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重点、难点汇总

一年级数学上册重点、难点汇总
一年级数学上册重点、难点汇总

一年级数学上册重点、难点汇总

一、填空。

1.最小的一位数是(),最大的一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

2.18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3.()个一和()个十合起来是16。

4.1个十和9个一组成()。

5.7个一和1个十组成()。

6.一个数的个位上是2,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

7.从右边起,第二位是1,第一位是3,这个数写作(),读作()。

8.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最大的一位数,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少8,这个数是()。

9.在0到20中,个位上是5的数是( )和( );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大1的数是()。

10.10个一是()个十,1个十是()个一。

11.9和12之间的数有()。

12.5和10之间有()个数,它们分别是()。

13.与17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14.9在( )和( )中间。

15.13后面的三个数依次是()。

16.18前面的第五个数是()。

17.9比()多3,6比()少3。

18.两个加数都是8,和是()。

19.两个相同的数相加的和是12,这两个数都是()。

20.被减数是15,减数是2,差是()。

21.同学们排队,明明前面有9人,后面有5人,明明这排有()人。

22.有13个小朋友,小东左边有7个人,小东右边有()个人。

27.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

30

31.星期二到星期四放假,放()天假。

32.钟面上()针长,()针短。

33.整时:分针长长指(),时针指几就是几时。34.

5+6=()+4 7+8=9+()2+6+7=()+8

35.

36.树上有3只鸟,飞来了4只,又飞来2只。现在有( )只。37.树上有10只鸟,飞走了3只,又飞走4只。现在有( )只。38.树上有13只鸟,飞走了2只,又飞来3只。现在有( )只。

二、解决问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一年级上册小学数学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准备课 1、数一数 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 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位置 1、认识上、下 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 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

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 1--5的认识 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 从前往后数:1、2、3、4、5. 从后往前数:5、4、3、2、1. 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 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 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 “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一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题复习

一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题复习(一) 班级姓名 一、填一填。 1、遮住的是第()个和第()个,遮住了()个。 2、 第1盆有7朵花,第()盆和第()盆合起来有8朵花,第()盆和第()盆合起来有10朵花。 3、最大的一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它们的和(),这两个数相差是()。 4、比6大比10小的数有()个。比8多3的数是()。 5、一星期有()天, 星期一的前一天是星期( )。 6、至少需要()个大小相等的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7、学校从星期三到星期日放假,放()天假。 8、写出大于3小于9的数。( ) 、()、()()、()。 9、17的前一个数是(),后一个数是()。 10.、与8相邻的两个数是()和()。12后面的第五个数是()。 11、 14这个数4在( )位上,表示( )个(),1在()位上,表示()个()。 12、数数下列图形各有多少个小方块? ( ) ( ) ( )

13、今天有雨,运动会推迟3天再开,推迟后,运动 会星期()开。 14、 小明今天从第10页读到第17页,明天该读18页, 他今天读了()页。 二、看图列式计算。 1、 14个 2、 3、 4、 5. 三、我会算一算、填一填。

1、在○里分别填上3、4、5、6、7,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相加都得12. 2、 5+8=()+( ) 7+4=( )+() 9-()=3+4 ()+5 = 9+7 ()+()=8+4 8- 2=( )+5 ()+ 3=5-() 9-()=2+4 ( ) +6=7+2 3、把0、1、2、3、 4、 5、 6、 7、 8、 9、十个数填在□里,每个数只用一次。 □+□=□+□=□+□=□+□=□+□ 4、用下面的数,你能写出几组算式。 5、填数,使横排、竖排的三个数相加都得9。 6、填数,使每条线上的三 个数相加都得10。

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1)

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提示:1、关注每个单元的“典型例题”。 2、关注每个“典型例题”下面对应的“温馨提示”(黑体字即是)。 3、会“举一反三”。 建议: (1)先打印出全部汇总,给孩子装订好,进行复习。 (2)单独打印出“只保留典型例题”的一份(14——23页),当练习卷让孩子做一做。 (3)根据孩子的错题,可以再改改题中数字和图案,打印出练习让孩子做一做,加深印象。 第一单元数一数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并用数字来表示。 2、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正确比较出所给物体的个数谁多谁少,或谁比谁多 几,谁比谁少几。 典型例题: 一、看图写数。 如:△△△△ △△△△ 温馨提示:有的数量较大,易漏数或重复数错,需要(1)按一定顺序数,(2)数一个划去一个,(3)做标记(数一个打一个对勾等)。 二、比多少。 1、△△△△ ○○○○○○○ (1)()和()同样多。

(2)()比()少3个。 2、比一比、填一填。 △△△△△△△△ ○○○○○○○○○○ ○比△多()个。○比△少()个。 3、画一画 (1)画○和△同样多。(2)画△比○少2个。(3)多3个。△△△△○○○○○○○ 温馨提示: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一定要用线一一连接起来),也可以用数数写出各自数量的方法比较多少。 第二单元位置 知识点:认识“上、下、左、右、前、后”6个方向,并知道谁在谁的什么方向。典型例题: 1、在的()边。 2、在的()边。 3、在()的左边。 4、的右边是()。 5、在的()边。 温馨提示: 1、一定要先找准“以谁为观察中心”,一般来说,找“谁”的哪一边,谁就是 观察中心。如:在的()边。是观察中心,去找。

苏教版丨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苏教版丨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数一数 一、主要内容 1.数出10以内的数 学会数出个数在10以内的物体或人;会口头用1~10各数表示相应物体的个数。 数数方法:按一定的顺序不重复、不遗漏地数出相关人或物体的数量。2.根据情境图,说清楚图中有些什么、各有多少 回答这两个问题需要认真细致的观察、一定的数数经验和方法以及量词的使用。 例如:图中小飞机有8架,有7朵花等等 3.将物体与点之间建立正确的对应关系 根据物体或人的个数画出相应数量的点,根据提供的点的个数找出相应数量的物体或人,感受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如:照样子画圈 第二单元比一比

一、主要内容 1.初步认识长短、高矮、轻重的含义 2.体会比较长短、高矮、轻重的一般方法,会比较物体之间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1)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时,要把物体的一端对齐 把两根绳子的一端对齐;使两个人站在同一块地面上。如: (2)比较物体的轻重时,借助简易天平,重的一方下落,轻的一方上升。如: 3.多个物体之间比较长短、高矮和轻重多个物体比较长短、高矮、轻重时,进行简单推理和灵活的比较策略。 如:(1)比较方格图中线的长短,需要数一数

(2)比较水的多少,综合考虑水面的高度和杯子的粗细水面高度相同,杯子越粗,水越多 二、基础题 1.哪位同学高,在高的下面画“√”, 哪位同学矮,在矮的下面画“○”。 2.重的画“√” 三、易错题 1.按从轻到重的顺序排一排

说明:重量相同时,物体的个数越多,单个物体就越轻;物体的个数越少,单个物体就越重。 2.在每个杯子里放同样多的糖,哪杯水最甜?在里画“√” 第三单元分一分 一、主要内容 1.体验分类的含义和好处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 分类的好处是整洁、有条理。 2.按同一种标准给一些熟悉的物体进行简单分类 分类的基本要求:分类标准要清晰,分类结果要不交叉不遗漏。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1 一、填空。 1、中有()个三角形。 2、一个数加5后是8,这个数是()。 3、中有()个长方形。 4、有两个相等的数,它们的和是6,则这两个数是()和()。 5、 (1)一共有 ( )种水果。 (2)从左数,在第 ( );从右数,在第 ( )。 (3) 前面有( )种水果,后面有( )种水果。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粉笔盒、冰箱都是长方体。() 2、足球、皮球都是球体。() 3、19后面只有一个数,那就是20. () 4、在1~7之间有6个数。() 5、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 三、1、从前往后数,小红排在第9位,从后往前数,小红排在第1位,请问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位小朋友? 2、从前往后数,小红排在第5位,从后往前数,小红排在第8位,请问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位小朋友?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2 一、填空。

1、1的前面是(),8的后面是(),19的后面是(), 10的前面是()。 2、1个十和5个一组成()。2个十是()。 3个1和1个十是()。19里面有()个十和()个1。 20里面有()个十。 3、个位是5,十位是1的数是()。十位是2,个位是0的数是()。 个位是1,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大1的数是()。 十位是1,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5的数是()。 4、从右边起第一位是(),第二位是()。 有1个十在十位写(),有2个十在十位写(),有几个一在个位写()。 5、右边起,第一位是4,第二位是1,这个数是()。 6、 二、我会做。 1、从前往后数,小红排在第8位,从后往前数,小红排在第3位, 请问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位小朋友? 2、从前往后数,小红排在第6位,从后往前数,小红排在第2位, 请问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位小朋友?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3 一、填一填。 1、在1、0、3、4、 2、5、10、8、7、6这些数中,一共有()个数,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比7大的数有(),比3小的数有(),从右数第6个数是()。

一年级上册数学重难点整理

重难点整理 一、数 (一)1、和9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18的相邻数是( )和( )。 2、从1数到10,有( )个数,7是第( )个数,第4个数是( )。 3、3和6相比,( )比8小得多。 4、比8多5的数是( ),( )比19少9,10比5多( )。 5、比15大1的数是( ),13比10多( )。 6、把8、2、0、 7、1、4、10、9这些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2分) □>□>□>□>□>□>□>□ 7、在3、5、8、11、7、20、19、13中,一共有( )个数,从左边起,7排第( ),第4个数是( ),这几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最大的数是(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二)1、5的右边是( ),左边是( )。 2、12前面的数是( ),17后面的数是( )。 3、 ①一共有( )只小动物, 从左边数起, 排第( ) ; 前面有( )只小动物, 后面有( )只小动物。 ②从右边起圈出3只小动物。 (三)1、一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 );18里面有( )个一和( )个十。 2、20里面有( )个十 3、13的“3”在( )位上,表示( )个( ),“1”在( )位上表示( )个( )。 (四)1、在算式15-2=13中,15是( )数,2是( )数,13是( )。 在算式11+6=17中,加数是( )和( ),和是( )。 2、被减数和减数都是9,差是( )。 3、9和7的和是( ),差是( )。 二、钟表问题 1、我会认。 12 6 9 3 12 6 9 3 12 6 9 3 12 6 9 3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题型汇总(附答案)

【重点题一】 (1)一共有()个水果。 (2)梨在香蕉的(左右)面。[在合适的答案上打“√”] (3)桃子的右面是()。 (4)()在梨的左面。 【指点迷津】在区分“左”和“右”的基础上;会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说清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如:梨在香蕉的(左)面;桃子的右面是(苹果等)。 【重点题二】 (1)从右数起;是第()个;是第()个。 (2)把左起4个水果圈起来。 (3)在右起第4个水果上打"√"。 【指点迷津】分清从“左”数起还是从“右”数起;明确所问的是“几个”还是“第几个”。“几个”一般是指物体的总个数;而“第几个”是指其中的“一个”。 【重点题三】 (1)一共有()个物体。长方体有()个;正方体有()个;圆柱有()个;球有()个。 (2)从左数起排在第()个。 (3)从右数起第()个、第()个是球。

【指点迷津】首先要能正确辨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其次要能进行正确数数;再次还要能结合位置关系理清哪边起第几个物体是什么。 【重点题四】 三只蚂蚁同时出发;速度一样。哪只小蚂蚁第一个爬到终点?在它后面画“√”。 【指点迷津】可以逐段逐段数一数;然后比较长短。也可以先比横线段之和的长短;应该是一样长;接着比竖线段之和哪个最短;对应的那只蚂蚁先爬到终点。显然;后一种方法比较灵活。 【重点题五】 最重的画“√”;最轻的画“○”。 【指点迷津】先分别比较每个简易天平上水果的轻重。再把重的与重的比;比出最重的;把轻的与轻的比;比出最轻的。 【重点题六】

把上面的图形分在3个框里;用线连一连。 【指点迷津】可按不同标准来分类;一是按图形的形状;二是按图形的颜色。 【重点题七】 (1)3和8这两个数;()离0近一些。 (2)在上图中;比6小的数有()个。 (3)6在()的前面。 【指点迷津】能有序排列10以内的数;并正确比较出数的大小。在比较3和8谁离0近一些时;可以通过数一数0与3之间相隔几个数;0与8之间相隔几个数来判定;当然也可以在直线上数0与3之间有几段;0与8之间有几段;从而作出判定。“6在()的前面”这题容易填错为“6在(5)的前面”;其实这题也可以变成“()在6的后面”;填完后可作进一步检查;通过读一读、比一比就能发现错误。 【重点题八】 □□□□□□□□ ○○○○○ __________________ (1)○比□少()个;□比○多()个。 (2)最少画()个△就能使△比○多;请在横线上画△。 【指点迷津】通过一一对应作比较;就能发现谁比谁多几个或谁比谁少几个。第(2)题画△时要理解“最少画()个△就能使△比○多”的意思;△要比○多;但△的个数又要最少;那就只比○多一个。 【重点题九】

一年级数学上册《左右》教案

《左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能确定物体的左右位置与顺序,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能够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教学难点: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余老师来给大家上课,课上我们要做游戏,大家喜不喜欢做游戏啊? 生:喜欢 师:喜欢的同学请举手,举好,别放下,能不能说说你举的这只手是哪只手?(生回答右手)那么另外一只手就是左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跟同学们学习左右。(板书:左右)同学们,这两个字长得挺像吧,那咱们班同学有没有好办法分清这两个字呢?(课件出示左、右)余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办法。左公公爱做工,右婆婆爱动口。好记吧! 二、探究知识。

1、联系自身,体验左右。 师:看着老师,我们一起举起这边的手,这只手叫右手,另外一只叫做左手,同学们放下右手,我们在一起举起左手。对我们来说,手的功劳可大了!同学们想一想在生活中,我们如何区分左右手?我们通常用左手和右手做哪些事情? 师:同学们先和同座讨论讨论,讨论好之后再举手回答。 (学生:平时我们经常用右手写字,吃饭时拿筷子,老师提问时用右手举手……用左手压住本子,吃饭时拿碗……) 师:是的,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他们配合起来可以做很多事情,在我们的身上还有没有这样成对的好朋友呢? (学生回答:左眼右眼,左耳右耳,左脚右脚,左腿右腿,……学生每说一种,老师都要引导学生摸一摸) 小结:与右手同侧的就是我们的右面,与左手同侧的就是我们的左面。 小游戏:我是机器人。 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棒!我知道同学们很喜欢做游戏。 我老师奖给大家做一个游戏。不过,做游戏时一定要认真听,同时还要考考你的动手能力喔!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左手拍拍左肩,右手拍拍右肩。 左手摸摸左耳,右手摸摸右耳。 左手拍拍右手,右手拍拍左手。

一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分析

1.认识10以内的数。会数数、认数,会读会写,还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重点是理解数的含义,初步建立数的概念,能正确、规范、工整地写数,会合理选择“>”“<”或“=”进行数的大小比较。难点是在具体情境中正确区分一个数表示的是几,还是第几。 复习指导: (1)结合实际生活数数、认数、读数,使小朋友充分感受到数就在我们身边。如:数数小区里有几幢房子,认认门牌号,背背家长的电话号码等。 (2)写一手漂亮、端正的阿拉伯数字。在小朋友学写数时,要严格参照日字格中数字的结构特点,一开始要把字写得大一些。 (3)熟练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会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10以内的数,能够熟练说出有序排列的数列。会正确书写“>”“<”和“=”,在比较数的大小时能灵活选择合适的数学符号,尤其是选择“>”或“<”时,要特别注意“大口对大数,尖尖对小数”,及时进行检查。 (4)正确区分“几”和“第几”。“几”一般是指物体的总数量,“第几”一般是指从左数起或从右数起的其中一个物体。关于“几”和“第几”的问题经常会结合着“左”“右”的话题,如:第一排共

有6个小朋友,小红是从左数起的第4个小朋友,那她从右起应该是第()个。像这样的题目,借助画图能清晰分辨。 2.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轻重。重点是掌握比较的方法,难点是多个物体之间比较长短、高矮和轻重。特别注意,还要学会一些简单的推理方法,结合具体情况采用灵活的比较策略。 复习指导: (1)掌握比较方法。在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时,一般都要使它们的一端对齐,再看另一端。当然有时也会借助格子图,通过数一数来明确谁长谁短。在比轻重时,一般会借助简易天平,当天平平衡时,说明两端物体一样重;当天平不平衡时,沉下去的一端重,翘起来的一端轻。当有几个物体比较时,我们可以先比其中两个,再和第三个比。 (2)注重推理思想。在比较时,除了要仔细观察之外,更重要的是初步学会简单的推理。比如:一个红萝卜和3个胡萝卜一样重,那就可以推想出一个红萝卜肯定比一个胡萝卜要重。发展小朋友的推理能力,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策略,能使比较更为快速、简便。 3.会按一定标准分类。重点是按同一种标准对给出的物体分类,难点是把一些物体按不同标准依次分类。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数学)

知识点归纳 (以下为本册数学所有要掌握的知识点) 亲爱的同学们:一眨眼,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个学期的数学了,相信每一位同学都已经有了不少的收获。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水平,把学到的知识和本领更好地展现出来,老师特地为你准备了这本复习册,希望你们能通过它巩固自己的知识。如果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你主动告诉老师,我很乐意帮助你。相信同学们通过努力,一定会收获成功,一定能取得满意的成绩!加油啊!祝大家考试顺利!学习愉快! 一、读数、写数。 李老师小提示:数数时应用笔尖或手指头对准所数的物体,边移动笔尖边数,最好数上两遍,确定无误后再把答案写在试卷上,注意要写端正、漂亮。(书写要求:每个数字占一个日字格,书写时注意要写满格) ★ 1、数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 1 2 3 4…18 19 20 ★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 19 18 17 ······ 单数:1、3、5、7、9 ······ 双数:2、4、6、8、10 ······ 0表示一个也没有,0还表示起点、开始。0是最小的自然数。 1是最小的一位数,9是最大的一位数,10是最小的两位数。两位数比一位数大。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个位上一个珠子表示1个一,十位上一个珠子表示1个十。

★如: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11里有(11)个一。读作:十一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12里有(12)个一读作:十二 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13里有(13)个一读作:十三 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14里有(14)个一读作:十四 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15里有(15)个一······ 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读作:十九 20里有(2)个十;20里有(20)个一读作:二十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 表示1个十。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 1、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2、任意取20以内的两个数,能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 ★如:16比15大,写出来就是16>15 9比13小,写出来就是9<13 3、“比”字的用法 看“比”字的后面是谁,比几大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加1,比几小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减1。 ★如:比5小2的数是(3),比4多3的数是(7)。 数字前后顺序,如:7前面的数是(6),后面的数是(8). 4、几和第几 △▲▲★△☆☆△△△▲★★★☆★ 观察图,说说有几个图形?(16个图形)从左数第几位是什么?从右数第几位是什么?

一年级数学上册左右教案完整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左右教 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左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能确定物体的左右位置与顺序,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能够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教学难点: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余老师来给大家上课,课上我们要做游戏,大家喜不喜欢做游戏啊? 生:喜欢 师:喜欢的同学请举手,举好,别放下,能不能说说你举的这只手是哪只手?(生回答右手)那么另外一只手就是左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跟同学们学习左右。(板书:左右)同学们,这两个字长得挺像吧,那咱们班同学有没有好办法分清这两个字呢(

课件出示左、右)余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办法。左公公爱做工,右婆婆爱动口。好记吧! 二、探究知识。 1、联系自身,体验左右。 师:看着老师,我们一起举起这边的手,这只手叫右手,另外一只叫做左手,同学们放下右手,我们在一起举起左手。对我们来说,手的功劳可大了!同学们想一想在生活中,我们如何区分左右手?我们通常用左手和右手做哪些事情? 师:同学们先和同座讨论讨论,讨论好之后再举手回答。 (学生:平时我们经常用右手写字,吃饭时拿筷子,老师提问时用右手举手……用左手压住本子,吃饭时拿碗……) 师:是的,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他们配合起来可以做很多事情,在我们的身上还有没有这样成对的好朋友呢? (学生回答:左眼右眼,左耳右耳,左脚右脚,左腿右腿,……学生每说一种,老师都要引导学生摸一摸) 小结:与右手同侧的就是我们的右面,与左手同侧的就是我们的左面。 小游戏:我是机器人。 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棒!我知道同学们很喜欢做游戏。 我老师奖给大家做一个游戏。不过,做游戏时一定要认真听,同时还要考考你的动手能力喔!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重难点

精心整理 重难点整理 一、数 (一)1、和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18的相邻数是()和()。 2、从1数到10,有()个数,7是第()个数,第4个数是()。 3、3和6相比,()比8小得多。 4、比8多5的数是(),()比19少9,10比5多()。 5、比15大1的数是(),13比10多()。 6、把8、2、0、 7、1、4、10、9这些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2分) □>□>□>□>□>□>□>□ 7、在3、5、8、11、7、20、19、13中,一共有()个数,从左边起,7排第(),第4个数是(),这几个数中,最小的数是(),最大的数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5的右边是(),左边是()。 2、12前面的数是(),17后面的数是()。 3、 ①一共有()只小动物,从左边数起,排第(); 前面有()只小动物,后面有()只小动物。 ②从右边起圈出3只小动物。 (三)1、一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18里面有()个一和()个十。 2、20里面有()个十 3、13的“3”在()位上,表示()个(),“1”在()位上表示()个()。 (四)1、在算式15-2=13中,15是()数,2是()数,13是()。 在算式11+6=17中,加数是()和(),和是()。 2、被减数和减数都是9,差是()。 3、9和7的和是(),差是()。 二、钟表问题 1、我会认。 2、过1小时是几时? 12 6 9 3 12 6 9 3 12 6 9 3 12 6 9 3

3、1小时以前是几时? 4、看时间,画出时针和分针 3时10时5时12时6时 5、用刚过几时或快几时表示。 三、图形 1、 2、 3、数一数。 有()个,有()个 有()个,○有()个 4、 ()数量最多,()数量最少,比多()个 和一共有()个 5、 ⑴从左数圆柱排在第(),从右数排在第()。 ⑶把右边的4个图形圈起来。 ⑷长方体有()个,三角形有()个,长方体比三角形多()个。 四、看图列式计算。 〈一〉 7 ?个16个 10个 ?个 9 12 6 3 12 6 9 3 12 6 9 3 12 6 9 3 12 6 9 3 9 12 6 3 12 6 9 3 12 6 9 3 12 6 9 3 12 6 9 3 12 6 9 3 12 6 9 3 12 6 9 3 12 6 9 3 12 6 9 3 12 6 9 3 12 6 9 3 12 6 9 3 12 6 9 3 12 6 9 3

一年级数学上册重点题型

重点题型 前面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o ()的前面是5。()的后面是3. 4在()的前面。3在()的后面。 2?小东说:“我排第10”,小红说:“我排第16”,小东和小红之间有()人。 今天我从第8页读到第11页,明天读第12页,我今天读了()页今天是12号,过3天是小红的生日,小红的生日是()号。 4号到7号放假,共放假()天。 做题方法:以上题型需要孩子观察尺子,用点数的方法找答案, 千万不能用加减法计算,否则孩子会岀现多一个或少一个的错误。 3.十,这个妣() 們,十,这个妣() 4-oooooo 把左边的4个圈起来。 从右边数,把第4个圈起来。 做题方法:本题让孩子记住有“第”字的数圈一个小圆圈。 左手的号码是()

右手的号码是()做题方法:请学生伸出双手观察

上而是一群小动物在一起休息。从左数起小马是第( 从右数起小彖是第()位。 小鹿的右边有()个,左边有()个,一共有 ( 个小动物。 )位, ) (1)从左数香蕉排第(),它的左边是()o (2)梨的左边有()种水果,葡萄在它的()边。 (3)上面共有()种水果,从左数第一个是()o 8. 9. (2)—个圣诞老人用()手举起 了他的帽子,另一个圣诞老人用() 手拄着他的拐杖。 (1)小福贵的()面, ?在小福贵的()面。

杨树()棵,从右()棵,这行里一知()棵树做题方法;先写上左右。 10、排队时,小华前面有4人,后面有3人,一共有()人。 ZWS ' v y □□□=□ 卜/ZW^ V 7 cm = AA/V^ /\N\ ' V 7 □c□二口 12 △△△△△△△ 把上面的7个4分成两堆儿,然后写出四道算式。ncn=□neo=匚n-AAAA AA □30 =cro = 13、看图列算 ?只 □ O□二□

一年级上数学知识点整理

一年级组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一生活中的数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1、生活中的数 (1)认、读、数、写10以内的数。 (2)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二)各课知识点: 1、可爱的校园(数数) 知识点: (1)通过观察情境图,初步认识10以内的数。 (2)在数数的活动中,体会有序数数的方法。 2、快乐的家园(10以内数的认识) 知识点: (1)初步认识1~10各数的符号表示方法。 (2)在具体情境活动中,学习运用数字符号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量。 3、玩具(1~5的认识与书写) 知识点: 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能用数表示日常生活的一些事物,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 4、小猫钓鱼(0的认识) 知识点: (1)知道在生活中“0”所表示的几种常见的意义,知道“0”和1,2,3,…一样也是一个数,“0”比1,2,3,…小。 (2)会正确书写“0” 5、文具(6~10的认识与书写) 知识点: (1)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个数。 (2)学会6~10各数的读写方法。

习题设计: 一、找规律填数。 (1)2、()、4、()、()、()、8、9、() (2)10、()、()、7、6 二、数一数。(12分) ☆○△☆□□ 三、画你喜欢的水果,数量和左边的同样多。 四、把同类的圈起来。 (1)(2) 五、圈一圈,算一算。 二比较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1、比较 比较具体事物的有关属性(大小、多少、高矮、长短和轻重),体验具体的比较方法。 (二)各课知识点:

1、动物乐园(比大小与比多少) 知识点: (1)能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2)能判断生活中具体物体之间的大小与多少 2、高矮(比高矮、比长短) 知识点: (1)初步感知两个或三个物体之间的高矮或长短的关系。 (2)理解无题高矮或长短的比较需要在同一起点下进行。 3、轻重(比轻重) 知识点: (1)体验两个物体间的轻重,认识物体之间存在着轻重的差异。(2)在比较物体轻重的过程中,认识测量无题轻重的工具的重要性。 习题设计: 一、在○里填上“=”“>”或“<”。 1.8○10 2.9○7 3.6○6 4.5○4 5.6○9 二、看上面的数,画一画,划一划。 三、比一比,按问题画“√”。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重点题型汇总

小学一年级数学重点题型汇总 1.4前面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 ()的前面是5。()的后面是3. 4在()的前面。3在()的后面。 2.小东说:“我排第10”,小红说:“我排第16”,小东和小红之间有()人。 今天我从第8页读到第11页,明天读第12页,我今天读了()页 今天是12号,过3天是小红的生日,小红的生日是()号。 4号到7号放假,共放假()天。 做题方法:以上题型需要孩子观察尺子,用点数的方法找答案,千万不能用加减法计算,否则孩子会出现多一个或少一个的错误。 3.十位上是,个位上是,这个数是() 个位上是,十位上是,这个数是() 4. 把左边的4个圈起来。 从右边数,把第4个圈起来。 做题方法:本题让孩子记住有“第”字的数圈一个小圆圈。

左手的号码是( ) 右手的号码是( ) 做题方法:请学生伸出双手观察 6 上面是一群小动物在一起休息。从左数起小马是第( )位,从右数起小象是第( )位。 小鹿的右边有( )个,左边有( )个,一共有( )个小动物。 7 (1)从左数香蕉排第( ) ,它的左边是( )。 (2)梨的左边有( )种水果,葡萄在它的( )边。 (3)上面共有( )种水果,从左数第一个是( )。 8. 5

9. 杨树从左数是第( )棵,从右数是第( )棵,这行里一共有( )棵树 做题方法;先写上左右。 10、排队时,小华前面有4人,后面有3人,一共有( )人。 . 12 把上面的7 分成两堆儿,然后写出四道算式。 13、看图列算式。 ① (1)在小福贵的( )面,在小福贵的( )面。 (2)一个圣诞老人用( )手举 起了他的帽子,另一个圣诞老人用( )手拄着他的拐杖。

一年级数学上册左右教案

小学教育资料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左、右》教案 --秦艳宇 教学目标: 1.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2.能够初步运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 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们要认识左右,并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上课前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吧! 课件展示:猜一猜 两只小树十个叉, 不长叶子不长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

天天干活不说话。 猜一身体器官 师:同学们谁猜出来了?猜出来的请举手。 1、这个谜语好玩吗?喜欢的同学请举手。举好,别放下,能不能说说你举 的是哪只手? 2、另一只手是哪只呢? 3、所有同学请举起左手,左手这边就是左边,再举起右手,右手这边就是 右边。 4、揭示课题: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左右》。请学生大声朗读课题。并 找出“左”字和“右”字不一样的地方。 二.认识左右 1、强调左右手的作用,加深对左右的认识 师:伸出左手右手,看看自己这双灵巧的手,(学生看手) 在生活中常用左、右手干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2、大家观察得很仔细,既然大家对自己的左右手认识这么清楚,现在老师就来 考考大家的反应速度。 师出口令:左手或右手。 3、找身体上的左右 (1)师:左手、右手是对好朋友,配合力量可大了!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很多的事情。在我们的身体上还有许多器官也可以象“手”一样分为左和右。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一、读数、写数。 1、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191817······ 单数:1、3、5、7、9······ 双数:2、4、6、8、10······ (注:0既不是单数,也不是双数,0是偶数。在生活中说单双数,在数学中说奇偶数。) 2、两位数 (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 11里有(11)个一。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 12里有(12)个一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 13里有(13)个一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 14里有(14)个一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 15里有(15)个一······ 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 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20里有(2)个十; 20里有(20)个一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 (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 1、给数字娃娃排队 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一、读数、写数 1.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 19 18 17 …… 单数:1.3.5.7.9…… 双数:2.4.6.8.10…… (注:0既不是单数,也不是双数,0是偶数。在生活中说单双数,在数学中说奇偶数。) 2.两位数 (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 11里有(11)个一。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 12里有(12)个一 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 13里有(13)个一 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 14里有(14)个一 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 15里有(15)个一 …… 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 20里有(2)个十; 20里有(20)个一 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 (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 1.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2.任意取20以内的两个数,能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 如:16比15大,写出来就是16>15

一年级数学上册课本重点及易错题型汇总

一年级数学上册课本重点及易错题型汇总 一、数一数 1.数一数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从左到右、一个不落。如果排放整齐可以几个几个数 2.18页第4题如果图形多,排列不规则呢?怎么数?数一个,划掉一个。 3.看图写数题,如果什么都没有,用数字几表示?0

4.8页第2题划圆圈表示数,要注意什么? 一行最多画5个,画够5个,拐过来,接着画。 5.18页第1题涂几个就代表数字几。 二、比大小: 1.根据什么写大于号、小于号? 口诀: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巴朝小数。 2.90页第5题算式和数字之间比大小,先写得数再比较。

3.7页第3题一一对应比大小,要注意审题,是找多的还是少的! 4.33页第5题(数字之间比大小)根据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巴朝小数。说明方框里的数比3大还是小?能填几? 5.32页第1题数一数,比一比。必考题型。先数个数,再比大小。 6.19页第6题算一个题型,重点是理解题意。

思考题(能力提升) 三、前后左右、第几 1.怎样区分左、右两个字? 记住:用手把饭放到口里,所以右字下面是。请你把这两个字写上拼音,左,右。 2. 直尺上,哪个数字宝宝在最前面?。12的前面一个数是几?。10的相邻数是几?。 3.直尺上,19离最近?(在正确答案后面画对号) 20 11 16 0 4.比20小得多,比10大一些,这个数可能是几? 11 18 10 0 5.

解析:1.4只和第4只一样么。 2.第几要看从哪边数,重要的话说三遍! 3.每个小题都要读题目,从哪边数都不一样。6.看下图,填空。 1在的左边;在8的右边。 5的左边是;的右边是4。 6在的上面;4的下面是。 1 2 3 6 5 4 7 8 9 四、看图列式(必考题型): 1. 解析:实线表示合起来、一共。用加法。 虚线表示去掉,用减法。注意是从总数里去掉。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左右》教学设计

集体备课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左、右”的相对性。 (2)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关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能正确确定“左、右”的 位置。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景中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师生活动)设计备课组成员修改意见 一、初步认识“左”和“右” (1)活动一:认识汉字“左”“右”。’ ①教师:老师知道你们没上学的时候就已经认识好多字了,对不对? 出示汉字:左、右 ②教师:谁认识这两个字?认识的同学请把手举得高高的。 ③教师:你们真棒!那么多同学都认识!你举的是左手,还是右手?你用右手做什么? (2)活动二:介绍自己的左手和右手。 ①教师提问:谁来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哪是你的左手,哪是你的右手?你的左手和右手可以帮你做什么? ②教师: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你们的身上还有没有这样成对的好朋友,想不想向同学们介绍介绍? (眼、耳、脚……) (3)活动三:“找朋友”游戏。 ①教师:我们的身上有那么多的好朋友,下面咱们就来找一找这些好朋友,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 ②教师说明游戏规则: 我一说左手,你们立刻把左手举起来;一说左腿,你们立刻指左腿。说哪指哪,看谁反应最快,指得最准确。 ③放《找朋友》的音乐。游戏开始,教师由慢到快,由有规律到无规律说出:右手、左手、左腿、右腿、右肩、右耳、左耳…… (4)活动四:找位置。 过渡语:你们爱吃水果吗?桌上每个袋子里都装了一些水果,请把它们轻轻倒出来。 (师迅速摆好三种水果) ①看见什么了?

②请像我这样摆上三种水果。 (苹果、橘子、梨) 教师提问:最左边是什么?最右边是什么? ③拿出香蕉,把课本挨着放在苹果的右边;再拿出尺子,让尺子和梨挨着,放于梨的左边。教师:你们说说,橘子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5)活动五:找同学家。 过渡语:“左”和“右”的用处太大了,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出示图片) 教师:小龙到好伙伴小明家去玩。小龙只知小明家在中心医院的左边,到底是哪一栋呢?他犯难了,你们能不能看图再帮帮他三.进一步认识“左”和“右”,使学生明白“左”和“右”是相对的 (1)活动一:讨论。 ①指名学生和老师一起玩“拍手”游戏。 ②提问:为什么我们的右手正好反着,到底谁做错了? ③把你们的右手举起来,判断一下我们俩谁做得对。 ④为什么? 教师:由于老师与你们站的方向是相对的,所以咱们的右手刚好相反。 (2)活动二:帮一帮。 ①出示图片:上学路口 教师:小明上一年级了。他想:我都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我要自己去上学。于是,妈妈同意了。妈妈把上学的路线告诉了小明。到了路口,小明却被难住了。你们能帮帮他吗? ②指名学生上台来指一指。让学生像小明那样站好指右边。 (3)活动三:上下楼梯。 ①出示图片:少年宫。 ②教师提问:这些小朋友是靠右边走的吗? ③展开讨论。 ④学生体验。五人模仿上楼,五人模仿下楼。想想靠哪边走。 a.提问: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 b.提问:(问亲自体验上下楼的同学)你们都是靠右走的吗? 那你们的右边怎么一会儿在这边,一会儿又在那边呢? ⑤除了在楼道里行走时我们要靠右之外,还在什么时候我们也需要靠右? (4)活动四:找球。 游戏规则:先找一个同学,蒙上他的眼睛,再找一个同学,让他拿好球站在教室的某一个位置。游戏开始,全体学生开始把行走路线告诉给被蒙眼睛的同学。 教师:如果你们把行走路线说得特别清楚,让他能顺利地找到球,我就把球送给你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