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家国情怀教育

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家国情怀教育

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家国情怀教育

发表时间:2019-11-11T15:40:11.547Z 来源:《素质教育》2020年1月总第331期作者:潘丽梅[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提出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而且还需要展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教育。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七中学737200

摘要:我国有着悠久深远的历史,在这历史过程中经历了无数的战争与挫折。目前我国仍然处于世界发展的前列,我国依然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让学生从历史中体会到祖国的强大,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产生较为浓厚的民族自豪感,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自新课改以来,我国的教育越来越注重对于学生个人素养的培养,而历史学科是能够将国家情怀贯彻到教学中的一门学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要将此重视起来。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家国情怀渗透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提出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而且还需要展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教育。尤其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在中国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家国情怀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地激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初中历史教师需要通过创新自身的教学模式,深入发掘历史教材中的家国情怀素材,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

一、深挖课本的教育素材,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新教材中蕴藏着很多教育素材,有待于教师们的开发。教师应深入挖掘历史人物、照片、实物中闪现的家国情怀教育素材,重构教材内容,通过教师的引领,让学生从新的角度感悟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在讲到新教材《北宋的政治》时,利用教材提供的材料“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设问,引导学生理解北宋重文轻武的政策。在《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一课中有一幅插图《盛世滋生图》,画面描绘了乾隆时期苏州繁华的市井风情。教师可以提供今日苏州地图,让学生在《盛世滋生图》中找到“阊门”、“胥门”、“万年桥”等,从而讨论“何以在这些地方商业如此繁荣”。学生只有从心理上“体验”了传统文化,才能参与学习活动,对传统文化产生正面“感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自己的故乡形成高度的认同感、归属感和使命感。

二、通过典型故事,培养家国情怀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老师应当巧妙利用典型故事,向学生讲解历史事件、发展经过,在这些伟大历史产物的讲解中,引导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古人的智慧产生钦佩之情,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唤醒学生的家国情怀。例如,在课堂上可以通过“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一课,向学生讲解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这些发明是先辈们智慧的结晶,体现了我们的先辈们敢于创新、不断探索、不畏艰难的宝贵精神,对全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与此类似的“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一文中,祖冲之的圆周率,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郦道元的《水经注》,这些都是先辈们智慧的著作,在数学领域、农业方面、地理研究等,都做出了杰出贡献,具有很高的价值。老师可以通过典型故事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学生了解和感叹先辈们的智慧和创造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奋发向上。

三、丰富教学方式,调动家国情怀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不断更新,过去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教育改革要求,单一的讲课方式也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于课堂的多元化需求。所以,老师应当拓宽思路,丰富教学方式,借助现代化的手段,让课程更加有趣、有效、有吸引力。在历史教学中涉及很多历史图片等资料,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播放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记忆相关知识。例如,在讲到红军长征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关于长征的一些影视资料,尤其是一些感人的片段,如红军过草地、飞夺泸定桥等等,将当时的情景通过视频展现出来,让学生切身体会红军长征的伟大,感受红军不畏艰难困苦、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体会红军为了取得战争胜利保卫祖国的决心和毅力,让学生更加明白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促使学生更加感激革命先辈、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积极调动学生的家国情怀,从学生时代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刻苦锻炼,为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而不懈奋斗。

四、联系现实生活,渗透家国情怀

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中,如果一味地讲解课本知识,可能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让学生觉得都是以前的事,与现在的生活发展没什么关系,甚至产生学习历史只是为了考试、没有什么现实意义的错误思想。对此,老师要深入挖掘历史事件,联系现实生活,将历史与现实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向学生渗透家国情怀。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规范方面的首要要求是“爱国”,这与家国情怀的内在是一致的。进行家国情怀教育有利于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对学生展开德育教育。然而在具体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更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家国情怀教育,没有充分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学科在培养学生情感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历史教师应自觉承担家国情怀教育的重任,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以史为鉴,承担建设家国的重任。

参考文献

[1]何勇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刍议[J].科学咨询,2016,(1)。

[2]谢菡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7,(13)。

[3]刘丽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刍议[M].明天,2016,(0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