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目的及主要方法

合集下载

饲料发酵的制作方法

饲料发酵的制作方法

饲料发酵的制作方法1. 饲料发酵的意义饲料发酵技术是一种能够有效改善饲料质量的技术,其特点是能够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改善饲料品质、增加饲料的功能、消除饲料中的毒素等。

饲料发酵技术不仅能够降低饲料成本,还能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实现高效环保型养殖。

2. 饲料发酵的原理饲料发酵是利用微生物对饲料进行深度发酵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微生物通过有机物的代谢和转化,将其中的蛋白质、硬纤维素、糖类等转化成对动物易于吸收的营养物质,如活性酶、生长因子、氨基酸等,同时将饲料中的毒素和抗营养因素去除或降低,这些都有助于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3. 饲料发酵的制作方法①选择适合微生物的基质对于饲料发酵来说,适合微生物生长的基质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选择可以生长好发酵微生物的食材进行发酵。

比如,豆粕、鱼粉、玉米、糠等都是比较适合发酵的食材。

②选取发酵菌种选择合适的发酵菌种可以促进饲料发酵的速度和效率。

一般来说,发酵菌种可分为酸性菌和碱性菌两类。

酸性菌可以使发酵过程中的PH值下降,有助于增强发酵的稳定性,如乳酸菌、酸球菌等;碱性菌则能够促进发酵物质的降解,如放线菌、芽孢杆菌等。

③加入发酵剂发酵剂是加速饲料发酵的重要物质,它可以促进酸安中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提高发酵过程的效率。

目前市场上主要有复合型发酵剂、乳酸菌发酵剂、酵母菌发酵剂等多种发酵剂可供选择。

④控制饲料发酵温度和湿度温度和湿度是影响饲料发酵的两个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发酵温度在25℃-35℃之间,发酵湿度在50%-60%之间比较适合。

这样能够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加快发酵的速度。

4. 发酵饲料的储存及使用发酵饲料制作结束后,需要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进行储存,以保证微生物的生长和有效成分的保存。

发酵饲料质量和使用效果和养殖场的储存和使用方法有很大的关联,为了充分发挥发酵饲料的优势,应注意建立科学的储存和使用制度。

一般来说,使用时应适量加水,按照不同动物的年龄和需要量进行合理喂养,以免引起浪费和浪费现象。

青贮饲料的原理

青贮饲料的原理

青贮饲料的原理青贮饲料是一种通过发酵处理青绿的草料或饲料作物以供牲畜食用的方法。

青贮饲料的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发酵作用将植物材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转化为有机酸和气体,并保持饲料的营养价值,延长饲料保存时间,从而提高牲畜的饲料利用率和生产性能。

青贮饲料在畜牧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牛、羊、马等反刍动物的饲养中更为常见。

青贮饲料的发酵原理主要包括酶解、酸化和保藏。

在青贮饲料的制作过程中,植物材料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经过酶解作用被分解成低分子量的糖类物质,然后被乳酸菌等厌氧微生物利用产生乳酸和其他有机酸,最终形成酸性环境。

这一发酵过程不仅能够降低pH值,延缓饲料的变质过程,还可以大幅度降低饲料中黏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使得动物更容易消化和吸收。

首先,在青贮饲料的制作过程中,需要选择新鲜、干燥度适中的植物材料,再利用粉碎机或切割机将植物材料切碎成适合口腔咀嚼的长度。

然后将植物材料填入饲料窖或发酵罐内,利用压实机将植物材料压实,排除空气,然后关闭密封器具。

接下来是青贮饲料发酵的关键步骤,要使植物材料中存在的酶类及微生物发挥作用,需要保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

通常情况下,发酵过程会持续几周到几个月的时间,期间需要及时观察青贮饲料的状态,检查发酵的质量和程度,确保饲料的品质。

青贮饲料发酵的关键因素包括温度、水分和通气。

适宜的温度和通风条件对于细菌和真菌的发酵活性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30-40摄氏度是青贮饲料发酵的最佳温度范围,较高的温度会加快发酵速度,但过高的温度会破坏饲料中的营养成分。

此外,适宜的水分含量对于青贮饲料的发酵同样至关重要,一般来说,水分含量在60%左右是最适宜的,水分含量过高容易导致霉菌的生长,水分含量过低则会限制微生物的发酵活动。

通风是保证青贮饲料发酵过程中氧气的供应和二氧化碳的排出,有效的通风可以保证发酵速度和质量,一般来说,需要保证发酵罐具有适当的通风孔和通风条件。

青贮饲料的发酵过程中,主要的微生物包括乳酸菌,乙酸菌和酵母菌。

生物发酵饲料现状及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生物发酵饲料现状及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生物发酵饲料指的是在人工控制下,把微生物发酵技术当作核心技术生产出的饲料,近年来,生物发酵饲料在水产养殖中应用越来越普遍。

1.生物发酵饲料生物饲料中蕴含着丰富的益生菌,益生菌可以定植于水产动物体内,避免有害菌争抢营养,降低有害菌对水产动物消化系统的侵害。

不仅如此,有益微生物生成的乙酸、丙酸和乳酸等物质可以促进水产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力。

微生物菌在活动期间可以把部分很难吸收的有机物转变成蛋白饲料,提高饲料当中的营养成分。

在水产养殖当中使用生物发酵饲料,能够便于鱼虾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提升饲料的适口性,大幅提升饲料的利用率,在众多微生物活菌的作用下,可以令水产动物保持体内的生态平衡,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能力,确保鱼虾的健康生长,降低水产养殖期间饲料转化成的有害物质,提升环境保护的效果。

2.生物发酵饲料现状2.1液态生物发酵饲料这是一种新型的饲料,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在那个时期,荷兰大概有20%的猪才应用湿拌料,如今有一半以上的猪使用湿拌料。

后来,法国、瑞典和丹麦等国家也逐渐加入到湿拌料的使用行列中。

在制作液态生物发酵饲料时,通常不会添加菌种,只凭借饲料里面的天然益生菌进行发酵,在此种发酵饲料当中,优势菌种为益生菌,能够有效地改善饲料的消化性能,令动物的生产性能大幅提升,特别是在预防仔猪腹泻和提高猪只日增重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2固态生物发酵饲料首先,发酵豆粕。

在水产养殖方面,发酵豆粕的利用比较广泛,指的是经由人工控制,借助微生物的代谢功能优化豆粕产品的应用效果,微生物发酵能够提取豆粕中的营养元素,而且可以把大豆肽融入其中,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

在具体的应用中,可以应用发酵豆粕代替鱼粉投喂水产品,有助于水产养殖动物的成长,缩短水产养殖动物额生长时间,全面地发挥发酵豆粕的效用。

不仅如此,通过应用发酵豆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水产动物的酶活性,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性能,推动水产动物的生长。

牛饲料发酵的制作方法

牛饲料发酵的制作方法

牛饲料发酵的制作方法牛饲料的发酵制作方法广泛应用于畜牧养殖行业,通过微生物发酵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率。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牛饲料发酵制作方法。

1. 原料准备牛饲料发酵的原料包括粗纤维饲料、精料、添加剂等。

其中粗纤维饲料的种类多样,如玉米秸秆、豆秸、绿豆草等,这些物料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草酸,适合微生物发酵。

精料的选择可以根据牲畜的需要和发酵饲料的目的来确定。

添加剂可以使用乳酸菌、酵母菌、益生菌等直接添加或通过菌种发酵产物添加。

2. 温湿度控制发酵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是关键因素,对于牛饲料发酵来说,一般控制在25-40摄氏度之间较为合适。

温度过高会导致菌种失活,温度过低则会使发酵过程缓慢。

湿度方面,发酵饲料的适宜湿度为40%左右,湿度不宜过高以免发生大面积霉变。

3. 酸碱度调控牛饲料发酵过程中,酸碱度的调控对于微生物活性和生长有重要影响。

在发酵初期,酸度较高,通过调整饲料中添加剂的量可以控制发酵的酸碱度。

添加的乳酸菌、酵母菌和益生菌可以抑制一些有害微生物的生长,提高饲料的卫生质量。

4. 发酵时间掌握发酵时间一般在7-10天左右,根据原料的不同和发酵的目的可以适当调整。

发酵时间过短会导致饲料中的纤维素没有被充分降解和转化,发酵时间过长则容易产生过量的有害菌。

通过监测饲料的酸碱度和微生物活性,可以确定适宜的发酵时间。

5. 发酵条件的控制发酵过程中,除了温度、湿度、酸碱度等因素外,还需要注意通气和搅拌等条件。

通气是保证微生物生长和活性的重要条件,可以通过适当安装通风设备来提供氧气。

搅拌可以保证发酵饲料的均匀性,避免发酵过程中出现死角和不发酵的情况。

6. 发酵后的贮藏与使用发酵后的牛饲料应及时进行贮藏,并注意密闭防潮。

贮存的饲料中除了益生菌和其他微生物外,还可能存在一些酶的活性,因此贮存时要避免温度过高,以免酶的活性过高导致饲料营养成分的降解。

使用时可根据需要将发酵饲料与其他原料混合使用,也可单独喂养。

青贮的微生物发酵过程

青贮的微生物发酵过程

青贮的微生物发酵过程
青贮是一种常见的饲料保存方式,通过接种微生物,在青贮过程
中进行发酵,以达到保持饲料新鲜、增加饲料营养价值等目的。

青贮
的微生物发酵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初期发酵
在青贮的初期,主要的微生物是产乳酸菌。

这些菌通过消耗饲料
中的糖分,将其转化为乳酸,降低青贮的pH值。

这个过程会持续一段
时间,直到青贮的pH值降到约4.2-4.5左右。

2.中期发酵
初期发酵后,青贮中的微生物组成会发生变化。

此时,产酸杆菌
等其他菌种开始增加,同时部分产乳酸菌开始凋谢。

这些菌会利用乳酸、醋酸等有机酸分解产生氨和其他物质,同时较多的大肠杆菌也开
始繁殖。

这个过程对青贮的品质有重要的影响。

3.后期发酵
青贮的后期发酵是指在初期和中期发酵之后的发酵过程。

此时,
乳酸浓度会逐渐降低,而醋酸浓度会逐渐升高。

这个过程中,微生物
的种类会进一步变化,产酵母菌等其他菌类也会增加。

此时,青贮中
的微生物开始消耗青贮中的蛋白质和脂肪,释放出一些氨和其它物质。

总体来说,青贮的微生物发酵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许多
微生物种类参与进来,不同阶段需要专业的技术和方法进行控制和管理,以达到良好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猪发酵料制作方法

猪发酵料制作方法

猪发酵料制作方法1. 猪发酵料的定义猪发酵料是一种通过微生物的发酵过程,将农产品废弃物或其他有机物质转化为高附加值的饲料。

猪发酵料不仅提供了猪的营养需求,还能有效地降低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2. 猪发酵料的优势猪发酵料相比传统饲料有以下优势:•降低废弃物污染:废弃农产品和有机物质在发酵过程中被充分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提高饲料价值:通过发酵过程,废弃物被转化为高附加值的饲料,提高了饲料的营养价值。

•节约饲料成本:利用废弃物来制作饲料,节约了饲料的成本。

•增加饲料保存期限:发酵过程可以延长饲料的保存期限,减少饲料变质损失。

基于以上优势,许多养殖户开始尝试使用猪发酵料来替代传统饲料。

3. 猪发酵料制作方法3.1 原料准备猪发酵料的制作主要由废弃农产品和有机物质组成,常用的原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蔬菜废弃物:如豆角、胡萝卜、白菜等。

•水果废弃物:如苹果、香蕉、梨等。

•谷物废弃物:如玉米杆、麦秸等。

•粮食加工剩余物:如米糠、麸皮等。

•其他有机物质:如牛粪、鸡粪等。

3.2 发酵菌种选择选择适合猪发酵料制作的发酵菌种非常重要。

常用的发酵菌包括乳酸菌、酵母菌和放线菌等。

不同的菌种有不同的发酵能力和酶活性,可以根据具体的原料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的发酵菌种。

3.3 发酵过程猪发酵料的制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3.1 切碎原料将原料切碎,以便更好地利用发酵菌种。

3.3.2 调整水分根据原料的湿度,适量添加水分,使其达到适宜的发酵湿度。

3.3.3 接种发酵菌种将选好的发酵菌种均匀地撒在原料上,确保菌种能够均匀分布。

3.3.4 堆放发酵将原料和发酵菌种均匀地堆放在发酵堆中,每隔一段时间翻动一次,促进发酵的均匀进行。

3.3.5 发酵控制在发酵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堆放的温度、湿度和氧气含量。

一般情况下,发酵温度应控制在40-60摄氏度之间,湿度应控制在60-70%,氧气含量应适当。

3.3.6 发酵结束发酵时间一般为7-10天,待原料经过充分的发酵,形成均匀的猪发酵料后,发酵过程结束。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优势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优势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优势
在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动物防疫形势越来越严峻的形势下,微生物发酵饲料由于不添加抗生素等药物,不会造成抗生素药物残留,因此得到广泛应用。

那么什么是微生物发酵饲料,它有哪些方面的好处呢?
所谓微生物发酵饲料,是指在人为可控制的条件下,以植物性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植物性、动物性和矿物性物质中的抗营养因子分解、合成,产生更能被畜禽采食、吸收养分和无毒害作用的生物饲料或饲料原料。

饲料工业上发酵所用的微生物主要包括枯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醋酸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等。

而微生物发酵饲料又可分为固态发酵饲料、单细胞蛋白和菌体蛋白饲料,氨基酸、酶制剂以及微生态制剂和益生素。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1、它可以降低断奶仔猪的腹泻率,提高日增重以及降低料肉比。

益生菌中的乳酸菌可有效促进仔猪肠道内有益菌的增殖,抑制有害菌。

酵母菌体中含有非常丰富的蛋白质、B族维生素、脂肪,糖、酶等营养成分,这能够为仔猪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提高日增重及饲料转化率。

2、饲料经发酵后可脱毒,改善蛋白质品质,降低粗纤维含量。

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可以降低饲料中毒素含量。

微生物还能分解品质较差的植物性或动物性蛋白质,合成品质较好的微生物蛋白质,在一般的发酵水平下能使发酵基料的粗纤维含量降低12至16个百分点,增
加适口性及消化率,同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还能产生促生长因子。

3、在家禽养殖中,发酵饲料也有着良好的表现。

在肉鸡日粮中适当添加玉米秸秆粉发酵饲料,不仅降低了饲料成本,而且由于减少投药,改善了肉的品质,为生产绿色肉鸡产品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

饲料发酵的制作方法

饲料发酵的制作方法

饲料发酵的制作方法饲料发酵是一种将饲料通过微生物发酵来提高其营养价值和消化利用率的方法。

饲料发酵可以有效地降低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和有害物质的含量,增加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可利用性,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免疫力。

下面将介绍饲料发酵的制作方法。

饲料发酵的微生物包括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等。

选择适宜的微生物菌种是饲料发酵成功的重要条件。

饲料发酵常用的菌种有乳酸杆菌、乳酸链球菌、酵母菌、酵母僧帽菌、乳酸放线菌等。

首先,准备原料。

选择高质量的饲料作为原料,如玉米、豆粕、鱼粉、酒糟等。

原料应具备适宜的水分含量,一般在30%到40%之间。

其次,处理原料。

将原料进行粉碎和破碎,使其颗粒度适中,有利于微生物的附着和生长。

将原料加入适量的水,使其含水量达到所需的水分含量。

在加水的过程中,可以加入适量的糖或葡萄糖来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然后,选择合适的发酵容器。

发酵容器可以选择塑料桶、塑料袋、塑料罐等。

容器应具备透气性,以保证发酵过程中的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的排除。

接着,接种菌种。

将选好的微生物菌种加入发酵容器中,一般每100公斤饲料加入约300克菌种。

菌种的种植温度一般在30左右,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随后,调整酸碱度。

发酵过程中,通过调节酸碱度可以控制微生物的生长速度和代谢产物的形成。

一般来说,酸度的调节以有机酸为主,如乳酸、醋酸等。

最后,进行发酵。

将接种好菌种的饲料放入发酵容器中,盖好盖子,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发酵过程中需要经常搅拌饲料,以提供充足的氧气和降低发酵产物的局部浓度。

发酵时间根据饲料的种类和条件的不同,一般在24小时到72小时之间。

饲料发酵完成后,应及时停止发酵过程。

将发酵好的饲料晾晒至水分含量达到饲料的要求,然后进行贮存。

贮存时应将饲料密封,以防止发酵产物的挥发和外界的污染。

需要注意的是,饲料发酵过程中应注意卫生和安全。

接种菌种、发酵容器、工具等均应消毒,以防止有害微生物的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目的及主要方法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主要目的是:在人为的可控制的条件下,以植物性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降解部分多糖、蛋白质、和脂肪等大分子物质,生成有机酸、可溶性多肽等小分子物质,形成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有益活菌含量高的生物饲料或饲料原料,从而使饲料成分变得丰富、营养易于动物吸收,使动物更好的成长。

同时将廉价的农业或轻工业副产物变废为宝,生产出高质量的饲料蛋白原料,并且还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饲料获得高活性的有益微生物。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主要方法有四类:
第一,固态发酵饲料,就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来改变饲料原料的理化性状,或提高消化吸收率、延长贮存时间,或变废为宝,将秕壳残渣变为饲料,或解毒脱毒,将有毒饼粕转变为无毒、低毒的饲料,这一类发酵饲料包括青贮、微贮、粗饲料与担子菌发酵、畜禽粪与动物性下脚料发酵、饼粕类发酵脱毒饲料以及固态菌体发酵蛋白饲料;
第二,利用微生物在液态基质中大量生长繁殖的菌体以及生产单细胞蛋白(SCP)如酵母饲料、细菌饲料,以及菌体蛋白(MBP),如丝状真菌菌体、食用菌菌丝体及光合细菌、微型藻饲料等;
第三,利用现代化的微生物工程,发酵积累微生物有用的中间代谢产物或特殊代谢产物,以此生产饲用氨基酸、酶制剂以及抗生素、维生素等;
第四,是培养繁殖可以直接饲用的微生物,制备活菌制剂(又称微生态制剂、益生素等)。

有益菌通过竞争性抑制作用(包括定殖位点和夺取营养物质)阻止有害微生物在肠粘膜附着与繁殖。

微生物发酵饲料大体有以下几步:
(1)选育优良的菌种,如菌体本身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菌体本身有很好的生长代谢活力,能有效降解大分子合成有机酸、小肽等小分子物质。

(2)活化菌种、制备种子液。

(3)二次扩大培养或三次扩大培养。

将种子液接入二次扩大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

二次扩大培养结束后再接入三次扩大培养基中培养。

(4)发酵饲料,将扩大培养的培养基接入发酵罐中培养一定时间。

2、饲料的分析与检验项目、方法
饲料分析检验的基本程序:(1)检验采样(2)饲料感官检验(3)样品处理及制备
(4)实验测定分析,包括营养分析、有害物质检测等。

(5)数据处理,记录检验报告发酵饲料的检验项目包括:
1)水分测定:试样在105±2℃烘箱内,在大气压下烘干,直至恒重,逸失的重量为水分。

2)粗蛋白:凯氏定氮法
3)粗灰分:试料在550℃灼烧后所得残渣,用质量百分率来表示。

残渣中主要是氧化物、盐类等矿物质,也包括混入饲料中的砂石、土等,故称粗灰分。

4)pH值监测:酸度计、精密pH试纸。

5)菌落总数测定:数再生培养基上的再生菌落数。

6)杂菌测定:再生培养基上应无霉菌等杂菌。

饲料的检验多采用的分析方法有:
(1)化学分析法:如容量分析,酸碱滴定法、氧化还原法,比色法等。

(2)仪器分析方法: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等。

3、发酵饲料的主要检测指标及意义,如何评价发酵饲料与常规饲料的区别。

饲料质量指标有:
(1)感官指标:对饲料原料或成品的色泽、气味、外观性状等。

(2)营养指标:饲料原料和成品的营养成分含量或营养价值。

(3)加工质量指标:饲料原料或饲料产品粒度、混
合均匀度、糊化度等。

(4)卫生指标:饲料中天然、次生、外源性污染有毒有害物质及病原微生物的安全限量。

发酵饲料与常规的饲料相比有很多优点,相对于常规饲料经发酵后的饲料其营养成分更丰富,常规饲料中大分子物质较多,小分子物质较少,发酵饲料经微生物发酵,将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的物质经降解分解为有机酸,可溶性多肽等小分子物质,更适合动物的吸收;发酵饲料有发酵香味,适口性好,牲畜爱吃;发酵饲料中还含有多种有益活菌对牲畜的肠道有促进吸收消化的作用,常规饲料中没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