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学》思考题参考答案.doc

《绿色化学》思考题参考答案.doc
《绿色化学》思考题参考答案.doc

《绿色化学》思考题参考答案

绿色化学思考题

1.二十世纪人类面临的环境危机是什么? O

1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导致全球变暖02臭氧层空洞。

3生物多样性减少04酸雨成灾05森林锐减06 土地沙漠化O

7大气污染。8淡水资源污染09海洋污染010垃圾围城一最严重的城市病1。

1核冬天(核污染)2.绿色化学的定义、特点及其与环境化学和环境治理的区别。

定义: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它是利用化学原理利方法来减少或消除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反应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产物、副产物的使用和产生的新兴学科°是一门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污染的化学。

特点:从科学观点看,绿色化学是对传统化学思维方式的创新和发展;从经济观点看,绿色化学为我们提供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符合经济持续发展的原理和方法;从环境观点看,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保护环境的新科学和新技术方法。绿色化学是更高层次的化学。与环境化学和环境治理的区别: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污染物的分布、存在形式、运行、迁移及其对环境影响的科学。环境治理则是对已被污染了的环境进行治理,即研究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情况和治理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而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物生成的新学科,它是利用化学原理来预防污染,不让污染产生,而不是处理已有的污染物。1.什么是原子经济性及如何计算原子利用率。绿色化学的“原子经济性”是指在化学品合成过程中,合成方法和工艺应被设计成能把反应过程中所用的所有原材料尽可能多的转化到最终产物中;化学反应的“原子经济性” (Atom economy) 概念是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2.原子经济性与环境效益的相关性.

1原子利用率越低,环境因子就越大,生产过程产生的废物就越多,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就越大。O

2产品越精细复杂,E值越大。因为产品越复杂,生产步骤越多,原子利用率越低。。

3原子经济反应是最大限度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3.提高化学反应原子经济性的途径有哪些?。1开发新型催化剂;。2简化合成步骤;03采用新合成原料。

1.光气和氢策酸是生产哪些产品的原料?他们

对人有什么危害?

CH光气(C0C12)又称碳酰氯,主要用于生产聚氨酯,也是生产染料、医药、农药和矿物浮选剂的原料。光气对人的危害:剧毒,吸入微量时可引起咳嗽、咽喉发炎、粘膜充血、呕吐等;重症时,引起肺部淤血和肺水肿;深度中毒时,弓I起血管膨胀、心脏功能丧

失,导致急性窒息性死亡。

O

2氢氤酸主要用于生产聚合物的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系列产品、己二腊等。前者主要用于

生产有机玻璃,也用于制造涂料、胶粘剂、润滑剂、皮革整理剂、乳化剂、上光剂和防锈

剂等;后者是尼龙-66的重要中间体。

氢机酸对人的危害:无色液体或气体,极易挥发,能迅速被血液吸收,曰服致死量一般在0. 1-0. 3g之间。当空气中氢鼠酸的浓度达到300毫克/立方米时,可使人立即死亡。急

性中毒时,氢氤酸在血液中立即与氧化性细咆色素氧化酶的Fe3+

结合,使细胞色素失去传递电子能力,结果使呼吸链中断,出现细咆内窒息,引起组织

缺轲,呼吸衰竭。慢性中毒则发生伯金森综合症。

2.举出几个采用低毒或无毒原料代替光气或氢艇酸生产有机化学品的成功例子。

(1)O

1用二氧化碳代替光气生产亚缄酯,02用CO代替光气制碳酸二甲酯,03用CO代替光气制异箴酸酯;

(2)O

1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合成,02取代氢敏酸路线制造己二酸,03生产除草剂,。4取代氢策酸路线合成苯乙酸。

1.试举出催化剂在绿色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实例。

O

1分子筛代替三氯化铝催化剂合成异丙苯,。2固体酸代替氢氟酸合成十二烷基苯

2.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时,催化剂有哪些重要作用?

提高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并且可以使一些不易发生反应的物质促使其发生化学反应,但催化剂无法改变化学反应的最终产物,只能是反应的速度加快,促使反应快速达到平衡状态,缩短污染物污染环境的时间,最大程度减少污染物的危害。

1.什么是生物质?生物质有哪些特点?

生物质:由光合作用产生的所有生物有机体的总称,包括植物、农作物、林产物等。其中含有淀粉、纤维素、木质素等。

特点:O1可再生,储量丰富,02.大部分已高度氧化,作为化工原料可避免氧化步骤,O

3比矿物原料更清洁,。4季节性强,产量、质量不稳定,05需要大量土地。

2.在我国农村发展沼气事业有什么重要意义?解决了部分农户的燃料问题,发酵后的沼液、沼渣,还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同时人畜粪便经过发酵,许多寄生虫卵被消灭,环境效益也不错。

3.举出一种利用生物质资源生产有机化学品的例子。

。1生产乙酰丙酸,02生产己二酸,03用玉米制塑料,O

4用纤维素生产燃料酒精1 .试举出你(或同学、朋友)家中家具所用的涂料,使用什么稀释剂?有什么毒害?如何减少对人体的危害?

常用溶剂有:笨、氯仿、四知化碳危害:O

1危害人类健康02挥发性强污染环境3.什么是离子液体?它有哪些应用?

离子液体是室温离子液体的简称,由带正电的离子和带负电的离子构成。(有机阳离子与无机/有机阴离子结合生成的盐)

应用:O

1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单纯的氢化);。2在纳米材料制备上的应用;O

3作为溶剂用于无机合成;O

4作为溶剂与微波技术相结合;。5溶解纤维素的应用;O

6作为萃取剂4.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作溶剂有什么优点?优点:。

1二氧化碳在常温下是气体无色无味不燃烧化学性质稳定;。

2不会形成光化学烟雾、也不会破坏臭氧层;03来源丰富价格低廉;04可很好溶解一般有机化合物

4.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的原理和应用。1.绿色化学产品有什么特征?

O

1产品本身不会引起环境污染和健康问题,包括不会对野生生物、有益昆虫或植物构成损害;02当产品被使用后应能再循环或易于在环境中降解为无害物质。

2.分别举出化学品对局部环境和全球环境产生影响的例子。

对局部环境的影响,如氮氧化物排放一酸雨一植物、鱼类死亡。

汽车尾气排放一光化学烟

雾一使人生病

对全球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排放一温室效应一海平面升高,沿海地区被淹没:气候变化一影响人类健康。

氟氯炷排放一臭氧层空洞一紫外线照射增加一皮肤癌等

3.如何避免物质的百接毒性?(1)选择无毒物质(2)选择官能团

O1避免有毒官能团。2对有毒官能团进行结构屏蔽

4.什么是间接中毒?如何避免间接中毒?间接中毒也称生物活化,是指物质在初始结构时并不具有毒性,但它进入人体后,会转化为有毒的物质,如致癌物质。

O

1不使用具有生物活化途径的分子:强的亲电性或亲核性基团;不饱和键;

其他分子结构特征2对可生物活性结构进行生物屏蔽

5.人体中毒的途径及其特点是什么?致毒途径有三种:

O

1接触致毒:皮肤接触、嘴接触、呼吸系统接触O

2生物吸收致毒:生物吸收是指生物系统内对有毒化学品吸收的能力及在生命系统内的分布.O

3物质的固有毒性致毒:物质的固有毒性是指有毒化学物质引起正常细胞改变的性质,

通常有分子的部分结构引起,这部分结构称为毒性载体6.举例说明,在了解了有毒物质毒性机理后,进行分子修饰可大大降低其毒性。

麻痹与产额毒性例如:用普通脂肪族胺的QSAR预测出的毒性仅为其实测毒性的 1/84

O

2利用结构修饰减轻超额毒性例如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由于甲基的位阻对水生生物的毒

性比丙烯酸乙酯低了许多,,但两物质有基木相同的商业用途。O

3染料,例如,在两性染料分子中加入一个诙基可降低其对鱼和水蚤的毒性。

7.由碳、硅元素的化学性质,试讨论用徒取代碳的可行性及硅取代物的优点。

碳和硅:4A族元素,化学性质上有相似性

碳和硅都是4价元素,能形成四面体结构,能与碳形成稳定化学键

有机硅化合物存在时间有限

优点:有机徒化合物能降解和氧化代谢,(生物降解和非生物降解)

8.用辛醉-水分配系数表征有毒化学品毒性的一?般准则是什么?

对于表现出麻痹型毒性的非离子有机化合物LogP<=5其致死性和慢性毒性均会随脂溶性

呈指数增加

LogP>5时毒性随脂溶性指数减少,因此对生物活性降低

LogP5-8时长期接触有害的这类非离子型有机物呈现慢性毒性

LogP>=8时长期接触也表现不出毒性,因为此时水溶性很差,化学品变得没有生物活性

9.举例说明等电排置换是设计更加安全化学品的有效方法。

对苍蝇有相似的毒性,敏基甲酸酯的硅取代等电排置换物,更易于降解,对环境危害

小。

1.汽车尾气中主要有哪些有害成分?其主要危害是什么?

NOX危害:能见度,增加交通事故,形成光化学烟雾、酸雨

C1I:对眼、呼吸道、皮肽有强烈的刺激作用S02:刺激眼睛和呼吸道形成酸雨

颗粒物:铅化合物对血液、骨骼、神经系统的细胞有损害

碳颗粒:能引起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等C02:导致温室效应

2 .如何降低汽车尾气中有害成分的排放。O

1改善发动机质量2安装尾气净化装置3开发清洁汽油、清洁柴油4开发替代汽油、柴油的清洁燃料5以燃料电池为动力

1.化学工业中有哪些方面的能量需求?

O

1提供反应所需的能量2用热能加速化学反应3用冷却的方法控制化学反应4分离需要能量2.举出几个国内外化工节能的成功例子。美国敏氨公司开发的苯绝热硝化工艺

第十章环境友好的可降解物质

1.什么是降解塑料?使用降解塑料有什么意义?降解槊料是在保存期内各项性能能满足使用需要,而使用后在自然条件下能降解成为环境无害的物质的塑料。

2.降解塑料有哪些主要类型?

主要包括生物降解,光降解、化学降解(氧化降解、水降解)三种类型

第十一章绿色农药

1.农药如何通过食物链对人体造成伤害?

是生物富集作用

生物富集作用又叫生物浓缩,是指生物体通过对环境中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的积累,使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生物体吸收环境中物质的情况有三种:一种是藻类植物、原生动物和多种微生物等,它们主要靠体表直接吸收;另一种是高等植物,它们主要靠根系吸收;再一种是大多数动物,它们主要靠吞食进行吸收。在上述三种情况中,前两种属于直接从环境中摄取,后一种则需要通过食物链进行摄取。环境中的各种物质进入生物体后,立即参加到新陈代谢的各项活动中。其中,一-部分生命必需的物质参加到生物体的组成中,多余的以及非生命必需的物质则很快地分解掉并且排出体外,只有少数不容易分解的物质(如DDT)长期残留在生物体内。生物富集作用的研究,在阐明物质在生态系统内的迁移和转化规律、评价和预测污染物进入生物体后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利用生物体对环境进行监测和净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章

2、绿色化学的定义、及其与环境化学和环境治理的区别:

答: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它是利用化学原理和方法来减少或消除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反应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产物、副产物的使用和产生的新兴学科。是一门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污染的化学C

绿色化学与环境化学和环境治理的区别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污染物的分布、存在形式、运行、迁移及其对环境影响的科学。环境治理则是对2被污染了的环境进行治理,即研究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情况和治理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

而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物生成的新学科,它是利用化学原理来预防污染,不让污染产生,而不是处理已有的污染物。

1、什么是原子经济性?以一个化学反应为例计算解和非生物降解)

8.用辛醇-水分配系数表征有毒化学品毒性的一般准则是什么?

对于表现出麻痹型毒性的非高子有机化合物LogP<=5其致死性和慢性毒性均会随脂溶性呈指数增加

LogP>5时毒性随脂溶性指数减少,因此对生物活性降低

LogP5-8时长期接触有害的这类非高子型有机物呈现慢性毒性

LogP>=8时长期接触也表现不出毒性,因为此时水溶性很差,化学品变得没有生物活性

9.举例说明等电排置换是设计更加安全化学品的有效方法。

对苍蝇有相似的毒性,缄基甲酸酯的硅取代等电排置换物,更易于降解,对环境危害小。

1.汽车尾气中主要有哪些有害成分?其主要危害是什么?

NOX危害:能见度,增加交通事故,形成光化学烟雾、酸雨

CH:对眼、呼吸道、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S02:刺激眼睛和呼吸道形成酸雨

颗粒物:铅化合物对血液、骨骼、神经系统的细胞右损害

碳颗粒:能引起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等C02:导致温室效应

2.如何降低汽车尾气中有害成分的排放。O

1改善发动机质量2安装尾气净化装置3开发清洁汽油、清洁柴油4开发替代汽油、柴

汕的清洁燃料5以燃料电池为动力

1.化学工业中有哪些方面的能量需求?

o

1提供反应所需的能量2用热能加速化学反应3用冷却的方法控制化学反应4分离需要能量2.举出儿个国内外化工节能的成功例子。美国机氨公司开发的苯绝热硝化工艺

第十章环境友好的可降解物质

1.什么是降解塑料?使用降解槊料有什么意义?降解槊料是在保存期内各项性能能满足使用需要,而使用后在自然条件下能降解成为环境无害的物质的塑料。

2.降解塑料有哪些主要类型?

主要包括生物降解,光降解、化学降解(氧化降解、水降解)三种类型

第十一章绿色农药

1.农药如何通过食物链对人体造成伤害?

是生物富集作用

生物富集作用又叫生物浓缩,是指生物体通过对环境中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的积累,使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生物体吸收环境中物质的情况有三种:一种是藻类植物、原生动物和多种微生物等,它们主要靠体表直接吸收;另一种是高等植物,它们主要箪根系吸收;再一种是大多数动物,它们主要靠吞食进行吸收。在上述三种情况中,前两种属于宜?接从环境中摄取,后一种则需要通过食物链进行摄取。环境中的各种物质进入生物体后,立即参加到新陈代谢的各项活动中。其中,一-部分生命必需的物质参加到生物体的组成中,多余的以及非生命必需的物质则很快地分解掉并且排出体外,只有少数不容易分解的物质(如DDT)长期残留在生物体内°生物富集作用的研究,在阐明物质在生态系统内的迁移和转化规律、评价和预测污染物进入生物体后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利用生物体对环境进行监测和净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章

2、绿色化学的定义、及其与环境化学和环境治理的区别:

答: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它是利用化学原理和方法来减少或消除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反应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产物、副产物的使用和产生的新兴学科。是一门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污染的化学。

绿色化学与环境化学和环境治理的区别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污染物的分布、存在形式、运行、迁移及其对环境影响的科学。环境治理则是对已被污染了的环境进行治理,即研究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情况和治理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

而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物生成的新学科,它是利用化学原理来预防污染,不让污染产生,而不是处理已有的污染物。

1、什么是原子经济性?以一个化学反应为例计算解和非生物降解)

8.用辛醇-水分配系数表征有毒化学品毒性的一般准则是什么?

对于表现出麻痹型毒性的非离子有机化合物LogP<=5其致死性和慢性毒性均会随脂溶性呈指数增加

LogP>5时毒性随脂溶性指数减少,因此对生物活性降低

LogP5-8时长期接触有害的这类非离子型有机物呈现慢性毒性

LogP>=8时长期接触也表现不出毒性,因为此时水溶性很差,化学品变得没有生物活性

9.举例说明等电排置换是设计更加安全化学品的有效方法。

对苍蝇有相似的毒性,氨基甲酸酯的硅取代等电排置换物,更易于降解,对环境危害小。

1.汽车尾气中主要有哪些有害成分?其主要危害是什么?

NOX危害:能见度,增加交通事故,形成光化学烟雾、酸雨

CH:对眼、呼吸道、皮联有强烈的刺激作用S02:刺激眼睛和呼吸道形成酸雨

颗粒物:铅化合物对血液、骨骼、神经系统的细胞有损害

碳颗粒:能引起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等C02:导致温室效应

2.如何降低汽车尾气中有害成分的排放。O

1改善发动机质量2安装尾气净化装置3开发清洁汽油、清洁柴油4开发替代汽油、柴油的清洁燃料5以燃料电池为动力

1.化学工业中有哪些方面的能量需求?

O

1提供反应所需的能量2用热能加速化学反应3用冷却的方法控制化学反应4分离需要能量2.举出几个国内外化工节能的成功例子。美国氤氨公司开发的苯绝热硝化工艺

第十章环境友好的可降解物质

1.什么是降解塑料?使用降解塑料有什么意义?降解斓料是在保存期内各项性能能满足使用需要,而使用后在自然条件下能降解成为环境无害的物质的塑料。

2.降解塑料有哪些主要类型?

主要包括生物降解,光降解、化学降解(氧化降解、水降解)二种类型

第十一章绿色农药

1.农药如何通过食物链对人体造成伤害?

是生物富集作用

生物富集作用又叫生物浓缩,是指生物体通过对环境中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的积累,使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生物体吸收环境中物质的情况有三种:一种是藻类植物、原生动物和多种微生物等,它们主要靠体表直接吸收;另一种是高等植物,它们主要靠根系吸收;再一种是大多数动物,它们主要靠吞食进行吸收。在上述三种情况中,前两种属于直接从环境中摄取,后一种则需要通过食物链进行摄取。环境中的各种物质进入生物体后,立即参加到新陈代谢的各项活动中。其中,一部分生命必需的物质参加到生物体的组成中,多余的以及非生命必需的物质则很快地分解掉并旦排出体外,只有少数不容易分解的物质(如DDT)长期残留在生物体内。生物富集作用的研究,在阐明物质在生态系统内的迁移和转化规律、评价利预测污染物进入生物体后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利用生物体对环境进行监测和净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章

2、绿色化学的定义、及其与环境化学和环境治理的区别:

答: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它是利用化学原理和方法来减少或消除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反应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产物、副产物的使用和产生的新兴学科。是一门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污染的化学。

绿色化学与环境化学和环境治理的区别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污染物的分布、存在形式、运行、迁移及其对环境影响的科学。环境治理则是对已被污染了的环境进行治理,即研究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情况和治理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

而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阻I上污染物生成的新学科,它是利用化学原理来预防污染,不让污染产生,而不是处理巳有的污染物。

1、什么是原子经济性?以一个化学反应为例计算解和非生物降解)

8.用辛醇-水分配系数表征有毒化学品毒性的一,般准则是什么?

对于表现出麻痹型毒性的非离子有机化合物LogPC5其致死性和慢性毒性均会随脂溶性呈指数增加

LogP>5时毒性随脂溶性指数减少,因此对生物活性降低

LogP5-8时长期接触有害的这类非离子型有机物呈现慢性毒性

LogP>二8时长期接触也表现不出毒性,因为此时水溶性很差,化学品变得没有生物活性

9.举例说明等电排置换是设计更加安全化学品的有效方法。

对苍蝇有相似的毒性,缄基甲酸酯的硅取代等电排置换物,更易于降解,对环境危害小。

1.汽车尾气中主要有哪些右害成分?其主要危害是什么?

NOX危害:能见度,增加交通事故,形成光化学烟雾、酸雨

CH:对眼、呼吸道、皮联有强烈的刺激作用S02:刺激眼睛和呼吸道形成酸雨

颗粒物:铅化合物对血液、骨骼、神经系统的细胞有损害

碳颗粒:能引起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等C02:导致温室效应

2.如何降低汽车尾气中有害成分的排放。O

1改善发动机质量2安装尾气净化装置3开发清洁汽油、清洁柴油4开发替代汽油、柴油的清洁燃料5以燃料电池为动力

1.化学工业中有哪些方面的能量需求?

O

1提供反应所需的能量2用热能加速化学反应3用冷却的方法控制化学反应4分离需要能量2.举出儿个国内外化工节能的成功例子。美国机氨公司开发的苯绝热硝化工艺

第十章环境友好的可降解物质

1.什么是降解塑料?使用降解塑料有什么意义?降解塑料是在保存期内各项性能能满足使用需要,而使用后在自然条件下能降解成为环境无害的物质的塑料。

2.降解塑料有哪些主要类型?

主要包括生物降解,光降解、化学降解(氧化降解、水降解)三种类型

第十一章绿色农药

1.农药如何通过食物链对人体造成伤害?

是生物富集作用

生物富集作用又叫生物浓缩,是指生物体通过对环境中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的积累,使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生物体吸收环境中物质的情况有三种:一种是藻类植物、原生动物和多种微生物等,它们主要靠体表直?接吸收;另一

种是高等植物,它们主要靠根系吸收;再一种是大多数动物,它们主要靠吞食进行吸收。在上述三种情况中,前两种属于直接从环境中摄取,后一种则需要通过食物链进行摄取。环境中的各种物质进入生物体后,立即参加到新陈代谢的务项活动中。其中,一-部分生命必需的物质参加到生物体的组成中,多余的以及非生命必需的物质则很快地分解掉并且排出体外,只有少数不容易分解的物质(如DDT)长期残留在生物体内。生物富集作用的研究,在阐明物质在生态系统内的迁移和转化规律、评价和预测污染物进入生物体后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利用生物体对环境进行监测和净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章

2、绿色化学的定义、及其与环境化学和环境治理的区别:

答: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它是利用化学原理和方法来减少或消除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反应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产物、副产物的使用和产生的新兴学科。是一门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污染的化学。

绿色化学与环境化学和环境治理的区别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污染物的分布、存在形式、运行、迁移及其对环境影响的科学。环境治理则是对已被污染了的环境进行治理,即研究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情况和治理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

而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物生成的新学科,它是利用化学原理来预防污染,不让污染产生,而不是处理已有的污染物。

1、什么是原子经济性?以一个化学反应为例计算好,即使发生吸收也易于排泄。

◎增大物质分子与葡萄糖醛酸、氨基酸结合的可能性或使分子易于乙酰化

(2)增大可生物降解性

2、避免物质的直接毒性

(1)选择无毒物质

(2)选择官能团

◎避免使用有毒官能团

如过去挡风玻璃胶粘剂全部采用异劄酸脂作交联剂,毒性很大。现在采用乙酰醋酸脂代替异机酸脂作粘性交联剂,避免了毒性。

◎对右毒官能团进行结构屏蔽

就是为了避免毒害暂时将有毒官能团转化,当需要时再将原来的官能团释放出来。其缺点是原子经济性降低。

3、避免间接中毒

这里间接中毒(也称生物活化)是指物质在初始结构时并不具有毒性,但它进入人体后,会转化为有毒的物质,如致癌物质。

◎不使用具有生物活化途径的分子

◎对可生物活化的结构进行生物好,即使发生吸收也易于排泄。

◎增大物质分子与葡萄糖醛酸、氛基酸结合的可能性或使分子易于乙酰化

(2)增大可生物降解性

2、避免物质的直接毒性

(1)选择无毒物质

(2)选择官能团

◎避免使用有毒官能团

如过去挡风玻璃胶粘剂全部采用异策酸脂作交联剂,毒性很大。现在采用乙酰醋酸脂代替异策酸脂作粘性交联剂,避免了毒性。

◎对有毒官能团进行结构屏蔽

就是为了避免毒害暂时将有毒官能团转化,当需要时再将原来的官能团释放出来。其缺点是原子经济性降低。

3、避免间接中毒

这里间接中毒(也称生物活化)是指物质在初始结构时并不具有毒性,但它进入人体后,会转化为有毒的物质,如致癌物质。

◎不使用具有生物活化途径的分子

◎对可生物活化的结构进行生物好,即使发生吸收也易于排泄。

◎增大物质分子与葡萄糖醛酸、氨基酸结合的可能性或使分子易于乙酰化

(2)增大可生物降解性

2、避免物质的直?接毒性

(1)选择无毒物质

(2)选择官能团

◎避免使用"毒官能团

如过去挡风玻璃胶粘剂全部采用异氤酸脂作交联剂,毒性很大。现在采用乙酰醋酸脂代替异机酸脂作粘性交联剂,避免了毒性。

◎对有毒官能团进行?结构屏蔽

就是为了避免毒害暂时将有毒官能团转化,当需要时再将原来的官能团释放出来。其缺点是原子经济性降低。

3、避免间接中毒

这里间接中毒(也称生物活化)是指物质在初始结构时并不具有毒性,但它进入人体后,会转化为有毒的物质,如致癌物质。

◎不使用具有生物活化途径的分子

◎对可生物活化的结构进行生物好,即使发生吸收也易于排泄。

◎增大物质分子与葡萄糖醛酸、氨基酸结合的可能性或使分子易于乙酰化

(2)增大可生物降解性

2、避免物质的宜接毒性

(1)选择无毒物质

(2)选择官能团

◎避免使用有毒官能团

如过去挡风玻璃胶粘剂全部采用异氧酸脂作交联剂,毒性很大。现在采用乙酰醋酸脂代替异氤酸脂作粘性交联剂,避免了毒性。

◎对右毒官能团进行结构屏蔽

就是为了避免毒害暂时将有毒官能团转化,当需要时再将原来的官能团释放出来。其缺点是原子经济性降低。

3、避免间接中毒

这里间接中毒(也称生物活化)是指物质在初始结构时并不具有毒性,但它进入人体后,会转化为有毒的物质,如致癌物质。

◎不使用具有生物活化途径的分子

◎对可生物活化的结构进行生物1、均相催化与多相催化各具有哪些优缺点?就如何避免均相催化的缺点评述当今均相催化的发展趋势。

解答:均相催化剂和多相催化剂相比较,各右其优点和缺点。从表面上看,似乎均相催化的优点多于多相催化,例如在均相催化中,一般认为全部金属原子均参与构成活性物种,它们具有确定的均一结构,催化剂的活性高,反应条件温和(节能),同时反应的选择性高(节省原材料);但是,均相催化剂与产品的分离问题,带来了工程上的困难,这—?严重的缺点使均相催化剂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如何将均相催化与多相催化的优点结合,同时乂避免它们的缺点?均相催化剂的多相化可能是达到此一日标的一条现实可行的途径。近十年来,均相催化剂多相化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重视,每年发表的论文数tl日益增多。有关这方面的工作,文献中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表这词汇,例如:多相化(heterogenization)、固定化(immobilization)、负载(supporting)、锚定 (anchoring) >杂化相(hybridphase)等等,它们虽有着各自的定义,适用于不同的场合, 不完全是同义语,但笼统地说,它们都具有共同的类似含义。关于均相催化剂多相化的研究,文献中巳经出现了一些很好的综述和专著。均相催化剂多相化后的特点是:从整体上看它是多相的,但从分子水平来看,它却更接近可溶的均相体系。因此,各种催化剂具有均相、多相两类催化剂之间的某些性质。目前几乎所有的均相催化领域,例如聚合、谈基合成、加氢、氧化、同系化、异构化、歧化、不对称合成及固氮等,都有多相化的研究报道。Hartley将这类负载的金属络合物催化剂称之为“新一代的催化剂”也是不无理由的。

分离科学思考题答案 2范文

分离科学思考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截留率:指溶液经超滤处理后被膜截留的溶质量占溶液中该溶质总量的百分率。 水通量:纯水在一定压力温度0.35MPa25℃下试验透过水的速度。 浓差极化:电极上有电流通过时电极表面附近的反应物或产物浓度变化引起的极化。 分配系数:物质在两种不相混的溶剂中平衡时的浓度比HLB值: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性平衡的定量反映。 萃取因素:影响双水相萃取的因素包括聚合物体系无机盐离子体系PH体系温度及细胞温度的影响。 带溶剂:易溶于溶剂中并能够和溶质形成复合物且此复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又容易分解的物质也称为化学萃取剂。 结晶:.物质从液态溶液或溶融状态或气态形成晶体。 晶核:过饱和溶液中形成微小晶体粒子是晶体生长必不可少的核心。 重结晶:利用杂质和洁净物质在不同溶剂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将晶体用合适的溶剂再次结晶以获得高纯度的晶体操作。 双水相萃取: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两水相间分配系数的差异进行的分离操作。 超临界流体萃取:利用超临界流体作为萃取剂对物质进行溶解和分离。 离子交换技术:通过带电的溶质分子与离子交换剂中可交换的离子进行交换而达到分离纯化的方法。 膜污染:指处理物料中的微粒胶体或溶质大分子与膜存在物理化学作用或机械作用而引起的在膜表面或膜孔内吸附沉积造成膜孔径变小或堵塞使膜产生透过流量与分离特性的不可逆变化现象。 凝聚值:胶粒发生凝聚作用的最小电解质浓度。 精馏: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异及回流手段来实现分离液体混合物的单元操作。 最小回流比:当回流比减小到某一数值后使两操作线的交点d落在平衡曲线上时图解时不论绘多少梯级都不能跨过点d表示所需的理论板数为无穷多相应的回流比即为最小回流比萃取精馏:向原料液中加入第三组分称为萃取剂或溶剂以改变原有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而得到分离。 共沸精馏:体系中加入一个新的组分称为共沸剂共沸剂与待分离的组分形成新的共沸物用精馏的方法使原体系中的组分得到分离。 凝聚:指在投加的化学物质铝、铁的盐类作用下胶体脱稳并使粒子相互聚集成1mm大小块状凝聚体的过程。 絮凝:指使用絮凝剂天然的和合成的大分子量聚电解质将胶体粒子交联成网形成10mm大小絮凝团的过程。其中絮凝剂主要起架桥作用错流过滤称切向流过滤:在压力推动下悬浮液以高速在管状滤膜的内壁作切向流动利用流动的剪切作用将过滤介质表面的固体滤饼移走而附着在滤膜上的滤饼很薄因而能在长时间内保持稳定不变的过滤速度。 比移值:在薄层色谱中被测物质移动的相对距离。 二、简答题 1.简述进行料液予处理的目的并说明常用的料液预处理方法目的:促进从悬浮液中分离固形物的速度提高固液分离的效率方法:凝聚和絮凝加热法调节悬浮液的PH值杂蛋白的去

绿色化学答案

思考题 第一章3 1、21世纪人类面临的4大问题是什么? 2、人类面临的几大环境问题及其原因是什么? 3、绿色化学定义的5个内涵是什么? 4、绿色化学的内涵-5个R是什么? 5、原子经济性是什么? 6、绿色化学的5大任务是什么? 7、绿色化学十二原则-Anastas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第二章4 1、简述化学工业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2、化学工业的发展历史阶段及内涵。 3、环境友好的化学技术的含义是什么? 4、生物质化工转化的主要内涵。 5、纤维素制乙醇的主要过程和技术难点。 6、简述催化技术的特点。 7、催化技术的进展主要在哪几个方面? 第三章5 1、设计安全无毒化学品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2、设计安全无毒化学品的外部和内部效应原则是什么? 3、设计安全无毒化学品的外部效应原则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4、设计安全无毒化学品的内部效应原则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5、设计安全有效化学品的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6、化学品的致毒途径和根源。 7、化学品的吸收、分散和代谢。 8、含有那些化学结构的物质毒性较大? 9、等电排置换设计。 第四章 9 1、硅-碳等电排置换法设计安全无毒化学品的原理是什么? 2、设计可生物降解的化学品的重要性。 3、生物降解的细菌基础是什么? 4、不易生物降解的化学结构有哪些? 5、水生生物毒性定量构效关系构筑的常用物理性质有哪些? 6、影响水生生物毒性的物理和化学因素有哪些? 7、表面活性剂对水体和水生生物的危害?如何防止?

第六章11 1、绿色化学反应举例。 2、亚氨基二乙酸钠合成的新路线。 3、环氧丙烷生产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何优缺点? 4、合成己二酸和邻苯二酚的传统方法和新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 5、绿色原料举例。 6、超临界CO2中的反应举例。 7、对比异布洛芬的新、旧合成路线,说明其技术创新的关键。 8、更安全的化学品举例,所得到的启示。 第七章17 1、高效均相和多相催化技术有哪几类? 2、生物催化和仿生催化的优点。 3、酶的分类。 4、固定化酶技术的优点。 5、环境友好的溶剂中的有机反应。 6、固相合成对载体的基本要求。 7、不对称催化合成有哪几种方法?有何优缺点?

9-周围神经系统复习思考题答案资料

周围神经系统复习思考题答案 【填空题】 1.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物质基础是反射弧,包括 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5个部分组成。 2.31对脊神经包括8 对颈神经,12 对胸神经, 5 对腰神经, 5 对 骶神经和 1 对尾神经。 3.脊神经中含有4种纤维成分,即躯体感觉纤维、躯体运动纤维、 内脏感觉纤维和内脏运动纤维。 4.脊神经干很短,出椎间孔后立即分为4支即前支、后支、脊膜支 和交通支。后者又可分为白交通支和灰交通支。 5.在人类胸神经前支保持原有的节段性走行和分布,其余各部脊神经前 支交织成丛,形成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4个神经丛。 6.颈丛皮支主要有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锁骨上神经 ,肌支主要有膈神经。 7.臂丛有三个束,分别称为内侧束、后束和外侧束。 8.臂丛在锁骨下部有至上肢的五大分支,即肌皮神经、正中神经、 尺神经、桡神经和腋神经。 9.支配前锯肌的神经是胸长神经,支配背阔肌的神经是胸背神经, 支配肱桡肌的神经是肌皮神经,支配三角肌的神经是腋神经,支配拇收肌的神经是尺神经。 10.肱骨外科颈骨折时,易损伤腋神经,致方形肩畸形;肱骨中段骨 折,易损伤桡神经,致垂腕畸形;肱骨内上髁骨折,可能损伤尺神经,致爪形手畸形。 11.股神经最长的一个皮神经称隐神经,大腿肌前群由股神经支配, 内收肌群主要由闭孔神经支配,后群肌主要由坐股神经支配。12.臀大肌由臀下神经支配,股二头肌由坐骨神经支配,腓肠肌由 胫神经支配,胫骨前肌由腓深神经支配。 13.腓骨颈骨折常伴随腓总神经损伤,导致小腿肌前群和外侧群瘫 痪,呈马蹄内翻足畸形。 14.胫神经损伤后主要表现为小腿后群肌无力,出现钩状足畸形。 15.脑神经中含有7种纤维成分,即:一般躯体感觉纤维、特殊躯体感 觉纤维、一般内脏感觉纤维、特殊内脏感觉纤维、躯体运动纤维、一般内脏运动纤维和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16.脑神经中,属于感觉性的脑神经有嗅神经、视神经和前庭蜗神经 ;属于运动性的脑神经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属于混合性的脑神经有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 17.动眼神经分别支配眼球的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 上睑提肌、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 18.三叉神经的三大分支名称是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 19.一侧展神经损伤可引起外直肌瘫痪,产生内斜视。 20.面神经在面神经管内的分支有鼓索、岩大神经和镫骨肌神经; 其颅外分支有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

大学语文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大汇总

第一讲《蒹葭》思考题 1. 你还能举出几首临水怀人的诗词作品吗? 如《诗经·陈风》中的“东门之池”、“泽陂”,《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温庭筠的《梦江南》等。 2. 有的诗内容十分确定,有的诗可以多种理解,请你结合本文分析其中的原因何在。 诗内容确定,主要是所写对象具体;而含蓄的诗歌,力图使诗歌表现的对象给人以不确定性,难以指实,如本篇中的“在水一方”的美人,可以指情感世界的恋人,也可以指家国渴慕的贤人。 3. 本诗的复沓形式与表现的思想感情之间有什么关联? 它的艺术作用在于很好地表现事物进展的顺序和 程度,协调诗的韵律节奏,强化诗的音乐美和抒情气氛,增强表情达意的审美效果。 4. 在当代文艺作品里,有没有采用这种方式表达情思的?请举几例。 当代作品中经常运用复沓形式表达情思,而且是很普遍的艺术手法。如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他》、康白情《江南》、沈尹默《月夜》等。 第二讲《无题》李商隐思考题 1. 你认为诗中的男主人公是否是诗人自己? 供学生独立思考 2. 与《长恨歌》那种内容十分明确的爱情诗相比,这种含混朦胧的作品的长处与短处各有哪些? 本诗具体内容的含混及缺失,反而提供给读者进行联想、想象的空间,更能引发不同读者多方面的感受。缺点是不太适合痛快淋漓地表达情感以及叙述事件。 3. 能否再举出几首具有朦胧美的诗作? 如阮籍《咏怀》、白居易《花非花》、李商隐《锦瑟》、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纱”等。 第三讲庄子秋水思考题1. 你认为这种对话体在说理时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不 足? 对话体多通过两个人物的问答和辩论来阐述道理,善于将不同思想的碰撞或逻辑思辨的过程有机地呈现出来,其语言也容易具有生动、活泼和个性化的特点。其不足之处是思路和逻辑有时不够严谨。 2. 在先秦诸子中,还有谁喜欢用寓言故事来阐述其哲学思想? 韩非子。《韩非子》中的《内储说》、《外储说》、《说林》、《喻老》、《十过》皆为寓言故事之专集,其数量居先秦散文之首。然其寓言主要取材于历史和现实,与庄子寓言的奇幻谲怪呈现为完全不同的风格。 3. 在阐述哲理时,本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指出来,并说明其效果如何。 拟人、比喻、对比、排偶,说理形象而有力。 4. 本文中有若干语句,在后世化为人们习用的成语,请指出来。 望洋兴叹、贻笑大方、坐井观天、太仓稊米。 5. 比较庄子和孟子的文章风格,谈谈二者间有何差别? 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讨论。 第四讲韩愈与潮州文化思考题 1. 苏轼曾说:“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分析此说是否有道理。 苏轼的说法带有些夸张的成分,不过也指出此文饱蘸着作者真情的特点。 2. 后人认为袁枚的《祭妹文》,乃是本文的接踵之作。通过比较两文,你能否找出祭文佳作的一些共通之处? 《祭十二郎文》饱含着韩愈对十二郎的满腔真情,袁枚《祭妹文》也通篇充盈着兄妹之间的诚挚、亲密之情。故而,祭文的最可贵处,在于能抒写真情,有真情贯注于其中。

绿色化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化学是一门试图了解物质性质和物质发生反应的科学。(∨×) 2.化学的历史可追溯到有历史记载以前的时期。() 3.世界上的万物都是由化学物质构成的。() 4.氦(He)是单原子分子。() 5.地球上没有“与化学物质无关”的物质。() 6.天然物质对人类总是有益的。() 7.天然物中没有任何化学物质。() 8.化学家也在为化学工业之外的许多领域进行工作。() 9.相同分子式的化合物具有相同的结构。() 10.“反应停”的教训告诉公众:缺乏对化学的深入了解,可能会导致严重灾乱。() 11.利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 12.用箭头表示的化学方程式一定不可以用于计算。() 13、CH4是比CO2更危险的温室气体。() 14、天然气水合物即“可燃冰”,其可能是未来的清洁能源。() 15.N0是有害的。() 16.E因子越大,原子经济性越好。() 17.原子利用率越大,E因子越小。() 18.更为精确地评价一种合成方法相对于环境的好坏,应用EQ衡量。() 19.绿色化学最根本的特征是零排放。() 20.电合成基本上可以说是无公害的绿色化学工艺。() 21.无溶剂的固相合成符合绿色化学的潮流。() 22.水为溶剂的合成法,是符合绿色化学的。() 23.Diels-Alder反应是合成六元环类化合物的重要反应,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24.水相下的Diels-Alder反应是绿色化学中反应溶剂(或实验手段)的绿色化。() 25.超临界流体合成法,是符合绿色化学的。() 26. H2O2的乙基葸醌法循环生产,是典型的零排放例子。() 27.在线检测就是保护,是绿色化学的体现之一。() 28.溶剂涂料都不可能是绿色涂料。() 29.溶剂涂料中的溶剂用量大大减少,甚至趋零化,也可以实现绿色涂料的开发。() 30.我国海洋涂料研究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31.水性涂料以水为分散介质,具有不燃、无毒、不污染环境和节省资源等优点。() 32.无铅汽油的开发,是绿色化学产物绿色化的体现。() 33.绿色食品就是“绿颜色”的食品。() 34.绿色食品就是天然食品,不合任何化学成分或化学元素,因此安全、环保。() 35.农业上的第一次绿色革命带来了高产,第二次绿色革命将带来农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36.严格地说,绿色食品也称为“有机食品”、“生态食品”。() 37.农药都是有毒的。() 38.“控制,而非灭绝”是绿色农药的根本目标。() 39.农药绿色化,是绿色化学的内容体现之一。() 40.绿色纺织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原材料的绿色化(即绿色纤维),二是绿色的纺织生产过程,尤其是使用绿色的纺织染整技术。因此,绿色纺织是一个系统工程。() 41.彩棉纤维实现了从纤维生产到成衣加工全过程的零污染。() 42.苎麻素以“中国草”著称于世,亚麻纤维以“西方丝绸”、“第二皮肤”的美誉而闻名于世。()43.天然竹纤维是会呼吸的纤维。() 44.粘胶纤维一经面世,就引起了纺织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且被誉为“21世纪纤维”、“绿色纤维”、“革命性纤维”。() 45.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生产的绿色环保大豆纤维,已投入工业化生产,是世界首创。()46.蜘蛛丝是目前比强、比模最高的可降解纤维。() 47.甲壳素纤维具有极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具有抗菌、保健等功能,是理想的卫生、保健纺织品和医用材料,适于作内衣、医用缝线和医用敷料等。() 48.CFC的代用品HCFCs和HFCs都还只是绿色制冷剂的过渡性替代品。() 49.含磷洗涤剂中无机助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络合钙离子、镁离子等软化洗涤硬水。() 50.4A沸石是理想的无磷助剂产品,其对环境一定没有影响。() 51.取代含磷合成洗涤剂的最终产品可能是传统的肥皂,其可能代表了绿色洗涤的未来。()52.甲醛是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也是污染程度最重的室内空气污染源。() 53.二甲苯的毒性较苯要小,可广泛代替苯作为油漆、涂料和防水材料的溶剂或稀释剂。()54.氡看不见,嗅不到,是自然界唯一的天然放射性情性气体。() 55.绝对的环保装修材料是没有的,也没有绝对的绿色家居环境。()

医学免疫学第版课后思考题答案重点

一简述中枢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功能 中枢免疫器官:骨髓和胸腺 骨髓的功能:髓样祖细胞→粒细胞、单核、DC、①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产所: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 淋巴样祖细胞→B、T、NK细胞 ②B细胞和NK分化发育的产所 ③再次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主要产所:抗原再次刺激记忆B细胞(在外周) →活化B细胞随血液或淋巴返回骨髓→B细胞在骨髓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大量IgG,释放入血。 (注:外周免疫器官如脾脏和淋巴结也是再次应答产所,但其产生抗体速度快而持续时间短,不是血清抗原主要来源——主要来自骨髓。) 胸腺的功能: ①T细胞分化成熟的产所:经过阳性选择获得MHC限制性、经过阴性选择获得自身耐受性 ②免疫调节:胸腺基质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和胸腺肽类分子,促进胸腺和外周免疫器官的发育,促进免疫细胞(特别是T细胞)的发育。 ③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阳性选择后的T细胞的TCR若与胸腺基质细胞表面的自身pMHC 高亲和力则被消除。 试述淋巴结、脾和肠粘膜相关淋巴结的功能 淋巴结: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主要产所(T 75%,B25%) 初次免疫应答发生产所 过滤作用——有利于巨噬细胞清除抗原 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结深皮质区的HEV 脾脏(胚胎时期造血器官、人体最大外周免疫器官) : 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主要产所(T 60%,B 40%) 初次免疫应答发生产所 过滤作用——有利于巨噬细胞清除抗原 合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如补体 MALT :参与粘膜局部免疫应答 其中的B-1细胞产生分泌IgA,抵御病原微生物。 二淋巴细胞再循环?其生物学意义? 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 生物意义:补充新的免疫细胞、增加与APC接触的机会、将免疫信息传递给其他免疫成分。三试述抗原的基本特性? 四影响抗原应答的主要因素 A抗原分子的理化性质 a化学性质:P、糖蛋白、脂蛋白、多糖类、LPS及肿瘤细胞的DNA、组蛋白 b分子量大小:>10KD,分子量大的免疫原性强 c结构复杂性:含芳香族AA的Ag免疫原性强。 d分子构像:抗原表位 e易接近性:抗原表位被淋巴细胞受体接近容易程度,易接近免疫原性强 f物理状态:颗粒性抗原免疫原性强 B宿主方面的因素:遗传因素,年龄、性别及健康状态 C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抗原进入机体的数量、途径、次数、两次免疫的间隔时间、佐剂的应用和类型。

“绿色化学”期末复习思考题(模拟试卷A)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绿色化学”期末复习思考题(模拟试卷A)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10分,计10题,每题1分 标准答案:ABDFC BABAD 二、多项选择题36分,计18项,选对1项加2分,选错1项扣2分 标准答案: 1、BC 2、ABC 3、ABC 4、ABD 5、CE AB 6、CD 7、CE 三、判断题10分,计10题,每题1分 标准答案:乂√乂√乂√乂乂乂乂(对划“√”、错划“乂”) 四、简答题12分 1、评分标准:4分 第一个问题――回答“不一定”,给1分 第二个问题――实际反应中存在的多种情况:有平行反应、产率不一定等于100%、平衡转化率不高等情况都可能产生副产物。只要指出一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就给3分。 2、评分标准:8分 第一个问题答题要点:共同点一一减少污染或保护生态环境。1分 不同点――传统环境保护是后期治理,绿色化学是源头治理。 1分 (注:文字表达可以多样,只要内容涵盖了答题要点就给分) 第二个问题答题要求:结合实际(可以是具体的污染事件,也可以是宏观上的环境问题)4分,说明后期治理带来的两方面弊端:污染问题仍没有解决或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1分,治理费 用越来越大1分。 五、综合题12分H=1、Cl=35.5、O=16、Cu=63.5、N=14 评分标准:⑴计算方法正确3分,计算结果正确3分: 甲方案原子利用率=M Cu(NO3)2/M Cu+4M HNO3 =187.5/315.5=59% 乙方案原子利用率=3M Cu(NO3)2/3M Cu+8M HNO3 =562.5/694.5=81% 丙方案原子利用率=2M Cu(NO3)2/2M Cu+4M HNO3+M O2=375/411=91% [Cu(NO3)2=187.5 HNO3 =63 4M HNO3=252 8M HNO3 =504 2M Cu =127 3M Cu =187.5] ⑵评估分析要点4分:从原子利用率和副产物的污染两方面进行分析,只分析一方面给2 分。丙方案原子利用率最高,且副产物没有污染,而甲、乙两方案原子利用率较低,且副 产物NO 、NO2均会污染空气;⑶2分:选择丙方案最佳。 六、论述题20分 评分标准及答题要点: 污染问题和资源问题主要由传统的化学化工引起,所以必须从化学化工抓起。要求答题内容围绕当前环境或健康或资源等问题(只要涉及到一方面即可,可以是宏观上的概况,也可以是具体的事件)的成因、危害及为什么要通过绿色化学途径去解决等三方面去阐述。答题要点全面、中心突出14分(成因或危害未答各扣4),阐述合理、逻辑严密、文笔流畅6分。字数不够,酌情扣2-4分。

脊髓灰质炎试题及答案

脊髓灰质炎培训试题 单位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 1、脊髓灰质炎感染者,依据其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隐性感染或无症状型、顿挫型、无瘫痪型和瘫痪型4型,其中以隐性感染或无症状型最多见, 瘫痪型最少见。 2、对人类致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 新肠道病毒。 二、选择题 1、脊髓灰质炎病毒最主要的感染类型是 (A )隐型感染B急性感染C慢性感染 D潜伏感染E慢性感染 2、脊髓灰质炎病毒排出体外主要通过 A鼻分泌物B眼分泌物(C )粪便 D小便E飞沫 3、脊髓灰质炎多见于 A (儿童)B青壮年C孕妇D农民E制革工人 4、肠道病毒不会引起的疾病是 A脊髓灰质炎B急性出血性结膜炎C心肌炎 D疱疹性咽峡炎 E (流行性乙型脑炎) 5、柯萨奇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 (呼吸道)B消化道C蚊虫叮咬 D血液和血制品E母婴传播 三、简答题 1、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注意事项: ①冬春季服用;②避免开水;③有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功能缺陷者,以及有心、 肝、肾脏疾患者,忌服;④疫苗偶有低热、腹泻

2、脊髓灰质炎的传染源是什么?它是如何传播的?人是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病人、隐性感染者都是传染源。其中隐性感染者及轻型无麻痹病人由于数量多且不易被发现,而成为主要传染源。感染者通过粪便排毒,数量多且持续时间长,可达数周至数月。以消化道传播为主要途径,被粪便污染的手、食品等等是主要传播媒介。在卫生状况较差的地区,主要途径是粪- 口传播,在流行期和卫生条件较好的地区,咽部排毒为重要的传播途径。 3、那些人容易感染脊髓灰质炎?潜伏期是多长? 多见于 5 岁以内的儿童。感染后可获同型病毒持久的免疫力。脊灰病毒由口进入胃肠道,潜伏期为3-5 天,一般7-14 天。

《绿色化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绿色化学思考题 1.二十世纪人类面临的环境危机是什么? ○1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导致全球变暖○2臭氧层空洞○3生物多样性减少○4酸雨成灾○5森林锐减○6土地沙漠化○7大气污染○8淡水资源污染○9海洋污染○10垃圾围城—最严重的城市病○11核冬天(核污染) 2.绿色化学的定义、特点及其与环境化学和环境治理的区别。 定义: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它是利用化学原理和方法来减少或消除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反应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产物、副产物的使用和产生的新兴学科。是一门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污染的化学。 特点:从科学观点看,绿色化学是对传统化学思维方式的创新和发展;从经济观点看,绿色化学为我们提供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符合经济持续发展的原理和方法; 从环境观点看,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保护环境的新科学和新技术方法。绿色化学是更高层次的化学。 与环境化学和环境治理的区别: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污染物的分布、存在形式、运行、迁移及其对环境影响的科学。环境治理则是对已被污染了的环境进行治理,即研究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情况和治理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而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物生成的新学科,它是利用化学原理来预防污染,不让污染产生,而不是处理已有的污染物。 3.绿色化学的十二条原则是什么? ○1防止污染优于污染治理;○2提高原子经济性;○3尽量减少化学合成中的有毒原料、产物;○4设计安全的化学品;○5使用无毒无害的溶剂和助剂;○6合理使用和节省能源;○7利用可再生资源代替消耗性资源合成化学品;○8减少不必要的衍生化步骤;○9采用高选择性催化剂优于使用化学计量助剂;○10产物的易降解性;○11发展分析方法,对污染物实行在线监测和控制;○12减少使用易燃易爆物质,降低事故隐患 第二章不产生三废的原子经济反应 1.什么是原子经济性及如何计算原子利用率。 绿色化学的“原子经济性”是指在化学品合成过程中,合成方法和工艺应被设计成能把反应过程中所用的所有原材料尽可能多的转化到最终产物中;化学反应的“原子经济性”(Atom economy)概念是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2.原子经济性与环境效益的相关性. ○1原子利用率越低,环境因子就越大,生产过程产生的废物就越多,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就越大。○2产品越精细复杂,E值越大。因为产品越复杂,生产步骤越多,原子利用率越低。○3原子经济反应是最大限度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3.提高化学反应原子经济性的途径有哪些? ○1开发新型催化剂;○2简化合成步骤;○3采用新合成原料。 第三章绿色合成让社区中毒的悲剧不再重演 1.光气和氢氰酸是生产哪些产品的原料?他们对人有什么危害? ○1光气(COCl2)又称碳酰氯,主要用于生产聚氨酯,也是生产染料、医药、农药和矿物浮选剂的原料。光气对人的危害:剧毒,吸入微量时可引起咳嗽、咽喉发炎、粘膜充血、呕吐等;重症时,引起肺部淤血和肺水肿;深度中毒时,引起血管膨胀、心脏功能丧失,导致急性窒息性死亡。 ○2氢氰酸主要用于生产聚合物的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系列产品、己二腈等。前者主要用于生产有机玻璃,也用于制造涂料、胶粘剂、润滑剂、皮革整理剂、乳化剂、上光剂和防锈剂等;后者是尼龙-66的重要中间体。氢氰酸对人的危害:无色液体或气体,极易挥发,能迅速被血液吸收,口服致死量一般在0.1-0.3g之间。

王志魁《化工原理》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2-1 流体输送机械有何作用? 答:提高流体的位能、静压能、流速,克服管路阻力。 2-2 离心泵在启动前,为什么泵壳内要灌满液体?启动后,液体在泵内是怎样提高压力的?泵入口的压力处于什么状体? 答:离心泵在启动前未充满液体,则泵壳内存在空气。由于空气的密度很小,所产生的离心力也很小。此时,在吸入口处所形成的真空不足以将液体吸入泵内。虽启动离心泵,但不能输送液体(气缚); 启动后泵轴带动叶轮旋转,叶片之间的液体随叶轮一起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沿着叶片间的通道从叶轮中心进口位置处被甩到叶轮外围,以很高的速度流入泵壳,液体流到蜗形通道后,由于截面逐渐扩大,大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 泵入口处于一定的真空状态(或负压) 2-3 离心泵的主要特性参数有哪些?其定义与单位是什么? 1、流量q v : 单位时间内泵所输送到液体体积,m 3/s, m 3/min, m 3/h.。 2、扬程H :单位重量液体流经泵所获得的能量,J/N ,m 3、功率与效率: 轴功率P :泵轴所需的功率。或电动机传给泵轴的功率。 有效功率P e :gH q v ρ=e P 效率η:p P e =η 2-4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有几条?其曲线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离心泵启动时,为什么要关闭出口阀门? 答:1、离心泵的H 、P 、η与q v 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特性曲线。共三条; 2、离心泵的压头H 一般随流量加大而下降 离心泵的轴功率P 在流量为零时为最小,随流量的增大而上升。 η与q v 先增大,后减小。额定流量下泵的效率最高。该最高效率点称为泵的设计点,对应的值称为最佳工况参数。 3、关闭出口阀,使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减至最小,以保护电动机。 2-5 什么是液体输送机械的扬程?离心泵的扬程与流量的关系是怎样测定的?液体的流量、泵的转速、液体的粘度对扬程有何影响? 答:1、单位重量液体流经泵所获得的能量 2、在泵的进、出口管路处分别安装真空表和压力表,在这两处管路截面1、2间列伯努利方程得: f V M H g u u g P P h H ∑+-+-+=221220ρ 3、离心泵的流量、压头均与液体密度无关,效率也不随液体密度而改变,因而当被输送液体密度发生变化时,H-Q 与η-Q 曲线基本不变,但泵的轴功率与液体密度成正比。当被输送液体的粘度大于常温水的粘度时,泵内液体的能量损失增大,导致泵的流量、扬程减小,效率下降,但轴功率增加,泵的特性曲线均发生变化。 2-6 在测定离心泵的扬程与流量的关系时,当离心泵出口管路上的阀门开度增大后,泵出口压力及进口处的液体压力将如何变化?

《绿色化学》思考题

《绿色化学》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 环境因子 2.“软”药剂 3. 产毒结构 4. Ⅱ相反应 5. 螯合作用 6. 电子等排物 7. 原子利用率 8. 超额毒性 9.“软”化学物质 10. 基团贡献法 10. 固定化溶剂 12. 离子液体 二、问答题 (一) 1. 工业上可用乙基蒽醌(A )以两步反应制备H 2O 2,其工艺流程可简单表示如下: 试问该法生产H 2O 2可否称为理想状态的“绿色化学”工艺?简述理由。 2. 举例说明在搞清楚一类结构相似的化合物构效关系后,进行分子修饰和操控来降低其毒性。 3. 使用离子溶液作有机合成溶剂有什么优点? 4. 简述酶催化反应的特点。 (二) 1. 比较说明绿色化学与传统化学、环境化学、环境治理的区别。 2. 举例说明在了解了有毒物质毒性机理后,进行分子修饰可大大降低其毒性。 3. 用实例说明什么是电子等排物,电子等排物在安全化学品设计和绿色化学过程设计中的意义。 4. 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作有机玻璃的单体,也用于制造其它树脂、塑料、涂料、粘合剂、润滑剂。其传统合成工艺为丙酮-氰醇法,即: 美国Shell 公司的开发成功了一条新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合成路线,即: O O C 2H 52OH OH C 2H 5O 2O O C 2H 5+ H 2O 2A

试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对新老工艺进行比较,说明新工艺的优点。 三、苯乙酸是一种重要有机化工原料,具有羧基、亚甲基氢和苯环的典型反应,生成许多有用的中间体,在医药、农药、香料等行业都有广泛的用途。传统工艺采用苄氯和氢氰酸反应合成。 1. 写出该过程的化学计量关系式和反应条件。 2. 计算该方法的原子利用率,用绿色化学观点分析该过程的不足。 3. 设计一条新的更接近绿色化学目标的苯乙酸合成路线。 4. 分析你设计的过程的绿色化学优点。 四、绿色表面活性剂、绿色农药、绿色催化剂、绿色塑料、绿色溶剂等是绿色化学研究的重要领域,选择其中之一,论述该领域的某些研究进展。 五、工业上生产环己酮肟采用氨、碳酸铵、二氧化硫、环己酮为原料,即先制备羟胺无机酸盐,再与环己酮反应制成环己酮肟。 1. 写出该过程的化学计量关系式和反应条件。 2. 计算该方法的原子利用率,用绿色化学观点分析该过程的不足。 3. 设计一条新的更接近绿色化学目标的环己酮肟合成路线。 4. 分析你设计的过程的绿色化学优点。 六、举例说明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及催化科学与技术对绿色化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七、我看绿色化学(写出自己的观点和评价)。

课堂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2.专有技术、专利权属于(B)。A.固定资产B.无形资产C.递延资产D.流动资产3.能长期使用,但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称为(B)。A.固定资产B.无形资产C.递延资产D.流动资产4.选出下列属于固定资产的选项:(AB)A.厂房B.高级保险柜C.专利D.原材料5.选出下列属于无形资产的选项:(ABCD)A.已申请专利的技术B.还没有申请专利的技术C.土地使用权D.商誉6.一个建设项目的总投资包括:(ACD)A.建设投资B.递延资产投资C.流动资金D.建设期借款利息7.项目总投资形成的资产可分为(ABCD):A.固定资产B.无形资产C.流动资产D.递延资产8.无形资产具有如下特征:(ABC)A.价值的不确定性B.不存在物质实体C.是企业有偿取得D.不可计量1.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称为(A):A.财务费用B.销售费用C.费用运输D.管理费用2.产品成本随产量的增减而成比例变化的费用是(B):A.固定成本B.可变成本C.半可变成本D.流动成本3.企业各个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称为(D):A.管理费用B.销售费用C.财务费用D.制造费用4.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称为(A):A.管理费用B.销售费用C.财务费用D.制造费用5.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为生产和销售产品而花费的全部成本和费用,称为(C):A.管理费用B.销售费用C.总成本费用D.可变费用6.作为经营成本,应在总成本费用中扣除的有(ABCD):A.折旧费B.摊销费C.维简费D.利息支出7.总成本费用包括(ABCD):A.管理费用B.销售费用C.财务费用D.生产成本E.制造费用8.生产成本包括(ABCD):A.直接材料费用B.直接工资C.其他直接支出D.制造费用E.管理费用9.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中都含有的费用是(ACD):A.工资B.劳动保护费C.修理费D.折旧费E.运输费1.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是:CA.销售总额B.销售收入C.利润D.利润率2.税后利润是指(B):A.利润总额减去销售税金B.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C.利润总额减去增值税D.利润总额减去营业税3.年利润总额等于(ABC):A.年销售收入B.减去年销售税金及附加C.减去年总成本费用D.减去年增值税E.减去年教育费附加1.征收营业税中,(B)税目规定5~20%幅度税率由地方自定。A.转让无形资产B.娱乐行业C.文化体育业D.邮电通信业2.(A)是以商品生产流通和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各环节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流转税。A.增值税B.消费税C.营业税D.企业所得税3.企业所得税统一实行的比例税率为(D)。A.3%B.17%C.20%D.25%4.增值税的低税率为(C)。A.0B.17%C.13%D.15%5.从利润总额中扣除的税种有(C)。A.增值税B.营业税C.所得税D.消费税6.下列企业或个人的哪些行为需要缴纳营业税。(ACD)A.转让一项专利B.出售一台生产设备C.出售一幢办公楼D.经营一家歌舞厅7.销售税金及附加是指(ABDEF)。A.资源税B.营业税C.所得税D.消费税E.教育费附加F.增值税第三章:1.现金流量图上,现金流出用(B)表示。A.箭头向上B.箭头向下C.箭头向左D.箭头向右2.在技术经济分析中采用(B)作为计算方法。A.单利法B.复利法C.相加原则D.单利法与复利法混合运用3.在同一投资系统中,处于不同时刻数额不同的两笔或两笔以上的相关资金,按照一定的利率和计息方式,折算到某一相同时刻所得到的资金数额是相等的,则称这两笔或多笔资金为(A)的。A.等值B.等额C.等息D.等价4.属于现金流量的是(ABD):A.现金流入B.现金流出C.现金转移D.净现金流量E.机器折旧5.假设一项工程3年完成,利率为10%,现有

化学工艺学复习思考题

化学工艺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1. 何谓化学工艺? H2 2. 化学工业的特点是什么? H6 3. 化学工业的原料资源是从何而来? H8-9 4. 化学工业的主要产品有哪几类? H10-14 第二章 1.名词解释:石油(H3)、天然气、干气、湿气( H7)、煤、煤干馏、煤气化、煤液化(H8)、化工生产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图(H12-13)、生产能 力、生产强度、时空收率、转化率、选择性、收率(H14-16)、单程转化率、 全程转化率、一次转化率、总转化率、平衡转化率、一次收率、平衡产率、 总收率(H17-22)、催化剂(H32)、 2.石油组成?石油中的化合物可以分为哪三类? H3 3.熟悉原油常、减压蒸馏工艺流程? H4-5 4.试比较馏分油的化学加工(二次加工)中催化重整、催化裂化、催化加氢裂化、烃类热裂解所采用原料、生成的产物、催化剂及流程特点区别? H6+书P15-19 5.煤的加工路线有哪三种? 6.化工生产过程有哪三步?原理预处理、化学反应、产品分离及精制 H11 7.何谓对于多反应体系,为什么要同时考虑转化率和选择性两个指标?(H14-22) 8.物料衡算及热量衡算。衡算的一般步骤 H42

9.催化剂有哪些基本特征?它在化工生产中起到什么作用?在生产中如何正确使用催化剂?(H32) 10.哪些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有较大影响?H27-30 第三章 1.名词解释:热泵绝热精馏 2.根据热力学反应标准自由焓和化学键如何判断不同烃类的裂解反应难易程度、可能发生的裂解位置及裂解产物;解释烷烃、环烷烃及芳烃裂解反应规律,造成裂解过程结焦生炭的主要反应是哪些?书54-61 3.在原料确定的情况下,从裂解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出发,为了获得最佳裂解效果,应选择什么样的工艺参数(停留时间、温度、压力……),为什么? 书66-70 4.提高反应温度的技术关键在何处?应解决什么问题才能最大限度提高裂解温度?书72-73 5.为了降低分压,通常加入稀释剂,试分析稀释剂加入量确定的原则是什么? H14, H18 6.试讨论影响热裂解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裂解原料,裂解温度和停留时间、烃分压、裂解深度书71-78 7.裂解气出口的急冷操作目的是什么?可采取的方法有几种,你认为哪种好。 为什么?H23-24 8.了解裂解炉的清焦原理,什么情况下需清焦?可采取的方法有几种? H26 9.裂解气进行预分离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裂解气要严格控制的杂质有哪些? 这些杂质存在的害处?用什么方法除掉这些杂质,这些处理方法的原理是什

脊髓病变习题

一、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半侧脊髓病变出现病变水平以下 A.同侧运动、痛温觉障碍,对侧深感觉障碍 B.对侧运动、痛温觉障碍,同侧深感觉障碍 C.同侧运动、深感觉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 D.同侧运动、对侧深浅感觉障碍 E.同侧运动、痛温觉和深感觉障碍 参考答案:C 2.不属于脊髓压迫症的疾病是 A.脊髓和神经根原发性肿瘤 B.急性硬膜外脓肿 C.椎管狭窄 D.脊柱转移性肿瘤 E.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参考答案:E 3.脊髓休克常见于 A.脊髓肿瘤 B.急性脊髓炎 C.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D.脊髓空洞症 E.脊髓血管畸形 参考答案:B 4.患者男,25岁。不慎被汽车撞伤,当时昏迷,醒后感四肢麻木无力。查:神清,四肢中枢性瘫,颈4以下的深浅感觉障碍。受损部位可能是 A.颈膨大 B.腰骶膨大 C.胸髓 D.颈膨大以上颈髓 E.脑挫裂伤 参考答案:D 解析:本例四肢均为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故病损应在颈膨大以上颈髓,答案为D。 5.脊髓硬膜外压迫性病变的特点是 A.以神经鞘瘤多见,表观为损痛-脊髓半横断-脊髓全横断损伤过程 B.以血管畸形多见,表现为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 C.以室管膜瘤多见,表现为分离性感觉障碍 D.以转移瘤多见,早期局部疼痛显著,脊髓受压症状出现相对较晚 E.以炎症多见,急性期表现为脊髓休克 参考答案:B

6.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是指 A.脊髓白质脱髓鞘或坏死所致的急性横贯性损害 B.椎管内占位病变而引起的脊髓受压 C.脊髓血管的发育异常 D.脊髓先天发育异常,胚胎期神经管关闭不全 E.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参考答案:A 7.急性横贯性脊髓炎和格林-巴利综合征的鉴别点是 A.四肢瘫 B.腱反射消失 C.肌张力低 D.无病理征 E.括约肌障碍 参考答案:E 8.急性横贯性脊髓炎和周期性瘫痪的临床表现鉴别点是 A.四肢瘫 B.腱反射消失 C.无病理征 D.肌张力低 E.有无传导束性感觉障碍 参考答案:E 9.治疗急性脊髓炎首选药物是 A.抗生素 B.维生素 C.皮质类固醇激素 D.神经生长因子 E.血管扩张剂 参考答案:C 10.对脊柱肿瘤描述不正确的是 A.脊柱原发性肿瘤多于转移瘤 B.常见的脊柱原发性肿瘤是肉瘤、血管瘤 C.转移瘤多来自肺、乳腺、甲状腺、前列腺等的恶性肿瘤 D.转移瘤症状的出现可先于原发病灶 E.脊柱转移瘤侵犯骨及椎管外软组织,早期表现为局部疼痛参考答案:A 11.下列疾病,何者易引起Bmwn-Sequard综合征 A.急性脊髓炎 B.髓外椎管内肿瘤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绿色化学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或清洁化学。绿色化学吸收了传统化学化工.环境.物理.生物.材料和信息等学科的最新理论和技术,代表了化学化工科学理念的重大变革,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本文介绍了绿色化学的一般概念及绿色化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从主要研究内容及发展现状和趋势等方面阐明了绿色化学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绿色化学,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当今时代,人类的生活与化学息息相关。无论是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同时,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了当今社会面临的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环境的重要因素。因此,可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绿色化学生产被人们提上了议事议程。 绿色化学简介: 名词解释: 按照美国《绿色化学》(Green Chemistry)杂志的定义,绿色化学是指:在制造和应用化学产品时应有效利用(最好可再生)原料,消除废物和避免使用有毒的和危险的试剂和溶剂。而今天的绿色化学是指能够保护环境的化学技术.它可通过使用自然能源,避免给环境造成负担、避免排放有害物质.利用太阳能为目的的光触媒和氢能源的制造和储藏技术的开发,并考虑节能、节省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量。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是近十年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新化学婴儿”。它涉及有机合成、催化、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等学科,内容广泛。绿色化学的最大特点是在始端就采用预防污染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世界上很多国家已把“化学的绿色化”作为新世纪化学进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重要性: 传统的化学工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已十分严重,目前全世界每年产生的有害废物达3亿吨~4亿吨,给环境造成危害,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化学工业能否生产出对环境无害的化学品?甚至开发出不产生废物的工艺?有识之士提出了绿色化学的号召,并立即得到了全世界的积极响应。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绿色化学给化学家提出了一项新的挑战,国际上对此很重视。1996年,美国设立了“绿色化学挑战奖”,以表彰那些在绿色化学领域中做出杰出成就的企业和科学家。绿色化学将使化学工业改变面貌,为子孙后代造福。

中小学教师思考题参考答案

中小学教师思考题参考答案: (初级职称学员作业) 针对案例1发表见解:学生对现行评价制度和评价方法的不满与无奈已并非偶发案例了。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评价的执行者——教师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时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我们首先认为这名教师不配评价学生,因为他无视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素质差异和基础差异,只凭借自己的主观看法武断下结论,甚至使用粗话做为评价语言,实在为人所不齿。从中暴露出了现行课程评价存在的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之间关系不平等的问题,这是评价动机的扭曲造成评价功能的缺失。做为人民教师,我们必须具有高度负责的工作精神和精湛的业务能力,用积极的态度、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鼓励学生不断走向进步,不断完善评价制度存在的缺陷,为进一步提升评价制度和方法做出自己的贡献。 针对案例2发表见解:(1)上述法条体现了《义务教育法(修订)》(2006)为切实保障义务教育健康发展、有序发展、均衡发展下定的决心、明确的责任和工作的目标,具有前瞻性、权威性、强制性、全面性、人文性等特点。(2)《义务教育法(修订)》(2006)强调的上述理念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以及国家的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积极意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义务教育法(修订)》(2006)修订的法条涉及义务教育工作需要贯彻落实的各个关键环节,为义务教育的进一步普及提供了可靠的法律支持,为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供了强大的后备力量,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史上一个光辉的里程碑。 针对案例3发表见解:影响以上三所学校的决策以及教师的教育行为的因素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客观的因素是三所学校所面对的教育对象各不相同,他们在学习目标上有着各自的标准,在学习生活上有着各自的追求,三所学校会很自然地成为按需施教者;主观的因素是三所学校的决策者都只顾眼前利益,没有考虑虹口同一区域内的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各自为政。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对这一因素的建设必须先从提高办学指导思想,更新育人理念做起,用主观努力改变客观环境,不给“挑剔”留空间,不给“取巧”献鲜花;不给“苦读”创条件,只给“育人”开绿灯,必要时可运用行政力量,彻底改变虹口区教育不均衡发展的格局。 针对案例4发表见解:《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在总则中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正确认识班主任工作,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在我看来,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班级管理的主阵地、活动实施的主心骨,在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事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