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docx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docx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docx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篇一:学习十八大之生态文明建设

当代表们听到“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中共十八大报告中这一充满激情和期待的号召,响起了人民大会堂内雷鸣般的掌声。

所谓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而在XX年的党xx大报告中也已经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而现在在十八大再一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议题,并将此列入了重要议题中,可见中央高层对中国生态环境的忧虑与重视。

我们可以看到,历届人民代表大会中,环境问题都是重中之重,党的xx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xx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党的xx大报告又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并将到2020年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要求之一。党的xx 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绿色

经济、绿色矿业、绿色消费模式、政府绿色采购不断得到推广。“绿色发展”被明确写入“xx”规划并独立成篇,表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另外,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十八大报告此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重要议题,这在中共历次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尚属首次。

“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我们想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就必须要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而且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而所谓自然恢复为主,就是强调要求我们尊重自然界的规律,不要再发展的同时忘了自然界的规律,必须顺其自然,尽可能恢复原有生态的面貌与功能。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

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要实现真正的国富民强,必须守住“绿水青山”。那么,如何实现“美丽中国”?即我们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不仅是当今世界的主流观念,也越来越受到我们党的重视。

而在自然环境保护之后,建设生态文明另一个重要的部分便是生态产品。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在提到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时也提出要“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公共产品的良好生态环境,包括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安全食品——这些都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必需品,是消费品,而各级政府理应成为第一生产者、提供者。“生态产品”的概念首次亮相党代会报告,体现了党对人民群众渴望优质生态产品、优良生态环境迫切需求的积极回应,同时也对各级政府加大环保投入、保障基本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历经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提供物质产品的能力有了大幅提高,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也在快速进步,但相对而言,提供生态产品特别是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实际上却提升得较慢的。在党的xx大报告中谈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时,把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列在第一位。而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时,“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仍然位列其中。这足以表明,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党的重点关切。要真正实现“三大发展”,建设好“美丽中国”,任务仍然艰巨,需要我们高度重视,一步一步攻坚克难,在今后的工作中把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篇二:创新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xx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定义为中国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并明确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近段时间通过认真学习党的xx大报告,我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了几点更深的认识。

一、建设生态文明要转变重物轻人的发展机制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摒弃传统观念。要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单纯利用和征服自然的观念;要辩证地认识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转变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发展应该始终把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生态文明建设,是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相统一的;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以有利于而不是有损于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标准的。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尊重经济规律,更要加倍尊重自然规律,充分考虑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切实把建设和发展生态文明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并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

二、建设生态文明要改革干部政绩考核体制

要建立新的发展观与政绩观,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综合考核投入和产出、速度和效益、经济和社会、发展和环境等方面的指标,力求将经济增长、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使用三者结合起来,作为地方政绩的考核指标,不断完善干部考核和选拔任用制度。

三、建设生态文明要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机制和环保税

收制度

要建设生态文明,建立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必须积极推进生产要素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政府要逐步培育形成对土地、矿产资源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使价格能够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建设生态文明,环保要加强征税的力度。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心得体会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心得体会 美丽中国的关键是“美”,是让人民看到自然之美、社会之美、人心之美。建设美丽中国,我们既要“金山、银山、幸福山”,又要“山美、水美、人更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重要论述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规划了蓝图,也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谈到环境保护问题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 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生动形象表达了我们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要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

代。 提高公民生态意识,树立生态红线观念。生态意识是生态理论体 系的重要内容,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如果缺乏生态意识的支撑,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淡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遏止。可以说,公民生态意识的缺乏是现代生态悲剧的一个深层次的根源。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培育公民的生态意识。一方面要通过公益广告或者组织志愿者进行宣传科学生态知识,另一方面要营造科普氛围。鼓励公民要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在日常生活中要有环保意识,提高个人修养。 正确处理经济与环保关系,推进绿色发展。经济产业良好发展是 国家兴旺发达的原动力。在当前背景下,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节能减排。一方面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要发展循环经济,做好垃圾处理和再利用。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把“资源—产品—废物排放”的单向模式转化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减少废物的排放,又实现了循环利用,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融会贯通。 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加大生态监督力度。环境保护监管工作 涉及到多个部门众多领域,需要相关部门之间通力合作,形成综合执法合力,才能确保该项工作顺利进行。加大监管力度,对于不遵守法律、破坏生态文明的行为,要增加处罚力度。同时还应鼓励公众及社会媒体对环保工作进行监督。要借助新闻网络平台,创新监管形式,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方案(最新)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方案(最新) 一、X年XX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涉及指标完成的基本情况 《X年XX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中X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和增长质量三个一级指标在全疆排名均在第13位。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和增长质量三个一级指标中共包涵21个二级指标,涉及行业部门有:州环境保护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林业局、畜牧兽医局、水利局、国土资源局、统计局7个部门。 环境治理:环境治理8项指标,其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降低率全疆排第5名;氨氮排放量降低率全疆排第13名;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率全疆排第11名;氮氧化物排放量降低率全疆排第14名;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完成年目标69.1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完成年目标44.17%;污水集中处理率完成年目标84.31%;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全疆排第4名。 生态保护:生态保护8项指标,其中:森林覆盖率完成年目标55%;森林蓄积量(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完成33.64万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完成年目标33.64%;湿地保护率完成年目标28%,全疆排第11名;陆域自然保护区面积(陆域自然保护区面积占陆地国土面积比例)无正向指标;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任务完成率)完成年目标100%,全疆排第1名;新

增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2221.1公顷,无正向得分记录;新增矿山恢复治理面积完成3.5公顷,全疆排第13名。 增长质量:增长质量5项指标,其中:人均GDP增长率年增长9.6%,完成年目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无正向得分;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1.4%;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无正向数据;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 0.07%。 二、X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时代抉择,是建设生态优美新X的重要举措。从X 年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指标看,全州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如下发展短板: (一)环境治理存在的短板 根据X年环境统计年报数据分析,全州废水排放量主要是城镇生活废水排放量占到废水排放量的98%。X年全州废水排放量为686.46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6.14万吨,城镇生活废水排放量680.32万吨。X年全州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4519.88吨,其中: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8.26吨?/span>,城镇生活废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4511.62吨。

关于对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认识与思考

关于对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认识与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变。与此同时由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严重。环境污染引发的健康损害问题在局部地区已经相当突出,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近年来,由环境污染导致健康问题在一些地区引发的群体事件造成了社会不稳定。到2020年,我国人口将继续增长。经济总量将再翻两番,资源能源消耗持续增长,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增强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就此,我通过调查和学习浅析个人体会。 回顾中外发展史教训深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加速工业化,1953年起至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先是发现一些猫突然跳水自杀,后来发现大批口齿不清,步态不稳。面部痴呆的病人。过段时间病人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后神经失常,身体弯曲,变声嚎叫着惨死。经过多方调查,发现是当地一些冶炼厂和化工厂将含汞污水排入水俣湾,午睡中有机汞也有甲基汞,水中的一些细菌把污水毒性较轻的无机汞转化成对人体有剧毒的甲基汞。鱼、贝通过食物链在体内富集甲基汞,含量超出水中汞含量的一千倍至十万倍。居民食用鱼后不知不觉甲基汞中毒,近万人中枢神经受损,七中确认甲基汞中毒的病人有283人,有60人死亡。1970年日本开始执行当时世界上最严格的环境标准,采取严厉的环保措施来控制污染。这起事件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细菌把无机汞转化成甲基汞。二是鱼、贝富集甲基汞。说明此时水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细菌)和消费者(鱼和贝)都在放大污染物。 我国也在加速工业化。2004年2-3月,四川化工集团公司违反规定进行改试生产,由于设备出现故障,使氨氮含量超标十倍的污水直接排入沱江。沱江干流受到严重污染,百万群众饮水中断26天,直接经济损失约3亿元,沱江生态至少需要5年时间才能恢复到事故前水平。2005年11月13日,中石化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本车间发生爆炸事故,上百吨硝基苯等有毒化学物随消防水排入松花江,哈尔滨宣布全市停水4天,沿江数百万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威胁。江水顺势危及到邻国俄罗斯后,国家打击实行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让不堪重负的江河湖泊休养生息。 2007年5月29日,无锡太湖突然发生大面积蓝藻暴发,受污染的湖水黑臭,生活在太湖边的无锡市喝不到自来水。蓝藻突然暴发和湖水发黑变臭是因为大量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农田经流水流入太湖,这三种水中都含有高浓度的氮磷元素,而氮磷元素是植物的营养物质。当过量的营养物质流入湖泊、海洋这些流动缓慢的水体后,水生生物特别是蓝藻和绿藻会大量繁殖。水面上会出现由这些藻类形成的一片片的“水花”,又称“藻花”,在海洋称为“赤潮”。这些藻类有恶臭,有的有毒,鱼不能吃又被藻类堵塞鱼鳃而死亡。大量繁殖的藻类遮蔽阳光,水地下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枯死。更可怕的是由于藻类不能被鱼类食用,自生自灭,死亡的藻类和产生生物尸体腐烂,分解,又将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重新释放进水中,再促使藻类生长,周而复始,恶性循环,使植物营养物质长期保存在水中。湖泊一旦出现富营养化,即使切断营养物质的来源,水体还是很难恢复。太湖蓝藻事件后,江苏省在7月1日全面施行新的排污费征收标准,成为全国首个调整派污染费的省份。 2008年6月11日,云南省有关环保部门在例行检测中发现一向水质优良的阳宗海被砷污染,经过两个月的排查,确定锦业公司是这次砷污染的主要来源,这些企业几年间产值有六个亿,纳税1000多万元。但治理阳宗海的污染要几十个亿,还影响了沿岸近3万人的饮水安全。锦业公司被勒令关闭。 2009年2月20日,江苏省盐城市城西自来水厂的水源地蟒蛇河被含酚废水污染,河

有关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有关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生态文明建设是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重要举措,也是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的第一要素,下面是给大家带来有关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供大家阅读与借鉴。 有关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篇一: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摘自十八大报告) 笔者记得看过一部电影《天下无贼》,里面有人问“21世纪什么最贵?”电影桥段中答案是“人才”。我想大家对这并不陌生。人才确实重要,但是一直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为主打的时代发展到现在,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国家乃至这个地球,发展中带来的负面效应,资源、能源、环境这些越来越阻碍我们进步的步伐,不,应该是我们前进的步伐严重影响了环境、自然的规律,资源的锐减,能源的紧缺,环境的破坏,自然规律的更张,这一些都亟待我们去解决。 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或者我们的环境。简单的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

相扣的关系。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始终贯穿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是未来国家乃至全球共同的建设目标,因为生态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建设美好家园的基础。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我们“真爱自然,保护生态”。笔者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一是保护好各种资源,珍惜资源。要科学发展,科学利用,集约高效利用。二是合理规划、调整布局。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三是开发与治理并重。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得提高各方面资源开发能力。开发新能源,才能永不落后,细水长流,同时要综合治理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等,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等。 笔者认为无论是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还是调整产业布局、机构,最后目的就是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有关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篇二: 今年,x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国率先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重点解决乡村建设脏乱差、人无厕、畜无圈、饮食不卫生等问题。 为了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村,全省投资10亿多元。随着这项建设的开展,越来越多的生态文明村得以建成,许多农民的居住环境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怀着想要深入了解身边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心情,我来到了位于海

心得体会: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乡村振兴之路(最新)

心得体会: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乡村振兴之路(最新) 近年来,X省X市X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刻把握生态文明时代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以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为切入,积极推进“文化引领的乡村振兴”实践,初步走出了一条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经济与社会互融、互促、互补发展的道路,成为全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县、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试验区、“拯救老屋行动”整县推进试点县。 一、建立以高品质农业为基础、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的资源生长型产业发展体系,推动乡村产业兴旺。一是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推动农药化肥“全域减量”“区域禁用”,全面推进全县域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积极推行种植养殖相结合的生态循环生产模式,培育46个高品质生态农业基地,建成全省首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积极推进自然农法农产品专柜、生态农产品集市常态化运营,探索家庭定制生产供应模式,建立“订单式”“定制式”渠道,多环节引导、培养、推广有机生活方式。二是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精准确定“高品质、小众化、中高端”的发展定位,系统推进全

县域慢行系统和八条全域乡村旅游路线建设,建成先锋书店、大木山茶室、石门圩廊桥、独山驿站等一批高品质精品示范项目,建成红糖工坊、豆腐工坊、白老酒工坊等农业特色工坊。目前,全县近120个村庄植入了民宿、农家乐、生态农业、文化产业等新型业态,近三年旅游收入年均增幅54.3%,排名全市第一。三是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推进“中医药复兴地”建设,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积极推广中草药野化抚育,探索建立集种植、医疗、康养、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链。开展养生基地建设,打造了李坑、上梅、象一等一批养生村,碧云天、仙人源、正德和等一批养生企业。依托茶园、绿道、古村落等资源,发展培育赛事经济,举办国际天空跑、亚洲山地竞速赛、中国·田园X半程马拉松、X省自行车公开赛等高等级赛事。 二、建立自然生态与村庄形态和谐融合、全面提升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推动乡村生态宜居。一是注重乡村意蕴维持。坚持最少、最自然、最不经意、最有效的人工干预,科学编制县域村庄布点规划以及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总体规划,加强村落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整体保护,核心区严控建新房,外围区域建房注重建筑布局、高度、风格、色调上与村庄传统风格相协调。二是注重

江西绿色生态评价实施细则

附件2 “江西绿色生态”评价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快打造“江西绿色生态”区域高端品牌,促进质量提升,根据《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实施方案》(中办发…2017?57号文)和《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江西绿色生态)建设方案》(中办发…2017?8号文)等工作要求,鼓励市场主体运用绿色生态标准化理念和方法,组织、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有序开展“江西绿色生态”品牌评价,结合江西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组织申请“江西绿色生态”评价及评价机构对组织的产品或服务开展评价活动,适用于本细则。 第三条本细则所称的“江西绿色生态”是指组织的产品或服务按照《“江西绿色生态”品牌评价通用要求》(DB36/T 1138-2019)规定,依据“江西绿色生态”联盟标准,实施先进性评价活动,并获得“江西绿色生态”标志和证书的一种品牌形象。 第四条本细则所称的“江西绿色生态”品牌评价是由江西绿色生态标准创新联盟(以下简称“标准创新联盟”))联合相关技术机构,对组织及其产品或服务在质量、品牌、技术、管理等体现先进性、引领性,及持续满足顾客需求等方面,依据《“江西

绿色生态”品牌评价通用要求》(DB36/T 1138-2019)和相应的“江西绿色生态”联盟标准,实施的第三方评价活动。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五条标准创新联盟在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省市场监管局”)统一指导及监督下,组织管理“江西绿色生态”品牌评价和保护工作。 第六条标准创新联盟设立“江西绿色生态”品牌评价办公室(设在标准创新联盟秘书处单位,以下统称“评价机构”),负责江西绿色生态品牌评价的组织实施及日常管理工作。主要职责:(一)制(修)订“江西绿色生态”品牌发展规划、年度评价计划; (二)组织“江西绿色生态”联盟标准研制、培育推广等工作; (三)组建并管理“江西绿色生态”品牌评审专家库; (四)组织“江西绿色生态”品牌评价工作; (五)组织“江西绿色生态”产品(或服务)的宣传、培育、跟踪及监督管理工作; (六)建设并维护“江西绿色生态”品牌网络管理系统; (七)其他日常管理工作。 第七条标准创新联盟各理事单位、联盟成员单位负责本行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措施

精心整理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措施 人存在于自然,也可以说人是自然的一分子。因此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我们的存在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是应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的生存不能发展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自然生态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的基础条件和基本要素,自然生态的破坏,失衡,不仅会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发展,而且还可能会彻底毁灭人类。因此,爱护自然,只有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生态平衡,才能更好的保障人类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观,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密切联系、相互制约、融为一体的基本观点和思想,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和指导思想。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核心命题是如何科学理解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重在建设、重在实践,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对保护自然生态的重视及全人类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的认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把保护自然生态提到文明建设的高度,是对我国现代文明建设基本经验的深层次认识和理性升华,是检验执政能力的一项新标准,是生产方式的一项重要变革和拓展。它能够进一步引起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完善执政理念,增强生态意识,树立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从而促进现代文明建设全面、健康、协调、有序发展。在生态文明时代,人类活动将逐步由以经济活动为主转到以文化活动为主,科学、艺术、教育、信仰、道德、审美、健康、娱乐等方面的活动日益成为社会活动的主导内容,而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将从着力追求物质利益、过度消费日渐转为主要追求丰富多彩、简朴、清净的“绿色生活”。生态文明将使人类突破民族、国家、阶级的藩篱,超越狭隘的个人利益与集团利益,而强调整个人类对地球的共同责任和义务,促使人与人之间在更广泛领域实现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最大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环境,但我们不能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不能忽视自然规律去改变自然环境,更不能牺牲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它对人类活动的承载力更是有一定限度的。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人类的活动必须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才能得以长久地生存与发展。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充分体现了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对于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由此可见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 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第一,加强节能减排。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进一步形成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 精心整理

学习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学习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如今,“绿色”成为时尚,绿色食品、绿色发展…。我们须意识到,全球恶化的生态环境形势已不是单纯的科学技术就可挽救的,要靠政策、靠政治,更要靠全社会觉悟的生态道德文化观。否则,如何拯救“濒临失衡的地球”。通过对十八大报告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深入学习,结合保护区工作,就生态文明中的生态道德教育谈点体会。 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认为要以“绿色通道”中特殊先行的“绿”来为生态道德教育开道。 一是生态道德教育意识的“绿” 人类对社会的依赖性与其对自然的依赖性,构成了自己生存与发展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生态的破坏、环境的污染、沙尘暴、雾霾天气、经济发展中的透支等现象,并非主要出自科学上的无知或技术上的缺失,而是与人们的道德水平直接相关。确立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生态道德这一触及人类的道德规范的必然要求。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教育特别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集体、社会、国家的关系而展开,相对忽略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包括人类与其他生命之间关系的教育,没有把生态道德教育作为其中的重点来进行。针对目前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提高全民对生态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很是必要。 二是生态道德教育制度的“绿”

学校在“生态教育”的统领下,用生态教育思想关注每一位孩子,关注孩子的每一个方面。学校通过建立并完善相关的制度将生态道德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及管理结为一体,利用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促进学生形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从外部环境促进学生把接受的生态教育内化为自己所认可的价值观,再外化为学生的生态行为。 三是生态道德教育目标的“绿” 生态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使其目标得以实现,就必须选择和运用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方法和途径。生态道德意识教育的目的,在于使生态道德思想转化为人们的生态道德实践,并且使其真正成为公民的一种素质,其中,开展自然价值和生态美意识的教育,进行绿色消费和适度消费意识的教育,以及实施生态保护和生态创造意识的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几个方面。从生态道德规范教育的作用来看,主要在于使人们尊重生命、尊重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正确处理控制人口与合理消费、适度发展与维护生态平衡、消除贫困与反对奢侈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持续、有效地提高人的生态道德素质,才能使人拥有保护自然和生命的道德意识、道德能力与道德习惯,才能自觉遵循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四是生态教育行动的“绿” 生态道德教育最根本的是帮助人们树立绿色的消费理念,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学校要让同学们从

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考核2个指标体系

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考核2个指标体 系

北京市绿色发展指标体系

注: 1. 标★的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35年)》中资源环境相关指标和《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

要》中确定的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标◆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及本市相关专项规划、工作方案等提出的主要监测评价指标;标△的为其它绿色发展重要监测指标。一级指标权重与国家绿色发展指标体系一致,每项一级指标下,按二级指标的重要程度赋予不同权重,三类指标权重之比原则上为3:2:1,部分指标权重根据现阶段重点工作进行了适当调整。 2.绿色发展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法进行测算,结合“十三五”规划纲要和相关部门规划目标,测算各区绿色发展指数和资源利用指数、环境治理指数、环境质量指数、生态保护指数、增长质量指数、绿色生活指数6个分类指数。绿色发展指数由“公众满意程度”之外的38个指标个体指数加权平均而成,指数值在〔60,100〕之间。 计算公式为: i i N i Y W Z ∑ == 1 (N=1,2, (38) 其中,Z 为绿色发展指数,i Y 为指标的个体指数,N 为指标个数,i W 为指标i Y 的权数。 绿色发展指标按评价作用分为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按指标数据性质分为绝对数和相对数指标。在计算指数时,将绝对数指标转化为相对数指标,将逆向指标转化为正向指标,将总量控制指标转化成年度增长控制指标,对各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再计算个体指数。

3.公众满意度调查为主观调查指标,经过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组织的抽样调查来反映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程度。调查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各区城镇和乡村居民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综合计算16个区的公众满意程度。调查结果不参与总指数计算,进行单独评价,纳入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 4.绿色发展指数所需数据来自各部门的年度统计,各部门负责按时提供数据,并对数据质量负责。

建设生态文明从你我做起

建设生态文明你我协力同行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协调、共存共荣的进步状态,是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超越了敬畏自然、反思了征服自然,最终走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性的价值取向。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保护与建设隐患大、矛盾突出,生态环境建设任重道远。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仅是国家政府的任务,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是关乎我们切身利益的大事。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为建设生态文明出谋划策,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用自身能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一、走向生态文明的意义 所谓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这种文明观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 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 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国民的生活水平也极大提高,然而——这也给我们的生 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我国目前面临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首先是水体污

染严重。目前我国每年废水排放总量为400多亿吨,大大超过了环境容量,导致全国约有50%的地区浅层地下水受到污染,约有一半城市市区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还有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其次是大气污染严重。在实行环境统计的300个城市中,70%处于或超过大气环境质量三级标准。再次是水土流失严重。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超过20亿亩,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6,涉及近千个县。此外,还有荒漠化和沙漠化威胁,海洋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与日俱增。因此,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目标的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坚持绿色发展 保护环境首先要重视环境的防治。目前造成全国水污染十分严峻形势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由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污染物排放量大,大大超过水环境容量;二是生态用水缺乏。目前,黄河、海河、淮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都超过50%,其中海河更是高达95%,超过国际公认的40%的合理限度,严重挤占生态用水;三是水污染防治立法不够健全,处罚力度小,执法不够有力,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和守法意识不高。所以我们应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在享受环境权益的同时,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我们要充分认识并维护自己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进行社会监督,检举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环境公益诉讼顺利开展,积极推行绿色消费。我们应该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做到随手关水龙

生态文明建设学习心得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开创生态新局面 ——十八大报告学习心得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持续快速发展,我国逐渐出现了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问题,若不及时加以制止,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必将受到制约。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五位一体总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进行部署,体现了我党的生谋远虑、高瞻远瞩,也为我党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否实施的长远大计,我们要重视之,并把这一思想体现于政策制定中,贯彻在实际行动下。结合我局实际,体会如下:一是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在社会公众层面,在全区大力倡导“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观念;在决策管理层面,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在项目审批建设中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从建设生态文明全局着眼,将保税区打造成适合商建、适合人居的生态文明品质之区。 二是鼓励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建设生态文明,既要保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又要毫不放松节能减排。以绿色、环保、低能耗为发展主流,坚定不移走生态型、环保型发展路子。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积极引导投资进一步向社会公共服务事业、新兴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转移。努

力运用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新设备,改善过度依赖资源环境的现状,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三是优化生态环境。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我们就没有未来。首先要改变以往先发展后治理的观念,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逐步推进河道污染,水土流失等相关问题的综合治理工作;同时努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四要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人少靠道德,人多靠制度。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健全体现生态文明要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在政府工作中,以考核体系为指引,逐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在民生工作方面,继续实施政府节能补贴工程,大力发挥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的引导作用;在企业管理中,加大监管力度,有效遏制浪费资源现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保护赔偿制度,并严格执行,对于破坏环境的单位或行为人严惩不怠。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必须坚持的伟大工程,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否继续实施,更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能否延续。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你我共同参与。 2013年1月28日

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全文)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全文)导语: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加快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范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工作,根据有关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下面是为是大家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欢迎阅读,仅供参考,更多相关的知识,请关注文书帮!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加快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范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工作,根据有关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评价考核。 第三条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实行党政同责,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成员生态文明建设一岗双责,按照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奖惩并举的原则进行。 第四条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在资源环境生态领域有关专项考核的基础上综合开展,采取评价和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年度评价、五年考核。 评价重点评估各地区上一年度生态文明建设进展总体情况,引导各地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工作,每年开展1次。考核主要考查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重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强化省级党委和政府生

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责任,督促各地区自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每个五年规划期结束后开展1次。 第二章评价 第五条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以下简称年度评价)工作由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第六条年度评价按照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实施,主要评估各地区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增长质量、绿色生活、公众满意程度等方面的变化趋势和动态进展,生成各地区绿色发展指数。 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由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可以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进展情况作相应调整。 第七条年度评价应当在每年8月底前完成。 第八条年度评价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布,并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 第三章考核 第九条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以下简称目标考核)工作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中央组织部牵头,会同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统计局、国家林业局、国家海洋局等部门组织实施。 第十条目标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确定的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以及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生态文明建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800字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800字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党和政府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伴随着“基本国策”、伴随着新的世纪正迈着希望的脚步,作为地球村的重要成员,草木葱茏,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家园。地球是人类唯一居住的地方,人类要在地球上安居乐业,就要爱护地球,爱护大自然。地球是茫茫宇宙间唯一一艘载有生命的航船,我们人类是这艘船上的乘客。当船漏水的时候,谁能说拯救地球与我无关?山不孤独水孤独,所以水绕着山;梦不孤独心孤独,所以梦把心牵住;树不孤独鸟孤独,所以鸟在树上住;我们不能让水孤“独”,不能让心孤独,更不能让鸟孤独,让我们共建绿色家园,让绿色回归自然,我们共同在努力!朋友,新世纪凝望地球:空气污染严重、土地遭到破坏、温室效应威胁着人类、生物多样性锐减、森林面积日益减少、淡水资源受到威胁、化学污染日益严重、混乱的城市化、海洋生态危机加剧、极地臭氧空洞,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吗?曾记否,我们的前人生活的环境是那样的美好:茂密的森林和青青的绿草覆盖着大地,清新的空气中瓢着阵阵花香,丰腴的土地和清澈的河水哺育着大地上的生物,鸟儿在树上歌唱,鱼儿在蔚蓝的大海中畅游……如今,面对满目疮痍的地球,我们是否应该深深地反思:时代要进步,文明要发展,我们再也不能吃祖宗饭、断路的路子了,人类向大自然一味掠夺式的索取生活方式不可取。我们应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我

们应该积极地,自觉地行动起来,快快加入到生态环境保行动中来。保护环境,建设绿色家园,应从身边的事做起: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就要大力倡导和树立绿色文明理念。将绿色文明当成是人与自然相和谐与共、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的文明。将这一文明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共同认知。从而自觉传播、实践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绿色文明理念。人在自然中生长,绿是自然的颜色。绿色是多么宝贵啊!它是生命、是希望、是快乐,让我们行动起来,为珍惜绿色,创造绿色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就要形成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现在做起。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为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安全的、多样的生态系统,营造安全健康舒适的生存空间,我们积极呼吁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和强化自然山水的整体布局,积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方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从安康的生态环境的实际出发,就是要以人为本,立足自身,点滴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厉行节约,防止浪费,珍惜资源,植绿护绿,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为人类永续生存与发展尽绵薄之力。只要全民动员起来,群策群力,积极行动,持之以恒,我们家园天空湛蓝湛蓝,空气清新清新,山野翠绿翠绿,溪流水沟清澈清澈,山中野兽出没……这些是多么的令人羡慕啊!生态良好、景观优美、植物多样、清新舒适的人居环境。大地就一定会安宁、富有美意,山川秀美、江山如画!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理解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理解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发达国家过去一、二百年中遇到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在短短30年的发展中就集中暴露出来。可以说,口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己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随着中国工业化、加快,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迅速扩大。2013年,“雾霆”成为中国的年度关键词。这一年的1月,4次雾霆过程笼罩30个省(区、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霆天。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在生态方面,上世纪80年代,沙漠化每年扩展2100平方公里。到90年代,每年扩展达2460平方公里,其损失难以估量;同时,生物多样性破坏严重。我国己有15}至20%的动植物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至15%的平均水平;湿地丧失和功能退化的速度仍未得到有效遏制。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它强调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与生态保护相协调,把发展的速度和生态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生态文明建设,其必须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特殊的国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它的目标涵盖了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相协调,使人们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即必须立足于当前的生态环境、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社会政治制度和人口状况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彻底转变传统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字发展理念,其次,大力推进文明生产,清洁生产,节约生产,再次是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考核办法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考核办法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督促各级各有关部门完成《意见》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推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制定本办法。一、考核原则围绕经济发达、生态优良、社会文明、海岛城河特色彰显的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和阶段性目标任务,按照科学导向、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客观公正的原则,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形成整体推进、全面提升的发展态势。坚持科学导向。科学设置考核评价指标和相应权重,促进指导思想的转变,加快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方面的需求。坚持突出重点。在综合考核评价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成效的基础上,重点考核节能减排、环境质量、生态建设、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的内容,加快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注重实效。以定量考核为主、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综合运用多种考核方式,力求全面反映工作实效,客观准确地考核评价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坚持客观公正。充分考虑各县市区在发展基础、资源禀赋、环境条件上的差异,既注重同等条件下发生的实际变化,又注重在过去基础上的进步与发展;不仅考核年度实际完成值,还要考核年度变化幅度,充分反映工作的难度和实绩。严格评价考核程序,严肃工作纪律,增强考核评价机制的公正性、权威性。二、组织形式市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考核工作的组织、协调。承担全市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的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对各县市区上报指标数据、工作进度的初步审核,以及本部门承担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总结。市生态文明办收集各县市区和承担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的部门、单位上报指标数据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组织进行检查核实、汇总评定,形成考核评价意见,报市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审定。三、考核评价设置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实行年度考核,考核评价结果经市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批准后定期公布。考核范围。各县市区、开发区、高新区和市直承担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的有关部门、单位。考核内容。依据《意见》,参考《省县域科学发展年度综合评价及考核办法》《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关于印发省级生态市、生态县建设考核命名办法的通知》和《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指标体系》,设定53项考核指标,并兼顾主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价。考核标准依据年度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安排及国家、省下达的有关工作任务。1.指标考核。重点考核评价生态经济、环境质量、生态建设、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文化、保障机制等方面进展情况,设定7大类53项指标,其中生态经济方面11项指标、环境质量方面5项指标、生态建设方面10项指标、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方面11项指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方面9项指标、生态文化方面4项指标、保障机制方面3项指标。对定量考核指标分别设置不同权重,对全局性、导向性及纳入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的重点指标赋予较大权重。2.任务考核。依据年度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安排,对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解决影响发展和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强生态保护科技创新、培育和繁荣生态文化、强化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机制等7个方面年度主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考核方法考核实行千分制,县市区与部门分别考核。1.县市区考核。对各县市区只进行指标考核,指标考核得分加、减相应加、扣分项目,即为综合得分。综合得分=指标得分+加分-扣分。指标考核。指标考核总分1000分,分别为生态经济指标300分、环境质量指标170分、生态建设指标190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指标130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指标90分、生态文化指标90分、保障机制指标30分。考核采取采集数据、审查核实、现场检查等方法进行,指标完成情况及考核得分按照《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年度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中确定的数据及监督管理部门分工,由相关部门负责审核报送。指标考核得分以指标完成现状为基础,兼顾同比改善率和目标值完成程度,指标现状、同比改善率、完成程度各占考核得分的40%、40%、20%。无目标值的,指标现状、

镇江环境状况公报(2016)

镇江市环境状况公报(201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现发布《镇江市2016年环境状况公报》。 镇江市环境保护局局长:刘正泰 2017年5月31日 2016年,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履行生态环保职责,以推动绿色转型、深化污染治理、改善环境质量、严格环境监管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市政府颁布实施《镇江市“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明确“十三五”时期全市环境保护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及重点工程;制定实施年度大气和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完成G20峰会期间空气质量保障任务。环境质量明显提升,环境信访明显下降,顺利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环境质量 (一)空气环境 2016年,镇江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有所改善,空气质量达标率较2015年上升11.4个百分点,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或保持稳定,其中PM2.5年均浓度较2015年下降15.3%、较2013年下降30.6%,达到国家提出的“在2013年基

础上下降13%,同时比2015年下降3%”的目标要求。受颗粒物、臭氧和二氧化氮影响,7个辖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均未达二级标准要求。 1、城市空气 市区环境空气中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分别为50微克/立方米、80微克/立方米、24微克/立方米和38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和臭氧(最大8小时)按年评价规定计算,浓度分别为0.878毫克/立方米和96微克/立方米。与2015年相比,PM2.5、PM10、臭氧(最大8小时)和二氧化氮浓度分别下降15.3%、2.4%、8.6%和9.5%,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浓度保持稳定。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进行年评价,7个辖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均未达标,超标污染物为PM2.5、PM10、臭氧。其中,7个辖市区PM2.5均超标;除丹阳以外,各辖市区PM10均超标。 按日评价,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为76.4%,较2015年上升4.2个百分点,7个辖市区达标率范围为67.6%~80.9%。 2016年,市区共发生6次重污染天气过程,共发布预警快报5期,预警短信六十余条。 2、酸雨 全市酸雨平均发生率为5.9%,降水年均pH值为6.09。镇江市区、丹阳市、扬中市酸雨发生率分别为2.7%、10%、15%,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