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课时 ( 月 日 ) NO:

教学内容: 教材第40-41例1及练一练。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通过看看、填填、画画,逐步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学会用简单的统计图表呈现数据。

2.能在格子纸上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产生对统计的兴趣。

重点难点: 条形统计图的制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准备好一张练一练的记录表,让学生完成记录。)老师这儿也有一张调查记录,你能看明白吗?

让学生说说你从这张记录表中读出了哪些数据?(指名回答)你能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吗?

1.学习统计表。

(1)说一说统计表里已经有了哪些数据?是从哪里来的?还有哪几个空格要填写,这些数据到哪里寻找?

(2)说一说“合计”的意思以及求合计人数的方法。

(3)学生独立填写空格里的人数。

(4)填写完整后让学生观看统计表,读其标题,明白统计表的内容,写出年月,表明统计的时间,说说人数,表述统计表里的数据。

(5)和用“正”方法记录数据,统计表在表示数据方面有什么优点?

2.学习条形统计图。

老师这儿还有一幅根据统计表制作的统计图,想不想看看? 补充与修改 (1)观察横轴,看看上有什么?(明白横轴上表示四类电视节目。)

(2)观察纵轴,看看上有什么?(明白纵轴上表示喜欢各类电视节目的人数,1格表示2人。)

(3)让学生独立画图,检查他们画的直条长度是否正确,提醒他们在直条的上面写出相应的人数。

二、讨论小结:

从统计表里能知道些什么?从统计图里能知道些什么?

统计表和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一张完整的统计表由哪几部分组成?一幅完整的统计图由哪几部分组成?

三、巩固练习。

1.教材41页练一练。

(1)出示导入时完成的记录表,让学生完成统计表和制作统计图。

(2)通过统计,你知道了什么?

2.练习七第1题。

(1)出示统计图,让学生进行观察。

(2)从这张统计图中你看明白了些什么?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第 2 课时 ( 月 日 ) NO:

教学内容: 教材42-43页例2及练一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的统计过程,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

2.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能分段整理数据。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学习新课:

1.星期一升旗时,同学们都会穿校服,看上去整齐又漂亮。

想一想,在每次订校服之前都要做什么呢?(量身高)

随便请几个学生说出自己的身高。问:是不是要为你们每个同学都设计一个尺寸,做出50种规格的校服呢?

出示全班的身高记录单,请大家观察表中的数据,你觉得应该怎样安排比较的合适?(分大号、中号、小号三种规格。)

2.出示例2。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要根据身高把服装分成大号、中号、小号三种规格,身高130cm~139的穿小号,140~149的穿中号,150~159的穿大号。那么现在你知道每种服装要购买多少套吗?

(引导学生说出:要先知道不同身高的人数。)

请同学们观察这张记录单,你清楚具体有几套大的?几套中的?几套小的?我们可以怎么做呢?(按各段统计,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根据记录单上的数据,用画“正”字的方法分段整理数据,注意不要遗漏不要重复。

写完之后与电脑的演示校对一下,如果有错,检查一下问题在哪里。 补充与修改 3.能不能就这样把画“正”字的记录表交上去呢?

指出:还要根据它完成统计表。

学生继续完成。与电脑校对。

想一想,那么多的班级,都制作了类似的统计表,而且每年都需要这样的统计,检查我们的这份表格,还缺了什么呢?

出示完整的表格,包括表名和日期。

4.服装厂的看到这张统计表,会明白哪些问题?

5.通过统计,你有什么收获?

二、联系实际,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同学们都知道自己的身高吧!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你们乘火车有怎样的优惠吧!

学生小组合作,汇报交流,完成全班统计表。

2.完成练习七第2题。

三、全课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用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进行统计。课后请大家多搜集一些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统计的素材,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

板书设计

第 3 课时 ( 月 日 ) NO:

教学内容: 教材45-46页3—5题

教学目标: 1.学会用简单的统计图表呈现数据,能在方格纸上制作条形统计图。

2.让学生经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的统计过程,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

3.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条形统计图和分段统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张完整的统计表包含哪几个部分?一张完整的统计图包含哪几个部分?如何进行分段整理数据?

二、练习指导。

1.第3题。

(1)填写统计表。

让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长江、黄河等四条河流的长度,统一数据。

填表:能把这四条河流的长度天灾统计表里吗?

交流填表结果。

(2)完成统计图。

让学生看图,说说这里的条形统计图和前面学习的不同在那里?

提问:这里每格表示长度是多少?图上怎样确定长江的长度6397千米的?

2.第4题

(1)出示相关数据,让学生收集整理。

第24届韩国汉城奥林匹克运动会5枚; 第25届西班牙巴塞罗那奥林匹克运动会16枚;第26届美国亚特兰大奥林匹克运动补充与修改 会16枚; 第27届澳大利亚悉尼奥林匹克运动会28枚;第28届希腊雅典奥林匹克运动会32枚; 第29届中国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51枚;第30届英国伦敦奥林匹克运动会38枚。

(2)完成统计图。能把你的统计图和大家交流吗?

(3)填写统计表。请同学们根据图中表示的数据,完成奥运会金牌数量的统计表,跟同桌交流一下填法。

(4)表图比较。呈现统计表和统计图。

3.第5题。

学生设计表格,在班内统计后,完成统计表。

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分工合作。

数据记录准确,分析有道理。

四、作业:

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第 4 课时 ( 月 日 ) NO:

教学内容: 教材46-47页6、7题

教学目标: 1.学会用简单的统计图表呈现数据,能在方格纸上制作条形统计图。

2.让学生经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的统计过程,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

3.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1.数据统计与分析。

2.小组调查与整理数据。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提问:在前面的学习和练习中,你了解了一项统计需要经过哪些基本过程?

统计活动先要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接着制成统计表和统计图,然后分析数据,解决统计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调查统计。

1.出示练习7第6题。

(1)提问:小力是怎样了解他的同学课外阅读情况的?

(2)分小组活动,各组分别调查、整理和统计,完成统计表。

(3)交流、分析数据。

能说说你们小组同学课外阅读的情况吗?

结合交流,呈现各组的统计数据并核对合计数。

(4)汇总数据并分析。

2.出示练习7第7题,让学生阅读、了解要求。

(1)根据多数学生意见,全班统一确定选择一个调查项目调查。

(2)小组调查数据。

(3)汇总数据,完成统计。 补充与修改 每个小组派代表交流获得的数据,教师板书各项目的每组人数,并汇总结果。

让学生先完成统计表的设置,再根据汇总的数据填写统计表。

(4)分析、评价数据。

三、拓展延伸。

1.完成“动手做”。

2.阅读“你知道吗”。

四、课外作业。

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第 5 课时 ( 月 日 ) NO:

教学内容: 第49—50页例3.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会解释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根据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小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品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重点难点: 1.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2.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最近老师在一所学位参观,看到他们的四年级举行了男生和女生进行了套圈比赛,每人套15个圈,我们一起来看,男生队和女生队个个全力以赴,争取获得好成绩,最后比赛结果怎样呢?想知道吗?

二、探索平均数的产生和意义和方法

师:体育老师把每个同学套中的个数记录下来,绘制成了这样的统计图,左边是男生套圈成绩统计图,右边是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现在要比一比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准一些?可以比什么呀?

1.学生进行讨论后汇报交流。

师根据学生汇报展示不同的比较方法。

2.再次讨论,哪一种方法合理?

让学生明白:(1)一个人套得准不能代表整个团队套得准。

(2)男生队参赛人数有4人,女生队参赛人数有5人,在这种情况下,比套中的总个数,不公平。

4.由于这次比赛人数不相等,那么在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应该比什么?(比每人套中的个数-平均数)板书:平均数 补充与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