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细目—硕士学位论文上的分类号填写说明

合集下载

分类号-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

分类号-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

中图分类号填写要求:要求分类细分到22个大类代码后三位数字。

例如:“古代文学”,其分类号是I206.2,填写时只需填写I206即可;又如“人造石生产机械制造”的分类号是TQ177.1+5,只需填写TQ177。

可在以下网址查询详细分类号:/tools/ztf/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图分类号查询系统)/sjk/tsflf/index.htm (中图法第四版计算机辅助分类查询系统)《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介《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简称《中图法》。

自1999年第四版起更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英文译名为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英文缩写为CLC。

《中图法》的编制始于1971年,先后出版了四版,即1975年出版的第一版,1980年出版的第二版,1990年出版的第三版,1999年出版的第四版。

此外1973年还出版了试用版。

《中图法》与国内其他分类法相比,编制产生年代较晚,但发展很快,它不仅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分类法的编制经验,而且还吸取了国外分类法的编制理论和技术。

目前,《中图法》已普遍应用于全国各类型的图书馆,国内主要大型书目、检索刊物、机读数据库,以及《中国国家标准书号》等都著录《中图法》分类号。

《中图法》在它的发展史上,获得了许多殊荣,曾于1985年连同各种版本及辅助工具书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曾被美国图书馆协会主持编制的《世界图书馆及情报机构百科全书》收入到"世界九大分类法"词条中。

但是,《中图法》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中图法》的发展历史就是从第一版到第四版不断更新、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史,每出一版都有一个质的飞跃。

至四版为止,《中图法》为五大部类:即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二十二个大类;53,811个类目(包括专用和通用类目)。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细目—硕士学位论文上的分类号填写说明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细目—硕士学位论文上的分类号填写说明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细目(《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简称《资料法》) (网址)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A1 马克思、恩格斯着作A2 列宁着作A3 斯大林着作A4 毛泽东着作A49 邓小平着作A5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着作汇编A6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生平和传记A8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B哲学B0 哲学理论B1 世界哲学B2 中国哲学B3 亚洲哲学B4 非洲哲学B5 欧洲哲学B6 大洋洲哲学B7 美洲哲学B80 思维科学(总论)B81 逻辑学(论理学)B82 伦理学(道德哲学)B83 美学B84 心理学B9 无神论、宗教C社会科学总论C0 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C1 社会科学现状、概况C2 机关、团体、会议C3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C4 社会科学教育与普及C5 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C6 社会科学参考工具书C7 社会科学文献检索工具书C8 统计学C91 社会学C92 人口学C93 管理学C94 系统科学C95 民族学C96 人才学C97 劳动科学D政治、法律D0 政治理论D1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D2 中国共产党D33/37 各国共产党D4 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D5 世界政治D6 中国政治D73/77 各国政治D8 外交、国际关系D9 法律E军事E0 军事理论E1 世界军事E2 中国军事E3/7 各国军事E8 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E9 军事技术E99 军事地形学、军事地理学F经济F0 政治经济学F1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F2 经济计划与管理F3 农业经济F4 工业经济F49 信息产业经济(总论)F5 交通运输经济F6 邮电经济F7 贸易经济F8 财政、金融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G0 文化理论G1 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G2 信息与知识传播G3 科学、科学研究G4 教育G40 教育学G4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G42 教学理论G43 电化教育G432 广播、电视教学G44 教育心理学G45 教师与学生G46 教育行政G47 学校管理G48 学校建筑和设备管理G51 世界教育事业G52 中国教育事业G53/57 各国教育事业G61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G62 初等教育G63 中等教育G64 高等教育G65 师范教育G71 职业技术教育G72 成人教育、业余教育G728 广播电视教育G728.8 广播电视大学G74 华侨教育、侨民教育G75 少数民族教育G76 特殊教育G77 社会教育G78 家庭教育G79 自学G8 体育H语言、文字H0 语言学H1 汉语H2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H3 常用外国语H4 汉藏语系H5-84 世界各地语系H9 国际辅助语I文学I0 文学理论I1 世界文学I2 中国文学I3/7 各国文学J艺术J0 艺术理论J1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J2 绘画J29 书法、篆刻J3 雕塑J4 摄影艺术J5 工艺美术J59 建筑艺术J6 音乐J7 舞蹈J8 戏剧艺术J9 电影、电视艺术K历史、地理K0 史学理论K1 世界史K2 中国史K3 亚洲史K4 非洲史K5 欧洲史K6 大洋州史K7 美洲史K81 传记K85 文物考古K89 风俗习惯K9 地理N自然科学总论N0 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N1 自然科学现状及发展N2 自然科学机构、团体、会议N3 自然科学研究方法N4 自然科学教育与普及N5 自然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N6 自然科学参考工具书N7 自然科学文献检索工具N8 自然科学调查、考察N91 自然研究、自然历史N93 非线性科学N94 系统科学N99 情报学、情报工作O数理科学和化学O1 数学O3 力学O4 物理学O6 化学O7 晶体学P天文学、地球科学P1 天文学P2 测绘学P3 地球物理学P4 大气科学(气象学)P5 地质学P7 海洋学P9 自然地理学Q生物科学Q1 普通生物学Q2 细胞生物学Q3 遗传学Q4 生理学Q5 生物化学Q6 生物物理学Q7 分子生物学Q81 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Q89 环境生物学Q91 古生物学Q93 微生物学Q94 植物学Q95 动物学Q96 昆虫学Q98 人类学R医药、卫生R1 预防医学、卫生学R2 中国医学R3 基础医学R4 临床医学R5 内科学R6 外科学R71 妇产科学R72 儿科学R73 肿瘤学R74 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R75 皮肤病学与性病学R76 耳鼻咽喉科学R77 眼科学R78 口腔科学R78 外国民族医学R8 特种医学R9 药学S农业科学S1 农业基础科学S2 农业工程S3 农学(农艺学)S4 植物保护S5 农作物S6 园艺S7 林业S8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S9 水产、渔业T工业技术TB一般工业技术1 工程基础科学2 工程设计与测绘3 工程材料学4 工业通用技术与设备5 声学工程6 制冷工程7 真空技术8 摄影技术9 计量学TD矿业工程1 矿山地质与测量2 矿山设计与建设3 矿山压力与支护4 矿山机械5 矿山运输与设备6 矿山电工7 矿山安全与劳动保护8 矿山开采9 选矿98 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TE石油、天然气工业0 能源与节能1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2 钻井工程3 油气田开发与开采4 油气田建设工程5 海上油气田勘探与开采6 石油、天然气加工工业8 石油、天然气储存与运输9 石油机械设备与自动化[99] 石油、天然气工业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TF冶金工业0 一般性问题1 冶金技术3 冶金机械、冶金生产自动化4 钢铁冶炼(黑色金属冶炼)(总论)5 炼铁6 铁合金冶炼7 炼钢79 其他黑色金属冶炼8 有色金属冶炼TG金属学、金属工艺1 金属学与热处理2 铸造3 金属压力加工4 焊接、金属切割及粘接5 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7 刀具、磨料、磨具、夹具、模具、手工具8 公差与技术测量及机械量仪9 钳工工艺、装配工艺TH机械、仪表工艺11 机械学(机械设计基础理论)12 机械设计、计算与制图13 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14 机械制造用材料16 机械制造工艺17 运行与维修18 机械工厂(车间)2 起重运输机械3 泵4 气体压缩与输送机械6 专用机械与设备7 仪器、仪表TJ武器工业TK动力工程0 一般性问题1 热力工程、热机2 蒸汽动力工程3 热工量测和热工自动控制4 内燃机5 特殊热能及其机械6 生物能及其利用7 水能、水力机械8 风能、风力机械91 氢能及其利用TL原子能技术TM电工技术0 一般性问题1 电工基础理论2 电工材料3 电机4 变压器、变流器及电抗器5 电器6 发电、发电厂7 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8 高电压技术91 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92 电气化、电能应用93 电气测量技术及仪器TN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0 一般性问题1 真空电子技术2 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3 半导体技术4 微电子学、集成电路(IC)6 电子元件、组件7 基本电子电路8 无线电、电信设备91 通信92 无线通信93 广播94 电视95 雷达96 无线电导航97 电子对抗(干扰及抗干扰)[99] 无线电、电信测量技术及仪器99 无线电电子学的应用TP自动化技术,计算技术1 自动化基础理论2 自动化技术及设备3 计算技术、计算机30 一般性问题301 理论、方法302 设计和性能分析303 结构、构造304 材料305 制造、装配、改造306 调整、测试、校验307 检修、维护308 机房309 安全保密31 计算机软件342 运算放大器和控制器343 存贮器344 输入器、输出器346 函数发生器347 延时器348 各种电子模拟计算机35 混合电子计算机352 数字-模拟计算机353 模拟-数字计算机36 微型计算机368 各种微型计算机38 其他计算机381 激光计算机382 射流计算机383 超导计算机384 分子计算机387 第五代计算机39 计算机的应用391 信息处理(信息加工)392 各种专用数据库393 计算机网络399 在其他方面的应用6 射流技术(流控技术)7 遥感技术8 远动技术TQ化学工业0 一般性问题11 基本无机化学工业12 非金属元素及其无机化合物化学工业13 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化学工业15 电化学工业16 电热工业、高温制品工业17 硅酸盐工业2 基本有机化学工业31 高分子化合物工业(高聚物工业)32 合成树脂与塑料工业33 橡胶工业34 化学纤维工业35 纤维素质的化学加工工业41 溶剂与增塑剂的生产42 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43 胶粘剂工业44 化学肥料工业45 农药工业46 制药化学工业51 燃料化学工业(总论)52 炼焦化学工业53 煤化学及煤的加工利用54 煤炭气化工业55 燃料照明工业56 爆炸物工业、火柴工业57 感光材料工业58 磁性记录材料工业TS轻工业、手工业0 一般性问题1 纺织工业、染整工业2 食品工业3 制盐工业4 烟草工业5 皮革工业6 木材加工工业、家具制造工业7 造纸工业8 印刷工业91 五金制品工业93 工艺美术制品工业94 服装工业、制鞋工业95 其他轻工业、手工业97 生活供应技术TU建筑科学1 建筑基础科学19 建筑勘测2 建筑设计3 建筑结构4 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5 建筑材料6 建筑施工机械和设备7 建筑施工8 房屋建筑设备9 地下建筑97 高层建筑98 区域规划、城镇规划99 市政工程TV水利工程1 水利工程基础科学21 水资源调查与水利规划22 水工勘测、设计3 水工结构4 水工材料5 水利工程施工6 水利枢纽、水工建筑物7 水能利用、水电站工程8 治河工程与防洪工程U交通运输U1 综合运输U2 铁路运输U4 公路运输U6 水路运输U8 航空运输V航空、航天V1 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与探索V2 航空V4 航天(宇宙航行)V7 航空、航天医学X环境科学、劳动保护科学(安全科学)X1 环境科学基础理论X2 社会与环境X3 环境保护管理X4 灾害及其防治X5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X7 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X8 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X9 安全科学Z综合性图书Z1 丛书Z2 百科全书、类书Z3 辞典Z4 论文集、全集、选集、杂着Z5 年鉴、年刊Z6 期刊、连续性出版物Z8 图书目录、文摘、索引-------------------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TP-9] 自动化技术经济TP1 自动化基础理论TP11 自动化系统理论TP13 自动控制理论TP14 自动信息理论TP15 自动模拟理论(自动仿真理论)TP17 开关电路理论TP18 人工智能理论TP181 自动推理、机器学习TP182 专家系统、知识工程TP183 人工神经网络与计算TP2 自动化技术及设备TP20 一般性问题TP202 设计、性能分析与综合TP202+.1 可靠性、稳定性、寿命TP202+.2 精确性、误差TP202+.3 灵敏度TP202+.4 随机过程、随机信号TP202+.5 过渡过程TP202+.7 最佳化、自适应性TP203 结构、构造TP204 材料TP205 制造、装配、改装TP206 调整、测试TP206+.1 试验、测试技术与方法TP206+.3 故障预测、诊断与排除TP207 检修、维护TP21/27 各种自动化元件、部件、装置、系统 TP21 自动化元件、部件TP211 一般自动化元件、部件TP211+.1 无触点元件、部件TP211+.2 机械元件、部件TP211+.3 流体元件、部件TP211+.31 液压元件、部件TP211+.32 气压元件、部件TP211+.4 机电元件、部件TP211+.5 电子元件、部件TP211+.51 半导体元件、部件TP211+.53 磁性元件、部件TP211+.6 光电元件、部件TP211+.7 射线元件、部件TP212/217 各种自动化器件、自动化仪表 TP212 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TP212.1 物理传感器TP212.11 温度传感器TP212.12 机械量传感器TP212.13 磁性传感器TP212.14 光传感器TP212.2 化学传感器TP212.3 生物传感器、医学传感器TP212.6 智能化传感器TP212.9 传感器的应用TP213 分配器、配电器TP214 调节器、调节阀TP214+.1 线性调节器TP214+.2 非线性调节器TP214+.3 比例调节器(有差调节器)TP214+.4 积分调节器(无差调节器)TP214+.5 比例积分调节器TP214+.6 比例微分调节器TP214+.7 程序调节器TP214+.8 最佳调节器TP214+.9 极值调节器TP215 传动装置(执行机构)TP216 自动检测仪器、仪表TP216+.1 自动测量仪表TP216+.2 自动记录和指示仪表TP216+.3 自动分析器TP216+.4 计算仪器TP217 校正元件、校正装置TP217+.1 无源校正元件TP217+.2 交流校正元件TP217+.3 有源校正元件TP23 自动化装置与设备TP24 机器人技术TP241 机械手TP241.2 工业机械手TP241.3 专用机械手TP242 机器人TP242.2 工业机器人TP242.3 专用机器人TP242.6 智能机器人TP242.6+1 机器人触觉TP242.6+2 机器人视觉TP242.6+3 机器人听觉TP242.6+4 机器人嗅觉TP249 应用TP27 自动化系统TP271 一般自动化系统TP271+.1 无触点系统TP271+.2 机械系统TP271+.3 流体系统TP271+.31 液压系统TP271+.32 气压系统TP271+.4 机电系统TP271+.5 电子系统TP271+.6 连续系统TP271+.61 连续线性系统TP271+.62 连续非线性系统TP271+.7 变参数系统TP271+.71 线性变参数系统TP271+.72 非线性变参数系统TP271+.73 断续变参数系统TP271+.74 随机变参数系统TP271+.8 不连续(离散、断续)系统TP271+.81 采样(脉冲)系统TP271+.82 数字和程序系统TP271+.83 继电器系统TP271+.9 反馈系统TP272/278 各种自动化系统TP272 自动调节、自动调节系统TP273 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TP273+.1 最佳控制、最佳控制系统TP273+.2 自适应(自整定)控制、自适应控制(自整定)系统 TP273+.21 特性自适应控制系统TP273+.22 学习控制系统、自行组织系统TP273+.23 极值系统(自寻最佳系统)TP273+.24 自整定系统TP273+.3 复合控制、复合控制系统TP273+.4 模糊控制、模糊控制系统TP273+.5 计算机控制、计算机控制系统TP274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系统TP274+.1 自动记录和指示系统TP274+.2 数据收集和处理系统TP274+.3 自动分类与质量检查系统TP274+.4 集中检测与巡回检测系统TP274+.5 采用各种新技术的自动检测系统TP274+.51 放射线检测及其设备TP274+.52 红外线检测及其设备TP274+.53 超声波检测及其设备TP275 自动随动、自动随动系统TP276 自动拖动、自动拖动系统TP277 监视、报警、故障诊断系统 TP278 自动生产作业线TP29 自动化技术在各方面的应用TP3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TP3-0 计算机理论与方法TP3-05 计算机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TP30 一般性问题TP301 理论、方法TP301.1 自动机理论TP301.2 形式语言理论TP301.4 可计算性理论TP301.5 计算复杂性理论TP301.6 算法理论TP302 设计与性能分析TP302.1 总体设计、系统设计TP302.2 逻辑设计TP302.4 制图TP302.7 性能分析、功能分析TP302.8 容错技术TP303 总体结构、系统结构TP303+.1 元件TP303+.2 插件、机架TP303+.3 电源系统TP304 材料TP305 制造、装配、改装TP305+.1 微小型化工艺TP305+.2 防潮、防霉、防腐工艺 TP306 调整、测试、校验TP306+.2 调整、测试方法TP306+.3 故障诊断与排除TP307 检修、维护TP308 机房TP309 安全保密TP309.1 计算机设备安全TP309.2 数据安全TP309.3 数据备份与恢复TP309.5 计算机病毒与防治TP309.7 加密与解密TP31 计算机软件TP311 程序设计、软件工程TP311.1 程序设计TP311.11 程序设计方法TP311.12 数据结构TP311.13 数据库理论与系统TP311.131 数据库理论TP311.132 数据库系统:按类型分TP311.132.1 层次数据库TP311.132.2 网状数据库TP311.132.3 关系数据库TP311.132.4 面向对象的数据库TP311.133.1 分布式数据库TP311.133.2 并行数据库TP311.134.1 模糊数据库TP311.134.3 多媒体数据库TP311.135.1 文献型数据库TP311.135.3 事实型数据库TP311.135.4 超文本数据库TP311.138 数据库系统:按系统名称分 TP311.5 软件工程TP311.51 程序设计自动化TP311.52 软件开发TP311.53 软件维护TP311.54 软件移植TP311.56 软件工具、工具软件TP312 程序语言、算法语言TP313 汇编程序TP314 编译程序、解释程序TP315 管理程序、管理系统TP316 操作系统TP316.1/.5 操作系统:按类型分TP316.1 分时操作系统TP316.2 实时操作系统TP316.3 批处理TP316.4 分布式操作系统、并行式操作系统 TP316.5 多媒体操作系统TP316.6/.8 操作系统:按名称分TP316.6 DOS操作系统TP316.7 Windows操作系统TP316.8 网络操作系统TP316.81 UNIX操作系统TP316.82 XENIX操作系统TP316.83 NOVELL操作系统TP316.84 OS/2操作系统TP316.86 WindowsNT操作系统TP316.89 其他TP316.9 中文操作系统TP317 程序包(应用软件)TP317.1 办公自动化系统TP317.2 文字处理软件TP317.3 表处理软件TP317.4 图像处理软件TP319 专用应用软件TP32 一般计算器和计算机TP321 非电子计算机TP321+.1 求积仪、曲线仪TP321+.2 积分器TP321+.21 机械积分器TP321+.22 液压积分器TP321+.23 气压积分器TP321+.24 电气、机电积分器TP321+.3 手动计算机TP321+.5 电动计算机TP322 分析计算机(穿孔卡片计算机)TP322+.1 穿孔机TP322+.2 验孔机TP322+.3 分类机TP322+.5 制表机TP323 电子计算器TP323+.1 台式计算器TP323+.2 袖珍计算器TP33/38 各种电子计算机TP33 电子数字计算机(不连续作用电子计算机) TP331 基本电路TP331.1 逻辑电路TP331.1+1 集成化逻辑电路TP331.1+3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管逻辑电路 TP331.2 数字电路TP332 运算器和控制器(CPU)TP332.1 逻辑部件TP332.1+1 寄存器TP332.1+2 计数器TP332.2 运算器TP332.2+1 加、减法器TP332.2+2 乘、除法器TP332.3 控制器、控制台TP333 存贮器TP333.1 内存贮器(主存贮器)总论TP333.2 外存贮器(辅助存贮器)总论TP333.3 磁存贮器及其驱动器TP333.3+1 磁芯存贮器TP333.3+11 单孔磁芯存贮器TP333.3+12 多孔磁芯存贮器TP333.3+2 磁薄膜存贮器TP333.3+21 平面磁薄膜存贮器TP333.3+3 磁泡存贮器TP333.3+4 磁鼓存贮器TP333.3+5 磁盘存贮器TP333.3+6 磁带存贮器TP333.3+7 电磁继电器存贮器TP333.4 光存贮器及其驱动器TP333.4+1 磁光存贮器TP333.4+2 全息存贮器TP333.4+3 激光存贮器TP333.5 半导体集成电路存贮器TP333.5+1 双极性型半导体存贮器TP333.5+2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存贮器 TP333.5+3 电荷耦合型存贮器TP333.6 超导体存贮器TP333.7 只读(ROM)存贮器TP333.8 随机存取存贮器TP333.93 交换器TP333.95 延迟线存贮器TP333.95+1 水银柱延迟线存贮器TP333.95+3 石英晶体延迟线存贮器TP333.95+5 磁滞伸缩延迟线存贮器TP333.96 虚拟存贮器TP334 外部设备TP334.1/.4 各种外部设备TP334.1 终端设备TP334.2 输入设备TP334.2+1 图形输入设备TP334.2+2 图像输入设备TP334.2+3 文字与数字输入设备TP334.2+4 语音输入设备TP334.3 输出设备TP334.4 输入输出控制器[TP334.5] 外存储器TP334.7 接口装置、插件TP334.8 打印装置TP334.8+1 针式打印机TP334.8+2 热敏打印机TP334.8+3 喷墨打印机TP334.8+4 激光打印机TP334.8+8 各种用途打印机TP334.9 其他TP335 信息转换及其设备TP335+.1 模拟-数字转换设备TP335+.2 文字-代码转换设备TP335+.3 图形-代码转换设备TP335+.4 数字-模拟转换设备TP336 总线、通道TP337 仿真器TP338 各种电子数字计算机[TP338.1] 微型计算机TP338.2 小型计算机TP338.3 中型计算机TP338.4 大型、巨型计算机TP338.6 并行计算机TP338.7 阵列式计算机TP338.8 分布式计算机TP34 电子模拟计算机(连续作用电子计算机) TP342 运算放大器和控制器TP342+.1 运算放大器TP342+.2 运算器TP342+.21 加、减法器TP342+.22 乘、除法器TP342+.23 平方器、开方器TP342+.25 积分器、微分器TP342+.3 控制器TP343 存贮器TP344 输入器、输出器TP346 函数发生器TP347 延时器TP348 各种电子模拟计算机TP348+.1 微分分析器与增量计算机TP348+.2 直流电子模拟计算机TP348+.3 交流电子模拟计算机TP35 混合电子计算机TP352 数字-模拟计算机TP352+.1 数字微分分析器TP353 模拟-数字计算机TP36 微型计算机TP368 各种微型计算机TP368.1 微处理机TP368.2 单板微型计算机TP368.3 个人计算机TP368.32 笔记本计算机TP368.33 超微型计算机TP368.5 服务器、工作站TP368.6 网络计算机(NC)TP37 多媒体技术与多媒体计算机TP38 其他计算机TP381 激光计算机TP382 射流计算机TP383 超导计算机TP384 分子计算机TP387 第五代计算机TP389.1 人工神经网络计算机TP39 计算机的应用TP391 信息处理(信息加工)TP391.1 文字信息处理[TP391.11] 汉字信息编码TP391.12 汉字处理系统TP391.13 表格处理系统TP391.14 文字录入技术TP391.2 翻译机TP391.3 检索机TP391.4 模式识别与装置TP391.41 图像识别及其装置[TP391.42] 声音识别及其装置TP391.43 文字识别及其装置TP391.44 光模式识别及其装置TP391.5 诊断机TP391.6 教学机、学习机TP391.7 机器辅助技术TP391.72 机器辅助设计(CAD)、辅助制图 TP391.73 机器辅助技术制造(CAM)TP391.75 机器辅助计算(CAC)TP391.76 机器辅助测试(CAT)TP391.77 机器辅助分析(CAA)TP391.8 控制机TP391.9 计算机仿真TP392 各种专用数据库TP393 计算机网络TP393.0 一般性问题TP393.01 计算机网络理论TP393.02 计算机网络结构与设计TP393.03 网络互连技术[TP393.04] 通信规程、通信协议[TP393.05] 网络设备TP393.06 计算机网络测试、运行TP393.07 计算机网络管理TP393.08 计算机网络安全TP393.09 计算机网络应用程序TP393.092 网络浏览器TP393.093 文件传送程序(FTP)TP393.094 远程登录(Telnet)TP393.098 电子邮件(E-mail)TP393.1/.4 各种计算机网TP393.1 局域网(LAN)、城域网(MAN)TP393.11 以太网TP393.12 令牌网TP393.13 DQDB网(分布队列双总线网络) TP393.14 FDDI网(高速光纤环网)TP393.15 ATM局域网[TP393.17] 无线局域网TP393.18 校园网、企业网(Intranet)TP393.01 计算机网络理论TP393.02 计算机网络结构与设计TP393.03 网络互连技术[TP393.04] 通信规程、通信协议[TP393.05] 网络设备TP393.06 计算机网络测试、运行TP393.07 计算机网络管理TP393.08 计算机网络安全TP393.09 计算机网络应用程序TP393.092 网络浏览器TP393.093 文件传送程序(FTP)TP393.094 远程登录(Telnet)TP393.098 电子邮件(E-mail)TP393.1/.4 各种计算机网TP393.1 局域网(LAN)、城域网(MAN)TP393.11 以太网TP393.12 令牌网TP393.13 DQDB网(分布队列双总线网络) TP393.14 FDDI网(高速光纤环网)TP393.15 ATM局域网[TP393.17] 无线局域网TP393.18 校园网、企业网(Intranet)TP393.2 广域网(WAN){TP393.3} 洲际网络TP393.4 国际互联网TP399 在其他方面的应用TP6 射流技术(流控技术)TP60 一般性问题TP601 理论、研究TP602 设计及性能分析TP602+.1 静态特性TP602+.2 动态特性TP603 结构、构造TP604 材料TP605 制造、装配TP606 调整、测试TP606+.1 静态测试TP606+.2 动态测试TP607 检修、维护TP61/67 各种射流装置TP61 射流元件TP61+1 有源射流元件TP61+2 无源射流元件TP61+3 数字射流元件(逻辑元件)TP61+3.1 附壁式射流元件TP61+3.2 紊流式射流元件(紊流放大器) TP61+3.3 动量交换式元件TP61+4 比例射流元件(模拟元件)TP61+4.1 对冲元件TP61+4.3 涡流元件TP61+5 液压式射流元件TP62 射流附件TP62+1 升压器TP62+2 转换器TP62+3 延时器TP62+4 抽负器TP63 检测发信装置TP64 执行机构TP65 动力源TP65+1 气源净化系统TP65+2 气源附件TP65+2.1 过滤器TP65+2.2 减压阀TP65+2.3 定值器TP66 射流控制线路TP67 射流自动控制系统TP69 射流技术的应用TP7 遥感技术TP70 一般性问题TP701 理论TP702 设计和性能分析TP703 结构TP704 材料TP705 制造、装配TP706 调整、测试TP707 检修、维护TP72/75 各种遥感及装置TP72 遥感方式TP721 依传感器接受信号的来源分TP721.1 被动式遥感TP721.2 主动式遥感TP722 依探测的波长范围分TP722.3 紫外遥感TP722.4 可见光遥感TP722.5 红外遥感TP722.6 微波遥感TP73 探测仪器及系统TP731 多光谱扫描仪TP732 遥感传感器TP732.1 微波遥感传感器TP732.2 红外遥感传感器TP733 反束光导管摄像机TP75 遥感图像的解译、识别与处理TP751 图像处理方法TP751.1 数字处理TP751.2 光学处理TP752 图像处理设备TP752.1 数字处理设备TP752.2 光学处理设备TP753 图像解释、判读TP79 遥感技术的应用TP8 远动技术TP80 一般性问题TP801 理论、研究TP802 设计和性能分析TP802+.1 可靠性、稳定性、寿命TP802+.2 精确性、误差TP802+.3 灵敏度TP802+.4 远动信号、信号发射、接收及转换 TP802+.5 作用距离TP802+.6 干扰(噪声)、抗干扰TP802+.7 最佳化、自适应性TP802+.8 信道划分TP803 结构TP804 材料TP805 制造、装配TP806 调整、测试TP806+.1 试验、测试技术与方法TP806+.3 故障预测、诊断与排除TP807 检修、维护TP81/87 各种远动装置及系统[TP81] 远动元件、部件TP83 远动化装置TP84 远程信道TP84+1 有线信道TP84+2 无线电中继信道TP87 远动化系统TP871 远距离调节、远距离调节系统TP872 远距离控制和信号、远距离控制和信号系统 TP872+.1 近作用的遥控系统TP872+.2 断续遥控系统TP872+.21 频率制TP872+.22 时间制TP872+.3 连续遥控系统TP872+.31 频率制TP872+.32 时间制TP872+.33 脉码制TP873 远距离测量、远距离测量系统TP873+.1 单路遥测系统TP873+.11 频率制TP873+.12 时间制TP873+.13 脉码制TP873+.14 增量制TP873+.2 多路遥测系统TP873+.21 频率划分制TP873+.22 时间划分制TP873+.23 脉码划分制TP89 远动技术在各方面的应用---------------------------I 文学I0 文学理论I0-02 文学的哲学基础I0-03 文学的方法论I0-05 文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I01 文艺美学I02 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I021 文学的民族化、大众化I022 文学与现实生活I023 文学的普及与提高I024 内容与形式I025 典型与形象I026 文学遗产的批判继承I03 文艺工作者I04 文学创作论I041 题材、主题思想I042 人物形象I043 结构、情节I044 风格、技巧I045 文学语言I046 文学翻译I05 各体文学理论和创作方法I052 诗歌I053 戏剧文学I053.5 电影剧本、电视剧本、广播剧本 I054 小说I055 报告文学、史传文学I056 散文、杂着I057 民间文学I058 儿童文学I059 民族文学I059.9 宗教文学I06 文学评论、文学欣赏I1 世界文学I106 作品评论和研究I106.2 诗歌I106.3 戏剧文学I106.35 电影剧本、电视剧本、广播剧本I106.4 小说I106.5 报告文学I106.6 散文、杂着I106.7 民间文学I106.8 儿童文学I106.9 民族文学I106.99 宗教文学I109 文学史、文学思想史I109.2 古代(公元前约3500年~公元476年) I109.3 中世纪(476~1640年)I109.31 文艺复兴时期(1500~1640年)I109.4 近代(1640~1917年)I109.5 现代(1917年~)I109.9 文学流派及其研究I11 作品集I12 诗歌集I13 戏剧文学集I135 电影、电视、广播戏剧集 I14 小说集I15 报告文学集I16 散文集、杂着集I17 民间文学集I18 儿童文学集I19 民族文学集I199 宗教文学集I2 中国文学I20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I206 文学评论和研究I206.09 文学批评史I206.2 古代文学(~1840年)I206.5 近代文学(1840~1919年) I206.6 现代文学(1919~1949年) I206.7 当代文学(1949年~)I207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I207.2 诗歌、韵文I207.209 诗歌史I207.21 诗律(诗韵)、诗法I207.22 诗歌I207.23 词I207.24 散曲I207.25 新诗I207.3 戏剧文学[I207.301] 戏剧改革I207.309 戏剧文学史I207.32 京剧I207.33 歌剧、歌舞剧I207.34 话剧I207.35 电影剧本、电视剧本、广播剧本 I207.351 电影剧本I207.352 电视剧本I207.353 广播剧本I207.36 地方剧I207.37 古代戏曲I207.38 其他剧种I207.39 曲艺I207.4 小说I207.409 小说史I207.41 古代小说I207.411 《红楼梦》研究与评论I207.412 《水浒》研究与评论I207.413 《三国演义》研究与评论 I207.419 其他古代小说研究与评论 I207.42 新体小说I207.424 章回小说I207.425 长篇、中篇小说I207.427 短篇、故事I207.5 报告文学I207.6 散文、杂着I207.62 古代(~1840年)I207.65 近代、现代(1840~1949年) I207.67 当代(1949年~)I207.7 民间文学I207.8 儿童文学I207.9 少数民族文学I207.99 宗教文学I209 文学史、文学思想史I209.9 地方文学史I21 作品集I210 鲁迅着作及研究I210.1 全集I210.2 选集、文集I210.3 理论着作I210.4 杂文、散文I210.5 诗I210.6 小说I210.7 日记、书信I210.8 手稿、墨迹I210.91 史着I210.93 译文集[I210.94] 生平事迹I210.96 鲁迅思想的学习和研究 I210.97 着作研究I210.99 书目、索引I211 作品综合集I212/217 各时代作品集1 总集2 别集I218 地方作品综合集I219 群众文艺演唱材料I22 诗歌、韵文I222 古代至近代作品(~1919年) I222.2 诗经I222.3 楚辞I222.4 赋I222.6 乐府I222.7 古体诗、近体诗I222.8 词I222.9 散曲I226 现代作品(1919~1949年) I226.1 自由诗I226.2 抒情诗I226.3 叙事诗I226.7 格律诗I226.8 词I226.9 其他I227 当代作品(1949年~)I23 戏剧文学I230 综合集I232 京剧I233 歌剧、歌舞剧I234 话剧I235 电影、电视、广播剧I235.1 电影I235.2 电视I235.3 广播剧I236.1 北京市地方剧I236.21 天津市地方剧I236.22 河北省地方剧I236.25 山西省地方剧I236.26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剧I236.3 东北地区地方剧I236.41 陕西省地方剧I236.42 甘肃省地方剧I236.43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剧 I236.44 青海省地方剧I236.4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剧 I236.51 上海市地方剧I236.52 山东省地方剧I236.53 江苏省地方剧I236.54 安徽省地方剧I236.55 浙江省地方剧I236.56 江西省地方剧I236.57 福建省地方剧I236.58 台湾省地方剧I236.61 河南省地方剧I236.63 湖北省地方剧。

关于中图法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关于中图法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关于中图法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中图法分类号目前,我国各大文献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以及数字化图书馆、中国期刊网等都要求学术论文按《中图法》标注中图分类号。

中图分类号——是指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科技文献进行主题分析,并依照文献内容的学科属性和特征,分门别类地组织文献,所获取的分类代号。

《中图法》共分5个基本部类、22个大类。

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用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大类,以字母顺序反映大类的次序,在字母后用数字作标记。

为适应工业技术发展及该类文献的分类,对工业技术二级类目,采用双字母。

类目名称如下: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B 哲学C社会科学总论D 政治、法律N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总论O 数理科学和化学P 天文学、地球科学Q 生物科学R 医药、卫生S 农业科学T 工业技术U 交通运输V 航空、航天X 环境科学、劳动保护科学Z 综合性图书中图分类法查询A马克思主义、列宁B哲学、宗教C 社会科学总论D 政治、法律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F 经济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H 语言、文字I 文学J 艺术K 历史、地理N 自然科学总论O 数理科学和化学Q 生物科学R 医药、卫生S 农业科学T-TN 工业技术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TQ化学工业TU 建筑科学TV 水利工程U 交通运输V 航空、航天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Z 综合性图书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就是用于标示文献正文内容类型的代码。

按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每篇文章或资料均应标识一个文献标识码。

为便于文献的统计和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每一论文作者在撰写公开发表的论文或投稿时,都应根据“规范”所设的5 种内容分类文献标识码,确定自己论文的分类项,并在中图分类号项后标注文献标识码。

这5 种文献标识码所指代的文献内容的基本类型如下:A ——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 ——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 ——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 ——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 ——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文章编号一、为便于期刊文章的检索、查询、全文信息索取和远程传送以及著作权管理,凡具有文献标识码的文章均可标识一个数字化的文章编号;其中A、B、C三类文章必须编号。

中图分类号怎么填

中图分类号怎么填

中图分类号怎么填
中图分类号是图书分类的一种,它通过对书籍的主题和内容进行归纳、分类、编码,从而达到对图书的组织、检索、管理等目的。

在填写图书馆藏书目时,中图分类号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信息,下面介绍中图分类号的填写方法:
1.认真阅读图书的前言、序言、目录等内容,确定该书所属的学科类别。

2.查询《中图法》或《中图分类表》中该学科类别的编码号,该编码号即为该书的中图分类号。

3.填写中图分类号时,按照以下规则进行填写:
(1)中图分类号一般由4-6个数字组成,前面数字表示大类,后面数字表示小类。

(2)不足4位时,应在前面补0;超过6位时,只填写前6位。

(3)中间不加空格或其他符号,直接将数字填写在相应位置上即可。

(4)同一大类的书籍,中图分类号的前面数字应该相同。

4.填写好中图分类号后,应该将其填写在书目的相应位置上,方便读者查找、借阅该书。

总之,填写中图分类号是图书馆藏书目的重要环节,也是图书分类管理的基础。

只有认真研究、理解、掌握中图分类法,才能准确、规范地填写中图分类号,从而提高图书分门别类、管理和利用的效率。

- 1 -。

硕士研究生论文分类号中图法标准分类表(18页)

硕士研究生论文分类号中图法标准分类表(18页)

硕士研究生论文分类号中图法标准分类表根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硕士研究生论文分类号中图法标准分类表如下:1. 哲学(B)2. 宗教(B)3. 社会科学总论(C)4.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A)5. 哲学(B)6. 社会科学总论(C)7. 政治法律(D)8. 军事(E)9. 经济(F)10.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G)11. 语言、文字(H)12. 文学(I)13. 艺术(J)14. 历史、地理(K)15. 自然科学总论(N)16. 数理科学和化学(O)17. 天文学、地球科学(P)18. 生物科学(Q)19. 医药、卫生(R)20. 农业科学(S)21. 工业技术(T)22. 交通运输(U)23. 航空、航天(V)24.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X)25. 综合性图书(Z)硕士研究生论文分类号中图法标准分类表根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硕士研究生论文分类号中图法标准分类表如下:1. 哲学(B)2. 宗教(B)3. 社会科学总论(C)4.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A)5. 哲学(B)6. 社会科学总论(C)7. 政治法律(D)8. 军事(E)9. 经济(F)10.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G)11. 语言、文字(H)12. 文学(I)13. 艺术(J)14. 历史、地理(K)15. 自然科学总论(N)16. 数理科学和化学(O)17. 天文学、地球科学(P)18. 生物科学(Q)19. 医药、卫生(R)20. 农业科学(S)21. 工业技术(T)22. 交通运输(U)23. 航空、航天(V)24.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X)25. 综合性图书(Z)1. 哲学(B):包括哲学史、伦理学、美学、逻辑学等。

2. 社会科学总论(C):包括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

3. 政治法律(D):包括政治学、法学、国际关系、公共管理等。

4. 经济(F):包括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国际贸易等。

中图法分类号(此号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查)文献标识码

中图法分类号(此号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查)文献标识码

中图法分类号:(此号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查)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年)论文引用格式:中文题目(二黑居中占三行,尽量不用缩写词)作者,,作者(号仿宋居中,各作者之间以逗号分隔).单位,所在省市,邮编;.单位,所在省市,邮编(号宋体居中,单位名称务必写全称)摘要:(小号宋体,两边各缩进格)按照摘要四要素撰写(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字数字)关键词:(小号宋体,各词之间用分号间隔,—个,且请注意中英文完全对照)英文题目(四黑居中占三行,首词首字母大写,其他小写)作者,,作者(号居中,以逗号分隔).单位,所在省市,邮编;.单位,所在省市,邮编(号斜体居中):(小号,两边各缩两格)按照摘要四要素撰写(,,,,字数字左右,因学报正在申请等国际数据库的收录,请作者支持并配合学报将英摘按照要求撰写,以提升论文的国际显示度):(各关键词之间以分号间隔,缩写词须有全称)以下正文双栏排(单栏宽:个字符)一级标题(引言序号为,四号黑体占三行)二极标题(号黑体,占一行)1.1.1 三级标题(号白体,占一行)正文用号宋体,变量要求(变量用斜体,矩阵,矢量,向量,集合用黑斜体(实数集)(整数集)(自然数集)用正黑体,且各变量要求加以说明.标准函数用正体),文献引用处用上角[序号],表要求三线表,表题在表上居中,要求中英文对照,用小五号宋体加黑,表内用小五号宋体,表注小五号宋体。

表的序号按全文统一编号。

图题字号为小五,宋体,子图题为六号宋体。

图要求清晰,字母用六号,图注六号宋体。

图题在图下居中, 要求中英文对照用小五号白体,图号按全文统一编号,图中各小图用英文字母(),(),..编号,.公式及图全文统一编序号,如公式()…,图…,所有公式及正文中公式变量均使用公式编辑器编辑。

参考文献()(号黑体顶格占三行)参考文献按本刊网站()下载中心中参考文献格式要求著录,文献序号按文献在正文引用的先后排。

中图法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论文引用格式:题目(二号黑体)张××,,王××,冯××(四号仿宋).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数学系, 武汉)(六号宋体)摘要:目的现实中的背景往往是包含各种运动干扰的复杂环境,以至于背景建模的任务很具有挑战性。

硕士研究生论文分类号中图法标准分类表

硕士研究生论文分类号中图法标准分类表

硕士研究生论文分类号中图法标准分类表第一篇:硕士研究生论文分类号中图法标准分类表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分类号中图法标准分类表中图法分类简表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B 哲学、宗教C 社会科学总论D 政治、法律E 军事F 经济F0 经济学 F1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F3 农业经济F30 农业经济理论F301 土地经济学F301.0 土地政策F301.1 土地制度F301.11 土地改革F301.12 土地国有化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F301.21 耕地管理与保护F301.22 土地行政管理F301.23 土地规划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F301.3 地产经营F301.4 地租F301.5 土地统计F302 农业计划与管理F302.1 农业计划工作F302.2 农业管理体制F302.3 农业系统工程F302.4 农业经济信息F302.5 农业数学、农业统计学F302.6 农业财务管理、经济核算F302.7 农业固定资产管理F303F304农业建设与发展F303.1 农业基本建设与投资F303.2 农业技术发展与技术革新F303.3 农业现代化建设F303.4 农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农业生产F304.1 农业部门结构与综合开发F304.2 农业商品生产与价格F304.3 农产品经营与农产品市场率科学园区F304.4 农业资金、农业投资F304.5 农业生产布局、农业区域规划F304.6 农业劳动力利用与转移F304.7 农业生产集约化、农业劳动生产F304.8 收入分配与农业劳动报酬F306 农业企业经营与管理F306.1 农场F306.2 农机站F306.3 农业试验场、农业技术推广站、F306.4 农业合作组织F306.5 农工商联合企业F306.6 农业生产服务组织F307 农业部门经济F307.1 种植业F307.11 粮食作物F307.12 经济作物F307.13 园艺作物F307.2 林业F307.3 畜牧业、饲养业F307.4 渔业、水产业F307.5 农家副业、农产品加工工业 F31 世界农业经济F310 农业经济政策F311 土地问题F312 农业经济概况F312.1 发展中国家F312.2 发达国家F312.5 社会主义国家F312.7 资本主义国家F313 农业建设与发展F316 农业部门经济F316.1 种植业F316.11 粮食作物F316.12 经济作物F316.13 园艺作物F316.2 林业F316.20 经济政策F316.21 经济概况F316.23 林业建设与发展F316.25 林业企业组织F316.29 林业经济史F316.299 林业经济地理F316.3 畜牧业、饲养业F316.4 渔业、水产业F316.5 农家副业、农产品加工工业[F318] 农民生活状况F319 农业经济史F319.9 农业经济地理 F32 中国农业经济F321F322 F323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F320.1 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 F320.2 农村经济改革F320.3 农村发展与建设方针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 F321.1 土地问题F321.2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F321.21 互助组F321.22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F321.23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F321.3 农业所有制F321.31 全民所有制F321.32 集体所有制F321.33 个体所有制 F321.4 农业合作形式F321.41 生产责任制F321.42 经济联合体 F321.5 农村雇工农业计划与管理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F323.0 农业发展速度与部门间比例F323.1 农业区域规划与生产布局 F323.2 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F323.21 农业资源类型及评价F323.22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F323.24 国土整治F324 F323.3 农业技术改造、农业技术经济 F323.4 集约耕种、多种经营、综合开发 F323.5 农业商品生产、农业劳动生产率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F323.7 农产品价格与市场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F323.89 农村社会保障、福利事业 F323.9 农业资金、农业投资农业企业组织与管理科技中心及管理理F324.1 农场F324.2 农机站F324.3 农业试验站、农业技术推广站、F324.5 农工商联合体F324.6 农业生产服务组织F324.9 其他F325 农村生产组织与经营管理F325.1 生产组织F325.11 生产大队、生产队F325.12 联合组织、经济联社F325.14 专业户F325.15 个体农民F325.2 生产管理、经营管理F325.21 生产计划F325.22 劳动组织[F325.24] 财务管理、经济核算[F325.25] 固定资产、耕畜利用F325.27 增产措施[F325.3] 乡镇企业F325.4 农村干部、乡镇干部F325.7 各地农村生产组织情况调查 F326 农业部门经济F326.1 种植业F326.11 粮食作物F326.12 经济作物F326.13 园艺作物F326.2 林业F326.20 林业方针政策及其阐述F326.22 经济结构与体制F326.23 经济建设与发展F326.24 生产与经济效益F326.25 林业企业组织与经营管F326.27 地方林业经济F326.29 林业经济史F326.299 林业经济地理F326.3 畜牧业、饲养业F326.4 渔业、水产业F326.5 农家副业、农产品加工工业F326.6 农村生产服务业F327 地方农业经济F327.8 少数民族农业经济F327.9 特区农业经济[F328] 农民生活状况F329 中国农业经济史F329.0 各时代史F329.1/.7 各地区史F329.9 中国农业经济地理F33/37 各国农业经济 F4 工业经济F49 信息产业经济(总论)F5 交通运输经济F50 交通运输经济理论F502 运输业计划和管理体制F503 运输业建设与发展F505 运输价格、成本与利润F506 运输企业组织与经营管理 F51 世界各国概况 F53 铁路运输经济 F54 陆路、公路运输经济 F55 水路运输经济 F56 航空运输经济F57 城市交通运输经济F59 旅游经济F6 邮电经济 F7 贸易经济F8 财政、金融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H 语言、文字I 文学J 艺术K 历史、地理N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Q 生物科学 R 医药、卫生 S 农业科学S-0 一般性理论S-01 农业科学研究方针、政策及其阐述S-02 农业哲学S-03 农业科学研究方法S-09 农学史S-1 农业科学技术现状与发展S-3 农业科学研究、试验[S-9] 农业经济S1 农业基础科学S11 农业数学S11+1 线性代数在农业上的应用S11+2 微分方程在农业上的应用S11+3 概率论在农业上的应用S11+4 数理统计在农业上的应用S11+5 运筹学在农业上的应用S11+6 控制论在农业上的应用S11+7 系统科学在农业上的应用S11+8 农村实用计算方法S11+9 其他S12 农业物理学S121 物理学方法在农业上的应用S122 声在农业上的应用S123 光在农业上的应用S124 核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S124+.1 辐射技术的应用S124+.2 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应用S124+.3 活化分析技术的应用S124+.9 其他S125 电在农业上的应用S126 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S127 遥感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S129 其他物理方法在农业上的应用 S13 农业化学S131 农业化学研究与实验法S131+.1 田间试验法S131+.2 室内试验法S131+.3 试验资料数据的统计分析与评价S132 农业化学分析方法 S14 肥料学S14-3 肥料学研究方法、工作方法S14-31 肥料调查S14-33 肥料分析和实验S14-35 肥料试验网S14-9 肥料志S141 农家肥料S141.1 人粪尿S141.2 厩肥(圈肥、栏肥、埘肥)S141.3 禽肥、鱼肥、海肥S141.4 堆肥、沤肥S141.5 糟肥、饼肥S141.6 泥炭、污泥、土肥、灰肥S141.7 屠宰废物S141.8 工业废水及垃圾在肥料中的利用S141.9 其他S142 绿肥S142+.1 豆科绿肥S142+.3 非豆科绿肥S142+.5 水生绿肥S142+.9 其他绿肥S143 化学肥料{S143-01} 农业化肥化S143.1 氮肥S143.1+1 天然矿肥S143.1+2 铵态氮肥S143.1+3 硝酸态氮肥S143.1+4 酰铵态氮肥S143.1+5 缓效氮肥S143.1+6 氮肥增效剂S143.1+9 其他S143.2 磷肥S143.2+1 难溶性磷肥(天然磷肥)S143.2+2 水溶性磷肥(酸制磷肥)S143.2+3 枸溶性磷肥(热制磷肥)S143.2+4 偏磷酸盐S143.3 钾肥S143.3+1 天然钾肥S143.3+2 氯化钾、硫酸钾、碳酸钾、硝酸钾S143.3+9 其他S143.4 二元复合肥料S143.4+1 氮磷肥S143.4+2 氮钾肥S143.4+3 磷钾肥S143.5 三元复合肥料S143.58 多元复合肥料S143.6 有机无机复合肥料S143.7 微量元素肥料S143.7+1 非金属微量元素肥料S143.7+2 金属微量元素肥料S143.7+3 玻璃肥料S143.7+9 其他[S143.8]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延缓剂S143.91 间接肥料S143.92 农药肥料S143.93 土化肥S144 微生物肥料(细菌肥料)S144.1 复合微生物肥料(复合细菌肥料)S144.2 抗生菌肥料S144.3 根瘤菌肥料S144.5 固氮菌肥料(固氮菌微生物肥料)S144.9 其他 S145 肥料剂型S145.2 液体肥料S145.3 气体肥料S145.4 固体肥料S145.5 颗粒肥料S145.6 时效肥料S145.7 示踪肥料S145.9 其他S146 肥料的选择与管理S146+.1 选择S146+.2 鉴定、质量评定S146+.3 贮存S146+.4 运输S147 积肥技术、调制与施肥效益S147.1 积肥与保肥S147.1+1 肥料性质S147.1+2 造肥、保肥S147.2 施肥S147.21 施肥标准及制度S147.21+1 肥料分配S147.21+2 施肥计划S147.21+3 施肥标准S147.21+4 经济施肥S147.22 施肥量S147.23 施肥时期S147.24 施肥位置S147.3 施肥方法S147.31 施基肥法S147.32 施追肥法S147.33 施种肥法S147.34 混合施肥S147.35 各种条件的施肥方法S147.4 肥料调制S147.5 肥效[S149] 施肥机具 S15 土壤学S151 土壤形成及演化S151+.1 土壤风化、土壤进化S151+.2 土壤形成条件S151+.21 成土母质(土壤母质)S151+.22 生物S151+.23 气候S151+.24 土壤年龄S151+.25 地形S151+.3 各地区土壤形成与演化S151.9 土壤分析S151.9+1 野外观测S151.9+2 土壤的物理分析S151.9+3 土壤的化学分析S151.9+4 土壤的生物学分析S151.9+5 土壤分析方法{S152.1} 土壤矿物S152.2 土壤构造及形态{S152.2+1} 土壤形态{S152.2+2} 剖面发育{S152.2+3} 土壤分层{S152.2+4} 土壤颜色S152.3 土壤机械组成(质地){S152.3+1} 比表面积、内面积{S152.3+2} 粒级(粒组){S152.3+3} 质地S152.4 土壤结构{S152.4+1} 结构形成因素{S152.4+2} 气象因素{S152.4+3} 化学因素{S152.4+4} 生物因素{S152.4+5} 农业技术措施对土壤结构的影响{S152.4+6} 形成速度{S152.4+7} 结构稳定性{S152.4+8} 各种结构{S152.4+81} 团聚体{S152.4+82} 团粒结构{S152.4+83} 片状结构{S152.4+84} 核状结构{S152.4+85} 块状结构{S152.4+86} 柱状结构{S152.4+87} 棱柱状结构{S152.4+88} 单粒结构{S152.4+9} 土壤结构与植物S152.5 土壤比重、容重与孔隙S152.7 土壤水分S152.7+1 土壤持水性(保水力、土壤湿度)S152.7+2 土壤透水性(渗漏性、渗水性、渗透性)S152.7+3 土壤蒸发S152.7+4 土壤水分类型S152.7+5 土壤水分与植物S152.8 土壤温度和热流S152.9 土壤物理机械性质(土壤力学)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S153.1 土壤化学研究法S153.2 土壤电化学、土壤磁学S153.3 土壤胶体化学S153.4 土壤反应(土壤酸碱度)S153.5 土壤溶液S153.6 土壤成分S153.6+1 无机成分S153.6+2 有机成分S153.6+21 有机质S153.6+22 腐殖质 S154 土壤生物学S154.1 土壤生态学S154.2 土壤生物化学S154.3 土壤微生物学S154.31 土壤微生物演化S154.32 土壤微生物遗传S154.33 土壤微生物形态S154.34 土壤微生物生物物理、生化与生理S154.36 土壤微生物生态学S154.37 土壤微生物区系S154.38 土壤微生物分类S154.38+1 细菌S154.38+3 放线菌S154.38+4 藻类S154.38+5 原生动物S154.38+6 线虫S154.39 土壤微生物的资源开发与利用S154.4 土壤-植物系统S154.5 土壤动物学S154.6 土壤昆虫学S155 土壤分类学、土壤类型S155.1 土壤分类学S155.2 发生学分类S155.2+1 冰沼土S155.2+2 灰化土(灰色森林土)S155.2+3 棕壤、灰褐土、褐土S155.2+4 黄壤、黄褐土、黄棕壤S155.2+5 红壤、红褐壤S155.2+6 白浆土S155.2+7 黑土S155.2+8 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灰钙土S155.2+91 黑色石灰土、红色石灰土S155.2+92 草甸土、水稻土、沼泽土S155.2+93 盐碱土S155.2+94 高山土壤S155.3 土壤系统分类S155.4 农业土壤分类S155.4+1 菜园土壤S155.4+2 水田土S155.4+3 旱田土S155.4+4 灌溉土壤S155.4+5 山地土壤S155.4+6 园艺土壤S155.4+7 草原土壤(牧草田土壤)[S155.4+8] 森林土壤S155.5 其他分类S155.5+1 机械组成分类S155.5+2 母岩种类分类S155.5+3 母质来源分类S155.5+4 气候条件分类S155.5+5 土壤成分分类S155.5+6 土壤地带分类S155.5+7 成土因素分类S155.5+8 地形气候分类S155.9 各国土壤分类 S156 土壤改良S156.1 水文地质条件S156.2 土壤改良剂S156.3 粘土改良S156.4 盐碱土改良S156.4+1 盐渍化过程、动态及改良S156.4+2 滨海盐渍土改良S156.4+3 黄淮海盐渍土改良S156.4+4 盐渍土综合改良S156.4+5 种稻改良盐渍土S156.4+6 水利改良盐渍土S156.4+9 其他改良方法S156.5 砂荒改良S156.6 红壤、黄壤改良S156.7 沼泽地改良S156.8 洼地、低湿地改良S156.91 滩地改良S156.92 旱地改良S156.93 薄地改良S156.99 其他土壤改良 S157 水土保持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S157.2 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措施S157.3 农田改良土地措施S157.3+1 梯田、坝地S157.3+2 地埂S157.3+3 截水坑S157.3+9 其他S157.4 农业技术措施S157.4+1 施肥S157.4+2 耕作S157.4+3 种植S157.4+31 作物配植S157.4+32 改进种植方法S157.4+33 种植作物[S157.5] 森林改良土壤措施[S157.6] 水利改良土壤措施S157.9 其他水土保持措施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S158.1 土壤熟化和退化S158.2 土壤肥力测定S158.3 土壤肥力与植物S158.4 土壤肥力与毒性S158.5 土壤肥力控制与调节S158.9 土壤肥力图S159 土壤地理、土壤调查S159-3 土壤调查方法S159.1 世界土壤地理、土壤调查S159.2 中国土壤地理、土壤调查S159.3/.7 各国土壤地理、土壤调查S159.9 土壤图 S16 农业气象学S161 农业气象要素S161.1 日照、辐射S161.2 温度(气温)S161.2+1 植物-土壤-大气系统的热量交换S161.2+2 气温的变化S161.2+3 气温的地区分布S161.2+4 气温与地形S161.2+5 农业气候热量保障指数S161.3 湿度S161.3+1 湿态的表示S161.3+2 湿度的变化S161.3+3 湿度的地理分布S161.3+4 地表空气层中湿度随高度的变化S161.4 蒸发与蒸腾S161.4+1 环境与蒸发、蒸腾S161.4+2 蒸发、蒸腾的周期变化S161.5 云雾S161.6 降水、降雪S161.6+1 降水的非周期的变化S161.6+2 降水的水平分布S161.6+3 地形与降水S161.7 风S161.9 其他S162 农业气候S162.1 农业气候指标S162.2 农业气候区划S162.3 农业气候资源及其评定S162.4 农田小气候S162.4+1 保护地小气候S162.4+2 大田、旱地、水浇地小气候S162.4+3 菜地、果园小气候S162.5 气候与作物生长S162.5+1 气候与栽培S162.5+2 气候与管理S162.5+3 气候与粮食作物S162.5+4 气候与经济作物S162.5+5 气候与园艺S162.5+6 气候与其他作物S162.5+7 气候与种植制度S162.5+9 气候与其他S162.8 气候与收获S163 农业气象观测与仪器、设备S163+.1 观测网的组织与布局S163+.3 观测方法S163+.4 统计方法S163+.5 观测仪器S163+.7 农业气象站S164 农业气象观测资料S165 农业气象预报S165+.1 预报网的组织S165+.2 各种预报S165+.21 物候预报S165+.22 灌溉期和灌溉预报S165+.23 播种期预报S165+.24 生物季节预报S165+.25 灾害性天气预报、其他预报S165+.26 收获期预报S165+.27 产量预报、年景预报、农业气象产量模式S165+.28 病虫害气象预报S165+.29 其他预报S165+.3 预报的运用与核对[S166] 气象灾害及其防御[S167] 森林气象学[S168] 畜牧气象学[S169] 水产气象学 [S17] 农业地理学 S18 农业生物学S181 农业生态学S182 农业微生物学S183 农业生物物理学S184 农业植物学S185 农业动物学S186 农业昆虫学S187 农业蜱螨学S188 农业生物工程 [S19] 农业生产环境保护S2 农业工程S3 农学(农艺学)S4 植物保护S5 农作物S6 园艺S7 林业S8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S9 水产、渔业第二篇:中图法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中图法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中图法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目前,我国各大文献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以及数字化图书馆、中国期刊网等都要求学术论文按《中图法》标注中图分类号。

硕士论文分类号

硕士论文分类号

说明:我校研究生在撰写硕士学位论文时,学位论文封面上的分类号的填写,请查找《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细目》上对应的分类,查找学位论文分类号目前有多种途径:一、网上自助查询,这是目前主要的查询途径在学术期刊以及图书馆电子资源数据库年中查询相似论文,获取分类号。

二、人工查询查找学位论文如需要用到工具书《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图书馆主书库和社会阅览室以及样本一库均有收藏都可查阅,也可随时咨询阅览室工作人员。

三、相关知识及查找示例《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简称《中图法》。

自1999年第四版起更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英文译名为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英文缩写为CLC。

目前,《中图法》已普遍应用于全国各类型的图书馆,国内主要大型书目、检索刊物、机读数据库,以及《中国国家标准书号》等都著录《中图法》分类号。

《中图法》采用的是等级体系分类法,根据学科主题分为二十二个大类,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用一位或者两位大写的拼音字母标注,字母后跟阿拉伯数字表示类目的细分,每3位数字用一个半角符号“.”分隔开,每个类目都是由总到分、由粗到细逐级细分,大类字母后跟的数字越多,表明分类越细,类目越明确。

学位论文分类就是根据《中图法》分类表,查询自己所写论文的主要学科主题在该分类表中对应的标识代码。

中图法分类号,是论文的必备项之一。

作者要明确论文的性质和你所写文章的领域,即是属于计算机、电子、还是经济等其他领域,然后根据论文性质标注中图法分类号。

以计算机网络安全方面的文章为例,说明如何标注中图法分类号:1.“计算机网络安全导论”,首先它是属于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类,其分类在中图法大类中的代号是TP2.在中图法类表中查找TP大类—>TP39 计算机的应用—>TP393 计算机网络—> TP393.08计算机网络安全,因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中图分类号即为TP393.0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工程基础科学
2工程设计与测绘
3工程材料学
4工业通用技术与设备
5声学工程
6制冷工程
7真空技术
8摄影技术
9计量学
TD矿业工程
1矿山地质与测量
2矿山设计与建设
3矿山压力与支护
4矿山机械
5矿山运输与设备
6矿山电工
7矿山安全与劳动保护
8矿山开采
9选矿
98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
TE石油、天然气工业
0能源与节能
1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细目(《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 》(简称《资料法》)
(网址)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A1马克思、恩格斯着作
A2列宁着作
A3斯大林着作
A4毛泽东着作
A49邓小平着作
A5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着作汇编
A6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生平和传记
A8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
G77社会教育
G78家庭教育
G79自学
G8体育
H1汉语
H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H3常用外国语
H4汉藏语系
H5-84世界各地语系
H9国际辅助语
I文学
I0文学理论
I1世界文学
I2中国文学
I3/7各国文学
J艺术
J0艺术理论
J1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J2绘画
J29书法、篆刻
J3雕塑
J4摄影艺术
J5工艺美术
J59建筑艺术
16机械制造工艺
17运行与维修
18机械工厂(车间)
2起重运输机械
3泵
4气体压缩与输送机械
6专用机械与设备
7仪器、仪表
TK动力工程
0一般性问题
1热力工程、热机
2蒸汽动力工程
3热工量测和热工自动控制
4内燃机
5特殊热能及其机械
6生物能及其利用
7水能、水力机械
8风能、风力机械
91氢能及其利用
TL原子能技术
TM电工技术
G48学校建筑和设备管理
G51世界教育事业
G52中国教育事业
G53/57各Biblioteka 教育事业G61学前教育、幼儿教育
G62初等教育
G63中等教育
G64高等教育
G65师范教育
G71职业技术教育
G72成人教育、业余教育
G728广播电视教育
G728.8广播电视大学
G74华侨教育、侨民教育
G75少数民族教育
G76特殊教育
R72儿科学
R73肿瘤学
R74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
R75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R76耳鼻咽喉科学
R77眼科学
R78口腔科学
R78外国民族医学
R8特种医学
R9药学
S农业科学
S1农业基础科学
S2农业工程
S3农学(农艺学)
S4植物保护
S5农作物
S6园艺
S7林业
S8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T工业技术
TB一般工业技术
0一般性问题
1电工基础理论
2电工材料
3电机
4变压器、变流器及电抗器
5电器
6发电、发电厂
7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
8高电压技术
91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
92电气化、电能应用
93电气测量技术及仪器
TN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0一般性问题
1真空电子技术
2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
3半导体技术
4微电子学、集成电路(IC)
B哲学
B0哲学理论
B1世界哲学
B2中国哲学
B3亚洲哲学
B4非洲哲学
B5欧洲哲学
B6大洋洲哲学
B7美洲哲学
B80思维科学(总论)
B81逻辑学(论理学)
B82伦理学(道德哲学)
B83美学
B84心理学
B9无神论、宗教
C社会科学总论
C0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C1社会科学现状、概况
C2机关、团体、会议
C3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J7舞蹈
J8戏剧艺术
J9电影、电视艺术
K历史、地理
K0史学理论
K1世界史
K2中国史
K3亚洲史
K4非洲史
K5欧洲史
K6大洋州史
K7美洲史
K81传记
K85文物考古
K89风俗习惯
K9地理
N自然科学总论
N0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N1自然科学现状及发展
N2自然科学机构、团体、会议
N3自然科学研究方法
N4自然科学教育与普及
N6自然科学参考工具书
N7自然科学文献检索工具
N8自然科学调查、考察
N91自然研究、自然历史
N93非线性科学
N94系统科学
N99情报学、情报工作
O数理科学和化学
O1数学
O3力学
O4物理学
O6化学
O7晶体学
P天文学、地球科学
P1天文学
P2测绘学
P3地球物理学
P4大气科学(气象学)
P5地质学
P7海洋学
P9自然地理学
F5交通运输经济
F6邮电经济
F7贸易经济
F8财政、金融
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G0文化理论
G1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
G2信息与知识传播
G3科学、科学研究
G4教育
G40教育学
G41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G42教学理论
G43电化教育
G432广播、电视教学
G44教育心理学
G45教师与学生
G46教育行政
G47学校管理
Q生物科学
Q1普通生物学
Q2细胞生物学
Q3遗传学
Q4生理学
Q5生物化学
Q6生物物理学
Q7分子生物学
Q81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
Q89环境生物学
Q91古生物学
Q93微生物学
Q94植物学
Q95动物学
Q96昆虫学
Q98人类学
R医药、卫生
R1预防医学、卫生学
R2中国医学
R3基础医学
R4临床医学
R6外科学
R71妇产科学
2钻井工程
3油气田开发与开采
4油气田建设工程
5海上油气田勘探与开采
6石油、天然气加工工业
8石油、天然气储存与运输
9石油机械设备与自动化
[99]石油、天然气工业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
TF冶金工业
0一般性问题
1冶金技术
3冶金机械、冶金生产自动化
4钢铁冶炼(黑色金属冶炼) (总论)
5炼铁
6铁合金冶炼
7炼钢
79其他黑色金属冶炼
D5世界政治
D6中国政治
D73/77各国政治
D8外交、国际关系
D9法律
E军事
E0军事理论
E1世界军事
E2中国军事
E3/7各国军事
E8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
E9军事技术
E99军事地形学、军事地理学
F经济
F0政治经济学
F1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F2经济计划与管理
F3农业经济
F4工业经济
F49信息产业经济(总论)
8有色金属冶炼
TG金属学、金属工艺
1金属学与热处理
2铸造
3金属压力加工
4焊接、金属切割及粘接
5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
7刀具、磨料、磨具、夹具、模具、手工具
8公差与技术测量及机械量仪
9钳工工艺、装配工艺
TH机械、仪表工艺
11机械学(机械设计基础理论)
12机械设计、计算与制图
13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
14机械制造用材料
C4社会科学教育与普及
C5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C6社会科学参考工具书
C7社会科学文献检索工具书
C8统计学
C91社会学
C92人口学
C93管理学
C94系统科学
C95民族学
C96人才学
C97劳动科学
D政治、法律
D0政治理论
D1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D2中国共产党
D33/37各国共产党
D4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