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活到100岁
第五讲科学养生,轻松活到100岁

科学养生,轻松活到100岁——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唐大寒教授各位朋友,上午好!谢谢大家今天来到这里,我们一起来分享也好、讨论也罢,关于“科学养生”这个问题,刚才刘激扬主任也说了,如果科学养生离开了饮食,养生就丢掉了百分之六十,所以饮食在养生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讨论的话题是“科学养生,轻松活到一百岁”。
养生,什么是养生?很多人每天把养生挂在嘴巴上,但是却搞不懂养生该怎么去做,实际上我们要先明白“什么是养生”,其实可一句话概括为:养生就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要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关键是在坚守。
很多人也知道一些习惯很不好,但就是改不了,比如吸烟、酗酒、不爱做运动等,明知道习惯不好,但就是推说明天就改,明天复明天,就是不见有所行动,明天的明天就见“马克思”了。
养生有多重要?不明白这个重要性,也就不会去做,我也不讲太多的道理,就用一副对联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上联为“什么都可有,千万不可有疾病”,下联是“什么都可无,万万不可无健康”。
其实,养生的目的就是预防疾病,在人的一生中,职务也好,收入也好,地位也好,名誉也好,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年轻的朋友真的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像我60多岁的人了,早就明白这个道理,若有人问我“什么最重要?”,我的回答就是“身体健康”。
我现在讲“轻松活到一百岁”这个话题,人能够活到一百岁吗?古人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能够活到70岁很少见,今天讲活到100岁,是天方夜谭吗?实际上不是的,“七十古来稀”似乎已经过时,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人均预期寿命是74.83岁,城市居民人均寿命已经达到了78.66岁,而长沙市的居民人均寿命也达到77.89岁,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普遍的预期寿命都超过了70岁,还能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吗?这个说法显然不相适宜了,如果在75岁以前死了,那亏大了,连平均寿命都没有活到。
古有俗语:山中常遇千年树,世上难遇百岁人,百岁老人真的是很少见,或说根本就是不可能吗?而实际的情况是怎么样的?据统计,2011年中国内地有百岁老人48921人,在坐的各位可能百分之九十以上都遇见过百岁老人,比如刘激扬主任就提到她的邻居有107岁老人,实际上现在人活到一百岁根本就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既然是这样的话,我们就要把活着的目标定到一百岁,其实一百岁的目标也不高,为什么?我们来看看人到底能够活多久?人的理论寿命有多长?哺乳动物的理论寿命是它的生长周期的5~7倍,就是说它从出生到发育完全成熟这样一个过程叫做一个周期。
20171028【补肾】健康活过100岁补肾固涩助长寿

20171028【补肾】健康活过100岁——补肾固涩助长寿补肾良方众所周知,枸杞子是补肾良药,专家却说很多人吃了并不能达到补肾的目的,这些人需要换一种吃法,才能达到补肾的目的。
原来,这些人在补肾的同时,营养同时在流失,需要用到一种特殊的办法(固涩法),才能让枸杞真正发挥作用。
肾为先天之本要想长寿先补肾,肾是先天之本,主藏精,来自于父母的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肾精是人体生长发育和延缓衰老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有些情况下很多了补了很多枸杞子但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案例:专家的一位朋友,为了事业不断地打拼,经常熬夜加班,应酬,时间长了身体出现了一些状况,开始出现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睡眠困难,以前晚上从来不起夜,这段时间频繁的起夜,甚至出现了性欲减退,一些性功能障碍的表现,情绪烦躁,连续服用枸杞子三个月,却没有明显的改善。
因为缺少了配合的东西和枸杞共同吃,经过中医辨证,开了方子调补后病情明显改善。
通过吃进补肾的食物来补充体内的肾精,肾脏有一个封藏的功能,如果肾脏的封藏功能是正常的,补进去的肾精就可以留存在我们的体内,封藏在肾脏里;如果封藏功能出现问题,上面不停的补,但是底下还在不停地漏,一边补一边漏,没有任何作用。
所以如何正确的补,补的同时不往外漏是关键。
涩补法张炳厚张老认为肾病多以虚证为主,补法在肾病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张老把补肾的方法总结为有补肾八法,涩补法就是补肾八法之一。
补肾不仅仅要补,还要兼顾涩。
案例:詹阿姨在2014年的时候突然出现浑身无力,小腿开始肿,小腿沉得厉害,楼梯上不了,摁下去是一个大坑,半小时都不起来,慢慢到大腿再到腰,整个腰都肿,楼梯一级都上不了,走平地困难,腿和灌铅似的抬不起,尿泡沫特别多,持续了半年的时间,做肾穿,医院诊断是膜性肾病,做超声发现有胸水和腹水,中药一直吃到现在,从原来的一天一副减量到现在一周三副。
赵主任给詹阿姨用补肾固涩的方法,中药与食疗同时应用,终于恢复了正常。
活到100岁读后感想

活到100岁,这是上至遥远时代的皇帝,下至平民百姓都感兴趣的话题。
传说秦始皇为了追寻长生不老,派了100童男童女远度重洋赴东瀛去寻找长生不老仙药。
采用什么办法才能活到100岁?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我也想知道啊。
罗斯沃克博士的《活到100岁》的讲座里就讲到了活到100岁的方法。
他提出活到100岁的五步方法是,一、和一个你所能找到的优秀的预防性健康专家一起做一个全面的健康检查,制定一个健康计划。
二、坚持使用一个完整的营养计划,他在营养计划中特别强调了正确的饮食和补充高质量的天然维生素对于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例如他提到了一个饮食实验,第一组老鼠吃高脂肪食物、第二组老鼠吃正常脂肪含量的食物,第三组老鼠吃低脂肪的食物,过了一段时间,结果发现第一组吃高脂肪食物的老鼠基本上死光了,第二组吃正常脂肪含量的食物的老鼠死掉一半了,第三组吃低脂肪的食物的老鼠没有一点事。
这个实验充分说明了正确的饮食对于活得更健康更长寿的重要性。
三、坚持定期锻炼和运动。
四、不要吸烟。
五、尝试每天减轻压力的练习,比如打打太极拳等活动。
这五步方法真的非常简单,但很有威力。
24个妙招让你活到一百岁

24个妙招让你活到一百岁作者:来源:《读天下》2015年第02期细节决定成败,长寿也不例外。
近日,英国《每日镜报》推荐了帮你活到百岁的24个方法。
这些方法简单易行,只要长期坚持,就会为你的寿命加分。
1.喝茶时摇一摇。
多项研究证实,茶叶中富含多酚类抗氧化剂,有助于预防心脏病、癌症和抵抗衰老。
以色列一项新研究发现,与不经常喝茶的人相比,适量喝茶的人寿命明显更长。
研究同时指出,喝袋装茶时,茶袋应经常搅动或摇一摇,这样做可以使茶叶中的抗衰老成分增加15%。
2.每天早起练练单腿站立。
每天早上刷牙或洗脸时,练单腿站立能有效锻炼身体平衡感,增强负责保护脊椎稳定的“核心肌肉群”(腹横肌、骨盆底肌群和背肌)的力量。
美国理疗师汤姆·萨尔兹曼博士表示,锻炼该肌肉群,有助于降低老人摔倒和骨折风险。
3.每天吃3个核桃。
美国斯克兰顿大学一项研究发现,核桃是最健康的坚果,因为其抗病抗衰老的多种抗氧化剂含量最高。
多吃核桃,早亡危险降低45%,每天只吃3个核桃,就足以获得完美的保健作用。
4.少用防晒霜。
研究显示,英国维生素D缺乏的人群约占50%,维生素D不足会提高心脏病、骨质疏松症和癌症等疾病的发病风险。
由于维生素D主要通过晒太阳获取,因此英国癌症研究会建议,尽量少用防晒霜,每天晒太阳15~20分钟,阳光强烈的季节要避开中午12点~2点这个时间段,以免晒伤,甚至患皮肤癌。
5.饭吃八分饱。
日本冲绳岛居民肥胖率全球最低,百岁老人比例最高。
该地居民长寿秘诀之一是饭吃八分饱。
美国研究人员完成的动物实验也发现,进食量减少1/3可明显延长寿命。
6.拥有6个好朋友。
近日,澳大利亚一项以百岁老人为对象的研究发现,保持亲密友情和家人关系是活到100岁的秘诀。
家人和朋友可以提供情感支持,有助应对压力,促进快乐激素多巴胺的分泌,进而有益大脑健康、延缓衰老。
还有研究发现,人一生中,拥有6个朋友最有益长寿。
7.提前1个小时上床睡觉。
近期一系列研究发现,睡眠不足更容易罹患抑郁症和心脏病。
能活到100老人,60岁不做这三件事作文

能活到100老人,60岁不做这三件事作文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标题:能活到100岁的老人,60岁不做这三件事大家好,我是小明。
今天我想和你们分享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能活到100岁的老人,都有什么共同的生活习惯呢?我有一个很特别的朋友,他的爷爷今年已经106岁了!你们能想象吗?106岁!比大多数人的预期寿命都长很多很多。
我经常去看望爷爷,虽然他年纪那么大了,但是神智还是很清醒,身体也一直很硬朗。
有一次,我就问爷爷:"您怎么能活那么久呢?到底有什么秘诀啊?"爷爷就摸着我的头笑了笑,说:"小朋友,能活到这么大岁数,最重要的就是从年轻时就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尤其是在60岁之前,一定要避免做这三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不能熬夜!爷爷说,年轻时他最讨厌熬夜了。
因为熬夜会严重破坏人体的生理节奏,影响睡眠质量,导致第二天浑身无力、头昏脑涨。
长期熬夜,会严重损害身体机能,加速机体衰老。
所以爷爷从年轻时就养成了按时入睡的好习惯。
第二件事,就是不能抽烟喝酒!我们都知道香烟和酒精对身体都有很大的伤害。
爷爷说,他年轻时有过短暂的抽烟喝酒的经历,但很快就戒掉了。
因为他发现,抽烟喝酒会让呼吸更加沉重,还容易引发一些疾病。
既然有害无益,那还不如彻底远离。
第三件事,就是不能经常生气!生气的时候,身体里会分泌出一种叫做"肾上腺素"的物质,长期处于这种亢奋状态,对身心健康都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所以爷爷平时为人很淡定,不轻易被事物惹恼。
遇到让人不愉快的事情,他都能很快释怀,保持良好的心态。
听了爷爷的分享,我恍然大悟。
原来能否长寿,和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啊!作为小朋友,我觉得自己应该从现在开始,就努力培养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争取将来也能像爷爷一样健康长寿。
同学们,你们觉得爷爷分享的这三个秘诀,是不是特别宝贵呢?让我们从小养成好习惯,活到100岁才算完整的一生哦!最后,我要感谢爷爷的教诲,未来我也要像爷爷一样,活到古稀之年,享受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
2岁~100岁,一辈子13个重要养生关键点,护你健康到百岁~

2岁~100岁,一辈子13个重要养生关键点,护你健康到百岁~出生、成年、结婚、生娃、退休……我们一生中有很多值得纪念的关键节点。
身体的保养也是一样的,每个年龄段的保养重点也不同。
我们长寿健康之家之前会在每个节气、或者月份来给大家介绍这段时间的养生重点,今天,我们再来仔细讲讲各个年龄段身体的保养重点~从2 岁到100 岁,一共十三个关键节点。
大家也不用气馁,之前那些没有注意到也没关系,保护自己的身体、养生,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第一关2岁:补铁,别贫血数据显示,儿童贫血一般高发于6~18 月龄间,尤其是12 月龄时呈最高峰。
改善儿童贫血,2 岁前最关键。
此时若营养不足,包括发育滞后和微量营养素缺乏,可以导致一生的损伤。
建议孩子六个月后,辅食添加应考虑摄入充足的铁营养。
一般而言,动物性食物中铁的吸收率要高于植物性食物。
补铁食物切忌单一,最好五花八门、样样均沾。
第二关8岁:控好体重,别胖起来调查发现,胖孩子无论男女,大都是从8 岁开始发胖,到了10~12 岁,就超重或肥胖了。
这与孩子的生长发育特征有关,8 岁开始孩子的身高、体重、智力等进入快速生长发育期,家长也格外注重营养补充,稍有不慎就超标了。
建议8 岁孩子的标准体重为25 公斤左右,体重超标10% 算超重,超过20% 就是肥胖了。
正常的一日三餐,满足营养和热量就足够了。
不需要额外补充太多营养。
第三关12岁:看看牙齿,保持颜值12 岁左右是矫正牙齿最佳时机,因为这时孩子整个牙弓基本发育完全,乳牙基本替换完成,恒牙基本长全了,恒牙牙根逐渐发育完成,上下牙齿间的咬合关系也调整完成,牙医可对错颌畸形的类型做出明确诊断,并采取合适的矫治方法。
建议有一些牙颌畸形如“地包天”、咬唇等需在3~5 岁进行治疗;在做矫正治疗的1~2 年间,不能吃过硬、过黏的食物,比如核桃等坚果类、啃骨头等。
第四关20岁:练肌肉的好时机当人体长到20 岁的时候,体内的气血开始逐渐旺盛,肌肉正在成长而变得结实有力,所以此期表现为动作敏捷、行走轻快。
名人养生 马寅初开朗乐观活到100岁

名人养生马寅初开朗乐观活到100岁--> 大家对于马寅初了解吗?他是一位活到100岁高寿的名人,他一生的功绩也是非常多的,每天都是非常的劳累,但是他依然活到了100岁,这有什么秘方呢?马寅初的养生之道是什么呢?下面就由小编带领大家一起来了解下这位名人吧。
马寅初开朗乐观活到100岁马寅初是我国的马寅初,他也是一位高寿的人,一直活到100岁,他的一生经历了非常多的事情,也是非常的坎坷的,但是依然能够健康长寿,这有什么秘诀呢?第一,坚持锻炼马寅初长期以来,一直坚持锻炼身体,不论刮风下雨,还是冰雪交加,从不放弃。
他年轻时,喜爱的运动很多。
年纪大了,减少了一些项目,但是总能持之以恒,从不懈怠。
第二,交换洗冷热水澡马寅初家里的浴室,专门装了冷热水管,每天交替淋浴,可使血管一张一弛、热胀冷缩,保持了弹性,这对维持血压正常,防止发生心血管疾病是很有好处的。
他通过交换洗冷热水澡,到了七八十岁时,血压还跟年轻人一样。
第三,多吃水果蔬菜马寅初一直都喜欢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而且他还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每个星期中有两天都是吃水果来代替吃饭的,这个方法听起来非常的特别,但是它的保健作用却是很大的。
第四,心胸开阔、无私无畏、开朗乐观这一点,在马寅初身上是很突出的。
无论是在重庆痛斥四大家族和蒋介石之流,还是在20世纪50年代为计划生育的观点论战之时,他的坦荡襟怀,敢怒敢言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马寅初的养生之道冷热水浴马寅初在北洋大学求学时,由于经济比较困难,营养跟不上,再加上课业繁重,身体一直比较虚弱。
到了耶鲁大学后,马寅初决定要好好锻炼身体。
当时,耶鲁规定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会游泳,否则学业成绩再好也不能毕业。
马寅初就把游泳作为锻炼身体的一个手段,一有时间就往游泳馆里跑。
渐渐地,他的游泳技巧越来越娴熟,身体素质也逐渐好起来。
此后的数十年中,游泳成了马寅初的一项爱好。
无论是度假还是出访,他总不忘抽出时间到当地的游泳胜地去“体验”一下。
勤刷牙多运动 10长寿秘诀让你活到10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勤刷牙多运动 10长寿秘诀让你活到100
导语:目录:第一章:百岁老人十大长寿习惯第二章:老年人轻松度夏的清淡饮食第三章:老年人夏季养生法现在人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让很多人觉...
目录:
第一章:百岁老人十大长寿习惯
第二章:老年人轻松度夏的清淡饮食
第三章:老年人夏季养生法
现在人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让很多人觉得活到一百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其实活到一百并不是那么困难。
那么如何做才能延缓衰老,增加你的寿命呢?
百岁老人十大长寿习惯
除了遗传因素,保持以下10种习惯,能够延缓衰老进程,帮你活到100岁。
一、退休后别太闲
在那些突然退休的人群中,肥胖症和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会骤然增高。
退休的老人可以凭借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丰富的履历从事一些社会公益事业,如到本地的博物馆做义务讲解员,或到附近的小学做课外辅导员。
二、每天清洁牙齿
口腔保健能保持动脉的健康。
纽约大学的学者发现每天都用牙线清洁牙齿会降低口腔内引发牙龈疾病的细菌数量。
这些细菌会进入体内循环的血液,引发动脉炎症,大大增加患上心脏病的可能性。
因此,每天至少清洁牙齿2次。
三、运动起来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活到100岁——齐伯力教授谈养生之道齐伯力教授,北京老医药卫生工作者协会知名专家委员会委员,原北京医学会血液学会副主任委员,资深临床医师,长期从事生命健康研究,热心公众的健康知识普及工作。
自1998年起受聘担任北京柯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专家团成员,专职从事开展健康科普讲座。
齐教授不顾74岁高龄,将国际最新的保健观念和知识,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传达给社区居民、机关干部、企业职员,并提供了很多日常可行的保健方法,普及保健科学知识。
齐伯力教授的健康讲稿,被大家视作一份珍贵的健康礼物。
本文是《解放日报》刊登的齐教授健康讲座原始稿——人的寿命应该能达到100至175岁,为什么都没有达到呢?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不重视保健知识。
最近北京市普查,发现高血压和高血脂的情况严重。
北京市委非常重视,下文件要求各单位多听最新保健知识。
现在,30至50岁的人死亡率很高。
国际上有个标准,寿命等于成熟期的5至7倍者为长寿。
这么说,人的寿命应该是100至175岁。
为什么都没有达到呢?现在,多数人是病死的,老死的是少数人。
应该是绝大多数人老死、少数人病死。
这个极端反常的现象,要求我们尽快纠正对保健的态度。
最近,联合国表扬我们的邻国日本。
因为日本人的寿命是世界冠军:女性的平均寿命是87.6岁,我们国家上世纪50年代是35岁,60年代是57岁,现在是67.88岁,距离日本几乎整整差了20岁,这是没法原谅的。
日本的先进经验是:以社区为单位,每月讲一次保健课,如果没有来听就必须补课。
我国没有这样的制度,谁爱听就听,不听拉倒。
我回国后问了许多人,人应该活多久呢?有人告诉我“五六十岁就差不多了”,这说明我们的标准太低了。
我们大部分人根本不懂得保健,凑合活着,这个问题很严重。
我在医院工作了40年,知道绝大多数人是病死的,很痛苦。
联合国提出个口号:“千万不要死于无知。
”很多人死于无知,这很冤枉呀。
我国知识分子的平均年龄是58.5岁,甚至很多科学家都没能超过这个年龄。
就按58.5岁这个数字,不算学前教育,小学6年,中学6年,本科4年,硕士3年,博士3年,博士后3年,都学完后生命走了一大半,还能有多少时间为社会工作呢?我在美国见到了张学良将军,在纽约参加了他的100岁寿辰,我很受教育。
一进门,见到张学良将军眼不花耳不聋,我们都大吃一惊。
很多人问他:“少帅,您怎么活这么久?”他回答很干脆:“不是我活得久呀,而是他们活得太短了。
”这情景,一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很清楚。
大家知道怎么保健吗?国际上有个维多利亚宣言,宣言里有三个里程碑:第一个叫平衡饮食,第二个叫有氧运动,第三个叫心理状态。
这三个里程碑,国际上都知道,而我们很多人不清楚。
三个里程碑的标题不会变,但内容会随时改变。
地球人的平均寿命是70多岁,我们国家是67.88岁,还没有达到平均水平。
世界上不断有人创造长寿纪录。
听说英国有个叫霍曼卡门的,今年已经209岁了,经历了12个王朝。
还有个罗马尼亚老太太,今年104岁,更奇怪的是她92岁时生了个胖娃娃。
人家能活到这个岁数,我们却凑合活着,你能凑合到这个岁数吗?也许有人会说:保健有什么好听的,还不就是早起早睡身体好。
我告诉你,唐朝时可以这么说,现在这么说就是极端无知了,很多事情都在变化。
一、平衡饮食所谓平衡饮食,有饮和食两大类。
“饮”的问题国际会议上提出了六种保健品:第一绿茶;第二红葡萄酒;第三豆浆;第四酸奶——你注意啦:人家不提牛奶;第五骨头汤;第六蘑菇汤。
为什么提蘑菇汤?因为蘑菇能提高免疫功能。
同一个办公室里,有人老感冒,有人老不得病,什么原因?就是免疫功能不一样。
蘑菇汤能帮助提高免疫力,所以是保健品。
为什么提骨头汤?骨头汤里含一种延年益寿的胶质物质,所以世界各国都有骨头汤,而中国没有。
为什么提酸奶?因为酸奶是维持菌群平衡的。
所谓维持菌群平衡,是指让有益的细菌生长,而把有害的细菌消灭,所以喝酸奶可以少得病。
在欧洲酸奶非常流行。
绿茶:在所有的饮料里,抗癌它是第一名。
喝绿茶,能保护牙齿,还能使血管不容易破裂。
绿茶为什么有保健作用呢?原来绿茶里面含有茶多酚,而茶多酚是抗癌的。
还有人喝茉莉花茶,我问他为什么喝茉莉花茶?答复很简单:“香”。
我说你要是为了香,我建议你喝香油。
我们不是为了香,而是怕得癌症。
日本普查搞得特别好。
他们普查完了,说40岁以上的人没有一个体内没有癌细胞的。
为什么有人得癌症,有人不得?跟喝绿茶有一定的关系。
如果你每天喝4杯绿茶,癌细胞就不易分裂,即使分裂也要推迟9年以上。
所以,在日本小学生每天一上学就喝一杯绿茶,咱们没有。
我给老师讲,老师都不知道,我们的下一代有问题呀!绿茶里含茶多酚,它是抗癌的,在所有的饮料里绿茶是第一的。
第二绿茶里含氟。
古代人很早就知道,曹雪芹写红楼梦时就写贾府的人吃完饭拿茶漱口。
苏东坡也有记载,他每次吃完饭拿中下等茶漱口,目的是坚固牙齿,但他不知道是氟的作用。
日本人现在搞清楚了,氟不仅能坚固牙齿,还能预防虫牙,消灭菌斑。
饭后3分钟,牙齿的菌斑就要出现。
现在我们很多人牙齿不好,不但不拿茶水漱口,连白水都不漱,问题在哪里不知道。
现在有人30岁就开始掉牙,50岁时牙就全掉了。
医院里牙科最忙,牙科里镶牙室最忙。
我们到欧洲一看,人人牙齿都很好。
你想,如果牙齿好,你当然长寿啦,而我们很多人忽略了。
其实你不用怎么费事,你拿茶水漱口,就把菌斑消灭了,而且坚固牙齿。
到了老年,你牙齿坚固,没有虫牙。
这是很小的一件事,但好处就太大了,值得坚持做。
第三,绿茶本身含茶单宁。
茶单宁是提高血管韧性的,使血管不容易破裂。
很多人因脑血管意外来北京治疗,医院每死4个人中就有1个是脑出血,这很危险。
脑出血没法治,就怕生气,一生气一拍桌子一瞪眼,脑血管崩了,这个我见得太多了。
要是常喝绿茶就不至于了,所以我现在早上就改喝绿茶了。
葡萄酒:能抗衰老、降血压、降血脂。
所以,有钱的喝红葡萄酒,没钱的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一样保健。
饮料中第二个是红葡萄酒。
为什么提红葡萄酒?很多中国人不知道,欧洲早就知道了,他们男女老少天天都喝一点红葡萄酒,什么原因?原来红葡萄的皮上有种逆转醇。
这逆转醇是抗衰老的,一说能抗衰老,人们就爱喝了。
逆转醇还是抗氧化剂,常喝红葡萄酒的人不易得心脏病。
第二它可以帮助防止心脏的突然停搏,我们叫猝停。
什么情况下心脏会停搏?第一原来有心脏病的,第二有高血压的,第三跟食物有关系。
什么食物呢?过大、过硬、过粘、过热的食物,容易使心脏停搏。
血脂高,也会使心脏停搏。
前几天,我到师范大学会诊,一个35岁的博士后,早晨还活蹦乱跳的,中午就没了。
为什么?血脂太高了。
现在,我把北京市普查结果告诉大家,在职干部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血脂高,概率高达二分之一。
血脂高的危险在哪里?心脏会突然停搏。
有一个20岁的小伙子,他抽出来的血是乳糜状的,非常危险。
问他原因,他说吃得太好了。
我说,不是吃得太好,而是吃得太不合理了。
我们有个病例:一个人在街上买了个大年糕,又硬、又粘、又热,跑回家一进门就让老太太快点吃,别凉了。
老太太刚吃几口就咽气了。
他背着老太太往医院跑,到医院我们问他怎么回事,他说刚给老太太吃年糕吃的,结果没抢救过来。
这不属于无知是什么?老太太在家呆得好好的,没事吃什么年糕呀,吃完年糕心脏停搏了。
过大、过硬、过粘、过热的食物容易使心脏停搏。
红葡萄酒还有个作用,就是能降血压、降血脂。
很多人提出来:不是不让喝酒吗?世界卫生组织说的是“戒烟限酒”,没说不让喝酒,而且酒的限量也说了:葡萄酒每天不超过50—100毫升,白酒每天不超过5—10毫升,啤酒每天不超过300毫升。
如果你超过这个量是错的,不超过这个量是好的。
有的女同志提出来:我不会喝酒怎么办?你不会喝酒,难道不会吃葡萄吗?吃葡萄难道不会不吐葡萄皮吗?“吃葡萄不吐葡萄皮”,是相声里说的一句话,在生活里也管用。
但我告诉你,白葡萄没有逆转醇,所以你不听课就不会买葡萄。
白葡萄没有逆转醇,吃了也是白吃,要买红葡萄。
国际调查证明,全世界的长寿区域都在没钱的地方,第一是巴基斯坦的埃尔汗,第二是阿塞拜疆,还有厄瓜多尔的卡拉汗,这些都是没钱的地区。
你说奇怪不奇怪,有钱的天天泡在宴席里,鸡鸭鱼肉,将军肚,上下一般粗。
我调查了,这样的人活过65岁就算不错。
长寿,钱和权都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懂得保健。
人体正常的内环境是弱碱性的,蔬菜和水果中有弱碱性物质。
凡是发达国家、凡是健康水平高的国家,都是蔬菜和水果消耗量大的。
中国的皇帝同治19岁死的,顺治23岁,咸丰31岁,光绪38岁,但乾隆却活了89岁。
乾隆特别会保健,在清朝皇帝里是长寿冠军。
我们查了乾隆的资料,第一,他特别好运动;第二,他吃蒸发糕,粗细粮搭配;第三,他好旅游,最有名的就是下江南,所以他活了89岁。
“食”的问题亚洲的食物金字塔最好。
什么叫金字塔?就是以谷类、豆类、菜类为食的基础。
这谷、豆、菜非常好,但在旧金山开会时好多外国医生提出来了:“不对呀,中国人已经不吃谷、豆、菜了,已经吃起我们的汉堡包来了”。
我回国后去了趟洋快餐店,人太多,硬是把我挤出来了。
你说厉害吧。
这在国外是很少见的事。
咱们年轻人过生日、朋友聚会都在洋快餐店。
我很佩服洋快餐,人家一个店一年拿走我们20多个亿,很会做生意。
国外很多人把快餐食品叫垃圾食品,就是因为人吃多了以后体型上下一般粗,跟行李卷一样。
外国人不多吃,因为吃了还要去减肥受累。
咱们不知道,天天吃快餐,尤其是一些孩子们,简直没有洋快餐就活不了啦。
我们应该知道,洋快餐不符合科学健康的饮食要求。
老玉米、荞麦、薯类、燕麦、小米,食疗重于药疗。
在国际会议上,从来不提大米、白面,也不提洋快餐。
谷类里第一提的是老玉米,说它是“黄金作物”。
美国医学会作过普查,发现印第安人极少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就是吃老玉米吃的。
后来,研究发现老玉米里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亚油酸、谷固醇、维生素E,可以避免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从此以后,美国人就改吃玉米了。
美洲、非洲、欧洲、日本、中国的香港、广州,早上都吃玉米羹了。
现在,许多人在吃卵磷脂,就是希望不得动脉硬化。
但是他不知道老玉米里含卵磷脂最多,而且不用多花钱。
一个老玉米在美国是2.5美元,而在中国只要1块钱,便宜多了。
谷类中第二提的是荞麦。
为什么提荞麦?现在很多人都是“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而荞麦恰恰是“三降”,它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
我问北大学生:什么叫荞麦?他们不知道,就知道汉堡包。
荞麦里含有18%的纤维素,吃荞麦的人不易得胃肠道癌症,直肠癌、结肠癌都不易得。
而我们坐办公室的人,得直肠癌、结肠癌的很多。
你说要不要吃荞麦?谷类里第三要提的是白薯、红薯、山药和土豆等。
为什么?原来它“三吸收”:吸收水分,吸收脂肪和糖类,吸收毒素。
——吸收水分,润滑肠道,不易得直肠癌、结肠癌;吸收脂肪和糖类,不易得糖尿病;吸收毒素,不易得胃肠道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