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830化工原理2015年(回忆版)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中国石油大学830化工原理2015年(回忆版)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2015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830化工原理真题回忆

一、填空题

感觉不太好做……精馏的填空计算最后被我放弃了…看着心烦……

二、简答题

1、管内流速为什么有最经济值

2、完全不互溶体系,单级萃取和二级错流萃取得到的萃取相浓度的相对大小

3、全凝器,部分冷凝,两次冷凝用T-x-y图解释xD

还有一个一下子想不出来了

三、大计算

流体一个槽A到另一个槽B,水槽直径分别10m、7m,液面差6m,泵特性曲线给出,求流量,直接衡算。第二问求考虑液面变化,A液面降1m所需时间。第三问好像是个串并联,忘记了。

过滤给了要求生产能力,A,tD,K以及可以求出滤饼滤液的乱七八糟的条件,还有洗涤水量为滤液量10%,求框数和框厚度

传热 85根管的换热器,管径长度均已知,120℃蒸汽冷凝给油加热,40到80℃,油的质量流量比热容已知,给了蒸汽冷凝给热系数,问油变为2倍的出口温度,然后求保证出口温度不变需要串联或并联同样的85根管的长度。感觉还有一个小问也是秒忘o(╯□╰)o

吸收清水吸收氨气,yb0.02,吸收率0.95,气相流率0.04,y=1.2x,1.5倍最小液,Kya给出,求xb,塔高,hetp,还有啥忘记了,最后一问说要侧线抽出一股液相,浓度和流量都给出,问抽出位置和现在所需塔高。

[工学]贵州大学机械原理教案第八章

贵州大学教案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授课教师***所在单位机械基础教研室 课程类别课堂理论教学授课时间 授课内容第八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授课对象机械学院XXXX班、选课156人 教学内容提要 第一节连杆机构及其传动特点 1.连杆机构 连杆机构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机构。先来看如下几个最常见的连杆机构型式的例子。 铰链四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导杆机构 应用实例:契贝谢夫四足机构 由上述例子可知,它们的共同特点为: 1)其原动件的运动都要经过一个不直接与机架相联的中间构件才能传动从动件,中间构件称为连杆。这些机构统称为连杆机构。 2)这些机构中的运动副一般均为低副。故连杆机构也称低副机构。 2.连杆机构的传动特点 首先思考在实际生活中见到过哪些连杆机构:钳子、缝纫机、挖掘机、公共汽车门(1)连杆机构具有以下一些传动特点: 1) 运动副一般均为低副。低副两运动副元素为面接触,压强较小,故的载荷;且有利于润滑,磨损较小;此外,运动副元素的几何形状较简单,(如平面、圆柱面)便于加工制造。 2) 构件多呈现为杆的形状(故常简称构件为杆)。因而可以很方便地用来达到增力、扩大行程和实现远距离传动等目的。此外,构件的几何形状也较简单,便于加工制造。

教学内容提要 3)可实现多种形式的运动变换和运动规律。在连杆机构中,当原动件的运动规律不变,可用改变各构件的相对长度来使从动件得到不同的运动规律。 (连架杆之间)匀速、不匀速 主动件(匀速转动)→→从动件连续、不连续 (转动、移动) 某种函数关系 导引从动件(连杆导引功能)→→引导点实现某种轨迹曲线 引导刚体实现平面或空间系列位置 4)具有丰富的连杆曲线形状。在连杆机构中,连杆上各点 的轨迹是各种不同形状的曲线(称为连杆曲线),其形状还 随着各构件相对长度的改变而改变,从而可以得到形式众 多的连杆曲线,可满足不同轨迹的设计要求。 (2)连杆机构也存在如下一些缺点: 1) 由于连杆机构的运动必须经过中间构件进行传递,因 而传递路线较长,易产生较大的误差积累,同时,也使机械效率降低。 2) 在连杆机构运动过程中,连杆及滑块的质心都在作变速运动,所产生的惯性力难于用一般 平衡方法加以消除,因而会增加机构的动载荷,所以连杆机构不宜用于高速运动。 3) 虽然可以利用连杆机构来满足一些运动规律和运动轨迹的设计要求,但其设计却是十分繁难 的,且一般只能近似地得以满足。 正因如此,所以如何根据最优化方法来设计连杆机构,使其能最佳地满足设计要求,一直是连杆机构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国石油大学化工原理期中试题答案

20XX 级化工卓越班第二阶段测试 注:请将计算过程写于在题目下方空白处。 1、若小雨滴在下降过程中与其他雨滴发生合并,雨滴直径增大了30%,则雨滴合并前后的自由沉降速度比为 1/1.69 。(设雨滴下降过程中始终处于层流区) 2、已知旋风分离器的平均旋转半径为0.5 m ,气体的切向进口速度为20 m/s ,则该分离器的分离因数为 81.55 。 3、板框过滤机采用横穿洗涤法洗涤滤饼,其操作特征是:洗液流径长度约为过滤终了时滤液流径长度的 2 倍;洗液流通截面面积是过滤面积的 0.5 倍。 4、旋风分离器的性能参数包括 临界直径 、 分离效率 和 压降 。 5、流态化的流化形式分为 散式 流化和 聚式 流化两种;当流化床的流化介质及固体颗粒的密度、床层颗粒质量一定,若颗粒直径增大,则起始流化速度 增大 ,带出速度 增大 ,床层压降 不变 。 6、用38个635×635×25mm 的框构成的板框过滤机过滤某悬浮液,操作条件下的恒压过滤方程为τ42103060-?=+q .q ,式中q 的单位为m 3/m 2,τ的单位为s 。则过滤常数 K = 3×10-4 m 2/s ;V e = 0.9193 m 3。 7、在除去某粒径的颗粒时,若降尘室的宽度增加一倍,则沉降时间 不变 ,生产能力 加倍 。 8、某降尘室高2m ,宽2m ,长5m ,用于矿石焙烧炉的炉气除尘。矿尘密度为4500 kg/m 3,其形状近于圆球,操作条件下气体流量为25000m 3/h ,气体密度为0.6kg/m 3,黏度为3×10-5Pa·s 。则理论上能除去矿尘颗粒的最小直径为_ _91.3_ _μm。 9、聚式流化床操作是否正常可以通过床层压降的变化来进行判断。当发生节涌时,床层压降 波动剧烈 ;发生沟流时,床层压降 比正常值偏小 。 10、忽略介质阻力,转筒真空过滤机转速提高至原来的1.5倍,其它条件不变,则其生产能力为原来的 1.22 倍。

最新中国石油大学化工原理一第二阶段在线作业

中国石油大学化工原理一第二阶段在线作 业

第1题自由沉降的意思是。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参见“自由沉降”的定义。 第2题过滤推动力一般是指: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过滤初始的阻力来自过滤介质;随着过滤的进行、滤饼增厚,过滤阻力包括了过滤介质及滤饼层的阻力。 第3题回转真空过滤机中是以下部件使过滤室在不同部位时,能自动地进行相应的不同操作: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参见“回转真空过滤机”的工作原理。 第4题板框过滤机中: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板框过滤机的“板”分为过滤板和洗涤板两种。 第5题在讨论旋风分离器分离性能时,分割直径这一术语是指。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参见“分割直径”的定义。 第6题旋风分离器的总的分离效率是指。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参见“分离效率”的定义。 第7题过滤基本方程是基于推导得出来的。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过滤基本方程式假设滤液通过滤饼通道的流动为层流。 第8题一般而言,旋风分离器长径比大及出入口截面小时,其效率。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一般旋风分离器的出入口截面尺寸和直径是成一定比例的,长径比大的分离器其出入口截面就会较小。长径比大的分离器其效率高、阻力大。 第9题一般而言,旋风分离器长径比大及出入口截面小时,其阻力。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一般旋风分离器的出入口截面尺寸和直径是成一定比例的,长径比大的分离器其出入口截面就会较小。长径比大的分离器其效率高、阻力大。 第10题推导过滤基本方程式时一个最基本的依据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过滤基本方程式假设滤液通过滤饼通道的流动为层流。 第11题旋风分离器分离效果不够满意,有人提出以下建议,你认为哪一个建议较合理?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并联另一个相同的分离器,会使入口速度降低,导致效率下降;串联另一个相同的分离器,并不影响分割直径,但颗粒的分离时间和分离路径延长,使分离效率有所增加;串联另一个小尺寸的分离器,可减小分割直径,颗粒的分离时间和分离路径也延长,使分离效率有较大的提高,但阻力增加的较大。 第12题恒压过滤,且介质阻力忽略不计时,如粘度降低20%,则在同一时刻,滤液增大。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参见Word文档

贵州大学实践报告

自主实践报告 学院: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年级: 2011级7班 学号: 1108030369 学生姓名:陈爽 指导老师:聂尧 2013年1月13日

实习背景 在越来越重视个人自主学习能力和个人动手能力的今天,自主性质学习的必要性和正面意义就显得尤为凸显。机械类专业,向来都是各类学科中最为讲究“实践出真知”的学类,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学院开展自主实践周活动,就是一次具有与时俱进精神的学习活动。因此,在1月7日到11日期间,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学院2011级学生,纷纷来到学院的实验中心进行参观学习,并将参观情况撰写成稿。 实习情况 作为一名机械学院11级的学生,我在自主参观实习期间对实验中心的25个实验室都进行了详细的参观,在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过程中,感受到了机械类专业的实践性和趣味性。接下来,我将选取我最感兴趣的,同时与我专业相关的5个实验室,进行参观实习情况的汇报。 一、汽车工程实验室(机械实验楼101) 在这个实验室里,我主要参观学习了:高压油泵和手动变速箱。 首先是高压油泵,在实验室里有喷油泵试验台,根据老师的介绍,这台试验台主传动采用当今最先进的变频调速技术,无级调速范围可达0-4000rpm,转速稳定,输出扭矩大,超低噪音。试验台转速、量油计数、燃油温度、气体压力、齿杆行程、提前角等功能,全部用数字显示,显示清晰、工作可靠、控制精度高。该试验台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具有多档转速预置,预置转速快、精度高,这样大大地节省了调泵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这台喷油泵试验台的特点是:1.主机变频调速;2.输出扭矩大,降速值,测量精度高;3.转速十档预置;4.转速、记数、温度数字显示;5.燃油温度自动控制;6.正负压系统配有气源;7.自带12V/24V直流电源;8.具有过压、过载、过热保护功能。 同时经过了解,知道了这个设备的功能:1.测试不同转速下的各缸供油量; 2.静态检查各缸供油时间; 3.检查机械调速器功能; 4.分配泵电磁阀的试验; 5.对喷油泵进行密封性试验; 6.测量分配泵泵体内压、回油压力; 7.检查压力补偿器性能; 8.检查气动调速器性能; 9.检查气膜调速器负压性能;10.检查提前器性能。 这台实验设备可以根据所调试的油泵,在选用适当副局的情况下,进行一下应用性的调试和检测:1.测试不同转速下喷油泵的各缸供油量和供油均匀性;2.

中国石油大学化工原理二在线考试(主观题)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 期末考试 《 化工原理二》 学习中心:中泰学习中心 姓名:_唐雪垠 学号:204485 关于课程考试违规作弊的说明 1、提交文件中涉嫌抄袭内容(包括抄袭网上、书籍、报刊杂志及其他已有论文),带有明显外校标记,不符合学院要求或学生本人情况,或存在查明出处的内容或其他可疑字样者,判为抄袭,成绩为“0”。 2、两人或两人以上答题内容或用语有50%以上相同者判为雷同,成绩为“0”。 3、所提交试卷或材料没有对老师题目进行作答或提交内容与该课程要求完全不相干者,认定为“白卷”或“错卷”,成绩为“0”。 一、填空题(36分,每空2分) 1. 在1 atm , 0℃条件下,CO 2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为1.38×10-5 m 2/s 。若保持压力条件不变,温度增加到25℃,则扩散系数变为 1.77?×10?-9 m 2/s ;若保持温度为0℃,压力增大到2 atm ,则扩散系数变为 0.84?×10?-9 m 2/s 。 2. 30℃下CO 2水溶液的亨利系数 1.885×105kPa ,该温度下CO 2分压为15kPa 的混合气与含CO 20.002kmol/m 3的水溶液接触,CO 2的传质方向为 吸收 。 3. 利用精馏塔分离二元理想混合物,进料量为100 kmol/h ,进料摩尔分数为0.6,要求塔顶轻组分的摩尔分数不小于0.9,则塔顶产品量的最大值为 63.2 kmol/h 。 4. 用纯溶剂吸收某二元混合气中的溶质。在操作范围内,体系的相平衡关系满足亨利定律,气液两相逆流操作。当入塔气体的浓度下降时,而其它入塔条件不变,则气体的出塔浓度 上升 ,溶质的吸收率 提高 ,吸收液的出塔浓度 降低 。 5. 当精馏塔进料为汽液混合物且汽液比为3∶2时,进料热状况参数为 0.6 。 6. 某连续精馏塔中,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的截距为零,则精馏段操作线的斜率等于 1 ,回流比等于 0 。 7. 精馏过程设计时,降低操作压力,则相对挥发度 增加 ,塔顶温度 降低 ,塔底温度 降低 。 8. 湿度为H 0、相对湿度为?0、干球温度为t 0的湿空气,经过一个间接蒸汽加热的预热 E =b y a y A ?b x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6化工原理(二)第三阶段在线作业

第三阶段在线作业 单选题 (共20道题) 收起 1.( 2.5分)在恒速干燥条件下,将含水20%的湿物料进行干燥,开始时干燥速率恒定,当干燥至含水5%时,干燥速率开始下降,再继续干燥至物料恒重,并测得此时物料含水量为0.05%,则物料的临界含水量为。 ? ? ? 2.(2.5分)理想干燥器的特点为。 ? ? ? 3.(2.5分)物料的平衡水分一定是。 ? ? ? 4.(2.5分)不仅与湿物料的性质和干燥介质的状态有关,而且与湿物料同干燥介质的接触方式及相对速度有关的是湿物料的。 ? ? ? 5.(2.5分)湿空气通过换热器预热的过程为________。

? ? ? 6.(2.5分)空气相对湿度越高,其吸收水汽的能力。 ? ? ? 7.(2.5分)湿度表示湿空气中水汽含量的________。 ? ? ?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8.(2.5 分)

? ? ?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9.(2.5 分) ? ? ?

10.(2.5 分) ? ? ? 11.(2.5分)不能引发降液管液泛这种不正常操作现象的原因是: ? ? ?

12.(2.5 分) ? ? ? 13.(2.5分)下列几种板式塔中,操作弹性最大的是: ? ? 14.(2.5分)下列几种板式塔中,单板压降最小的是: ? ? 15.(2.5分)板式塔中塔板上溢流堰的作用主要是:

? ? ? 16.(2.5分)板式塔中板上液面落差过大将导致: ? ? ? 17.(2.5分)对于一定干球温度的空气,当其相对湿度愈低时,其湿球温度________。 ? ? ? 18.(2.5分)对湿度一定的空气,以下各参数中与空气的温度无关。 ? ? ? 19.(2.5分)如需将空气减湿,应使气温。 ? ? ? 20.(2.5分)同一物料,如恒速阶段的干燥速率增加,则临界含水量________。 ? ? ? ?

微机原理实验指导书-硬件部分(2015)

微机原理实验指导书硬件实验部分 东华大学信息学院 信息与控制实验中心 2015.12

关于微机原理硬件部分实验的说明 ●硬件实验主要分为基础实验和综合设计实验两部分。 基础实验部分每个实验需完成各自的实验报告。报告内容以每项实验的思考题内容为主,不需要抄录实验指导书提供的范例程序。报告内容具体要求为: 1、实验名称、所需设备、实验要求; 2、实验步骤简述 3、思考题解答; 4、有关思考题的程序的流程框图及源程序代码,源程序 需加上必要的注释; 5、思考题的程序在调试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过程。 综合设计实验须按照设计要求,利用实验设备提供的软硬件条件设计一个简单的红绿灯模拟系统。要求每小组完成硬件连线设计、连接,软件编程及调试,并提交相关的设计和调试报告。系统运行情况需进行实际运行检查。 ●基础实验必须完成,综合实验部分根据自身能力选做。 ●实验中先完成基础实验部分,再做综合设计实验。 ●硬件实验成绩按考勤情况(5%)、基本实验情况(85%)和综合设 计实验情况(10%)综合评定。

一、实验设备及软件介绍 第1部分硬件系统介绍 1. CPU单元及外围芯片 1)、微处理器:8086 2)、时钟频率:6MHz 3)、存储器 6264 系统RAM,地址范围 0~3FFFH,奇地址有效 6264 系统RAM,地址范围0~3FFFH,偶地址有效 27C64 系统ROM,地址范围 FC000~FFFFFH,奇地址有效 27C256 系统ROM,地址范围 FC000~FFFFFH,偶地址有效4)、可提供的对8086的基本实验 (1).简单I/O扩展实验 (2).存储器扩展实验 (3).CPLD地址译码实验 (4).8255可编程并口实验 (5).8253定时/计数器实验 (6).A/D0809实验 (7).D/A0832实验 (8).8250可编程串口实验 (9).8279显示器接口实验 (10).8279键盘扩展实验 (11).8259可编程中断控制器实验 (12).8237DMA控制器实验 5)、系统资源分配 本系统采用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EPM7128做地址的编译码工作,可通过芯片的JTAG接口与PC机相连,对芯片进行编程,可完成系统器件,如监控程序 存储器、用户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系统显示控制器、系统串行通讯控制器 等的地址译码功能,同时也由部分地址单元经译码后输出(插孔CS0---CS5)给 用户使用,他们的地址固定,用户不可改变。

东华大学11级选课手册

东华大学2011级选课手册 东华大学学分制选课手册一、教学计划简介四年制本科专业教学计划是学校按照四年正常学习年限组织安排专业教学进程和课程教学的重要文件,是同学进行选课的基本依据,学校将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情况,确定并公布每学期的实际开设课程。同学在导师的指导下,参照教学计划中课程的建议学习时间,在开设课程范围内自主选择。教学计划总体框架和有关要求如下:1、教学计划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两部分组成。理论教学包含通识教育基础、学科基础、专业与专业前沿三部分课程,前两部分课程中有必修和选修课程之分,第三部分课程全为选修。实践环节包含综合实践和实践教学两类课程,全为必修课程。必修课程指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因课程有前修和后续的关系,要求同学在教学计划

规定的学期内修读;选修课程指同学可以自主选读的课程。同学可以在各类选修课程中有目的地选课修读,但各类选修课要修满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数。2、学生必须修满所在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的总学分数及各类别课程的规定学分后才能顺利毕业,不同类别课程的学分不能互相抵冲。“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政治法律、语言文字、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军事体育和人文素质等六方面课程的学习与实践。除完成必修课程的学分外,还应修满大学外语类、计算机类、文化素质类、体育类等类别的选修课程学分。每类课程必须达到最低修读学分要求,例如大学英语学分要求合计为17学分,即大学英语类课程至少修满16学分,同时必须通过东华大学英语学业水平考试Ⅱ,获得1学分,方能取得毕业资格。“学科基础”按一级和二级学科设臵课程和实践环节,进行宽口径专业教育。学科基础必修课为学科大类或专业大类的公共课,学科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旋转型灌装机

目录 第一章设计任务 (2) §1-1 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 (2) §1-2 设计要求及提示 (2) §1-3 设计任务要求 (2) 第二章旋转型灌装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功能原理 (3) §2-1旋转型灌装机工作原理 (3) §2-2 旋转型灌装机的功能分解图、执行机构动作分解图 (4) 第三章旋转型灌装机机构运动总体方案 (15) §3-1 旋转型灌装机总体方案图(机构运动简图) (15) 第四章工作循环图及运动转换功能图 (17) §4-1工作循环图 (17) §4、2绘制机械系统运动转换功能图 (18) §4-3用形态学矩阵法创建旋转型灌装机机械系统运动方案: (18) 第五章旋转型灌装机各运动构件的设计选择与分析 (19) §5-1传动机构的选择: (19) §5-2减速机构的设计,选择与分析 (20) §5-3灌装机构的设计: (21) §5-4间歇运动机构的设计,分析 (25) §5-5传动齿轮,带轮,链轮的设计: (27) §5-6压盖封口机构的设计: (27) 第六章设计总结与心得体会: (29) 参考文献 (30)

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题号5 旋转型灌装机 第一章 设计任务 1-1 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 设计旋转型灌装机。 在转动工作台上对包装容器(如玻璃瓶)连续灌装流体(如饮料、酒、冷霜等),转台有多工位停歇,以实现灌装、封口等工序。为保证在这些工位上能够准确地灌装、封口,应有定位装置。如图1中,工位1:输入空瓶;工位2:灌装;工位3:封口;工位4:输出包装好的容器。 该机采用电动机驱动,传动方式为机械传动。 1-2 设计要求及提示 12 3 4 传送带 固定工作台 转台 1、采用灌瓶泵灌装流体,泵固定在某工位的上方。 2、采用软木塞或金属冠盖封口,它们可由气泵吸附在压盖机构上,由压盖机构压入(或通过压盖模将瓶盖紧固在)瓶口。设计者只需设计作直线往复运动的压盖机构。 3、此外,需要设计间歇传动机构,以实现工作转台间歇传动。为保证停歇可靠,还应有定位(锁紧)机构。 1-3 设计任务要求 1)根据功能要求,确定工作原理与绘制系统功能图。 2)按工艺动作过程拟定运动循环图。

2018年东华大学控制工程考研最详细经验帖

2018年东华大学控制工程考研最详细经验帖 在这里我就大体写一下我的复习过程,仅供参考。先介绍一下我自己的情况吧,我本科是江西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考的是东华大学专硕控制工程。 专业课篇 我们信息学院专业课是三选一,分别是自动控制原理,信号与系统,以及电路。我选择的是自动控制原理,因为这门课程我本科学的比较好,而且作为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再次精研自控还是很有收获的,废话不多说。上干货。 首先参考资料,自控作为控制类的基础课,知识点杂而多,但根据考纲来看是二三四五六章最重要。因此复习时间选择在7月初开始。首先是过一遍基础,把书认真看一遍,每个考纲的知识点做到第一遍是理解的,学校给的参考书是《Modern Control Systems现代控制系统》(第九版)Richard C.Dorf Robert H.Bishop,2002年。《自动控制原理》(下),吴麒,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自动控制理论》,胡寿松,科学出版社,1994年。其中英文教材是东华本科上课教材,但我选的是胡寿松的教材,经典且易懂。这部书一定要精读且把例题搞懂。 第二是复习时间规划,首先呢专业课的分值是和数学一样的,因此战略地位和数学也是一样的,只是难度来说比数学简单点,因此简单,就意味着你的分不能太低,低过头了就是谢谢参与了。有些人总以为暑假后也可以来得及,这种错误太低级了,因从我给的建议是从七月开始,每天至少三个小时复习时间。一直到考试前。 第三是复习方法。首先是教材的使用,我的建议是必须看两遍以上,第一遍首先建立自己已经忘记的差不多的知识体系,顺便温故一下知识点,然后做例题,做习题,根据习题的情况复习和巩固自己的知识。第二遍就是重点根据第一遍的自身情况再着重复习。其次是真题了,真题最能看出学校出题的思路和重点,一定要好好做和复习,最少三遍以上。 复试经验:

贵州大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成型机(指导教师:戴明)祥解

目录 1.课题概述 (2) 2.方案对比及优选 (3) 3.机构参数计算 (8) 4.ProE三维建模 (12) 5.凸轮设计 (13) 6.连杆运动学分析 (14) 7.总结 (16) 8.附录 (17) 9.参考文献 (26)

压片成型机 一、.课题概述 1.压片成形机介绍 设计自动压片成形机,将具有一定湿度的粉状原料(如陶瓷干粉、药粉)定量送入压形位置,经圧制成形后脱离位置。机器的整个工作过程(送料、压形、脱离)均自动完成。该机器可以压制陶瓷圆形片坯、药剂(片)等。 2.压片成形机的工艺动作 (1)干粉料均匀筛入圆筒形型腔。 (2)下冲头下沉3mm,预防上冲头进入型腔是粉料扑出。 (3)上冲头退出,下冲头随后顶出压好的片坯。 (4)料筛推出片坯。

3.设计要求 (1).上冲头完成往复直移运动(铅垂上下)。因冲头上升后要留有料筛进入的空间,故冲头行程为100mm。因冲头压力较大,因而加压机构应有增力能力。(2).下冲头先下沉3mm,然后上升8mm,加压后停歇保压,继而上升16mm,将成形片坯顶到与台面平齐后停歇,待料筛将片坯推离冲头后,再下移21mm,到待料位置。 (3).料筛在模具型腔上方往复振动筛料,然后向左退回。待坯料成型并被推出型腔后,料筛在台面上右移约45~50mm,推卸片坯。 二.方案对比及优选 上冲头方案设计与分析: 方案1 说明:杆1带动杆2运动,杆2使滑块往复运动,同时带动杆3运动,从而达到所要求的上冲头的运动。此方案可以满足保压要求,但是上冲头机构制作工艺复杂,磨损较大,且需要加润滑油,工作过程中污损比较严重。

方案2 说明:六杆机构(由摇杆滑块和曲柄摇杆组成) 评估:可计算机构自由度F=3*5-2*7=1,此机构是一个六杆机构,曲柄为主动件,带动摇杆摇动及滑块上下运动,其有增力功能,机构简单。

石油大学化工原理2004复试

石油大学(华东)200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考题

2004年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 一、选择及填空题(共30分)总 7 页第 1 页 1.某稳定流动管路,流体在流经一半开闸阀后,其质量流量 C ,总机械能 B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不一定 2.如在测定离心泵的性能曲线时,错误地将压力表安装在泵出口调节阀以后,则操作时压力 表读数(表压)将 D 。 A 随真空表读数的增大而减小 B 随流量的增大而减小 C 随泵的实际扬程增大而增大 D 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 3.离心式水泵吸入管路漏入过量的空气后,将发生 D 现象,当离心式水泵入口压力低 于被输送液体的饱和蒸汽压时,将发生 A 现象。 A 气蚀 B 气浮 C 过载 D 气缚 4.灰体辐射能力 B 同温度下黑体辐射能力;灰体的吸收率 C 该灰体的黑度。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不确定 5.实验室用水吸收NH3的过程,气相中的浓度梯度 A 液相中的浓度梯度(均已换算为相 应的液相组成);气膜阻力 A 液膜阻力。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不确定 6.下列情况 D 不是诱发降液管液泛的原因。 A 气液负荷过大 B 过量雾沫夹带 C 塔板间距过小 D 过量漏液 7.精馏的操作线是直线,主要基于如下原因 C 。 A 理论板假定 B 理想物系 C 恒摩尔假定 D 塔顶泡点回流 8.有一黑表面,当其温度分别为327℃和27℃时,向外辐射的能量之比为 D 。 A 2 B 4 C 8 D 16 4倍。假定液面高度、管9.用管子从高位槽放水,当管径增大一倍,则水的流量为原流量2 长、局部阻力及摩擦系数均不变,且管路出口处的流体动能项可忽略。 10.某设备上,真空表的读数为80mmHg,其绝压= 0.87 kgf/cm2= 85326 Pa, 该地区大气压强为720mmHg。 11.降液管内停留时间太短会造成过量气泡夹带,而泛点率过大则会造成过量雾沫夹带,气相流速太小会造成漏液。

在线作业答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5秋《化工原理(一)》第三阶段在线作业100分满分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5秋《化工原理(一)》第三阶段在线作业100分满分答案 单选题 (共20道题) 1.( 2.5分)多层平壁定态导热时,各层的温度降与各相应层的热阻。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没关系 D、不确定 正确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2.(2.5分)下列准数中反映物体的物性对对流传热系数影响的是。 大众理财作业满分答案 A、Nu B、Re C、Pr D、Gr 正确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3.(2.5分)从传热角度来看,工业锅炉与工业冷凝器是依据来设计的。 A、核状沸腾与膜状冷凝 B、膜状沸腾与膜状冷凝 C、核状沸腾与滴状冷凝 D、膜状沸腾与滴状冷凝 正确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4.(2.5分)为了减少室外设备的热损失,保温层外包的一层金属皮应该是。 A、表面光滑、色泽较深 B、表面粗糙、色泽较深 C、表面光滑、色泽较浅 D、表面粗糙、色泽较浅 正确答案:C 分 5.(2.5分)有一套管换热器,在内管中空气从20℃被加热到50℃,环隙内有119.6℃的水蒸汽冷凝,内管管壁温度接近℃。 A、35 B、119.6 C、84.8 D、60.8 正确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6.(2.5分)在管壳式换热器中,热流体与冷流体进行换热。若将壳程由单程改为双程,则传热温差。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一定 正确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7.(2.5分)对流传热速率=系数×推动力,其中推动力是。 A、两流体的温度差

B、两流体的速度差 C、同一流体的温度差 D、流体温度和壁温度差 正确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8.(2.5分)下列关于流体在换热器中走管程或走壳程的安排,不合理的是。 A、流量较小的流体宜走壳程 B、饱和蒸汽宜走壳程 C、腐蚀性流体宜走管程 D、压强高的流体宜走管程 正确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9.(2.5分)在列管换热器中,用饱和蒸汽加热空气,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空气的对流传热系数大于饱和蒸汽的对流传热系数 B、换热器总传热系数K将接近饱和蒸汽的对流传热系数。 C、空气一侧的对流热阻很小,可以忽略 D、传热管的壁温将接近饱和蒸汽的温度 正确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10.(2.5分)下列关于换热设备的热负荷及传热速率的理解错误的是。 A、热负荷决定于化工工艺的热量衡算 B、传热速率决定于换热设备、操作条件及换热介质 C、热负荷是选择换热设备应有的生产能力的依据 D、换热设备应有的生产能力由传热速率确定 正确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11.(2.5分)一般工程材料,其辐射能力愈大,其吸收辐射的能力。 A、愈小 B、也愈大 C、与辐射能力无关 D、不变 正确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12.(2.5分) A、. B、. C、. D、. 正确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13.(2.5分) A、. B、. C、. D、. 正确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14.(2.5分) A、. B、. C、.

锁梁自动成型机床扳弯机构设计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车辆工程姓名:Y Z C 学号: 年级:2014级任课教师: 2016年12月25日

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填表人:年月日

前言 本课程设计是使现代机械设计方向的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和深化机械设计类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的专业性、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其目标是: 1、通过工程设计过程各主要环节的训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了解现代机械设计技术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掌握一般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观察、提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独立设计工作能力,训练设计构思和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类课程及其他有关先修课程的知识、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以进一步巩固、深化、扩展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并使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 3、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的运用能力和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及网络信息等有关技术资料的查阅与运用能力,为今后成为高级机械设计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训练。

目录 1 前言 ................................................................................................................................................... I 第一章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拟订和选优. (2) 1.1 原动机的选择 (2) 1.2传动机构的比较与选择 (2) 1.3电机向主轴传动设计与分析 (4) 1.4运动方案的拟定 (5) 1.4.1机械系统的功能 (5) 1.4.2机械系统的功能分解图 (5) 1.4.3功能原理过程分解 (6) 1.4.4机械系统运动转换功能图 (6) 1.4.5机械系统减速单元及功能转换图 (7) 1.5送料机构的设计和分析 (9) 1.6定位夹紧机构的选择与比较 (11) 1.7扳弯机构的选择与比较 (12) 第二章执行机构几何尺寸设计 (13) 2.1送料机构尺寸设计 (13) 2.2定位机构尺寸设计 (14) 2.3板弯机构尺寸设计 (15) 2.4.1运动循环列表 (16) 2.4.1运动循环图 (17) 2.5总体机构图 (18) 第三章运动分析 (19) 3.1用Solidworks绘制三维模型 (19) 3.2用Solidworks进行运动分析 (20) 总结 (21) 参考文献 (22) 附录一:送料凸轮输入参数图 (24) 附录二:送料凸轮生成图 (25) 附录三:送料凸轮运动算例图 (26) 附录四:扳弯凸轮输入参数图 (27) 附录五:扳弯凸轮生成图 (28) 附录六:扳弯凸轮运动算例图 (29) 附录七:机构总图 (30)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锁梁自动成型机床切削机构

目录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3) 课程设计说明 (4) 第一部分机构设计 一、锁梁自动成型机床切削机构的功能与设计要求 (8) 二、工作原理图及其解释 (9) 三、功能分解 (9) 四、执行机构的比较与选择 (10) 五、选定各个功能的执行机构 (15) 六、绘制机构系统运动转换功能图 (15) 七、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简图 (16) 八、根据工艺动作顺序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17) 第二部分机构尺寸计算与设定 一、送料机构的尺寸计算 (19) 二、夹紧机构尺寸计算 (19) 三、进给机构尺寸计算 (20) 四、传动机构的选择 (21) 五、总体安装尺寸 (23) 第三部分计算机调试机构 一、凸轮形状,运动调试 (24) 二、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32)

附录 参考文献 (43) 设计总结 (44) 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题号01 锁梁自动成型机床切削机构设计 一、机构说明和加工示意图 锁梁自动成型机床加工锁梁(即挂锁上用于插入门扣的钩状零件)的工序为:将盘圆钢条校直、切槽、车圆头、切断和搬弯成型。本机构为该机床的搬弯成型工艺部分,由送料机构、夹紧机构和切削进给机构组合而成。切削加工原理如下图:送料夹持器1将工件7送到切削加工工位。弹簧夹头的锥套6移动,使夹紧爪5将工件7夹紧,送料夹持器1即返回。圆锥凸轮2移动,使与切槽刀杆和切断刀杆相联的摆杆3摆动,开始进刀,由于刀盘4的旋转运动,是工件被出圆槽、圆头和最后切断。圆锥凸轮2返回,摆动刀杆退刀,弹簧夹头松开工件,待送料夹持器1第二次送进时,将已切削成型的工件推出工位。 一、机构设计的有关数据 1.生产率10 件/分 2.机电输入转速n1= 700 转/分 3.工件尺寸: L= 250 ㎜D1= 10 ㎜D2= 7 ㎜ 二、课程设计项目内容: 1.目标分析:根据设计任务书中规定的设计任务,进行功能分析,作出工艺动作的分解,明确各个工艺动作的工作原理。 2.创新构思:对完成各工艺动作和工作性能的执行机构的运动方案进行全面构思。对各可行方案进行运动规律设计、机构型式设计和协调设计。 3.方案拟定:拟定总体方案,进行执行系统、传动系统、原动机的选择和基本参数设计。 4.方案评价:对各行方案进行运动分析、力分析及有关计算、以进行功能、性能评价和技术、经济评价。 5.方案决策:在方案评价的基础上进行方案决策,在可行方案。确认其总体设计方案,绘制系统运动简图、编写总体方案设计计算机说明书。 三、课程设计要求: 1.按工艺动作设计多个组合机构的总体方案,根据评标的运动特性、传力特性、工作可靠性、结构紧凑性和制造经济性等进行分析比较,最后确定一、二个较好的方案,拟定出 运动方案示意图。

(整理)中国石油大学年春化工原理第三阶段在线作业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2012年春化工第三阶段在线 作业答案 第1题多层平壁定态导热时,各层的温度降与各相应层的热阻。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多层定态传热是一串联传热过程。各层的传热速率相等,则推动力(温度差)大的层热阻一定大。 第2题下列准数中反映物体的物性对对流传热系数影响的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可根据各准数的物理意义判断。 第3题从传热角度来看,工业锅炉与工业冷凝器是依据来设计的。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工业锅炉中是沸腾传热,膜状沸腾时传热面表面的蒸汽层产生较大的热阻,不利于传热,故设计时按核状沸腾;工业冷凝器中是冷凝传热,虽然滴状冷凝传热系数更大,但传热表面很难维持滴状冷凝,故设计时按膜状冷凝。 第4题为了减少室外设备的热损失,保温层外包的一层金属皮应该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减少热损失,就是要减小设备表面向环境的传热量,即降低金属皮的黑度(吸收率)。 第5题有一套管换热器,在内管中空气从20℃被加热到50℃,环隙内有119.6℃的水蒸汽冷凝,内管管壁温度接近℃。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传热面壁温接近热阻小的一侧流体的温度。因为空气的热阻远远大于蒸汽冷凝的热阻,故壁温接近蒸汽一侧的温度。 第6题在管壳式换热器中,热流体与冷流体进行换热。若将壳程由单程改为双程,则传热温差。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壳程数增加,传热温差降低。 第7题对流传热速率=系数×推动力,其中推动力是。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对流传热是流体和壁面之间的传热,故推动力应为流体温度和壁面温度之差。 第8题下列关于流体在换热器中走管程或走壳程的安排,不合理的是。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壳程流通截面较大,流量较小的流体走壳程流速更小,很难达到湍流。 第9题在列管换热器中,用饱和蒸汽加热空气,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饱和蒸汽冷凝是有相变的对流传热,其对流传热系数远远大于空气的;总传热系数接近较小的对流传热系数;对流传热系数大则热阻小;壁温接近对流传热系数大的一侧流体温度。 第10题下列关于换热设备的热负荷及传热速率的理解错误的是。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换热设备应有的生产能力是由热负荷决定的,传热速率是选择换热设备的依据,故D是错误的。 第11题一般工程材料,其辐射能力愈大,其吸收辐射的能力。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因一般工程材料,其黑度等于吸收率,故其辐射能力愈大、吸收辐射的能力也愈大。 第12题

锁梁自动成型切削机构

目录 摘要 ........................................................................................................................................... II 第1章锁梁自动成型机床切削机构的工艺要求 (1) 1.1锁梁参数 (1) 1.2机构说明和加工示意图 (1) 第2章锁梁自动成型机床切削机构的设计内容 (3) 2.1题目数据 (3) 2.2锁梁切削机构功能分解 (3) 第3章执行机构的比较和选择 (5) 3.1 送料机构的选择 (5) 3.1.1 偏置曲柄滑块机构 (5) 3.1.2齿轮齿条机构 (5) 3.2切削材料时夹紧机构的选择 (6) 3.2.1凸轮连杆机构 (6) 3.1.2棘轮连杆机构 (7) 3.3切削时的进给机构的选择 (9) 3.3.1凸轮和连杆机构 (9) 3.3.2槽轮和连杆机构 (10) 3.4机构最终方案的确定 (12) 3.5运动循环图 (12) 第4章机构尺寸的计算和确定 (15) 4.1送料机构的尺寸计算 (15) 4.2切削材料时夹紧机构的尺寸计算 (16) 4.3切削时的进给机构的尺寸计算 (18) 4.4传动减速机构的尺寸计算 (19) 4.5机构最终尺寸的确定 (24) 参考文献 (25) 致谢 (26) 附录一用PRO/E对送料机构进行分析 (27) 附录二机构总体尺寸的CAD总图 (28)

摘要 本课题研究的是锁梁自动成型机床切削机构的设计和实现。本课题的主要目的是使材料经过加工后成为锁梁。优势为能够连续自动生产,加工质量要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并且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简单,可靠。 为实现设计要求,将该机构的功能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送料功能;第二部分:夹紧功能;第三部分:切削功能。每个功能要选择采用相应的执行机构。 对于金属的送料功能,可采用的执行机构有,曲柄滑块机构,齿轮齿条机构,六杆机构等。最终确定为偏置曲柄滑块机构。对于金属的夹紧功能,可采用的执行机构有,凸轮和连杆机构,棘轮连杆机构,最终确定为凸轮连杆机构。对于金属的切削功能,可采用的执行机构有,槽轮和连杆机构,凸轮连杆机构。最终确定为凸轮连杆机构。根据选定的执行机构,确定最终方案。 根据确定的最终方案,画出CAD总图,并且确定运动循环图。然后对各个执行机构进行尺寸计算。尺寸计算采用作图法,对于凸轮要确定其推程和回程的运动规律。对于减速传动机构要选择恰当的原件得到正确的传动比。对送料执行机构进行三维建模,确定机构的最终尺寸。 通过以上的步骤,便完成了锁梁自动成型机床切削机构的设计到实现。 关键词 切削机构机械设计绘图建模

微机实验作业

微机原理实验指导书 东华大学信息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二○○八年十月

目录 实验一DEBUG的启动及其基本命令的使用 (1) 实验二内存操作数及寻址方法 (5) 实验三汇编语言程序的调试与运行 (7) 实验四查表程序设计 (9) 实验五系统功能调用 (11) 实验六分支程序设计 (12) 实验七循环程序设计 (14) 实验八子程序设计 (16) 实验九综合程序设计 (19) 附录一DEBUG命令详解31附录二实验报告 (48)

实验的基本要求与方法 一、实验目的 学习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熟练掌握用汇编语言设计、编写、调试和运行程序的方法。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要求 1.上机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程序框图、源程序清单、调试步骤、测试方法,对运行结果的分析等。 2。上机时要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爱护实验设备。要熟悉与实验有关的系统软件(编辑程序、汇编程序、连接程序和调试程序等)的使用方法。在程序的调试过程中,有意识地学习及掌握debug 程序的各种操作命令,以便掌握程序的调试方法及技巧。 3.每个实验完成后,应写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为word文档。实验报告要求: (1)设计说明:用来说明程序的功能、结构。它包括:程序名、功能、原理及算法说明、程序及数据结构、主要符号名的说明等。 (2)调试说明:便于学生总结编程经验提高编程及高度能力。它包括:调试情况,如上机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观察到的现象及其分析,对程序设计技巧的总结及分析等;程序的输出结果及对结果的分析;实验的心得体会。 (3)程序框图 (4)程序清单 4. 为了更好地进行上机管理,要求用硬盘存储程序,并建立和使用子目录,以避免文件被别人删除。为便于统一管理硬盘中的文件,要求实验者在e:\学号目录下建立自己的文件,文件按以下格式命名:字母学号.扩充名,其中字母取a~z的26个英文字母,按实验顺序从a至z排列,学号取后面的6位。如学号为20043727的学生第三个实验第一个源程序所对应的文件名为c1043727.ASM,本次实验的第二个源程序为c2043727,实验报告对应的文件名为c043727.doc。 实验报告写完后,将源程序文件及实验报告上传到教师机上相应的目录中。具体目录上机时由指导老师告之。 三、实验的基本方法 1. 从教师机下载汇编程序MASM.EXE和连接程序LINK.EXE到学生机的相应文件夹(文件夹以学号命名)下。 2. 进入DOS环境中相应的目录下。 如学生的文件来为:d:\20043727,则对应的操作为 (1)选择windows的“开始”→“程序”→“附件”→“命令提示符” (2)在DOS命令提示符下输入如下命令(其中带下划线部分为输入内容)。 C:\Documents and Settings\new>d: D:\>cd 20043727 D:\20043727>edit a1043727.asm 进入编辑程序,在其环境下输入编好的源程序,然后在盘上生成一个扩展名为.asm的文件。 3. 用宏汇编程序MASM,将扩展名为.ASM的源程序汇编成目标程序,即生成盘上扩展名为.OBJ的文件。若编过程出现错误,则无法生成目标程序,需要回到编辑程序进行修改,修改后重新汇编直到无错出现。 4. 用连接程序LINK,将扩展名为.OBJ的目标程序连接装配成可执行文件,即在盘上生成扩展名为.EXE的文件。 5. 用调试程序DEBUG,调试扩展名为.EXE的文件,以发现程序中的逻辑错误并进行排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