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实验

五年级科学实验
五年级科学实验

五年级科学实验

1、齿轮实验

一、实验题目:齿轮的作用

二、实验器材:厚纸板、图钉、剪刀、木板等。

三、操作步骤:

1、制作齿轮。用厚纸板制作大小两个齿轮,大齿轮20齿,小齿轮10齿。

2、将两个齿轮用图钉通过中心孔固定在木板上,让两个齿轮的齿相互咬合。

3、转动大齿轮看小齿轮有什么现象发生。

4、转动小齿轮看大齿轮有什么现象发生。

5、把现象记录下来。

记录:1、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时,大齿轮向()转()圈,小齿轮向()转()圈,可以()小齿轮的工作速度。

2、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时,小齿轮向()转()圈,大齿轮向()转()圈,可以()大齿轮的工作速度。

3、齿轮传动可以有()的作用。

2、研究斜面的作用

一、实验题目:斜面实验。

二、实验器材:圆木(长10厘米)、铁丝、测力计、长木板(长50厘米)、方木块。

三、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照下图组装。

3、用铁丝做轴,使圆木能绕轴转动。

4、通过测力计将圆木提起,用多少力,记录在纸上。

5、在桌面立一木块,从桌面到木块斜搭一块光滑的木板。通过测力计沿斜面上拉,用多少力。

6、分析比较,使用斜面省力。

3、帮助植物繁殖

一、实验题目:帮助植物繁殖。

二、实验器材:植物枝条(月季枝条、柳枝、杨枝)、小刀、小木箱或花盆、土、喷壶。

三、操作步骤:

1、将土放在木箱或花盆中,在土中挖一个洞,深度为插条长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2、选取有2-3个芽的月季(或柳、杨)枝条,用刀在节下削平,不要剥掉茎上的刺。

3、将削平的枝条插入挖好的洞中。

4、用手指轻轻按实插条的基部,用细孔喷壶喷洒足够的水,使土保持湿润。

4、模拟化石的形成

一、实验题目:模拟化石的形成

二、实验器材:沙子、熟石膏(或黏土或水泥)、纸盒、生物材料(贝壳、核桃、鱼骨等)、

一个碗、肥皂水。

三、操作步骤:

1、将沙子、熟石膏(或黏土或水泥)和水,在碗里混合,搅拌成糊状。

2、向纸盒中倒入一半石膏混合物(将剩余的石膏混合物封好,防止变硬),将涂抹过肥皂水的生物材料部分压入纸盒内的石膏混合物国。

3、晾至微干时,再涂上一层肥皂水,并将剩余的石膏混合物全部倒入盒中,将生物材料全部掩埋。

4、待石膏混合物全部干燥后,去掉外面的纸盒,敲开石膏混合物,看看自己的“化石”做得怎么样。

5.、自然力量对山脉的影响(一)

一、实验题目:温度对岩石的影响

二、实验器材:玻璃、酒精灯、试管夹、护目镜、冷水。

三、操作步骤:

1、取一块玻璃,仔细观察玻璃的表面,并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2、用试管夹夹住玻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3、加热一段时间后,把玻璃迅速放在冷水中。

4、重复以上过程3次,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

现象:

结论

注意:将玻璃放入冷水中时要小心,不要被破碎的玻璃伤着。

6、自然力量对山脉的影响(二)

一、实验题目:冰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二、实验器材:气球、纸盒、熟石膏、水、小木棒。

三、操作步骤:

1、用水填充一个小气球,直到像乒乓球一样大,扎紧后,把它放在纸盒中。

2、往纸盒中倒入一些糊状的熟石膏(熟石膏与水的混合物),用小木棒把充满水的气球推到熟石膏1下面厘米处,取出木棒。

3、放置一段时间,待熟石膏变硬时,从盒中取出,观察熟石膏的变化。

4、把熟石膏模型放置在冰箱的冷冻室,24小时后取出,仔细观察其变化。

5、待冷冻的熟石膏恢复到室温时,看看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现象:

结论

7、沙洲的形成

一、实验题目:沙洲的形成

二、实验器材:喷壶、沙土、各种大小的石子、2个托盘、报纸。

三、操作步骤:

1、先用土壤制作一个带有丘陵的自然景观。

2、用喷壶模拟“下雨”,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

结论

8.、卵石的形成

一、实验题目:验证磨圆作用实验。

二、实验要求:了解水流冲击及相互碰撞对岩石的磨圆作用。

三、实验器材:粉笔、广口瓶、水。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取白色粉笔三、四根,掰成约长10毫米的许多粉笔头。

3、将粉笔头放入广口瓶中,装上水,盖好。

4、用力摇动,磨圆后捞出观察。

现象:

结论

注意:

瓶中只灌1/3的水。

9、自制钟乳石

一、实验题目:自制钟乳石

二、实验器材:曲别针、线绳、两只烧杯或玻璃瓶、一个碟子、苏打晶体、水。

三、操作步骤:

1、分别向两只烧杯中注入半杯水。然后逐渐倒入尽可能多的苏打晶体,直至溶液不能再溶解晶体为止。

2、将线绳打一个结,并将线绳放在溶液中浸泡。然后把线绳两端分别浸在两个烧杯中,把碟子放在两只烧杯中间,用曲别针把线绳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上。

3、坚持观察4天,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

10、开采一个“矿”

一、实验题目:开采一个“矿”

二、实验要求:开采一个“矿”

三、实验器材:几种矿物、天平、信封、熟石膏混合物、锤子、棉布、泡沫塑料杯。

四、操作步骤:

1、设想自己小组是一个矿业公司,将要去开采金属矿产,给自己的矿业公司起个名字。

2、选取2-3种不同的矿物,各取一小块,分别称量其质量,并将矿物名称和质量记录在纸条上。将纸条放进一个信封,并在信封上写下本组矿业公司的名字,交给老师。

3、在泡沫塑料杯里倒入一层熟石膏混合物,加入一种矿物,再加一层熟石膏混合物,在熟石膏混合物上再放另一种矿物,做成“矿石体”。

4、把“矿石体”放置24小时使它坚固。并从杯中取出。在“矿石体”上写下本组矿业公司的名字,与其他小组的“矿石体”放在一起。

5、取出其他“矿业公司”的“矿石体”,想办法把“矿物”开采出来,并称量其质量。

11、煤的分离实验

一、实验题目:煤的分离实验

二、实验要求:煤的分离实验

三、实验器材:酒精灯、试管、带玻璃管的试管塞、棉花、煤。

四、操作步骤:

1、在试管内装入一定量的纯净煤,在试管口放点棉花,用带玻璃管的试管塞将试管口塞住。

2、在酒精灯上加热试管,直到试管里的煤发红。

3、把点燃的火柴放在玻璃管口处,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1

2

3

结论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 实验1: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验材料:水槽、试管、试管架、温水、碘酒、滴管、温度计等。 实验步骤:1、取两支试管,分别左右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唾液,并摇匀。 2、将两支试管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 3、过一会儿分别往两支试管中加入一滴碘酒,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没加唾液的淀粉液变成了浅蓝色,加了唾液淀粉液没有变色。 实验结论:唾液能消化淀粉。 实验2:检验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 实验材料:集气瓶、玻璃片、玻璃管、水槽、水等。 实验步骤:1、先收集一瓶人吸进的气体用玻璃片盖好,再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另一瓶人呼出的气体用玻璃片盖好。 2、将点燃的火柴先后放入两瓶气体内,观察其燃烧现象。 实验现象:把燃烧的火柴放入人吸进的气体后能继续燃烧,放入呼出的气体后立即熄灭。 实验结论:吸进和呼出气体的成分不同,吸进气体中的氧气含量多,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 实验3:测一测我们的脉搏 实验材料:秒表。 实验步骤:1、左手摸到右手的动脉。 2、静坐时,脉搏跳动的次数(1分钟):约70次。 3、轻微运动时,脉搏跳动的次数(1分钟):约90次。 4、剧烈运动时,脉搏跳动的次数每分钟:约110次。 实验结论:人在不同的状态下,心跳的次数不一样;同一状态下,不同的人心跳次数也不一样。 实验6:凸透镜成像实验规律 实验材料:蜡烛、纸屏、凸透镜 实验步骤:1、点燃蜡烛立在桌上,把凸透镜立在蜡烛和纸屏中间,使三者成一条直线。 2、左右移动凸透镜或纸屏,使蜡烛的像清晰的落在纸屏上。 实验现象:当凸透镜距蜡烛近,距纸屏远时,蜡烛的像是倒立的放大的实像;当凸透镜距蜡烛远,距纸屏近时,蜡烛的像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实验结论:凸透镜能使物体成像。 实验7:眼睛成像的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蜡烛、纸屏、两个凸度不一样的凸透镜、光聚座、火柴等 实验步骤:1、点燃蜡烛,把纸屏插在光聚座上,把凸度大的凸透镜放在蜡烛 和纸屏中间并放在同一水平位置上。火焰、镜面、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调整距离使纸屏上出现清晰蜡烛的像。 2、再把凸度小的凸透镜放在点燃蜡烛和纸屏的中间,火焰、镜面、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调整距离使纸屏上出现清晰蜡烛的像。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内容

一、种子萌发的条件 实验材料:大豆种子、培养皿、布、烧杯、筷子、细线、土、纸盒、水等 实验过程: 1、在两个瓶中分别放入同样的卫生纸或棉花,并在每个瓶中放入5—6粒菜豆的 种子。 2、保持1号内的种子干燥,经常向2号瓶中洒一些水,使纸或棉花始终保持潮湿状态,但不要让种子浸没在水里。 3、将两个瓶子同时放在相同的室温中,并保持光照的情况相同。 4、记录种子在第一天、第三天、第五天、第七天的萌发的情况。 实验现象:1号瓶中的种子没有萌发,2号瓶中的种子逐渐萌发。 实验结论:种子在干燥的环境中不会萌发,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 二、渗水实验 提出问题:哪种土壤的渗水能力强?哪种土壤的渗水能力弱?猜想假设:沙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好,黏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差。 器材试剂: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烧杯、水、渗水比赛演示器 实验过程: 1、向三个瓶中分别装进同样多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并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 3、过一段时间,对三个烧杯渗出的水进行比较。 实验现象:沙质土渗出的水最多,黏质土渗出的水最少 实验结论: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三、实验名称:研究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器材试剂:黑色纸袋、线绳、8株生长情况相似的绿豆苗、水。 实验过程: 1、将绿豆苗分成1、2两组,1组绿豆苗用黑色的纸袋套住,而2组绿豆苗不用黑色纸袋套住,放在有阳光的地方,两组绿豆苗同时浇适宜的水,一周后,观察植物生长情况并记录。 2、将绿豆苗分成1、2两组,1组绿豆苗用黑色的纸袋套住,放在阳光下,而2组绿豆苗也用黑色纸袋套住,放在冰箱的保鲜室里,两组绿豆苗同时浇适宜的水,一周后,观察植物生长情况并记录。 实验现象: 1、在实验1中第2组绿豆苗生长得好。 2、在实验2中第1组绿豆苗生长得好。 结论:植物的生长需要有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度。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测试题及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 1、体温计是根据__水银热胀冷缩_的原理制成的,40℃时水银体积(大)35℃时水银体积(小)。这种现象主要和水银内部的(微粒运动)有关。 2、太阳的热是通过(辐射)方式传播到地面上的,烧开水是通过(对流)方式传播热量的。 3、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和(方向)会慢慢地发生变化。(日晷)就是利用太阳下影子的这种变化而计时的。 4、滴水计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水漏完的时间,叫(泄水)型水钟;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接满的叫(受水)型水钟。 5、清水和盐水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一样)。 6、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造成了地球上(四季更替_)现象。 7、用手往下按一块在水中的泡沫,会感到手上有一种向上的力,这是泡沫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作用。 8、我们可以通过世界时区图来判断时间。它是以地球的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成(24)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相差(1)小时。 9、根据单摆的(等时性)特点,人们制成了摆钟。 10、许多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有些物体比较特殊,例如(4℃)以下的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二、判断题 (1)热水袋水温60℃,人的手接触热水袋,热量从手上向热水袋传递,这样的热传递形式叫热传导。(×)(2)羽绒衣产生的热量比衬衣多,所以冬天要穿羽绒衣。(×)

(3)如果一个物体在水中是沉的,那么它在食用油中一定是浮的。(×)(4)夏天自行车的轮胎的气不能打的太满,否则会因气体热胀而爆胎。(√)(5)地球的自转引起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周期为一年。(×)(6)提出“日心说”的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7)用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它在水中的沉浮状况也是不一样的。(√)(8)人们在观星时发现,天上的星星每天围绕着北极星顺时针旋转。(√)(9)有一只摆钟,每天总是走快一点,应该往下调节摆锤下面的螺母。(√)(10)测得某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为60克,浸没在水中时的重量为35克,那么这个物体放在水中会浮。(×)(11)人们用铁做锅,而不用铜做锅,是因为铁的导热本领比铜强. (×)(12)一分钟可以做很多事,例如人可以大约呼吸60次左右心跳20次左右。(×)三、选择题 (1)一个茄子在水中是浮的,把它切成四分之一大小后茄子在水中是(b)A沉B浮C无法判断 (2)相同体积的50℃水和10℃的水比较(a) A冷水重B热水重C无法判断 (3)往大小厚度相同的塑料杯、铁杯、陶瓷杯里倒热水,5分钟后杯中水凉的最快(a) A铁杯B塑料杯C陶瓷杯 (4)北京和乌鲁木齐的位置,北京在东面,乌鲁木齐在西面,一天中先迎来日出是(b) A乌鲁木齐B北京C无法判断 (5)100毫升水的滴漏实验中前10毫升的水和最后10毫升的水比较(b)A后10毫升滴的快B前10毫升滴的快C滴的速度一样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记录报告上册

实验课题 太阳和影子 实 验 目 的 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引导发现规律。 实 验 器 材 电筒、竹篾、小标杆。 实验过程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轨迹呈半圆周状,竹篾代表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轨迹;电筒代表太阳;小标杆代表地球上产生影子的物体。沿着竹篾自东向西移动开着灯的电筒,看竹篾中央小标杆的影子变化。 注意:电筒在竹篾上的位置保持不变;电筒始终照在小标杆上。 实 验结论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关系: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关系:

实验课题太阳钟 实 验 目 的 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移动和变化的规律制作简易的太阳钟。 实 验 器 材 实验过程 选择一个有阳光的地方,在地上垂直插一根小棍。当你的手表到达某一个整点时,就在木棍的投影处放一块石头作为记号,并把时间记录下来。 实验结论

实验课题昼夜交替 实 验 目 的 通过模拟实验,认识昼夜交替的成因。 实 验 器 材 电筒、地球仪。 实验过程电筒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固定手电筒,在地球仪上任选一点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地球仪上的明暗变化。 实 验 结 论 昼夜交替是结果,一个昼夜的时间约是小时。

实验课题看月亮 实 验 连续观察一个月月相变化,发现月相变化的规律。目 的 实 验 器 材 实 验 过 程 实 验 结 论

实验课题光的行进 实 验 目 的 验证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实 验 器 材 小孔板、手电筒。 实验过程 1.当三个小孔成一直线时,用手电筒从一端向另一端照射,会有现象。 2.当三个小孔不在同一直线时,用手电筒从一端向另一端照射,会有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课题光的行进 实 验 验证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目 的 实 验 激光笔、水盆。 器 材 用激光笔从不用角度照向水中,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路线。实 验 过 程 实 验 结 论

最新五年级科学下册3至4单元实验题

五年级科学三四单元实验题摆的快慢与摆锤轻重的实验计划 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的实验计划

实验名称:昼夜交替的模拟实验 课题和页码:《昼夜交替现象》第73-74页 实验目的:1、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2、昼夜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3、提出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多种假说,并且进行验证,根据实验的情况修正自己的解释。 实验器材:手电筒、乒乓球等 实验步骤:1、提出昼夜交替的各种假说。(a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b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c地球自转。d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2、讨论昼夜交替的模拟实验方案。(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用乒乓球模拟地球,在乒乓球上选一个点作为我们的观察点。)3、模拟假说a:乒乓球不动,手电筒围绕着乒乓球转动。4、模拟假说b:手电筒不动,乒乓球围绕着手电筒转动。5、模拟假说c:手电筒不动,乒乓球自己转动。6、模拟假说d:手电筒不动,乒乓球自己转动的同时围绕手电筒转动。 现象和结论: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 实验名称:摆的方向的研究 课题和页码:《证明地球在自转》第77页 实验目的:1、知道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2、通过摆的实验探究,了解摆的特点,并借此理解“傅科摆”的原理。 实验器材:摆、圆形底盘 实验步骤:1、用铁架台做支架,挂上一个摆。2、将铁架台和摆一起放到一个圆底盘上。3、让摆前后来回摆动起来,然后缓慢而平稳地转动圆底盘,观察摆摆动的方向是否发生变化。现象和结论: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实验名称:谁先迎来黎明 课题和页码:《谁先迎来黎明》第79-80页 实验目的:1、知道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2、通过生活经验和体验活动,理解相对运动,并用来解释太阳等天体的视运动。.根据天体视运动的方向推导地球自转的方向。 实验器材:代表不同地区与太阳的纸片等 实验步骤:1、观察地球仪或地图上北京和乌鲁木齐两个城市,并确认它们的位置关系。2、小组的同学手拉手面朝外围成一个圆圈模拟“地球”。3、其中一个同学身上贴上写有“北京”和“东”的纸片,代表“北京”;在他右手边的一个同学身上贴上“乌鲁木齐”和“西”的纸片,代表“乌鲁木齐”。4、一个同学站在圈外举一个红色纸片,代表“太阳”。5、大家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即逆时针方向)慢慢转动,看看“北京”和“乌鲁木齐”谁会先见到“太阳”。然后大家再按照由东向西的方向(即顺时针方向)慢慢转动,看看又是谁先看到太阳。 现象和结论:地球自转方向不同,迎来黎明的时间也就不同。按逆时针的方向转动,北京将先迎来黎明,按顺时针方向转动乌鲁木齐将先迎来黎明。 实验名称:认识时差 课题和页码:《谁先迎来黎明》第80-81页 实验目的:1、知道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2、知道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 实验器材:世界时区图 实验步骤:1、观看世界时区图,说说发现什么。2、教师介绍时区的知识: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东经,向西180度属西经。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1小时。3、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或顺时针),也就意味着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4、看时区图,计算北京和乌鲁木齐、北京和巴黎、北京和纽约的时间相差几小时。 结论:北京和乌鲁木齐的时差是2小时,北京和巴黎时差是7小时、北京和纽约的时差是13小时。 实验名称:对北极星“不动”的解释

小学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动实验土壤的渗水能力 口名称 表 达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三个同样大小的透明塑料瓶、烧杯3个、三种不同的土 仪器壤、水、纱布、细线、剪刀 名称测量水温的变化动实验 口名称 动方 1) 取三个同样大小的透明塑料瓶,去掉瓶底,用纱布蒙住瓶口,扎好,倒立在支架上,在瓶口下面放一只同样大小的烧杯。手法 2) 向三个瓶中分别装进同样多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操步并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 3) 对三只烧杯收集到的从瓶中渗出的水,进行比较。作骤 实验从沙质土中渗出的水最多,其次是壤土,最少的是黏质土。现象 动 口 表 达 实验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结论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表 100毫升烧杯、100毫升锥形瓶、2支温度计、热水、冷水、达仪器铁架台、纸板。 名称物体传热动实验 口名称 1) 向烧杯中加入280毫升热水(80摄氏度左右),向锥形动方瓶中加入80毫升冰水。 2) 将锥形瓶放入烧杯中,用纸板盖住杯口,在纸板上打两手法 个孔。 操步 3) 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冰水中。 4) 观测两个容器中水的初始温度和间隔1分钟的变化,并作骤 做好记录。 实验把冷水放入盛有热水的容器时,冷水逐渐变热,热水会逐渐变 现象冷,最后达到共同温度后一块变成室温。动 口 表 达 实验热在冷水和热水中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结论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表 达仪器铁架台、铁棒、酒精灯(或蜡烛)、火柴、凡士林、小木棍名称 动实验颜色与吸热口名称 动方 1)把铁棒固定在铁架台上,把小木棍的一端用凡士林依次 粘在铁棒下。(注意:凡士林用量要相同,小木棍粗细要相同) 手法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

实验题 (一)探究定滑轮的作用 实验目的:研究定滑轮的作用 实验器材:定滑轮、细绳、钩码、铁架台、弹簧秤、直尺、笔和记录纸 实验猜想:可以省力 实验步骤: 1、将滑轮固定悬挂在铁架台上,用测力计测得勾码的力为1N,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2、细绳穿过定滑轮吊住勾码,用测力计测得细绳上的力为1N,力的方向是向下的。 实验结论:定滑轮不省力,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二)探究动滑轮的作用 实验材料:动滑轮、细绳、勾码、测力计。 实验过程:1、固定细绳的一头,中间穿过挂了勾码的滑轮,另一头用测力计勾住,测得力为0.5N,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2、垂直测的勾码的力为1N,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实验结论:使用动滑轮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三)研究杠杆省力的秘密 实验仪器:支架,平衡尺,勾码 实验过程: (1)某同学在调节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时,发现杠杆的右端翘起,他可以调节右端的螺母,使它向右移动,或者调节左端的螺母,使它右移动(选填“左”或“右”),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上平衡。 (2)操作时,左10厘米的地方勾上10克的钩码,右边5厘米的地方需要勾上20克的钩码才能保持平衡。 3实验结论: 力臂越长,需要的力越小,也就越省力。力臂越短,需要的力量就越大,越费力。 (四)实验名称:探究斜面坡度大小对小车拉力的影响 器材准备:小车、木板、弹簧测力计、书本若干等 实验步骤: 1.提出假设:使用斜面可以省力。 2.进行猜想:斜面坡度越大越费力,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3.设计实验; (1)保持不变的小车的重力、斜面的粗糙程度 (2)改变的量有:斜面的坡度 4.进行实验: (1)第一次斜面下垫3本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沿斜面匀速上升,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第二次斜面下垫上6本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沿斜面匀速上升,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演示实验4个分组实验16个 实验1 :模拟火山喷发实验实验类型:演示实验 实验材料:三脚架、小瓷盘、酒精灯、火柴、土豆泥、番茄酱。 实验步骤:1、模拟实验:用番茄酱做岩浆,土豆泥做地壳,把土豆泥放在小瓷盘中,摊成薄饼状,中间倒入适量番茄酱包好,做成山的形状。 2、把小瓷盘放到铁架台上,隔石棉网加热,看到岩浆从地壳薄的地方或有裂缝的地方喷出,形成火山。实验现象:番茄酱会穿过土豆泥冒出来。 实验结论: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红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向上运动。随着岩浆不断上升,遇到薄弱的地表时,岩浆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实验2 :地震成因模拟实验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材料:细木棍或竹筷、毛巾。 实验步骤:1、模拟实验:用不同颜色的毛巾做地层,将毛巾叠成几层,向中间挤压,看毛巾有什么变化? 2、用细木棍或竹筷做地壳,拿一根筷子,慢慢用力弯曲,体会手上有什么感觉,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1、用力挤压毛巾,毛巾会形成褶皱。 2、筷子会断裂,手感觉到麻木。 实验结论:岩层在受到外力时会发生变形,形成褶皱,当受到的外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会突然断裂,形成地震。实验3 :做一块卵石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材料:有盖的大玻璃瓶、水、碎砖块、 实验步骤:1、模拟实验:碎石子或用砖头做河道中的石头,装水的大玻璃瓶做流水的河道。 2、把碎砖块放入盛有水的大玻璃瓶里,把瓶口拧紧。 3、用力摇晃瓶子,过一段时间后观察。 实验现象:观察到水变浑浊了,水中有一些砖屑;碎砖块变小了,棱角变光滑了。 实验结论:在水的冲刷和碎砖块的相互碰撞、摩擦的过程中,碎砖块棱角消失变得光滑起来。 从而推想:卵石是在河道中不断受到水的冲击和相互碰撞形成的。 实验4:声音的产生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要求:能用典型材料发出声音,看到它在振动。一般实验分三种物态。 固体:音叉被敲响后,音叉发音,手感到振动或立即插入水中,会看到水花四溅和波纹;手敲鼓和锣会感到振动。气体:用吹满气的气球,松手时有声音,这时看到气球口振动或嘴吹小瓶,会听到声音,看瓶内小塑料泡沫在振动。液体:用烧杯来回倒水时有声音,水面在振动;往水中投东西或搅动,水也发出声音,同时水面在振动。实验材料:空纸盒、橡皮筋、小鼓、绿豆、音叉、烧杯、水 实验步骤:1、把空纸盒去掉盒盖,把橡皮筋紧绷在盒子上,用手拨动橡皮筋,使它发出声音,观察现象。 2、鼓面上放少许豆粒,用鼓槌敲鼓,观察现象。 3、用锤敲音叉,听到声音后,用音叉接触水面,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1、皮筋在振动。 2、鼓面在振动,豆粒上下跳动。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1)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 实验1: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实验材料:两支试管、淀粉液、37℃的温水、水槽、滴管、碘酒。实验步骤:1、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其中一支加入少量唾液,并摇匀。2、将两支试管放入37℃的温水中。3、过一会儿,分别往两支试管中滴入2-3滴碘酒。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加入唾液的试管中没有什么变化,没加入唾液的试管中的淀粉呈现蓝色。注意事项:保持试管的水温在37℃左右,唾液发挥正常的消化作用。 实验2:检验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 实验材料:水槽、玻璃管、集气瓶、澄清的石灰水、气球、烧杯、火柴等实验步骤:1.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人呼出的气体,用玻璃片盖严。2.把装有呼出气体的瓶口上的玻璃片移开一条小缝,将燃着的火柴深入瓶内,观察看到什么现象。实验现象:火柴燃烧变弱,并很快熄灭。注意事项:用排水法收集人呼出的气体前,先深吸一口气,呼出一部分后,在往集气瓶里吹气。 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1、排水集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取一广口瓶,装满水,用玻璃片从一侧推过盖严,倒着立在水槽中,然后掀起瓶口,把胶管一端伸入广口瓶内,用手扶住瓶子,从胶管另一端向瓶内吹气,用排水取气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在水中用玻璃片把瓶口盖严,将瓶子取出,口朝上放在桌上。 2、可以直接用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吹气看是否变浑浊的办法检验呼出的气体比吸进的气体含有的二氧化碳多。具体方法如下:在广口瓶里装着澄清的石灰水,用胶塞固定直玻璃管和弯玻璃管,首先通过弯玻璃管吸气,让瓶外的空气经石灰水进入人体,观察石灰水变化,再通过直玻璃管向石灰水吹气,观察石灰水变浑吗?通过资料提示可以知道,呼出的二氧化碳多。 实验4: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材料:凸透镜、纸屏、火柴、蜡烛。实验步骤:1、将蜡烛、凸透镜、纸屏依次摆放在桌面上同一直线上。2、调整蜡烛、凸透镜、纸屏的高度,使蜡烛的焰心、凸透镜的光心、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3、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纸屏的位置,看成像大小有什么规律。实验现象:利用凸透镜形成的像都是倒立的;当凸透镜距蜡烛远、距纸屏近时,形成的像小;当凸透镜距蜡烛近、距纸屏远时,形成的像大。 实验6:眼睛成像的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两个凸度不同的凸透镜、纸屏、蜡烛。实验步骤:1、将蜡烛、凸透镜、纸屏依次摆放在桌面上,在纸屏上形成清晰的像。2、把蜡烛挪到较远的位置,纸屏上的像变得模糊。3、换用凸度较小的凸透镜后,在纸屏上又形成清晰的像。实验现象:凸度大,能“看清”近处的物体;凸度小,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注意事项:1、做此实验时,室内光线不能过亮。2、蜡烛、凸透镜、纸屏必须摆放在桌面上同一直线上。而且蜡烛的焰心、凸透镜的光心、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 实验9:种子发芽与水的关系 实验材料:几个大豆种子、水、棉纱布、两个瓷盘。实验步骤:1.将同样的几粒种子分别放在瓷盘里,其中一个有水,另一个没有水。2.把这两个瓷盘放在室温相同的地方,有水的瓷盘内用一块棉纱布盖上。3坚持每天把棉纱布用清水洗干净,再盖好。每天坚持观察并做好记录。实验现象:大豆发芽需要适量的水。注意事项:做此实验时,水不宜过多。选择粒大饱满、胚完整、有生命力的种子。 实验10:种子发芽与温度的关系 实验材料:几个大豆种子、水、棉纱布、两个瓷盘。实验步骤:1.将同样的几粒种子分别放在瓷盘里,倒入相同、适量的水。并覆盖棉纱布。2.把这两个瓷盘一个放到室温环境中,一个放到冰箱冷藏室中。3.坚持每天观察并做好记录。实验现象:大豆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注意事项:做此实验时,水不宜过多。选择粒大饱满、胚完整、有生命力的种子。 实验13:斜面省力作用的实验 实验材料:测力计、长方形木板、小木块若干、小车。实验步骤:1、用测力计竖直提小车,记录读数。2、在长木板的一端垫一块木块搭斜面,在斜面上用测力计向上拉小车,使其均匀运动,记录读数。3、在长木板的一端垫同样高的二、三、四块木板,在斜面上用测力计拉小车,使其匀速运动,记录读数。4、对比分析所得数据。实验结论:竖直提小车用的力最大。斜面坡度越小,用的力越小;坡度越大,用的力越大;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实验14:制作螺丝钉模型 实验材料:三张相同的长方形纸、直尺、彩笔、铅笔、胶带。实验步骤:1、将长方形纸剪成三角形,在斜边上用彩色笔涂色。2、均匀的缠在铅笔上,形成螺纹。3、其他的两张纸各剪出长度不同的斜边,涂色、缠螺纹。4、比较螺纹疏密与什么有关实验结论:三角形斜边越长,螺纹间的距离越小,使用越省力。 实验15:杠杆的作用实验 实验材料:杠杆尺、钩码、铁架台。实验步骤:1、把杠杆尺挂在铁架台上,调节两边的螺母,使杠杆尺平衡2、在左右两边各挂一个钩码。3、调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4、记录比较数据,看有什么规律。实验结论:到杠杆尺中心的距离越大,用的力就越小,到杠杆尺中心的距离越小,用的力越大。 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省力;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费力;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实验16:滑轮的作用实验 实验材料:铁架台、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细绳、钩码、测力计。实验步骤:1、用测力计测出竖直提两个钩码用的力。2、把定滑轮固定在铁架台上,挂上两个钩码,用测力计向下拉动,记录用力的大小。3、把绳子一端绕过动滑轮,挂上两个钩码,用测力计向上拉动,记录力的大小。4、在滑轮组上挂两个钩码,用测力计拉动,记录力的大小。实验结论:使用定滑轮时,不省力但改变了用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时,省力,但不改变用力方向;使用滑轮组时,既省力又改变用力方向。 1

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活动记录表讲解

记录人:黎超宇日期:年月日班级:五年级 时间: 地点:操场 实验名称: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 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黎超宇 实验小组成员:五年级第一小组同学 实验内容:现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 实验器材:指南针、记录纸、橡皮、小棒、小尺、钟表、温度计 实验过程: 1.早晨,在校园里找一个物体,给它的影子做上记号。下课的时候再去画一画。 2.用橡皮泥把铅笔垂直固定在白纸上,确定好南北方向,每到课间,画出阳光下 铅笔的影子,并在影子的顶端记下当时的温度和时间。 提示:温度计要放在太阳晒不到的地方。观察应该延续一整天,获得一天的数据。实验结果:影子变化的规律,西→东,长→短→长

记录人:黎超宇日期:年月日班级:五年级 时间: 地点:科学实验室 实验名称:光的直线传播实验 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黎超宇 实验小组成员:五年级第二小组同学 实验内容:验证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实验器材:小孔板、手电筒 实验过程: 将三张小孔板的小孔位于同一直线上,用手电筒光照射,看光线通过的情况 提示:这个实验要在暗室中进行。 实验结果:光是直线传播的。

记录人:黎超宇日期:年月日班级:五年级 时间: 地点:科学实验室 实验名称: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光的反射活动 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黎超宇 实验小组成员:五年级第三小组同学 实验内容:发现镜子成像的特点 实验器材:每人准备一面镜子 实验过程: 1.照一照镜子,你发现哪些有趣的现象。闭起一只眼睛,看看镜子里有什么不同。 2.直立两面镜子,不断变换它们的角度,观察镜中物体的变化 3.看着镜子,让笔在五角星的缝隙间“行走”。(这个角度的图像不仅左右相反,而且上下相反) 实验结果:光路可逆的,镜子中的影像是与实际物体左右相反的;两面直立镜 子间的夹角越小,所成的像越多;镜子与物体角度不同,所成像的方向也不同。

五年级科学实验题

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题目 第一单元沉和浮 实验名称:观察物体的沉浮 课题和页码:《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第2面 实验目的: 1、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测,展示他们对沉浮判断的初始概念。 2、观察不同物体的沉浮情况,并与预测进行对照,发现问题。 3、引发思维,初步讨论哪些因素会影响物体的沉浮。 实验器材: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空瓶、苹果、橡皮、水槽 实验步骤: 1、预测七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并说明理由。 2、依次把七种物体放入水中,观察记录。 3、把实验结果和预测情况进行对比,讨论影响沉浮的因素。 现象和结论: 沉的物体有小石块、回形针、橡皮,浮的物体有泡沫块、蜡烛、带盖空瓶、苹果。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不同。 实验名称:观察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课题和页码:《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第3-4面 实验目的: 1、知道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实验器材:橡皮、苹果、回形针、小木块、小刀、胶带、水槽 实验步骤: 1、把橡皮和苹果放入水中,观察沉浮状态。 2、把橡皮和苹果分别按1/2、1/4、1/8、更小的要求切小,预测沉浮并说明理由。 3、把回形针和小木块放入水中,观察沉浮状态。 4、把几个回形针串在一起,把2个小木块粘在一起,预测沉浮并说明理由。 5、观察记录,讨论实验发现。 现象和结论: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实验名称: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 课题和页码:《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第5-6面 实验目的: 1、学习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索物体沉浮的原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2、知道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实验器材:同体积不同重量的一组物体、同重量不同体积的一组物体、水槽。 实验步骤: 1、把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一组物体按轻重顺序排列,推测沉浮并说明理由。 2、按轻重顺序依次放入水中,观察记录。 3、讨论、概括实验结论。 4、把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一组物体按大小顺序排列,推测沉浮并说明理由。 5、按大小顺序依次放入水中,观察记录。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1 实验名称物体的沉浮 实验目的观察物体的沉浮 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 实验过程实验一:取小石头、木块、橡皮、针等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1、把水槽放在展台上,从袋中取出泡沫、回形针、萝卜等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2、把小石块、橡皮、泡沫块、萝卜分别切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结论木块、塑料、泡沫在水中是浮的;小石头、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科学实验报告单2 实验名称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实验目的研究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材料水槽、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型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一套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球、一套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小瓶子、潜水艇 实验过程实验1.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实验2、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 实验结论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科学实验报告单3 实验名称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目的橡皮泥排开水的体积 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 实验过程实验一:找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的实心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1、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用上面同样大小的橡皮泥,改变它的形状,即把橡皮泥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橡皮泥就能浮在水面上。 2、取一个量杯,装入200毫升的水,记录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 实验结论实心橡皮泥质量不变,形状改变,体积也不变,橡皮泥的沉浮不会发生改变。 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科学实验报告单4 实验名称造一艘小船 实验目的比较哪种船载物多 实验材料水槽、若干橡皮泥、若干垫子、玻璃弹子、有关图片 实验过程一、准备1.决定造一艘什么船;2.准备需要的材料。 二、制作1.画出船的设想草图;2.动手制作。 三、改进和完成 1.放到水里试试,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演示、介绍我的小船。 实验结论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017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 (一)探究定滑轮的作用 实验目的:研究定滑轮的作用 实验器材:定滑轮、细绳、钩码、铁架台、弹簧秤、直尺、笔和记录纸 实验猜想:可以省力 实验步骤: 1、将滑轮固定悬挂在铁架台上,用测力计测得勾码的力为1N,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2、细绳穿过定滑轮吊住勾码,用测力计测得细绳上的力为1N,力的方向是向下的。 实验结论:定滑轮不省力,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二)探究动滑轮的作用 实验材料:动滑轮、细绳、勾码、测力计。 实验过程:1、固定细绳的一头,中间穿过挂了勾码的滑轮,另一头用测力计勾住,测得力为0.5N,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2、垂直测的勾码的力为1N,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实验结论:使用动滑轮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三)研究杠杆省力的秘密 实验仪器:支架,平衡尺,勾码 实验过程: (1)某同学在调节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时,发现杠杆 的右端翘起,他可以调节右端的螺母,使它向右 移动,或者调节左端的螺母,使它右移动(选填 “左”或“右”),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上平衡。 (2)操作时,左10厘米的地方勾上10克的钩码, 右边5厘米的地方需要勾上20克的钩码才能保持平 衡。 3实验结论: 力臂越长,需要的力越小,也就越省力。力臂越短,需要的力量就越大,越费力。 (四)实验名称:探究斜面坡度大小对小车拉力的影响 器材准备:小车、木板、弹簧测力计、书本若干等 实验步骤: 1.提出假设:使用斜面可以省力。 2.进行猜想:斜面坡度越大越费力,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3.设计实验;(1)保持不变的小车的重力、斜面的粗糙程度 (2)改变的量有:斜面的坡度 4.进行实验: (1)第一次斜面下垫3本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沿斜面匀速上升,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第二次斜面下垫上6本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沿斜面匀速上升,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3)比较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斜面可以省力,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费力。 (五)轮轴是否省力? 实验材料:轮轴,测力计,勾码 实验过程:(1)用测力计垂直测得两个勾码的力为1N; (2)用测力计钩住轮拉动勾码,测得力为0.5N。 实验结论:轮轴能省一半的力 (六)动手制作搭建“瓜皮桥”。 制作材料:西瓜皮、刀子、纸巾、重物、 制作步骤: (1)把西瓜(或其他瓜)纵向切成两半,再横向切开。 ( 2)把瓜瓤吃掉,留下瓜皮(拱形),每块按4~5厘米宽切下。 (3)在每两个小块之间夹一片纸巾,然后摆成拱形。 (4)在“瓜皮桥”上加重物,试一试它的承受能力。 结论:经过切割、重新组装的拱形能够承受更大的力。 (七)研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的关系 问题:把纸折成不同边的桶形,竖直放,比较它们的承受力会怎样? 猜想假设:圆筒形的承受力最强。 实验控制量 保持不变的量:纸的规格、每一个重物的大小 改变的量:纸折成的形状 实验材料:A4纸、胶棒、书本。 实验过程:(1)把不同的A4纸卷成不同的形状,有圆筒形、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等,粘住的边是一样宽的。(2)在纸筒上大同样的书本,看看哪种纸筒的承重力最强。 实验结论:圆筒状的纸承受力最强。 (八)、小亮家里有些品种极好的胡萝卜,他想大量繁殖这种胡萝卜,可是找不到好的办法。请帮他设计实验,实现他的想法。 实验名称:用植物的根繁殖后代。 实验材料:胡萝卜、小刀、盘子、水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报告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手册 本手册由莲都区大洋路学校的陈建秋编写,共整理了近40个实验,每个实验从“实验名称、课题和页码、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记录单、现象和结论、备注”8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第一单元沉和浮 实验名称:观察物体的沉浮 课题和页码:《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第2面 实验目的: 1、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测,展示他们对沉浮判断的初始概念。 2、观察不同物体的沉浮情况,并与预测进行对照,发现问题。 3、引发思维,初步讨论哪些因素会影响物体的沉浮。 实验器材: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空瓶、苹果、橡皮、水槽 实验步骤: 1、预测七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并说明理由。 2、依次把七种物体放入水中,观察记录。 3、把实验结果和预测情况进行对比,讨论影响沉浮的因素。 现象和结论: 沉的物体有小石块、回形针、橡皮,浮的物体有泡沫块、蜡烛、带盖空瓶、苹果。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不同。 备注: 1、预测的理由记录比较烦琐,建议让学生口头交流即可。 2、观察物体的沉浮一律采用先放入中再看物体的沉浮。 实验名称:观察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课题和页码:《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第3-4面 实验目的: 1、知道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实验器材:橡皮、苹果、回形针、小木块、小刀、胶带、水槽 实验步骤: 1、把橡皮和苹果放入水中,观察沉浮状态。 2、把橡皮和苹果分别按1/2、1/4、1/8、更小的要求切小,预测沉浮并说明理由。 3、把回形针和小木块放入水中,观察沉浮状态。 4、把几个回形针串在一起,把2个小木块粘在一起,预测沉浮并说明理由。 5、观察记录,讨论实验发现。 实验记录单: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题自己总结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题 1、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材料:橡皮、萝卜、小刀、水槽 步骤:将橡皮一块,萝卜一块放入水中 将橡皮和萝卜分别切成1/2,1/4,1/8,放入水中 结论: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2、 画出小铁块、小木块在水中的受力图示。 3、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 材料:泡沫塑料块、定滑轮、线、测力计、水槽 步骤:测出泡沫塑料块自身的重力。 将定滑轮固定在水槽底部,将线的一端栓在泡沫塑料块上,另一端栓在测力计的挂钩上,绕过定滑轮 垂直往上拉测力计,使泡沫塑料块完全浸入水中,测出它受到的拉力 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自身重力+拉力 4、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沉入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浮力的作用”的这一假设。 研究的问题:沉入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 实验器材:测力计、钩码、水槽、水 实验步聚: ①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的重量,做好数据记录。 ②把钩码全部浸入水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的重量,做好数据记录。 ③比较两组数据的大小。 实验现象:①钩码全部浸入水中后,测力计测量到的重量比在空气中测量到的重量大。 ②钩码所受水的浮力=钩码在空气中重量-浸入水中的重量 实验结论:沉入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空气中的重力-水中的重力

5、验证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材料:装有红色液体的平底烧瓶、玻璃管、橡皮塞、烧杯、冷水、热水、记号笔、实验步骤: 6、验证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材料:常温水、冰水、热水、锥形瓶、气球、烧杯 实验步骤: 7、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器材:一个铜球和一个铜球刚好能通过的铜环。烧杯、酒精灯、火柴、水。 操作步骤: ①铜环固定好,使铜球放在铜环上时,铜球能顺利穿过铜环。 ②移除铜球,用酒精灯给铜球加热2-3分钟,再让铜球去穿过铜环。发现铜球不能穿过铜环。 ③将铜环用冷水冷却后,再通过铜环。发现铜球能顺利穿过铜环。 实验说明: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中应注意事项:①注意使用酒精灯的安全。②禁止触摸铜球,加热后的铜球会烫伤皮肤。8、物体传热 实验器材:铁架台、铁棒、酒精灯(或蜡烛)、火柴、凡士林(蜡烛)、小木棍 实验步骤: ①把铁棒固定在铁架台上,把小木棍的一端用凡士林依次粘在铁棒下。 (注意:凡士林用量要相同,小木棍粗细要相同) ②点燃酒精灯,对铁棒的一端加热。 ③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小木棍会按照距酒精灯由近到远的顺序依次脱落。 实验结论: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 9、请你设计一个保温杯。(写出材料、制作方法,并画出草图) 实验材料:保温杯1个,泡沫塑料1块(比保温杯体积大),刻刀1个,酒精灯1盏。 制作方法:

小学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小纪汗乡中 心小学年级: 五年级 时间2015.9.6 实验类型 分组:() 演示:(√) 实验名称种子的发芽实验 实验器材: 培养皿2只、滴管1只、标签纸3张、绿豆种子10粒、放大镜1个、清水 猜测:种子的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实验过程: 1、准备好两个培养皿,在里面平铺上纸巾; 2、在每个纸巾上按三个洞,各放 3 粒绿豆; 3、往一个纸巾上滴水,另一个培养皿里的纸巾不滴水 4、将每天的变化记录下来,填在记录表内: 观察到的现象或 实验的结果: 绿豆种子在有水、常温、有空气、没有阳光的室内发芽了实验结论:种子的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评定等级:良指导教师:石娟娟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小纪汗乡中 心小学年级: 五年级 时间2015.9.10 实验类型 分组:() 演示:(√) 实验名称蚯蚓与环境 实验器材:带盖长纸盒2个、干土、湿土若干、蚯蚓6只猜测:蚯蚓喜欢在黑暗潮湿的地方 实验过程: 1、把一个盒子一端剪开一个较大的方口,可以透光,盒子的底部铺上一层吸水纸; 2、将捉来的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5分钟后,观察蚯蚓的运动方向。 3、在另一个盒子中,一端铺上干土,一端铺湿土 4、将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5分钟后,观察蚯蚓运动的方向。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第一次的实验结果是,蚯蚓爬向黑暗的一端;第二次的实验结果是,蚯蚓爬向湿土的一端。 实验结论:蚯蚓喜欢在黑暗潮湿的地方 评定等级:良指导教师:石娟娟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小纪汗乡中 心小学年级: 五年级 时间2015.9.17 实验类型 分组:() 演示:(√) 实验名称做一个生态瓶 实验器材:塑料桶、沙子、小石子、小铲、漏网、水草、标签、记录纸、小鱼猜测:生物和非生物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 实验过程:1、找一个大油桶,清洗干净后剪掉上面一部分; 2、在桶底放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子,再装入大半瓶自来水或域水; 3、在桶里种上几棵水草,在水面放一些浮萍; 4、在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小鱼等小动物。 5、每天注意观察生态瓶里发生的变化:把观察到的现象填入表中。 观察到的现象或 实验的结果: 生物和非生物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 实验结论:生物和非生物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评定等级:优指导教师:石娟娟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和简答题总结 (1)

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操作题及简答题归纳总结 实验操作题 1、研究自行车上的链条转动装置:(1)转一圈脚踏板,看看后轮转几圈。(2)量一量自行车车轮 转一圈,在地上行进多长距离。 2、研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1)用大小不同的纸做成不同的纸筒,粘好后竖直放,用书本 做重物,比较它们的承受力。注意:使重物在纸筒上保持平衡后再松开手。 3、以小组为单位,搭建一座既高又稳、承受力大的高塔:(1)画出设计草图;(2)选择制作材料 和连接物,确定合适、牢固的连接方法。(3)测量塔的高度和它的稳定性。 4、小组合作,共同制造一座“瓜皮桥”:(1)把西瓜(或其他瓜)纵向切成两半,再横向切开。 (2)把瓜瓤吃掉,留下瓜皮(拱形),每块按4—5厘米宽切下。(3)在每个两小块之间夹一片纸巾,然后摆成拱形。(4)在“瓜皮桥”上加重物,试一试它的承受力。 5、以小组为单位,选择适当的材料,设计并建造一座房子:(1)大家商量,提出设计意见,最好 画出图纸;(2)对照设计图,计算所需要的材料,组内分工合作;(3)房子要结识、美观、成本低。 6、用植物的根、茎、叶繁殖后代。(1)用菊花或其他植物的茎繁殖:从一棵健康的菊花的主茎上 剪下一根枝条,将它插入一盆松软的土中,并及时浇水。(2)用宝石花肉质叶来繁殖:从宝石花上摘下一片叶,插入土中。(3)用红薯的根来繁殖:把红薯的头部切下一小段,侵在盘子里的水中;当长出小芽后,用下刀切下带芽的小块,埋入土中。 7、观察岩石标本,用放大镜观察、放进水里、敲击、滴稀盐酸。 8、模拟变质岩的形成实验:(1)准备一些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把它们搓成大小不同的圆球,堆在 一起。(2)把橡皮泥放在两块塑料垫板之间,不断加压。(3)观察不同压力下橡皮泥的状态。 9、记忆力测试:(1)将七八个小物品在桌子上摆成一行,请小组内的一位同学观察20秒后闭上 眼睛。(2)将两个物品的位置交换一下,请闭眼的同学睁开眼睛,说出是哪两个物品交换了位置。(3)由一个同学打乱物品的顺序,请小组其他同学观察20秒后,不看东西说出物品的顺序。 10、测测皮肤里神经的敏感性:把眼睛闭起来,让同学用两支铅笔的笔尖轻轻触碰你身体的 不同部位。体验哪个部位可以感到两个笔尖,哪个部位感觉只有一个笔尖。 11、研究嗅觉和味觉的产生:甲同学蒙其眼睛,乙同学先给甲同学尝一尝各种液体,让后让 甲同学捏住鼻子再尝一尝。看看用这两种方法分别能判断出几种液体。 简答题 1、什么叫做机械? 答: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作装置,都可以称作机械。 2、什么叫做机器? 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机械构成的较复杂的机械叫做机器。 3、要是没有机械帮助人们工作,将会出现什么情况? 答:人们工作时将会很费力或加大工作的难度。 4、古代我们的祖先利用那些机械? 答:箭、骨针、石镰、石锯、石斧、独木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