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才达主任医师白芍木瓜汤临床运用经验

合集下载

〖中医偏方〗老中医关幼波《骨痹汤》治骨质增生

〖中医偏方〗老中医关幼波《骨痹汤》治骨质增生

〖中医偏方〗老中医关幼波《骨痹汤》治骨质增生
【中医偏方】老中医关幼波《骨痹汤》治骨质增生骨质增生,用这个方试试这个方子就叫做《骨痹汤》,是已故老中医关幼波的经验方。

有些人就是这样,人走
了,方留下。

小伙伴们可以拿笔记本把这个方子记下来:【配方】:白芍、生甘草、木瓜、威灵仙。

【用法】:就四味药,简单吧,一天一剂,一剂
药煎出来的水可以分两次喝,一次早上,一次下午,饭后服用。

【方解】:那么,这个骨痹汤是如何搞定骨质增生的呢?中医有句话叫肝主筋,肾主
骨。

所以要想骨头好,就必须要强筋壮骨,柔肝养肾。

你看这个方子,有三味药是养肝柔肝的,是滋补肝血的,白芍是酸寒类药,酸入肝,可以柔肝
养血。

木瓜也是酸的,不过木瓜是温的,刚好可以中和白芍的寒。

它一方面可以协助白芍柔肝滋阴,养肝血,另一方面还可以舒筋活络,祛风止痛,
对中老年人的腿抽筋有很好效果。

甘草不必多说了,可以缓急止痛,是医圣张仲景最喜欢用的一味药。

接下来就是这个骨痹汤里面最重要的一味药了
,它就是又威又灵又仙的威灵仙,大家一定很好奇:威灵仙到底厉害在哪里?威灵仙号称化骨绵掌,专门化多出来的骨头。

有一个最好的证明就是,
当我们吃鱼,鱼刺卡喉了,可以用威灵仙煮出来的水含着,就可以软化鱼刺。

威灵仙还可以舒筋活络,可以祛风湿,可以把骨头里面的寒湿逼出来。

骨质增生很大原因就是寒湿进去了。

?。

芍药汤的组成、方歌、功用、主治、方解、配伍特点及运用

芍药汤的组成、方歌、功用、主治、方解、配伍特点及运用

芍药汤的组成、方歌、功用、主治、方解、配伍特点及运用
1、组成:芍药、当归、黄芩、黄连、槟榔、木香、甘草、大黄、官桂。

2、方歌:芍药汤内用槟黄,芩连归桂草木香;重在调气兼行血,里急便脓自然康。

3、功用:清热燥湿,调气和血。

4、主治:湿热痢疾:腹痛,便脓血,赤白相兼,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弦数。

5、方解:
6、配伍特点:
(1)气血并治,兼以“通因通用”;
(2)寒热共投,重在“热者寒之”。

7、运用:
(1)辨证要点:
便脓血,痢下赤白,腹痛,里急后重,便脓血,赤白相兼,苔腻微黄,脉弦数。

(2)使用注意:痢疾初起有表证者,忌用。

芍药汤的组成、方歌、功用、主治、方解、配伍特点及运用由提供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及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资讯、辅导课程的中公医考网整理并提供。

芍药甘草汤治不安腿综合征配方、医案

芍药甘草汤治不安腿综合征配方、医案

芍药甘草汤治不安腿综合征配方、医案【原方配方组成】芍药12克,甘草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不安腿综合征又称多动腿或不宁腿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双下肢(膝踝间)深部肌肉有难以诉述或忍受的酸、麻、痛、爬虫样、灼热等莫名不适,一般两侧对称发作,也有一侧较重,主要发作于休息时,尤以晚间临睡前为多,发作时迫使按摩,叩打局部或起床徘徊,可使症状暂时缓解或减轻。

但随后又复出现,久久不能人睡。

体检包括神经系统以及肌电图、腓肠肌诊检等未见异常。

中医认为本病因气血不足,营卫虚弱,风寒之邪人侵经脉,使之阻滞不通所致。

(1)根据《浙江中医杂志》1991,(2):78,尚礼俭报道:用芍药甘草汤合二至丸加味治疗不安腿综合征25例,获愈。

处方:白芍50克,甘草10克,女贞子20克,旱莲草18克,丹参30克,木瓜15克,怀牛膝15克。

水煎服,每日1剂。

加减:失眠多梦者,加炒酸枣仁、龙骨、牡蛎、夜交藤;心悸,气短,面色不泽者,加黄芪、党参、当归、柏子仁;舌苔黄腻者,加苍术、黄柏、滑石、薏苡仁。

(2)根据《广西中医药》1987,(5):12,潘北桂等报道:用芍药甘草汤治疗不安腿综合征7例,其中,治愈5例,好转1例,无效1例。

处方:白芍30克,甘草5克。

每日1剂,水煎服,10天为1个疗程。

用药最短4天,最长8天。

(3)根据《北京中医杂志》1987,(2):43,王秀琴报道:用芍药甘草汤加味治愈2例不安腿综合征。

处方:白芍60克,炙甘草15克,木瓜30克,生薏苡仁30克,杜仲30克,丹参30克。

水煎服,每日1剂。

(4)根据《河北中医》1991,(5):15,陈殿元报道:用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不安腿综合征10例,其中,近期治愈7例,好转2例,无效1例。

处方:白芍30克,甘草6克,木瓜18克。

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

7剂为1个疗程,最多连服3个疗程。

白芍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白芍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白芍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白芍汤是一种中药方剂,主要是包含了一些大家比较熟悉的中药材,是药食同源的纯天然配方,下面我们就去看看相关的介绍吧。

【处方】白芍药、炙甘草、莲肉、山药、扁豆、龙眼肉、青黛、麦冬。

【功能主治】调脾胃,平肝木。

主麻后元气不复,脾胃虚弱,羸瘦,身无潮热者。

【用法用量】合3-4剂,水煎服。

【摘录】《麻科活人》卷四
【处方】白芍(酒炒)1钱,苡仁(炒)1钱,钩藤1钱,茯苓1钱,泽泻5分,桂心5分,甘草5分。

【功能主治】脐肿如吹,惊悸多啼。

【用法用量】生姜为引,水煎服。

【摘录】《梅氏验方新编》卷七
【处方】白芍、枣仁、乌梅。

【功能主治】肝虚自汗。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七
知道了白芍汤主要治疗那些疾病之后,也可以了解一下白芍汤的禁忌等,以免给身体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

【名老中医用药经验集(132)】白芍治疗妇科病经验

【名老中医用药经验集(132)】白芍治疗妇科病经验

【名老中医用药经验集(132)】白芍治疗妇科病经验【长义堂说】白芍治妇科,养血而调经。

《日华子本草》称芍药“ 主女人一切病,胎前产后诸疾'。

白芍治疗月经不调,常与熟地、当归配伍,如四物汤;治疗血虚有热的月经不调可用方剂保阴煎;治疗崩漏,可与阿胶、艾叶等合用。

妇人之病,常与肝经密不可分,盆腔炎亦然。

《灵枢· 经脉》曰:“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

白芍治盆腔炎之类疾病,常与白术、苍术等祛湿药同用,如《傅青主女科》完带汤,药物组成为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药、车前子、苍术、甘草、陈皮、荆芥、柴胡。

为脾虚肝郁、湿浊带下而设。

(王世杰)【例1】姚五达在治疗血虚所致的月经失调时用白芍、当归、阿胶等补血药的同时,加上佩兰与泽兰,能防止滋腻,祛湿而活血,共达养血调经之作用。

{刘颖,洪霞。

姚五达老中医治疗妇科病经验举隅[J]。

北京中医杂志,1992,(2):50}。

【例2】王绵之教授治疗月经不调具有补血调血功用的药物总频次居于第二位,常用药如当归、赤白芍、炒白芍、生熟地、生地黄,均入肝经以养肝血。

且具有养肝血作用的药物用量偏大,如当归、炒白芍等,而具有疏肝理气化滞作用的药物,如柴胡、木香、佛手,其常用量均处于药量范围的最小量或偏小量,体现王绵之教授治肝重在养血柔肝,而疏肝之药易伤肝阴,故用量较小。

{ 王璞,王聿成,王嘉伦。

等。

王绵之教授治疗月经不调处方用药特点探析[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39(11):791-793}。

【例3】曹慧娟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疏肝理气止痛法用白芍。

认为本病病位在少腹胞宫胞脉(络),经属肝肾,病性系肾虚为本,肝经瘀血气机阻滞为标。

故有少腹胀满、疼痛,并多伴胸胁胀满、乳房胀痛等,在治疗中除活血化瘀外,疏肝理气之品亦必用之。

常用药物:延胡6-15g,郁金10-15g,柴胡、枳壳10-20g,白芍10-20g+,川楝6-15g,乌药6-15g-等。

芍药汤的功能主治啊是什么

芍药汤的功能主治啊是什么

芍药汤的功能主治是什么什么是芍药汤芍药汤是一种中药方剂,由古代医学家张仲景所方,原名为芍药甘草汤,后来被称为芍药汤。

它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经典方剂之一,主要由芍药、甘草和生姜等药材组成。

芍药汤在中医临床中有广泛的应用,被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芍药汤的功能主治芍药汤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下面列举了其主要的功效和适应症。

1.清热解毒:芍药汤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热毒病患者。

主要适用于症状为高热、口渴、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的热毒病。

2.利湿退黄:芍药汤可以利湿退黄,适用于治疗湿热黄疸患者。

病人可能会出现发热、黄疸、小便短少、大便稀溏等症状,舌苔腻黄、脉滑数。

3.治疗腹痛:芍药汤可以起到止痛的作用,对于腹痛症状较为明显的病人有一定的疗效。

适用于腹痛、舌苔黄厚、脉滑数的病人。

4.调理气血:芍药汤可以调理气血,对于气血不充盈、四肢无力、舌质淡红、脉细弱的病人有一定的效果。

5.缓解症状:芍药汤还可以缓解一些症状,如口干口渴、便秘、尿赤等症状可以得到缓解。

如何正确使用芍药汤使用芍药汤时应遵循以下几点:1.使用前先咨询医生:芍药汤属于中药复方,使用前最好向中医医生咨询。

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疾病症状来决定是否适合使用芍药汤,并确定合适的剂量。

2.按照剂量服用: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照建议的剂量服用芍药汤。

过量使用芍药汤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等。

3.注意禁忌:芍药汤有一定的禁忌症,孕妇、儿童和老年人不宜使用。

对于过敏芍药或其他成分的患者也不适合使用。

4.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使用芍药汤的同时,也要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注意休息等。

小结芍药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治疗腹痛、调理气血等功能主治。

但在使用芍药汤前,应咨询医生并按照医嘱使用,避免过量使用引起副作用。

同时,也应注意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细数白芍的12种经典配伍.可用于临床多种疾病

细数白芍的12种经典配伍.可用于临床多种疾病

细数白芍的12种经典配伍.可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白芍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的根,其性凉、味酸、甘、苦,具有养血荣筋,缓急止痛,柔肝安脾等作用。

运用白芍,首要辨证明确,又须配伍得当,方可收捷效。

名老中医高辉远老先生运用白芍,具有丰富的经验,他通过不同的配伍,广泛地运用于临床多种疾病。

今天,小师妹整理了高辉远教授临床运用白芍的12中配伍经验,供临床中医师参考学习。

酸甘化阴,缓急止痛白芍配甘草白芍酸寒,甘草甘平,酸甘相合,缓急止痛。

仲景治“脚挛急”,投以芍药甘草汤和血养筋,补中缓急,“其脚即伸”。

又因误下,药不中病,中气受损,外邪乘虚内陷太阴,出现中焦虚寒,腹部胀满时痛等症,重用芍药配甘草以安脾缓急止痛,加桂枝、生姜、大枣等以温中和胃;补脾则中和而邪不留,腹痛自止。

孟宪民老先生曾用芍药甘草2味药治好一小儿全身性痉挛。

当时小孩已住院一周,众人毫无办法。

可见芍药甘草配伍功效之强,说效如桴鼓毫不夸张。

调和营卫,解肌祛风白芍配桂枝白芍配桂枝,可协调营卫,如桂枝汤方,用以治疗外感风寒,营卫不和的表虚自汗症,白芍滋敛能和营阴,桂枝解肌能和卫阳,二药配伍,一阴一阳,一动一静,刚柔互济,相须为用,故其散中有收,开中有合,使营和卫谐,表固阴敛,汗止邪除。

又重用白芍之酸甘,和里缓急,配桂枝之辛热,温中补虚,即取小建中汤意,能治虚寒之脘痛,腹痛,临床也多有用。

疏肝解郁,调和肝脾白芍配柴胡白芍配柴胡之用,最得力于《和剂局方》之逍遥散。

逍遥散为肝郁血虚之证而设,肝为藏血之脏,性喜疏泄条达而恶抑郁,郁则气机不舒,气血失调。

逍遥散以白芍酸敛养血以涵其肝体,配柴胡辛散以顺肝之性,一敛一散,有疏肝和血止痛之功效。

常用于肝郁头晕、目眩,胸胁疼痛及妇女肝脾不和引起的月经不调、痛经等。

高老先生临证常佐当归、川芎之和血,或党参、白术之补气,以增强调气血,止疼痛的效果。

清热止痢,和中止痛白芍配黄芩白芍能调肝止痛,和太阴营气而安脾,黄芩清阳明湿热而厚肠。

老中医整理:甘草芍药汤的10种妙用,收藏...

老中医整理:甘草芍药汤的10种妙用,收藏...

老中医整理:甘草芍药汤的10种妙用,收藏...
1,腿脚抽筋——组方——白芍,生甘草。
2,骨质增生——组方——白芍,生甘草,木瓜,威灵仙。
3,面瘫——组方——白芍,炙甘草,川芎。
4,肾结石——组方——白芍,生甘草,石苇,黄芪,桃仁。
5,胆结石——组方——白芍,生甘草,大黄,虎杖,威灵仙。
6,三叉神经痛——组方——白芍,炙甘草,川芎,白芷。
7,颈椎病——组方——白芍,炙甘草,葛根。
8,麻木——组方——白芍,炙甘草,黄芪。
9,肩周炎——组方——白芍,炙甘草,威灵仙,羌活。
10,磨牙——组方——白芍,生甘草,白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5 V ol.(7) No.12高才达主任医师白芍木瓜汤临床运用经验Clinical Experiences about Medication of Baishao Mugua Decoction of Chief Physician Gao Caida邱新红1 李 淳2 邱新萍3 高才达3(1.北京市顺义区南法信镇卫生院,北京,101300;2.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100700;3.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北京,101300)中图分类号:R28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5)12-0010-03证型:AGB【摘 要】白芍木瓜汤具有培补肝肾,舒筋通络止痛的功效。

高才达主任医师灵活运用白芍木瓜汤加减治疗多种疾病。

本文总结高师白芍木瓜汤的临床运用经验及典型医案数则。

【关键词】白芍木瓜汤;名医经验;高才达;腰痛;眩晕;膝痛【Abstract】Baishao Mugua Decoction can not only nourish liver and kidney but also relieve rigidity of muscles and activate collaterals. Chief Physician Gao uses Baishao Mugua Decoction flexibly to treat many diseases. The paper presented the experiences of Chief physician Gao who medicated modified Baishao Mugua Decoction and listed several clinical cases .【Keywords】Baishao Mugua Decoction;Famous doctor’s experience;Gao Caida ;Low Back Pain;Vertigo;Gonalgia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5.12.005高才达是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的主任医师,是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

他行医50余年,理论和临证经验俱丰,擅长治疗各种常见病和疑难病。

笔者有幸跟师侍诊学习。

现将高师运用白芍木瓜汤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1 白芍木瓜汤的出处及功效白芍木瓜汤首见于王之术发表在《新中医》上的《白芍木瓜汤治疗骨质增生症的体会》[1] 一文。

白芍木瓜汤组成为:白芍30 g,木瓜12 g,鸡血藤15 g,威灵仙15 g,炙甘草12 g,方中重用白芍为主药。

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

白芍和赤芍在《神农本草经》中不分,通称芍药,自唐末宋初始将二者区分。

《神农本草经》[2]记载认为芍药“主邪气腹痛,除血痺,破坚积……止痛,利小便,益气”,《名医别录》[3]载芍药“味酸,微寒,有小毒。

主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腹痛,腰痛”,可见芍药具有活血止痛、缓中利水的作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4]白芍具有镇痛、镇静和抗惊厥作用,能对抗平滑肌和骨骼肌的收缩、痉挛。

白芍由于其镇痛作用而广泛运用于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

芍药和甘草相配,即为《伤寒论》的芍药甘草汤,有缓急止痛的作用。

木瓜味酸性温,归肝脾经,有舒筋活络,和胃化湿的功效。

因味酸入肝,能益筋和血,善舒筋活络,且能祛湿除痹,故常用于腰膝关节酸重疼痛的治疗。

《名医别录》[4]载木瓜“主治湿痹邪气……转筋不止”,《黄元御药解》[5] 载认为木瓜能“治中风筋挛骨痛”。

威灵仙味辛咸性温,归膀胱经,有祛风湿、通络止痛、消骨鲠的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威灵仙[6]具有镇痛、抗利尿、抗疟、利胆等作用。

鸡血藤味苦,微甘,性温,归肝、肾经。

有行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的功效,能治疗经脉不畅,络脉不和的病证。

全方具有培补肝肾、 舒筋通络止痛的功效。

2 白芍木瓜汤加减治疗腰痛腰痛是指因外感、内伤或挫闪跌仆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以及腰脊两旁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

根据腰痛的临床表现,当属于祖国医学的“腰痛”和“痹症”范畴。

中医治疗腰痛常以补肾为主。

腰为肾之府,腰痛亦于筋肉有关。

故腰痛与肝肾不足,肝肾亏虚有关。

高老选用白芍木瓜汤加味不但有培补肝肾之效,用意还在于养血舒筋通络之法治疗腰痛诸症。

验案1: 患者甲,男,48岁,2013年3月26日初诊。

以“腰酸痛一周”为主诉就诊。

现病史: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酸痛,伴有腰胁胀,纳眠可,二便常,舌质淡红少苔,脉细滑。

中医诊断:腰痛,证型:肝肾亏虚,筋脉瘀滞。

以培补肝肾,舒筋通络止痛为治法。

处方:杭白芍30 g,宣木瓜12 g,威灵仙15 g,鸡血藤15 g,炙甘草12 g,菟丝子12 g,枸杞子12 g,炒杜仲12 g,怀牛膝10 g,桑寄生10 g,枳壳10 g。

7付自煎,2次/d。

2013年4月2日二诊。

诉服前方腰酸胁胀均效,舌质红少苔,脉细滑。

处置:前方加熟地24 g,山萸肉12 g,山药12 g,川续断10 g。

7付自煎,2次/d。

2013年4月9日三诊。

诉服前方腰酸痛又效,但腹胀,舌质红少苔,脉细滑。

处置:前方加砂仁(后下)5 g,莱菔子10 g。

7付自煎,2次/d。

2013年4月16日四诊。

诉服前方腰酸痛又效,腹胀减,但汗多,舌质红少苔,脉细滑。

处置:前方去砂仁、莱菔子,加浮小麦30 g,7付自煎,2次/d。

按:腰痛为临床多发病、常见病之一。

高师认为,腰痛的病机属本虚标实。

肝肾虚为本,风寒湿等外邪侵袭为标。

腰痛的病因主要有三。

其一,年老肾虚,精亏不濡致痛。

其二,外中医临床研究2015年第7卷第12期-11-邪侵袭,经脉痹阻致痛;其三,闪挫跌扑,经脉瘀阻致痛。

肝肾亏虚则易致肾髓不足、筋骨懈憜而出现腰痛。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7]提出:“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葵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

”《素问•脉要精微论篇》[7]46更直接指出“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

风寒湿等外邪侵袭易致经脉痹阻引起腰痛。

《素问》提出了风寒湿三种邪气相合而侵袭人体能导致痹证。

《素问•痹论篇》[7]122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8]141 提出了气滞血瘀是腰痛的病机之一:“凡腰痛病有五:一曰少阴,少阴肾也。

十月万物阳气伤,是以腰痛。

二曰风痹,风寒著腰,是以痛。

三曰肾虚,役用伤肾,是以痛。

四曰暨腰,坠堕伤腰,是以痛。

五曰寝卧湿地,是以痛。

”高师认为,筋脉瘀滞是引起腰痛的直接原因。

巢元方[8]143指出:“三阴三阳十二经八脉,有贯肾络于腰脊者,劳损于肾,动伤经络,又为风冷所侵,血气击搏,故腰痛也。

”清代叶天士[9]的《临证指南医案》提出了久痛入络的理论,并在《诸痛》一节中强调了“血络瘀痹”和“肝肾奇经脉络不和”而致痛。

由上可知,肝肾不足,风寒湿外邪侵袭而引起的筋脉瘀滞是腰痛的主要原因。

而白芍木瓜汤具有培补肝肾、 舒筋通络止痛的功效。

针对以上腰痛产生的病机和白芍木瓜汤的功效,高师在临床中常用之加减治疗各种腰痛,临床疗效颇佳。

该例医案,患者因“腰酸痛一周”为主诉就诊。

高师运用白芍木瓜汤加减治疗。

该方含有芍药甘草汤具有良好的养血缓急止痛作用。

重用白芍止痛散瘀,滋补肝肾,软化骨刺为主药;木瓜酸温,有舒筋活络,和胃化湿的功效,与芍药合用能增强补益肝肾作用;鸡血藤性味苦甘温,行血补血,舒筋活络;威灵仙祛风湿、通络止痛而有软化骨刺功效;菟丝子、枸杞子滋补肝肾,因肾主骨生髓,肝主筋,肝肾精血充足则骨壮筋柔;牛膝具有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血下行的功效,配合炒杜仲、桑寄生能加强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枳壳行气开胸,宽中除胀;甘草调和诸药。

二诊时患者腰酸胁胀均效,可见因药证相符而临床见效甚佳。

观患者色脉而加熟地、山萸肉、山药、川续断,取用六味地黄丸中“三补”的药物,来增强补益肝肾强壮腰膝的力量。

服用白芍木瓜汤至三诊、四诊时,患者腰痛继续减轻。

半年后经过随访,患者腰痛已消失未作。

3 白芍木瓜汤加减治疗眩晕眩晕是内科常见病,也是中老年患者的多发病之一。

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

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称为“眩晕”。

高师常用白芍木瓜汤加减治疗眩晕。

验案2:患者乙,女,64岁,2013年2月19日初诊。

以“头晕2天”为主诉就诊。

现病史: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伴有项紧肩酸,纳可眠佳,二便如常,舌质淡红苔白,脉细滑。

中医诊断:眩晕,证型:肝肾亏虚,湿痰上扰。

以培补肝肾,化痰清眩为治法。

处方:杭白芍30 g,宣木瓜12 g ,威灵仙15 g,鸡血藤15 g,葛根15 g,炙甘草6 g,法半夏10 g,天麻10 g,炒白术10 g,陈皮10 g,茯苓10 g,生姜6 g。

7付自煎,2次/d。

2013年5月22日来诊诉服前方7剂头晕便消失,之后一直未见发作。

按:本例医案中,患者头晕,伴有项紧肩酸。

高师运用白芍木瓜汤与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方治疗。

半夏白术天麻汤具有燥湿化痰、平肝熄风的功效;白芍木瓜汤具有培补肝肾、舒筋通络的功效,尤其是加了葛根15 g,使药物作用能上达颈项,缓解颈项部的拘紧不舒。

两方合用能培补肝肾,化痰熄风,舒筋通络。

针对患者本虚标实的病机而标本同治,可缓解颈椎因骨质增生或椎间孔狭窄引起的脑供血不足而致的眩晕(也称颈性眩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若患者头晕伴双手麻木,高师常加蜈蚣1~3条以熄风通络,加钩藤10 g平肝清热;若患者头晕证属肝肾不足、肝阳上亢者则以白芍木瓜汤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若患者头晕伴胸闷心悸则以白芍木瓜汤合丹参生脉饮加减治疗;若患者头晕伴头沉、呕噁,用白芍木瓜汤合温胆汤加减治疗。

4 白芍木瓜汤加减治疗膝痛膝骨性关节炎中医称为膝痛,是中老年患者的常见病。

该病具有病程较长,缠绵难愈的特点。

高师常用白芍木瓜汤加减治疗膝痛[7]。

验案3:患者丙,女,40岁,2014年3月18日初诊。

以“左膝关节痛一周”为主诉就诊。

现病史: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膝关节痛,关节活动伴弹响声,纳眠可,二便常,舌质红少苔,脉细滑。

中医诊断:膝痹,证型:肝肾亏虚。

以培补肝肾,活血除湿为治法。

处方:杭白芍30 g,宣木瓜12 g ,威灵仙15 g,鸡血藤15 g,补骨脂15 g,五灵脂10 g,川断10 g,炒杜仲10 g,寄生10 g,炙甘草12 g,怀牛膝12 g。

7付自煎,2次/d。

二诊日期:2014年3月25日。

述服前方关节痛减轻,时有转筋。

舌质红少苔,脉细滑。

处置:前方加蚕砂10 g。

三诊日期:2014年4月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