖水就越甜,也就是说糖水的甜度是由糖(溶质)与糖水(溶液=糖十水)两者质量的比值决定的,这个比值就叫糖水的含糖量。

4.在同一种重量单位里,溶质、溶剂、溶液以及浓度之间有以下关系:

溶质重量+溶剂重量=溶液重量

浓度= 溶质重量溶质重量溶剂重量

×100% 浓度=溶质重量溶液重量

×100% 5.有关浓度配比问题还经常用到下面的关系式:

溶液重量=溶质重量+溶剂重量

溶液重量=溶质重量÷浓度

溶剂重量=溶液重量×(1-浓度)

6.解答浓度问题,根据题意列方程解答比较容易。在列方程时,要注意寻找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典例巧解

(一)浓度中的稀释问题

由浓度高的溶液经过添加溶剂变成浓度低的溶液的过程称为稀释。在这种稀释的过程中,只是溶剂增加了,溶质的重量是不变的,这是解这类问题的关键。

例1 在浓度为10%,重量为100克的盐水中,加入多少克水就能得到浓度为8%的盐水? 点拨 浓度为10%,重量为100克的盐水中盐的重量是:100×10%=10(克)。在盐水中加入若干克水后,盐水的浓度变成8%,这时盐水中盐的重量没有改变,仍然是10克。根据数量关系式“现在盐水的重量×现在的浓度=现在盐的重量”,可以求出现在盐水的重量。再用现在盐水的重量减去原来盐水的重量就得到加入水的重量。

解法一 100×10%÷8%-100

=100x 10100×1008

-100 =125-100

=25(克)

答:加入25克水就能得到浓度为8%的盐水。

解法二 设加入x 克水。根据题意,盐的重量不变,则有

100×10%=(100+x)×8%

10=100×8%+8%x

10=8+8%x

8%x =2

x =25

答:加入25克水就能得到浓度为8%的盐水。

例2 (第五届“希望杯”邀请赛试题)一杯盐水,第一次加入一定量的水后,盐水的含盐百分比变为15%;第二次又加入同样多的水,盐水的含盐百分比变为12%;第三次加入同样多的水,盐水的含盐百分比将变为 %。

点拨 这道题中没有给溶液是多少这个条件,也没有给出加水前的浓度,但是我们看到每次加的水都是一样多的,在稀释的过程中,溶质没有发生变化。

解法一 设盐水中的盐a 克,第一次加水后盐水有b 克。

则a b =15100 ①

第二次加入c 克水后,得到 a b c +=12100

由①、②得b a =10015,b c a

+=b a +c a =10012, 所以c a =10012一10015=10060

, 2b c a +=b c a ++c a =10012+10060=10010。 因此,第三次再加入同样多的水c 克,盐水的含盐量为2a b c +=10100

=10%。 解法二 设原有盐水a 千克,每次加水b 千克,第三次加入同样多的水后盐水的浓度为x%。 15%()12%(2),12%(2)(3)%a b a b a b a b x +=+??+=+??。

化简得

15()12(2),12(2)(3)a b a b a b a b x +=+??+=+??①。

由①得 15a +15b =12a +24b

3a =9b a =3b ③

把③代入②得

12(3b +2b)=(3b +3b)x

60b=6bx

x=10

因此,第三次再加入同样多的水6克盐水的含量为10%。

(二)浓度中的加浓问题

由浓度低的溶液经过添加溶质或蒸发掉溶剂的方式转化成浓度高的溶液的过程称为加浓。在这个加浓的过程中,既可添加溶质又可蒸发掉溶剂,要根据题目的条件,选择恰当的方式,正确解答。

例1 现在有400克浓度为40%的糖水,要把它变成浓度为50%的糖水,需加糖多少克?

点拨一根据题意可以知道,在浓度为40%的糖水中加糖,就改变了原来糖水的重量,糖的重量虽然增加了,但水的重量并没有变化,可以先根据原来的糖水中的浓度求出原来糖水中水的重量,再根据后来糖水中的浓度求出现在糖水的重量,用现在糖水的重量减去原来糖水的重量就是增加的糖的重量。

解法一400×(1-40%)÷(1-50%)-400

=400×60%÷50%-400

=480-400

=80(克)

答:需加糖80克。

点拨二根据原来糖水中水的重量和现在糖水中水的重量相等的关系,可以列方程解答。解法二设需加x克糖。

400×(1-40%)=(400+x)×(1-50%)

400×60%=(400+x)×50%

240=400×50%+50%x

240=200+50%x

50÷x=40

x=80

答:需加糖80克。

例2 在浓度为40%的糖水中加入5千克水,浓度变为30%,再加入多少千克糖,浓度变为50%?

点拨一第一次往浓度为40%的糖水中加入5千克水,浓度变为30%,在这个过程中,溶液中糖的含量不变,那么用5千克浓度为30%的糖水中所含糖的量除以加水前后溶液浓度的差,就可以计算出原有的糖水的量,原有的糖水量求出来了,其他量就容易计算了。

解法一原有的糖水量:

5×30%÷(40%-30%)=15(千克)

加糖前溶液中含水重量:

(15+5)×(1-30%)=14(千克)

加入糖后溶液的重量:

14÷(1-50%)=28(千克)

需加入的糖的重量:

28-20=8(千克)

答:再加入8千克糖,溶液浓度为50%。

点拨二 根据题意,第一次加水时,糖没有变化,再加糖,水没有变化,因此可以列方程解答。

解法二 设原有糖水x 千克。

40%x =(x +5)×30%

40%x =x×30%+5×30%

40%x =30%x +1.5

10%x =1.5

x =15

设再加入y 千克糖。 (155)30%155y y

+?+++=50%

200.320y y ?++=0.5 6+y =10+0.5y

0.5y =4

y =8

答:再加入8千克糖,溶液浓度为50%。

说明 例1和例2都是在溶液中采取添加溶质的方法加浓的,还有一种是靠蒸发掉水(溶剂)来使溶液加浓的。

例3 要从含盐20%的50千克盐水中蒸发一定的水分,得到含盐25%的盐水。应当蒸发掉多少千克水?

点拨 稀释的相反过程是蒸发。比如把盐水加热,一部分水变为水蒸气跑掉了,于是盐水中水的重量减少了,而盐的重量不变,这样盐水的浓度就增加了。不论蒸发还是稀释,这两种变化的共同点是在变化中溶质的重量不变,所以我们要抓住溶质不变这个特点解题。 解法一 50-50×20%÷25%

=50-40

=10(千克)

答:应当蒸发掉10千克水。

解法二设 应蒸发掉x 千克水。根据题意,盐的重量不变,则有

50×20%=(50-x)×25%

10-50×25%-25%x

10=12.5-25%x

25%x =2.5

x =10

答:应当蒸发掉10千克水。

(三)两种溶液配制问题

在浓度问题中,有这样一类题,是把原有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重量、不同浓度的溶液,混合在一起配成某种新浓度的溶液。这是浓度的配制问题,解这类问题较多的是利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因为混合前后的溶质是不变的。

例1 甲、乙两种酒精的浓度分别是60%和35%,现在要配制成浓度为50%的酒精5000克,应当从这两种酒精中各取多少克?

点拨 根据配制溶液的过程中,前后溶液中的溶质没有改变,利用这个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解 设取甲种酒精x 克。

x×60%+(5000-x)×35%=5000×50%

60%x -35%x +1750=2500

25%x +1750=2500

25%x =750

x =3000

5000-3000=2000(克)

答:取甲种酒精3000克,取乙种酒精2000克。

例2 甲、乙、丙三个容器里分别装有2000克、200克、300克酒精,已知甲容器中酒精浓度为20%,乙容器中的酒精浓度为丙容器中酒精浓度的2倍,三个容器的酒精溶液混合后的浓度为20.2%。乙容器中酒精浓度是多少?

点拨 由已知条件可设丙种酒精的浓度为x%,则乙种酒精的浓度为2x%,乙种酒精溶液中纯酒精是200×2x%,丙种酒精溶液中纯酒精是300×x%,根据三种酒精溶液中所含纯酒精的数量和就是混合后纯酒精的数量,可列方程解答。

解 设丙种酒精浓度为x%,则乙种酒精的浓度为2x%。 200020%2002%300%2000200300

x x ?+?+?++=20.2%

400432500x x ++=20.2% 400+7x =505

7x =105

x =15

2x%=30%

答:乙种溶液中酒精的浓度为30%。

例3 A 种酒精中纯酒精的含量为40%,B 种酒精中纯酒精的含量为36%,C 种酒精中纯酒精的含量为35%。它们混合后得到了纯酒精的含量为38.5%的酒精11升,其中B 种酒精比C 种酒精多3升,那么A 种酒精有多少升?

点拨 根据题意,混合以前A 种酒精重量、B 种酒精重量、C 种酒精重量之和应等于混合后酒精溶液的重量11升,B 种酒精比C 种酒精多3升,所以可知A 种酒精是11-(B +C)=11

-(C+3+C)=8-2C(升)。

又根据题意,A、B、C三种酒精混合前、后的纯酒精含量是不变的,可列方程来解。解设C种酒精有x升,B种酒精为(x+3)升,A种酒精为11-(x+x+3)=(8-2x)升。则 40%(8-2x)+36%(x+3)+35%x=11×38.5%

4.28-0.09x=4.235

x=0.5

所以A种酒精有:8-2x=8-2×0.5=7(升)

答:A种酒精有7升。

(四)溶液互换问题

浓度中溶液互换问题,就是先后把一个容器的溶液倒入对方容器中,再求混合后各自的浓度等问题。解答这类问题,要认真审题,分步解答,必要时可采取列表分析解答。

例1 有甲、乙两个容器,其中甲装了960克纯酒精,乙装了640克水。第一次将甲的一半倒给乙,混合后再把乙的一半倒给甲,这样连续三次后,甲中的溶液有多少克?其中含纯酒精多少克?

点拨根据题目的条件和要求,数量变化较多,如果采取列算式的方法解答,算式就会很繁杂,而选择列表法解答,就会使数量关系及数量变化清晰明了,易于准确快捷地解答。

答:甲中的溶液有1065克,其中含纯酒精645克。

例2 从装满100克浓度为60%的糖水杯中倒出20克糖水,再倒入清水将杯装满,搅拌后再倒出20克糖水,然后再倒入清水将杯装满。这样反复三次后,杯中糖水的浓度是多少?点拨最后杯中糖水的重量仍为100克,因此,只需求出最后糖水中含有多少糖,即可求出最后糖水的浓度。要求出剩下的糖,需求出三次倒出的糖水中含有多少糖。每次倒出的糖水虽然都是20克,但是由于浓度不同,所以每次倒出的糖是不相同的。

解法一原来杯中糖水的含糖量:

100×60%=60(克)

第一次倒出的糖水中含糖量:

20×60%=12(克)

加满水后糖水的浓度:

(60-12)÷100=48%

第二次倒出的糖水中含糖量:

20×48%=9.6(克)

加满水后糖水的浓度:

(60-12-9.6)÷100=38.4%

第三次倒出的糖水中含糖量:

20×38.4%=7.68(克)

加满水后糖水的浓度:

(60-12-9.6-7. 68)÷100=30.72%

答:反复三次后,杯中糖水的浓度为30.72%。

解法二

答:反复三次后,杯中糖水的浓度为30.72%。

例3 甲容器中有浓度为12%的盐水500克,乙容器中有水500克,把甲容器中盐水的一半倒入乙容器中,混合后,再把乙容器中现有盐水的一半倒入甲容器中;混合后再把甲容器中的盐水倒入乙容器中,使两个容器中的盐水同样多,最后乙容器中盐水的浓度是多少?

点拨这道题先后三次向对方容器倒入盐水或水,列式计算比较困难,用列表的方法能比较容易地计算出最后的结果。

答:最后乙容器中盐水的浓度为4.8%。

例4 甲桶里装有若干升水,乙桶里装有若干升纯酒精。先从甲桶往乙桶倒水,倒入的数量是乙桶原有纯酒精量的3倍;再从乙桶往甲桶倒混合液,倒入的数量等于甲桶中剩下的水量的2倍;最后从甲桶往乙桶倒混合液,倒入的数量是乙桶刚才剩下的混合液里的2倍。现在甲、乙两桶中混合液的数量相等,这时甲、乙两桶中酒精混合液的浓度各是多少?

点拨为了便于分析推理,设甲桶中原有水a升,乙桶原有纯酒精b升。根据题意,三次操

答:经过三次操作后,甲、乙两桶内酒精浓度分别约为16.7%,19.4%。

解题技巧

在解答溶液浓度的问题时,不论是稀释问题还是加浓问题,不论是两种溶液配制问题还是溶液互换问题,我们都要认真分析数量关系,要抓住不变量解题,有些题目可以根据公式直接解答。但一定要注意,在解答实际问题时,应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套用固定的公式,应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找到最简捷的解题方法。

竞赛能级训练

A 级

1.有含盐15%的盐水20千克,要使盐水的浓度变为20%,需要加盐多少千克?

2.一个容器内装有10升纯酒精,倒出2.5升后,用水加满;再倒出5升,再用水加满,这时容器中酒精的浓度是多少?

3.在一杯盐水里加入5克盐后,变成了浓度为20%重量为30克的盐水,这杯盐水原来的浓度是多少?

4.有含盐15%的盐水40千克,要配制含盐25%的盐水100千克,需加盐和水各多少千克?

5.有含量为7%的糖水600克,要使含糖量加大到10%,需要再加入糖多少克?

6.要从含盐16%的150千克盐水中蒸发掉一定量的水,得到含盐20%的盐水,应蒸发多少千克水?

7.一种含药量为45%的新农药,稀释到含药量为1.5%时,杀虫力最强。用含药量为45%的农药配成含药量为1.5%的药水900千克,需要45%农药和水各多少千克?

8.甲容器中有8%的食盐水150克,乙容器中有12.5%的食盐水60克。现在分别向两个容器倒入等量的水,使两个容器中的食盐水浓度相同,向每一个容器倒入多少克水?

9.把20%的盐水与5%的盐水混合,配成15%的盐水600克。需要20%的盐水和5%的盐水各多少克?

10.在含盐为15%的盐水中,加入10千克盐,盐水的浓度增加到25%。原有盐水多少千克?

11.甲容器中有8%的盐水300克,乙容器中有12.5%的盐水120克。往甲、乙两个容器分别倒入等量的水,使两个容器中盐水的浓度一样,每个容器应倒入多少克水?

B 级

1.有含盐25%的盐水400克,要使盐水的浓度变为20%,应加入5%的盐水多少克?

2.甲容器中有10%的盐水400克,乙容器中有15%的盐水240克。往甲、乙两个容器分别倒入等量的水,使两个容器中盐水的浓度一样,每个容器应倒入水多少克?

3.甲容器中有浓度为20%的糖水400克,乙容器中有浓度为10%的糖水600克。分别从甲、乙中取出相同重量的糖水,把从甲中取出的糖水倒入乙中,把从乙中取出的糖水倒入甲中,现在甲、乙两个容器中糖水浓度的相同。问:从甲、乙容器中取出多少克糖水倒入另一个容器?

4.甲容器中有纯酒精11升,乙容器中有水15升。第一次将甲容器中的一部分纯酒精倒入乙容器,使酒精与水混合;第二次将乙容器中的一部分混合液倒入甲容器,这样甲容器中纯酒精含量为62.5%,乙容器中纯酒精含量为25%,那么第二次从乙容器倒入甲容器的混合液有多少升?

5.A、B、C三个容器中各盛有100克、200克、300克水,把某种浓度的盐水100克倒入A 中,混合后取出100克倒入B中,再混合后又从B中取出100克倒入C中,现在C中的盐水浓度为0.5%。最早倒入A中的盐水浓度为多少?

6.两个杯中分别装有浓度为40%与10%的糖水,混合后糖水的浓度为30%。如果再加入300克20%的糖水,混合后糖水的浓度为25%,那么原有40%的糖水多少克?

7.一个容器内装满水,倒出全部水的1

2

,然后装入同样多的酒精,混合后再倒出全部溶液

的1

3

,又用酒精灌满。混合后又倒出全部溶液的

1

4

,再用酒精灌满。这时酒精占全部溶液

的百分之几?

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12分)

1.把25克盐放进100克水里配制成盐水,200克这样的盐水含盐( )克。

A.50

B.40

C.20

2.一种含药量为35%的灭蚊剂,如稀释到含量为1.75%灭蚊最有效。用( )千克含药量为35%的农药兑( )千克水才能配成含量为1.75%的药水800千克。

A.40,760

B.50,780

C.60,800

D.65,850

二、填空题(每题7分,共28分)

1.有浓度

2.5%的盐水300克,为了制成浓度为5%的盐水,从中要蒸发掉克水。

2.在浓度为10%的80克盐水中,加入克水就能得到浓度为4%的盐水。

3.在一桶含盐量为20%的盐水中加入15克盐,桶中盐水的浓度增加到25%。桶中原有克盐水。

4.甲容器中有10%的食盐水300克,乙容器中有15%的食盐水120克。往甲、乙两个容器分别倒入等量的水,使两个容器的食盐水浓度一样,倒入克水。

三、解答题(每题12分,共60分)

1.甲容器有浓度为2%的盐水180克,乙容器中有浓度为9%的盐水若干克,从乙中取出240克盐水倒入甲中,再往乙中倒入水,使两个容器中有一样多同样浓度的盐水。

(1)现在甲容器中食盐水的浓度是多少?

(2)再往乙容器倒入水多少克?

2.要配制含20%的硫酸溶液500克,需要18%和23%的硫酸溶液各多少克?

3.甲瓶酒精溶液是乙瓶酒精溶液的2倍,甲瓶酒精溶液的浓度是20%,乙瓶酒精溶液的浓度为35%。将两瓶酒精溶液混合后,酒精溶液的浓度是多少?

4.甲、乙两个同样的杯子,甲杯中有半杯清水,乙杯中有满杯含50%酒精的溶液。先将乙杯中酒精溶液的一半倒入甲杯,搅匀后再将甲杯酒精的一半倒入乙杯,这时乙杯中的酒精溶液是百分之几?

5.甲、乙、丙三种酒精溶液的浓度分别为20%,30%和45%,将它们混合在一起,得到浓度为35%的酒精溶液45升。已知浓度为20%的甲种溶液用量是乙种酒精溶液用量的3倍,原来三种浓度的酒精溶液各用了多少升?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集锦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集锦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集锦 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甲行驶了全程的5/11,如果甲每小时行驶4.5千米,乙行了5小时。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开出。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五分之四,货车行了全程的四分之一后,再行28千米与客车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甲乙两人绕城而行,甲每小时行8千米,乙每小时行6千米。现在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相背出发,乙遇到甲后,再行4小时回到原出发点。求乙绕城一周所需要的时间 4、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步行走向B地,当甲走了全程的1\4时,乙离B地还有640米,当甲走余下的5\6时,乙走完全程的7\10,求AB两地距离是多少米 5、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75千米,乙车行完全程需7小时。两车开出3小时后相距15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甲,已两人要走完这条路,甲要走30分,已要走20分.现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走.走3分后,甲发现有东西没拿,拿东西耽误3分,甲再走几分钟跟已相遇

7、甲,乙两辆汽车从A地出发,同向而行,甲每小时走36千米,乙每小时走48千米,若甲车比乙车早出发2小时,则乙车经过多少时间才追上甲车? 8、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36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从a地出发至1千米时,发现有物品落在a地,便立即返回,拿了物品又立即从a地向b地行进,这样甲、乙两人恰好在a,b两地的中点处相遇,又知甲每小时比乙多走0.5千米,求甲、乙两人的速度9、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400千米两地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小时行40千米,两列火车行驶几小时后,相遇有相距100千米? 10、甲每小时行驶9千米,乙每小时行驶7千米。两者在相距6千米的两地同时向背而行,几小时后相距150千米 11、甲乙两车从相距60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已知甲车每小时行4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8千米两车相遇时乙车行了多少千米? 12、两车相向,6小时相遇,后经4小时,客车到达,货车还有188千米,问两地相距? 13、甲乙两地相距600千米,客车和货车从两地相向而行,6小时相遇,已知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3分之2 ,求二车的速度?

小学经典奥数题目及答案

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1、电影票原价每张若干元,现在每张降低3元出售,观众增加一半,收入增加五分之一,一张电影票原价多少元? 2、甲乙在银行存款共9600元,如果两人分别取出自己存款的40%,再从甲存款中提120元给乙。这时两人钱相等,求乙的存款 3、由奶糖和巧克力糖混合成一堆糖,如果增加10颗奶糖后,巧克力糖占总数的60%。再增加30颗巧克力糖后,巧克力糖占总数的75%,那么原混合糖中有奶糖多少颗?巧克力糖多少颗? 4、小明和小亮各有一些玻璃球,小明说:“你有球的个数比我少1/4!”小亮说:“你要是能给我你的1/6,我就比你多2个了。”小明原有玻璃球多少个?

5、搬运一个仓库的货物,甲需要10小时,乙需要12小时,丙需要15小时.有同样的仓库A和B,甲在A仓库、乙在B仓库同时开始搬运货物,丙开始帮助甲搬运,中途又转向帮助乙搬运.最后两个仓库货物同时搬完.问丙帮助甲、乙各多少时间? 6、一件工作,若由甲单独做72天完成,现在甲做1天后,乙加入一起工作,合作2天后,丙也一起工作,三人再一起工作4天,完成全部工作的1/3,又过了8天,完成了全部工作的5/6,若余下的工作由丙单独完成,还需要几天? 7、股票交易中,每买进或卖出一种股票都必须按成交易额的1%和2%分别交纳印花税和佣金(通常所说的手续费)。老王10月8日以股票10.65元的价格买进一种科技股票3000股,6月26日以每月13.86元的价格将这些股票全部卖出,老王卖出这种股票一共赚了多少钱?

8、某书店老板去图书批发市场购买某种图书,第一次购书用100元,按该书定价2.8元出售,很快售完。第二次购书时,每本的批发价比第一次增多了0.5元,用去150元,所购数量比第一次多10本,当这批书售出4/5时出现滞销,便以定价的5折售完剩余图书。试问该老板第二次售书是赔钱还是赚钱,若赔,赔多少,若赚,赚多少 9、一件工程原计划40人做,15天完成.如果要提前3天完成,需要增加多少人 10、育才小学原来体育达标人数与未达标人数比是3:5,后来又有60名同学达标,这时达标人数是未达标人数的9/11,育才小学共有学生多少人?

六年级奥数分数应用题经典例题加练习带答案

一.知识的回顾 1.工厂原有职工128人,男工人数占总数的1 4 ,后来又调入男职工若干人,调入后男工人数占总人数的 2 5 ,这时工厂共有职工 人. 【解析】 在调入的前后,女职工人数保持不变.在调入前,女职工人数为1 128(1)964 ?-=人, 调入后女职工占总人数的23155-=,所以现在工厂共有职工3 961605 ÷=人. 2.有甲、乙两桶油,甲桶油的质量是乙桶的5 2 倍,从甲桶中倒出5千克油给乙桶后,甲桶油的质量是乙桶的 4 3 倍,乙桶中原有油 千克. 【解析】 原来甲桶油的质量是两桶油总质量的55 527 =+,甲桶中倒出5千克后剩下的油的 质量是两桶油总质量的44 437 =+,由于总质量不变,所以两桶油的总质量为 545()3577÷-=千克,乙桶中原有油2 35107 ?=千克. 【例 2】 (1)某工厂二月份比元月份增产10%,三月份比二月份减产10%.问三月份比 元月份增产了还是减产了?(2)一件商品先涨价15%,然后再降价15%,问现在的价格和原价格比较升高、降低还是不变? 【解析】 (1)设二月份产量是1,所以元月份产量为: ()10 11+10%= 11 ÷,三月份产量为:110%=0.9-,因为 10 11 >0.9,所以三月份比元月份减产了 (2)设商品的原价是1,涨价后为1+15%=1.15,降价15%为: ()1.15115%=0.9775?-,现价和原价比较为:0.9775<1,所以价格比较后是价 降低了。

【巩固】 把100个人分成四队,一队人数是二队人数的1 13倍,一队人数是三队人数的11 4 倍,那么四队有多少个人? 【解析】 方法一:设一队的人数是“1”,那么二队人数是:1 3 113 4 ÷= ,三队的人数是:141145÷=,345114520++= ,因此,一、二、三队之和是:一队人数51 20 ?,因为人数是整数,一队人数一定是20的整数倍,而三个队的人数之和是51?(某一整 数), 因为这是100以内的数,这个整数只能是1.所以三个队共有51人,其中一、二、三队各有20,15,16人.而四队有:1005149-=(人). 方法二:设二队有3份,则一队有4份;设三队有4份,则一队有5份.为统一一队所以设一队有[4,5]20=份,则二队有15份,三队有16份,所以三个队之和为 15162051++=份,而四个队的份数之和必须是100的因数,因此四个队份数之和是100份,恰是一份一人,所以四队有1005149-=人(人). 【例 3】 新光小学有音乐、美术和体育三个特长班,音乐班人数相当于另外两个班人数的 25,美术班人数相当于另外两个班人数的3 7,体育班有58人,音乐班和美术班各有多少人? 【解析】 条件可以化为:音乐班的人数是所有班人数的22 527 =+,美术班的学生人数是所 有班人数的33 7310 =+,所以体育班的人数是所有班人数的2329171070--=,所以所 有班的人数为295814070 ÷=人,其中音乐班有2 140407?=人,美术班有 3 1404210 ?=人.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全)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1.某市举行小学数学竞赛,结果不低于80分的人数比80分以下的人数的4倍还多2人,及格的人数比不低于80分的人数多22人,恰是不及格人数的6倍,求参赛的总人数? 解: 设不低于80分的为A人,则80分以下的人数是(A-2)/4,及格的就是A+22,不及格的就是A+(A-2)/4-(A+22)=(A-90)/4,而6*(A-90)/4=A+22,则A=314,80分以下的人数是(A-2)/4,也即是78,参赛的总人数314+78=392 2.电影票原价每若干元,现在每降低3元出售,观众增加一半,收入增加五分之一,一电影票原价多少元? 解:设一电影票价x元 (x-3)×(1+1/2)=(1+1/5)x (1+1/5)x这一步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做 (x-3){现在电影票的单价}×(1+1/2){假如原来观众总数为整体1,则现在的观众人数为(1+2/1)} 左边算式求出了总收入 (1+1/5)x{其实这个算式应该是:1x*(1+5/1)把原观众人数看成整体1,则原来应收入1x 元,而现在增加了原来的五分之一,就应该再*(1+5/1),减缩后得到(1+1/5x)} 如此计算后得到总收入,使方程左右相等

3.甲乙在银行存款共9600元,如果两人分别取出自己存款的40%,再从甲存款中提120元给乙。这时两人钱相等,求乙的存款. 解答:解:设乙存款x元,则甲存款是9600-x元,由题意得: (9600-x)(1-40%)x=(1-40%)x+2×120, 5760-60%x=60%x+240, 60%x+60%x=5760-240, 1.2x=5520, x=4600; 答:乙的存款4600元.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设出未知数,另一个未知数用设出的字母表示,再根据数量关系等式:甲存款的(1-40%)等于乙存款的(1-40%)加上2个120元,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4.由奶糖和巧克力糖混合成一堆糖,如果增加10颗奶糖后,巧克力糖占总数的60%。再增加30颗巧克力糖后,巧克力糖占总数的75%,那么原混合糖中有奶糖多少颗?巧克力糖多少颗?答案 加10颗奶糖,巧克力占总数的60%,说明此时奶糖占40%, 巧克力是奶糖的60/40=1。5倍 再增加30颗巧克力,巧克力占75%,奶糖占25%,巧克力是奶糖的3倍 增加了3-1.5=1.5倍,说明30颗占1.5倍 奶糖=30/1.5=20颗 巧克力=1.5*20=30颗 奶糖=20-10=10颗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奥数测试题

小学六年级奥数测试题 1、2009+200.9+20.09+2.009+991+99.1+9.91+0.991=( )。 2、2009×2009×2009×2009×2009×2009×2009×2009的积的个位数是 ( )。 3、99999×7+11111×37=( )。 4、观察前三个算式,找出规律,在最后的式子中的括号内填入合适的数。123456789×9=1111111101;123456789×18=2222222202; 123456789×27=3333333303;123456789×( )=8888888808 5、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健儿勇夺金、银、铜牌100枚。其中,金牌数比银牌数的2倍多9枚,铜牌数比银牌数多7枚。请算一算:中国运动健儿获得金牌( )枚,银牌( )枚,铜牌( )枚。 6、列车通过420米长的海底隧道用16秒;通过一座120米长的桥梁用10秒。列车的车身长( )米。 7、4条直线最多能把一个长方形割成( )块。 8、有5位同学参加数学比赛,比赛分数都为整数。5人中最高分数100分,最低分数是60分,且每人所得分数不相同,5人的平均分数是85分。请估算一下,排在第三的那位同学最少得( )分。 9、箱子里有红球30个,白球20个,黄球15个,蓝球25个。那么最少要从箱子里摸出( )个球,才能保证摸出的球有红球,白球,黄球,和蓝球。10、开学前打扫教室,小明30分钟能打扫完毕;小芬却要50分钟才能打扫完毕。现在小明先打扫6分钟,然后小芬也来参加一起打扫,那么,还要( )分钟就可以打扫完毕。

11、科学家进行一项科学实验,每隔2小时做一次记录,做第六次记录时,挂钟时针指向“11”,做第一次记录时,时针指向( )。 12、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从a,b两地同时相向开出。出发后2小时,两车相距282千米;出发后5小时,两车相遇。请回答:a,b两地相距( )千米。 13、把19个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重叠起来,如右图,拼成 一个立体图形,求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是( )平 方厘米。 15、100名学生当上全区儿童运动会的“志愿者”,男同学2人一组,女同学3人一组,刚好41组。男志愿者有( )名,女志愿者有( )名。

六年级奥数列方程解应用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就是用代数算法解应用题。它以布列方程为前提,先不考虑求得数,只把所求未知数设x。一般所求问 题与已知条件的数量关系明显者,采取设直接未知数的办法,即求什么就设什么为x;而所求问题与已知条件的数量关系隐蔽者,则采取设间接未知数的办法,即设一个跟所求问题与已知条件相关联的未知数为x。 但是,无论设哪种未知数为x,均将其放在与已知数同等的地位,一起参加数量关系的分析和运算。 列方程解应用题,一般分四步进行: ①弄清题意,用x表示未知数; ②找出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式; ③解方程; ④检验并作答。 正确的方程式,应符合下列条件: ①等号两边的意义的相同; ②等号两边的数量相等; ③等号两边的单位一致。 例1.光明小学买回一批图书,如果每班发15本,则少20本,如果每班发12本,则剩下16本,这个学校一共有多少个班买回图书多少本 我能行: 1、一批游客过一条河,如果每只船坐10个人,还剩4人,如果每船坐12个人,那么多出1只船,你知道这批游客有多少人有多少只船 2、小明每天同一时间从家出发去学校,如果每分钟行60米,则可提前1分钟到校,如果每分钟行50米,则迟到2分钟,小明家离学校多少米 3、某班班主任给同学们分巧克力,如果每个人分10块,则剩下8块,如果每个人分12块,有6个同学分不到。这个班有多少个学生 例2.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少1,如果十位上的数字扩大

4倍,个位上的数字减去2,那么所得的两位数比原来大58,求原来的两位数是多少 解析:这道题用算术方法解答有一定的难度,换成方程来解答,思路就比较简洁。设个位上的数字为 x人,则十位上的数字是?x -1? 我能行: 1、有一个两位数,它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和是14,如果把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位置交换后,所得的两位数比原来的两位数大36,求原来的两位数 2、甲数是乙数的3倍,甲数减去85,乙数减去5,则两数相等,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3、一个三位数,十位数字是0,其余两位数字之和是12,如果个位数字减2,百位数字加1,那么所得的新数比原数的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互换位置后的数小100,求原三位数。 例3.100个和尚吃100个馒头,大和尚每人吃3个,小和尚每3人吃一个,那么一共有几个大和尚,几个小和尚 我能行: 1、鸡兔同笼,从上面数,有15个头。从下面数,共48条腿,鸡和兔子各有多少只 2、桌子上有5分和2分的硬币共十枚,总共4角4分,有5分和2分的硬币各多少枚 3、一份数学试卷有20道选择题,规定做对一题得5分,不做或做错倒扣1分,结果某学生得分为76分,问他做对了几道题 例4.甲、乙两列火车从相距470千米的两城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3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出发2小时后,甲车才出发,求甲车几小时后与乙车相遇 解析:甲、乙两车相向而行,“甲车行驶的路程+乙车行驶的路程=总路程”,乙车行驶的路程 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先出发2小时所走的路程,另一部分是和甲车同时行驶的路程,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集锦及答案修订版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集锦 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集锦及答案 工程问题 1.甲乙两个水管单独开,注满一池水,分别需要20小时,16小时.丙水管单独开,排一池水要10小时,若水池没水,同时打开甲乙两水管,5小时后,再打开排水管丙,问水池注满还是要多少小时2.修一条水渠,单独修,甲队需要20天完成,乙队需要30天完成。如果两队合作,由于彼此施工有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就要降低,甲队的工作效率是原来的五分之四,乙队工作效率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九。现在计划16天修完这条水渠,且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那么两队要合作几天 3.一件工作,甲、乙合做需4小时完成,乙、丙合做需5小时完成。现在先请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完这件工作要多少小时 4.一项工程,第一天甲做,第二天乙做,第三天甲做,第四天乙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恰好用整数天完工;如果第一天乙做,第二天甲做,第三天乙做,第四天甲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完工时间要比前一种多半天。已知乙单独做这项工程需17天完成,甲单独做这项工程要多少天完成 5.师徒俩人加工同样多的零件。当师傅完成了1/2时,徒弟完成了120个。当师傅完成了任务时,徒弟完成了4/5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6.一批树苗,如果分给男女生栽,平均每人栽6棵;如果单份给女生栽,平均每人栽10棵。单份给男生栽,平均每人栽几棵 7.一个池上装有3根水管。甲管为进水管,乙管为出水管,20分钟可将满池水放完,丙管也是出水管,30分钟可将满池水放完。现在先打开甲管,当水池水刚溢出时,打开乙,丙两管用了18分钟放完,当打开甲管注满水是,再打开乙管,而不开丙管,多少分钟将水放完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经典.doc

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1 电影票原价每张若干元,现在每张降低3元出售,观众增加一半,收入增加五分之一,一张电影票原价多少元? 解:设一张电影票价x元 (x-3)×(1+1/2)=(1+1/5)x (1+1/5)x这一步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做 (x-3){现在电影票的单价}×(1+1/2){假如原来观众总数为整体1 ,则现在的观众人数为(1+2/1)} 左边算式求出了总收入 (1+1/5)x{其实这个算式应该是:1x*(1+5/1)把原观众人数看成整体1 ,则原来应收入1x元,而现在增加了原来的五分之一,就应该再*(1+5/1),减缩后得到(1+1/5x)} 如此计算后得到总收入,使方程左右相等 2 甲乙在银行存款共9600元 ,如果两人分别取出自己存款的40% ,再从甲存款中提120元给乙。这时两人钱相等 ,求乙的存款 答案 取40%后,存款有 9600×(1-40%)=5760(元) 这时,乙有:5760÷2+120=3000(元) 乙原来有:3000÷(1-40%)=5000(元) 3 由奶糖和巧克力糖混合成一堆糖,如果增加10颗奶糖后,巧克力糖占总数的60%。再增加30颗巧克力糖后,巧克力糖占总数的75%,那么原混合糖中有奶糖多少颗?巧克力糖多少颗? 答案 加10颗奶糖,巧克力占总数的60% ,说明此时奶糖占40% , 巧克力是奶糖的60/40=1。5倍 再增加30颗巧克力,巧克力占75% ,奶糖占25% ,巧克力是奶糖的3倍 增加了3-1.5=1.5倍,说明30颗占1.5倍 奶糖=30/1.5=20颗 巧克力=1.5*20=30颗 奶糖=20-10=10颗

小明和小亮各有一些玻璃球,小明说:“你有球的个数比我少1/4!”小亮说:“你要是能给我你的1/6 ,我就比你多2个了。”小明原有玻璃球多少个? 答案 小明说:“你有球的个数比我少1/4!” ,则想成小明的球的个数为4份,则小亮的球的个数为3份 4*1/6=2/3 (小明要给小亮2/3份玻璃球) 小明还剩:4-2/3=3又1/3(份) 小亮现有:3+2/3=3又2/3(份) 这多出来的1/3份对应的量为2 ,则一份里有:3*2=6(个) 小明原有4份玻璃球,又知每份玻璃球为6个,则小明原有玻璃球4*6=24(个) 搬运一个仓库的货物 ,甲需要10小时 ,乙需要12小时 ,丙需要15小时.有同样的仓库A 和B ,甲在A仓库、乙在B仓库同时开始搬运货物 ,丙开始帮助甲搬运 ,中途又转向帮助乙搬运.最后两个仓库货物同时搬完.问丙帮助甲、乙各多少时间? 解:设搬运一个仓库的货物的工作量是1.现在相当于三人共同完成工作量2 ,所需时间是 答:丙帮助甲搬运3小时 ,帮助乙搬运5小时 解本题的关键 ,是先算出三人共同搬运两个仓库的时间.本题计算当然也可以整数化 ,设搬运一个仓库全部工作量为 60.甲每小时搬运 6 ,乙每小时搬运 5 ,丙每小时搬运4 三人共同搬完 ,需要 60 × 2÷(6+ 5+ 4)= 8(小时)

小学六年级奥数入学测试题

小学六年级奥数入学测试题 【考生注意】 本试卷包括两道大题(13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题:(本题共有12道小题,每小题7分,满分84分) 1.计算: =______________. 2.7个连续质数从大到小排列是a、b、c、d、e、f、g,已知它们的和是偶数,那么c=______. 3. 上面这个火柴等式显然是错误的,请你移动两根火柴,使它成为一个正确的等式(所移动的两根火柴不许拿走,也不许与其他火柴重合),那么组成的正确等式是 . 4.两个孩子在圆形跑道上从同一点A出发按相反方向运动,他们的速度是5米/秒和9米/秒.如果他们同时出发并当他们在A点第一次相遇的时候结束,那么他们从出发到结束之间相遇的次数是 (不计出发时和结束时的两次). 5.学校举行一次考试,科目是英语、历史、数学、物理和语文,每科满分为5分,其余等级依次为4、3、2、1分.今已知按总分由多到少排列着5个同学A、B、C、D、E,并且满足条件:①在同一科目以及总分中,没有得分相同的人;②A的总分是24;③C有4门科目得了相同分数;④D历史得4分,E物理得5分,

语文得3分.那么B的成绩是:英语分, 历史,数学分,物理分,语文分 . 6.数的各位数字之和为.7.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驶32千米,货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两车分别到达乙地和甲地后,立即返回出发地.返回的速度,客车增加8千米/小时,货车减速5千米/小时.已知两车两次相遇处相距70千米,那么货车比客车早返回出发地小时. 8.40只脚的蜈蚣与3个头的龙同在一个笼中,共有26个头、298只脚,若40只脚的蜈蚣有1个头,则3个头的龙有只脚. 9.确定图7-1中图形的周长,至少要知道8条边中边 的长度. 10.如图7-2,小圆半径为10,大圆半径 为20,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3.14). 11.某一天中,经理有5封信要交给打字员打字,每次他都将信放在打字员的信堆的上面,打字员有时间就将信堆最上面的那封信取来打.假定5封信按经理放在信堆上的先后顺序依次编号为l、2、3、4、5,那么打字员有___________种可能的打字顺序. 12.请将1、2、3……14填入图7-3中所 示的图形的圆圈内(每个数用一次,每个

六年级上册数学解方程

X-2/7X=3/4 70%X + 20%X = 3.6 25% + 10X =4/5 X - 15%X = 68 X+3/8 X=121 5X-3×5/21 =5/11 6X+5 =13.4 X÷(6/35) =(26/45) ×(13/25) 2(x-0.6)=4 (0.5+x)+x=9.8÷2 2(X+X+0.5)=9.8 25000+x=6x 3200=450+5X+X X-0.8X=6 12x-8x=4.8 7.5*2X=15 1.2x=81.6 x+5.6=9.4 52-x =15 91÷x =1.3 X+8.3=10.7 15x =3 3x-8=16 7(x-2)=2x+3 3x+9=2718(x-2)=270 12x=300-4x 7x+5.3=7.4 3x÷5=4.8 30÷x+25=85 1.4×8-2x=6 6x-12.8×3=0.06 410-3x=170 3(x+0.5)=21 0.5x+8=43

6x-3x=18 (200-x)÷5=30 (x-140)÷70=4 0.1(x+6)=3.3×0.4 4(x-5.6)=1.6 7(6.5+x)=87.5 (27.5-3.5)÷x=4 3X-(1/2+1/4)=7/12 6.6-5X=3/4-4X 1.1X+ 2.2=5.5- 3.3X (0.5+x)+x=9.8÷2 2(X+X+0.5)=9.8 25000+x=6x 3200=450+5X+X X-0.8X=6 12x-8x=4.8 7.5*2X=15 1.2x=81.6 x+5.6=9.4 52-x =15 91÷x =1.3 X+8.3=10.7 15x =3 3x-8=16 7(x-2)=2x+3 3x+9=2718(x-2)=270 12x=300-4x 7x+5.3=7.4 3x÷5=4.8 30÷x+25=85 1.4×8-2x=6 6x-12.8×3=0.06 410-3x=170 3(x+0.5)=21 0.5x+8=43 6x-3x=18 1.5x+18=3x 5×3-x÷2=8 0.273÷x=0.35 1.8x=0.972 x÷0.756=90 9x-40=5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全面)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 1. 某市举行小学数学竞赛,结果不低于80分的人数比80分以下的人数的4倍还多2人, 及格的人数比不低于80分的人数多22人,恰是不及格人数的6倍,求参赛的总人数? 2. 电影票原价每张若干元,现在每张降低3元出售,观众增加一半,收入增加五分之一,一张 电影票原价多少元? 3.甲乙在银行存款共9600元,如果两人分别取出自己存款的40%,再从甲存款中提120元给 乙。这时两人钱相等,求乙的存款 4. 由奶糖和巧克力糖混合成一堆糖,如果增加10颗奶糖后,巧克力糖占总数的60%。再增 加30颗巧克力糖后,巧克力糖占总数的75%,那么原混合糖中有奶糖多少颗?巧克力糖多少颗? 5. 小明和小亮各有一些玻璃球,小明说:“你有球的个数比我少1/4!”小亮说:“你要是能给 我你的1/6,我就比你多2个了。”小明原有玻璃球多少个? 6. 搬运一个仓库的货物,甲需要10小时,乙需要12小时,丙需要15小时.有同样的仓库A 和B,甲在A仓库、乙在B仓库同时开始搬运货物,丙开始帮助甲搬运,中途又转向帮助乙搬运.最后两个仓库货物同时搬完.问丙帮助甲、乙各多少时间? 7. 一件工作,若由甲单独做72天完成,现在甲做1天后,乙加入一起工作,合作2天后,丙也一起 工作,三人再一起工作4天,完成全部工作的1/3,又过了8天,完成了全部工作的5/6,若余下的工作由丙单独完成,还需要几天? 8.股票交易中,每买进或卖出一种股票都必须按成交易额的1%和2%分别交纳印花税和佣金 (通常所说的手续费)。老王10月8日以股票10.65元的价格买进一种科技股票3000股,6月26日以每月13.86元的价格将这些股票全部卖出,老王卖出这种股票一共赚了多少钱? 9. 某书店老板去图书批发市场购买某种图书,第一次购书用100元,按该书定价2.8元出售, 很快售完。第二次购书时,每本的批发价比第一次增多了0.5元,用去150元,所购数量比第一次多10本,当这批书售出4/5时出现滞销,便以定价的5折售完剩余图书。试问该老板第二次售书是赔钱还是赚钱,若赔,赔多少,若赚,赚多少

小学六年级经典难题-奥数题

1、某校参加数学竞赛的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的4倍少8人,比女生人数的3倍多24人,这个学校参加数学竞赛的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 2、修一条长200米的水渠,已经修了80米,再修多少米刚好修了这条水渠的3/5? 3、一本书600页,第一天看了它的1/4,第二天看了它的2/5,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 4、爱达花园小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六(1)班捐的占六年级的1/3,六年级捐的占全校捐款的1/4,全校共捐款2400元,六(1)班捐了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 5、甲乙两地相距60千米,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当汽车超过全程中点10千米时,还剩下全程的几分之几? 6、学校去年植树120棵,今年植树的棵树比去年的3/4多5棵,今年植树多少棵?

7、学校今年植树120棵,比去年的3/5多5棵,去年植树多少棵? 8、一筐苹果,第一次卖出它的一半,第二次卖出的是第一次的4/5,还剩下这筐苹果的几分之几没有卖? 9、一个乒乓球从25米的高空下落,每次弹起的高度是下落高度的2/5,它第四次下落后又能弹起多少米? 10、一批加工服装的任务按4:5分配给甲、乙两个车间,实际甲车间生产了450套,超过分配任务的1/4。这批服装共有多少套? 11、某年七月份雨天是晴天的2/3,阴天是晴天的2/5,这个月晴天有几天? 12、商场有白、蓝、花布一共1380米,白、花布米数的比是5∶6,花布的米数是蓝布的3/2倍,三种布各有多少米?

13、三组同学采集树种,甲组、乙组、丙组的工作效率的比是5∶3∶4。甲组采集了15千克,乙组比丙组少采集多少千克? 14、甲数是乙数的3/5,丙数是甲数的2/3,丙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 15、每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5/7公顷,8台拖拉机45分钟耕多少公顷? 16、一根绳子,第一次剪去它的1/2,第二次剪去剩下的1/3,第三次剪去又剩下的1/4,剩下的绳子是原来的几分之几? 17、一种混凝土的水泥、黄沙和石子的比是2∶3∶5,如果有3/4吨的水泥搅拌混凝土,需要黄沙和石子个多少吨。 18、小红8天读一本书的2/5,剩下的准备6天读完,平均每天读这本书的几分之几?

小学六年级奥数测试题及答案-小学奥数题100道及答案六年级

小学六年级奥数测试题及答案 奥数(一) 一、填空题: 3.一个两位数,其十位与个位上的数字交换以后,所得的两位数比原来小27,则满足条件的两位数共有______个. 5.图中空白部分占正方形面积的______分之______. 6.甲、乙两条船,在同一条河上相距210千米.若两船相向而行,则2小时相遇;若同向而行,则14小时甲赶上乙,则甲船的速度为______. 7.将11至17这七个数字,填入图中的○内,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的和相等. 8.甲、乙、丙三人,平均体重60千克,甲与乙的平均体重比丙的体重多3千克,甲比丙重3千克,则乙的体重为______千克. 9.有一个数,除以3的余数是2,除以4的余数是1,则这个数除以12的余数是______. 10.现有七枚硬币均正面(有面值的面)朝上排成一列,若每次翻动其中的六枚,能否经过若干次的 翻动,使七枚硬币的反面朝上______(填能或不能). 二、解答题: 1.浓度为70%的酒精溶液500克与浓度为50%的酒精溶液300克,混合后所得到的酒精溶液的浓度 是多少? 2.数一数图中共有三角形多少个?

3.一个四位数,它的第一个数字等于这个数中数字0的个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这个数中数字1的个数,第三个数字表示这个数中数字2的个数,第四个数字等于这个数中数字3的个数,求出这个四位数. 奥数(一)答案 一、填空题: 1.(1) 3.(6个) 设原两位数为10a+b,则交换个位与十位以后,新两位数为10b+a,两者之差为(10a+b)-(10b+a)=9(a-b)=27,即a-b=3,a、b为一位自然数,即96,85,74,63,52,41满足条件.4.(99) 5.(二分之一) 把原图中靠左边的半圆换成面积与它相等的右半部的半圆,得右图,图 6.(60千米/时) 两船相向而行,2小时相遇.两船速度和210÷2=105(千米/时);两船同向行,14小时甲赶上乙,所以甲船速-乙船速=210÷14=15(千米/时),由和差问题可得甲:(105+15)÷2=60(千米/时).乙:60-15=45(千米/时).

六年级小升初奥数列方程解方程列方程解决问题

学员姓名学员年级学员性别就读学校辅导学科辅导教师辅导时间月日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义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过程与方法: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培养学生的代数思想。 重点难点1、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理解形如a±x =b的方程原理,掌握正确的解方程格式及检验方法。 作业评价优良忘做忘带 教学过程1、概念的引入 2、例题讲解 3、习题练习 4、总结巩固提升 5、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 签字确认教学主任:学管师:学员:

六年级第4讲 解方程列方程 知识要点: 一、解方程 步骤: 1.去分母,(通过最小公倍数约掉), 2.移项,把带有X 的都到等号的一边,要变负号:原来是+移项就变成-;原来是-移项就变成+ 3.合并同类项(把带X 的放到等号的一边,数字的放到等好的另一边) 4.把X 的前面的数字,变为1,(两边同时除以X 前面的数字) 例1、解方程 x x 7 213351-=- 【解析】:1.去分母,(没有分数直接进行移项) 两边同时乘以分母5和7的最小公倍数35: 7x-33×35=35-2×5x,即7x-33×35=35-10x 2.移项、7x+10x=35+33×35 3.合并同类项:(10+7)x=1190 4.把X 的前面的数字,变为1.两边同时除17: x=1190÷7=70 练习1:

(1)X-0.8X=6 (2)200=450+5X+X 16×5+5X=90 6.8X -4.4=0.4×6 (3 )25000+x=6x (4)2(X+X+0.5)=9.8 (5)252394=?-x (6)2553x x -=-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集锦(终审稿)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集锦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集锦 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甲行驶了全程的5/11,如果甲每小时行驶4.5千米,乙行了5小时。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开出。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五分之四,货车行了全程的四分之一后,再行28千米与客车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甲乙两人绕城而行,甲每小时行8千米,乙每小时行6千米。现在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相背出发,乙遇到甲后,再行4小时回到原出发点。求乙绕城一周所需要的时间 4、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步行走向B地,当甲走了全程的1\4时,乙离B地还有640米,当甲走余下的5\6时,乙走完全程的7\10,求AB两地距离是多少米 5、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75千米,乙车行完全程需7小时。两车开出3小时后相距15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甲,已两人要走完这条路,甲要走30分,已要走20分.现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走.走3分后,甲发现有东西没拿,拿东西耽误3分,甲再走几分钟跟已相遇? 7、甲,乙两辆汽车从A地出发,同向而行,甲每小时走36千米,乙每小时走48千米,若甲车比乙车早出发2小时,则乙车经过多少时间才追上甲车? 8、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36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从a地出发至1千米时,发现有物品落在a地,便立即返回,拿了物品又立即从a地向b地行进,这样甲、乙两人恰好在a,b两地的中点处相遇,又知甲每小时比乙多走0.5千米,求甲、乙两人的速度?

小学六年级经典奥数题和答案

小学六年级经典奥数题和答案 甲乙在银行存款共9600元,如果两人分别取出自己存款的40%,再从甲存款中提120元给乙。这时两人钱相等,求乙的存款 9600×(1-40%)=5760(元)5760÷2+120=3000(元)3000÷(1-40%)=5000(元) 小明和小亮各有一些玻璃球,小明说:“你有球的个数比我少1/4!”小亮说:“你要是能给我你的1/6,我就比你多2个了。”小明原有玻璃球多少个? 4*1/6=2/3 4-2/3=3又1/3(份)3+2/3=3又2/3(份)3*2=6(个)4*6=24(个) 搬运一个仓库的货物,甲需要10小时,乙需要12小时,丙需要15小时.有同样的仓库A和B,甲在A仓库、乙在B仓库同时开始搬运货物,丙开始帮助甲搬运,中途又转向帮助乙搬运.最后两个仓库货物同时搬完.问丙帮助甲、乙各多少时间? 60 ×2÷(6+ 5+ 4)= 8(小时)(60- 6×8)÷4= 3(小时)(60- 5×8)÷4= 5(小时) 一件工作,若由甲单独做72天完成,现在甲做1天后,乙加入一起工作,合作2天后,丙也一起工作,三人再一起工作4天,完成全部工作的1/3,又过了8天,完成了全部工作的5/6,若余下的工作由丙单独完成,还需要几天

5/6-1/3=1/2 1/2÷8=1/16,1/16×4=1/4 1/3-1/4=1/12 [1/12-1/72× 3]/2=1/48 1/16-1/72-1/48=1/36 [1-5/6]÷1/36=6天 答:还需要6天 股票交易中,每买进或卖出一种股票都必须按成交易额的1%和2%分别交纳印花税和佣金(通常所说的手续费)。老王10月8日以股票10.65元的价格买进一种科技股票3000股,6月26日以每月13.86元的价格将这些股票全部卖出,老王卖出这种股票一共赚了多少钱? 一件工程原计划40人做,15天完成.如果要提前3天完成,需要增加多少人?解: 设需要增加x人 (40+x)(15-3)=40*15 x=10 答:所以需要增加10了 仓库有一批货物,运走的货物与剩下的货物的质量比为2:7.如果又运走64吨,那么剩下的货物只有仓库原有货物的五分之三。仓库原有货物多少吨? 解:第1次运走:2/(2+7)=2/9. 64/(1-2/9-3/5)=360吨。

小学六年级奥数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奥数测试题及答案 1、2009+200.9+20.09+2.009+991+99.1+9.91+0.991=()。 2、2009×2009×2009×2009×2009×2009×2009×2009的积的个位数是()。 3、99999×7+11111×37=()。 4、观察前三个算式,找出规律,在最后的式子中的括号内填入合适的数。 123456789×9=1111111101;123456789×18=2222222202; 123456789×27=3333333303;123456789×()=8888888808 5、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健儿勇夺金、银、铜牌100枚。其中,金牌数比银牌数的2倍多9枚,铜牌数比银牌数多7枚。请算一算:中国运动健儿获得金牌()枚,银牌()枚,铜牌()枚。 6、列车通过420米长的海底隧道用16秒;通过一座120米长的桥梁用10秒。列车的车身长()米。 7、4条直线最多能把一个长方形割成()块。 8、有5位同学参加数学比赛,比赛分数都为整数。5人中最高分数100分,最低分数是60分,且每人所得分数不相同,5人的平均分数是85分。请估算一下,排在第三的那位同学最少得()分。 9、箱子里有红球30个,白球20个,黄球15个,蓝球25个。那么最少要从箱子里摸出()个球,才能保证摸出的球有红球,白球,黄球,和蓝球。 10、开学前打扫教室,小明30分钟能打扫完毕;小芬却要50分钟才能打扫完毕。现在小明先打扫6分钟,然后小芬也来参加一起打扫,那么,还要()分钟就可以打扫完毕。11、科学家进行一项科学实验,每隔2小时做一次记录,做第六次记录时,挂钟时针指向“11”,做第一次记录时,时针指向()。 12、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从a,b两地同时相向开出。出发后2小时,两车相距282千米;出发后5小时,两车相遇。请回答:a,b两地相距()千米。 13、把19个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重叠起来,如右图,拼成 一个立体图形,求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是()平 方厘米。 15、100名学生当上全区儿童运动会的“志愿者”,男同学2人一组,女同学3人一组,刚好41组。男志愿者有()名,女志愿者有()名。 奥数答案 1. 3333 2. 1 3. 1111100 4. 72 5. 51 21 28 6. 380 7. 11 8. 84 9. 76 10. 15 11. 1

六年级小升初奥数列方程解方程列方程解决问题

作业评价优良忘做忘带

六年级第4讲解方程列方程 知识要点: 一、解方程 步骤: 1.去分母,(通过最小公倍数约掉), 2.移项,把带有X的都到等号的一边,要变负号:原来是+移项就变成-;原来是-移项就变成+ 3.合并同类项(把带X的放到等号的一边,数字的放到等好的另一边) 4.把X的前面的数字,变为1,(两边同时除以X前面的数字) 2.移项、7x+10x=35+33×35 3.合并同类项:(10+7)x=1190 4.把X的前面的数字,变为1.两边同时除17: x=1190÷7=70 练习1:

(1)X-0.8X=6 (2)200=450+5X+X 16×5+5X=90 6.8X-4.4=0.4×6 (3)25000+x=6x (4)2(X+X+0.5)=9.8

二、根据条件写出相应的数量关系。 例2:六(五)班有男生30人,比女生的2倍少10人? 相等关系:1.男生人数加上10等于2乘以女生的人数 2.男生人数等于2乘以女生的人数减去10 练习2: 1、甲数比乙数的2倍少1 。相等关系:()。 2、甲数与乙数的和是180。相等关系:()。 3、东西两仓共存粮230吨。相等关系:() 4、甲数的一半比乙数大25。相等关系:()。 三、经典例题: 例3、一个数的3.7倍加上这个数的1.3倍,和是120,求这个数? 【解析】:1.设未知数:设这个数是X 2.找出等量关系:这个数的 3.7倍加上这个数的1.3倍等于120 3.列方程、解方程:3.7x+1.3x=120 5x=120 x=24 练习3: 1、 3.4比x的3倍少5.6,求x。 2、一个数的8倍比它的5倍多24,求这个数?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奥数题集锦(7种问题全面)汇总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集锦 1.工程问题 1.甲乙两个水管单独开,注满一池水,分别需要20小时,16小时.丙水管单独开,排一池水要10小时,若水池没水,同时打开甲乙两水管,5小时后,再打开排水管丙,问水池注满还是要多少小时? 解: 1/20+1/16=9/80表示甲乙的工作效率 9/80×5=45/80表示5小时后进水量 1-45/80=35/80表示还要的进水量 35/80÷(9/80-1/10)=35表示还要35小时注满 答:5小时后还要35小时就能将水池注满。 2.修一条水渠,单独修,甲队需要20天完成,乙队需要30天完成。如果两队合作,由于彼此施工有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就要降低,甲队的工作效率是原来的五分之四,乙队工作效率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九。现在计划16天修完这条水渠,且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那么两队要合作几天? 解:由题意得,甲的工效为1/20,乙的工效为1/30,甲乙的合作工效为1/20*4/5+1/30*9/10=7/100,可知甲乙合作工效>甲的工效>乙的工效。 又因为,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所以应该让做的快的甲多做,16天内实在来不及的才应该让甲乙合作完成。只有这样才能“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 设合作时间为x天,则甲独做时间为(16-x)天 1/20*(16-x)+7/100*x=1 x=10 答:甲乙最短合作10天 3.一件工作,甲、乙合做需4小时完成,乙、丙合做需5小时完成。现在先请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完这件工作要多少小时?

解: 由题意知,1/4表示甲乙合作1小时的工作量,1/5表示乙丙合作1小时的工作量 (1/4+1/5)×2=9/10表示甲做了2小时、乙做了4小时、丙做了2小时的工作量。 根据“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可知甲做2小时、乙做6小时、丙做2小时一共的工作量为1。 所以1-9/10=1/10表示乙做6-4=2小时的工作量。 1/10÷2=1/20表示乙的工作效率。 1÷1/20=20小时表示乙单独完成需要20小时。 答:乙单独完成需要20小时。 4.一项工程,第一天甲做,第二天乙做,第三天甲做,第四天乙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恰好用整数天完工;如果第一天乙做,第二天甲做,第三天乙做,第四天甲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完工时间要比前一种多半天。已知乙单独做这项工程需17天完成,甲单独做这项工程要多少天完成? 解:由题意可知 1/甲+1/乙+1/甲+1/乙+……+1/甲=1 1/乙+1/甲+1/乙+1/甲+……+1/乙+1/甲×0.5=1 (1/甲表示甲的工作效率、1/乙表示乙的工作效率,最后结束必须如上所示,否则第二种做法就不比第一种多0.5天) 1/甲=1/乙+1/甲×0.5(因为前面的工作量都相等) 得到1/甲=1/乙×2 又因为1/乙=1/17 所以1/甲=2/17,甲等于17÷2=8.5天 5.师徒俩人加工同样多的零件。当师傅完成了1/2时,徒弟完成了120个。当师傅完成了任务时,徒弟完成了4/5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答案为300个 120÷(4/5÷2)=300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