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4种

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4种
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4种

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4种,由4种不同的疟原虫引起,即:间日疟(vivax malaria,benign tertian),病原为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三日疟(quartan malaria,malariae malaria),病原为三日疟原虫(P.malariae);卵形疟(ovale malaria),病原为卵型疟原虫(P.ovale);恶性疟(faleiparuma mlaria,malignant tertian),病原为恶性疟原虫(P.faleiparu-m)。

人感染疟原虫后可产生相当程度的免疫,所以在疟区,当地人由于早年多患过疟疾,均获得相当程度的免疫力。而外地人由于无免疫力,进入全疟区后容易被感染。疟区的婴儿,降生后一个月内,有来自母体的抗体保护;一个月后,疟疾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很高。

1957年泰国发现抗氯喹的疟疾病人。1960年哥伦比亚正式报告了此类患者。[1]

编辑本段发病机制

疟原虫在红细胞中增殖成裂殖子,使红细胞胀大破裂时,大量的裂殖子和疟原虫代谢产物进入血流,引起异性蛋白反应,机体肌肉收缩产热,网状内皮系统吞噬细胞功能增强,故可引起肝、脾肿大,多次发作可致贫血等。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增殖成熟所需时间不同,间日疟和卵形疟为48小时,三日疟为72小时,恶性疟为24~48小时,故临床上出现周期性发作。

[2]

编辑本段病原学

分类

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4种,即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

形态及生活史

疟原虫生活史比较复杂。一个完整的生活史包括在人体内的生长及繁殖(肝细胞内一红外期,及红细胞内一红内期)及在按蚊体内生长及繁殖两个阶段。4种疟原虫的生活史基本相同。

⑴疟原虫在人体内发育:[2]

①红细胞外期:按蚊吸人血时唾液中的子孢子随唾液进入人体的末梢血液中,约经30分钟,随血流进入肝脏,在肝内发育,进行裂体增殖,此时期称红细胞外期,简称红外期,亦称肝内期或组织期。红外期裂殖体增殖时间为:间日疟原虫8天,恶性疟原虫5.5~6天,卵形疟9天,三日疟原虫11~12天。当红外期裂殖体发育成熟时,被寄生的肝细胞破裂,裂殖子散出,释放至周围血循环中,一部分被吞噬细胞吞噬,另一部分则侵入红细胞内发育。⑵红细胞内期:红外期裂殖子侵入红细胞便开始在红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该期称红细胞内期,简称红内期。

在红内期,各种疟原虫完成裂体增殖周期所需的时间有所不同。间日疟和卵形疟原虫为48小时,恶性疟原虫为36~48小时,三日疟为72小时。

⑵在蚊体内发育:雌雄配子体在蚊体内的发育和繁殖包括配子生殖和孢子增殖两个阶段。编辑本段流行病学

1.传染源病人和无症状的血中有配子体的人是疟疾的传染源。

2.传播媒介为按蚊(Anopheles)。按蚊共200种左右,但传疟者并不多,只有吸人血、对疟原虫易感、群体的数量大、生活期较长、子孢子可在其体内发育成熟的蚊种才可成为媒介。而且一种按蚊在甲地起传疟作用,而在乙地则不一定。

3、传播方式绝大多数为,被有传染性的按蚊叮咬后而受染。罕见的情况下经胎盘的先天性感染、输血、麻醉药成瘾的人打麻醉针时针头或注射器消毒不良等均可传染。

4、易感者所有人对4种疟原虫均易感。但黑种人对间日疟敏感性差。原因不明。

人感染疟原虫后可产生相当程度的免疫,所以在疟区,当地人由于早年多患过疟疾,均获得相当程度的免疫力。而外地人由于无免疫力,进入全疟区后,不被感染者极少。

疟区的婴儿,降生后一个月内,由于受来自母体的抗体保护,一个月后,疟疾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很高。

5.影响疟疾流行的因素

(1)自然因素主要为温度、湿度、雨量、海拔等。

温度对按蚊的生存和繁殖起重要作用。温带地区夏季按蚊滋生,疟疾盛行。冬季按蚊滞育,传疟中断。热带地区,终年存在疟疾的传播和发病。温度对按蚊的影响,包括:雌按蚊吸血后,血在蚊胃内消化的快慢;疟原虫孢子增殖期的长短;按蚊卵巢成熟的早晚。、

海拔超过2,770米即无疟,因为按蚊不能孳生,例如青藏高原。

(2)社会因素除了社会制度根本因素外,大量无免疫力的人员,例如军人工人,进入疟区;水田灌溉,农田水利工程如水库等,扩大了按蚊的孳生面积;环境卫生不良,积水过多;过度垦荒或开发森林,减少了野生动物等,都可使疟疾发病增多。

6.发病情况在所有热带病中,以受疟疾威胁的人数与发病数字为最多,居世界卫生组织重点研究的六大热带病的首位。1978年WHO的报告,全球受疟疾威胁的人口和地区.轻度威胁者有15个国家和地区,人口一亿多,中度或高度威胁者计91个国家和地区,人口十六亿两千万。

7.地理分布疟疾分布非常广泛,见于北纬60。与南纬30。之间。不同种疟原虫引起的疟疾,其分布也不同。间日疟分布最广,见于热带亚热带与部分温带地区,是温带疟疾的主要类型。恶性疟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湿热地区非常普遍,主要见于非洲、印度、东南亚、太平洋诸岛、中南美洲、小亚细亚与南欧等地。三日疟较少,见于非洲部分地区、斯里兰卡与马来亚等地。卵形疟分布地区最小,病例报告来自东非、西非和南美等地。总之,各种疟疾的严重地区,主要为东南亚、南亚次大陆、阿拉伯半岛、几乎整个非洲、中美与南美大部。

我国以间日疟分布最广,除青藏高原外,遍及全国。恶性疟次之,分布于秦岭一淮河以南,以云贵、两广与海南为最。三日疟在长江南北各省均有散在病例。卵形疟只在云南和广东有少数病例报告。

编辑本段病理学

病理生理

疟疾的重要病理过程为:①疟原虫对红细胞的入侵与破坏;②全身与局部的循环改变;③机体的免疫反应。

红细胞一旦被疟原虫侵入后,即在疟原虫的孢子形成时期于裂殖子逸出时而被破坏。破坏的红细胞在脾内被网织内皮细胞吞噬。有些衰老红细胞虽并未被疟原虫侵入.但在有调理素效应的特异抗体作用下,也在脾内被吞噬。在脾内,红细胞内疟原虫被清除后,一些仍然完整的红细胞,还可重返血循环。

贫血几乎是疟疾的必然结果,特别是恶性疟贫血多更为严重,而且血管内凝血(DIC)也较常见。红细胞的破坏,在黑尿热时最突出,可大量出现血管内溶血,这主要是因为血内出现免疫复合物,由于它的吸附作用促使溶血。

疟疾时循环系统的改变突出表现为寒战期的血管收缩与发热期的血管扩张。恶性疟时周围血管扩张常伴有低血压、中心静脉压降低与醛固酮的排出量增加,这些均提示血管通透性增加。并可导致血液浓缩、血粘度增加、毛细血管阻塞和血管内凝血,从而减少了脑、肾、肝、脾的血液灌注量,造成这些器官组织缺氧和坏死。

恶性疟引起的急性一过性肾小球肾炎与三日疟引起的慢性进行性肾病,都是由于肾小球基底膜有免疫复合体的沉积,可经荧光抗体试验证明。

病理改变

以恶性疟为代表,可有以下改变;

1.脑脑水肿,脑回变宽变扁,因蛛网膜充血使脑呈紫色。脑切面充血,白质中可见出血点,有时白质充血很显著,这些现象与病毒性脑炎的病变大不相同,后者以灰质病变为主。

环形出血灶的中心为红细胞阻塞的毛细血管,管内充满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并与血管内皮细胞相粘连。管外为坏死的脑组织,再外为红细胞所环绕,此处红细胞多不含疟原虫。

Durck肉芽肿为毛细血管周围增生的神经胶质细胞所形成。

2.肝由于集中了疟色素,呈深灰色并轻度肿大。镜检可见Kupffer细胞变大麦多,并可含有疟色素、疟原虫或寄生了疟原虫的红细胞。中央静咏、静脉窦与门静脉分支均充血。此外尚可有胆汁潴留。

3.脾急性期脾肿大重达500g,反复发作者可l,000g以上,且变硬。色素沉着广迂,脾切迹变圆钝。

镜检所见主要异常为充血与网状内皮细胞增生,急性期静脉窦扩张,其中充满红细胞与吞噬细胞,后者可含有疟色素、疟原虫与被疟原虫寄生的红细匏。Malpighian小体因红髓充血增生而扩张。

4.肾稍肿大,浅灰色。镜检所见主要为肾小球中有疟色素,肾髓质与皮质的毛细直营内含有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肾小管可见血色素,尿闭者可见肾小管坏死与血色素管型。肾髓质小血管内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集聚,此现象虽不特异但较常见。

5.心扩大,心包膜与心内膜有点状出血。镜检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并可为寄生有疟原虫的红细胞所阻塞。间质水肿,其中可见多数淋巴细胞与组织细胞。

6.肺常充血水肿。肺泡壁变厚,并有慢性炎变,包括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与浆细胞浸润,毛细血管内可见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

7.胃肠道充血水肿,并有局灶性或广泛出血。镜检显示肠粘膜出血、充血、毛细血管内有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

8.骨髓色素沉着比肝脾均轻。镜检可见吞噬细胞内含有疟色素,红细胞内有疟原虫以及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早期增生阶段。

9.淋巴结充血肿大色素沉着。髓质部与周围窦部扩大,可见含疟原虫的红细胞,吞噬细胞内可见疟色素。

编辑本段临床表现

传染途径

(1)通过有感染性的按蚊叮咬。

(2)输血感染。在我国南方及国外疟疾流行区,献血者的血液可能含有疟原虫,输入病人后产生疟疾,其潜伏期比按蚊叮咬者明显短促,输血量越大,次数越多,潜伏期越短。

(3)通过注射器感染。钟惠澜等于1938年冬季无蚊虫期间,在北平发现突然爆发流行恶性疟疾,曾收治23例,并在当时为日军服务的朝鲜人开设的吗啡、海洛因小店中的注射器内找到了疟原虫,这是世界上首次记录。

潜伏期

由受到感染到出现发热为潜伏期。其长短取决于:①疟原虫的种类和株别。②疟原虫感染的数量。③感染的方式,例如由天然感染或人工感染,如经注射感染,是由皮下注射或输血引起。④受染者的健康状况与免疫状态。⑤是否服过抗疟药。⑥过去患疟史。

潜伏期以恶性疟最短,一般12天。三日疟最长,平均28天。间日疟及卵形疟平均13~17天,有些间日疟虫株潜伏期长达9个月或更长。

潜伏期末可出现前驱症状,主要有头痛、恶心、食欲不振等。

发热

(1)发热早期疟疾的发热与疟原虫的无性生殖过程密切相关。开始的四、五天内,发热并无周期性特点,而呈弛张热、间歇热或其他不规则热型,热度达39。c以上,肝常触及并压痛,血内疟原虫即使有,也很少。疟原虫的无性生殖节奏性确立之后,即可出现典型的周期性发热。

(2)典型的热发作间日疟与卵形疟的发热周期为48小时左右,所以隔日发热一次。三日疟为72小时,所以隔两天发热一次。恶性疟则天天发热。间日疟、三日疟或卵形疟如有双重或

三重感染时,也可天天发热。如果同时感染两种或三种疟原虫,发热的表现当更为复杂。热发作的时间,间日疟、三日疟与恶性疟多在上午,卵形疟多在晚上。

典型的热发作分三期,即寒战期、发热期与多汗期。

①寒战期:发冷寒战骤然开始,若在盛夏,虽盖棉被数层也感不暖。此期共半至两小时,而后体温上升。

②发热期:寒去则热来,体温上升,高达40~41。c,症状加重,皮肤发热,面红,结膜充血。口渴,多欲喝凉水,时有呕吐,下泻。呼吸急促,脉速而浮,达120~150/分。头痛剧烈,辗转不安,呻吟,小儿或病重的成人可出现惊厥,谵妄或昏迷。尿少而赤,尿道灼痛。患者热感,多揭去衣服。

一般为期4~6小时,而后进入多汗期。也有长达10~24小时不退热者。

③多汗期:体温急剧自动下降,达36。c以下。大汗淋漓、衣服湿透,症状缓解,呼吸脉搏恢复正常,进入休止期。自觉舒畅而乏力,嗜睡,入睡数小时,醒后畅快,至疟原虫完成第二次无性生殖时,再重复同样发作。

两次热发作的间歇期内,多数患者体温正常,自己感觉良好。而在下一次热发作来临之前症状则很快明显化。

间日疟不经治疗时,第一周典型的热发作及症状均较重。以后逐渐减轻,经6~8周的反复发作,多自行缓解。但有些患者再经数周或数月可复发。恶性疟不经治疗,难以自行缓解,常致命。

各种疟疾的热发作期内,大多数患者周围血内可查见疟原虫,特别是恶性疟。发热一两周后,脾即可触及并继续增大,肝有时可触及并有压痛。肝功能可呈一过性失常。

各种疟疾的临床特点

(1)间日疟发热最为多见,经短期弛张热后,出现隔日的热发作,成人多有热发作的典型三期,但儿童病例则多不典型。症状与恶性疟相同但较轻。发病早期即出现脾辨大、贫血和白细胞减少。严重并发症少见,儿童可惊厥,本病很少致命。

(2)卵形疟临床表现与间日疟相似。

(3)三日疟隔两日热发作之外,还有三个重要特点:①无症状的虫血症患者较多见,成为输血方面的重要问题。②三日疟肾病,以非洲儿童患者为多。③疟原虫可在骨髓内存活二三十年而复发。

(4)恶性疟没有免疫力的人患恶性疟后并无典型的临床表现,而呈多种多样的异常.易误诊漏诊。发热的周期性很不规则,一般多每天发热。未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症状可能只有头痛、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全身关节疼;查体可见不同程度的肝脾肿大和贫血。病程越长或感染越重时。肝脾肿大和贫血的程度也更明显。这种不很惹人注意的临床表现,可突然恶化为难以抢救的凶险危象。

严重的恶性疟最常见的为脑型疟,肝肾功能不全和严重贫血。

1)精神错乱是脑型疟的先兆,进一步恶化可出现搐搦、昏迷、超高热与定位性脑损害,

2)急性肾功能衰竭后,尿量减少,故应定时检查尿量与血中尿素含量,以便早期发现肾功能衰竭,因为经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常可挽救生命。

3)黄疸合并肝功能失常,易误为肝炎。

4)严重贫血常合并心力衰竭或血红蛋白尿。

5)有时出现严重水泻,类似霍乱,并可出现水电介质失衡、肺水肿和休克。

6)有的病例很象急腹症或急性阑尾炎。

7)急性心肌炎预后凶险,易致命,需注意。

编辑本段并发症

黑尿热是恶性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他如三日疟、间日疟少见,是由于并发急性溶血所致。

主要表现为急起寒战、高热、腰痛、进行性贫血和黄疸,尿量骤减呈酱油色。尿中有大量血红蛋白、管型、上皮细胞等。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

并发急性溶血的可能原因有1、病人红细胞中缺乏葡萄糖-6- 磷酸脱氢酶。2、疟原虫释放的毒素。3、抗疟药的应用(如伯氨奎琳、奎宁等)[3]。4、人体过敏反应。

恶性疟的并发症较为常见,而且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并发症除黑尿热外还有急性肾功能衰竭、血糖异常、肺水肿、黄疸和肝功能不全、感染等。

编辑本段诊断鉴别

诊断要点

一、流行病学资料:有在疟疾流行区生活或旅游史,近年有疟疾发作史或近期接受过输血。

二、临床表现:典型的周期性寒热发作,伴有脾肿大和贫血。

三、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血涂片检查、腹部B超检查等

辅助检查

一、血象:白细胞正常或减少,可有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减少。

二、疟原虫检查:血涂片染色查疟原虫是确诊的最可靠方法。另外,可做骨髓穿刺涂片染色查疟原虫。

三、疟原虫抗原快速检测:经近年的临床应用证实,该方法简单、快速、方便、准确。

四、腹部B超检查可见肝、脾有不同程度的肿大。

鉴别诊断

病毒感染:主要根据流行病学史。

血液病:鉴别要点依然是流行病学史。

编辑本段疾病治疗

抗疟原虫治疗

1、控制临床发作的药物:氯喹、青蒿素类(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酯、双氢青蒿素)。蒿甲醚:适用于各型疟疾,主要用于抗氯喹恶性疟的治疗和凶险型恶性疟的急救。退热及原虫转阴速度均较氯喹为快,主要作用于疟原虫的红内期。肌肉注射后吸收完全,血药达峰时间为7小时,半衰期为13小时。

本药在体内分布甚广,可透过血脑屏障,以脑组织分布最多,肝、肾次之。经胆汁和尿液排泄。

本药不良反应轻微,个别患者有转氨酶轻度升高。妊娠妇女慎用。

成人用量:肌内注射,首次160mg,后每12小时1次,每次80mg,连用5次。如果血液中仍能够检查到疟原虫可改为每日80mg肌肉注射,2~3天,至血液中疟原虫检查为阴性。儿童用量:肌内注射,首次按体重3.2mg/kg;第2- 5日每次1.6mg/kg,每日1次。

2、防止复发:常用药物

伯氨喹啉:本品可杀灭各种疟原虫的组织期虫株,尤以间日疟为著,也可杀灭各种疟原虫的配子体,对恶性疟的作用尤强,使之不能在蚊体内发育,对红内期虫株的作用很弱。不良反应有头昏、恶心、腹痛等,少数病人可有药物热、粒细胞缺乏等,停药后即可恢复。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服用本药可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一旦发生应停药作对症治疗。

用法与用量:成人每次13.2mg,每日3次,连服7天。

磷酸哌喹:目前常用的剂型是与青蒿素的复方制剂(科泰复)。

对症治疗:

1、体温过高者给予物理降温。

2、保证液体入量。

3、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防止血管内红细胞凝集,有利于DIC的治疗与预防。

4、有脑水肿时,用20%甘露醇250ml快速滴注,每日2至3次。

5、重症患者可适当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抗药疟疾

恶性疟原虫能在正常情况下,可在杀灭或抑制其繁殖的一般浓度的氯喹药液中,继续存活或繁殖,称为抗氯喹恶性疟原虫。它所引起疟的疾即抗氯喹恶性疟。疟疾患者,虽已接受常规剂量或所能耐受的最高剂的氯喹,并且已被吸收,但疟原虫仍不消失甚至反而增多,或虽无再感染,但暂时阴转而于28天内再出现者,均属于抗氯喹恶性疟病例。

抗药疟疾理论上包括四种人疟和对各种药物均抗药。但实际上主要限于恶性疟,而且主要抗氯喹,近年来,虽然发现有抗其它抗疟药的其它种疟疾,但为数很少。抗氯喹的恶性疟于1957年最先在泰国查见,而于1960年首先由哥伦比亚报告。时至今日抗氯喹恶性疟已成为疟疾防治的严重问题。有的地区抗药性者甚至占恶性疟的90%。

地理分布

1.亚洲抗药疟的高发病区有缅甸、马来亚、柬埔寨、老挝、越南、泰国、巴布亚

新几内亚与菲律宾。局灶性发病区有印尼、孟加拉、印度东北部与索罗门群岛。

2.南美见于巴西、哥伦比亚、法属圭亚那与苏里南。散发病例见于玻利维亚,厄瓜多尔与委内瑞拉等地。

3.非洲很多地方的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敏感性差。

我国海南岛、云南、贵州、广西、安徽、福建已有25个县发现抗药性恶性疟[1]。

编辑本段疾病预后

间日疟、三日疟与卵形疟的首次发病者,预后一般良好。恶性疟经足够治疗者预后亦好。编辑本段疾病预防

一、管理传染源:根治现症病人和带疟原虫者。急性期病人症状消失后可解除隔离。

二、切断传播途径:消灭按蚊孳生地及杀灭蚊虫。

三、保护易感人群:注意个人防护,穿长衣、长裤,房间内要防蚊、驱蚊,如使用蚊帐、驱蚊剂等。

编辑本段疾病护理

1、虫媒隔离:灭蚊。

2、休息: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3、饮食:发热期以易消化、清淡饮食为主。

4、病情观察:注意观察病人精神、神志、尿量、尿色及呕吐物和大便的颜色(在出现消化道出血时,会呈现咖啡样呕吐物及黑便)。

5、对症护理:

(1)典型发作寒战期应注意保暖;发热期给予降温;大汗期后给予温水擦浴,及时更换衣服、床单。同时应保证足够的液体入量。

(2)凶险发作出现惊厥、昏迷时,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按惊厥、昏迷常规护理。如发生脑水肿及呼吸衰竭时,协助医生进行抢救并作好相应护理,防止病人突然死亡。(3)黑尿热的护理①严格卧床至急性症状消失。②保证每日液体入量3000-4000ml,每日尿量不少于1500ml。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时给予相应护理。③贫血严重者给予配血、输血。

④准确记录出入量。

6、药物治疗的护理:

(1)使用氯喹者应特别注意观察循环系统的变化,因氯喹过量可引起心动过缓、心率失常及血压下降。

(2)服用伯氨喹啉者应仔细询问有无蚕豆病史及其他溶血性贫血的病史及家族史等病史,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紫绀、胸闷等症状和有无溶血反应(如巩膜黄染、尿液呈红褐色及贫血表现等)。出现上述反应需及时通知医生并停药。

(3)静脉应用抗疟药时,应严格掌握药物的浓度与滴速;抗疟药加入液体后应摇匀。静脉点滴氯喹及奎宁时应有专人看护,发生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滴注。因上述两种药物均可导致新率失常。

编辑本段专家观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援助非洲国家的活动增多,越来越多的人曾经去过非洲的一些国家。下面就一些在非洲或者其他疫区工作生活中疟疾有关的常见问题进行汇总。

1、一旦患了疟疾则会终身携带疟原虫,每当身体抵抗力下降就会发病?

这是完全错误的,疟疾是完全可以治愈的,而且预后良好。

2、我在门诊看到很多从非洲回国的人主诉头痛或恶心、腹泻、乏力要求抗疟治疗,并说在非洲这种情况就被在诊断为疟疾,是“胃肠型或脑型的不典型发作”?

这种说法是对于去非洲工作和旅游的人来说可能性极小,本人在热带病科工作了30余年,没有见到1例没有任何症状而在血液中见到疟原虫的患者。近年,无论是在非洲国家对在那里的中国工作人员的检查,还是在北京的门诊接待的由非洲回国的人员,至今没有发现1例没有发热而在血液中检测到疟原虫的。

3、疟疾的治疗用奎宁治疗效果好的说法也是错误的,奎宁治疗疟疾已经很多年,疟原虫对此类药也出现了耐药性,而且副作用多[1]。目前治疗疟疾最好的药物是我国的青蒿素制剂,见效快、副作用很少、疗效肯定。应首选蒿甲醚肌肉注射。

4、不要去了非洲就把一切身体的不适归于疟疾,而延误了对疾病的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导致严重后果。2011-12-4有一位由非洲回国的同胞因为发热,自认为是疟疾而自己服用抗疟药没有到医院就诊,在发热8天后死亡,证实不是疟疾。

5、现在随着我国去非洲工作的人数增加,医生在对发热尤其是高热伴有白细胞正常或减少,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在诊断和鉴别诊断时应该考虑到疟疾。只要我们医生对此病有认识,诊断并不困难。患者在发病初期,血常规会表现为白细胞正常或降低,绝大多数伴有血小板减少。这种血常规表现往往被认为是病毒感染,但病毒感染一般不会出现进行性的血小板和血红蛋白的进行性减少。如果在询问患者病史时问一下患者是否去过什么地方,应该很容易想到疟疾,而确诊只需要做血涂片找疟原虫或做个快速检测。

6、疟疾患者只要及时治疗预后非常好,一般不会有后遗症。

7、有在疟疾流行地区生活史的患者,在出现发热后一定要在就医时告知医生,能够帮助医生及时作出鉴别诊断。

内科疾病

?外感热病?伤寒?温病?新感温病?瘟疫

?伏邪温病?时令病?感冒?时行感冒?外感高热

?风温?春温?暑温?暑厥?中暑

?伤暑?疰夏?湿温?湿阻?秋燥

?冬温?大头瘟?烂喉丹痧?疟疾?瘴疟

?久疟?痢疾?休息痢?疫毒痢?暴痢

?霍乱?鼠疫?咳嗽[病] ?外感咳嗽?内伤咳嗽

?暴咳?肺痿?肺痈?实喘?虚喘

?哮病?喘病?暴喘?肺胀?肺痨

其他科技名词

?肺癌?悬饮?卒心痛?真心痛?厥心痛

?胸痹?心厥?心悸[病] ?惊悸?怔忡

?中风?中风后遗症?头痛[病] ?真头痛?头风

?口僻?眩晕?病?癫狂病?癫病

?狂病?不寐[病] ?多寐?健忘?百合病

?痴呆?脑瘤?侏儒?胃痛[病] ?吐酸[病] ?嘈杂[病] ?痞满[病] ?反胃[病] ?噎膈[病] ?胃石

?泄泻?久泻?暴泻?暴吐?呃逆[病] ?胃癌?胰癌?肠癌?腹痛[病] ?便秘[病] ?解?痰饮[病] ?黄疸[病] ?阳黄?阴黄

?急黄?肝著?臌胀?肝痈?肝癌

?肝厥?胁痛[病] ?胆胀?胆石?蛔厥

?水肿[病] ?阳水?阴水?风水?皮水

?石水?脾水?肾水?正水?淋证

?热淋?石淋?气淋?血淋?膏淋

?劳淋?癃闭?关格?尿崩?小便失禁?肾著?肾痈?肾痨?肾癌?膀胱癌

?遗精?梦遗[病] ?滑精[病] ?早泄?阳痿[病] ?阳强?不育?缩阴病?血证?咯血[病] ?吐血[病] ?便血[病] ?尿血[病] ?鼻衄[病] ?紫癜

?厥证?气厥?血厥?痰厥?食厥

?寒厥?热厥?酒厥?郁病?郁厥

?积聚?虚劳[病] ?内伤发热?汗证?自汗[病] ?盗汗[病] ?黄汗[病] ?脚气病?湿脚气?干脚气

?脚气冲心?脱证?消渴?食?痹病

?风寒湿痹?行痹?痛痹?著痹?热痹

?肌痹?骨痹?脉痹?筋痹?皮痹

?周痹?痛风?颤振[病] ?痿病?痉病

?腰痛[病] ?蛔虫病?钩虫病?蛲虫病?姜片虫病?丝虫病?鞭虫病?囊虫病?绦虫病?肺吸虫病?血吸虫病?中毒病?钩吻中毒?乌头类中毒?雷公藤中毒?毒蕈中毒?菜乌紫病?食鱼蟹类中毒?食物中毒?狂犬病

?炭疽?麻风?梅毒?杨梅疮?花柳病

?克山病

以上科技名词按拼音字母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十大流行病

?天花?黑死病?疟疾?肺结核?霍乱

疟疾考试题

附件2:疟疾防治知识考核试题 单位姓名分数 选择题(不定项) 1.在中国流行最广泛的疟原虫是( B ) A 恶性疟原虫 B 间日疟原虫 C 三日疟原虫 D 卵形疟原虫2.疟疾的传染源为( B ) A 体内有裂殖体的现症病人和带虫者B体内有配子体的现症病人和带虫者 C 体内有滋养体的现症病人和带虫者D体内有子孢子的现症病人和带虫者 3.典型的疟疾症状有( A B D ) A 发热 B 寒战 C 呕吐 D 出汗 E 咳嗽 4.确诊疟疾的方法( C ) A 查大便 B 查小便 C 查血 D 查痰液 5.在疟疾流行区开展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检工作,提高“三热”病人血检率。“三热”病人是指( B ) A 临床初诊为疟疾、疑似疟疾和疑似感冒的发热病人 B 临床初诊为疟疾、疑似疟疾和不明原因的发热者 C 临床初诊为疟疾、疑似疟疾和感觉身体先冷后热的病人 D 临床初诊为疟疾、疑似疟疾和疑似贫血的发热者 6. 间日疟现症病人的临床治疗方案( A ) A 氯喹/伯氨喹八日疗法 B 蒿甲醚7日疗法 C 氯喹/伯氨喹四日疗法 D 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用药或复方 7. 杀灭肝内期疟原虫的唯一药物是( B ) A 乙胺嘧啶 B 伯氨喹 C 氯喹D哌喹 8.引起脑型疟疾最常见于( B ) A 间日疟原虫 B 恶性疟原虫 C 三日疟原虫 D 卵形疟原虫 9. 用于恶性疟治疗的药物有哪些(ABC ) A 蒿甲醚 B 双氢青蒿素 C 青蒿琥酯 D 氯喹 E 伯氨喹 10. 疟疾疫点调查与处置内容包括哪些(ABCDE ) A 基本情况 B 病例筛查 C 媒介调查、控制 D 健康教育 E 扩大治疗

附件3: 山东省疟疾防治知识习题库 一、是否题 1.疟疾俗称为“打摆子”。A.对 2.能感染人的有5种疟原虫,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巴西疟原虫。B.错 3.疟疾是一种丙类传染病,不需要十分重视的。B.错 4.当发现疟疾病例时,应依法进行网络报告或其他方式上报。A.对5.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是传染病的义务报告人,发现疟疾或疑似疟疾病例,均应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卫生行政部门。A.对6.疟疾在中国的流行历史很短。B.错 7.疟疾只在非洲流行。B.错 8.间日疟在我国可以全年流行。B.错 9.目前我国输入性的疟疾病例有明显的季节性。B.错 10.疟疾是通过蚊子传播的一种寄生虫病。A.对 11.各种蚊子都能传播疟疾。B.错 12.在我国,只有中华按蚊一种蚊子传播疟疾。B.错 13.疟原虫的裂殖子通过蚊子传播给人。B.错 14.疟原虫只寄生人体的红细胞。B.错 15.疟原虫先寄生在肝细胞内,后来才寄生于红细胞内。A.对 16.疟原虫只寄生在人体的肝细胞内。B.错 17.疟原虫还寄生在人体的肌肉内。B.错 18.疟疾的发作是由于疟原虫破坏红细胞后释放出大量的代谢产物所引起的。A.对 19.各种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完成一个增殖周期所需要的时间是一样的。B.错 20.间日疟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完成一个增殖周期需要48小时。A.对21.三日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完成一个增殖周期需要72小时。A.对22,恶性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完成一个增殖周期需要36-48小时。A.对23.卵形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完成一个增殖周期需要48小时。A 24.中华按蚊的孳生地是那些小的臭水沟。B.错 25.微小按蚊主要传播恶性疟。A.对 26.疟疾的流行与环境的温度没有关系。B.错

人体寄生虫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人体寄生虫学模拟试卷 I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A1、A2型题 1、保虫宿主是指 A、寄生有人体寄生虫的脊椎动物 B、寄生有人体寄生虫的原生动物 C、寄生有寄生虫的脊椎动物 D、寄生有人体寄生虫的节肢动物 E、以上都是 2、寄生虫的世代交替指的是 A、父代与子代交替 B、母代与子代交替 C、不同宿主 D、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交替 E、寄生虫一代与另一代的交替 3、有些人畜共患寄生虫的脊椎动物宿主,在流行病学上称这些动物是寄生虫的 A、中间宿主 B、终末宿主 C、转续宿主 D、保虫宿主 E、媒介宿主. 4、为我国5大寄生虫病之一的原虫是 A、丝虫 B、蛲虫 C、蓝氏贾第虫 D、疟原虫 E、包虫 5、人体寄生虫包括三大类: A、吸虫绦虫线虫 B、绦虫节肢动物原虫 C、蠕虫原虫节肢动物 D、吸虫原虫节肢动物 E、线虫节肢动物原虫 6、寄生关系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 A、一方受害,另一方收益 B、一方收益,另一方无害 C、双方都收益 D、双方都受害 E、双方既无害也无利 7、人体感染寄生虫后产生的免疫应答类型最常见的是 A、细胞免疫 B、体液免疫 C、消除性免疫 D、非消除性免疫 E、缺少有效的获得性免疫 8、土源性蠕虫与生物源性蠕虫的区分主要看 A、寄生虫的感染阶段是虫卵还是幼虫 B、寄生虫的的生活史是否需要中间宿主 C、寄生虫的是否需在土壤中生活一段时间 D、寄生虫的感染阶段是成虫还是幼虫 E、寄生虫的感染是经口还是经皮肤

9、下列哪个寄生虫可引起乳糜尿 A、血吸虫 B、疟原虫 C、马来丝虫 D、班氏丝虫 E、钩虫. 10、蛔虫对人体的致病阶段是 A、虫卵 B、幼虫 C、成虫 D、囊蚴 E、尾蚴 11、蛔虫的寿命 A、约1年 B、约3年 C、约5年 D、约10年 E、约10年以上 12、经皮感染且幼虫在体内移行可引起肺部炎症的土源性蠕虫有: A、蛲虫 B、钩虫 C、蛔虫 D、牛带绦虫 E、丝虫 13、蛲虫的致病机制主要在于 A、掠夺营养 B、钻孔习性 C、雌虫在肛周产卵量 D、吸血 E、引起变态反应 14、治疗丝虫病的特效药是 A、灭滴灵 B、甲硝咪唑 C、海群生 D、葡萄糖锑纳 E、丙硫咪唑 15、蛔虫对人体的感染阶段是 A、感染期虫卵 B、幼虫 C、成虫 D、囊蚴 E、尾蚴 16、钩虫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 A、腹泻 B、贫血 C、腹疼 D、发热 E、脾脏肿大 17、肛门拭子法可用来检查 A、蛔虫、蛲虫 B、蛲虫、牛带绦虫 C、仅用于蛲虫 D、蛲虫、钩虫 D、蛔虫、蛲虫 18、经皮感染的线虫是 A、蛔虫 B、钩虫 C、鞭虫 D、旋毛虫 E、蛲虫 19、Ascaris lumbricoides 是 A、蛔虫 B、钩虫 C、蛲虫 D、鞭虫 E、蓝氏贾第鞭毛虫 20、疫水是指 A、喝了可以产生免疫力的水 B、喝了可以生病的水 C、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 D、放有消毒剂的水 E、含有血吸虫毛蚴的水 21、可以引起肝脏病变的寄生虫 A、华支睾吸虫 B、血吸虫 C、包虫 D、溶组织内阿米巴 E、以上都可以 22、肝吸虫的中间宿主是 A、水生植物 B、钉螺 C、淡水鱼虾 D、川卷螺 E、螃蟹 23、血吸虫主要致病阶段是 A、虫卵 B、幼虫 C、童虫 D、成虫 E、以上都是 24、血吸虫对人体的感染阶段是 A、虫卵 B、幼虫 C、成虫 D、囊蚴 E、尾蚴 25、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

“人体寄生虫学”习题(带答案)

人体寄生虫学”习题 一、单选题 1、寄生虫的幼虫期或无性繁殖阶段寄生的宿主称: A 、终宿主 B 、保虫宿主 C 、中间宿主 D 转续宿主 E 、传播媒介 2、 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称为: A 、终宿主 B 、中间宿主 C 转续宿主 D 保虫宿主 E 、储存宿主 3、 终宿主是指寄生虫的: A 、无性生殖阶段或成虫期寄生的宿主 B 、无性生殖阶段或幼虫期寄生的宿主 C 、有性生殖阶段或幼虫期寄生的宿主 D 有性生殖阶段或成虫期寄生的宿主 E 、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最重要的宿主 4、 寄生虫病的流行环节是: B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D 、温度、温度、地质 E 、寄生虫的种类、数量、致病性 B 、成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D 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E 、含有滞育状态寄生虫幼虫的非适宜宿主 6、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以半消化的食物为食属于下列哪种致病作用: A 、夺取营养 B 、机械损伤 C 毒性作用 D 致敏作用 E 、压迫作用 7、 感染血吸虫后,可抵抗血吸虫童虫再感染,但对体内成虫无清除作用这属于: A 、先天性免疫 B 被动免疫 C 带虫免疫 D 、伴随免疫 E 、消除免疫 8、 钩虫卵应与下列哪种卵相区别( ) A 、蛔虫受精卵 B 晓虫卵 C 蛔虫脱蛋白质受精卵 D 鞭虫卵 E 、以上均不是 9、 蛔虫引起肠穿孔属于下列哪种致病作用: A 、夺取营养 B 、机械损伤 C 毒性作用 D 致敏作用 E 、压迫作用 10、 感染疟原虫后,对同种疟原虫再感染有免疫,但不能清除原有疟原虫属于: A 、先天性免疫 B 被动免疫 C 带虫免疫 D 、伴随免疫 E 、消除免疫 11、 蛔虫进入人体的途径是( ) A 、经口 B 、经皮肤 C 经虫叮咬 D 、经输血 E 、经鼻腔吸入 12、蛔虫受精 卵的特点是( A 、传染源、中间宿主、传播媒介 C 、自然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 5、中间宿主是指: A 、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C 、幼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人体寄生虫学生活史图

《人体寄生虫学》图表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Clonorchis sinensis) 【生活史】终宿主为人和猫、犬等食肉类哺乳动物,成虫寄生在肝胆管内;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类(如豆螺);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虾。 【学习要点及难点】 (1)肝吸虫完成生活史过程中需要两个中间宿主; (2)肝吸虫囊蚴为其感染阶段; (3)成虫寄生在宿主体内主要引起肝脏损害; (4)粪便或十二指肠引流液中检获虫卵是确诊肝吸虫病的主要依据; (5)改变饮食习惯,防止食入活囊蚴是防治肝吸虫病的关键 布氏姜片吸虫(姜片虫,Fasciolopsis buski) 【生活史】姜片吸虫生活史基本同肝吸虫,但成虫寄生在人和猪等动物的小肠内,第一中间宿主为扁卷螺,尾蚴附着在水生植物(红菱、浮萍、茭白等)表面形成囊蚴,人体感染是经生食以上水生植物而误食了囊蚴所致。 【学习要点及难点】 (1)姜片虫完成生活史需要一个中间宿主和水生植物媒介;成虫主要寄生在终宿主的十二指肠或空肠上段; (2)姜片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成虫寄生引起的机械性损伤和虫体代谢产物引起的

变态反应; (3)检获粪便中虫卵是确诊姜片虫感染的主要方法。姜片虫卵与肝片形吸虫卵和棘口类吸虫卵的形态十分相似,应注意鉴别。 并殖吸虫(肺吸虫, Paragonimus westermani) 【生活史】生活史过程基本同华支睾吸虫,但成虫寄生在人或食肉类哺乳动物的肺脏,第一中间宿主为川卷螺,尾蚴在淡水蟹(溪蟹)或蝲蛄等甲壳类动物(第二中间宿主)体内形成囊蚴,人因误食囊蚴而感染。 【学习要点及难点】 (1)肺吸虫完成生活史需两个中间宿主;囊蚴脱囊后有童虫阶段;常见由肝脏表面或经肝或直接从腹腔穿过膈肌而入肺; (2)肺吸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急性期和慢性期两个阶段:急性期表现轻重不一;慢性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脓肿期、囊肿期、纤维疤痕期; (3)肺吸虫因寄生在适宜的终宿主肺脏而得名,肺吸虫病主要包括卫氏并殖吸虫病(人兽共患型)和斯氏狸殖吸虫病(兽主人次型)。前者临床表现较复杂,可以分为:胸肺型、腹型、皮下包块型、脑脊髓型、亚临床型及其他型;后者引起皮肤或内脏幼虫移行症。 (4)从痰或粪便中找到虫卵,摘除的皮下包块中找到虫体即可确诊。但因从痰或粪便中找到虫卵困难,可用免疫学诊断作为辅助手段; (5)预防本病最有效方法是不生食或半生食溪蟹、蝲蛄及其制品,不饮生水。健康教育是控制本病流行的重要措施。 肝片形吸虫(Fasciola hepatica) 【生活史】成虫多寄生在牛、羊等食草动物和人肝胆管内,人因生食水生植物而误食了囊蚴而感染。第一中间宿主是椎实螺;媒介植物为水田芹等。

第二章原虫--疟原虫(DOC)

第五节疟原虫 一.概述 疟原虫是疟疾的病原体,疟疾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一种寄生虫病,其流行遍及全世界,尤以亚非拉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尤为严重。目前已知的疟原虫种类有130多种,主要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少数可寄生于鸟类、爬行类。 但能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仅有四种:间日疟原虫常见恶性疟原虫常见三日疟原少见虫卵形疟原虫几例 二.生活史 疟原虫的生活史需要二个宿主:人和蚊。 因而其发育过程可分成二个阶段:在人体内发育和在蚊体内发育。 在人体内发育又可分为红细胞外期和红细胞内期。 ㈠在人体内发育: 感染阶段是子孢子,子孢子是在蚊体内发育成熟并存在于蚊涎腺管中,当蚊叮咬时即可随涎液进入人体。 红外期: 子孢子进入人体后,约在血液中停留30分钟左右,然后陆续进入肝脏,并侵入肝细胞内发育,这过程即为红细胞外期。目前多数学者认为间日疟原虫的子孢子具有遗传学上不同的二个类型:速发型和迟发型。 速发型子孢子进入肝细胞后,虫体由长形变成圆形,核开始分裂而形成一个红外期裂殖体,约经8天裂殖体分裂成许许多多圆形或椭圆形的小体,即裂殖子。最后使肝细胞破裂,裂殖子逸出并进入肝血窦,其中有部分被吞噬细胞消灭,而另一部分可进入红细胞。在红细胞内开始红细胞内期发育。 相反,迟发型子孢子在进入肝细胞后却不马上发育,而是进入休眠状态,休眠时间长短视疟原虫种株不同而不同,然后才完成红外期裂体增殖。 这也是作为感染不同种株疟原虫潜伏期不同以及复发间隔时间不同的原因。 红内期: 红外期裂殖子进入红细胞后,在红细胞内发育经由环状体(早期滋养体)、

滋养体、裂殖体前期,发育到成熟裂殖体(内含12~24个裂殖子),最后胀破红细胞,裂殖子逸出,又侵入新的红细胞,又继续上面由环状体到裂殖体的发育过程。 每循环发育一次称为一次生殖周期(或发育周期)。不同种的疟原虫生殖周期的长短是基本固定的: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约需48小时,即隔天; 三日疟原虫需72小时,隔2天。一般认为人类红内期疟原虫不可能再回到肝脏细胞内发育。 配子体形成: 在经几次裂体增殖后,部分裂殖子进入红细胞后则不再发育成环状体,而是沿着另一种形式——有性生殖世代发育成有性别区分的有性生殖前体,即雌雄配子母体。雌雄配子母体成熟后存留于血液中,在体内约可生存30~60天。在这期间如有机会被合适的蚊媒吸入,则可在蚊体内继续发育,否则将在血液中退化变性而终被吞噬细胞所消灭。 另外,四种判寄生的红细胞时期不同,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主要寄生于幼稚红细胞即网织红细胞。三日疟原虫多寄生于较衰老的红细胞,而恶性疟原虫则不分老幼寄生于各期红细胞。 ㈡在蚊体内发育 血液中各期疟原虫随蚊叮咬进入蚊胃后,其他各期被消化,仅雌雄配子母体能存活并继续发育。雄配子体在几分钟内核即分裂成4~8块,发育成4~8个雄配子(也称小配子)。雌配子体的核进行染色体的减数分裂,发育成为不活动的圆形或椭圆形的雌配子(大配子)。雌雄配子即结合成合子,即所谓受精。合子在几小时内又形成香蕉状或腊肠状能活动的动合子。动合子可穿过蚊胃上皮细胞,在蚊胃弹性纤维膜下形成圆形的囊合子,或称卵囊。虫体核迅速分裂增殖,在卵囊内分化成为孢子细胞,最后发育为成熟的子孢子。 每个卵囊可含成千上万个子孢子,每个蚊胃可形成数个至数十个卵囊。成熟的子孢子可从卵囊壁微孔逸出或由于卵囊破裂而进入蚊体腔,最后集中于涎腺内。当蚊子重新叮咬人时,子孢子即可随涎液而侵入新宿主,重又开始上面的循环过程。 从上面生活史过程还可看到:

疟疾培训试题及答案

2015年疟疾防治知识培训试题 姓名:单位:分数: 一、判断题 1.能感染人的有5种疟原虫,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巴西疟原虫。(否) 2.当发现疟疾病例时,应依法进行网络报告或其他方式上报。(是)3.疟疾是通过蚊子传播的一种寄生虫病。(是)4.疟原虫先寄生在肝细胞内,后来才寄生于红细胞内。(是)5.各种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完成一个增殖周期所需要的时间是一样的。(否)6.感染疟疾的孕妇能通过胎盘将疟原虫传给胎儿。(否)7.发冷、发热和出汗的周期性发作是间日疟病人的典型症状。(是)8.恶性疟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常可发展为重症疟疾。(是)9.疟疾的再燃是指由于血液中少量的疟原虫重新大量繁殖而再度发作。(是)10.疟疾的流行病学史是指曾于疟疾传播季节在疟疾流行区住宿、夜间停留或近二周内有输血史。(是)二、选择题(答案打对勾) 1.发现疟疾病例后,应该在多少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A.6小时 B.12小时C.24小时D.48小时2.疟疾传播给人是生活史的那个阶段 A.配子体B.子孢子C.合子D.裂殖子3.疟原虫寄生在人体的哪里 A.肌肉细胞 B.消化道内C.脑细胞内D.红细胞内 4.经输血感染疟原虫后,以下哪个提法不正确 A.没有复发B.不通过红外期 C.不会增殖D.可以有再燃 5.恶性疟发热特点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 A.多起病急,无寒战B.常伴有咳嗽 C.热型不规则D.可伴有腹痛及腹泻6.以下实验室检查项目中,哪一项检查结果不可作为疟疾的实验室确诊依据 A.血片检查B.RDT检测 C.PCR检测D.抗体检测 7.以下哪一组是治疗间日疟的首选药物 A.氯喹片加伯氨喹B.青蒿琥酯片加阿莫地喹片 C.双氢青蒿素哌喹片D.青蒿琥酯片加阿莫地喹片8.在治疗从国外感染疟疾病人的同时,还因注意什么A.让家人一起来检查B.让一同回国的人来检查 C.让同村的人也来检查D.不要注意什么

疟疾培训试题及答案

疟疾培训试题及答案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2015年疟疾防治知识培训试题 姓名:单位:分数: 一、判断题 1.能感染人的有5种疟原虫,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巴西疟原虫。 (否) 2.当发现疟疾病例时,应依法进行网络报告或其他方式上报。(是) 3.疟疾是通过蚊子传播的一种寄生虫病。 (是) 4.疟原虫先寄生在肝细胞内,后来才寄生于红细胞内。 (是) 5.各种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完成一个增殖周期所需要的时间是一样的。 (否) 6.感染疟疾的孕妇能通过胎盘将疟原虫传给胎儿。 (否) 7.发冷、发热和出汗的周期性发作是间日疟病人的典型症状。(是)

8.恶性疟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常可发展为重症疟疾。(是) 9.疟疾的再燃是指由于血液中少量的疟原虫重新大量繁殖而再度发作。 (是) 10.疟疾的流行病学史是指曾于疟疾传播季节在疟疾流行区住宿、夜间停留或近二周内有输血史。 (是) 二、选择题(答案打对勾) 1.发现疟疾病例后,应该在多少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A.6小时B.12小时C.24小时 D.48小时 2.疟疾传播给人是生活史的那个阶段? A.配子体B.子孢子 C.合子 D.裂殖子 3.疟原虫寄生在人体的哪里? A.肌肉细胞B.消化道内 C.脑细胞内 D.红细胞内 4.经输血感染疟原虫后,以下哪个提法不正确 A.没有复发B.不通过红外期 C.不会增殖D.可以有再燃

5.恶性疟发热特点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 A.多起病急,无寒战B.常伴有咳嗽 C.热型不规则 D.可伴有腹痛及腹泻 6.以下实验室检查项目中,哪一项检查结果不可作为疟疾的实验室确诊依据 A.血片检查B.RDT检测 C.PCR检测D.抗体检测 7.以下哪一组是治疗间日疟的首选药物 A.氯喹片加伯氨喹B.青蒿琥酯片加阿莫地喹片 C.双氢青蒿素哌喹片D.青蒿琥酯片加阿莫地喹片 8.在治疗从国外感染疟疾病人的同时,还因注意什么? A.让家人一起来检查B.让一同回国的人来检查 C.让同村的人也来检查D.不要注意什么

人体寄生虫学总复习题(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一)总论 1.寄生虫的中间宿主是指 A.寄生虫的成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B.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C.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D.寄生虫的幼虫或有性生殖寄生的宿主E.寄生虫的储蓄宿主 2.不是机会致病寄生虫的是 A.刚地弓形虫B.蓝氏贾第鞭毛虫C.粪类圆线虫D.蛔虫E.隐孢子虫 3.有些寄生虫的成虫除能寄生于人体外,还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体内,这些动物可成为人体寄生虫病传播的来源,故称为 A.终宿主B.中间宿主C.保虫宿主D.转续宿主E.异位寄生 4.寄生虫的转续宿主是指 A.寄生虫幼虫寄生的非正常宿主B.寄生虫的适宜中间宿主 C.寄生虫成虫寄生的不适宜宿主D.寄生虫成虫寄生的适宜的脊椎动物 E.寄生虫适宜的终宿主 5.寄生虫的生活史是指 A.寄生虫的繁殖方式B.寄生虫的感染方式、途径 C.寄生虫生长、发育、繁殖的过程及环境D.寄生虫生长繁殖的影响因素 E.寄生虫的生长的环境 6.寄生虫感染期的定义是 A.寄生虫感染宿主的阶段 B.寄生虫感染终宿主的阶段C.寄生虫感染人体的阶段 D.寄生虫感染中间宿主的阶段E.寄生虫所有的生活史阶段 7.寄生虫对宿主的损伤作用不包括 A.非消除性免疫B.夺取营养C.机械性损伤D.毒性作用E.过敏反应 8.医学原虫感染的宿主,免疫类型多属于 A.消除性免疫B.寄生虫适应性免疫C.带虫免疫D.伴随免疫E.寄生虫固有免疫9.寄生虫病的传染源包括

A.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B.病人和保虫宿主C.带虫者和保虫宿主或储存宿主 D.病人和带虫者E.病人、储蓄宿主 10.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指 A.节肢动物与人之间传播的寄生虫疾病和感染B.家畜与人之间传播的寄生虫疾病和感染C.脊椎动物与人之间传播的寄生虫疾病和感染 D.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之间传播的寄生虫疾病和感染 E.脊椎动物与节肢动物之间传播的寄生虫疾病和感染 11.目前寄生虫病的实验室诊断主要方法是 A.病原学检查 B.免疫学检查C.DNA探针检查D.PCR检查E.血清学试验12.人体感染寄生虫所产生的免疫主要表现为: A.消除免疫B.非消除免疫C.带虫免疫D.伴随免疫E.适应性免疫 【参考答案】 1.B 2.D 3.C 4.A 5.C 6.C 7.A 8.C 9.A 10.C 11.A 12.B (二)医学原虫 1.痢疾阿米巴的感染阶段是 A.单核包囊B.双核包囊C.四核包囊D.多核包囊E.滋养体 2.溶组织内阿米巴在人体内的两个生活史时期是: A.大、小配子体B.滋养体与包囊C.合子、卵囊D.大、小滋养体E.成熟与不成熟裂殖体3.杜氏利什曼原虫的传播媒介是 A.中华按蚊B.蝇类C.蚤D.中华白岭E.虱 4.急性肠阿米巴病典型病理改变为 A.形成结肠肉芽肿B.结肠超敏反应C.由外毒素引起的全身反应 D.肠组织形成口小底大的烧瓶样溃疡E.弥漫性溃疡病灶 5.疟原虫的感染阶段是 A.裂殖体B.子孢子C.小滋养体D.大滋养体E.配子体

疟疾培训单选题

疟疾培训单选题 疟疾是虫媒传染病,一旦患上疟疾就很设计生命危险,为了更好的预防疟疾发生,进行疟疾知识培训很有必要的。下文是疟疾的培训试题,欢迎阅读! 疟疾培训单选题 1 卵形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一个增殖周期所需时间( ) a. 12小时 c.48小时 b. 36-48小时 d. 72小时 2 恶性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一个增殖周期所需时间( ) a. 12小时 b. 36-48小时 c. 48小时 d. 72小时 3 我国平原地区传播疟疾的主要蚊种是( ) a. 中华按蚊 c. 嗜人按蚊 b. 微小按蚊 d. 大劣按蚊 4 最简单、直观地鉴别中华按蚊成蚊是看其在物体表面停留时的姿态,以下描述中属于中华按蚊典型停留姿态的是( ) a. 腹部翘起,喙与身体成一直线 b..腹部翘起,喙与身体成一角度 c. 腹部不翘起,喙与身体成一直线 d. 腹部不翘起,喙与身体成一角度 5 以下各个因素中,不属于影响疟疾流行的因素是( )

a. 温度 b. 雨水 c. 战争 d. 饮食习惯 疟疾培训判断题 1. 疟疾俗称为“打摆子”。( ) 2. 能感染人的有5种疟原虫,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巴西疟原虫。( ) 3. 疟疾是一种丙类传染病,不需要十分重视的。( ) 4. 当发现疟疾病例时,应依法进行网络报告或其他方式上报。( ) 5.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是传染病的义务报告人,发现疟疾或疑似疟疾病例,均应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卫生行政部门。( ) 6. 疟疾在中国的流行历史很短。( ) 7. 疟疾只在非洲流行。( ) 8. 间日疟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可以全年流行。( ) 9. 目前我国输入性的疟疾病例有明显的季节性。( ) 10. 疟疾是通过蚊子传播的一种寄生虫病。( ) 11. 各种蚊子都能传播疟疾。( ) 12. 在我国只有中华按蚊一种蚊子传播疟疾。( ) 13. 疟原虫的裂殖子通过蚊子传播给人。( ) 14. 疟原虫只寄生人体的红细胞。( ) 15. 疟原虫先寄生在肝细胞内,然后再寄生于红细胞内。( ) 疟疾培训单选题 1. 疟疾俗称( ) a. 感冒 b. 打摆子 c. 发烧

人体寄生虫学人体寄生虫学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人体寄生虫学》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钩虫卵的形态特征之一().( ) A.壳较厚 B.棕黄色 C.壳薄 D.内含1个幼虫 E.蛋白质膜光滑 2、我国的班氏丝虫及马来丝虫在生物学特性上属于().( ) A.无周期型 B.周期型 C.亚周期型 D.夜现亚周期型 E.昼现亚周期型 3、我国马来丝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 ) A.淡色库蚊 B.致倦库蚊 C.中华按蚊 D.微小按蚊 E.白纹伊蚊 4、因蛔虫产卵量大,所以粪检蛔虫卵的方法最常采用().( ) A.水洗沉淀法 B.直接涂片法 C.饱和盐水浮聚法 D.虫体鉴定 E.毛蚴孵化法 5、对疑有蛔虫感染者首选的检查方法是().( ) A.饱和盐水浮聚法 B.直接涂片法 C.透明胶纸法 D.离心沉淀法 E.自然沉淀法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

6、线虫成虫获取能量的途径主要借助于().() A.蛋白质代谢 B.脂类代谢 C.糖类代谢 D.糖和脂类代谢 E.蛋白质和脂类代谢 7、下列哪项症状与钩虫病无关().() A.手指、足趾间皮肤瘙痒、有丘疹,继而出现水泡、结痂 B.与水泡出现同时, 感咽部发痒、咳嗽、并感畏寒、发热、 C.皮疹出现2个月后感上腹疼痛不适,好食易饿D.继而渐感食欲减退、头昏眼花、耳鸣、四肢无力、心跳E.并有尿频、尿急 8、人体寄生线虫的中间宿主不包括().() A.蚊 B.蝇 C.淡水鱼、虾 D.猪 E.蜚蠊 9、钩虫丝状蚴时期的能量代谢().() A.以糖代谢为主 B.以脂类代谢为主 C.以蛋白质代谢为主 D.以糖和脂类代谢为主 E.以脂类和蛋白质代谢为主 10、蛔虫生殖器官的特点是().() A.雌、雄虫的均为单管型 B.雄虫的为单管型,雌虫的为双管型 C.雌、雄虫的均为双管型 D.雄虫的为双管型,雌虫的为单管型 E.雄虫尾端有1对交合刺,雌虫尾端有1根尾刺 11、鞭虫主要寄生在人体的().()

最新医学寄生虫学 必考重点 ----疟原虫 (附答案)

一、、选择题 1.疟原虫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子孢子直接钻入皮肤 B.雌性按蚊叮咬,子孢子随唾液一起注 入人体 C.配子体经输血感染 D.雌性按蚊叮咬时,子孢子主动钻入皮 肤 E.雌性按蚊叮咬,配子体进入人体 2.引起疟疾复发的虫体时期是 A.速发型子孢子 B.迟发型子孢子 C.红内期无性生殖时期 D.红外期裂殖子 E.雌雄配子体 3.疟疾病人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是什么? A.活组织检查 B.骨髓穿刺 C.粪便检查 D.厚、薄血涂片 E.痰液检查 4.寄生在一个红细胞内的疟原虫,哪种最常见多个环状体? A.卵形疟原虫 B.三日疟原虫 C.间日疟原虫 D.恶性疟原虫 E.三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 5.下列哪种物质不是疟疾发作的致病因素? A.红细胞碎片 B.裂殖子 C.疟色素 D.变性血红蛋白 E.疟原虫代谢产物 6.间日疟患者外周血涂片可查见 A.环状体、滋养体、裂殖体、配子体 B.滋养体、配子体、合子、裂殖子 C.环状体、裂殖体、雌配子、雄配子 D.裂殖体、配子体、动合子、子孢子 E.环状体、配子体 7.由于输血不当,疟原虫被输入健康人体内,其结果是 A.疟原虫在肝细胞内休眠 B.疟原虫进入肝细胞迅速发育 C.可能呈带虫状态或疟疾发作 D.可能感染疟原虫,仅呈带虫状态 E.不会造成疟原虫感染 8.疟原虫的传染源是 A.外周血中有配子体的患者和带虫者 B.疟疾病人 C.带虫者 D.感染的鸟类 E.感染的哺乳动物 9.疟疾的流行 A.无地区性 B.无季节性 C.仅有地区性 D.仅有季节性 E.既有地区性,又有季节性 10.间日疟原虫的生活史是 A.蚊唾腺-蚊胃-人肝细胞-人红细胞-蚊唾腺 B.人肝细胞-蚊胃-蚊唾腺-人红细胞-蚊唾腺 C.人红细胞-人肝细胞-蚊唾腺-蚊胃 -蚊唾腺 D.蚊唾腺-人肝细胞-人红细胞-蚊胃-蚊唾腺 E.人肝细胞-人红细胞-蚊唾腺-蚊胃-蚊唾腺 11.恶性疟患者外周血涂片可查见

人体寄生虫学模拟试题3套

人体寄生虫学模拟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保虫宿主 2.生殖营养周期 3.parasitic zoonoses 4.ectopic parasitism 5.trophozoite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一)A型选择题(共24分)各题备选答案中只能选择其中最佳的一项。 1 Toxoplasma gondii 的主要致病阶段是: A 缓殖子 B 速殖子 C 卵囊 D 子孢子 E 裂殖体 2 幼虫在宿主体内移行经不过肝、肺的线虫是: A Trichuri trichiura B Enterobius vermicularis C Ascaris lumbricoides D Ancylostoma duodenale E Wuchereria bancrofti 3 生食或半生食猪肉,可感染: A 旋毛形线虫 B 卫氏并殖吸虫 C 钩虫 D 丝虫 E 似蚓蛔线虫 4 生活史中无囊蚴阶段的吸虫是: A 华支睾吸虫 B 卫氏并殖吸虫 C 日本血吸虫 D 肝片吸虫 E 布氏姜片吸虫 5 治疗旅游者腹泻应选用的药物是: A 甲硝唑 B 肠虫清 C 乙胺嘧啶 D 吡喹酮 E 氯喹 6 目前在我国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是: A 嗜人按蚊 B 白纹伊蚊 C 致倦库蚊 D 微小按蚊 E 淡色库蚊 7 卫氏并殖吸虫的第二中间宿主是: A 鱼 B 虾 C 溪蟹 D 水生植物 E 蛙 8 蠕形住肠线虫在人体的产卵部位是: A 小肠 B 直肠 C 肛周皮肤 D 结肠 E 阑尾 9 可在蚊体内既发育又繁殖的寄生虫是: A 丝虫 B 疟原虫 C 杜氏利什曼原虫 D 蓝氏贾第鞭毛虫 E 卡氏肺孢子虫 10 人体猪带绦虫病的感染途径和感染阶段为: A 经口食入猪带绦虫虫卵 B 经皮肤感染猪囊尾 C 经皮肤感染六钩蚴 D 经口食入猪囊尾蚴 E 经胎盘感染六钩蚴 11 医学原虫是指: A 寄生于人体的致病原虫 B 人体的非致病性原虫 C 寄生于人体的致病和非致病原虫 D 寄生于人体和家畜的原虫

疟疾单选题及答

疟疾知识培训考试题 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疟疾俗称(B) A.感冒 B.打摆子 C.发烧 D.腹泻 2.寄生人体的疟原虫有几种(C) A. 2种 B. 3种 C.4种 D. 5种 3.下列哪种疟原虫不在人体内寄生(A) A.弯曲疟原虫 B.间日疟原虫 C.恶性疟原虫 D.卵形疟原虫 4.疟疾是一种传染病,对疟疾的管理被列入为(C) A.甲类传染病管理 B.乙类传染病,甲类传染病管理 C.乙类传染病管理 D.丙类传染病管理 5.发现疟疾病例后,应该在多少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C) A. 6小时 B. 12小时 C. 24小时 D. 48小时 6.以下各个地区中,有疟疾流行的地区性是(D) A.欧洲 B.北美洲 C.日本 D.东南亚 7.疟疾是通过以下哪种方式传播的(A) A.蚊子叮咬 B.吸入飞沫 C.苍蝇污染食物 D.性交 8.疟疾传播给人,其感染人体的阶段是(B) A.配子体 B.子孢子 C.合子 D.裂殖子 9.蚊子吸人血时,通过疟原虫生活史的哪个阶段被感染(A) A.配子体 B.子孢子 C.合子 D.裂殖子

1 / 15 10.疟原虫生活史中有几类增殖(C) A.1 B. 2 C. 3 D. 4 11.疟原虫寄生在人体的细胞或组织是(D) A.肌肉细胞B.消化道内 C.脑细胞内 D.红细胞内 12.间日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一个增殖周期所需时间为(C) A. 12小时 B. 36-48小时 C. 48小时 D. 72小时 1 13.三日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一个增殖周期所需时间(D) A. 12小时 B. 36-48小时 C. 48小时 D. 72小时 14.卵形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一个增殖周期所需时间(C) A. 12小时 B. 36-48小时 C.48小时 D. 72小时 15.恶性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一个增殖周期所需时间(B) A. 12小时 B. 36-48小时 C. 48小时 D. 72小时 16.我国平原地区传播疟疾的主要蚊种是(A) A.中华按蚊 B.微小按蚊 C.嗜人按蚊 D.大劣按蚊 17.最简单、直观地鉴别中华按蚊成蚊是看其在物体表面停留时的姿态,以下描述中属于中华按蚊典型停留姿态的是(A) A.腹部翘起,喙与身体成一直线 B.腹部翘起,喙与身体成一角度 C.腹部不翘起,喙与身体成一直线 D.腹部不翘起,喙与身体成一角度

疟疾防控知识培训试题答案

【第1题】根据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一二类县的乡级医疗机构能够开展疟原虫血片镜检的比例,2012年2015年分别达到 正解:C.90%以上,100% 【第2题】蚊子吸人血时,通过疟原虫生活史的哪个阶段被感染 正解:A.配子体 【第3题】寄生人体的疟原虫有几种 正解:C.4种 【第4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将疟疾列入传染病的种类为 正解:B.乙类 【第5题】预防疟疾最有效的措施是 正解:C.避免蚊虫叮咬 【第6题】根据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 到2012年, 一二类县的乡级医疗机构门诊相关科室临床医生接受过疟疾诊断治疗知识培训以及实验室检验人员接受过疟原虫血片镜检技能培训的比例在 正解:C.95%以上 【第7题】恶性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一个增殖周期所需时间 正解:B.36-48小时 【第8题】下列各种物质中,不属疟疾发作致病因素的是 正解:B.疟色素 【第9题】对间日疟初发病患者的诊断采血时间最好是 正解:B.发作后数小时至10余小时 【第10题】下列有关疟疾治疗的说法中,属于错误的是 正解:C.治疗后常有后遗症 【第11题】杀灭疟原虫配子体的主要药物是青蒿素。 正解:B.错误 【第12题】各种人体疟原虫都有复发现象。 正解:B.错误 【第13题】输血也可传播疟疾。 正解:A.正确 【第14题】疟疾防治的重点人群是在流行区内的常住人群。 正解:A.正确 【第15题】各种蚊子都能传播疟疾。 正解:B.错误 【第16题】主动病例侦查发现2例及以上病例或带虫者的具备传播条件的疫点,应对病家及四邻的人房和畜舍进行滞留喷洒。 正解:B.错误 【第17题】只有厚血膜可以进行疟原虫计数,薄血膜不可以。 正解:B.错误 【第18题】吉氏染色法进行染色前,需先对薄血膜进行固定。 正解:A.正确 【第19题】目前认为间日疟原虫子孢子在遗传上均有两种类型,即速发型和迟发型子孢子。正解:A.正确 【第20题】治疗间日疟最常用的是氯喹和伯氨喹。 正解:A.正确

人体寄生虫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人体寄生虫学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 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人是冈地弓形虫的终宿主 B. 中华按蚊是马来丝虫的中间宿主 C. 野猪是斯氏狸殖吸虫的转续宿主 D. 猫是华支睾吸虫的保虫宿主 2. 感染期的定义是() A. 寄生虫感染宿主的阶段 B. 寄生虫感染终宿主的阶段 C. 寄生虫感染人体的阶段 D. 寄生虫的幼虫阶段 3.需夜间检查诊断的寄生虫病是() A. 丝虫病 B. 疟疾 C. 旋毛虫病 D. 血吸虫病 4.只需要一种宿主即可完成生活史的寄生虫是() A. 丝虫 B. 弓形虫 C. 蛔虫 D. 疟原虫 5.结肠内阿米巴成熟包囊内核的数目通常是() A. 1个 B. 2个 C. 4个 D. 8个 6.旋毛虫的主要保虫宿主是() A. 人 B. 犬 C. 猪 D. 牛 7.生活史中只有滋养体期的寄生原虫是() A. 阴道毛滴虫 B. 蓝氏贾地鞭毛虫 C. 弓形虫 D. 杜氏利什曼原虫

8.对怀疑为黑热病的患者,首选的检查方法是() A. 免疫学检查 B. 外周血涂片检查 C. 骨髓穿刺涂片检查 D. 肝脏穿刺涂片检查 9.在外界环境中,虫卵抵抗力最强的寄生虫是() A. 蛔虫 B. 猪带绦虫 C. 鞭虫 D. 血吸虫 10.我国长江以北地区没有血吸虫病的流行主要是因为()A. 河流少 B. 无传染源 C. 人群抵抗力强 D. 无钉螺 11.疟原虫的主要致病时期是() A.红细胞外期裂殖体 B.红细胞内期无性体 C.红细胞内期配子体 D.子孢子 12.在人体肝胆管内寄生的寄生虫是() A. 丝虫 B. 旋毛虫 C. 华支睾吸虫 D. 钩虫13.包虫在人体内的寄生部位常见于() A. 脑 B. 肺 C. 眼 D. 肝 14.目前,治疗阿米巴病的首选药物是() A. 海群生 B. 丙硫咪唑 C. 吡喹酮 D. 甲硝唑15.人体感染肺吸虫有可能是因为() A. 喝溪水,吃溪蟹、淡水鱼 B. 吃淡水虾、荸荠,喝生水 C. 喝溪水,吃海蟹、川卷螺 D. 吃溪蟹和蝲蛄,喝溪水 16.蛔虫感染人体的主要途径是() A.经皮肤 B.经口 C.经呼吸道 D.经媒介昆虫叮咬

疟疾培训试题

疟疾防治知识测试题 姓名:得分: 一、是非题(对的在后面括号中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50分)1.疟疾俗称为“打摆子”。() 2.能感染人的有5种疟原虫,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巴西疟原虫。() 3.当发现疟疾病例时,应依法进行网络报告或其他方式上报。() 4.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是传染病的义务报告人,发现疟疾或疑似疟疾病例,均应报告当 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卫生行政部门。() 5.疟疾是通过蚊子传播的一种寄生虫病。() 6.间日疟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完成一个增殖周期需要48小时。() 7.发冷、发热和出汗的周期性发作是间日疟病人的典型症状。() 8.进入间歇期,疟疾患者还会有发热。() 9.在对脑型疟的救治过程中,对症治疗也非常重要。() 10.疟疾的诊断依据包括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等三个方面。()11.及早规范治疗可以防止恶性疟发展为凶险型发作。() 12.治疗间日疟最常用的是氯喹和伯氨喹。() 13.间日疟、三日疟和卵形疟应首选氯喹/伯氨喹九日疗法治疗方案。()14.一般的疟疾病例用口服给药就可以了。() 15.疟疾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后,就可以不用继续治疗了。() 16.休止期抗复发治疗常用的药物是氯喹。()

17.氯喹是一种预防疟疾的药品,口服2片可以预防7-19天。()18.对发热病人开展血片的疟原虫检测或RDT检测是发现病人的主要途径。()19.由于人群对疟疾没有有效的免疫,所以出国旅游、到高疟区活动的人是高危人群()20.中国到2015年消除疟疾。() 21.4月25日是全国疟疾日。() 22.各种疟疾都需要休止期抗复发治疗。() 23.预防疟疾服药的方案成人剂量为磷酸哌喹每月服2次,每次600mg,饭前服。()24.重症疟疾治疗首选青蒿素类药物为基础的复方或联合用药的口服剂型(简称ACT)进行治疗。() 25.疟疾流行的主要区域是热带和亚热带。() 二、单选题(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40分)1.疟疾俗称?()A.感冒B.打摆子C.发烧D.腹泻 2.寄生人体的疟原虫有几种?() A.2种B.3种C.4种D.5种 3.以下哪种疟原虫不在人体内寄生?() A.弯曲疟原虫B.间日疟原虫C.恶性疟原虫D.卵形疟原虫 4.疟疾是一种传染病,对此是如何管理的?() A.甲类传染病管理B.乙类传染病,甲类传染病管理 C.乙类传染病管理D.丙类传染病管理 5.发现疟疾病例后,应该在多少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1 A.6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48小时 6.以下哪个地区有疟疾流行?()

人体寄生虫学试题及答案

人体寄生虫学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 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 码填在题 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 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人是冈地弓形虫的终宿主 B. 中华按蚊是马来丝虫的中间宿主 C. 野猪是斯氏狸殖吸虫的转续宿主 D. 猫是华支睾吸虫的保虫宿主 2. 感染期的定义是( ) A. 寄生虫感染宿主的阶段 B. 寄生虫感染终宿主的阶段 C. 寄生虫感染人体的阶段 D. 寄生虫的幼虫阶段 3.需夜间检查诊断的寄生虫病是( ) A. 丝虫病 B. 疟疾 C. 旋毛虫病 D. 血吸虫病 4.只需要一种宿主即可完成生活史的寄生虫是( A. 丝虫 B. 弓形虫 C. 蛔虫 D. 疟原虫 5.结肠内阿米巴成熟包囊内核的数目通常是( A. 1 个 B. 2 个 C. 4 个 D. 8 个 6. A. 7. A. C. 8. A. C. 9. A. 10.我国长江以北地区没有血吸虫病的流行主要是因为( ) A. 河流少 B. 无传染源 C. 人群抵抗力强 D. 无钉螺 11.疟原虫的主要致病时期是( ) A. 红细胞外期裂殖体 B. 红细胞内期无性体 C. 红细胞内期配子体 D. 子孢子 12.在人体肝胆管内寄生的寄生虫是( A. 丝虫 B. 旋毛虫 C. 华支睾吸虫 D. 13.包虫在人体内的寄生部位常见于( A. 脑 B. 肺 C. 眼 D. 肝 2 14.目前,治疗阿米巴病的首选药物是( A. 海群生 B. 丙硫咪唑 C. 吡喹酮 D. 15.人体感染肺吸虫有可能是因为( ) 旋毛虫的主要保虫宿主是( ) 人 B. 犬 C. 猪 D. 牛 生活史中只有滋养体期的寄生原虫是 ( ) 阴道毛滴虫 B. 蓝氏贾地鞭毛虫 弓形虫 D. 杜氏利什曼原虫 对怀疑为黑热病的患者,首选的检查方法是( 免疫学检查 B. 外周血涂 片检查 骨髓穿刺涂片检查 D. 肝脏穿刺涂片检 查 在外界环境中,虫卵抵抗力最强的寄生虫 是( 蛔虫 B. 猪带绦虫 C. 鞭虫 D. 血吸虫 ) 钩虫 ) ) 甲硝唑

医学寄生虫考试题及答案

医学寄生虫考试题及答案 01、疟原虫的感染方式为( ) A.配子体经输血感染 B.子孢子直接钻皮肤 C.雌按蚊叮咬时子孢子随唾液一起注入人体 D.雌按蚊叮咬时子孢子主动钻入皮肤 E.雌按蚊叮咬人时卵囊进入人体02、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感染阶段为( ) A.一核包囊 B.滋养体 C.二核包囊 D.四核包囊 E.滋养体和包囊 03、预防猪带绦虫感染的关键是( ) A.粪便管理 B.猪圈人厕分离 C.肉类检查 D.治疗病人 E.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猪肉 04、在生活史中需要两个中间宿主的绦虫是( ) A.牛带绦虫 B.猪带绦虫 C.曼氏迭宫绦虫 D.细粒棘球绦虫 E.微小膜壳绦虫 05、哪种绦虫的头节没有顶突及小钩( )A.牛带绦虫 B.猪带绦虫 C.微小膜壳绦虫 D.细粒棘球绦虫 E.多房棘球虫 06、在丝虫病流行中起重要作用的传染源为( ) A.血中带有微丝蚴的病人 B.中华按蚊和淡色库蚊 C.血中带有丝状蚴的带虫者 D.严重象皮肿病人 E.以上都不是 07、经接触传播的医学原虫其生活史中( ) A.需要1种以上的宿主 B.只需1种宿主 C.都有滋养体和包囊两个阶段 D.有的仅有包囊阶段 E.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交替 08、最可能查到溶组织内阿米巴大滋养体的检验物是( ) A.水样稀便 B.粘液脓血便 C.成形粪便 D.糊状粪便 E.以上都不是 09、不能作为寄生虫中间宿主的节肢动物是( ) A.蝇 B.蚤 C.蜚蠊 D.疥螨 E.剑水蚤 10、溶组织内阿米巴大滋养体的重要特征之一( ) A.运动迟缓 B.运动不定向 C.内外质界限清晰 D.内外质界限不清 E.内质中可见吞噬的细菌 11、昆虫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的区别在于前者生活史必须经过( ) A.卵期 B.幼虫期 C.蛹期 D.若虫期 E.成虫期 12、寄生人体的吸虫繁殖方式( ) A.幼虫进行有性生殖,成虫进行无性生殖 B.幼虫进行无性生殖,成虫进行有性生殖 C.幼虫和成虫均进行无性生殖 D.幼虫和成虫均进行有性生殖 E.幼虫不繁殖,成虫进行有性生殖13、下列哪种媒介的雄虫不传播疾病( ) A.蚊 B.蝇 C.蚤 D.虱 E.蜚蠊 14、以经卵传递的方式传播疾病的医学节肢动物是( ) A.蚊 B.蝇 C.恙螨 D.白蛉 E.虱 15、溪蟹可作为第二中间宿主的吸虫是( ) A.姜片虫 B.异形吸虫 C.华支睾吸虫 D.血吸虫 E.肺吸虫 16、吸虫受精方式一般是( ) A.自体受精 B.异体受精 C.自体和(或)异体受精 D.精子经外界停留后受精 E.以上都不是 17、日本血吸虫病在我国的流行现状是( ) A.已消灭了血吸虫病 B.已达到了基本消灭血吸虫病的标准 C.部分地区已基本控制或消灭了血吸虫病 D.血吸虫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E.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明显增多18、疥疮实验诊断方法为( ) A.粪便涂片检查 B.血液涂片检查 C.活组织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