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发酵饲料

合集下载

饲料发酵的制作方法

饲料发酵的制作方法

饲料发酵的制作方法1. 饲料发酵的意义饲料发酵技术是一种能够有效改善饲料质量的技术,其特点是能够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改善饲料品质、增加饲料的功能、消除饲料中的毒素等。

饲料发酵技术不仅能够降低饲料成本,还能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实现高效环保型养殖。

2. 饲料发酵的原理饲料发酵是利用微生物对饲料进行深度发酵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微生物通过有机物的代谢和转化,将其中的蛋白质、硬纤维素、糖类等转化成对动物易于吸收的营养物质,如活性酶、生长因子、氨基酸等,同时将饲料中的毒素和抗营养因素去除或降低,这些都有助于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3. 饲料发酵的制作方法①选择适合微生物的基质对于饲料发酵来说,适合微生物生长的基质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选择可以生长好发酵微生物的食材进行发酵。

比如,豆粕、鱼粉、玉米、糠等都是比较适合发酵的食材。

②选取发酵菌种选择合适的发酵菌种可以促进饲料发酵的速度和效率。

一般来说,发酵菌种可分为酸性菌和碱性菌两类。

酸性菌可以使发酵过程中的PH值下降,有助于增强发酵的稳定性,如乳酸菌、酸球菌等;碱性菌则能够促进发酵物质的降解,如放线菌、芽孢杆菌等。

③加入发酵剂发酵剂是加速饲料发酵的重要物质,它可以促进酸安中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提高发酵过程的效率。

目前市场上主要有复合型发酵剂、乳酸菌发酵剂、酵母菌发酵剂等多种发酵剂可供选择。

④控制饲料发酵温度和湿度温度和湿度是影响饲料发酵的两个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发酵温度在25℃-35℃之间,发酵湿度在50%-60%之间比较适合。

这样能够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加快发酵的速度。

4. 发酵饲料的储存及使用发酵饲料制作结束后,需要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进行储存,以保证微生物的生长和有效成分的保存。

发酵饲料质量和使用效果和养殖场的储存和使用方法有很大的关联,为了充分发挥发酵饲料的优势,应注意建立科学的储存和使用制度。

一般来说,使用时应适量加水,按照不同动物的年龄和需要量进行合理喂养,以免引起浪费和浪费现象。

生物发酵饲料现状及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生物发酵饲料现状及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生物发酵饲料指的是在人工控制下,把微生物发酵技术当作核心技术生产出的饲料,近年来,生物发酵饲料在水产养殖中应用越来越普遍。

1.生物发酵饲料生物饲料中蕴含着丰富的益生菌,益生菌可以定植于水产动物体内,避免有害菌争抢营养,降低有害菌对水产动物消化系统的侵害。

不仅如此,有益微生物生成的乙酸、丙酸和乳酸等物质可以促进水产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力。

微生物菌在活动期间可以把部分很难吸收的有机物转变成蛋白饲料,提高饲料当中的营养成分。

在水产养殖当中使用生物发酵饲料,能够便于鱼虾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提升饲料的适口性,大幅提升饲料的利用率,在众多微生物活菌的作用下,可以令水产动物保持体内的生态平衡,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能力,确保鱼虾的健康生长,降低水产养殖期间饲料转化成的有害物质,提升环境保护的效果。

2.生物发酵饲料现状2.1液态生物发酵饲料这是一种新型的饲料,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在那个时期,荷兰大概有20%的猪才应用湿拌料,如今有一半以上的猪使用湿拌料。

后来,法国、瑞典和丹麦等国家也逐渐加入到湿拌料的使用行列中。

在制作液态生物发酵饲料时,通常不会添加菌种,只凭借饲料里面的天然益生菌进行发酵,在此种发酵饲料当中,优势菌种为益生菌,能够有效地改善饲料的消化性能,令动物的生产性能大幅提升,特别是在预防仔猪腹泻和提高猪只日增重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2固态生物发酵饲料首先,发酵豆粕。

在水产养殖方面,发酵豆粕的利用比较广泛,指的是经由人工控制,借助微生物的代谢功能优化豆粕产品的应用效果,微生物发酵能够提取豆粕中的营养元素,而且可以把大豆肽融入其中,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

在具体的应用中,可以应用发酵豆粕代替鱼粉投喂水产品,有助于水产养殖动物的成长,缩短水产养殖动物额生长时间,全面地发挥发酵豆粕的效用。

不仅如此,通过应用发酵豆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水产动物的酶活性,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性能,推动水产动物的生长。

牛饲料发酵的制作方法

牛饲料发酵的制作方法

牛饲料发酵的制作方法牛饲料的发酵制作方法广泛应用于畜牧养殖行业,通过微生物发酵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率。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牛饲料发酵制作方法。

1. 原料准备牛饲料发酵的原料包括粗纤维饲料、精料、添加剂等。

其中粗纤维饲料的种类多样,如玉米秸秆、豆秸、绿豆草等,这些物料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草酸,适合微生物发酵。

精料的选择可以根据牲畜的需要和发酵饲料的目的来确定。

添加剂可以使用乳酸菌、酵母菌、益生菌等直接添加或通过菌种发酵产物添加。

2. 温湿度控制发酵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是关键因素,对于牛饲料发酵来说,一般控制在25-40摄氏度之间较为合适。

温度过高会导致菌种失活,温度过低则会使发酵过程缓慢。

湿度方面,发酵饲料的适宜湿度为40%左右,湿度不宜过高以免发生大面积霉变。

3. 酸碱度调控牛饲料发酵过程中,酸碱度的调控对于微生物活性和生长有重要影响。

在发酵初期,酸度较高,通过调整饲料中添加剂的量可以控制发酵的酸碱度。

添加的乳酸菌、酵母菌和益生菌可以抑制一些有害微生物的生长,提高饲料的卫生质量。

4. 发酵时间掌握发酵时间一般在7-10天左右,根据原料的不同和发酵的目的可以适当调整。

发酵时间过短会导致饲料中的纤维素没有被充分降解和转化,发酵时间过长则容易产生过量的有害菌。

通过监测饲料的酸碱度和微生物活性,可以确定适宜的发酵时间。

5. 发酵条件的控制发酵过程中,除了温度、湿度、酸碱度等因素外,还需要注意通气和搅拌等条件。

通气是保证微生物生长和活性的重要条件,可以通过适当安装通风设备来提供氧气。

搅拌可以保证发酵饲料的均匀性,避免发酵过程中出现死角和不发酵的情况。

6. 发酵后的贮藏与使用发酵后的牛饲料应及时进行贮藏,并注意密闭防潮。

贮存的饲料中除了益生菌和其他微生物外,还可能存在一些酶的活性,因此贮存时要避免温度过高,以免酶的活性过高导致饲料营养成分的降解。

使用时可根据需要将发酵饲料与其他原料混合使用,也可单独喂养。

发酵饲料发酵温度控制要点解析

发酵饲料发酵温度控制要点解析

发酵饲料发酵温度控制要点解析发酵饲料是一种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来提高饲料品质的方法。

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解析发酵饲料发酵温度控制的要点。

1. 温度选择在选择发酵饲料的发酵温度时,需要考虑微生物的生长温度范围。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发酵微生物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5℃-40℃。

因此,在发酵过程中,保持温度在这个范围内是非常重要的。

2. 温度监控在发酵饲料的发酵过程中,应定期监控温度的变化。

可以使用温度计或探针来实时监测发酵堆中的温度。

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微生物活动受阻或失活。

3. 温度调节一旦发现温度偏离适宜范围,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节。

如果温度过高,可通过增加通风或减少发酵堆的密度来降低温度。

如果温度过低,则可通过增加发酵堆的密度或提供更好的保温措施来提高温度。

4. 防止温度波动在发酵过程中,温度波动可能会对饲料的发酵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为了防止温度波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控制堆料的大小和厚度,以保持较稳定的温度。

- 定期翻堆,促进发酵物料的均匀发酵,避免局部温度过高或过低。

- 避免外界温度的影响,选择适当的发酵堆场位置,避免暴晒或受冷空气侵袭。

5. 安全措施在进行发酵饲料的发酵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措施,避免因高温引发火灾或其他意外事故。

确保发酵堆场的通风良好,定期检查发酵堆内的温度和氧气浓度,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发酵饲料的发酵温度控制是提高饲料品质的关键环节。

通过选择适宜的温度、监控温度变化、调节温度、防止温度波动和采取安全措施,可以确保发酵过程的正常进行,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率。

参考资料:- 陈宇,孙宏伟,《发酵饲料酵素降解特性及应用研究综述》- 张玲,杨宏宇,《畜禽发酵饲料发酵技术研究进展》。

发酵饲料中常见微生物种类及生长条件

发酵饲料中常见微生物种类及生长条件

发酵饲料中常见微生物种类及生长条件发酵饲料是一种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来提高饲料品质的方法。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在发酵饲料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以下是常见的发酵饲料中的微生物种类及其适宜的生长条件:1. 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 生长环境:LAB 对温度和 pH 值比较敏感,通常适宜的生长温度在 25-40°C 之间,pH 值在 4-7 之间较为适宜。

生长环境:LAB 对温度和 pH 值比较敏感,通常适宜的生长温度在 25-40°C 之间,pH 值在 4-7 之间较为适宜。

- 重要功能:LAB 能够通过产酸降低饲料的 pH 值,抑制有害菌的生长,提高饲料的保存性。

重要功能:LAB 能够通过产酸降低饲料的 pH 值,抑制有害菌的生长,提高饲料的保存性。

2. 酵母菌(Yeast):酵母菌(Yeast):- 生长环境:酵母菌对温度和营养物质需求较高,通常适宜的生长温度在 25-35°C 之间,需要充足的碳源和氮源来支持其生长繁殖。

生长环境:酵母菌对温度和营养物质需求较高,通常适宜的生长温度在25-35°C 之间,需要充足的碳源和氮源来支持其生长繁殖。

- 重要功能:酵母菌能够通过发酵作用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改善饲料的口感和消化性能。

重要功能:酵母菌能够通过发酵作用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改善饲料的口感和消化性能。

3. 纤维素降解菌(Cellulolytic Bacteria):纤维素降解菌(Cellulolytic Bacteria):- 生长环境:纤维素降解菌主要生长在饲料中的纤维质部分,它们对温度和饮食pH 值要求适宜的生长温度在 30-40°C 之间,pH值在 5-7 之间较为适宜。

生长环境:纤维素降解菌主要生长在饲料中的纤维质部分,它们对温度和饮食pH 值要求适宜的生长温度在30-40°C 之间,pH 值在 5-7 之间较为适宜。

发酵饲料养鸡配方

发酵饲料养鸡配方

发酵饲料养鸡配方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不断追求,发酵饲料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发酵饲料不仅能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还具有改善动物肠道微生物环境、增强免疫力、降低饲料成本等多项优势。

在养鸡中应用发酵饲料,不仅可以提高鸡只的生产性能,还能减少饲料浪费,降低养殖成本。

以下是一份适用于养鸡的发酵饲料配方:
材料:
玉米或小麦(主要碳水化合物源)、豆粕或菜籽粕(主要蛋白质源)、酸奶或酸乳清(发酵剂)、水
配方:
1.将玉米或小麦磨成粉末,加入豆粕或菜籽粕,按照4:1的比例混合均匀。

2.取1%的酸奶或酸乳清,加入适量的水,调成均匀的混合物。

3.将混合好的饲料粉末和发酵剂混合,拌匀后平铺在干净的发酵桶中。

4.将发酵桶放在阴凉通风处,每天早晚各搅动一次,可发酵2-3天。

5.发酵后的饲料变得松软,色泽发黑,有酸味,表明发酵成功。

将发酵好的饲料晾干或烘干后即可使用。

使用方法:
将发酵后的饲料与普通饲料按照1:1的比例混合,逐渐适应鸡只食用,每天食用量不应超过鸡只日粮的40%。

发酵饲料应密闭保存,
避免潮湿和霉变。

总结:
发酵饲料养鸡配方可根据不同的饲料原料和鸡只品种进行适当
调整。

发酵饲料一般比普通饲料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和更好的口感,但也需要注意饲喂量和保存方式,以充分发挥其优点。

浅谈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研究进展

浅谈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研究进展

243浅谈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研究进展李旋亮(盘锦市双台子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盘锦 124000)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发酵饲料作为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无药物残留、适口性好的一种绿色环保型的饲料。

它的应用可促进畜禽的生长发育、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提高饲料利用率等,同时也可以改善肉质。

在饲喂的同时就起到了防病的效果,因此,它的发展前景很大,有待于人们的开发与利用。

关键词:发酵饲料;有益菌;微生态;肠道发酵饲料是利用微生物等为发酵剂菌种,在饲料原料中生长繁殖和新陈代谢,并逐渐积累微生物菌体蛋白、生物活性小肽类氨基酸、微生物活性益生菌等为一体微生物饲料。

1 常用发酵的微生物菌种1.1 乳酸菌特点及种类乳酸菌能够在乳糖或葡萄糖的发酵过程中产生乳酸,属革兰氏阳性菌。

它们形态不一,有杆状和球状,有单个、成对和链状的。

在动物体内通过产生大量乳酸、乙酸降低胃肠道的pH 值,促进肠道绒毛生长,从而增加小肠的吸收面积;增强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乳酸菌可用于哺乳和断乳期动物的饲料中(王海珍等,2005;杨汝德等,2003;刘海军等;2005)。

青贮饲料中常见的乳酸菌有:干酪乳杆菌、弯曲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屎肠球菌;短乳杆菌、绿色乳杆菌、类肠明串珠菌、发酵乳杆菌。

1.2 芽孢杆菌特点及种类芽孢杆菌属于需氧芽孢杆菌中的不致病菌,吕道俊和何明清(1994)的研究发现芽孢杆菌可以产生芽孢,耐受胃内的酸性环境;抑制肠道内有害菌的繁殖;促进有益菌的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可以分泌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提高动物生长速度促进消化吸收。

目前生产中应用的有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及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natto)及迟缓芽孢杆菌(Bacillus lentus)等有益菌种类。

发酵饲料的几个名词解释

发酵饲料的几个名词解释

发酵饲料的几个名词解释
1. 发酵:发酵是指微生物在无氧或有限氧条件下利用有机物质产生能量的生物过程。

在饲料加工中,发酵通常是指将饲料原料中的一些成分利用微生物的作用进行转化,从而改变其营养成分和特性。

2. 发酵菌种:发酵菌种是指用于饲料发酵的微生物菌株。

常见的发酵菌种包括乳酸菌、酵母菌和益生菌等。

这些菌种通过代谢作用可以分解复杂的饲料成分,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营养价值。

3. 发酵剂:发酵剂是促进饲料发酵过程的添加剂。

常用的发酵剂包括酵母菌发酵剂、乳酸菌发酵剂等。

发酵剂的添加可以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和营养物质,促进发酵菌种的繁殖和代谢,加快饲料发酵过程,提高发酵效果。

4. 发酵饲料:发酵饲料是利用发酵技术处理后的饲料。

经过发酵处理的饲料通常具有更好的消化性能、营养价值和口感。

同时,发酵还可以降低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改善饲料品质,提高动物对饲料的利用效率,有助于改善动物的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3
第四,是培养繁殖可以直接饲用的微生物,制备活菌制剂(又称微生态制
剂、益生素等)。有益菌通过竞争性抑制作用(包括定殖位点和夺取营养物
质)阻止有害微生物在肠粘膜附着与繁殖。

微生物发酵饲料大体有以下几步:
(1)选育优良的菌种,如菌体本身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菌体本身有很好
的生长代谢活力,能有效降解大分子合成有机酸、小肽等小分子物质。

(2)活化菌种、制备种子液。
(3)二次扩大培养或三次扩大培养。将种子液接入二次扩大培养基中进行
发酵培养。二次扩大培养结束后再接入三次扩大培养基中培养。

(4)发酵饲料,将扩大培养的培养基接入发酵罐中培养一定时间。
2、饲料的分析与检验项目、方法
饲料分析检验的基本程序:
(1)检验采样
(2)饲料感官检验
(3)样品处理及制备
(4)实验测定分析,包括营养分析、有害物质检测等。
(5)数据处理,记录检验报告
发酵饲料的检验项目包括:
1)水分测定:
试样在105±2℃烘箱内,在大气压下烘干,直至恒重,逸失的重量为水分。
2)粗蛋白:
凯氏定氮法
2 / 3

3)粗灰分:
试料在550℃灼烧后所得残渣,用质量百分率来表示。残渣中主要是氧化
物、盐类等矿物质,也包括混入饲料中的砂石、土等,故称粗灰分。

4)pH值监测:
酸度计、精密pH试纸。
5)菌落总数测定:
数再生培养基上的再生菌落数。
6)杂菌测定:
再生培养基上应无霉菌等杂菌。
饲料的检验多采用的分析方法有:
(1)化学分析法:
如容量分析,酸碱滴定法、氧化还原法,比色法等。
(2)仪器分析方法:
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等。
3、发酵饲料的主要检测指标及意义,如何评价发酵饲料与常规饲料的区
别。

饲料质量指标有:
(1)感官指标:
对饲料原料或成品的色泽、气味、外观性状等。
(2)营养指标:
饲料原料和成品的营养成分含量或营养价值。
3 / 3

(3)加工质量指标:
饲料原料或饲料产品粒度、混合均匀度、糊化度等。
(4)卫生指标:
饲料中天然、次生、外源性污染有毒有害物质及病原微生物的安全限量。
发酵饲料与常规的饲料相比有很多优点,相对于常规饲料经发酵后的饲料
其营养成分更丰富,常规饲料中大分子物质较多,小分子物质较少,发酵饲料
经微生物发酵,将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的物质经降解分解为有机酸,可溶性
多肽等小分子物质,更适合动物的吸收;发酵饲料有发酵香味,适口性好,牲
畜爱吃;发酵饲料中还含有多种有益活菌对牲畜的肠道有促进吸收消化的作
用,常规饲料中没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