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动脉取栓治疗

合集下载

脑梗死动脉溶栓与取栓的护理PPT参考课件

脑梗死动脉溶栓与取栓的护理PPT参考课件
对于未发现大血管闭塞的皮质血管血栓形 成患者只给予局部区域性溶栓。
9
术中和术后管理
术中全程心电监护,使血压维持在稍低于 160/100mmHg;
监测凝血功能,使活化凝血时间ACT维持在 250s以上;如术中出现恶心、呕吐等颅内压 增高症状,立即终止溶栓并急查头颅CT。
术后24小时内全程心电监护,术后即刻和24 小时后常规复查头颅CT以了解有无颅内出 血。
4.动静脉瘘:穿刺方向不准确(覆膜支架覆盖、 超声下压迫、外科修补)
5.夹层或闭塞:导丝有阻力植入(覆膜支架覆盖)
22
如何避免或减少穿刺点并发症?
医生:穿刺、包扎、术后治疗措施。 护士:有效的护理宣教、密切观察病情、给予必 要的护理措施、及时向医生报告病情变化。 患者:疾病、操作的要求、依从性。
给予钙通道阻滞药以防止导管或血栓刺激引起的血 管痉挛。
11
动脉溶栓的并发症及处置方案
出血:尽可能严把适应症,尽可能减少溶 栓药量,严密控制血压,术后血压应小于 160/100mmHg。术后24小时内不使用抗血 小板药物。
再灌注损伤:严格时间窗把握,脱水,清 除自由基
脑血管痉挛:尼膜同,术中减少血管刺激
15
围手术期护理要点
1. • 术前护理 2 • 术后护理 3 • 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
16
术前准备
1.心理护理。
2.术前6小时禁饮食。 3.备皮。 4.抗生素或碘剂过敏试验。 5.左上肢置入静脉留置针。 6.测量并记录生命体征(血压<180/100mmHg) 、 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强度及双足皮温。 7.术前30分钟排空大小便。
10
或100g肝素加入 500ml生理盐水后静滴(4-7滴/min)维持2-3d

颅内动脉取栓介绍

颅内动脉取栓介绍

颅内动脉取栓介绍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颅内动脉取栓介绍颅内动脉取栓是指通过导管在颅内动脉内插入取栓器,将血栓彻底清除,并恢复血流通畅的一种治疗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将中风引起的梗塞性血栓快速清除,从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二、颅内动脉取栓的适应症1.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对于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取栓可以迅速恢复受损脑组织的血流,减少脑组织的梗死面积,从而减少患者的脑功能缺损。

2.急性大血栓形成:对于急性大血栓形成的患者,颅内动脉取栓可以将血栓迅速清除,防止血栓再次脱落,导致脑血管再次阻塞。

3.反复发作的经皮穿刺血管复通失败:颅内动脉取栓也适用于反复发作的经皮穿刺血管复通失败的患者,可以快速有效地清除血栓,恢复脑部血流。

1.导管置入:首先需要在患者的大腿动脉或颈动脉位置进行局部麻醉,然后将导管插入血管,经过血管造影,找到患者的脑血管病变部位。

2.栓子器插入:通过导管将栓子器插入到血管内,利用栓子器的吸附功能将血栓快速吸附,然后将其取出。

3.血流通畅:清除血栓后,需要再次进行血管造影,确保血管通畅,脑组织得到充分灌注。

4.监测观察:在手术结束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测观察,以检查手术效果和患者的反应。

1.创伤小:颅内动脉取栓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对患者的身体伤害较小。

2.恢复快:颅内动脉取栓可以迅速清除血栓,恢复血流通畅,对于急性脑卒中等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

3.疗效好:颅内动脉取栓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手术前检查:在进行颅内动脉取栓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血液检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2.手术过程中注意保护:在手术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患者进行监测,确保手术进行顺利,避免手术风险。

六、结语颅内动脉取栓是一种先进的介入性治疗方法,对于治疗中风等脑血管疾病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颅内动脉取栓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希望这种治疗方法可以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

急性脑梗死动脉取栓术后护理常规

急性脑梗死动脉取栓术后护理常规

急性脑梗死动脉取栓术后护理常规一、动脉取栓术的定义动脉取栓术:通过动脉介入的方式,使用特殊器械,将堵塞在脑血管内的栓子取出的一种手术方式,从而达到脑血管再通的目的。

二、护理关键点1.穿刺处出血2. 脑出血3.颅内压增高4.血压的控制5.肺部感染6.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三、护理措施(一)病情观察①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

②穿刺部位敷料有无渗血、周围有无血肿,术侧下肢远端皮肤颜色、温度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并进行双下肢的对比。

观察压迫器固定带下皮肤颜色是否正常。

③肌力、吞咽、言语、认知等脑血管疾病相关症状。

(二)症状护理按照脑梗死重症患者护理常规执行。

(三)用药护理1. 颅内压增高使用降颅压药物时,遵医嘱按时按剂量准确输注,并准确记录出入量。

观察患者意识变化。

使用降压药物时如硝普钠,准确配置,依据血压调节泵速,从小剂量开始,密切监测血压变化。

2.使用抗凝及抗聚药物如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要严格把握剂量、服药期间,监测凝血四项各项指标,观察有无皮肤粘膜瘀斑、皮下出血,牙龈出血、脑出血和消化道出血。

(四)一般护理1.饮食护理病情允许适当多饮水,促进造影剂的排泄,可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吞咽功能障碍者给予留置胃管,鼻饲流质,肠内营养量由少到多,喂养速度由慢到快,根据患者消化情况及时调整饮食情况,保证营养摄入,促进恢复。

2. 康复护理脑梗死取栓术后的患者可能出现肢体瘫痪、吞咽功能障碍、言语不能等症状,联合康复医生,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制定适合患者的康复方式,早期给予良知位的摆放,由被动运动到主动运动,促进患者肢体的康复。

3. 心理护理脑梗死起病突然,易引起神经功能障碍,言语不能,肢体肌力的下降,极易引发患者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如焦虑、悲观、抑郁、急躁易怒等。

临床护理中应加强与患者沟通,使其对疾病有正确认识,促进预后。

四、潜在并发症1.脑出血可能与血管壁损伤,再灌注损伤,溶栓药物使用及联合抗血小板治疗有关,术后要避免一切可能引起脑出血的因素,如用力排便、咳嗽、打喷嚏、情绪激动等。

急性脑梗死 取栓 流程

急性脑梗死 取栓 流程

急性脑梗死取栓流程Acute ischemic stroke is a medical emergency that requires prompt treatment to minimize brain damage and improve the patient's chances of recovery.急性脑梗死是一种需要及时治疗以尽量减少脑损伤并提高患者康复机会的医疗紧急情况。

One of the treatment options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is a procedure called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which involves removing a blood clot from a blocked blood vessel in the brain.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选择之一是机械取栓,该过程涉及从大脑阻塞的血管中取出血栓。

The process of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begins with the insertion of a catheter into a large artery, often in the groin, and guiding it through the blood vessels to the site of the clot in the brain.机械取栓的过程始于将导管插入一个大动脉,通常是在腹股沟,然后将其引导穿过血管到达大脑中的血栓部位。

Once the catheter reaches the clot, the physician uses small devices, such as a stent retriever or a suction catheter, to retrieve or break upthe clot, restoring blood flow to the affected area of the brain.一旦导管到达血栓部位,医生使用小型设备,比如支架取回器或吸引导管,来检出或击碎血栓,恢复血液流动到大脑受影响的区域。

一例脑梗死动脉取栓的PBL教学查房PPT课件

一例脑梗死动脉取栓的PBL教学查房PPT课件
术前讨论与手术计划制定
组织多学科专家进行术前讨论,明确手术指征、手术方式和手术计 划,确保手术安全可行。
器械与药物准备
准备动脉取栓所需的专用器械、导管、导丝等,并备齐术中可能用 到的药物,如抗凝剂、溶栓剂等。
手术步骤详解
麻醉与体位摆放
采用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根据手术 需要摆放合适体位,便于手术操作。
05
临床思维培养与沟通技巧训练
引导学生建立正确临床思维方法
01
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思维
通过PBL教学查房,引导学生关注患者的整体状况,而非仅仅局限于疾
病本身。
02
培养批判性思维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质疑现有诊断和治疗方案,以培养其独立思考和批
判性思维能力。
03
教授临床推理技巧
通过讲解和示范,教授学生如何收集和分析临床信息,以及如何运用所
04
脑梗死动脉取栓技术进展及前景 展望
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对比
国内技术发展现状
近年来,国内脑梗死动脉取栓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取栓器械不断更新换代,取栓效果 也不断提高。同时,国内医生在手术技巧、围手术期管理等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国外技术发展现状
相比之下,国外脑梗死动脉取栓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起步更早,技术更加成熟。在器械研 发、手术操作、影像学评估等方面,国外均处于领先地位。此外,国外还开展了多项多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策略
01
提供相关文献和资料,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了解脑 梗死动脉取栓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
0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寻找
问题的答案和解决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打
03

急性脑梗死动脉取栓治疗体会

急性脑梗死动脉取栓治疗体会
大脑中动 脉 闭 塞 动 脉 取 栓 治 疗 中 的 体 会:1)患 者脑梗死发生至血管再通时间越短越好,时间越长其 并发症及愈后不良症状随之上升。按规定,超过 8h 的大脑中动脉闭塞不能行动脉取栓术。2)麻醉方式 最好能在局麻下完成,其优点是操作简便,缩短手术 前准备时间,且便于观察患者意识、肢体活动等情况。 如果患者剧烈躁动影响手术操作,易改为全麻。否则 影响手术 操 作,甚 至 带 来 脑 出 血 的 可 能。3)拉 栓 次 数问题,通常经过 2~3次拉栓可开通大部分闭塞血 管,但随着拉栓次数增加,术中风险及其他不良事件 的发生会 明 显 增 加。4)血 管 再 通 后,如 发 现 血 管 狭 窄大于 50%的病例,最好使用球囊扩张辅助和(或) 支架植入术,以避免远期血管再闭塞的发生。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 2016年 7月—2017年 12月期间 10例急
性脑梗塞并行动脉取栓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患 者年龄 50~78岁,平均为 63.5岁;男性患者 6例,女 性患者 4例。发病后到就诊时间为 6~8h。
入选标准:1)患者年龄 18~80岁,性别不限;2) 发病时间在 2~6h之内;3)临床症状考虑为前循环 的急性脑梗死;4)术前头部 CT未见颅内出血及早期 大面积脑梗死;5)全 脑 血 管 造 影 证 实 为 大 脑 中 动 脉 闭塞[1]。
参考文献:[ຫໍສະໝຸດ ] 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介入学组,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组.急性缺 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 志,2014,94(27):20972101.
[2] BENDSZUSM,RINGLEBPA.Interventionaltreatmentof stroke:mechanicalthrombectomy[J].Nervenarzt,2015,86 (10):1199.

急性脑梗死动脉取栓治疗优秀课件

急性脑梗死动脉取栓治疗优秀课件

静脉溶栓:签 署知情同意书
静脉溶栓
联合治疗
动脉溶栓
大动脉闭塞静脉溶栓失败 复查CT 6小时以内前循环大血管闭塞
机械取栓
支架植入
16
卒中80%为缺血性卒中 溶栓治疗是目前认为最为简便有效的治疗
方法,但溶栓率和成功率低。
17
•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rt-PA静脉溶栓仍是血运重 建的标准治疗,但这种治疗存在两大致命短板: 治疗时间窗短及血运重建率低,限制其治疗缺 血性卒中的疗效及广泛应用。而近10年来发展 的新型机械取栓成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亮 点,有比静脉或动脉溶栓更高的血运重建率。
18
解决办法:动脉内取栓
19
• 最经典的机械取栓装置是Merci装置,一种基于螺 旋旋转的取栓装置,其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已被 证实,尽管血运重建率在50%左右,但已明显高 于静脉溶栓,2004年8月美国FDA批准其作为血 运重建的首个机械取栓装置。其后又开发了利用 负压的血栓抽吸装置(Penumbra),上市后研 究使美国FDA在2007年12月批准其作为血运重建
21
取栓方法
Merci装置:病死率高 penumbra装置:操作复杂,价格昂贵
在美国FDA已经批准临床应用,但在我 国没有获得许可!
Solitaire支架取栓:新技术,小样本效果佳
22
• 基于支架取栓原理的血运重建治疗极大改善了血 运重建率及减少并发症,临床研究证实其取栓的 优越性及安全性,成为急性大动脉闭塞取栓的安 全有效装置,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治疗中发 挥积极作用,机械取栓装置的诞生,让人们看到 了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新曙光。
1
入院颅脑CT检查
2
诊疗经过
初步诊断:急性大面积脑梗死 大动脉闭塞 入院后监测生命体征、吸氧,给予抑酸、活血化瘀、营 养脑细胞、补液支持等治疗,紧急启动绿色通道,神经内 科团队迅速辅助治疗,颅脑CT除外脑出血,迅速完善血常 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辅助检查,立即行溶栓治疗(超 过溶栓时间窗4.5小时),未成功,即刻行颅脑磁共振检 查。

1例急性脑梗塞介入Solitaier支架取栓术的报道

1例急性脑梗塞介入Solitaier支架取栓术的报道

1例急性脑梗塞介入Solitaier支架取栓术的报道急性后循环脑梗塞采用Solitaier可回收支架取栓术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术中护理技术的提高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后盾,能显著提高诊疗效果。

标签:急性脑梗塞、Solitaier支架、术中护理临床资料与手术方法:患者林某,男,64岁,9月1日急性起病,主要表现突发言语含糊、右侧肢体乏力,查体右侧中枢性面瘫,右侧肢体偏瘫,NIHSS评分:10分,结合急诊颅脑CT排除脑出血,诊断考虑:脑梗塞,患者具备发病4.5小时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适应指征,予静推6mg阿替普酶后,患者出现畏冷、寒战,并逐渐出现意识不清、高热、阵发性四肢强直抽搐,考虑:药物不良反应可能,立即停用阿替普酶,并予地塞米松、异丙嗪抗过敏,持续数十分钟后寒战缓解,但患者意识仍不清、高热,体温最高40.0℃,予物理降温后体温降至正常,9月2日晨患者意识仍呈深昏迷,体温升高至39.5℃,不符合药物不良反应病情特点,结合患者入院前2日既有头晕、行走不稳等症状,查体:双侧瞳孔缩小,直径约1.5mm,对光反射消失,四肢偶可见不自主抽动,右侧Babinski征(+),脑干为呼吸、心跳中枢,可至脑疝、呼吸、心跳骤停,病情危重,诊断考虑后循环脑梗塞。

患者于9月2日08:30在影像科介入室行急诊全脑血管造影术及r-tPA动脉取栓术,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成功后,采用Seldinger技术成功置入6F动脉鞘,弓上造影示:Ⅲ型弓,RICA:窦部正常,远端血管显影正常。

LICA:窦部正常,远端血管正常。

RV A:开口正常,远端血管显影正常。

LV A:开口正常,远端血管显影正常。

BA:近端闭塞,远端血管未见显影。

双侧后交通动脉开放,BA末端逆行显影。

双侧锁骨下动脉、双侧颈总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走行及形态未见明显异常。

实质期未见明显异常血管团,静脉期颈内静脉及上矢状窦、横窦、乙状窦显影良好,未见明显充盈缺损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颅内闭塞血管取栓前后对比
拉出的血栓
术后第二天CT
诊疗经过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紧张手术,成功取出栓子,赢得了与 脑细胞凋亡的赛跑。术后患者意识好转,语言、肢体活 动障碍功能部分恢复,一般状态良好。 这是我院成功实施的首例脑血管内介入取栓术,标志着 我院卒中的诊治水平又上新台阶。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俗称中风,
入院颅脑CT检查
诊疗经过
初步诊断:急性大面积脑梗死 大动脉闭塞
入院后监测生命体征、吸氧,给予抑酸、活血化瘀、营 养脑细胞、补液支持等治疗,紧急启动绿色通道,神经内 科团队迅速辅助治疗,颅脑CT除外脑出血,迅速完善血常 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辅助检查,立即行溶栓治疗(超 过溶栓时间窗4.5小时),未成功,即刻行颅脑磁共振检 查。
溶栓后颅脑磁共振检查
诊疗经过
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开展急诊血管内介入取栓术。 术中造影所见:右侧大脑中动脉近端闭塞,右侧大脑前 动脉通过软脑膜支代偿,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显影,左 侧颈内动脉系统各血管走形及分布正常,未见明显狭窄。 后交通开放,右侧大脑后动脉通过后交通动脉代偿,右侧 大脑中动脉部分供血区显影。 立即行颅内血管介入取栓治疗。
谢 谢!
Solitaire支架所取血栓


solitaire支架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价值,为超时间窗 及溶栓治疗失败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法。
随着支架取栓治疗的增多,它目前的有效率有可能成为急 性期脑梗死治疗的首选治疗。
再 思 考
患者及家属认识不足,仍有数量众多的发病 46小时的脑梗死患者。 随着认识的增加,溶栓率逐渐增加,我们也越 来越多的面临溶栓失败的患者。
急性脑梗死动脉取 栓治疗
重症医学一科 张世清 2018.5
病史
苑某某,女,43岁,主因“被发现言语不利、左侧肢体活 动不灵约40分钟”入院。 查体:T36.4℃ P61次/分 R 23次/分 BP 132/88mmHg,神 志清,精神萎靡,呼吸均匀,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 ,光反应灵敏,口角略右歪,伸舌略左偏,双肺呼吸音粗, 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61次/分,律齐,心音可,腹软, 左肢体侧肌力0级,肌张力低,右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 ,左侧巴氏征阳性,右侧巴氏征阴性。 发现风湿性心脏病约15年,一般活动耐力尚可,服药治疗, 具体不详。
• 第一、二代机械取栓装置并未能很好满足人们 对更高血运重建率的追求,于是又有了第三代 基于支架原理的机械取栓装置。近年来,支架 取栓装置被不断研发并用于临床,Solitaire FR、Trevo、Trevo Pro 4、ReVive、Capture、
Aperio、3D Separator及pREset等被先后研发
联合治疗
复查CT
动脉溶栓
机械取栓
支架植入
大动脉闭塞静脉溶栓失败 6小时以内前循环大血管闭塞
静脉溶栓
卒中80%为缺血性卒中
溶栓治疗是目前认为最为简便有效的治疗
方法,但溶栓率和成功率低。
•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rt-PA静脉溶栓仍是血运重
建的标准治疗,但这种治疗存在两大致命短板: 治疗时间窗短及血运重建率低,限制其治疗缺 血性卒中的疗效及广泛应用。而近10年来发展 的新型机械取栓成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亮 点,有比静脉或动脉溶栓更高的血运重建率。
并问世。
取栓方法
Merci装置:病死率高
penumbra装置:操作复杂,价格昂贵
在美国FDA已经批准临床应用,但在我 国没有获得许可!
Solitaire支架取栓:新技术,小样本效果佳
• 基于支架取栓原理的血运重建治疗极大改善了血
运重建率及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并发症,临床研究证实其取栓的
优越性及安全性,成为急性大动脉闭塞取栓的安
“时间就是大脑” ———规范化的处理流程
和治疗方案才能更好的挽救患者的生命和更 少的留下后遗症。
<4.5H
4.5-6H
6-8H
不明时间窗
后循环<24H
CT平扫
CT平扫+CTP+CTA、MRI+DWI+PWI+MRA 影像指导评价有缺血半暗带
CT平扫
DSA,备皮、导尿,签署介入治疗知情同意书
静脉溶栓:签 署知情同意书
解决办法:动脉内取栓
• 最经典的机械取栓装置是Merci装置,一种基于螺 旋旋转的取栓装置,其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已被 证实,尽管血运重建率在50%左右,但已明显高于 静脉溶栓,2004年8月美国FDA批准其作为血运重 建的首个机械取栓装置。其后又开发了利用负压 的血栓抽吸装置(Penumbra),上市后研究使美 国FDA在2007年12月批准其作为血运重建的另一机 械取栓装置。
全有效装置,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治疗中发
挥积极作用,机械取栓装置的诞生,让人们看到
了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新曙光。
• 以solitaire支架置于血栓远端完全释放, 同时回撤支架和微导管,反复取栓,一般最 多三次。 • 如果考虑反复取栓造成栓子移位或者局部
血管内膜损伤,可于导引导管或微导管内
注射替罗非班。
脑血管堵塞或破裂——
脑组织缺血、缺氧——
偏瘫、失语、昏迷等
脑血栓形成
缺血性脑卒中 脑卒中
出血性脑卒中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栓塞 脑出血
血栓形成
栓塞
黄金时间窗:
3 -- 4.5 小时
白金时间窗: 0 -- 3 小时 脑卒中急救—— 院前急救与院中绿色通道无缝 对接让患者在3 小时内到达 医院——溶栓治疗——血管再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