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人畜共患病有哪些

常见的人畜共患病有哪些

常见的人畜共患病有哪些

人畜共患病是指在脊椎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感染的疾病。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真菌、原生动物和内外寄生虫等,可通过直接接触或节肢动物、啮齿动物为媒介以及病原污染的空气、水等传播,常见的人畜共患病有禽流感、猪链球菌感染、钩端螺旋体病、布鲁菌病、炭疽、结核病、狂犬病、口蹄疫及旋毛虫病等。

人畜共患病防控情况总结

人畜共患病防控情况总结 人畜共患传染病是指由共同病原体引起,流行病学上相互关联,在脊椎动物和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按照病原体的生物属性分类,可分为病毒性、细菌性、寄生虫性人畜共患病等。人畜共患病可源于与人类密切接触的家畜、家禽和宠物,也可源于远离人类的野生动物等。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已知的人畜共患病共有800多种,这占到了可感染人的传染病种类的60%,病原体涉及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等多种生物。在新发传染病有75%都是人畜共患病。据2007年统计,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种有16种为人畜共患传染病。动物是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原的巨大储存库,随着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变甚至破坏,动物病原体的遗传变异和跨种传播的风险增大,人畜共患病对人类的威胁也越来越大。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家畜饲养量不断增加,畜禽及其产品的流通日益频繁,布鲁氏菌病、结核病(以下简称“两病”)和狂犬病等重要人畜共患病出现抬头趋势,不仅严重影响畜牧业生产,并已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越来越多地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人畜共患病防控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为进一步掌握人畜共患病疫情情况,科学制定防控措施,现

把我国近年来人畜共患病防控情况总结如下: 一、我国人畜共患病防控总体情况 (一)人畜共患病疫情总体平稳 1.布鲁氏菌病 2011年,全国畜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疫情形势仍较重,部分地区呈下降趋势。内蒙古、吉林、浙江、福建、江西、河南、湖北、四川、陕西、青海、宁夏、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13个省(区)335个县722个乡6208个村发生布病疫情,发病牲畜116795头(只),死亡580头(只),死亡率0.5%。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发病羊108633只;陕西省938只,吉林省937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931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奶牛发病932头,浙江省460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分别为375头和360头;内蒙古自治区其它牛发生布病716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74头。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安徽、山东、湖南、海南、广东、广西、重庆、云南、贵州、西藏、甘肃等19省(区、市)没有发现布病临床病畜。 2.结核病 2011年,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牛结核病疫情上升外,全国其他省牛结核病疫情呈现下降趋势。内蒙古、吉林、浙江、福建、江西、河南、广东、广西、四川、陕西、宁夏、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13个省(区)133个县195个乡396个村发生奶牛

人畜共患病及其防治

属于原虫有弓形体、肉孢子虫、隐孢子虫;属于吸虫有东毕血吸虫、肝片吸虫、中华双腔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华枝睾吸虫;属于绦虫有猪囊尾蚴、棘球蚴、多头绦虫、牛囊尾蚴、犬复殖孔绦虫、微小膜壳绦虫;属于线虫有旋毛虫、弓首蛔虫、肾膨结线虫;蝇蛆有羊狂绳蛆[4]。 其中,有些病原体在动物间保持延续,在一定条件下传播给人,但在人之间不会引起传播。如旋毛虫病、狂犬病、森林脑炎等;有些病原体主要依靠人延续世代,如阿米巴病、人型结核等;有些人畜共患病,人和动物可以互为传染源,如血吸虫病等;真性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则必须以人和动物作为终宿主和中间宿主,如猪绦虫病等。 3 人畜共患病的传播途径 3.1 通过唾液传播 如患狂犬病的猫、狗,它们的唾液中含有大量的狂犬病病毒,当猫狗咬伤人时,病毒就随唾液进入体内,引发狂犬病。 3.2 通过粪便传播 粪便中含有各种病菌这是众所周知的。结核病、布氏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的病原体,都可借粪便污染人的食品、饮水和用物而传播。大多数的寄生虫虫卵就存在粪内。钩端螺旋体病的病原是经由尿液传播的。 3.3 通过空气传播 有病的畜禽在流鼻涕、打喷嚏和咳嗽时,常会带出病毒或病菌,并在空气中形成有传染性的飞沫,散播疾病。 3.4 通过被毛和皮屑 畜禽的全身被毛和皮肤垢屑里,往往含有各种病毒、病菌、疥螨、虱子等,它们有的就是某种疾病的病原体,有的则是疾病的传播媒介。某些宠物爱好者如果不注意个人防范,任意与动物拥抱、亲吻、食同桌、寝同床,是有可能从它们身上染上共患病的。 4 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原则及防控 4.1 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原则 4.1.1 做好监测工作 动物的人畜共患病监测工作主要由兽医部门来完成。实践证明,做好动物

常见人兽共患病

常见人兽共患病 一(人兽共患病应符合哪些条件, 1.病原体是微生物或寄生虫,非生命性的公共治病因素不包括在内。 2..同一种病原体在自然条件下能使人和某种脊椎动物感染或发病,并可以让在人与人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相互或单向传染。 3..病原体在人和动物之间的传播方式可以是直接接触性的,也可以是间接接触性的。二(目前人兽共患病有哪些分类方法, 1.按病原体的种类分为病毒病,细菌病,衣原体病,立克次氏体病,螺旋体病,真菌病和寄生虫病。 2.按病原体储存宿主的性质分为以动物为主的人兽共患病,以人为主的人兽共患病,人兽并重的人兽共患病,真性人兽共患病。 3.按病原体的生活史分为直接人兽共患病,媒介性人兽共患病,周生性人兽共患病,腐生性人兽共患病。 三.人兽共患病的流行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1.传染源:动物性,人,病原体排出的途径。 2.传播媒介与途径:媒介物,水和土壤,空气,食物媒介者。经呼吸道传播,经消化道传播,经皮肤传播和粘膜传播,经昆虫传播。 3.宿主的易感性。 四.影响人寿共患病流行的因素有哪些, 1.自然疫源地的开发:如造铁路,高速公路,木材开采。捕食野生动物等。 2.动物的迁徙(自认的或人为造成的)和动物群体密度的波动。 3.风俗与饮食习惯,如民族的,宗教的或地区的风俗和饮食习惯。 4.环境污染:主要指生物污染,如微生物,虫卵和幼虫等。

5.职业性及其他易感染群:?农牧业生产者?畜产品经营人员?野外工作人员?医务人员?其他人员,如灾民,难民,香客,囚犯等。 五.应该如何有效地防控人兽共患病,(请举例说明) 1.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预防(使用疫苗,菌苗,类毒素等生物制剂作为抗原,使机体产生自动免疫力) 目前,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来自动物、昆虫、食品、水源、土壤等传播的目前,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来自动物、昆虫、食品、水源、土壤等传播的人兽共患病以及来源于污染环境的毒物、抗生素的滥用和生物恐怖袭击等因素的威胁,而且是面临新老传染病的双重威胁,人兽共患病的防控形势非常严峻,任务更为艰巨,应引起国人的关注和重视。人兽共患病以及来源于污染环境的毒物、抗生素的滥用和生物恐怖袭击等因素的威胁,而且是面临新老传染病的双重威胁,人兽共患病的防控形势非常严峻,任务更为艰巨,应引起国人的关注和重视。 防控人兽共患病要坚持一个方针四个原则 1.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充分运用现代生物医学、现代兽医学、社会学的知识与技术,调动全社会的力量“群防群控”,最大限度地利用公共卫生资源,制定符合本国国情和本地区实情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坚持综合防控的原则:免疫、消毒、检疫、封锁、治疗(动物淘汰)等综合性卫生防控措施,对防止人兽共患病的发生与流行都是普遍适用,必有可少的。 3.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杀虫、灭鼠、灭螺等;对兽源性直接传播性和循环传播性人兽共患病,应重点对人以外的脊椎动物宿主采取早发现、淘汰动物、驱虫、免疫接种等措施。 4.坚持加强合作的原则:疫情通报,防止输入传染源,加强海关检疫,以及技术上和法律方面的合作。在国内要动员全国的力量,组织国家卫生、农牧、商业、

人畜共患病与公共卫生论文

人畜共患病与公共卫生论文 前言:人畜共患传染病是指人和动物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又在流行病学上有关联的疾病。可通过人与患病动物的直接接触,或经由动物媒介、被污染的空气、水和食物传播。简单地说,就是人和动物都可得的病。目前世界上存在的人畜共患疾病大约有200多种,中国大约有130多种。近年来在世界各地闹得沸沸扬扬的艾滋病、疯牛病、李斯特菌、SARS、禽流感、猴痘、西尼罗热等等,都属于人畜共患疾病。古今中外还有很多由于有害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和农业生物安全的事例,如公元5世纪下半叶,鼠疫病菌从非洲侵入中东,进而到达欧洲,发生鼠疫大流行,造成约1亿人死亡。人畜共患病严重的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公共卫生,应该引起人们和相关部门的高中重视。正文: 1 现状与问题 1.1发生种类多,危害日趋严重。近年,陆续发现和发生多种新的人畜共患病或由动物传染给人类并在其间传播的疫病,如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等。近期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给国际社会造成严重影响。我国狂犬病、布氏杆菌病、结核病曾一度得到控制,但近年来疫情回升较快,形势严峻。 1.2认识不足,关注不够。有关部门对人畜共患病的危害、防治等宣传力度不足。公众对人畜共患病了解较少,缺乏防范意识。相关部门在发展畜牧业上更多地关注养殖,对动物疫病(包括人畜共患病)重视不够。

1.3人畜共患病科研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国人畜共患病科研水平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缺少专门研究机构和高水平防治技术支撑。许多人畜共患病的诊断、防治方法落后,新型疫苗开发、产业化生产滞后。防控策略、措施偏重发生疫情时的扑杀或无限制地使用功能和效果不清的消毒药,显现控制、扑灭疫情方面的盲目性和低水平。 1.4疫情信息不畅通,监控体系不健全。动物疫情测报体系投入不足,尚未形成层次分明、布局合理、技术水平高的专业实验室体系。动物防疫、卫生检疫和检验等部门之间缺少沟通,不能形成资源共享和统一联动的疫病监测防控体系。 1.5防疫基础设施薄弱,防疫能力低下。不少地区的动物防疫机构基础设施落后,人员不足,技术人员素质不高。特别是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条件落后,一些专业人员从事与本职无关的工作,导致防治能力降低。 2 传染源特征 传染源是指有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在体内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动物机体。具体说就是受感染的动物,包括传染病病畜和带菌(毒)动物。传播疾病的动物为动物传染源,动物作为传染源传播的疾病,称为动物性传染病,如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等;野生动物为传染源的传染病,称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如鼠疫、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病 2.1 动物作为传染源许多动物的传染病都可以传播给人,由动物传给人的传染性疾病称为“动物源性传染病”,也称人畜共患疾病。

人畜共患病及其防治

人畜共患病及其防控 摘要:人畜共患病是指由同一种病原体引起,流行病学上相互关联,在人类和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疫病。其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螺旋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真菌、寄生虫等。研究资料表明,人畜共患疫病不仅频繁发生,而且呈现上升的趋势。本文通过介绍人畜共患病的定义、分类、传播途径,总结了人畜共患病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人畜共患病;传播;防控 从古老的鼠疫、狂犬病,到近年来肆虐全球的疯牛病、口蹄疫和炭疽,疾病在动物世界传播的同时,也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乃至生命。最近暴发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再一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的健康环境仍然十分脆弱,千万警惕“人畜共患病”! 1 人畜共患病的定义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专家介绍,人畜共患病是指“人和脊椎动物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又在流行病学上有关联的疾病”[1]。国际文献记载的人畜共患病约有近200种,其中的几十种曾引起大规模的传播。其中,曾造成大规模流行、死亡率较高的有鼠疫、黄热病、艾博拉、狂犬病、艾滋病、结核病、炭疽、森林脑炎、口蹄疫、疯牛病等10多种。有些疾病迄今人类还无法攻克。 2 人畜共患病的分类 2.1 按传播类型进行分类 2.1.1 直接传播 病原在脊椎动物和人之间通过直接接触媒介动物或者污染物而传播,在传播过程中不发育甚至不繁殖。如狂犬病、口蹄疫、流感、炭疽、布氏杆菌病、结核病、类丹毒、钩端螺旋体病和旋毛虫病等[2]。 2.1.2 循环传播 病原为完成其循环性生活或发育史,需要有一种以上的脊椎动物,但无需无脊椎动物参与。如人的绦虫病和棘球蚴病。 2.1.3 媒介传播

在病原的生活史中需要有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共同参与,在无脊椎动物的体内繁殖,完成一定的发育史,经过一个潜伏阶段才能传到另一脊椎动物宿主。如传染性脑炎、血吸虫病等。 2.1.4 腐物传播 病原需要一种脊椎动物宿主和一种非动物的滋生地或储存地,如土壤、污水、私聊、植物等。比如肉毒梭菌中毒、各种真菌病和蠕虫蚴病。 2.2 按病原宿主进行分类 2.2.1 兽源性 病原的宿主为低等脊椎动物,人类患病主要是受动物的感染。如狂犬病、炭疽、禽流感、H1N1流感等[3]。 2.2.2 人源性 病原的储存宿主是人,动物患病主要来源于人。如人的结核、A型流感等。2.2.3 互源性 人和动物都是病原的储存宿主,在人和动物中都可流行,人和动物间相互感染。其特点是病原的宿主谱很广,传播途径多,大多互为疫源。 2.3 按病原体种类进行分类 由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如鼠疫、布氏杆菌病、鼻疽、炭疽、猪丹毒、结核病等。 由病毒引起的人畜共用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狂犬病、口蹄疫等。 由衣原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如鹦鹉热等。 由立克次氏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如恙虫病、Q热等。 由真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如念珠菌病等。 内寄生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如弓形体病、旋毛虫病、绦虫病等。其中:属于原虫有弓形体、肉孢子虫、隐孢子虫;属于吸虫有东毕血吸虫、肝片吸虫、中华双腔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华枝睾吸虫;属于绦虫有猪囊尾蚴、棘球蚴、多头绦虫、牛囊尾蚴、犬复殖孔绦虫、微小膜壳绦虫;属于线虫有旋毛虫、弓首蛔虫、肾膨结线虫;蝇蛆有羊狂绳蛆[4]。 其中,有些病原体在动物间保持延续,在一定条件下传播给人,但在人之间

人畜共患病对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的危害及其防控措施.doc

人畜共患病对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的危害 及其防控措施- 摘要:从人畜共患病的主要危害、种类、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发生人畜共患病的原因、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原理和治疗几个方面,阐述了人畜共患病对人类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关键词:人畜共患病;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防控措施 人畜共患病是指由动物传播给人类并引起人类发病的传染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畜牧生产、畜产品的安全和公共卫生都造成了重大危害。2009年1月,农业部、原卫生部联合发布的《人畜共患病名录》,共收录了对畜牧业和人类健康影响较大的26种人畜共患病,且新的病种仍在不断被发现。 我国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在进行畜禽防疫、治疗、动物产品检疫及实验室相关检测工作时,不免接触到牛、羊、犬、猪、鸡、鸭、鹅、鸽、兔等动物、动物产品、血液样品及各种动物病理组织样品。我国农村畜禽饲喂环境、饲养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难免存在疾病隐患。而且由于一些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存在,与患有这些疾病的畜禽接触就有被感染的风险,严重威胁着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应当全力加强对人畜共患病的预防和控制。 一、人畜共患病的主要危害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1700万人死于传染病,其中70%都是人畜共患病J。我国人畜共患病流行也呈上升趋势,随着我国奶业的迅速发展,奶牛的结核病、布病也呈暴发流行,导致很多农牧民反复感染,长期不愈。近年来发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引起了全世界对生物安全和人畜共患病防控的重视。这些疫

病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不仅引起人类的恐慌而且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常见人畜共患病的种类 1.常见猪与人共患病的种类 主要有口蹄疫、猪流感、猪囊尾蚴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猪链球菌病、弓形虫病、猪旋毛虫病、猪疥螨病等。 2.常见牛、羊等反刍动物与人共患病的种类 主要有口蹄疫、结核病、炭疽、传染性海绵状脑病、布鲁氏杆菌病、牛链球菌病等。 3.常见禽类与人共患病的种类 主要有禽流感、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病、葡萄球菌病等。 4.常见犬、猫小动物与人共患病的种类 主要有狂犬病、弓形虫病、蛔虫病、旋毛虫病、鹦鹉热衣原体病、绦虫病等。 三、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发生人畜共患病的原因 1.密切接触 基层兽医防疫员在给畜禽注射疫苗时与动物密切接触,可能会出现不小心被动物咬伤、抓伤、扎过动物的针不小心扎上自己、沾染上动物分泌物等现象;卫生监督检疫所检疫员对动物产品检疫时,可能会出现不小心被所用工具划伤(如刀),接触被感染的动物产品(如肉、血液、内脏);兽医实验室工作人员密切接触病理组织样品和血液样品更增加了病原体传播机会,若是人畜共患病感染动物样品,化验室操作员被感染的可能性极大。 2.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的安全意识薄弱 部分基层工作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人畜共患病培训,对人畜共患病的知识了解甚少,对人畜共患病防范意识薄弱。基层防

动物医学人畜共患病试题

一、名词解释 1、人畜共患病:也称人兽互传病。是指椎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 染疾病。它是由病毒、细菌、放线菌、衣原体、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螺旋体、寄生虫(原虫和蠕虫)等病原体所引起的各种疾病的总称。 2、自然疫源性:指某些疾病的病原体在一定地区的自然条件下,由于存在某种 特有的传染源、传播媒介和易感动物而长期存在,当人或动物进入这一生态环境也可能被感染的特性,而驯养动物或人的感染和流行对这类病原体在自然界的生存并不重要。具有自然疫源性的疾病,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3、内基小体:机体感染狂犬病毒后,病毒在感染组织胞浆内形成的特异性嗜酸 性包涵小体,即内基小体。 4、虎斑心:感染口蹄疫病毒后,剖检心脏心肌纤维变性,严重者左心室壁和室 中膈往往发生明显的脂肪变性与坏死,其切面常呈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和条纹,形似虎皮斑纹,故称之为“虎斑心”。 5、流行性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HFRSV引起,由鼠类等传播的 自然疫源性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以往此病在中国和日本被成为出血性流血热,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统一命名为肾综合症出血热。 6、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以贫血、黄疸和 发热为特征。 7、潜伏期:指从病原体侵入机体开始,之道该病临床症状开始出现时的一段时 间。 8、土拉杆菌病:是有土拉杆菌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曾称 之为“野兔热”。 9、流行性乙型脑炎:又名日本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日本乙型脑炎病 毒引起的一种蚊媒性人畜共患病。该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多种动物均可感染,猪群感染最为普遍。 10、鼠疫: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性强,发病猛的烈性传染病。该病病原体寄生在多种啮齿类和兔形目等动物身上,鼠为常见宿主。 二、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是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之一。(D ) A 、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 D、流行特征 E、以上都不是 2、下列哪个是乙类传染病且按甲类管理(B) A、鼠疫 B、非典 C、脊髓灰质炎 D、流行性出血热 E、登革热 3、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等,其中感染(C )的患者病情重,病死率高。 A、H9N2 B、H7N7 C、H5N1 D、H7N2 E、H7N3 4、下列哪种是现尚不能肯定的禽流感传播方式:( D) A、呼吸道传播 B、密切接触感染家禽 C、直接接触病毒毒株 D、密切接触禽流感病人 E、以上均不是

人畜共患病的概念和分类

人畜共患病的概念和分类 1.什么叫人畜共患病? 答:人畜共患病是指由同一种病原体引起,流行病学上相互关联,在人类和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疫病。其病原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螺旋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真菌、寄生虫等。 2.人畜共患病是如何分类的? 答:人畜共患病的分类方法很多,总的讲,可以根据病原、流行环节、分布范围、防控策略等需要分类。按病原分为三类:一类为病毒性人畜共患病,如口蹄疫、狂犬病等;一类为细菌性人畜共患病,如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等;另一类为寄生虫性人畜共患病,如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 3.人畜共患病有多少种? 答:世界上已证实的人畜共患病约有200种,较重要的有89种(细菌病20种、病毒病27种、立克次体病10种、原虫病和真菌病5种、寄生虫病22种、其他疾病5种)。炭疽、狂病、结核病和布鲁氏菌病就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 4.常见的人畜共患病有哪些? 答:主要有流行性乙型脑炎、禽流感、口蹄疫、链球菌病、炭疽、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破伤风、狂犬病、肉毒梭菌中毒病、猪丹毒、李氏杆菌病、钩端螺旋体病、住肉孢子虫病、血吸虫病、肝片吸虫病等。 5. 人畜共患病的危害有哪些? 答:人畜共患病主要对人类健康、畜牧业安全生产、畜产品安全和公共卫生造成重大危害,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导致人类大批死亡、残疾和丧失劳动能力,带来生物灾害,影响社会稳定。 6. 人畜共患病有哪些特征? 答:人畜共患病的特征主要有群发性、职业性、区域性、季节性

和周期性五大特征。 7.人畜共患病的传染源有哪些? 答:人畜共患病的传染源主要有病畜、病禽等患病动物、带菌动物和病人等。其中,绝大部分以动物为传染源。人作为其传染源的病很少,主要的有结核、炭疽等。 8.人畜共患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答:人畜共患病主要是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接触和节肢动物传播。如通过飞沫、飞沫核或气溶胶的形式传播结核、布鲁氏菌病等;通过污染的饮水和食品可以传播链球菌病、钩端螺旋体病等;通过接触污染的土壤可以感染破伤风、炭疽等;通过蚊、蝇、蟑螂、蜱、虻、虱和蚤等节肢动物的叮咬可以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9.人与家畜对人畜共患病的易感性有什么不同? 答:人畜共患病对人和家畜都有侵袭力。但是,人和家畜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感染后所表现的临床特征也不同。有相当多的人畜共患病,动物感染后仅呈隐性感染,而人则不然,常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易感性的高低与病原体的种类、毒力强弱和易感机体的免疫状态等因素有关。

猪常见人畜共患病的防治措施

猪常见人畜共患病的防治措施 王佳辉 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 摘要:近年来,在全国生猪市场大幅波动的情况下,我省生猪产业乘势而起,有效支撑了全国猪肉市场供应,生产基地北移已成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省生猪产业商品率较高,每年约60%的活猪及产品以各种形式销往全国各地,在全国生猪市场供应趋紧时期,每天活猪外运量最多达1万头,有效保障了全国猪肉市场供应。 然而,生猪出栏量的增加势必加大了疫病风险,而多数疫病又都是人畜共患病。当今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归根结底都是为人服务的,所以我们要特别重视对猪的人畜共患病的防治。为此,特写此篇,旨在做好防疫准备,以降低猪的人畜共患病的发生机率。 关键词:猪;人畜共患病;防治;措施

“北京六马”新时代的猪人工授精产业发展论坛暨第七届全国猪人工授精关键技术研讨会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加之良好的饲养管理,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抵抗口蹄疫病毒及细菌的侵入,并可有效控制继发感染。 1.2。1预防 加强猪群饲养管理,降低饲养密度,减少应激因素。对于疫情严重地区要做好疫苗免疫接种工作,实行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减少病原传入机会。 1.2.2治疗 (1)蹄部病变,先用3%来苏打水洗净,后涂擦龙胆紫、碘甘油:口腔病变,用清水、食醋或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溃烂面涂上鱼石脂软膏、1%~2%明矾或碘甘油;乳房病变,可用肥皂水或2%~3%硼酸水清洗,然后涂上氧化锌鱼肝油或青霉素软膏;小猪发生恶性口蹄疫时,可静脉或腹腔注射5%葡萄糖盐水30~50ml,加维生素C50ml,皮下注射安钠伽0.269。 (2)丰强先锋或清开灵+强效阿莫西林混合肌注,1天1次,连用5天。 (3)富红长笑+氟苯尼考注射液(单方制剂)按推荐剂量混合肌注以防止继发感染,2天一次,严重者1天1次,连用3天。 (4)抗病毒I号粉+恒福特按推荐剂量混合拌料,混饲2周。 2猪流感 近几年,人感染猪流感的报道层出不穷,该病是由A型猪流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传染性呼吸道疾病。一般多发于气候聚变的夏末和冬季,也可发生在长途运输免疫力低下的猪群中。流感病毒对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均易感,流感病毒存在于带毒猪的呼吸道分泌物内,主要在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内增殖,通过喷嚏、咳嗽排出体外。在猪群高度接触,通风不良的环境下容易传播,空气传播也是该病流行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2.1症状 本病在潜伏期l~3天后突发,猪群中大部分猪同时出现临床症状,表现为食欲不振或废绝、反应迟钝、衰竭、病猪挤在一起,个别猪只身体发红,由于肌肉关节痛,驱赶时病猪不愿走动,迫使行走会出现张口呼吸,此外还伴发严重的阵发性咳嗽,其声音似尖叫,发病猪的体温可达40.5℃~42℃,出现结膜炎、卡他性鼻炎、喷嚏、大便干结、小便发赤。由于长时间厌食,病猪体重明显下降,虚弱甚至昏迷死亡。如果没有发生并发感染,一般5~7天开始恢复。 2.2防治 为防止流感传入猪群,应采取标准的生物安全措施,防止易感猪与感染动物接触,特别是禽类接触的一些措施,此外避免疑似流感病毒感染的人员与猪接触,在流感危害严重的地区,可以进行疫苗接种,对育肥猪实施免疫接种被认为是有经济效益的,但注意在lO周龄之前要免疫接种,以避

人畜共患病知识点汇总(全)---山农大·胡

1 / 8 人畜共患病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人畜共患病的概念 1 zoonosis ):人和脊椎动物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又在流行病学上有关联的疾病。 ○ 考2、人畜共患病的分类: (1)按病原体种类进行分类,可分为由细菌、病毒、衣原体、立克次氏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 (2)按病原的生活史分类(这种分类的优点是有利于流行病学的研究和制定防治措施),分类:①直接传播性人畜共患病;②周生性人畜共患病(又称为循环传播性人畜共患病),常见的有猪绦虫病和牛绦虫病;③后生性人畜共患病(又称为媒介传播性人畜共患病)④腐生性人畜共患病(又称为腐物传播性人畜共患病); (3)按病原储存宿主的性质分类:①动物源性人畜共患病(又称兽源性人畜共患病);②人源性人畜共患病;③双(互)源性人畜共患病(又称人畜并重的人畜共患病);④真性人畜共患病。 3、人畜共患病多数表现为隐性,亚临床或慢性轻型。 多数人畜共患病,人是其终端宿主。 4、人畜共患病包括:人畜共患传染病和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其除病原不同外,有很多相似性,如传染性、 5 后生性人畜共患病又称为媒介传播性人畜共患病。此类病的病原体在其生活史中需要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共同参与,即在无脊椎动物体内繁殖完成一定的发育史,经过一个潜伏期后才能传到另一脊椎动物宿主,其主要感染途径为皮肤。如流行性乙型脑炎、森林脑炎、血吸虫病、肺吸虫病、巴西焦虫病和丝虫 病等。 6 真性人畜共患病是指病原体的生活史(多见于寄生虫病)需在人和动物体内连续进行,缺一不可(如猪 狂犬病 7 8100%。 ○考9 立即用肥皂水或清水清洗伤口,再用75%②条件允许时,可应用抗狂犬病免疫血清绕伤口做浸润注射,局部处理愈早愈好。 ③被咬伤的人或动物还应注射狂犬病疫苗,如咬伤严重,在接种疫苗的同时,应注射免疫血清,联合使用抗血清和疫苗,是目前人类防治狂犬病的最好方法。 第二节 痘病毒 10、三大瘟疫 鼠疫、天花、流感;(天花不是人畜共患病,因其只至感染人)。 11、痘病毒长期进化后有明显的宿主选择性(每种动物都有其相应的痘病毒)。 12、痘病毒感染后以细胞免疫为主。

人畜共患病预防控制基本知识

人兽共患病预防控制基本知识 近期我省云浮市发生由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引起的猪“高热病”疫情[1]。曾一度引起当地人们的恐慌,为此并结合相关的人兽共患病疫情,卫生部发出相关的“关于做好人畜共患病防治工作的通知”[2],虽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目前属于动物疫病,仅是在动物中传播的疫病;然而,人畜共患病它是如何传播的?人们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警惕人兽共患病,关键是要有防护意识,控制疾病关键在于防病,现将预防控制人兽共患病基本知识概括如下。 1 概况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人兽共患病是指那些可在非人类脊椎动物和人类之间传播的感染性疾病。其传播可以不再依赖动物宿主;新出现的人兽共患病是指那些新认识的,或者以前已经出现,但发病率不断升高,或者流行地区,宿主和媒介范围不断扩大的人兽共患病[3];新出现的人兽共患病一词,最早见于1992年美国国家科学医学院研究所所作的一份题为“新出现的感染:病原微生物对美国公众健康的威胁的报告”[4],根据现有的疾病生态学知识,新发人兽共患病还会继续增加,应对突发人兽共患病事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3]。 人畜共患病的概念并不新鲜,是伴随着人类活动历史而出现,文献记载的此类疾病约有近200种,其中数十种曾引起世界上许多国家大规模的传播,如鼠疫、黄热病、埃博拉、狂犬病、疯牛病、口蹄疫、猴痘等。近年来,由于饲养方式、贸易全球化、气候变化、环境遭受人为性的破坏等原因,动物疫源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频繁出现。近几年来我国与动物疫源疾病已有数次大交锋:2003年底到2004年的SARS疫情和近几年的禽流感疫情、猪链球菌引起的人-猪链球菌感染;因食用而引发的广州管圆线虫病等一系列威胁人民生命和健康安全的重大疫情,都属于动物源性疫病的范畴[5]。 2 人兽共患病传播途径主要有哪些? 2.1消化道传播 主要指吃入各种感染动物组织、肉类和昆虫,以及病原体从患者和动物排出后,污染的食物、水和土壤,进入人的消化道而感染。如因进食福寿螺而引发的广州管圆线虫病。 2.2呼吸道传播 生存在人和动物呼吸道表面的病原体,当呼出气流强度较大时,如咳嗽、嚎叫等,病原体可随同黏液或渗出物的小滴而喷出体外,并以飞沫或气溶胶的形式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较大的颗粒在空中停留较短,落于地面,与尘土混合形成尘埃。当人和动物吸气时,就可能把含有病原体的飞沫吸入体内而感染,如SARS疫情和禽流感。 2.3经皮肤接触传播 经皮肤接触传播有直接和间接两种。如被狂犬病犬咬伤;被猫、狗舐、抓伤而感染等。 2.4经节肢动物传播 蚁、蝇、蟑螂、螨、蜱、虻、虱、蚤等在人畜共患病的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传播方式分机械性传播和生物性传播两类。前者当它叮咬人和动物时,把病原体带入皮肤内。生物性传播是指病原体进入节肢动物体内后,经过一定时间的发育繁殖,再感染人或动物,如黄热病、森林脑炎、西尼罗病毒感染等。 3 与家养动物和宠物有关的几种人兽共患病 3.1猫抓病 猫抓病是一种世界性流行病。猫是本病病原体惟一的自然宿主与传染源,这种病是由于人被猫抓伤或由猫的排泄物感染所致。人被感染后,表现为面部淋巴结发炎、肿大、疼痛、化脓,体温升高,四肢出现斑疹,有时甚至出现脑膜炎。出现这种症状后,应立即到医院就医,并对病猫进行捕杀,死体焚烧或深埋。 3.2弓形体病

人畜共患病预防控制基本知识分析

人畜共患病预防控制基本知识 近期我省云浮市发生由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引起的猪“高热病”疫情[1]。曾一度引起当地人们的恐慌,为此并结合相关的人兽共患病疫情,卫生部发出相关的“关于做好人畜共患病防治工作的通知”[2],虽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目前属于动物疫病,仅是在动物中传播的疫病;然而,人畜共患病它是如何传播的?人们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警惕人兽共患病,关键是要有防护意识,控制疾病关键在于防病,现将预防控制人兽共患病基本知识概括如下。 1 概况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人兽共患病是指那些可在非人类脊椎动物和人类之间传播的感染性疾病。其传播可以不再依赖动物宿主;新出现的人兽共患病是指那些新认识的,或者以前已经出现,但发病率不断升高,或者流行地区,宿主和媒介范围不断扩大的人兽共患病[3];新出现的人兽共患病一词,最早见于1992年美国国家科学医学院研究所所作的一份题为“新出现的感染:病原微生物对美国公众健康的威胁的报告”[4],根据现有的疾病生态学知识,新发人兽共患病还会继续增加,应对突发人兽共患病事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3]。 人畜共患病的概念并不新鲜,是伴随着人类活动历史而出现,文献记载的此类疾病约有近200种,其中数十种曾引起世界上许多国家大规模的传播,如鼠疫、黄热病、埃博拉、狂犬病、疯牛病、口蹄疫、猴痘等。近年来,由于饲养方式、贸易全球化、气候变化、环境遭受

人为性的破坏等原因,动物疫源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频繁出现。近几年来我国与动物疫源疾病已有数次大交锋:2003年底到2004年的SARS 疫情和近几年的禽流感疫情、猪链球菌引起的人-猪链球菌感染;因食用而引发的广州管圆线虫病等一系列威胁人民生命和健康安全的重大疫情,都属于动物源性疫病的范畴[5]。 2 人兽共患病传播途径主要有哪些? 2.1消化道传播 主要指吃入各种感染动物组织、肉类和昆虫,以及病原体从患者和动物排出后,污染的食物、水和土壤,进入人的消化道而感染。如因进食福寿螺而引发的广州管圆线虫病。 2.2呼吸道传播 生存在人和动物呼吸道表面的病原体,当呼出气流强度较大时,如咳嗽、嚎叫等,病原体可随同黏液或渗出物的小滴而喷出体外,并以飞沫或气溶胶的形式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较大的颗粒在空中停留较短,落于地面,与尘土混合形成尘埃。当人和动物吸气时,就可能把含有病原体的飞沫吸入体内而感染,如SARS疫情和禽流感。 2.3经皮肤接触传播 经皮肤接触传播有直接和间接两种。如被狂犬病犬咬伤;被猫、狗舐、抓伤而感染等。 2.4经节肢动物传播 蚁、蝇、蟑螂、螨、蜱、虻、虱、蚤等在人畜共患病的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传播方式分机械性传播和生物性传播两类。前者当它

人畜共患病简述

1.在影响微生态平衡失调的物质中,抗生素的影响最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抗生素对正常微生物群微生态平衡的破坏 (2)促进耐药性菌株的增加 (3)增加易感微生物环境的敏感性,促进细菌定位转移,大量使用抗生素的人和动物,不怕药性的细菌可以由肠道菌向呼吸道转移,引起肺部感染。这是因为使用抗生素增加了呼吸道生境的敏感性,促进了肠道菌向呼吸道的定位转移。 2.人兽共患病流行的原因。 (1)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全球变暖,促进引起疾病的细菌的增殖、新的出现及发病地区的扩大。 (2)畜牧业及其它动物(包括宠物)经济(包括动物性食品)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发生。(3)医疗操作的不规范、药物的滥用造成耐药性菌株的出现,加剧了病原体的变异。(4)利益驱使造成的管理不到位。 (5)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的不当。 3.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1)性传播在未采取保护措施的情况下,艾滋病病毒通过性交的方式在男女之间、男男之间传播。 (2)血液传播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及血制品;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且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头;移植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组织、器官以及与患者或感染者共用剃须刀、牙刷等都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 (3)母婴传播感染了艾滋病的妇女,在怀孕、分娩时可通过血液、阴道分泌物或产后通过母乳喂养将艾滋病病毒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 4.被疑似狂犬咬伤后的紧急处理措施有哪些? (1)通常应尽快用20%肥皂水灭反复冲洗至少半小时力求去除狗唾液,挤出污血。(2)冲洗后用70%酒精擦洗及浓碘酒反复涂拭。伤口一般不予缝合或包扎,以便排血。(3)暴露后紧急接种,并在伤口底部和周围行局部注射具有和抗体有相同作用的蛋白。 5. 三种食用野生动物而感染给人类的传染病及其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1)狂犬病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死亡率100%; (2)布氏杆菌病(牛、羊、猪等动物最易感染,引起母畜传染性流产。人类接触带菌动物或食用病畜及其乳制品,均可被感染。)导致关节、生殖系统及内脏系统的炎症; (3)包虫病引起肝脏或肺脏内的虫囊,称为“虫癌”,可导致死亡。 6. 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 从病因、临床症状、危害程度等方面进行描述。流感的病原是流感病毒,而感冒可能是多种病原。临床症状流感很强,甚至可能引发全身症状并导致死亡,感冒的症状较轻且能自愈。流感常引起大流行,而感冒只是散发。 7.生活中如何预防结核病(7分): (1)消灭传染源,检疫、淘汰患病动物,奶、肉熟了再吃。 (2)切断传播途径,讲卫生,出入危险场合做好防护。 (3)保护自身,注射卡介苗,积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8.十大恶性传染病: 天花、黑死病(学名鼠疫)、艾滋病、霍乱、埃博拉病毒、流感、肺结核(白色瘟疫)、黄热病、斑疹伤寒、脊髓灰质炎、疟疾 9.如何预防布氏杆菌传染人和动物。 人:注意职业性感染,严守防护制度;夫妻间有一方有急性或亚急性布病时,应禁止性生活。动物:1.加强定期检疫2.定期预防注射

常见人兽共患病

一.人兽共患病应符合哪些条件? 1.病原体是微生物或寄生虫,非生命性的公共治病因素不包括在内。 2..同一种病原体在自然条件下能使人和某种脊椎动物感染或发病,并可以让在人与人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相互或单向传染。 3..病原体在人和动物之间的传播方式可以是直接接触性的,也可以是间接接触性的。二.目前人兽共患病有哪些分类方法? 1.按病原体的种类分为病毒病,细菌病,衣原体病,立克次氏体病,螺旋体病,真菌病和寄生虫病。 2.按病原体储存宿主的性质分为以动物为主的人兽共患病,以人为主的人兽共患病,人兽并重的人兽共患病,真性人兽共患病。 3.按病原体的生活史分为直接人兽共患病,媒介性人兽共患病,周生性人兽共患病,腐生性人兽共患病。 三.人兽共患病的流行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1.传染源:动物性,人,病原体排出的途径。 2.传播媒介与途径:媒介物,水和土壤,空气,食物媒介者。经呼吸道传播,经消化道传播,经皮肤传播和粘膜传播,经昆虫传播。 3.宿主的易感性。 四.影响人寿共患病流行的因素有哪些? 1.自然疫源地的开发:如造铁路,高速公路,木材开采。捕食野生动物等。 2.动物的迁徙(自认的或人为造成的)和动物群体密度的波动。 3.风俗与饮食习惯,如民族的,宗教的或地区的风俗和饮食习惯。 4.环境污染:主要指生物污染,如微生物,虫卵和幼虫等。 5.职业性及其他易感染群:①农牧业生产者②畜产品经营人员③野外工作人员④医务人员⑤其他人员,如灾民,难民,香客,囚犯等。 五.应该如何有效地防控人兽共患病?(请举例说明) 1.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预防(使用疫苗,菌苗,类毒素等生物制剂作为抗原,使机体产生自动免疫力) 目前,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来自动物、昆虫、食品、水源、土壤等传播的目前,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来自动物、昆虫、食品、水源、土壤等传播的人兽共患病以及来源于污染环境的毒物、抗生素的滥用和生物恐怖袭击等因素的威胁,而且是面临新老传染病的双重威胁,人兽共患病的防控形势非常严峻,任务更为艰巨,应引起国人的关注和重视。人兽共患病以及来源于污染环境的毒物、抗生素的滥用和生物恐怖袭击等因素的威胁,而且是面临新老传染病的双重威胁,人兽共患病的防控形势非常严峻,任务更为艰巨,应引起国人的关注和重视。 防控人兽共患病要坚持一个方针四个原则 1.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充分运用现代生物医学、现代兽医学、社会学的知识与技术,调动全社会的力量“群防群控”,最大限度地利用公共卫生资源,制定符合本国国情和本地区实情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坚持综合防控的原则:免疫、消毒、检疫、封锁、治疗(动物淘汰)等综合性卫生防控措施,对防止人兽共患病的发生与流行都是普遍适用,必有可少的。 3.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杀虫、灭鼠、灭螺等;对兽源性直接传播性和循环传播性人兽共患病,应重点对人以外的脊椎动物宿主采取早发现、淘汰动物、驱虫、免疫接种等措施。

动物医学人畜共患病习题

动物医学人畜共患病习 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一、名词解释 1、人畜共患病:也称人兽互传病。是指椎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染疾病。它是由病 毒、细菌、放线菌、衣原体、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螺旋体、寄生虫(原虫和蠕虫)等病原体所引起的各种疾病的总称。 2、自然疫源性:指某些疾病的病原体在一定地区的自然条件下,由于存在某种特有的传染源、传 播媒介和易感动物而长期存在,当人或动物进入这一生态环境也可能被感染的特性,而驯养动物或人的感染和流行对这类病原体在自然界的生存并不重要。具有自然疫源性的疾病,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3、内基小体:机体感染狂犬病毒后,病毒在感染组织胞浆内形成的特异性嗜酸性包涵小体,即内 基小体。 4、虎斑心:感染口蹄疫病毒后,剖检心脏心肌纤维变性,严重者左心室壁和室中膈往往发生明显 的脂肪变性与坏死,其切面常呈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和条纹,形似虎皮斑纹,故称之为“虎斑心”。 5、流行性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HFRSV引起,由鼠类等传播的自然疫源性急性病 毒性传染病。以往此病在中国和日本被成为出血性流血热,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统一命名为肾综合症出血热。 6、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特征。 7、潜伏期:指从病原体侵入机体开始,之道该病临床症状开始出现时的一段时间。 8、土拉杆菌病:是有土拉杆菌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曾称之为“野兔热”。 9、流行性乙型脑炎:又名日本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蚊媒 性人畜共患病。该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多种动物均可感染,猪群感染最为普遍。 10、鼠疫: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性强,发病猛的烈性传染病。该病病原体寄生在多种啮齿类和兔形目等动物身上,鼠为常见宿主。 二、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是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之一。(D ) A 、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 D、流行特征 E、以上都不是 2、下列哪个是乙类传染病且按甲类管理(B) A、鼠疫 B、非典 C、脊髓灰质炎 D、流行性出血热 E、登革热 3、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等,其中感染(C )的患者病情重,病死率高。 A、H9N2 B、H7N7 C、H5N1 D、H7N2 E、H7N3 4、下列哪种是现尚不能肯定的禽流感传播方式:( D) A、呼吸道传播 B、密切接触感染家禽 C、直接接触病毒毒株 D、密切接触禽流感病人 E、以上均不是 5、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是( C) A、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B、带菌者 C、鼠 D、狗 E、蚊子 6、下列哪项不是霍乱的主要临床表现:(E ) A、腹泻 B、呕吐 C、脱水 D、肌肉痉挛 E、神经损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