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测量作业答案解析

土木工程测量作业答案解析
土木工程测量作业答案解析

注:表中粉色为需要填写的答案

《土木工程测量》第1章作业

1-2 什么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和基准线?

解: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水准面;基准线是铅垂线。

1-3 什么是绝对高程?什么是相对高程?

解:绝对高程:地面点沿铅垂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相对高程: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1-5 已知某地大地坐标为(106°12′,38°32′)。计算:①该地在高斯投影3°带的带号及其中央子午线经度;②该地在高斯投影6°带的带号及其中央子午线经度。

解:①3°带带号:n=int((L-1.5°)/3°)+1= int((106°12′-1.5°)/3°)+1=35,35号3°带中央子午线经度:L’

=3°*n=3°*35=105°;

②6°带带号:N=int(L/6°)+1= int(106°12′/6°)+1=18;

18号6°带中央子午线经度:L

=6°*N-3°=6°*18-3°=105°。

1-6 已知控制点BM30的大地坐标为(106°49′27″,39°04′58″),其高斯投影3°带内计算的平面坐标自然值是(4328363.369m,-101752.428m)。计算BM30的坐标通用值。

解:通用坐标值是在Y坐标自然值上+500km,并且在其前冠以投影带带号。因此,先计算BM30所在高斯投影3°带的带号:

3°带带号:n=int((L-1.5°)/3°)+1= int((106°50′-1.5°)/3°)+1=36,

Y坐标自然值+500km=-101752.428m+500000m=398247.572m。

所以,BM30的通用坐标为(4328363.369m,36 398247.572m)

1-7 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解:测量工作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步”、“先高级后低级”、“步步有检核”的基本原则。

《土木工程测量》第2章作业

2-1 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已知点A的高程H

A

=233.128m,后视读数a为1.547m,前

视读数b为0.874m,试计算AB的高差h

AB 和点B的高程H

B

解:h

AB

=后视读数-前视读数=1.547m-0.874m=0.673m;

H B =H

A

+h

AB

=233.128m+0.673m=233.801m。

2-4 计算表2-6中水准测量的高差及高程。

表2-6 五等水准测量记录手簿

五等水准测量计算表

日期:2014.3.1 计算者:郭琳娜检查者:

2-5 已知A点的高程HA=22.467m,B点的高程HB=25.180m,四等水准测量的各测段高差及线路长度如图2-21标注所示,计算1、2、3各点的高程。

解:高差闭合差f h=∑h测-(H B- H A)=(h1+ h2+ h3+ h4)-(H B- H A)=2.741-2.713=0.028m=28mm

闭合差容许值f h容=±6=±6 12+18+13+11=±654=±44

mm,满足f h≤f h容;

闭合差调整:∑L i= L1+ L2+ L3+ L4=3.9km

V i = —

f

∑Li L i=-

28

3.9

Li

V 1=-

28

3.9

08=-5.743mm=-0.006m

V 2=-

28

3.9

13=-9.334mm=-0.009m

V 3=-

28

3.9

11=-7.897mm=-0.008m

V 4=-

28

3.9

07=-5.026mm=-0.005m

计算各点高程:

H 1= H

A

+ h

1

+V

1

=22.467+2.785+(-0.006)=25.246m

H 2= H

1

+ h

2

+V

2

=25.246-4.369+(-0.009)=20.868m

H 3= H 2+ h 3 +V 3=20.868+1.980+(-0.008)=22.840m H B = H 3+ h 4 +V 4=20.055+2.345+(-0.005)=25.180m

2-6 某施工区布设一条闭合五等水准路线,如图2-22所示,已知水准点为BM0,各测段的观测高差hi 和各测段的测站数ni 列于表2-7中。试计算待定水准点1、2、3的高程。

解:高差闭合差f h =h 1+ h 2+ h 3+ h 4=-0.031m=-31mm

闭合差容许值f h 容=±6 =±6 4+10+9+8=±6

31=±33mm ,满足f h ≤f h 容; 闭合差调整:∑n i = n 1+ n 2+ n 3+ n 4=31

V i = — f

∑ni

n i =31

31ni

V 1=31

314=4mm=0.004m V 2=31

3110=10mm=0.010m V 3=31319=9mm=0.009m V 4=31318=8mm=0.008m 计算各点高程:

设BM0的高程为H 0=100m;

H 1= H 0+ h 1 +V 1=100+2.452+0.004=102.456m H 2= H 1+ h 2 +V 2=102.456-0.256+0.010=102.21m H 3= H 2+ h 3 +V 3=102.21-0.569+0.009=101.65m H 0= H 3+ h 4 +V 4=101.65-1.658+0.008=100m

2-7 图2-23所示是一支水准路线,已知BMA 的高程HBMA 为48.112m ,1点为待定高程的水准点,hW 和hF 为往、返测量的观测高差,往返各4个测站,试计算1点的高程。

解:计算如下:

解:f h=∑h w +∑h f =1.871-1.855=0.016m=16mm

f

h容

=±12=±12 8=±34mm,满足f h≤f h容

V i = —

f

∑ni n i=8mm

H

1

=48.112+0.008=49.975m

2-8 完成表2-8四等水准测量手簿中的计算并绘出观测示意图。

《土木工程测量》第3章作业

3-1 测角仪器有哪几类?各有何特点?

解:测角仪器分别为:

光学经纬仪:轴系间结构稳定,望远镜放大倍率较大,照准部水准管灵敏度高;读数时,通过转动换像手轮,使读数显微镜中出现需要读数的度盘影像;采用对径符合读数装置可以消除度盘偏心误差的影像,提高读数精度。

电子经纬仪:光学测角,利用光电转换原理和微处理器自动测量度盘读数,将测量结果显示在仪器显示窗上,并自动储存测量结果。

全站仪:可进行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坐标测量和数据计算、记录、存储、传输,由机械、光学、电子元件集合而成的多功能测量仪器。

3-6在B点上安置测角仪器观测A和C两个方向,盘左位置先照准A点,后照准C点,水平度盘的读数为6°23′30″和95°48′00″;盘右位置先照准C点,后照准A点,水平度盘读数分别为275°48′18″和186°23′18″,试将观测数据记录在测回法观测记录表3-6中,并完成相关计算与检核。

3-7如表3-7所示,在方向观测法的记录中完成相关计算与检核。

3-8完成竖直角观测手簿的计算,不需要写公式(竖盘为全圆顺时针注记形式),全部计算均在表3-8中进行。

《土木工程测量》第4章作业

4-2 丈量AB 、CD 两段距离时,AB 段往测为136.780m,返测为136.792m,CD 段往测为235.432m,返测为235.420m,两段距离丈量精度是否相同?为什么?两段丈量结果各为多少?

解:K AB =│D 往-D 返│/D 均=│136.780-136.792│/136.786=1/11232<1/3000 D 均AB=(D 往+D 返)/2=(136.780+136.792)/2=136.786 D 均CD=(D 往+D 返)/2=(235.432+235.420)/2=235.426

K CD =│D 往-D 返│/D 均=│235.432-235.420│/235.426=1/19619<1/3000 ∴两段距离丈量精度不相同,因为K AB ≠K CD

丈量精度为AB 段136.786m,CD 段235.426m 。 4-4 完成表4-4的视距测量记录与计算。

表4-4 视距测量记录计算表

测站名称:NA28 测站高程:H NA28=1113.28mm 仪器高:i=1.49m

4-6 有一把钢尺,其尺长方程为:

L t =30-0.010+1.25×10-5×30×(t-20℃)(m )

在标准拉力下,用该尺沿5°30′的斜坡地面量得的名义距离为150.354m,丈量时的平均气温为6℃,求实际平距。

解:①尺长改正:△l d =△l(l/l 0)=-0.01×150.354/30=-0.0501

②温度改正:△l t =αl(t-t 0)=1.25×10-5×150.354×(6-20)=-0.02631 ③倾斜改正:△l h =-h 2/2l=-lsin θ/2=-150.354×sin5.5/2=-0.6906 改正后水平距离:D=l+△l d +△l t +△l h =150.354+(-0.0501)+( -0.02631)+( -0.6906)=149.587 4-7(补充)光电测距观测值,需要进行哪几项改正?使用NTS-355S 全站仪在气压p =89.7kpa 、气温t =23℃条件下测量A 、B 两点距离,观测值为1680.686m ,对应竖直角为-1°05′32″。仪器检定书给出的仪器加常数C =-2.9mm ,仪器乘常数R =3.72mm/km 。试分别计算这几项改正以及改正后的斜距和平距。该仪器的气象改正公式为:

式中p 为气压(kPa ),t 为温度(℃)。

解:需进行加常数C 的改正、乘常数K 的改正、气象改正K a 、倾斜改正△D h 分别为:①D 1=D ′+C=1680.686+(-0.0029)=1680.6831 ②D 2=1680.6831/1000×3.72+1680.6831=1686.9352m

③??? ?

?

+-=t p Ka 00366.01904.296.278=38.70(mm/km)

D 3= D 2/1000×38.7+ D 2=1752.2196m

④D= D 3×cos α=1752.2196×cos (-1°05′32″)≈1751.9016m

《土木工程测量》第5章 作业

)

/(00366.01904.296.278km mm t p Ka ??? ??

+-=

5-3 A27和A29的坐标分别列于表5-9.试求A27→A29的坐标方位角αA27→A29及其反方位角。

A27→A29A29A27A29A27αA27→A29=3°15′36″ αA29→A27=αA27→A29+180°=183°15′36″

5-4 如图5-4所示,已知α12=60°,β2和β3的角值分别为242°25′48″(右角)、139°10′17″(左角)。试求23边和34边的坐标方位角,并绘出示意图。

解:α12=60° β2=242°25′48″(右角) β3=139°10′17″(左角) α23=360°-(β2-180°-60°)=357°34′12″ α34=180°+β3-(360°-α23)=316°44′29″

5-5 使用全站仪测量A 、B 两点距离,经三项改正后的倾斜距离观测值为1680.754m,对应的竖直角为-1°05′32″。测量距离时仪器高1.535m ,棱镜高2.500m 。试求A 、B 两点间的高差。

解:仪器高i A ,量取目标高S B ,球气差改正f ,竖直角αAB

f=6.73D AB 2=6.73(D AB cos αAB ) 2=6.73×(1680.754cos (-1°05′32″))2=18.9cm

h AB = D AB sin αAB +i A -S B +f=1680.754 sin (-1°05′32″)+1.535-2.5+18.9×10-2=-32.808m 5-6 简述GNSS 绝对定位与相对定位的特点。

解:绝对定位:单机作业,方式简单。受卫星星历误差、大气延迟误差等影响,定位精度较低,一般可达到2.5~5m,多用于船舶、飞机、勘探、海洋作业等方面。

相对定位:由于多台接收机同步观测相同卫星,这样卫星钟误差、卫星星历误差、大气延迟误差可认为相同,查分处理可有效消除或大幅度削弱误差影响,从而获得较高的定位精度。

《土木工程测量》第6章 作业

6-4 简述大比例尺地形图在工程建设不同阶段中的作用。 解:1:5000 可行性研究、总体规划、厂址选择、初步设计等

1:2000 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矿山总图管理、城镇详细规划等

1:1000/1:500 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城镇、工矿总图管理,竣工验收等 6-7 简述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方法和编号方法。

解:分幅方法:按经纬线划分的梯形分幅法,按坐标格网划分的矩形分幅法。

编号方法:整个地球可用子午线分成60个6°纵列,由经度180°起,自西向东用数字1,2,3,…,60编号。同时由赤道分别向北(向南)直到纬度88°止,每隔4°按纬度圈分成22个横行,用字母A,B,C,…,V 编号。

已知一点的经纬度(L,B ),就可以计算出该点所在1:1000000地形图的行号和列号: 行号=int (B/4°)+1 列号= int (L/6°)+31 6-9 已知NA99所在地的大地经度106°08′26″,纬度38°30′06″,试求该地1:1000000、1:100000、1:25000、1:10000和1:5000地形图图号。

解:已知L=106°08′26″ B=38°30′06″

1:1000000 行号= int (B/4°)+1= int (38°30′06″/4°)+1=10(J )

列号= int (L/6°)+31== int (106°08′26″/6°)+31=48

1:1000000图号:J48A001001 1:100000图号:J48D005009 1:25000图号:J48F018034 1:10000图号:J48G036067 1:5000图号:J48H072133

6-14 什么是数字地图?简述数字地图的特点。

解:数字地图是以数字形式存储在计算机存储介质上的地图。将空间地理信息以数字方式存储在计算机的硬盘、软盘、光盘或磁带等介质上,可以通过软件操作系统对这些数字信息进行显示、检索、分析,可以再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地图。

特点:①信息量大,可以快速存取、显示和传输。②可以实现距离、角度、面积等自动化量测。③可以将地图要素分层管理和显示。④用户可以依此进行所需的专题地图制作和打印输出。

《土木工程测量》第7章 作业

7-11 一条图根导线如图7-38所示。起算数据如下:X A =3023.223,Y A =7023.223,X B =3200.000,Y B =7200.000,X C =3155.373,Y C =7756.061,X D =3048.262,Y D =7968.596。观测数据标注在图上,分别在表格中完成以下命题的计算:

① 在图中去掉CD 两点,使其变为支导线,计算P1和P2两点坐标。 ② 保持图示完整,完成双定向附合导线的平差计算。(提示:可能要利用坐标反算获得起算坐标方位角) ① 解:(1)推算坐标方位角

αAB =arctan[(y B -y A )/(x B -x A )]=45°

αBP1=αAB +βB -180°=45°+239°30′00″-180°=104°30′00″

αP1P2=αBP1+βP1-180°=104°30′00″+147°44′30″-180°=72°14′30″ (2)计算坐标增量

△x BP1=D BP1cos αBP1=297.26×cos104°30′=-74.428m △y BP1=D BP1sin αBP1=297.26×sin104°30′=287.79m △x P1P2=D P1P2cos αP1P2=187.81×cos72°14′30″=57.28m △y P1P2=D P1P2sin αP1P2=187.81×sin72°14′30″=178.86m (3)推算坐标

X P1= X B +△x BP1=3200+(-74.428)=3125.57m Y P1= Y B +△y BP1=7200+287.79=7487.79m X P2= X P1+△x P1P2=3125.57+57.28=3182.86m Y P2= Y P1+△y P1P2=7487.79+178.86=7666.65m

最后坐标为:P1(3125.57,7487.79) P2(3182.86,7666.65)

② 解:αP2C =αP1P2+βP2-180°=72°14′30″+214°50′00″-180°=107°4′30″ αCD =αP2C +βC -180°=107°4′30″+189°41′30″-180°=116°46′00″ arctan[(y D -y C )/(x D -x C )]=-63°15′12″ αCD ′=180°-63°15′12″=116°44′48″

(1)坐标方位角闭合差 f B =αCD -αCD ′=116°46′00″-116°44′48″=1′12″

限差=±40 n=80″(n=4)

(2)改正观测角的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V B =- f B /n=-18″

(3)计算坐标增量,计算坐标闭合差f x 、f y 和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T

△x P2C =D P2C cos αP2C =93.4×cos107°4′30″=-27.424m △y P2C =D P2C sin αP2C =93.4×sin107°4′30″=89.283m

f x = X B +(△x BP1+△x P1P2+△x P2C )-x C =3200+(-74.428+57.28-27.424)-3155.373=0.055 f y = Y B +(△y BP1+△y P1P2+△y P2C )-y C =7200+(287.79+178.86+89.283)-7756.061=-0.182 f= f x 2+f y 2= 0.0552+(-0.128)2= 0.003025+0.016384=0.1393 T=f/∑D=0.1393/297.26+187.81+93.4=0.1393/578.47=2.4029*10-4

(4)改正坐标增量,坐标增号所加改正数 -f x /D=-0.055/578.47=-9.5078*10-5

-f y /∑D=(-0.128)/578.47=2.2127*10-4

V △x BP1=-f x /∑D*D BP1=-0.055/578.47*297.26=-0.02826

V △yBP1=-f y /∑D*D BP1=-(-0.128)/578.47*297.26=0.06578 (5)改正后的坐标量

△x BP1=△x BP1+ V △x BP1=-74.428-0.02826=-74.45626 △y BP1=△y BP1+V △yBP1=287.79+0.06578=287.85578

V △xP1P2= -f x /∑D*D P1P2=-9.5078*10-5*187.81=-0.017857 V △yP1P2=-f y /∑D*D P1P2=2.2127*10-4*187.81=0.04156 △x P1P2=△x P1P2+ V △xP1P2=57.28-0.017857=57.2621 △y P1P2=△y P1P2+ V △yBP1P2=178.86+0.04156=178.90156 V △xp2c =-f x /∑D*D p2c =-9.5078*10-5*93.4=-0.008880 V △yp2c =-f y /∑D*D p2c =2.2127*10-4*93.4=0.02067 △x p2c =△x p2c + V △xp2c =-27.424-0.00888=-27.43288 △y p2c =△y p2c + V △yp2c =89.283+0.02067=89.30367 (6)推算坐标

X P1=X B +△x BP1=3200+(-74.45626)=3125.54374 Y P1=Y B +△y BP1=7200+287.85578=7487.85578

X P2= X P1+△x P1P2=3125.54374+57.2621=3182.80584 Y P2= Y P1+△y P1P2=7487.85578+178.90156=7666.75734 X C = X P2+△x p2c =3182.80584-27.43288=3155.37296 Y C = Y P2+△y p2c =7666.75734+89.30367=7756.06101 7-19(补充):用四等水准方法测量控制点BM6至BM19的高差。观测程序为“后(黑)-前(黑)-前(红)-后(红)”。测段观测了2个测站。按照观测程序,2个测站的读数依次为:1571,1197,1382,0739,0363,0549,5239,6171和2121,1747,1934,2196,1821,2008,6793,6621。试将以上读数记录到“三、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相应位置、完成相应计算,并统计出BM6

测段长度=748+751=1553mm=1.553m

《土木工程测量》第8章 作业

8-1 简述利用地形图确定某点高程和坐标的方法。 解:(1)确定坐标:首先根据A 点的位置找出它所在的坐标格网,再过A 点作坐标格网的平行线。A 点坐标为:X A =X 0+mA*M

Y A =Y 0+pA*M

(2)确定高程:利用等高线,可以确定点的高程。等高线上点的高程,等于该等高线的高程;不再等高线上点的高程,用内插方法求得。

8-5如何计算场地的设计高程?

解:为了使填挖方量平衡,先求出各方格的平均高程,即将每一方格顶点的高程加起来除以4,最后把每个方格的平均高程相加除以方格总数,就可以得到设计高程H0。

8-6 简述利用地形图进行土(石)方量计算的方法。

解:(1)DTM法土(石)计算

(2)方格网法土(石)方量计算

(3)等高线法土(石)方量计算

8-7 如何在数字地形图上实现工程应用?

解:在cass中点“工程应用”。

《土木工程测量》第9章作业

9-2 已知水准点H

A =37.531m,要测设室内地坪标高H

o

=38.000m,简述放样过程。

解:在O点钉上一个木桩,在AO之间安置水准仪,首先测得A点水准尺的度数α,根据公

式o= H

A +α- H

O

可计算出当B点为放样高程时其点上水准尺的读数o.在O木桩侧边立上水准尺并

上下移动,使其读数为o,并在水准尺底部与木桩连接处画上横线,此横线即为设计高程的实地位置。

9-4 已知α

MN =300°15′06″;X

M

=2036.110m,Y

M

=8192.199m,X

A

=2142.110m,Y

A

=8086.199m.

试在建筑施工放样现场放样出A点的平面位置。

解:放样时,以MN为基础,放样水平角,确定出MA的方向;以M为基础,沿着MA方向放样出距离,距离的端点就是A

已知M、A点坐标,可以计算出MA的距离d=(△x2+△y2)=149.884m,M、A夹角为α

MA

=45°

MN与MA之间的放样水平角为α

MN -α

MA

=255°15′06″。

在M点安置测角仪器,包括对中及整平,测出A点方向,再用钢尺量出其距离149.884m,即得到A点的平面位置。

9-6 已知水准点H

A =1114.000m,D

AB

为75m,设计坡度i

AB

=+2%,如何放样已知坡度?

解:计算出B点放样高程:H

B = H

A

+ D

AB

i

AB

=1115.5m,在A点安置仪器,将仪器的一只架腿安

置在直线AB上,另两只架腿的连线垂直于AB,量取仪器高i,用高程放样方法定出B点的高程,照准B点水准尺,调节视准轴使之倾斜,直至在水准尺上的度数为i(与仪器高相等)。在直线AB之间选取P1、P2、P3等点,调整各点桩高位置,使得每一点上的水准尺度数都为仪器高i,则各桩顶的连线即为设计坡度的直线。

《土木工程测量》第10章作业

10-5 图10-34中已绘出拟建建筑物与既有建筑物的相对位置关系(墙厚37cm,轴线偏里),简述拟建建筑物测设的方法和步骤。

解:(1)根据两个既有建筑物的已知坐标与拟建建筑物的几何关系进行定位;

(2)简历建筑基线:既有建筑物的墙也延长一段距离,建立一条建筑基线;

(3)墙体施工测量:你建筑物与既有建筑物北墙,西墙在两条平行线上,南墙在一条平行线上,测出拟建建筑长40m,同法测宽20m.

10-6 已知某厂车间相对两角的坐标为:x

1=8551.00m,y

1

=4332.00m,x

2

=8486.00m,y

2

=4440.00m。

放样时估计开挖范围,拟将矩形控制网设置在厂房角点以外6m处,如图10-35所示。计算厂房控制网四角点A、B、C、D的坐标值。

解:由图得厂房长度108m,宽度65度。

A(x

1+6 ,y

1

-6) B(X

2

-6 ,y

1

-6)

(8577.00 ,4326.00)(8480.00 ,4326.00)

C(X

2-6 ,y

2

+6) D(X

1

+6 ,y

2

+6)

(8480.00 ,4446.00)(8557.00 ,4446.00)10-10 简述高层建筑物施工测量时高程传递方法。

解:(1)钢尺直接测量法;

(2)悬吊钢尺法;

(3)全站仪天顶测距法。

《土木工程测量》第11章作业

11-6 已知线路某转点JD的里程为K25+536.32,R=500m,L

S =60,α

z

=35°51′23″,试计算

缓和曲线要素并推算各主点的里程。

解: 1)缓和曲线要素:(1)切线增值:q=L

S /2-L

S

3/240R2=60/2-603/240*5002=29.9964m

(2)内移值:p=L

S

2/24=602/24*500=0.3

(3)平曲线总长:L=(α-2β

0)*∏/180*R+2L

S

=(35.8564-2*3.44)*3.14/180*500+2*60 =(289.764)*8.7222+120

=252.73796+120

=372.73796m

(4)最大缓和曲线角度:β

0=L

S/

2R=60/2*500=3.44°

(5)切线总长:T=(R+P)tan*α/2+q=(500+0.3)tan*35.8564/2+29.9964

=191.861

(6)矢距:E=(R+P)sec*α/2-R

=(500+0.3)sec*35.8564/2-500

=25.83m

(7)校正值:J=2J-L=2*191.861-372.73796=10.984

2)各主要里程:ZH桩号=JD桩号-T=k25+536.32-191.861=k25+344.459

HY桩号=ZH桩号+ L

S

=k25+344.459+60=k25+404.459

QZ桩号=ZH桩号+L/2=k25+344.459+372.73796/2=k25+530.828

YH桩号=ZH桩号+L- L

S

=k25+344.459+372.73796-60=k25+536.320

HZ桩号=YH桩号+ L

S

=k25+657.197+60=k25+717.197

JD桩号=QZ桩号+J/2(投标)=k25+530.828+10.984/2=k25+536.320

11-7 测设凹形竖曲线,已知i

1=-1.114%,i

2

=+0.154%,变坡点的桩号为K1+670,高程为48.60m,

设计半径R=5000m。求各测设元素、起点和终点的桩号与高程,以及曲线上每10m间隔里程桩的竖距离与设计高程。

解: 1)设计要素:(1)坡度差:W=i

2

-i=+0.154%-(-1.114%)=1.268%

(2)竖曲线长度:L=R|W|=5000*1.268%=63.4

(3)切线长度:T=L/2=63.4/2=31.7

(4)中点竖距离:E=T2/2R=L2/8R=63.42/8*5000=0.1005

(5)任意一点竖距离:Y

P =X

P

2/2R=102/2*5000=0.01

2)桩号:起点桩号:ZH=k1+670-31.7=K1+638.3

终点桩号:YZ=k1+638.3+63.4=K1+701.7

起点高程:变坡点高程+设计坡度*起点至该点的平距 =48.60+(-1.114%*31.7)=48.25m

终点高程:48.60+0.154%*31.7=48.65

11-8 已知线路转点ZD的里程为K125+032.58,其他数据见表11-11.试推算线路各主点的里程。

转点ZD里程为K125+032.58

ZD=QZ+L/2 QZ里程=k125+0.3258-L/2=k124+891.81

起点里程:ZY=k124+891.81-144.61=k124+747.20

:曲线长l=222.57m T=1113.16m

JD

2

ZD=QZ2-T

里程=k125+032.58+1113.16=k125+145.74

QZ

2

终点里程YZ=k125+145.74+l/2=k125+257.025

《土木工程测量》第12章作业

12-2 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布置的特点和主要形式有哪些?

解:

特点:图形简单可避免远点交回桥墩索塔时交会精度差的缺陷,因此简化了桥梁控制网的测量工作。

主要形式:一般为包含桥轴线的三角形和四边形,并以跨江正桥部分为主。应用较多的有双三角形、大地四边形、双大地四边形以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结合的多边形等。

12-3 跨河水准测量与一般水准测量有哪些不同?

解:首先,在河流两岸选定立尺点和测站点,并将其布置成对称图形。

观测时,将水准尺分别竖立,将两台同型号的水准仪分别安置在测站点上,同时进行对向观测,取两站所测高差的平均值作为一测回观测值。然后将仪器对换,同时也将标尺对换,同法再测一个测回。

当水面较宽,观测对岸远尺进行直接读数有困难时,可在水准尺上安装一个能沿尺面上下移动的特制觇板。

12-4 何谓桥轴线长度?

解:在选定的桥梁中线上,于桥头两端埋设两个控制点,两控制点间的连线成为桥轴线,该连线的长度称为桥轴线的长度。

12-8 简要说出水深测量5种方法的特点。

解:(1)测深杆法:适用于水深小于5m且流速不大的浅水区。

(2)测深锤法:适用于水深小于10m、流速小于1m/s的水域。精度较低,费工费时,而且

只能在船只停泊时进行定点测深,效率低。

(3)单波束回声测深法:可测得一条连续的水深线,从而实现了由点测量到线测量的转变,效率也随之提高。

(4)多波束测深仪法:能在与航线垂直的平面内以一定的张角同时发射多个波束,并接收其水底反射波束,从而测定出多个水深位置的水深值。

(5)机载激光测深技术:速度快、覆盖率高、灵活性强,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土木工程测量》第13章作业

13-1 什么是贯通误差?有哪几种?

解:贯通误差:施工中,相向开挖的两个工作面,开挖到贯通面后中线不能准确地重合,就会产生错位,其错位距离称为贯通误差。

包括纵向贯通误差、横向贯通误差和高程贯通误差。

13-2 什么是联系测量?竖井联系测量的方式有哪几种?

解:联系测量:为了保证各相向开挖的工作面最终正确贯通,就需将地面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传递到地下,这些传递工作称为联系测量。

竖井联系测量常用的方法为一井定向、二井定向和陀螺经纬仪定向。

13-6 陀螺的两个基本特性是什么?陀螺经纬仪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

解:两个基本特性:定轴性和进动性。

基本工作原理:当陀螺经纬仪的陀螺旋转轴以水平轴转动时,由于地球的自转,陀螺的旋转轴会向水平面内的子午线方向产生进动,最终未定在子午面内。

《土木工程测量》第14章作业

14-1 变形观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解:主要内容:沉降、水平位移、倾斜、挠度、裂缝等。

14-2 什么是沉降观测?

解:通过对埋设在建筑物结构体上的观测点进行高程测量,以测定其高程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化情况。

14-4 试述建筑水平位移的几种观测方法。

解:(1)视准线法,包括小角法和活动觇牌法;

(2)前方交会法

(3)极坐标法

土木工程测量期末复习题

土木工程测量期末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表(包括地面上各种物体)的几何形状及其空间位置的科学。 2、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的数据,再把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供规划设计、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使用。 3、测设:是指将图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4、水准面: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称为水准面。任何自由静止的水面都是水准面。 5、大地水准面:水准面因其高度不同而有无数个,其中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8、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线长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简称高程,用H表示。 9、高差:地面两点之间的高程差称为高差,用h表示。 10、水准测量:是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然后通过已知点高程,求出未知点的高程。 11、视准轴:十字丝交叉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称为望远镜的视准轴。 12、视差: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微微移动时,若发现十字丝的横丝在水准尺上的位置随之变动,这种现象称为视差。 13、水准点: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的高程控制点称为水准点,简记为BM。 14、附合水准路线:从一已知水准点出发,沿各个待定高程的点进行水准测量,最后附合到另一已知水准点,这种水准路线称为附合水准路线。 15、闭合水准路线:由一已知水准点出发,沿环线进行水准测量,最后回到原水准点上,称为闭合水准路线。 16、支水准路线:由一已知水准点出发,既不附合到其他水准点上,也不自行闭合,称为支水准路线。 17、高差闭合差:由于测量成果中不可避免有些误差,使测量高差代数和不等于零,其不符值即为高差闭合差,记为fh。 18、水平角:系指相交的两条直线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所夹的角度,或指分别过两条直线所作的竖直面间所夹的二面角。 19、竖直角:是指在同一竖直面内,一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测量上称为倾斜角,或简称为竖角。 20、竖盘指标差:当视线水平、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时,读数指标处于正确位置,即正好指向90°或270°。事实上,读数指标往往是偏离正确位置,与正确位置相差一小角度x,该角值称为竖盘指标差。 21、直线定线:地面两点间的距离大于整根尺子长度时,用钢尺一次(一尺段)不能量完,这就需要在直线方向上标定若干个点,这项工作称为直线定线。 22、直线定向:为了确定地面上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置,除了量测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外,还必须确定该直线与标准方向之间的水平夹角,这项工作称为直线定向。 23、方位角:从直线起点的标准方向北端起,顺时针方向量至直线的水平夹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其取值范围是0°一360°。 24、坐标方位角:从直线起点的坐标正北端起,顺时针方向量至直线的水平夹角,称为该直线的坐标方位角,用α表示。 25、象限角:由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量至直线的锐角,用R表示。 26、系统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如果误差出现的符号和大小均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27、偶然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误差出现的符号和大小都表现出偶然性,即从单个误差来看,在观测前我们不能预知其出现的符号和大小,但就大量误差总体来看,则具有一定

土木工程测量实习报告4篇

土木工程测量实习报告4篇 导读:本文是关于土木工程测量实习报告4篇,希望能帮助到您! 一、实习目的 1、联系水准仪的安置、整平、瞄准,能够测量出任意两点的高差,掌握水准仪的操作使用及保养方法,熟悉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 2、掌握经纬仪对中,整平,瞄准,掌握水平角与竖直角的测量,掌握经纬仪的操作使用及保养方法; 3、通过实习,熟练地掌握课堂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 4、掌握钢尺量距的方法; 5、使用经纬仪和水准仪测绘地形图 6、熟练地掌握小区域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的布设及测算方法,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方法; 7、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8、培养热爱专业、热爱集体和艰苦奋斗的精神,逐步形成严谨务实、团结合作的工作作风和吃苦耐劳的劳动态度。 二、实习设备 ds3型微倾式水准仪、dj6型光学经纬仪、水准尺、30m钢尺、标杆、绘图纸、铅笔、橡皮等。 三、实习任务 1. 控制点高程测量 2. 竖直角度测量

3. 水平角度测量 4. 导线长度测量 5. 闭合导线业内测量 6. 数据的整理、计算 7. 地形图的测绘 四、实习的内容与要求 1. 平面控制测量 图根平面控制测量一般采用闭合导线。 (1)踏勘选点:根据测图的目的目的和测区的地形情况,拟定导线的布置形式,实地选定导线点并设立标志。踏勘选点时注意 l 相邻点间要通视,方便测角和量边; l 点位要土质坚实的地方,以便于保存点的标志和安置仪器; l 导线边长要大致相等,以使测角的精度均匀; l 导线点应选择周围地势开阔的地点,以便于测图时充分发挥控制点的作用; l 导线点的数量要足够,密度要均匀,以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2)水平角观测:导线转角用经纬仪测2个测回。 (3)边长测量:导线边长可用经纬仪视距法测量,要求进行往返测量。 (4)导线成果计算:首先件检核外业测量数据,在观测成果合格的情况下,进行闭合差调整,然后由起算数据推算个控制点的坐标。 (5)注意事项:照准目标要消除视差,观测水平角用纵丝照准目标,观测竖直角用横丝照准目标。 读取竖盘读数时,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必须居中。 2、高程控制测量

工程测量课后习题答案

《测量学》习题集答案 第一部分习题和作业 一、测量基本知识 [题1-1] 测量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是什么? 答: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与大小,确定地球表面各种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空间位置的科学。 测量学的主要任务是测定和测设。 测定——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与计算将地物和地貌的位置按一定比例尺、规定的符号缩小绘制成地形图,供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规划设计使用。 测设——将在地形图上设计出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题1-2] 熟悉和理解铅垂线、水准面、大地水准面、参考椭球面、法线的概念。 答:铅垂线——地表任意点万有引力与离心力的合力称重力,重力方向为铅垂线方向。 水准面——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连续封闭曲面。 大地水准面——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 参考椭球面——为了解决投影计算问题,通常选择一个与大地水准面非常接近的、能用数学方程表示的椭球面作为投影的基准面,这个椭球面是由长半轴为a 、短半轴为b 的椭圆NESW 绕其短轴NS 旋转而成的旋转椭球面,旋转椭球又称为参考椭球,其表面称为参考椭球面。 法线——垂直于参考椭球面的直线。 [题1-3] 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的基准面是什么? 答:绝对高程的基准面——大地水准面。

相对高程的基准面——水准面。 [题1-4] “1956 年黄海高程系”使用的平均海水面与“1985 国家高程基准”使用的平均海水面有何关系? 答:在青岛大港一号码头验潮站,“1985 国家高程基准”使用的平均海水面高出“1956 年黄海高程系”,使用的平均海水面0.029m。 [题1-5] 测量中所使用的高斯平面坐标系与数学上使用的笛卡尔坐标系有何区别? 答:x 与y 轴的位置互换,第Ⅰ象限位置相同,Ⅰ→Ⅱ→Ⅲ→Ⅳ象限顺指针编号,这样可以使在数学上使用的三角函数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照常使用。 [题1-6] 我国领土内某点A 的高斯平面坐标为:x A =2497019.17m,Y A =19710154.33m,试说明A 点所处的6°投影带和3°投影带的带号、各自的中央子午线经度。 答:我国领土所处的概略经度范围为东经73°27′~东经135°09′,位于统一6°带投影的13~23 号带内,位于统一3°带投影的24~45 号带内,投影带号不重叠,因此,A 点应位于统一6°带的19 号带内。 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0 L =6×19-3=111°。 去掉带号与500km 后的A y =210154.33m,A 点位于111°子午线以东约210km。取地球平均曲率半径R =6371km,则210.154km 对应的经度差约为(180×210.154)÷(6371π)=1.88996°=1°53′,则A 点的概略经度为111°+1.88996°=112.88996°。 [题1-7] 天文经纬度的基准是大地水准面,大地经纬度的基准是参考椭球面。在大地原点处,大地水准面与参考椭球面相切,其天文经纬度分别等于其大地经纬度。“1954 北京坐标系”的大地原点在哪里?“1980西安坐标系”的大地原点在哪里?

工程测量课后作业答案

《工程测量》第二阶段离线作业 一、填空题: 1.标准方向线的种类有(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坐标纵轴方向)。(第四章,第三节) 2.在倾斜地面进行丈量水平距离的方法有(平量)法、(斜量)法。(第四章,第一节) 3.从(直线起点的标准方向北端起)顺时针方向量至该直线的水平夹角称为该直线的坐标方位角。(第四章,第三节) 4.直线的象限角是指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所夹的(锐)角,并要标出所在象限角。(第四章,第三节) 5.某直线的反方位角为123°20',则它的方位角为(303°20'),象限角为()。(第四章,第三节) 6.测量误差是由于(测量仪器和工具)、(观测者)、(外界条件的影响)三方面的原因产生的。(第五章,第一节) 7.独立观测值的中误差和函数的中误差之间的关系,称为(误差传播定律)。(第五章,第一节) 8.某线段长度为300m,相对误差为1/3200,则该线段中误差为(9.4mm )。(第五章,第二节) 9.设观测一个角度的中误差为±8″,则三角形内角和的中误差应为(±13.856″)。(第五章,第三节) 10.根据保存时间的长短,水准点可分为(临时性标志)和(永久性标志)二种。(第五章,第四节) 二、选择题: 1.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B)。(第四章,第一节) A.斜线距离; B.水平距离; C.折线距离 2.用钢尺丈量平坦地面两点间平距的公式是(A)(第四章,第一节) A、D=nl+q B、D=Kl C、D=nl 3.坐标方位角是以(C)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动到测线的夹角。(第四章,第三节) A.真子午线方向; B.磁子午线方向; C.坐标纵轴方向 4.( C )是由标准方向线的北端开始顺时针旋转到该直线所夹的水平角。(第四章,第三

土木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

土木工程测量试题及答 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土木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 学年第2学期《土木工程测量》科目考试试题A(B)卷 一、单项选择题: 1、研究工程建设中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属(B)的范畴。 A.大地测量学 B.工程测量学 C.普通测量学 D.摄影测量学 2、大水准测量中,高程的基准线是(A)。 A.重力的方向线 B.地球法线 C.万有引力作用线 D.离心力作用线 3、与(A)相切的平面称水平面。 A.水准面 B.大地水准面 C.地球椭球面 D.高程基准面 4、绝对高程的基准面是(C)。 A.水准面 B.假定水准面 C.大地水准面 D.水平面 5、我国“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原点在(D)。 A.北京 B.山西泾县 C.广西泾县 D.陕西泾县 6、在测区半径小于10km的范围内,可将(B)看作平面处理。 A.椭球面 B.大地水准面 C.地球表面 D.海水面 7、平面直角坐标系统的X轴正方向是(D)。 A.东方向 B.南方向 C.西方向 D.北方向 8、我国在用的高程系统包括(D)。 A.1954年的北京高程系 B.1980年国家高程基准 C.1956年黄海高程系 D.1956年黄海高程系和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9、在水准测量中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并测得后视点读数为,前视读数为,则B点比A点(B)。 A.高 B.低 C.等高 D.无法判断 10、水准测量原理是利用水准仪的(A)能提供的一条水平视线。 A.视准轴 B.水准管轴 C.横轴 D.竖轴 11、视准轴是连接物镜光心与(C)的连线。 A.目镜光心 B.调焦透镜光心 C.十字丝分划板中心 D.光学对中器光心 12、水准测量中,A,B分别为前、后视点,后视读数为,前视读数为,则hBA=(A)。 、水准测量中,A、B分别为后、前视点,HA=,后视读数为,前视读数为,则仪器的视线高程为(D)。 A.B.C.D. 14、在下列型号的水准仪中,精度最高的是(A)。 A.DS05 B.DS1 C.DS3 D.DS10 15、微倾式光学水准仪中,用来精确整平仪器的是(C)。 A.圆水准器 B.脚螺旋 C.管水准器 D.光学对中器 16.转动物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B)。

土木工程测量实践报告

土木工程测量实践报告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一)6月16日,我们正式开始了为期两周的“土木工程测量实习”,在此之前,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首先,各组组长集中开了个小会,说明了测量任务和测量的实际意义及其重要性;我们就开始着手选控制点,我们跟随老师来到测区范围,按照要求合理选择控制点的位置并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标注,以上的工作就叫“踏勘选点”。 可以说这次实习就是对我们整个学期以来本科目的一次大检阅,但是我们谁都明白这次测量任务不轻,责任很重,谁也不敢掉以轻心。一周多以来,我们都坚守在自己的“阵地”,观测、记录、计算、描点......我们分工合作,力求更好更快地完成我们的任务。在整个测量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少的问题和疑难,也出现了不少的错误,对整个测量进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我们也从中得到了不少的教训和体会。 我们进行联合测图,最重要的是相互协调,体现团体的合作精神,这也是优质、高效地完成这次测量任务的前提条件。同样,各组组员之间的团体合作精神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此次测量实习中,我们更是体现了其中的重要意义。测量是一项

要求比较高的工作,必须按照测量要求完成各测段的距离、高程、高差的测量,还得对各测区范围的地形、地物、地貌进行精确的测量和描绘出来,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内业计算及各种数据的校对、处理、复核;同时把各个测点按一定的比例在方格网上放出来,而这些工作都得差不多同时进行,这就更需要我们各组员的分工合作,团结一致,协调各项工作,并全理安排各个组员的工作,尽量让每一个组员都学会并熟悉仪器的使用和内业的计算等各 项工作,这也是我们这次实习的首要目的,也是对前面一段时间学习的检验和补充。我们要从这次实习中查漏补缺,以达到巩固学习的目的。各个组员的基础和能力都不尽一致,所以在安排测量任务的时候,就可以根据各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工,这样还可以提高测量效率。 测量也是一项务实求真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我们在测量实习中必须保持数据的原始性,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为了确保计算的正确性可有效性,我们得反复校对各个测点的数据是否正确。我们在测量中不可避免地犯下一些错误,比如读数时估读不够准确,水准尺或花杆放得不垂直就读数,读数时间间隔过长,等等,都会引起一些误差,因此,我们在测量中内业计算要和测量同时进行,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错误,及时纠正错误,也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由于这是一项

中南大学《工程测量》课程作业三及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 1. 在定测中桩高程测量中,必须作为转点的桩为()。 (A) 百米桩 (B) 加桩 (C) 直线转点 参考答案: (C) 2. 边坡的坡度是指()。 (A) 边坡平距与 高差之比 (B) 斜边与高 差之比 (C) 斜边与边坡 平距之比 参考答案: (A) 3. 在地形图上,量得A 点高程为21.17m ,B 点高程为16.84m ,AB 的平距为279.50m , 则直线AB 的坡度为()。 (A) 6.8% (B) 1.5% (C) -1.5% (D) -6.8% 参考答案: (C) 4. 建筑物的定位就是确定设计中要求的建筑物()。 (A) 边线 (B) 建筑物的轴线 (C) 建筑物的投影线 参考答案: (B) 5. 横断面测量的主要任务是()。 (A) 测量地形图 (B) 沿中线测量地面高程

(C) 垂直中线的变坡点高程 参考答案: (C) 6. 线路施工复测的目的是()。 (A) 重新测设桩点 (B) 恢复定测桩点,检查定测质量 (C) 修订桩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参考答案: (B) 7. 常用的测设中线方法有()。 (A) 拨角法 (B) 交会法 (C) 格网法 参考答案: (A) 8. 极坐标法放样是以()。 (A) 两个高程点 放样 (B) 两个已知平面 点放样 (C) 两个方向 放样 参考答案: (B) 9. 隧道测量中,腰线的作用是控制掘进()。 (A) 高程与坡 度 (B) 高 程 (C) 坡 度 (D) 方 向 参考答案: (A)

10. 线路水准测量包括()。 (A) 基平与中平 测量 (B) 基平与三角高 程测量 (C) 中平与水准 测量 参考答案: (A) 11. 施工控制网包括()。 (A) 测量网 (B) 国家控制网 (C) 建筑方格网 参考答案: (C) 12. 隧道测量中,中线的作用是控制隧道掘进()。 (A) 高 程 (B) 坡度 (C) 方向 (D) 高程与坡 度 参考答案: (C) 13. 建筑方格网细部点放样方法主要有()。 (A) 归化法 (B) 三角高程 (C) 视距测量 参考答案: (A) 14. 设F 、G 两点的高程分别为HF=58.3m, HG=61.9m ,并量得F 、G 的图上距离为28.5mm , 地形图的比例尺为1:500,则F 、G 之间的平均坡度为()。 (A) 13.5% (B) 25.3% (C) 12.65% (D) 50.6% 参考答案: (B) 15. 轴线控制桩的作用是()。

东南大学《工程测量》期末考试土木工程测量试卷A答案

共 8 页 第 1 页 东 南 大 学 考 试 卷( A 卷)(答案) 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测量 考试学期 06-07-3 得分 适用专业 05105 考试形式 开卷 考试时间长度 120分钟 一、判断题(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干的括号内打“√”,错的打“×”。每题0.5分,共10分) 1.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地球椭圆体。 (?) 2.高斯投影中,中央子午线和赤道投影后均为直线,长度都不变。 (?) 3. 6°带和3°带均从0°子午线起,自西向东分带。 (?) 4.视准轴是目镜光心与物镜光心的连线。 (?) 5.经参考椭球定位后,参考椭球面与大地水准面相重合。 (?) 6.水准测量一个测站的观测成果为:后视A 点读数a =1667mm ,前视B 点读数b =1232mm ,则B 点比A 点高0.435m 。 (?) 7.任何纬度相同的点,其真北方向都是平行的。 (?) 8.系统误差影响观测值的准确度,偶然误差影响观测值的精密度。 (?) 9.用J 6经纬仪测回法观测某一水平角4个测回,观测中配置度盘的起始读数依次分别为0°,45°,90°,135°。 (?) 1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指的是制作比例尺时的精确程度。 (?) 11.经纬仪整平的目的是使视线水平。 (?) 12.角度测量中,采用盘左、盘右观测法可削除视准轴误差、竖轴倾斜等误差。 (?) 13.在面积为10km 2的范围内,进行水平距离和水平角的测量,都可以不考虑 地球曲率的影响。 (?) 14.偶然误差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性,当观测次数无限增多时,其算术平均值趋于0。 (?) 15.水准测量中,一个测站的前后视水准尺不必与水准仪位于同一直线上。 (?) 16.一点至两目标点的方向线间的夹角称为水平角。 (?) 17.布设在两个高级控制点之间的导线,称为附合导线。 (?) 18.竖盘指标差为负值,说明观测的是俯角;反之,则是仰角。 (?) 19.在测量工作中,误差是难免的,而错误则是可以避免的。 (?) 20.三角高程高差公式v i D h -+?=αtan ,当0=α时,v i h -=,说明经纬

工程测量学课后答案

工程测量学课后部分答案 卷子结构: 名词解释5题、填空10题、(选择10题)、简答2题、 计算4题(第二章1题、第三章2题、第四章1题,共35′) 第一章:绪论 1、什么叫水准面?它有什么特性?(P3) 假想静止不动的水面延伸穿过陆地,形成一个闭合的曲面,这个曲面称为水准面。 特性:面上任意一点的铅垂线都垂直于该点的曲面。 2、什么叫大地水准面?它在测量中的作用是什么?(P3) 水准面中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作用:外业测量的基准面。 3、什么叫高程、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P7) 高程、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绝对高程,简称高程。 相对高程:假定一个水准面作为高程起算面,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相对高程。 4、什么情况下可以采用独立坐标系?(P6)测量学和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哪些不同?(P7) 当测量范围较小时,可以不考虑地球表面的曲率点测量的影响,把该测区的地表一小块球面当做平面看待,建立该地区的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3点不同:○1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横轴为x轴,竖轴为y轴,测量中横轴为y轴,竖轴为x 轴。○2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象限按逆时针方向编号,测量学中坐标系象限按顺时针方向编号。○3测量坐标系的坐标轴一般具有方向性:其纵轴沿南北方向(中央子午线方向)、横轴沿东西方向(赤道方向);数学坐标系对坐标轴方向没有特定要求。 5、设我国某处点A的横坐标Y=19689513.12m,问该点位于第几度带?A点在中央子午线东侧还是西侧,距离中央子午线多远(即坐标值)? A点的横坐标为Y=19689513.12m,由于A点在我国,且整数有8位,所以其坐标是按6度带投影计算而得;横坐标的前两位就是其带号,所以A点位于第19带。由横坐标公式Y=N*1000000+500000+Y’(N为带号),所以Y’=189513.12m,其值为正,所以在中央子午线东侧,距中央子午线为189513.12m。 6、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对高程和距离各有什么影响?(P8-P9两表,理解意思记住结论) a.对距离的影响 ∵D = R θ;· D′= R tanθ ∴△D = D′- D = R ( tanθ - θ )= D3 / 3R2 ∴△ D / D = ( D / R )2 / 3 用水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对距离的影响影响较小,通常在半径10km测量范围内,可以用水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 b.对高程的影响 ∵( R + △ h )2= R2+ D′2

工程测量课程作业答案

工程测量课程作业_A 1. (4分)水准仪器下沉,采用()减少误差。 ? A. 后前前后 答案A 2. (4分)高层传递有下层传递上来的同一层几个标高点必须用水准仪进行检核,检查各点标高点是否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其误差应不超过()mm ? C. ±3 答案C 3. (4分)用经纬仪对某角观测四次,由观测结果算得观测值中误差为±20″,则该角的算术平均值中误差为() ? A. ±10″ 答案A 4. (4分)绝对高程的起算面是()。 ? B. 大地水准面 答案B

5. (4分)下列满足柱子吊装要求是() ? D. 以上均对 答案D 6. (4分)产生视差的原因是()。 ? B. 物像与十字丝分划板未重合 答案B 7. (4分)地面点高程测定的基本原理是()。 ? A. 高程原点开始-逐点测得高差-逐点递推出高程 答案A 8. (4分)为了统一全国的高程系统和满足各种测量的需要,测绘部门在全国各地埋设且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了很多高程点,这些点称为()。 ? B. 水准点 答案B 9. (4分)下列点中哪一个不是圆曲线的主点() ? A. JD点

答案A 10. (4分)测角时,对于图根导线,一般需要DJ6级经纬仪测一个测回,且半测回角值的较差不得大于() ? B. 40″ 答案B 11. (4分)地面两点间高程之差,称为该两点间的() ? C. 高差 答案C 12. (4分)水准测量的转点,若找不到坚实稳定且凸起的地方,必须用()踩实后立尺. ? B. 尺垫 答案B 13. (4分)下列属于图式比例尺的是() ? B. 直线比例尺和复式比例尺 答案B 14. (4分)水准测量时,为了消除i角误差对一测站高差值的影响,可将水准仪置在()处。

土木工程测量考试题库(含答案)

选择题 1、工程测量是一门测定点位()的科学。 A、平面位置 B、高程 C、A、B都不是 D、 A、B都是 2、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工程测量任务范围内的是() A、公路运营管理 B、测图 C、用图 D、放样 3、测量上确定点的位置是通过测定三个定位元素来实现的,下面哪个不在其中() A、距离 B、方位角 C、角度 D、高程 4、大地水准面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 A、旋转椭球体 B、大地体 C、参考椭球 体D、都不是 5、通过平均海水面并延伸穿过陆地所形成的闭合曲面称为() A、大地水准面 B、地球椭球面 C、旋球椭球 面D、参考椭球面 6、某点的经度为东经123。30’,该点位于高斯平面投影6。带的第()带号。 A、19 B、20 C、21 D、22 7、以中央子午线投影为纵轴,赤道投影为横轴建立的坐标是()。

A、大地坐标系 B、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C、地心坐标系 D、平面直角坐标系 8、设A点的通用坐标为(38246.78,15525833.20)米,则该点所在6度带带号及其坐标自然值为()。 A、38、(2467.78,15525833.20) B、15、38246.7,25833.20) C、38、(-497532.22,15525833.20) D、15、(38246.78,525833.20) 9、适用广大区域确定点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的坐标是() A、地理坐标系 B、平面直角坐标系 C、高斯- 克吕格坐标系D、都可以 10、地面点沿()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 A、切线 B、法线 C、铅垂线 D、都不是 11、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来测定两点间高差的。 A、水平面 B、水平视线 C、竖直面 D、铅垂线 12、大水准测量中,仪器视线高应等于()。 A、后视读数+后视点高程 B、前视读数+后视点高程

土木工程测量实验试做报告12汇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土木工程测量》 课程编号:01380219 实验试做报告 编写教师:陈少林审核人:李俊 航空宇航学院

目录 1.实验一水准仪的使用与普通水准测量 (1) 2.实验二四等水准测量 (4) 3.实验三微倾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7) 4.实验四经纬仪的使用与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9) 5.实验五竖直角观测和竖盘指标差的检验与校正 (12) 6.实验六经纬仪的检验和校正 (14) 7.实验七钢尺量距和磁方位角测量 (17) 8.实验八碎部测量 (19)

实验一水准仪的使用与普通水准测量 实验类型:基本性 1实验目的 (1)了解DS3 水准仪的基本构造和性能,认识其主要构件的名称和作用。 (2)练习水准仪的安置、瞄准、读数和高差计算。 (3)掌握普通水准测量的施测、记录、计算、闭合差的调整及高程计算的方法。 2计划与设备 (1)实验时数安排为2 学时、实验小组由2~4 人组成,l 人操作仪器,1 人记录。 (2)每组的实验设备为DS3 水准仪1 台,水准尺 2 根, 尺垫2个,记录板 1 块,伞1把。 (3)完成一个闭合环的闭合水准测量的往返观测及相应的记录、计算及检核工作。 3方法与步骤 3.1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 3.1.1安置脚架和连接仪器 测量仪器所安置的地点称为测站、在选好的测站上松开脚架伸缩螺旋,按需要调整架腿的长度,将螺旋拧紧。安放三脚架,使架头大致水平,把三脚架的脚尖踩人土中。然后把水准仪从箱中取出,放到三脚架架头上,一手握住仪器,一手将三脚架架头上的连接螺旋旋入仪器基座内,拧紧,并用手试推一下仪器,检验是否已真正连接牢固。 3.1.2 粗平 水准仪的粗平是通过旋转仪器的脚螺旋使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而达到的,按“左手拇指规则”旋转一对脚螺旋和另一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这是置平测量仪器的基本功,必须反复练习。 3.1.3瞄准 进行水准测量时,用望远镜瞄准水准尺的步骤是: (1)目镜调焦,使十字丝最清晰; (2)放松制动螺旋,转动望远镜,通过望远镜上的缺口和准星初步瞄准水准尺,拧紧制动螺旋; 进行物镜调焦,使水准尺分划十分清晰; (3)旋转微动螺旋,使水准尺像的一侧靠近于十字丝竖丝(便于检查水准尺是否竖直); (4)眼睛略作上下移动,检查十字丝与水准尺分划像之间是否有相对移动(视差); (5)如果存在视差,则重新进行目镜调焦与物镜调焦,以消除视差。 3.1.4精平 精确调平水准管,使水准仪的视线水平,是水准测量中关键性的一步。转动微倾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从目镜旁的气泡观察镜中,可以看到气泡两个半边的像,当两端的像符合时,水准管气泡居中。注意微倾螺旋转动方向与水准管气泡像移动方向的一致性,可以使这一步的操作即快又准。

土木工程测量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1 1.什么叫大地水准面?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2.什么叫绝对高程、相对高程及高差? 3.测量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数学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什么区别? 4.什么叫高斯投影?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怎样建立的? 5.已知某点位于高斯投影6°带第20号带,若该点在该投影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横坐标=-306579.210m,写出该点不包含负值且含有带号的横坐标及该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 6.什么叫直线定线?标准方向有几种?什么是坐标方位角? 7.某宾馆首层室内地面±0.000的绝对高程为45.300m,室外地面设计高程为-l.500m,女儿墙设计高程为+88.200m,问室外地面和女儿墙的绝对高程分别为多少? 8.已知地面上A点的磁偏角为-3°10′,子午线收敛角为+1°05′,由罗盘仪测得直线AB 的磁方位角为为63°45′,试求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 ? 并绘出关系略图。 答案: 1.通过平均海水面的一个水准面,称大地水准面,它的特点是水准面上任意一点铅垂线都垂直于该点的曲面,是一个重力曲面,其作用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2.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假设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两点高程之差称为高差。 3.测量坐标系的X轴是南北方向,X轴朝北,Y轴是东西方向,Y轴朝东,另外测量坐标系中的四个象限按顺时针编排,这些正好与数学坐标系相反。 4、假想将一个横椭圆柱体套在椭球外,使横椭圆柱的轴心通过椭球中心,并与椭球面上某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相切,将中央子午线附近(即东西边缘子午线范围)椭球面上的点投影到横椭圆柱面上,然后顺着过南北极母线将椭圆柱面展开为平面,这个平面称为高斯投影平面。所以该投影是正形投影。在高斯投影平面上,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X轴,赤道投影为Y轴,两轴交点为坐标原点,构成分带的独立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5.Y=20000000+(-306579.210m+500000m)=20193420.790。 6.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关系(用方位角描述)称为直线定向。标准方向有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坐标纵轴(X轴)方向。由坐标纵轴方向(X轴)的北端,顺时针量至直线的角度,称为直线坐标方位角 7.室内地面绝对高程为:43.80m.女儿墙绝对高程为:133.50m。 8. 习题2 1.用水准仪测定、两点间高差,已知点高程为 =12.658m,尺上读数为1526mm,尺上读数为1182mm,求、两点间高差为多少?点高程为多少?绘图说明。 2.何谓水准管轴?何谓圆水准轴?何谓水准管分划值? 3.何谓视准轴?视准轴与视线有何关系? 4.何谓视差?产生视差的原因是什么?视差应如何消除? 5.水准测量中为什么要求前后视距相等? 6.水准测量中设置转点有何作用?在转点立尺时为什么要放置尺垫?何点不能放置尺垫?7.S3型水准仪有哪几条主要轴线?它们之间应满足哪些几何条件?为什么?哪个是主要条件?

土木工程测量期末考试试题

《工程测量》模拟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本题共10 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 分)1. 设地面上有A、B 两点,A 为后视点,B 为前视点,测得后视读数为a,前视读数为b,若使AB两点之间的高差为h AB大于零,则为(B )正确。 A. a v b B.a > b C. a = b D. a

择一般是(B )

A. 随仪器的精度而定C. 随测绘方法而定 B. 随比例尺和地形而定D. 随绘图技巧而定 6. 在进行土木工程测量角度时,用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可以忽略对角度的影响的测区面积应不大于(C )。 2 2 2 2 A. 50km B. 75km C. 100km D. 150km 7. 绝对高程是由(B )起算的地面点的高度。 A. 任意水准面 B. 大地水准面 C. 水准面 D. 竖直面 8. 导线测量外业工作不包括(D )。 A. 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B. 量边 C. 测转折角 D. 测高差 9. 地形图基本应用内容是( C )。 A. 在图上按设计线路绘制纵断面图、在图上按限制坡度选线、 确定汇水面积、平整场地中的土石方估算 B. 在图上确定一直线的长度和方向、确定图上某点的高程、在 图上按设计线路绘制纵断面图、在图上按限制坡度选线 C .在图上确定一点的坐标、在图上确定一直线的长度和方向、确定图上某点的高程、确定图上某直线的坡度 D .在图上确定一点的坐标、在图上确定一直线的长度和方向、确定汇水面积、平整场地中的土石方估算 10. 我国1980 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椭球体几何参数为 (A )。 A. a=6378140m a =1: 298.257 B. a=6378140m a =1: 298.3

《土木工程测量学》实验指导书

《土木工程测量学》实验指导书 编著:白萍宫雨生 辽宁科技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2010年12月

出版讲明 《测量学实验指导书》是针对矿物、土木、交通、建环等非测量专业的测量学课程实验教学而编写的配套教材。测量学实验是安排在课堂教学期间、某一章节内容讲授之后的课内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测量实验能够加深学生对测量概念的明白得,巩固课堂所学的差不多理论和差不多方法,初步把握测量工具的操作技能,也为本课程的实习打好基础,以便更好地把握测量课程的差不多内容。 《测量学实验指导书》共列五项实验,其中第二项实验为设计性实验,其余均为验证性实验。实验指导书上所列各实验项目,可按照不同专业的需要和教学安排适当选择。不同专业测量学基础实验名称可能不同,但内容差不多相同,任课教师可在原有实验指导书基础上进行适当修改。每项实验的学时数均为2学时,实验小组人数一样为4~5人,但也应按照实验的具体内容以及仪器设备条件作灵活安排,以保证每人都能进行观测、记录、做辅助工作等实践。每项实验的观测要求均列在注意事项中。在每项实验后列出了测量实验报告及相应的观测记录表格形式,在实验中应做到随时测量、随时记录、随时运算检核,实验完成后能够裁减下来,以便上交。 《测量学实验指导书》的明显特点是详细、准确,是对该课程理论教学的专门好补充,必将对测量学这门实践性专门强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性环节的教学起到更大的主动作用。适用于矿物、土木、交通、建环等非测量专业。

目录 测量学实验须知 1实验一4 实验二10 实验三15 实验四21 实验五30

测量学实验须知 一、实验目的及有关要求 1.测量实验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验证和巩固课堂所学的 知识;另一方面是熟悉测量仪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进行测量工作的差不多操作技能,使学到的理论与实践紧密接合。 2.在实验前,应复习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认真认真地预习实验指导书,明确目的、要求、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以保证按时完成实验任务中相应项目。 3.实验分小组进行,组长负责组织和和谐实验工作,办理仪器工具的借领和归还手续。组内成员必须认真、认真地操作,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要发扬互相协作精神。实验应在规定时刻内进行,不得无故缺席或迟到早退;不得擅自改变地点或离开现场。实验过程中或终止时,发觉仪器工具有遗失、损坏情形,应赶忙报告指导老师,同时要查明缘故,按照情节轻重,给予适当赔偿和处理。 4. 实验终止时,应提交实验记录,经指导教师批阅同意后,才可交还仪器工具,终止工作。 5. 课后应及时提交书写工整、规范的实验报告。 二、使用测量仪器、工具注意事项 以小组为单位到指定地点领取仪器、工具,借领时,应当场清点检查,如有缺损,能够报告实验室治理员给予补领或更换。

土木工程测量课后习题答案

《土木工程测量》习题答案 一、测量基本知识 [题1-1] 测量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是什么? 答: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与大小,确定地球表面各种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空间位置的科学。 测量学的主要任务是测定和测设。 测定——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与计算将地物和地貌的位置按一定比例尺、规定的符号缩小绘制成地形图,供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规划设计使用。 测设——将在地形图上设计出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题1-2] 熟悉和理解铅垂线、水准面、大地水准面、参考椭球面、法线的概念。 答:铅垂线——地表任意点万有引力与离心力的合力称重力,重力方向为铅垂线方向。 水准面——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连续封闭曲面。 大地水准面——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 参考椭球面——为了解决投影计算问题,通常选择一个与大地水准面非常接近的、能用数学方程表示的椭球面作为投影的基准面,这个椭球面是由长半轴为a 、短半轴为b 的椭圆NESW 绕其短轴NS 旋转而成的旋转椭球面,旋转椭球又称为参考椭球,其表面称为参考椭球面。 法线——垂直于参考椭球面的直线。 [题1-3] 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的基准面是什么? 答:绝对高程的基准面——大地水准面。 相对高程的基准面——水准面。 [题1-4] “1956 年黄海高程系”使用的平均海水面与“1985 国家高程基准”使用的平均海水面有何关系? 答:在青岛大港一号码头验潮站,“1985 国家高程基准”使用的平均海水面高出“1956 年黄海高程系”,使用的平均海水面0.029m。 [题1-5] 测量中所使用的高斯平面坐标系与数学上使用的笛卡尔坐标系有何区别? 答:x 与y 轴的位置互换,第Ⅰ象限位置相同,Ⅰ→Ⅱ→Ⅲ→Ⅳ象限顺指针编号,这样可以使在数学上使用的三角函数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照常使用。 [题1-6] 我国领土内某点A 的高斯平面坐标为:x A =2497019.17m,Y A =19710154.33m,试说明A 点所处的6°投影带和3°投影带的带号、各自的中央子午线经度。 答:我国领土所处的概略经度范围为东经73°27′~东经135°09′,位于统一6°带投影的13~23 号带内,位于统一3°带投影的24~45 号带内,投影带号不重叠,因此,A 点应位于统一6°带的19 号带内。 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0 L =6×19-3=111°。 去掉带号与500km 后的A y =210154.33m, A 点位于111°子午线以东约210km。 取地球平均曲率半径R =6371km,则210.154km 对应的经度差约为(180×210.154)÷(6371π)=1.88996°=1°53′,则A 点的概略经度为111°+1.88996°=112.88996°。

工程测量课程作业

工程测量课程作业_A 交卷时间:2018-09-06 10:34:02 一、单选题 1. (4分)在水平距离测量中,将地表面当平面对待,指的是在()范围内时,距离测量数据不至于影响测量成果的精度。 A. 距离5km B. 距离10km C. 半径10km D. 半径12km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在水平距离测量中注意事项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2. (4分)在等精度观测中,对某一角度重复观测多次,观测值之间互有差异,其观测精度是()的。 A. 有差异 B. 相同的

C. 独立的 D. 随机的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角度测量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3. (4分)在三角形ABC中,测出∠A和∠B,计算出∠C。已知∠A的中误差为+4″,∠B 的中误差为+3″,∠C的中误差为() A. +3″ B. +4″ C. +5″ D. +7″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4. (4分)产生视差的原因是()。 A. 仪器校正不完善

B. 物像与十字丝分划板未重合 C. 十字丝分划板位置不正确 D. 眼睛问题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视差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5. (4分)参考椭球面是()。 A. 就是总地球椭球体面,与大地水准面十分接近 B. 国际大地测量协会为各国处理测量数据而提出的统一的地球椭球面 C. 各国为处理本国测量数据而采用与本国大地水准面十分接近的椭球体面 D. 以上均不对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参考椭球面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6. (4分)测量使用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使用的笛卡尔坐标系的区别是()。 A. x与y轴互换,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顺时针编号

土木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

土木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研究工程建设中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属( B )的范畴。 A . 大地测量学 B. 工程测量学 C. 普通测量学 D.摄影测量学 2、大水准测量中,高程的基准线是( A )。 A . 重力的方向线 B. 地球法线 C. 万有引力作用线 D.离心力作用线 3、与( A )相切的平面称水平面。 A. 水准面 B.大地水准面 C. 地球椭球面 D. 高程基准面 4、绝对高程的基准面是( C )。 A. 水准面 B. 假定水准面 C. 大地水准面 D. 水平面 5、我国“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原点在( D )。 A. 北京 B. 山西泾县 C.广西泾县 D. 陕西泾县 6、在测区半径小于10km的范围内,可将( B )看作平面处理。 A. 椭球面 B. 大地水准面 C. 地球表面 D. 海水面 7、平面直角坐标系统的X轴正方向是( D )。 A. 东方向 B. 南方向 C. 西方向 D. 北方向 8、我国在用的高程系统包括( D )。 A. 1954年的北京高程系 B. 1980年国家高程基准 C. 1956年黄海高程系 D. 1956年黄海高程系和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9、在水准测量中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并测得后视点读数为 1.124m,前视读数为1.428m,则B 点比A点( B )。 A. 高 B. 低 C. 等高 D. 无法判断 10、水准测量原理是利用水准仪的( A )能提供的一条水平视线。 A. 视准轴 B. 水准管轴 C. 横轴 D. 竖轴

11、视准轴是连接物镜光心与( C )的连线。 A. 目镜光心 B. 调焦透镜光心 C. 十字丝分划板中心 D. 光学对中器光心 12、水准测量中,A,B分别为前、后视点,后视读数为1.235m,前视读数为1.450m,则hBA=( A )。 A.-0.215m B. 0.215m C. 0.140m D. -0.140m 13、水准测量中,A、B分别为后、前视点,HA=25.000m,后视读数为1.426m,前视读数为1.150m,则仪器的视线高程为( D )。 A. 24.724m B. 26.150m C. 25.276m D. 26.426m 14、在下列型号的水准仪中,精度最高的是( A )。 A. DS05 B. DS1 C. DS3 D. DS10 15、微倾式光学水准仪中,用来精确整平仪器的是( C )。 A. 圆水准器 B. 脚螺旋 C. 管水准器 D. 光学对中器 16. 转动物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 B )。 A. 看清十字丝 B. 使目标成像清晰 C. 整平水准管 D. 对中 17、当水准仪被准精确整平时,理论上视准轴与管水准轴( A )。 A. 平行 B. 垂直 C. 相切 D. 无几何关系 18、水准测量中,尺垫应安置在( D )上。 A. 测站 B. 水准点 C. 待测高程点 D. 转点 19、视差产生的原因是( A )。 A. 目标成像与十字丝分划板平面不重合 B. 目标成像与目镜平面不重合 C. 目标成像与调焦透镜平面不重合 D. 目标成像与观测者视界面不重合 20、某附合水准测量路线,已知水准点A,B高程HA=18.552m,HB=25.436m。实测高差总和为6.870m,则该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为( B )mm。 B. -14 C. 12 D. -12 21、水平角的角值范围是( 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