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数字-5ppt

认识数字-5ppt

认识数字-5ppt

六年级数学比例的认识

六年级数学《比例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能力目标: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会组比例。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的奥秘,培养数学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写比例 突破重点、难点设想根据上学期“比的认识”,怎样的两张图片像的问题、让学生明确两种相关联的量成相除关系,且它们的比值相等时,这两个比组成比例关系。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预设学生活动预设 一、创境激疑 上学期学习“比的认识”时,我们讨论“图片像不像”的问 题。请同学们联系比的知识,再想一想,怎样的两张图片像 (比值相等)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深入探究。 回顾 产生疑问 二、互动解疑 1、比例的意义 在情境中感受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变化规律。要求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

提出要求。 (1)写 出, 每个图片的长与宽的比 (2)求出 - 各比的'比值 (3)观 察? 特点,写出规律 板书: 图片A:6 : 4=3:2= 图片B:3 : 2= 图片C : 8 : 3=?… 图片D : 12:8=3:2= 图片E : 12:2=6 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连接起来,这种等式叫做比例,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比例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结论:像12:6=8:4, 6:4=3: 2这样表示两个比值相等 的式子叫做比例。 巩固练习:(1)要求每个学生写出一个比例,教师巡视指导且批阅。(2)要求每个学生写出一个比例,同桌交流。 (3)做一做教材表格的题,完成后由教师批改。 2、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在12:6=8:4中,12,6,8和4都是该比例的项。 在比例中,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

数字1-5的认识教案

1-5的认识教案 藁城市岗上小学卢晓敏 教案背景:学生在幼儿园已经学过数的认识,只是对数的写法还不太熟练,所以教学过程会很轻松的完成,学生也会有很浓的学习兴趣,有较高的积极性。 教学课题:1-5的认识 教材分析:先通过图片认识1-5的个数,让学生数一数,因为有幼儿园的基础,学起来较为简单,再能过计数器认识1-5,出示数字卡片认1-5的形状,练习写工整,培养学生认真 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习惯。利用图片,使学生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方法:利用精美图片和课件激发学生兴趣,利用计数器和小棒直观展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组织小组合作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利用课件展示精美图片。 2.数画面中的人和物。 让学生观察以上画面,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和物,各有多少个(或多少只)。学生说的时候,教师到各组巡视、倾听,并加以指导。数画面上人和物的数量时最好按一定的顺序数。 3.用1~5各数表示画面中的人和物。 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出人和物的数量的基础上,派代表按由小到大的顺序 说出图中的人或物。2、3、4、5的教学过程和1的教学过程相同。 4.1~5各数的形状的认识。 在学生用1~5各数表示出图中的人和物以后,课件展示5张数字卡片,学生对着自己摆的1~5这5张数字卡片,念儿歌:“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水上飘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5像钩子来卖菜” 5.根据1~5各数的含义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1)教师:“请你拿出1根小棒,摆放在数字…1?的下面。”学生操作,可让一名学生上台演示。 教师:“请你拿出2根、3根、4根、5根小棒,分别放在数字卡片2、3、4、5的下面,并摆出你喜欢的图形,摆摆看。” (2)请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个数可用1~5各数表示。 6.做“做一做”。 课件展示:小花、苹果、圆形纸片,学生数一数 7、逐次感知1~5的数序。 在计数器上拨上一颗珠,问:“教师拨了几颗珠,用数几表示?”学生回答后,在计数器上方标上“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计数器练习 8、教学数的写法 ①课件展示1-5的书写笔顺(2遍)及在写字格中的布局,让学生用眼观察;②在书上写字格中描出1-5。提醒学生坐端正,眼与书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书写要工整、美观。教师巡视时,发现写得好的拿上台在全班展示,写得不正确的要及时纠正,

(完整版)《比例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

临猗县示范小学教学设计模板 年级六学科数学主备教师竹甜审核教师李彬 教学内容:北师大小数六年级下册内容《比例的认识》 教材分析 : “比例”知识学习前,学生已经理解了比的意义,知道有关平 面图形知识,理解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的意思,形象地感受“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这种变化能直观形象地显示比例的本质内涵。教 材是继续联系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的意义。比例意义的学习, 为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奠定基础。 设计理念: 本节课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组 织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探究发现规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认识,从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动脑、概括分析、抽象推理等,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也 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会组比例。 3、理解并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难点: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 会组比例。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 复习比的知识 教师出示课件,结合画面引入。 师:上学期学习比的认识时,我们讨论过图片像不像的问题。请同 学们联系比的知识,想一想,怎样的两张图片像?怎样的两张图片 不像呢? 教师板书课题:比例的认识 师:比相等的像,不相等的不像。如 D和 A 两张图片,长与长、宽 与宽的比相等,图 A 长与图 B 比较像。二、自主探究,学习比例的 意义 1、探求共性,概括意义 生1:我发现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师:既然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请你想想用什么符号把这种关系表 示出来! 生2:用等号。(师把左右两个中间板书 = ) 师:同学们现在用了等号表示出这样一个式子,这是一个新的表达 式,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生:比例(有几个学生低声说) 师:这几位同学很聪明,数学上也起名为“比例”(师板书:比例)师:你现在想知道什么叫比例吗? 生:想(学生声音响亮,愿望强烈)

1到5的认识

1到5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初步感知1—5各数的基数含义,知道1—5的数序,并会认、会读5个数。 2.借助小棒、计数器、点子图等学习用具,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初步感受数学学习的欢乐,培养优良的学习习惯。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对数数都不陌生,但对数的含义并不理解,而且也不理解数序的意义。 这节课,我主要借助多种学习用具,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帮助他们学好本节知识。 教学重难点: 知道1~5的基数含义和读写方法,并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准备: 小棒、计数器、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 秋天到了,李奶奶家的院子里是一派丰收的景象。观察李奶奶家院子里的物品,并数清晰他们的数量。和同学交流你看到了什么,它们有几个。 (二)认识数的基数含义,认读数

1.学生自主发言,说说自己看到的物品。说的有4只小鸡、1只小狗、5个南瓜等,我们发现这样说会很纷乱。因此要想不乱,我们就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说,别人才能听清晰看明白,并做到不重不漏。 2.认识1~5 1只小狗、1个老奶奶的数量是1,像这样数量是1的物体,我们可以用“1”来表示。 继续看,我们发现有2个盘子、2只鹅,我们可以用“2”来表示。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用“3”“4”“5”来表示数量是3个、4个、5个的物品。 (三)巩固数的基数含义 我们刚认识了1~5这几个数,让学生摆出相应数量的小棒,理解数的含义。 (四)理解1~5的顺序 我们在计数器上拨一颗珠子,用数1表示;再拨一颗是2颗珠子,用数2表示,可以看到数2是在1颗珠子的基础上再添一颗得到的。同理,我们可以得到数字3、4、5。学生自己动手在计数器上拨出1到5并数出来。 (五)教学1~5的写法 根据教材范例,教学生书写1~5这几个数,注意从哪里起笔、到哪里落笔和笔的走向。 写的时候思考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用这个数字表示。(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学生在幼儿园时就学过数字1~10的写法,这里主要是提醒他们注意书写的规范和美观。) (六)课堂作业 学习了数字,我们就要用他们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图,我们可以看到几头大象?除了大象,我们还可以看到什么动物?他们有多少?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1-5的认识》教案范文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1-5的认识》教案范文教学目标: 1、在观察农家小院图提取信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初步感知1~5各数的基数含义,知道1~5的数序,并会认、会读、会写这5个数。 2、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 教学难点: 1~5的写法,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过程: 一、给出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同学们知道,一年四季是那几个季节吗? 学生:知道。春夏秋冬。 教师:那现在是哪一个季节啊? 学生:秋天。 教师:对了,现在是秋天,秋风送爽,硕果累累,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我们看看这位老奶奶,家里是不是收获了很多东西啊? 学生:是。 教师:同学们瞧瞧,这幅图里面都有什么东西呀? 学生:南瓜/花朵/老奶奶…… 二、进入新课

教师:有多少个南瓜呀? 学生:5个。 教师:有多少朵花? 学生:3朵/4朵。 教师:这样一会儿3一会儿5又一会儿4的,老师听着觉得很乱。我们应该按顺序来,老师教大家,我们可以从小到大数。最小的数量是多少啊? 学生:1。 教师:图中有什么数量是1的呢? 学生:一个老奶奶/一只小狗/一串玉米。 教师:对啦!老奶奶、小狗和玉米的数量都是1,可以用数“1”表示。那我们数量1的东西数完了,接下来应数数量几的呢? 学生:2。 教师:那就请同学们数出图中可以用数“2”表示的东西。 学生:2只鸭子/2个筐/2个盘子。 教师:很对。它们的数量都是2,可以用数“2”表示。2数完了应该数几呢? 学生:3。 教师:那就请同学们数出图里面可以用数“3”表示的东西。 学生:3只小鸟/3盆花/3只蝴蝶。 教师:很棒,它们都是数量为3的东西,可以用数“3”表示,3数好了接下来应该怎么数?

《1到5的认识》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学前班数学上册《1到5的认识》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15页,练习二1—4题 教学目标: 1。会用不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建立初步的数感,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3。利用“野生动物园图”,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渗透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存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 教学过程: 一,1—5的认识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1—5”的认识(板书) 师:同学们去过动物园吗?今天我们也去看看动物园里都来了谁!(出示情景图)仔细看一看,在心里想一想,不要出声,都有哪些动物?每只动物有几只呢?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吧!(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 师: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呢? 生:我发现了。。。。(学生边说,教师边把相应的图挂出来) 如:一头大象(把一头大象的图挂出来) 师:还有什么也是数量为1的呢?(让学生说一说,可以说身边的,也可以说图上的) 用相同方法讲授1—5,请学生读一读。 二,数序(拔计数器及点子图) 1,拔计数器 师:老师手上拿来数学工具是:计数器。我们一起来拔一拔,先拔一颗珠,表示数量为1,再添上一颗珠,那么现在是几?(2)怎么得来的2呢?(由一个添上一个得来的)如果我们再添一个呢?为几?(3)再添一个呢?(直到5为止)哦!每增加一个珠子,那么就会有一个新的数产生! 2,点子图(整体感知1—5的顺序) (1)出示点子图,要求学生给它们排排队 [1]读一读,顺读,逆读,点着读。(因为之前学生有基础,此时应该关注那些学习上会有些困难的学生,可以提高其积极性) [2]游戏:快速抢答,找邻居

【精品】北师大版数学六下2.1《比例的认识》练习题

比例的意义 一、填空。 姓名 成绩 (1)( )叫做比例。 (2)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 ),中间的两个数叫做比例的( ),两端的两个数叫做比例的( )。 (3)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分别是12和8,两个比的比值是4 3,写出这个比例( ). (4)从24的因数中选出四个因数,组成两个比的比值都是2的比例式是( ). (5)在12 、8 、16 这三个数中添上一个数组成比例,这个数可以是( )、( )或( )。 (6) 把1.6、6.4、2和0.5四个数组成比例( ) (7) 9:3=( ):2 (8)在3:15、9:45、4:3三个比中,选择其中两个比组成比例是( ) (9)把 1.6、 6.4、2和0.5四个数组成比例( ) (10)在2∶5、12∶0.2、310∶15 三个比中,与5.6∶14 能组成比例的一个比是( )。 二、选择题。 1.比例5∶3=15∶9的内项3增加6,要使比例成立,外项9应该增加( )。 a. 6 b. 18 c. 27 2.把2千克盐加入15千克水中,盐与盐水重量的比是( )。 a. 2∶15 b. 15∶17 c. 2∶17 3.下面的比中能与3∶8组成比例的是( )。 a. 3.5∶6 b. 1.5∶4 c. 6∶1.5 4.下面的数中,能与6、9、10组成比例的是( )。 a. 7 b. 5.4 c. 1.5 三、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写出判断

过程) 6∶10和9∶15 20∶5和4∶1 5∶1和6∶2 四、按要求写比例。 一个比例,组成比例的比的比值是 41 ,两个外项分别是17和5 3 ,写出这个比例。 比例的基本性质 一、填空。 姓名 成绩 1. (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2. 如果A :7=9:B ,那么AB=( ) 3. 如果4A=5B ,那么 A:B=( ):( )。 4.火车4小时行240千米,火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 )∶(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比值是( )。 5.根据3×8=4×6写出一个比例( )∶( )=( )∶( )。 6. 0.4∶1.2=0.6∶1.8可改写成( )×( )=( )×( ) 7.把4×0.05=0.8×14 改写成比例是( )∶( )=( )∶( ) 8.若A ∶B =3∶5,A =60,则B =( )。 9. 30、甲数的54等于乙数的76 (甲、乙两数都不为0),甲乙两数的比是( )。 10.a b =c d ,那么ad =( )。 二、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写出判断过程) 7∶14和6∶12 13∶14和16∶18

最新六年级数学《比例的认识》

最新六年级数学《比例的认识》 教学目标: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能力目标: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会组比例.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的奥秘,培养数学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写比例. 突破重点、难点设想根据上学期“比的认识”,怎样的两张图片像的问题、让学生明确两种相关联的量成相除关系,且它们的比值相等时,这两个比组成比例关系.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预设学生活动预设 一、创境激疑 上学期学习“比的认识”时,我们讨论“图片像不像”的问题.请同学们联系比的知识,再想一想,怎样的两张图片像?(比值相等)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深入探究. 回顾 产生疑问 二、互动解疑 1、比例的意义

在情境中感受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变化规律.要求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提出要求. (1)写出每个图片的长与宽的比 (2)求出各比的比值 (3)观察特点,写出规律 板书: 图片A:6:4=3:2=1.5 图片B:3:2=1.5 图片C:8:3=2.66…… 图片D:12:8=3:2=1.5 图片E:12:2=6 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连接起来,这种等式叫做比例,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比例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结论:像12:6=8:4, 6:4=3:2这样表示两个比值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巩固练习:(1)要求每个学生写出一个比例,教师巡视指导且批阅. (2)要求每个学生写出一个比例,同桌交流. (3)做一做教材表格的题,完成后由教师批改. 2、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在12:6=8:4中,12,6,8和4都是该比例的项.

1至5的认识及书写

教学内容:1―――5的认识及书写 教学要求: 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 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难点: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准备: 师:各种动物的卡片5张以内,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实物投影仪 生: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主题画: 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 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主动探索:认识 1―――5各数 (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1、认识1 (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 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 表示的? (3)请你拿出1根小棒 2、认识2 (教学方法同上) 3、认识3 (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 (3)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 4、认识4、5 (教学方法同上) (二)、出示计数器 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2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3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4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5 板书:1、2、3、4、5 (全班齐读:正、反读) 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三)、教师说,学生操作 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

比例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比例的认识(1)

第一课时比例的认识(1) 教学内容 教材第16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认识比例中各部分的名称。 通过观察、比较、计算、讨论、推理、概括、归纳等方式,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全面参与教学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存在,并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的趣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和比例的比较,使学生深刻体会比例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1.前面我们学过比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作比?举例说明什么叫作比的前项、后项、比值。学生回忆,教师举例并注明各部分名称。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2∶18 5 8 ∶ 3 4 3.2∶2.4 3 2 ∶ 9 4 学生独立完成,引导学生观察,在这四个比中,有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像这样比值相等的例子,人们通常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连接起来。 前面两个比能不能用等号连接?为什么 ? 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就叫比例。 板书课题:比例的认识(1) 二、新知探究 1.比例的意义。 (1)出示教材第16页情境图。 ①同学们联系比的知识想一想,怎样的两张图片像?哪两张图片不像? 学生回忆学过的内容,对照情境图,想一想像的图片有什么特点,不像的图片有什么特点。 ②学生试着回答: 比相等的像,不相等的不像。如图D和图A两张图片长与长、宽与宽

的比相等,12∶6=8∶4,所以这两张图片像。 图A 长与宽的比是6∶4,图B 长与宽的比是3∶2,6∶4化简后也等于3∶2,说明图A 和图B 长与宽的比相等,所以这两张图片像。 (2)像12∶6和8∶4,6∶4和3∶2化简后相等的比,可以用“=”连接,这就是比例。 引导学生归纳: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 请同学们自己各写出两个比例,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教师指出:把比例写成126=84 也是正确的,请同学们试着指出比例的内项和外项。 引导学生归纳分辨分数形式的比例的内项和外项的方法:等号前面分数的分子和等号后面分数的分母是外项,等号前面分数的字母和等号后面分数的分子是内项。 (3)比和比例的区别和联系。 刚才我们认识了比例,明白了比例是由比组成的,由此可见比和比例有着密切的联系,那比和比例一样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先在小组内讨论,再回答。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加入小组活动中,听听学生的发言,并作适当提示。 小结:比和比例有联系,也有区别,不能混淆。

小学数学一年级《1-5的认识》教案

1―5的认识及书写 教学目标 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 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难点 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准备 教师:各种动物的卡片5张以内,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实物投影仪 学生: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主题画: 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主动探索:认识1―――5各数 (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1、认识1 (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 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 2、认识2(教学方法同上) 3、认识3 (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2)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3)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 (4)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 4、认识4、5(教学方法同上) (二)、出示计数器 1、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1、2、3、4、5 2、数的顺序 全班齐读:正、反读 教师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三)、教师说,学生操作 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 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 3、请你拿出5个圆片。 三、教学写数字1―5 1、教师教拿笔姿势

比例的认识(一)

比例的认识(一) 教学内容:比例的认识 北师大数学六年级下P16-18 教学目标: 1.结合“图形像不像”“调制蜂蜜水”等情境,找到相等的比,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能通过化简比或求比值等方法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经历观察比较,自主探究等活动,提高分析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比例的意义。 2.能通过化简比或求比值等方法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难点: 1.理解比例的意义。 2.能通过化简比或求比值等方法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渗透情感,导入新课 1.媒体出示国旗画面,学生观察,激发爱国情操。 天安门升国旗仪式、校园升旗仪式、教室场景、签约仪式 师:四幅不同的场景,都有共同的标志——五星红旗,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这些国旗有大有小,你知道这些国旗的长和宽是多少吗?2.媒体出示国旗的长和宽,并提出问题。 天安门升国旗仪式:长5米,宽10/3米。 校园升旗仪式:长2.4米,宽1.6米。 教室场景:长60厘米,宽40厘米。 签约仪式:长15厘米,宽10厘米。 师:这些国旗的大小不一,是不是国旗想做多大就做多大呢?是不是这中间隐含着什么共同点呢?师生交流。 3.学生探索,发现问题。学生自主观察、计算,发现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相等。

二、认识比例,发现特征 1.引出比例,理解比例的意义。 媒体出示操场上的国旗和教室里国旗长和宽。学生计算出两面国旗的长和宽的 比值。 并板书:2.4∶1.6 =3/2 60∶40=3/2 师指出这两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相等,中间可以用等号连接,并指出像这样 的式子叫比例。 并板书:2.4∶1.6 =60∶40 2.认识比例,知道比例各项的名称。 (1)学生照样子利用主题图仿写一个比例,并说出自己是怎样写出来的。 (2)学生尝试说说什么叫比例。 (3)教学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称。 自学课本第16页的第一段话,初步认识比例各项的名称。 出示其中一个比例,指出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说说自己写的比例的各项的名称。 (4)教学比例的另一种写法,学生尝试将自己写的比例换一种写法。 (5)判断下列几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媒体出示,学生判断并说出理由。 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6∶10和9∶15 20∶5和1∶4 和6∶4 0.6∶0.2和 (6)思考:比和比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学生自主思考,集体交流,了解比例和比的联系和区别。 三、巩固练习,提高认识 1.基本练习 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3和8∶5 0.2∶2.5和4∶50 1.2∶3/4和4/5∶5 2.拓展练习。 比一比,谁写得多。在1、2、3、4、5、6、7、8、9这九个数中,任选四个数 3121:4143:41216131:和:

人教版 1-5的认识教案

1-5的认识教案 黄姗 一.猜谜引入。 小朋友们,你们在幼儿园的时候就认识了许多数字宝宝,你们能猜猜它是谁吗?谁像小鸭呱呱叫?2.谁像耳朵注意听,3.谁像鱼钩钓大鱼?5.谁像红旗随风飘,4。谁像铅笔细又长,1。 今天我们会更深入的认识这5个数字。板书课题:1-5的认识。二.讲授新知。 (一)生活情境,抽象出1-5各数 出示教材14页主题图,这是王奶奶家的院子,图中有什么?它的数量是几。 预设: 学生回答:小鸡。 师:小鸡的数量是几? 生:4. 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描述你在图中有什么?它的数量是几? 图中有4只小鸡。 师:很棒,你学会了用完整的语言描述你看到的事物。 贴4只小鸡的图片。4只小鸡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学生自由描述在图中看到的事物,教师及时贴好,贴一个板书一个数字。 师:图中还有哪些事物的数量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生:一个老奶奶,一所房子,一个天使 师:图中还有哪些事物的数量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 生:喂鸭的盆,竹篮子 刚刚我们学会了用1-5表示物体的数量,接下来,考考你会用数字来表示图中物体的数量吗? 练习: 出示教材18页第四题。 提问:图中有几头大象? 图中还有什么?它的数量是几? (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表达) (二)拓展认识,体会1-5基数含义。 1.摆一摆 师:我用一根小棒表示数字1.那数字2可以用几根小棒表示? 答案记心里。 等会老师会让你们摆一摆小棒,先听清楚要求,需要几根小棒从书里拿出几根,其他的放到书里不动。听清楚了没有,现在要表示数字,2需要几根小棒就请你拿出几根,你能用它摆出什么图形呢,请你摆一摆,摆完之后请你端正坐好。 数字3可以用几根小棒来表示,你能摆出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请一名学生上台展示 (接下来再分别用小棒表示数字4,5)

《比例的认识》教学设计

《比例的认识》教学设计 灵城南李小学李侠 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16页内容,练一练1-3题。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比例的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和除法、分数等基础上教学的。本节课内容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属于概念教学,是为以后解比例,讲解正、反比例做准备的。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初步接触函数的思想,而且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3、教学目标的确定: 依据小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小学生的认识规律,以及教材的特点,我制定出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1)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写出比例,知道比例有两种书写形式。(4)练习有条理地说话。规范书写比例。感受数学的奥秘,培养数学兴趣。 4、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 教学难点:掌握组成比例的条件,能正确组成比例; 教学关键:会运用比例的意义检验两个是否能组成比例。 5、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 一、回忆旧知,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教材16页上面的情境图。 师:五张不同的图片,哪两张图片像,哪两张图片不像? 学生仔细观察后回答。 师:请同学们联系比的知识,再想一想,怎样的两张图片像?怎样的两张图片不像呢?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个体汇报。 预设 生1:比相等的像,不相等的不像。如D和A两张图片长与长、宽与宽的比相等,12∶6=8∶4,所以D和A两张图片像。 生2:图片A长与宽的比是6∶4,图片B长与宽的比是3∶2,6∶4=3∶2,所以这两张图片也像。 2.引出问题,导入新课。 师:这些图片的大小不一,图片的像与不像和它们的长与宽有什么关系?像的两张图片的长和宽中究竟隐含着什么共同的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个新朋友——比例。(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比例的意义。 (1)自主尝试。 继续观察情境图,根据图中五张图片的长和宽的比,快速地求出每张图片长与宽的比值。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5的认识精品教案

1-5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2.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3. 利用“野生动物园”图,使学生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同时滋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良好愿望. 教、学具准备: 5根等长的小棒、计数器若干个、点子图.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14-15页的“野生动物园”图 1. 创设动画情景. 书中图片展示:湛蓝的天空一轮红日,飘来4朵白云;一位教师带着4个学生来到野生动物园游玩;一头大象从左边徐徐走来;右边大树旁有2头犀牛在休息,3只羚羊、3只长颈鹿从不同的方向进入视野;4只小鸟在自由飞翔;草丛中有5朵鲜花开放了. 2. 数画面中的人和物. 让学生观察以上画面,然后以同桌为单位,每个人都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和物,各有多少个(或多少只).学生说的时候,教师到各组巡视、倾听,并加以指导.数画面上人和物的数量时最好按一定的顺序数,先数数目小的,再数数目大的. 3. 用1-5各数表示画面中的人和物. 在学生以同桌为单位说出人和物的数量的基础上,派代表按由小到大的顺序说出图中的人或物.当学生说“1个太阳、1头大象”时,告诉学生,一个太阳、一头大象都用数“1”来表示,贴上“1”.并提问:“这幅图中还有哪些东西的个数可以用1来表示?”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可能有许多答案,如“有一位老师、一朵蓝色的花;有一只鸟飞向太阳”等. 2、3、4、5的教学过程和1的教学过程相同.

4. 1-5各数形状的认识. 在学生用1-5各数表示出图中的人和物以后,同桌或小组内说一说,1-5这5个数字各像生活中的哪些东西.学生说的也许是我们教师不曾想到的物体,对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不能随意扼杀,应积极鼓励.最后师生共同概括出1-5各数的形状特征:1像小棒,2像小鸭,3 像耳朵,4像小旗,5像秤钩.通过这些形象的比喻,加深学生对1-5这5个数的形状的正确记忆. 5. 根据1-5各数的基数含义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1)教师:“请你拿出1根小棒”学生操作,可让一名学生上台演示. 教师:“请你拿出2根、3根、4根、5根小棒,分别放好,并摆出你喜欢的图形,摆摆看.”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学生拿3根小棒摆出的图形除了三角形还有其它形式,只要是用3根小棒就可以;拿4根、5根小棒摆出的图形除了正方形、五边形外,还有许多由孩子的想象力所产生的各种图形,可以让学生上台展示,让他们体验用数表示物体的乐趣. (2)请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个数可用1-5各数表示. 6. 做第16页上的“做一做”. 教师端出3个苹果,提问:不用出声,在心里说老师拿出了几个苹果?请你用其它物体或数字表示和老师一样多的苹果数. 请用不同方式表示的学生上台展示.如:有人用3个手指表示,有人用3个圆片、3朵红花表示;有人用数字卡片3表示.通过这个活动,加深学生对数的基数含义的理解. 二、教学数序 1. 逐次感知1-5的数序. 教师在计数器上拨上一颗珠,问:“老师拨了几颗珠,用数几表示?”学生回答后,在计数器上方标上“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在计数器上拨1颗珠,然后教师提问:“再拨上一颗,是几颗?1添上1是几?”学生拨完并回答后,教师动画展示“1颗添上1颗是2颗,即1添上1是2”的过程,并在计数器上方标上“2”. 在“2”的基础上,依次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上1颗、再1颗、再1颗,然后教师清楚展示2添上1是3、3添上1是4、4添上1是5的过程.

人教版数学《1—5的认识及书写》教案

《1—5的认识及书写》教学设计 大坡小学许子明 教学内容:1―――5的认识及书写(第14面――――第16面) 完成第21页的第1题――――第4题 教学要求: 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 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难点: 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准备: 师:各种动物的卡片5张以内,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实物投影仪 生: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主题画: 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 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主动探索:认识1―――5各数 (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1、认识1 (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 (3)请你拿出1根小棒 2、认识2 (教学方法同上) 3、认识3 (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 (3)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 4、认识4、5

(教学方法同上) (二)、出示计数器 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2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3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4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5 板书:1、2、3、4、5 (全班齐读:正、反读) 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三)、教师说,学生操作 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 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 3、请你拿出5个圆片。 三、教学写数字1――5 1、教师教拿笔姿势 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先教师示范,紧接着,学生书空,然后学生在书中描红。 四:练一练 第21页的第1――――4题,学生做在书上 (1)学生互评(2)集体评(3)教师评价

1~5的认识教案

1~5的认识教案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章P14~16《1~5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与操作,学生学会用数字1~5来表示数量为1~5的物体,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发言,进一步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1~5的认识。 四、教学难点:1~5的书写。 五、教学流程: (一)情境激趣,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我们一起去老奶奶家看看她家后院都有哪些小动物吧。(出示课本主题图) 师:通过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让学生整体感知图片内容。)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1~5的了解。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画,说说都有些什么?它们的数量各有多少? 页脚内容1

师:把你观察的物体及其数量与同桌交流一下,比一比谁观察得更仔细。 (数量多的物体引导学生一起数。) 2、1~5的认识。 师:全班一起告诉我,物体的个数是1的有什么? 生:一条狗;一个盆;一个老奶奶······ 师:像这样一条狗,我们就用数字“1”来表示。(多媒体展示) 师:我们找出了个数可用数字1来表示的物体,那么物体的个数是2的我们可用数字几来表示呀? 生:2. 师:真聪明。那在这幅图中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用数字2来表示呢? 生:······· (3~5的认识过程仿照1、2的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动动你聪明的大脑想一想,1、2、3、4、5分别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呀? (通过学生的回答,生成知识,交流后整理概括出1~5各数的形状特征。) 参考儿歌:1像小棒单个摆,2像小鸭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5像秤钩挂东西。 3、1~5各数的基数含义。 师:(指着1问)这个数是几?表示什么?(1个) 页脚内容2

比例的认识教案

1、比例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16页《比例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 2.在比的知识基础上引出比例的意义,结合实例,培养学生将新、旧知识 融会贯通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找出相等的比组成比例。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什么是比? (1)一辆汽车5小时行驶300千米,写出路程与时间的比,并化简。(2)小明身高1.2米,小张身高1.4米,写出小明与小张身高的比。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2 :16 1/3 :2/5 4.5 :2.7 10 :6 二、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课本情境图。 (1)观察课本情境图。(不出现相片长、宽数据) ①说一说各幅图的情景。 ②图中图片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你知道这些图片的长和宽是多少吗? (3)这些图片的长和宽的比值各是多少? A.6 ∶4= B.3∶2= C.3∶8 = D.12∶8= E.12∶2= (4)怎样的两张图片像?怎样的两张图片不像? ①D和A两张图片,长与长、宽与宽的比值相等,12∶6=8∶4,所以就像。 ②A长与宽的比是6∶4,B长与宽的比是3∶2,6∶4=3∶2,所以就也像。 2.认一认。

图D和图A两张图片,长与长、宽与宽的比值相等,图A和图B两张图片 长和宽的比值相等。 板书:12∶6=8∶4 6∶4=3∶2 (5)什么是比例? 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从比例的意义我们可以知道,比例是由几个比组成的?这两个比必须具备 什 么条件?因此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是看什么?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 个比是不是相等的,怎么办? 比例是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的。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时,关键是 看这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可以先分别把 两个比化简以后再看。

人教版一年级《1~5的认识》参考教案

《1~5的认识》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在观察农家小院图提取信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初步感知1~5各数的基数含义,知道1~5的数序,并会认、会读这5个数。 2.借助计数器、点子图、小棒等学习用具,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在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 教学难点 1~5的写法,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准备 小棒、点子图、计数器、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 教师: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更是个丰收的季节。你们看!李奶奶家的院子里热闹极了。(课件出示第14~15页的主题图。) 教师:认真观察,从这幅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主观察。) 教师:把你看到的和同伴说一说。 二、认识数的基数含义,认、读数。 1.引导学生有序观察 教师:你能说说它们分别是多少吗? 教师:同学们一会儿说5个南瓜、一会儿说1只小狗、一会儿又说到3只小鸟……大家这么说,你有什么感受呀? 教师:仔细想一想,如果你和全班同学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按照什么样的顺序说,就能让别人听清楚、看明白?快和小伙伴交流一下。(看图也是有方法的只有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才能不重不漏。)

2.认识1 教师:1只小狗、1个老奶奶(主题图下面显示出1个老奶奶、1小狗)……数量是几?用几来表示? 教师:像1个老奶奶、1只小狗这样数量是1的物体,都可以用数“1”来表示。(同时在老奶奶、小狗图的下面贴上图片1。) 3.认识2 教师:继续看,你还看到了什么? 教师:2只鹅、2个盘子(主题图下面显示出2只鹅、2个盘子),数量是几?用几来表示? 教师:2只鹅、2个盘子就可以用“2”来表示。(并在鹅、盘子图的下面贴上图片2。) 4.认识3、4、5 教师:仔细观察,图上还有什么?(3、4、5教学方法同上。) 教师:大家能在这幅图中发现那么多的数,真了不起! 三、巩固数的基数含义。 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5这几个数,现在我要考验一下同学们的动手能力。 教师:谁能举出数量是1的小棒?你拿了几根? 教师:请你摆出数量是2、3、4、5的小棒。 实物投影一上展示、交流:他摆的是什么图形?用了几根小棒? 四、理解1~5的顺序。 教师(用计数器拨1颗珠子):拨了几颗珠子,用数几表示?(拨了l颗珠子,用l表小。) 教师(再拨1颗):你看见了什么?(老师又拨了1颗珠子。) 教师:现在是几颗?用儿来表示?(现在是2颗珠子,用2表示。) 教师:2是怎么得到的?(2是在l颗珠子的基础上再添1颗珠子得到的。)教师让每个人拨好2颗珠子。 教师:要想得到3怎么办?用你手中的计数器试试看。 教师:4呢?5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