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热学实验专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热学实验专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热学实验专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图1

图2

图3

热学实验专题

1、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兵记录的数据见下表:

(1)根据表中数据,在图1中的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2)从图像可以看出,此时水的沸点是 ℃, 该地点的大气压 一标准大气压。(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3)水沸腾时要 热量,但在沸腾过程中 保持不变。

2、如图2所示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9℃时,小徐开始计时,每隔1m in 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然后,小徐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由图像可以看出,把水从93℃加热到刚开 始沸腾所需时间为 min 。

(2)根据图像可以推断,如果在其它条件不变 的情况下继续对水加热1min ,则水的温度是 ℃。

(3)若小徐测出实验用水的质量为lkg ,则将水 从89℃加热到94℃需吸收 J 热量。 [水的比热C =×l03

J/(k g·℃)]

3、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如图3所示,是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A 是操作过程,B 是读数过程,

C 是读取的温度。

①A 图中操作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 图中读数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 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 实际温度是_________℃。

(2)小明同学在利用图3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 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 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两种即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张怡然同学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4

94

94

图5

(1)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4中先描点,再用平 滑的曲线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2)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水的沸点不到100℃, 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白气”, 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 (4)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水沸腾时的规律:(写两条) ①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如图5所示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A 、B 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 、B 装置)

(1)甲组同学发现所测水的沸点高于100℃,他们选择的是______________(填“A ”或“B ”)套装置。 (2)乙、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C 所示:a 、b 两种图像不同的原因是水的___________不同。 (3)通过分析图像C ,归纳出水沸腾的特点是:

①_______ ;

②_______ 。 6、小华在“探究海波和蜂蜡两种物质熔化”的实验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小华根据实验数据已经在图6甲中画出海波

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你在 图6乙中画出蜂蜡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温度/℃

90

92

94

96

97

98

99

99

99

99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海波温度/℃

42

44

46

48

48

48

48

49

50

51

52

蜂蜡温度/℃

40

41

42

43

44

46

48

50

52

54

55

图7

(2)比较分析两个图像,你认为 物质是晶体,熔点是 ℃,

在熔化过程中,用了 min 。

7、小兵在“探究海波熔化和凝固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根据实验数据在图7中画出海波熔化和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2)从实

验数据和

图像可以

看出该海

波属于 ,(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凝固点是 ℃,海波在第8 min 处于 状态,

(3)根据实验数据和所画出的图像,归纳出海波熔化过程中的两个特点:

① ;② 。

8、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

5min 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海波温度/℃ 42 44 46 48 48 48 48 49 50 51 52

图10

(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10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3)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初三物理热学

初三物理热学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 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B. 夏天的清晨,植物上常有露水 C. 深秋的早晨,有时地面上会有一层霜 D. 冬天有时没见雪化成水,雪却不见了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B. 液态蜡凝固时,放热,温度不断上升 C. 冬天,冰冻的湿衣服也能晾干 D.某同学用水银温度计测北方冬季最低气温-52.3℃ 3.两只相同的杯子放在窗前,分别盛放等高的水和汽油一段时间,两杯中的液面如图,这个事例说明液体的蒸发跟液体的() A.表面积大小有关B.温度的高低有关 C.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D. 种类有关 4.关于“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 开始加热时水中就有大量气泡产生 B. 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 C.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小 D.沸腾时,水的温度不断升高 5.用手触摸刚从锅内捞出的煮鸡蛋,感觉不太烫,但过一会再去摸,会感觉很烫,这是因为() A.鸡蛋的内部温度很高,热向外逐渐散发,所以一会才感觉到烫 B.蛋壳传热较慢,感觉烫手需要一段时间 C. 刚捞出时蛋壳表面有水,水蒸发吸热,所以不太烫手 D. 鸡蛋表面温度没有变化,人的感觉反应较慢 6、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是() A.用电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B. 用扫帚把地上的积水扫开 C. 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 D. 喝开水为了不烫口向水面吹气

7、下列物态变化是熔化现象的是() A.湿衣服变干 B. 把白糖加水后溶化成糖水 C.秋天,小草上出现露水 D. 春暖后,江河中的冰化成水 8. 下列物质中是晶体的是() A . 玻璃 B. 铁块 C. 松香 D. 蜡 9. 下列现象中吸热的是() A. 在手上擦酒精会感到凉 B. 冰雪化成水 C. 早晨出现的露 D. 冬天窗上冰花的形成 10、0℃的冰和0℃水相比较() A、0℃冰较冷 B. 0℃水较冷C. 冷热程度相同 D. 无法确定 11.冬天,室外存放的铁块和木块相比较() A.铁块比木块凉B、木块比铁块凉C、冷热程度相同D、无法确定 12.一位粗心的护士将两支示数为38℃的体温计用酒精消毒后,交给发高烧的患者和一位患者的家属分别测体温,几分钟后,护士收回体温计,此时体温计上的示数可能是() A. 39℃、38℃ B. 38℃、38℃ C. 39℃、37℃ D. 37℃、37℃ 13.萘的熔点为80℃,则温度是80℃的萘将() A. 是固态 B. 是液态 C. 是固液共存 D. 都有可能 14、把盛水的试管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中,则试管里水的温度() A. 能达到沸点,能沸腾 B. 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C. 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 D. 无法确定 15、饺子在水中煮,怎么煮也不会发黄变焦,而在油中炸,过一会就会发黄变焦,这是因为() A.饺子在水中煮,温度不会达到100℃,饺子中的水分没有蒸发 B.饺子在水中煮,温度虽超过100℃,但因在水中,饺子中的水分没有蒸发 C.饺子在油中炸,温度会超过100℃,饺子中的水分也会被蒸发而变焦 D.饺子在油中炸,温度虽不会超过100℃,但饺子中的水分也会被蒸发而变焦 16、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弥漫着“白气”,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喷出“白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珠 B. 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水蒸气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实验探究题汇总(按教材顺序)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实验探究题汇总(按教材顺序) 1、如图所示的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实验时要让同一辆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为了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的速度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2)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小车在__________表面上前进的距离最远,但最后会停下来,这是因为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摩擦力最大的是_________次,这说明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__________相关 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绝对光滑(小车不受阻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运动. (3)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 上,通过而抽象概 括出来的。 2、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 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的。如图所示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探究方案。 (1)图a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小卡片,图b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2)小明选择了图a所示的探究方案。他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就在两线端挂上钩码。这是用于探究两个力的和 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3)探究活动中还要求要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这样 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4)两个探究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个方案的探究过程对实验结论的 影响小一些?为什么?

3、在“探究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相关”的实验中,得到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钩码质量(g)100 200 300 钩码受到的重力(N) 1 3 钩码受到的重力与质量的比(N/kg)10 10 (1)请根据图12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完成表格。 (2)分析表格中数据,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3)同学们对此实验有如下猜想: A.重力跟质量相关;B.重力跟位置相关;C.重力跟形状相关。 为了验证猜想C,现提供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天平、橡皮泥、三个形状不同的石块、铁块和铝块、细线、土豆、小刀。 请你选择适当的器材,完成下列探究过程: 所选器材 探究步骤 分析论证若,则; 若, 则; 4、用下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过程中,一些同学作了以下猜想: 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水准相关; 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相关;

初中九年级物理热学检测

新课标沪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热学检测一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有两杯水,里面都有没熔化完的冰块,一杯在阳光下,一杯在阴凉处,则()A.在阳光下的杯中水温高 B.在阴凉处的杯中水温高 C.两杯中的水温一样高 D.两杯中水温高低无法进行比较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气体之间才能发生扩散 B.只有液体之间才能发生扩散 C.只有固体之间才能发生扩散 D.一切物体分子都作无规则的运动 3.物体放出热量时,它的温度() A.一定降低 B.一定升高 C.一定不变 D.可能降低也可能不变 4.某同学为提高热机效率提出了四种办法,其中错误的是() A.尽量减少各种热损失 B.尽量减少克服摩擦额外消耗的功 C.尽量减少输出功力 D.尽量使燃料充分燃烧 5.高压锅能很快煮熟饭菜,最主要的原因是() A.密封性能好,减少热损失 B.增大压强,提高水的沸点 C.增大压强,降低了沸腾温度 D.传热快,缩短了沸腾时间 6.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内能减少一定对外做功 7.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比热容跟温度有关 B.物体的比热容跟它的吸热多少有关 C.物体的比热容跟它的放热多少有关D.物体的比热容是物体本身的一种特性8.汽油机的一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其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9.汽车急刹车时轮胎与地面摩擦常有冒烟现象,在此过程中_____能转化成_____能。10.甲乙两物体他们升高的温度之比是2:1,吸收的热量之比是4:1,若它们是用同种材料制成,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________。 11.对于某些高烧的病人,有时医生要在病人身上涂擦酒精,这是利用酒精___________时,要向人体_______的道理。 12.吸烟有害健康,在空气不流动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都弥漫着烟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所以为了保护环境,为了你和他人的健康,请不要吸烟。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热学复习专题试题

热学复习专题(一) 自主复习忆基础 1、分子运动:物质由组成,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运动,这种运动和温度有关,所以又叫做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现象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2、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单位是。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同种物质,温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内能。改变内能的方法有(1)(2)。 3、比热容:水的比热容是,它的物理意义是: 。比热容的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与物质的质量、温度等因素。物体吸热公式是:; 4、热机是把能转化为的机器,内燃机课分为和机。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四个冲程,分别是:、、、。其中对外做功的冲程是,将能转化为能;对内做功的是,将能转化为能;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返次,曲轴转次,曲轴转周,对外做功。 5、q煤=3.0×107J/kg的物理意义是,燃料完全燃烧放热的公式为Q= ;对于气体公式为Q= 。热机效率指得是的能量与的能量之比。 例题讲解 例1 下列对生活中的现象哪些解释是正确的() A、摔碎了的瓷碗很难拼合在一起——分子间存在斥力 B、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分子间有空隙 C、房间长时间不打扫就会布满灰尘——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大——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 例2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比乙液体温度升高的多 例3 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杯水温度相同,内能也一定相同 B.热量总是自发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C.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D.质量、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放出相同热量后,水的温度高于煤油的温度 例3 某家庭需要将50kg、20℃的水加热到60℃作为生活用水,他们利用煤气灶烧热水时,需要燃烧0.8kg的煤气.已知煤气的热值q=4.2×107J/kg.水的比热容为c=4.2×103J/(kg?℃).求: (1)把50kg、20℃的水加热到60℃需吸收的热量; (2)完全燃烧0.8kg的煤气时放出的热量;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热学综合测试题(有答案).

壹 九年级物理(上)热学综合测试题 第一次月考 潢川二中:张帮峰 班级 姓名 一、填空题(24分) 1.深秋时节,在教室的玻璃内表面有时会看到一些水珠,这是 现象;严冬时节,玻璃内表面会出现冰花,这是 现象(选填物态变化名称)。 2.根据右表提供的信息,你认为,使用 制作液体温度计可提高灵敏度;使用 制作温度计可以测低温。 3.在有些古代宫殿中,有许多空心铜柱子支持着宫殿的屋顶,在夏天走进宫殿会感到冷气沁人。原因是空心的铜柱中装进了许多冰块,由于冰块熔化时 大量的热使温度降低,而且水的 较大,温度不易升高,所以宫殿里很凉爽。 4.汽车发动机工作时把内能转化为 ,当汽油在发动机内燃烧不充分时会冒 “黑烟”,这时发动机的效率 (选填“升高”、“不变”、“降低”)。 5.有一种气体打火机,内装燃料是液态丁烷。通常情况下,丁烷是气体,人们是用 的方法将其变为液态的.从微观角度看,丁烷能从气态变为液态说明丁烷分子间存在 。 5.火柴可以擦燃,也可以放在火上点燃,使火柴燃烧,前者是利用 的方法,后者是利用 的方法. 6.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热得快”,同时给质量和温度相同的A 、B 两种液体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看出, 液体的温度升高得较慢, 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7.内燃机的大量使用,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使人们享受了现代文明,但在使用内燃机的同时又给人类带来了污染,这主要是指 污染和 污染.在内燃机工作过程中,由如图所示的内燃机能流图可以看出,它的能量损失所占的百分比是:废气内能35%,散热损失30%,机械损失10%,则内燃机的热机效率是 .我们在高效利用能源的同时,也必须重视保护环境. 8.焚烧生活垃圾放出的热量用来发电,是综合利用垃圾的一种方法.据资料显示,仅2001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就达1.5×108t .若燃烧1t 垃圾可放出1.5×1010J 的热量,如果将2001 年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全部焚烧,则放出的热量是 J ,它相当于 kg 煤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煤炭的热值为3.0×107J /kg)。 9.某人锯木头每分钟锯21次,每次拉0.4 m ,平均用力150 N ,则这个人每分钟做功 J ,这些能量可以使100 g 的水温度升高 ℃. 二、选择题(32分) 10.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汽车驶过后,公路上扬起灰尘 B .打开香水瓶瓶盖后,屋内充满香味 C .分析土壤时,将土样放入水中,水变混浊了 D .早晨的江面,雾气弥漫 1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B.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大 C.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唯一的方法 12.下列有关厨房里的物理知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拧开醋瓶盖,醋味扑鼻是因为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B.在水中下饺子,饺子不会被煮焦;在油中煎饺子,饺子易被煎焦是因为油的沸点比水高 C.洗碗时,油花飘在水面上是因为油的密度比水小 D. 厨刀刀口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力 13.夏天,坐在湖边的树底下,风吹来人感到凉爽.对其原因,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水的比热容大,湖水吸热温度升高较快 B.树叶里水蒸发带走大量的热 C.风减慢了人体表面汗液的蒸发 D.地形宽旷,不利于散热 14.如图所示为内燃机工作时的某冲程示意图,该冲程是( )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 15.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l ℃时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的种类有关的是( ) A .体积相同的两杯水温度都升高5℃,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B .质量相同的两块铜温度分别升高5℃和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C .体积相同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D .质量相同的水和铜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16.某校初三年级同学参观了学校锅炉房后,提出了以下几种提高炉子效率的建议,其中不应采纳的是 ( ) A .用鼓风机向炉膛内吹风,把煤粒吹起来燃烧 B .把煤磨成粉,用空气吹进炉膛 C .向炉内多加些煤,加大火力 D .用各种办法增大受热面积 17.用稳定的热源给冰均匀加热,下列图象中能正确描述冰熔化规律的是【已知冰的比热容是C 冰=2.1×103J/(kg·℃)】( )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册全

一、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时间:年月日 探究预备: 1. 不一样, 质量大的水时间长 2. 不相同, 物质种类不同 探究目的: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不同. 培养实验能力. 提出问题: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的热量相同吗? 猜想与假设:不同 探究方案与实验设计: 1. 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 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 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 2. 设计表格, 多次实验, 记录数据. 3. 整理器材, 进行数据分析. 实验器材: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烧杯、温度计、水、食用油 资料或数据的收集

分析和论证: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 升高相同的温度, 吸收的热量不同. 评估与交流: 1. 水的比热容较大, 降低相同的温度, 放出较多的热量, 白天把水放出去, 土地吸收相同热量, 比热容小升高温度较快. 2. 新疆地区沙石比较多, 比热容小, 吸收(放出)相同热量, 升高(降低)的温度较多, 温差比较大. 二、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时间:年月日 探究预备: 1. 串联:用电器顺次连接在电路中的电路 并联:用电器并列连接在电路中的电路 2. 串联:用电器顺次连接 并联:用电器并列连接 探究目的:学生正确连接串、并联电路, 明确开关作用. 提出问题:在串、并联电路中, 开关的作用相同吗? 猜想与假设:开关的作用不同 探究方案与实验设计:

1. 设计串、并联电路图, 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2. 观察开关控制两灯泡亮暗程度 3. 改变开关位置, 观察控制情况. 实验器材:小灯泡、电源、开关、导线 资料或数据收集: 1. 串联电路中, 开关无论放在哪一个位置, 都能控制小灯泡 2. 并联电路中, 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支路开关只能控制所在支路的灯泡. 分析和论证:串联电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并联电路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制所在支路. 评估与交流: 1. 拆除法:观察用电器是否相互影响;判断电流路径 2.图1:串联图2:并联

人教版初中物理热学专题复习解析(含答案)

扩散、分子热运动、分子间作用力(多考简单填空或单选题目,重要度1) 用图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 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 二氧化氮气体的应(选填“A”或“B”)瓶.根据现 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 物质处于哪种状态决定于( ). A.物质的温度B.物体内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C.物质的分子结构D.物质内部分子作用力的大小 { 固态物质分子间排列比液态和气态分子间排列要紧密得多,所以分子间的作用力更(填“强”或“弱”),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和形状。 王安石在一首诗《梅花》中有“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诗句.诗人根据远处飘来的淡淡的梅花香味判断出“是梅而非雪”,而他从远处就能闻到梅花的香味,是因为() A.分子的体积是非常小的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C.分子之间存在力的作用D.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 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间存在间隙来解释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 B.将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20mL C.一根细铁丝很难被拉断 D.从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在空中飘荡 内能及其改变(多考单选和多选,概念模糊个别选项会比较困难,难度中等,重要度1) ! 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分子间的距离越大作用力也越大 B.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有关 C.震后疾病防控消毒时空气中散发一股浓浓的药味,是药物分子的扩散现象 D.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功和热量是不同的物理量,单位也不同 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 B.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C.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D.物体的温度为0℃时,其内能为零 在下列现象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给自行车打气时打气筒变热 B.电炉丝通电后变热

九年级物理热学

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热学 复习目标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2.温度计:准确地测量或判断物体温度的仪器,常用温度计是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性 质制成的。 3.物态:物质存在的状态。常见的物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 4.物态变化:物态之间的相互转化。物态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且发生吸热、放热等现 象。 1.分子理论的初步知识: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分子之间有空隙,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内能:物体内部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的势能的总和。 3.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的能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4.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比热的单位是焦/(千克·℃) 5.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既不会消失,也不会创生,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 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6.燃料的燃烧值:1千克某种物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燃烧值的单位是焦/千克。

7.内能的利用:加热物体和做功。 8.热机:利用内能做功的机器。热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包括内燃机、火箭等几种。 9.热机效率:用来做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能量之比。 一、热现象 1.温度的测量 (1)要测量温度,首先要建立温标,温标是根据物体的某些物理性质建立的,而物体这 些物理性质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人们就得用这些性质的变化制成不同的温度计量测量温度。 (2)摄氏温标(以前也称百分温标)是将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的温度定为零度;水沸腾的温度定为100度,在零度和100度之间等分100份,每份叫做1度。摄氏温标用“度”作单位,记作℃。在0℃以下和100℃以上的温度用1℃间隔的同样大小向外扩展,在0℃以下温度记为负值。 水银温度计的主要部分是一根内径很细而均匀的玻璃管,管的下端是一个玻璃泡,在管和泡里有适量水银,当温度变化时,由于热胀冷缩,管内水银面的位置就随着改变,从水银 面到达的刻度就可以读出温度。 (3)使用温度计时要注意: ①不允许超出它所标度的测量范围,否则温度计将被损坏。例如;不能使用医用温度计来测量开水的温度。 ②在读数过程中,视线要垂直温度计。温度计不要离开被测物质(医用温度计除外)。 待示数稳定后再读。 ③不要把温度计当作搅拌器使用。 ④医用温度计从构造上来看,在水银泡上一段管子非常细,水银受热膨胀通过细点处上升,体温计离开人体后水银变冷收缩,从细点处断开,故医用温度计离开人体后仍指示测量 人体时的最高体温。要打算重测时需先用力将水银甩回泡内。 (4)热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t的关系是:T=t+273K。 2.晶体与非晶体熔解的情况是不相同的。晶体熔解时保持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当然只有能凝固成晶体的液体才有一定的凝固点,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熔点随外界压强的变化而改变。 晶体在熔解过程中虽然继续吸收热量,但是温度并不升高。 液体凝固成晶体的过程正好相反。在凝固时放出的热量等于熔解时吸收的热量。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实验教学计划

物理实验教学计划 邓堡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从物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来看,物理实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物理实验对于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全面落实培养科学素养的目标,具有其他教学内容和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为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为更好地实施实验教学,现做计划如下: 一、实验目的 1.使学生有“亲身经历和体验“,同时能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通过物理实验能引导学生的物理教学认识;为学生提供物理事实性知识;也能为学生检验、巩固物理知识和理论,验证物理假说提供事实性知识。 3.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 4.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和分析物理事实,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培养学生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与人合作的情感,在实验过程中经历成功与失败的情感体验,同时通过实验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等等。 二、实验计划 1、制订规章制度,科学规范管理 2、按照学校各类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3、制订学期实验计划表、周历表。 4、充分利用生活中身边的实验器材的作用,结合实验室条件进行分组实验。 5、做好仪器、器材的常规维修和保养工作。 6、做好仪器的借出、归还验收工作。 7、有必要时,可以自制一些教具。 8、结合学校常规管理,保持实验室的常清洁。 三、实验措施:

1.严格要求,按程序进行操作。 2.认真组织,精心辅导。 3.积极组织并指导物理课外兴趣小组开展实验活动。附实验教学进度安排

初中物理热学实验探究专题知识讲解

热学实验题 一.探究改变内能的方法 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夏天中午海边的沙子热,海水却很凉;傍晚海边的沙子凉,海水却较暖和。对此,同学们提出如下猜想:可能是沙子吸热升温或放热降温都比水快,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他们在实验前准备了火柴、酒精灯、烧杯、沙子、水、搅棒、铁架台、石棉网,除此之外, (1)还需要___温度计___、___停表___;实验时使用搅棒的作用是___使沙子和水能均匀受热。 小明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沙子和水,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如右图)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2)比较沙子和水吸热升温快慢的方法有二种: ①_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热量的多少_;②__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升高的温度的多少___ 。 (3)探究过程中有部分同学提出猜想:可能是中午海水蒸发吸收热量,所以温度低;而沙子不蒸发,所以温度高,你认为上述猜想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______ ___不正确_ 如果按照海水蒸发吸收热量,所以温度低;而沙子不蒸发,所以温度高的说法,那么晚上海水温度低,沙子的温度高,这与事实不符合.(标准答案) 当在傍晚时,海水仍在蒸发,仍在吸收热量,而海水的温度却比沙子的温度高(4)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大于(大于/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5)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4)结论不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水的导热性能好或沙子的导热性能不好。 (6)由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便用仪器测量,本实验中把吸收热量的多少转换成加热时间的长短。在探究活动中常用到这种方法(转换法)。运用这种方法设计一个方案来比较电磁铁磁性 的强弱。 _把电源,滑动变阻器,电磁铁开关串联起来,在不同的电流下,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 目,就可以知道电磁铁的磁性强弱。__ (7)如上图是小明和小华同学探究沙子与水吸热升温快慢的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 D ) A.取相同质量的沙子和水 B.盛放沙子和水的容器相同 C.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D.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 3.有四位同学。为了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某种液体A,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1)。请将1号烧杯记录中漏的选项填上。(2)。此液体的比热容为_2100J/(千克.℃)___ (3).比较1.2两杯的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_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其升高的温度有关。____ (4). 烧杯号液体A 质量(克)初温(℃)末温(℃)加热时间(分) 1 A 200 10 14 2 2 A 200 10 18 4 3 水100 10 18 4 4 水200 10 18 8 08大连)在“比较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实验中,提供的装有液体、发热电阻丝和温度计的烧瓶(各烧瓶完全相同;各烧瓶中的液体种类不同、质量相同;各烧瓶中发热电阻丝完全相同)若干,其他器材任选。 (1)小明选用的两个烧瓶中分别装有A、B两种液体,选用的其他器材及实物连接图如图14所示。给A、B两种液体加热时,小明“先闭合S1和S2,后闭合S3,一段时问后,断开S3。”这样操作可保证加热时间_________,其目的是使两种液体______________。通过观察,发现A液体中温 度计示数的变化量大,则_________液体比热容大。 (2)小明将装有A液体的烧瓶换成装有C液体的烧瓶,将装有B液体的烧瓶换成 装有D液体的烧瓶。其他器材及实物连接关系不变,又做了一次实验。他“先闭 合S1和S2,后闭合S3,发现C液体温度升高得快,一段时间后,断开S1,同时记 下C液体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t。又过了一段时间,当D液体中温度计示数的 变化量也等于位时,断开S2。”因为_________液体加热时间短,所以_________ 液体比热容小。 (1)相同(1分);吸收的热量相同(1分);B(1分) (2)C(1分);C(1分) 4. 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他得到如下数据: (1)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 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可 以得出的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_质量____有关。 (2)分析第1、3次或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 初步结论是:_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 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的___ 物 质 次数质量 m/kg 升高的温 度 △t/℃ 加热的时 间t/min 水 1 0.1 10 2 2 0.2 10 4 煤 油 3 0.1 10 1 4 0.2 10 2

人教版初中物理热学专题复习解析

(完整word版)人教版初中物理热学专题复习解析(含答案) 亲爱的读者: 本文内容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收集整理后编辑发布到 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详细的校对,但 难免会有错误的地方,如果有错误的地方请您评论区 留言,我们予以纠正,如果本文档对您有帮助,请您 下载收藏以便随时调用。下面是本文详细内容。 最后最您生活愉快 ~O(∩_∩)O ~

热和能专题复习(一) 扩散、分子热运动、分子间作用力(多考简单填空或单选题目,重要度1) 用图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 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 气体的应(选填“A”或“B”)瓶.根据现象可知气体发 生了扩散。 物质处于哪种状态决定于( ). A.物质的温度B.物体内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C.物质的分子结构D.物质内部分子作用力的大小 固态物质分子间排列比液态和气态分子间排列要紧密得多,所以分子间的作用力更(填“强”或“弱”),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和形状。 王安石在一首诗《梅花》中有“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诗句.诗人根据远处飘来的淡淡的梅花香味判断出“是梅而非雪”,而他从远处就能闻到梅花的香味,是因为() A.分子的体积是非常小的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C.分子之间存在力的作用D.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间存在间隙来解释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 B.将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20mL C.一根细铁丝很难被拉断 D.从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在空中飘荡 内能及其改变(多考单选和多选,概念模糊个别选项会比较困难,难度中等,重要度1) 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分子间的距离越大作用力也越大 B.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有关 C.震后疾病防控消毒时空气中散发一股浓浓的药味,是药物分子的扩散现象 D.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功和热量是不同的物理量,单位也不同 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B.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C.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D.物体的温度为0℃时,其内能为零 在下列现象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给自行车打气时打气筒变热 B.电炉丝通电后变热 C.晒太阳感到暖和 D.一壶水在煤气炉上加热,温度升高

初中物理热学基础知识

初中物理热学基础知识 第三章物态变化 1.温度、温度计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2)--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 (3)单位:℃:摄氏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100等分后每一份为1℃) ℉:华氏度 注意:在做“读出温度计示数”题时应看好温度数值增加是向上还是向下,上则为正度数,下则为负度数 物态变化: 2.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基本概念 固→液熔化吸热液→气汽化吸热固→气升华吸热 液→固凝固放热气→液液化放热气→固凝华放热 --重要知识点 熔化&凝固: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凝固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凝固点)。 不同的晶体,熔点(凝固点)一般不同。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①液体温度的高低;②液体表面积的大小;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海拔高,气压低,沸点低;海拔低,气压高,沸点高。 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蒸发的两个条件:温度达到沸点&持续吸热。 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 第十三章内能 3.分子动理论&内能 --基本概念 分子动理论:①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②分子在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 ③分子之间有着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 (实例:两物体吸在一起拆不开,错例:挂钩吸在墙壁上——压强) 扩散现象:①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 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剧烈),扩散现象进行越快。 内能:①物体所有分子所具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②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③内能改变的两种宏观表现:温度、物态 --易错点 1.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不一定增加(同时对外做功) 2.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不一定增加(同时吸收热量) 3.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上升(晶体熔化时) 4.水达到沸点后,内能增加,温度不再上升 5.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是等效的 6.热传递的实质:内能的转移;做功的实质:能量的转化 第十四章热机 4.热量&比热容、燃料&热机 --热量 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传递时内能变化的量度)。单位焦耳(J) --比热容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公式:Q=cm?t 单位:J/(kg·℃)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一种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变,不同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注:①Q=cm?t中,任意一个量和Q为定值时,其他两个量成反比;②通常情况下水的比热容要比大多物质要大。) --燃料、热机 热值: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燃料的热值。 热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分为蒸汽机、内燃机(汽油、柴油)、喷气式发动机。汽油机四冲程:吸气(汽油和空气)、压缩(机械→内)、做功(内→机械)、排气 热机效率:转化为机械能的内能÷总内能×100%

(完整)九年级物理热学综合.doc

热学综合 姓名: 一、选择题 1.由于利欲熏心,少数不法煤商将煤矸石破碎后掺在优质煤中高价销售,客户为了不上当,最恰当 的方法是检测下列物理量的中() A. 热值 B. 质量 C. 比热容 D. 温度 2. 四口之家分别单独使用不同种类的燃料时的平均月消耗量分别为:木柴约200kg,烟煤约 80kg, 液化石油气约 30kg,煤气约 60kg.这四种燃料中哪一种燃料的热值最高() A. 木柴 B. 烟煤 C. 液化石油气 D. 煤气 3. 关于热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四冲程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的冲程只有做功冲程 B.四冲程内燃机的吸气、压缩、排气冲程是靠飞轮的惯性完成的 C.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高,这是因为柴油的热值比汽油的大 D.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热机的效率可达到100% 4.炎热的夏天,戴眼镜的同学从空调房走到室外时,镜片上出现一层薄雾,过了一会儿,镜片又变得清晰起来.镜片上这两种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A.先汽化,后液化B.先凝固,后蒸发C.先液化,后汽化D.先凝固,后升华5.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汤将() A.同时沸腾 B.稍后沸腾 C.不会沸腾,汤的温度总是低于水的沸点 D.不会沸腾,汤的温度能够达到水的沸点 6. 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四个冲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汽油机一 个工作循环中四个冲程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丙、丁、乙、甲 B.乙、丁、甲、丙 C.乙、甲、丁、丙 D.甲、乙、丙、丁 7.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在高山上烧水时,温度不到90℃水就沸腾了,是因为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 B.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口,实际上是利用蒸发致冷 C.衣柜里防虫的樟脑丸越来越小,这是汽化现象 D.冬天,冰冻的湿衣服直接变干是升华现象 8. 下列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减少各种热损失 B.加润滑油,减少机器部件间的摩擦 1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实验探究专题突破

★★★实验一: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1)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除了图中所示器材外,实验时还需的测量工具有。该实验器材装配的合理顺序是(填序号)(①烧杯; ②酒精灯;③温度计;④铁圈及石棉网)。 甲 (2)实验中观察到气泡上升过程中变化的情况如图乙、丙所示,其中沸腾时的情况如图;同时,沸腾时杯口有大量“白气”不断冒出,这些“白气”是形成的。(3)实验中,当水温上升到90℃时,小明每隔1min记一次溫度计的示数直至沸腾一段时间后,数据如表一所示,其中第4次温度计的读数是℃。 (4)请根据表一记录的数据在图丁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吸收热量温度(选填“上升、不变”);沸点为℃, (6)实验结论:水沸腾时_______(选填“吸”或“放”)热,但温度。 (7)实验讨论 ①实验时同学们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水达到沸腾需要的时间,请你提出改进建议、、等。 ②通过实验探究你认为水沸腾需要满足的条件有:、。 ③小明发现撤掉酒精灯时,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④实验中水的沸点小于100 ℃的原因:水面上方的大气压________1标准大气压. ⑤液体温度计是,里面的液体有的用酒精,有的用水银.已知酒精和水银的熔点和沸点如表二所示,则测本实验应选温度计.(选填“酒精”或“水银”) 实验二:探究晶体熔化或凝固规律 1、“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装置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3分钟时该物质处于液态 B、该物质完全熔化需要7分钟 C、该物质属于非晶体 D、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小于在CD段的比热容 2、小明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盐水从第10分钟开始凝固 B、盐水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C、盐水在10到15分钟的过程中内能不变 D、盐水的凝固点为-2℃ 甲第1题乙第2题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热学实验

(1)实验表明,水的沸点为____98___℃;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不变___; (2)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为78.5℃,利用沸腾知识,要从甘蔗酒中分离出酒精,加热甘蔗酒时控制的适宜温度可为____B____(只填序号)。 A.60℃B.80℃C.100℃ 2.(2018·娄底)小明在实验室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根指测量结果画出相关图象,如图甲所示: (1)要完成这两个实验,都需要的测量仪器是钟表和温度计 (2)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示数是_ EF 段所对应的温度值(选填 "BC"和"EF"). (3) 如图甲所示,BC段该物质的状态为__ 固液共存态___ 。 (4) AB段与CD段的倾斜程度不同,这是因为冰与水的比热容不同。 3.(2018·荆州)如图甲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红如图甲所示进行读数,其错误之处是: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读数时小明发现A点有小水滴影响读数,小水滴的成因是液化(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按乙图改进后可以顺利读数. (4)图丙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①由图像可知,实验室当时的大气压低于(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②若小明和小红所选水的质量分别为m1、m2,根据图像丙分析可知m1 __<__m2(选填“>”、“<”或“=”).

4.(2018·武汉)图甲是观察物质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先确定___铁圈C___(选填“铁棒A”“铁夹B”或“铁圈C”)的位置,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 内物质的____状态____,并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 (2)分析图乙可知,该物质的凝固点为_____80℃____,该物质第40min的内能___小于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 于”)第20min的内能。 5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在本地水的沸点是___97___℃。 (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水温较低时加热1min时间水升高的温度与水温较高时加热1min时间水升高的温度不同。其主要原因是:随着水的温度升高,____C___(填序号) A.水的质量变化了 B.水的比热容变化了 C.1min时间水向空气传递的热量不同 D.1min时间酒精灯传递给水的热量不同 6.(2018德州)(4分)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1)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强在烧杯中倒人热水,热水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20甲所示,此时温 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 (2)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图20乙所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 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强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20丙中___________图。(选填“A”或“B”) (4)小强同学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_____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答案 7.(2018威海)(6分)在探究热现象的实验中,小明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并放在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两试管放在同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目的是使A、B受热均匀。 (2)由图乙可知,A(选填“A”或“B”)是冰,该物质在第4分钟时的状态为固液共存态,冰在熔化过程中分子动能增大(选填“分子动能”成“分子势能”,当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使烧杯中的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发现试管中的水始终不会沸腾,其原因可能是无法从烧杯的水中继续吸热。 (3)加热1分钟,冰、石蜡均为固态,由图乙可知,此时冰(选填“冰”或“石蜡”)的比热容较大。

初中物理热学计算题

热学计算 1.(09一模)(7分)小明为了探究太阳光的辐射情况,分别用水和细沙做实验,该实验不计热量损失。[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细沙的比热容为O.92×103J/(kg·℃),液化气的热值为100 J/cm3]试求: (1)用一底面积为0.1 m2的方形水槽装了6 kg水,在中午的太阳光下照射25 min,水的温度升高了5℃。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设每平方米水面上、平均每分钟太阳辐射的热量为N,则N是多少? (3)将水槽中的水倒掉,然后平铺上6 kg的细沙,在中午的太阳光下照射23 min,细沙的温度能升高多少? (4)细沙吸收的这些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多少立方厘米液化气所产生的热量? 2.(09二模)(7分)小明家用的是太阳能热水器,该热水器水箱的容积是200L。某天早晨,他给热水器的水箱加满20℃的自来水。中午时,热水器水箱中的水温为45℃。 [ρ水=1.O×103kg/m3,c水=4.2×103J/(kg·℃),q煤气=4.2×107J/kg) 试求:(1)水箱中水的质量是多少? (2)这些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3)用煤气灶加热时,也使这些水从20℃升高到45℃,共燃烧了2kg煤气。则用该煤气灶烧水的效率是多少? 3.(09中考)(6分)某浴池用的是地下温泉水,浴池中水的体积是40m3,初温是85℃,当温度降到45℃时可供洗浴使用。温泉水的密度约为1.0×103 kg/m3,温泉水的比热容约为4.2×103 J/(kg·℃),煤的热值是3.O×107J/kg试求: (1)浴池中温泉水的质量是多少? (2)当浴池中的温泉水从85℃降到45℃时,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3)温泉水放出的这些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的煤? 4.(10一模)(5分)某种汽油的热值是4.6×107J/kg,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试求: (1)完全燃烧2l0g的汽油,能放出多少热量? (2)如果这些热量全部被水吸收,水温从20℃升高到43℃。则水的质量是多少? 5.(10二模)用锅炉烧水时,将50kg的水由20℃加热到l00℃,需要完全燃烧2kg的烟煤。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烟煤的热值是3.O×107J/kg。 试求: (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2)烟煤放出的热量是多少?(3)锅炉烧水的效率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