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初中生物地理结业考试

海南省海口市初中生物地理结业考试
海南省海口市初中生物地理结业考试

专题二图表解答能力

【课前必读】

图表解答题解题方法:

认真读题,观察图表:通过观察对比,找出图中所给各种结构、数据或其他信息;

仔细分析图,建立与教材的联系:联想回忆与图表相关的概念、规律、原理等;

使用图表信息答题:挖掘图像特征、图示规律、隐含信息等用于解决问题。

【解题思路】

类型1结构图

判断题中的图像反映的主要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或规律识别各结构;

回顾教材相关内容,把图像反映的抽象信息具体化;

找准突破口,顺利解答。

例证

1.(2012)下列选项中属于蚕细胞结构图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根据图像的主要特征判断分别代表哪种生物:A由一个外壳和内部结构,是病毒的结构;B带有鞭毛,是细菌的细胞;D有细胞壁,是植物细胞;C只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是动物细胞。蚕是动物,其细胞结构图是C。

2. (2012、、云浮市)结合右图所示生物,回答问题

(1)需借助来观察这些生物的内部结构。

(2)它们都属于生物,A的名称是。B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C通过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3)上述生物中具有细胞壁的是(填字母)。

【答案】(1)显微镜;解析:观察结构图辨认出A是草履虫、B是衣藻、C是变形虫,它们都属于单细胞生物,必须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其细微结构。

(2)单细胞,草履虫,叶绿体,表膜;解析:草履虫的典型特征是形状像倒转的草鞋,光合作用无论在任何生物体内都只能在叶绿体中进行,单细胞生物都通过表膜即细胞膜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3)B;衣藻属于藻类植物,植物细胞有细胞壁。

类型2过程图

过程图常用来描述生命活动和某个发展的动态的过程,多包含字母、数字、箭头等符号,解答的一般步骤是:

观察图示,分析其反映的主要内容;

或“回忆有关的生理过程的知识”,或“根据箭头前后内容,思考该箭头反映的内容”;

剖析图示隐含信息;

按照题目要求认真作答,尽量使用生物专业术语

例证:

1.(2012)下图表示人的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

(1)A是,它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

(2)B是_________,C是_________,C的染色体数目是________。

(3)亲代的遗传物质是通过_____________ 传给子代的。

(4)D表示__________ 过程。胎儿通过__________ 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

【答案】(1)精子,一半;解析:图示表示人的受精过程,睾丸形成雄性生殖细胞精子,且精子和卵细胞都只含有体细胞中一半的遗传物质。

(2)卵巢,受精卵,23对;解析:卵细胞是卵巢形成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精子和卵细胞各含有体细胞中一半的染色体,结合后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人类的染色体数是23对。

(3)生殖细胞;解析:生殖细胞是亲代和子代之间遗传物质传递的桥梁。

(4)受精,胎盘;解析: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包括获得营养和排出废物。

2.(2012、、云浮市)右图是植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图中①、②和③依次代表()

A.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

B.蕨类植物、藻类植物、辈子植物

C.被子植物、藻类植物、蕨类植物

D.藻类植物、被子植物、蕨类植物

【答案】A

【解析】据图知①比苔藓植物低等、②比苔藓植物高等但比裸子植物低等、③是最高等的植物类群,据此知①是藻类植物、②是蕨类植物、③是被子植物。

类型3示意图(模式图)

以简要的图示反映生命现象、生理过程或生物体形态结构,其解题思路为:

观察分析图示,判断其表示的主要内容。

识别图示中的各结构,按照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到整体的顺序加以辨认,从而进一步理解题意。

联系教材,准确进行知识迁移。

利用图中的信息按照要求认真作答

例证:

1.(2012)下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箭头代表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请据图回答:

(1)当叩击膝盖下的韧带时,[ 1 ]_________感受刺激,产生冲动并沿着[ 2 ]传到脊髓里特定的[ 3 ]_________,由其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 4 ]________传到[ 5 ],引起大腿上相应肌肉的收缩,使小腿突然弹起。

(2)形成痛觉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这说明脊髓不仅有反射功能,而且有________功能。

(3)“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反射是与有关的反射,这是人类所特有的。

【答案】

(1)感受器,神经中枢,传出神经;解析: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

(2)大脑(皮层),传导;解析:形成感觉的功能区是大脑皮层上的躯体感觉中枢,前提是要接收由脊髓的白质传来的神经冲动。

(3)语言(文字);解析:“望”和“谈”都是对语言文字等抽象信号建立起来的反射,是人类特有的。

2.(2012、、云浮市)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可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对人体造成危害,请据图分析:

(1)PM2.5颗粒物可以透过肺泡壁和壁进入血液,经过血管①最先到达心脏的

D。

(2)血液从血管②经过器官E流至血管③时,

由血变成血。

(3)空气质量对人类健康尤为重要,在控制污染物排放的同时,还需多,这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答案与解析】

(1)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解析:从肺泡进入血液要穿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其后随血液经肺静脉流到左心房。

(2)肾脏,动脉,静脉;解析:据图观察E的形态特征和数量可知是肾脏,肾脏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需要消耗氧气进行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以便为其排出废物的生理功能提供能量,故血液流经时,氧气被消耗,二氧化碳增多,血液从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3)植物造林;解析:绿色植物在净化空气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

类型4坐标曲线图

这种图示利用数学方法分析生命现象,揭示生物体生理活动等方面的本质特征,其解题思路为:

识别坐标:观察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内容,找出二者之间的关系,并联系所要考查的相关知识;

识别图中的一些典型的点:找到坐标图中的原点、顶点等,明确其含义;

分析曲线变化趋势,尝试对曲线进行分段分析,理清某段曲线中所表示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关系,找到符合题意的条件或结论;

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解答,表达要清晰、完整,使用专业术语。

例证:

1. (2012、、云浮市)现将一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如图甲)于晴天的凌晨置于室外,并进行24小时的气体分析测定,得出气体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乙),该气体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氮气

【答案】A

【解析】据题意知该植物从早到晚经历了光照由弱变强、再由强变弱的过程,曲线图纵坐标表示该气体含量,将曲线按变化趋势分段分析知该气体先由多变少、又又少变多,最后又逐渐减少,该题突破点在18时到24时的时间段,在该段气体变少,光线弱甚至没有的情况下,光合作用无法进行,氧气释放的少,而呼吸作用照常进行,不断消耗氧气,所以氧气量释放少而消耗多,总量慢慢减少,初步估计该气体是氧气,再根据6时到18时有光照时都是逐渐增多的加以验证,该曲线图表示的气体是氧气。

2.(2012)右面曲线不能正确表示的是()

A.唾液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催化能力的变化

B.炎热的夏天,绿色植物在一天中的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

C.从进食前到进食后的一段时间内,血糖浓度的变化

D.在“草→鹿→狼”这一食物链中,大量捕杀狼以后的一定时期内,鹿的数量变化

【答案】C

【解析】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较适宜的温度是37℃,其他温度下都会降低,若最高点表示37℃时唾液淀粉酶的催化强度的话,A所述正确。光合作用会随光照的增强而增强,从早到晚光照由弱变强,又由强变弱,光合作用也随之如此变化,B所述也正确。进食之后,由于胰岛素的作用,血糖浓度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不会持续降低,C所述不正确,符合题目

要求。狼是鹿的天敌,狼减少后,鹿会先增多,但增多到一定程度会因为生存条件有限而展开种内生存竞争,从而数量减少,D所述也正确。所以,应选择C。

类型5定性定量表

以表格或框架图中的文字或数据来表示生物概念、生物特征、实验步骤、实验结果或生理变化等内容,其解题思路为:

1.观察分析表格:弄清表格表示的主要内容,行和列表示的内容以及呈现的规律等;

2.对表格中的行(列)进行比较,并试图据此对表格整体进行分析;

3.结合题目中的问题,对表格数据或文字进行分析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4.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解答。

例证:

1.(2012)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图解,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称作基因。题目以椭圆之间的包括关系表达三个概念间的包括关系,正确的是A。

2.(2012、、云浮市)为了解不同浓度的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生物小组进行试验探究,得到以下数据

酒精浓度0(清水)0.25%1%10%20%

每10秒的水蚤心跳次数(平均值)35453023死亡

上述数据表明()

A.水蚤心率随酒精浓度升高而加快

B.10%以下浓度的酒精对水蚤没有危害

C.只要酒精浓度不高,对水蚤心率没有影响

D.酒精浓度较低时对水蚤心率有促进作用,浓度稍高时有抑制作用

【答案】D

【解析】从表格第一行知酒精浓度是逐渐变大的,从第二行数据知除清水外,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水蚤心率逐渐减慢,直至死亡。而以35为界限,酒精浓度低时对水蚤心率有增快作用,浓度高时慢慢减弱。据此判断正确答案是D。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医生在检测某人血浆、原尿、尿液三种液体时,发现其含甲、乙两种物质的情况如下表。试分析判断甲乙分别是()

血浆原尿尿液

甲0.03℅0.03℅1.8℅

乙0.1℅0.1℅0℅

A.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

B.甲是尿素,乙是蛋白质

C.甲是葡萄糖,乙是无机盐

D.甲是葡萄糖,乙是蛋白质

【答案】A

【解析】观察图表可知,乙物质在尿液中含量为0,可判断是葡萄糖,据此即可选出A。2、在孵小鸡的过程中,鸡蛋内有机物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图应是

答案:C 解析:孵小鸡的过程即鸟类的胚胎发育过程,要不断消耗鸡卵内的有机物,有机物会逐渐减少。

3、据图分析,下列有关植物生殖方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①是嫁接,是人工营养繁殖

B.①②是无性生殖,③是有性生殖

C.①②③均是植物的生殖方式

D.③中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胚芽

答案:D 解析: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胚根。

4、右图是食肉目部分动物分类等级示意图,下列选项中亲缘关系最远的是:

A.猫和虎

B.狼和犬

C.虎和狮

D.虎和犬

答案:D 解析: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分析上图知猫和虎同科、狼和犬同属、虎和狮同属、虎和犬同目,目、科、属三个单位中最大的是目,则虎和犬的共同特征最少,亲缘关系也最远。

5、下图①~④表示了家蚕发育过程中的四个阶段。能正确反映家蚕发育全过程的是

A.②④①③B.②④③①C.①③④②D.④③②①

答案:B 解析:蚕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图示中①是成虫、②是受精卵、

③是蛹、④是幼虫,正确顺序是B。

6、下图表示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顺序正确的是d→b D. c→d→a→b

答案:C解析: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是细胞核先一分为二,如图c所示;然后在细胞质中间出现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如图d所示;最后分成两个细胞,如图b所示。所以正确顺序是C。

7. 某实验小组利用三种动物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得到如下结果,分析数据可知,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

动物甲乙丙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32655

A.甲→乙→丙B.乙→甲→丙C.丙→甲→乙D.甲→丙→乙

【答案】B

【解析】动物学习某种行为越快说明它越高等,从表格中的数据知丙只用5次最快,然后依次是甲和乙,可知甲、乙、丙三种生物丙最高等,乙最低等,按照题目要求从低等到高等排列应是乙、甲、丙。

8. 下列模式图中,能正确表示骨骼肌与骨、关节之间关系的是()

【答案】D

【解析】骨骼肌附着在骨上通过自己的收缩牵动骨移动位置,必须至少跨过一个关节。

9.研究人员在不同气温条件下,测量某受试者呼出气体、尿液、汗液和粪便中的水分,利用这些数据计算此人平均每日失去的水分,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此表,若受试者在测试期间生理现象皆正常稳定,且空气中的湿度保持在固定的范围内,则推测在气温7一1 1℃的环境下,此受试者最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呼气时不会失去水分

B.以汗液形式失去的水分较尿液少

C.以粪便形式失去的水分较尿液多

D.尿液和汗液所失去的水分都比炎热时多

答案:B 解析:先据表格数据分析当气温降低时其四种途径排出水分数量的变化趋势:呼气是增多,尿液也是增多,汗液大幅减少,粪便不变;且四种途径中,呼气和粪便排出水分量较少,尿液和汗液较多。据此判断,气温降至7一1 1℃,呼气排出水分应该继续增多,A可排除;汗液大幅减少而尿液增多,那么B有可能;粪便排出水分不变仍是200毫升,会少于尿液排出水分,C所述情况不可能出现;汗液会减少D也不对。

10、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的数量变化曲线最可能是()

答案:D解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的数量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如D图所示。

11、如果有一天地球上出现了类似下图所示动物,最可能被运用的生物技术是()

A.克隆技术

B.组织培养技术

C.嫁接技术

D.转基因技术

答案:D 解析:仔细观察图形发现图示蝗虫的头部与一般的蝗虫有很大的不同,即某些性状发生了改变,据此可判断是D。克隆技术不会改变生物的性状,组织培养和嫁接都是植物繁殖技术,A、B、C三项均可排除。

1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下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示中“大气”的成分是氧气

B.图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方向是动物到植物、微生物到动物、微生物到植物

C.生理过程②③④均表示生物的呼吸作用

D.过程②的意义不仅在于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还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答案:D 解析:仔细观察图示,知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都能产生“大气”,故应指二氧化碳,是通过所有生物都有的特征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故A不对;能量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的太阳能,首先从植物体内流动到动物体内,所以B也不对;表示呼吸作用的应是图中的①③④;②表示大气中某成分进入植物体内,可判断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D所述正确。

13、根据图①一③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是人体平静呼吸时,肺容量变化示意图,图中b→c 段表示吸气过程,膈肌舒张B.当光照强度达到图②中b 点时,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当环境温度降低时,图②中的a点下移

D.图③表示菜豆种子萌发及幼苗长成植物体过程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曲线。

答案:C 解析:A项说法有错误,若是吸气,膈肌应收缩;②中纵坐标表示氧气的吸收量,而不是氧气的释放量,且光照是从a到b不断增强的,所以从a到b由于光照增强,光合作用也增强,氧气释放的量逐渐增多,相对来看显得氧气被吸收的量减少了,所以B不正确;而种子萌发时要消耗自身储存的有机物,这时有机物逐渐减少,而当幼苗长出后,可以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有机物再慢慢增加,故D也不对。

14、下列哪幅图表示的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A.大山雀学着偷喝牛奶

B.失去雏鸟的红雀喂鱼

C.黑猩猩设法摘取香蕉

D. 公鸡尝试绕道取食

答案:B 解析:A、C、D所示动物行为都要经过学习才能形成,而鸟类的育雏现象是生来就有的,即使环境改变了失去了自己的幼雏也会表现出来,所以是先天性行为。

15、以下四种植物组织中,具有输导功能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具有输导功能的结构在植物体内是导管和筛管,具备管道状的特征。

16. 若用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四次,每次仅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各图。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视野最暗的放大倍数最大,看到的细胞个体会最大,应是D。

二、非选择题

17、下图为菜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以下对组成甲图的①②③④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①将来发育成芽B.②将来发育成茎C.③将来发育成幼根D.④将来发育成叶(2)乙图叶片上有许多气孔,它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它的张开和闭合受________________的控制。,

(3) 丙完成受精作用后,丙中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分别发育成丁图中⑤和⑥。(4)若该植株基因型为Ee,则该植株经自花传粉后所结种子胚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5)种植菜豆时,农民把土地整得较为疏松,从有利于种子萌发的角度分析,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

A.保温B.保湿C.透光D.透气

【答案】(1)C;解析:据图识别①是胚芽,发育成茎和叶;②是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③是胚根,发育成根;④是子叶,储存营养物质,所以C是正确的。

(2)保卫细胞;解析:气孔是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保卫细胞吸水或失水时状态发生变化就会导致气孔的张开和闭合。

(3)胚珠,子房壁;解析:丁图中⑤是种子,⑥是果皮。种子是由胚珠发育成的,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成的。

(4)3;解析:基因型为Ee 的植株进行自花传粉,根据自由结合规律可知后代基因型有EE、Ee 、ee三种。

D;解析:疏松的土壤缝隙中充满了空气,能满足种子萌发对空气的需要。

18、请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图甲中所滴的液体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丙、丁一分别表示使用显微镜时的一个步骤,其中图乙所示操作的目的是能够在显微镜中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那么这一步骤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进行图丙所示操作时,眼睛注视所指部位的目的是为了避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图丁状态下观察时找到相关物像后,如果需要进一步放大,操作的步骤应该是先把要观察的物像调整到视野中央,然后转动____________________换用高倍物镜观察,不清晰时可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答案】(1)生理盐水;解析:为了保持细胞正常形态,使用与人体内环境一样浓度的液

体。

(2)对光;解析:根据题目所述该操作的目的可知是对光操作。

(3)物镜压碎玻片;解析:镜头下降时有可能会碰触到玻片,将其压碎。

(4)转换器;解析:物镜通过螺纹安装在转换器上,换用时需转动转换器,而不能直接扳动物镜。

19、右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变化情况,读图并填空:

(1)图中曲线丙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的消化。

(2)图中曲线乙表示的营养物质被消化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

(3) 淀粉被消化的最初部位在_____________;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后,常导致血糖超过正常含量,刺激体内的感受器,引起激素调节,______________ 的分泌增加,使血糖含量下降,维持在正常水平。

(4)某同学为了进一步研究淀粉的消化,用A、B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毫升淀粉糊,再分别加入唾液(含淀粉酶)和清水各2毫升,放在37℃的水中约10分钟,然后滴加碘液,B试管中变蓝,A试管中不变蓝。比较A、B两支试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脂肪;解析:将三条曲线对比丙是被消化最晚的物质,应是脂肪。

(2)小肠;解析:任何物质消化的主要场所都是小肠。

(3)口腔,胰岛素;解析:口腔中的唾液能初步消化淀粉;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血糖的利用、转化等。

(4)淀粉酶能消化淀粉;解析:淀粉遇到碘液变蓝,A试管没变蓝,说明其中的淀粉被唾液中的淀粉酶消化掉了。

20、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者。

(2)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进行着_________________和能量流动,且能量传递具有单向性和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在农田生态系统中,人们研究其能量流动的目的是为了使能量尽可能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一面。某地区的瓜农,利用农作物秸秆反应堆技术在大棚内种植甜瓜,使甜瓜提早上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这种技术不但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而且提高了土壤的肥力,它主要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等分解者,将秸秆中的________________分解成供甜瓜利用的简单物质,并释放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生产,消费;解析: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只能靠植物制造的有机物生活,是消费者。(2)物质循环,逐级递减;解析:沿着食物链的方向,每个营养级自身要消耗能量,在其遗体中还会残留一些能量供分解者利用,还有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失,所以流入到其下一级营养级体内的动物是逐渐减少的。

(3)腐生细菌和真菌,有机物,二氧化碳;解析: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分解植物遗体(秸秆)内残留的有机物,获取能量的同时,产生无机物供植物吸收利用。

21、下图中A、B 、C 、D代表人体内不同部位的血管,a、b分别代表血液里气体含量在人体不同部位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

(1)若横线的A段为组织内毛细血管,则b为_______________的变化曲线,原因是在A

段血管中,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_______________并扩散到组织细胞,血液由

_____________血变为________________血。

(2)C段血管最可能为_____________毛细血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主要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尿液的形成与肾小球的

____________和肾小管的_________________有关。

【答案】(1)氧气含量,分离,动脉,静脉;解析:在组织处,细胞与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细胞,二氧化碳进入血液,所以b在A处含量下降表示氧气,血液氧气含量减少变成静脉血。

(2)肺泡内,氧气含量迅速增加;解析:根据上题知b表示氧气,在C段血液中氧气含量迅速增加,只能是在肺泡处。

(3)过滤,重吸收;解析:肾脏以肾单位为功能单位,经过过滤和重吸收两个过程形成尿液。

22、下图是桃花发育成果实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③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后发育成。

(2)图中②和④构成果实,②是由(填名称)发育而来的。

(3)有一果农发现他栽的桃树中,在一株桃树上有一枝条结出的果实特别大又甜。他想在现有的一些桃树上能够结出特别大又甜的果实,应采用的方法

是。

【答案】(1)胚;解析: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将来发育成种子的胚。

(2)子房壁;解析:②是包在种子外面的果皮,是由子房的子房壁发育而成的。

(3)嫁接;解析:嫁接有利于保留母本的优良性状。

23、右图是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1、3 属于植物的______组织。

(2)绿色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有机物主要由图中(填图中序号)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该生理过程所需的原料C02主要通过图中的______(填图中序号)进入叶片。

(3)北方地区早春播种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这样做的目的是为种子的萌发提供________。

(4)在农业生产上,既要充分利用单位面积上的光照,又要避免叶片互相遮挡,影响光合作用,因此栽培作物时应该______。

【答案】(1)保护;解析:1和3是叶片的上、下表皮,属于保护组织。

(2)2,5;解析:2是叶肉细胞,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气体进出植物体的门户是5所表示的气孔。

(3)适宜的温度;解析:早春气温偏低,地膜覆盖有利于提升温度,为种子萌发创造条件。(4)合理密植;解析:过密会使叶片互相遮挡,过稀会使部分光照照到地面上,不能充分利用。

24、图1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2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请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图1图2

(1)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这样做的目的是。

(2)通常情况下,使用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3)图2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观察者认为[2]是血管,判断的主要依据

是。

【答案】(1)清水,保持小鱼的正常呼吸;解析:鱼用鳃呼吸水中的氧气,滴清水利于保持小鱼的呼吸。

(2)低;解析:低倍显微镜就可以清晰看到,能用低倍看到就不用高倍镜。

(3)毛细,红细胞单行通过;解析:毛细血管官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25、根据“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你是老师,在准备本实验的材料用具时,不需要准备图1中的(填标号),还需要添加的材料用具有。

(2)如果观察时使用5×目镜和10×物镜,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倍。

(3)图2是孙悟同学所绘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请你指出图中存在的错误或不妥之处:

答案:(1) ③,消毒牙签、凉开水、稀碘液、吸水纸、纱布和生理盐水;解析:本实验不需要刀片,因要取细胞、染色、漱口、等还需要上述其他材料。

(2)50;解析:目镜放大倍数乘以物镜放大倍数的积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3) 多画了液泡;细胞核是涂抹而不是用细点描绘的;解析:动物细胞没有液泡这个结构,只要答案合理即可。

26. 某初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课题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请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该兴趣小组选用1、2号试管进行实验,其实验变量是______。

(2)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1、3 号试管进行实验,那么A 处的处理方法是:_____;观察到3 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____(变蓝、不变蓝)。

(3)如果选用1、4、5 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

(4)如果1 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呈现浅蓝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答案】

(1)唾液;解析:1和2只有唾液这个条件是不一样的,根据对照实验的概念知该条件即为变量。

(2)不搅拌,变蓝;解析:根据同(1)理知应对3号试管不搅拌;不搅拌会影响淀粉的消化效果,淀粉仍然存在,所以遇到碘液会变蓝。

(3)温度是否会影响唾液消化淀粉?解析:据表格知1、4、5的不同体现在温度上。(4)唾液量不够,保温时间不够长等合理答案都可以;消化酶发挥作用受多种因素影响。

27、右图表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A、B、C表示相关的器官,①②③④表示生理过程,请回答:

(1)B中蛋白质通过①过程进入血液的物质是_____。“毒胶囊”中的有害物质经①过程后至少需______次经过心脏才能到达肾脏,对肾脏造成伤害。

(2)人体排泄有三个途径,除图中所示外还能通过_____(填结构)完成。

(3)生理过程④表示______作用。

(4)图示中的细胞通过②过程分泌的某种激素不足时,会形成糖尿,那么由这种细胞组成的内分泌腺是______。

答案:(1)氨基酸,2;解析:蛋白质要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吸收进入血液;从消化道进入血液后需完成体循环回到心脏右侧,再经历肺循环,从心脏左侧流入肾脏,所以两次经过心脏。

(2)皮肤;解析:据图知A与气体进出有关,应是肺,C将一些物质还回血液再将某些物质排出体外,应是肾,另一条排泄途径就是皮肤形成和排出汗液。

(3)重吸收;解析:据(2)知C是肾,④表示将某些物质重吸收回血液。

(4)胰岛;解析:胰岛分泌胰岛素,控制调节人体内的血糖浓度。

28、下图是“生物圈碳—氧平衡”示意图,分析回答:

(1)推测图中A、B所代表的生理活动:A是作用、B是作用。

(2)A、B两个过程中,能够降低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是。(填字母)

(3)以下叙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A. 碳—氧平衡是指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B. 碳—氧平衡是指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各占50%

C. 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加剧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D. 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4)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方面,人类可以做些什么?

【答案】

(1)光合,呼吸;解析:据图示知A过程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是光合作用;B过程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

(2)A ;解析:因为A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使其含量减少。

(3)B;解析:碳氧平衡是一种相对稳定状态,不是指各占一半。

(4)植树造林,节约能源,少开车等;解析:只要是能减少二氧化碳生成和促进二氧化碳吸收的措施就可以。

29. 用金鱼藻按右下图的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问题:

①将乙装置放在阳光照射下一段时间后,其玻璃管收集的气体可以助燃,这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淀粉等有机物外,还有。

②若将乙装置用钟罩罩住,并放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另一只烧杯后密封,发现气泡的产生逐渐变少,甚至停止,究其原因是钟罩内缺少;除此之外光合作用的原料还有。

③甲装置内无气泡产生,这说明是光合作用所必需的条件。

【答案】

(1)氧气;解析:氧气是助燃气体。

(2)二氧化碳,水;解析: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使其量减少,光合作用随之减弱。(3)基因;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水稻基因数据库”即可分析出答案。

(4)光;解析:甲乙两装置只有光照这一条件不同,所以没有气泡产生,应该是受遮光的影响,说明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进行。

30、右图为人体细胞的生活与部分系统的关系示意图,①~④表示生理活动过程或物质,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①表示淀粉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那么,淀粉在消化系统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的部位是在。致病细菌一般不能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这是因为消化道的分泌物(如:胃酸等)有杀菌作用,这属于免疫。

(2)若②表示氧气,氧气需要经过层细胞膜才能由肺泡进入血液。

(3)若④表示血液进入肾脏的过程,经化验在某人的尿液中发现了葡糖糖,而他的胰岛素分泌正常,则最大可能是此人肾脏中的发生病变。医生在其上肢注射药物进行治疗,

药物经过与心脏相连的最先到达心脏。若此人肾脏正常,尿液中长期出现葡萄糖,可以通过进行治疗。

【答案】

(1)小肠,非特异性;解析:淀粉等有机物被彻底消化的部位在小肠;胃酸等的杀菌作用是针对所有病菌的,属非特异性免疫。

(2)四;解析:肺泡壁和毛细血管都是一层细胞,但穿过一个细胞要经过两次膜,所以共四层膜。

(3)肾小管,上腔静脉,注射胰岛素;解析:葡萄糖经过滤进入原尿后,在经过肾小管时会被重吸收回血液,不然就会出现糖尿现象;上肢血液会心脏需经上腔静脉;肾脏正常还有糖尿的话,就是由于胰岛素分泌过少引起的,可以注射胰岛素,注意,不能写口服,口服胰岛素在消化道内被消化,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地理考试试卷分析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学科 试卷分析 一、考点分布 作为一份文科班的期中考试试卷,该考卷命题立足2019高考大纲、关注热点、贴近生活,考查内容覆盖度广,图表形式多样,以基础训练立意为主,紧密结合课堂重点内容,突出对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就考点分布来看,命题者对考点研究深入,选题细致、布局规范、详略得当,对城市、农业、工业内容考察较大。对于人口与城市部分,“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这三个考点未设置考题。而对于生产活动部分考点均有涉及。对照2019高考大纲考点,题目与之对应如下表: 1.人口与城市 二、难易度分析 试卷总体难度不大,立足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设问简洁明了,读图能力要求

不高,加上综合题的材料紧扣书本,图和书本母图极为相似,所以综合题得分率总体较高。就我校学生基础与实际答题情况来看,试卷难易度为8:1:1,相对而言,较难题为:3、4、7、8、20、22、27、33(5)。全校均分79.73,两个普通班均分68.86,三个重点班均分为83.87,创新实验班均分为90.47。 三、学生答题易错分析 1、错误表现 (1)概念模糊 忽视对材料中新名词的理解,主观想象胡乱猜测。 (2)答案的逻辑、因果关系混乱 现象解释现象,过程当成结论,不该答的答了,该答的没答全。 (3)答案不能切中要害 答非所问,以偏概全,分析不到位,无结论,答案空泛没有针对性。 (4)审题不细致 无视材料信息或不能有效和全面地提取信息,信息提取不全,教条主义,不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导致表达意思不到位。 (5)语言表达不规范 语言不通顺,用词不规范,条理性查,书写潦草难以辨识。 2、深层原因 (1)知识碎片化,体系构建不完整 (2)基础知识不过关 (3)迁移能力不强 (4)读图能力欠缺 (5)答题规范掌握不够 四、教学对策与建议 1、作为文科班地理学科教师要有积极的心理调整和思想转变。教学安排上备课 组要有预案,步法要灵活。 2、考试大纲要分析到位,考点有什么变化,掌握到什么程度,具体内容是什么, 都要在集体备课时认真研讨,仔细分析。教师只有熟悉考试大纲,课堂、选题、补弱才有针对性,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3、精简教学案,教学案一定要体现核心知识点,练习围绕核心知识点开展,学 生拿到教学案能很快看懂重点掌握的地方在哪里。通过字体、行距、符号等

初中地理结业考试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结业考试复习提纲 一、知识梳理 陆地和海洋 1、海陆分布状况:①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叫大洲,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叫半岛,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叫海峡 2、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顺口溜: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中国位于亚洲。 3、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大西洋呈“S”形、印度洋、北冰洋(面积最小、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 4、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面积最大的岛屿是北美洲的格陵兰岛,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 5、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南极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都是南极洲。 6、牢记大洲的分界在图上的位置:亚欧的分界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非的分界是苏伊士运河;南、北美的分界是巴拿马运河;亚、北美的分界是白令海峡;(见P30亚洲与欧洲、非洲的分界,课本后面的世界地形图) 7、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 大陆漂移假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板块的运动可以分为张裂和碰撞挤压两种运动。 8、世界上的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最大)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中东 1、中东地处亚洲,欧洲和非洲之间,濒临地中海、红海、阿拉 伯海海、里海、黑海,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所产石油绝大部分通过海洋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中东的主要产油国有: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老伯联合酋长国,伊朗,伊拉克。 2、波斯湾的石油运往西欧的最短路线是经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 3、中东的水资源很匮乏,所以有关河流、湖泊水资源的分配和争夺,成为中东地区的又一焦点。 4、中东的人种主要是白种人,最多的居民是阿拉伯人,大多信仰伊斯兰教,少数居民信仰基督教,犹 太教和其他宗教。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尊为圣城的是耶路撒冷。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默罕默德的诞生地,被伊斯兰教尊为圣城。 5、中东问题的关键是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阿以冲突的焦点在巴勒斯坦地区 美国 1、美国的地形分为三个南北纵裂带:西部是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为低缓的 高地。科迪勒拉山系是世界上最大山系。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2、五大淡水湖: 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安大略湖,伊利湖,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 群,通过圣劳伦斯河注入大西洋。苏必利尔湖为面积最大的淡水湖。密歇根湖全在美国境内。世界

2019年内蒙古中考初中地理结业会考试卷

内蒙古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气候类型单一 C.世界第一大洲 D.全部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2.关于俄罗斯和澳大利亚两国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国都濒临太平洋和印度洋 B.两国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 C.两国的河流结冰期长,有凌汛 D.两国的矿产资源丰富 3.下列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作物一年二熟 B.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所以在陡坡地修梯田,种草和灌木 C.台湾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地震 D.塔里木盆地受地形和纬度位置的影响,气候干旱 图1为某年我国发生某种自然灾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读图回答4?5题。 4.据图判断该自然灾害最有可能是

A.台风 B.泥石流 C.洪涝 D.雪灾 5.图中各省区发生该自然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 A.横断山脉和秦岭 B.太行山脉和雪峰山 C.大兴安岭和巫山 D.唐古拉山脉和南岭 图2为我国某地一种典型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6?7题。 6.该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A.柑橘 B.甘蔗 C.水稻 D.小麦 7.该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需进行大量灌溉的月份是 A.10、11、12月 B.11、12、1月 C.1、2、3月 D.3、4、5月 目前新疆的许多地方存在着大规模、远距离的游牧(季节性转场)现象,牧民季节性地转场在冬、夏牧场之间,图3为新疆某地冬、夏牧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四条转场线路最合理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9.新疆牧民季节性地转场主要受 A.聚落分布的影响 B.山前绿洲规模影响 C.草场水平分布影响 D.草场垂直分布影响 图4为沿某经线附近部分地区1月、7月的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10?11题。

高一地理学业水平测试题 含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学业水平考试 地理试卷 本试卷共8页,7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中,属于自然因素的是()A.劳动力B.土壤C.技术D.市场 2.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B.人口素质不断下降 C.人口基数大 D.人口流动性小 下表为联合国预测的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4.A.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B.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4.移民外迁的最主要目的是寻求() 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高的经济收入 C.更多的休闲时间 D.更优的自然环境 图1为不同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5-6题。 5.图中与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相似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6.图中丁国将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重 B.少年儿童比重大、失业率高 C.人口总数少、自然增长率高 D.人口数量多、劳动力过剩

7.下列选项与逆城市化成因无关的是() A.市中心环境质量下降 B.城乡之间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C.郊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D.乡村人口出生率高 读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8-9题。 8.若图2为海陆水循环示意图,①②③④为水循环环节, a为陆地,b为海洋,则() A.①为降水 B.②为蒸发C.③为水汽输送 D.④为径流 9.若图2表示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示意图,则洋流①②③④为西风漂流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0.水循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的过程,与陆地内循环相比,海上内循环缺失的环节是() A.蒸发 B.降水 C.径流 D.水汽输送 11.以前农民傍晚在田间地埂上燃放烟雾,用以驱逐夜晚的寒气,它的科学道理在于() A.烟雾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B.烟雾吸收大气逆辐射,增加地面辐射 C.烟雾吸收大气反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D.烟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图3为“海洋与陆地夏季等温线分布理想模式图”,甲、乙位于同一纬度。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13题。 12.据图可推断出() A.甲地位于北半球陆地 B.乙地位于北半球陆地 C.甲地位于南半球海洋 D.乙地位于南半球海洋 13.造成甲、乙两处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图3 图2图1

初中地理考试试卷分析.doc

地理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题主要特点 本次试卷注重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关注了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考察了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简单分析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学生的探究能力上关注稍嫌不够。 1.难易适中,注重基础 各试题的考点覆盖了课程标准所列的重要知识点,重要图表有所涉猎,覆盖面较大。重点强调基础(体现在选择题),考查基本能力(体现在读图题),及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的能力。目的是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必备的地理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2.结合生活实际,尝试考查实践能力 在整套试卷中,不少题目体现了课标的理念,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典型错误分析 考试结果反映,总体得分率较低,尤其是综合题,得分率非常低,究其原因: 1 .基础知识不扎实,地理的基本原理不清。从试卷情况分析可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浮于表面,没有深入透彻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观点。 2?学生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亟待提高。2/3的学生不能很好地运用地图和地图册分析,有的甚至答非所问,所以得分率较低。 3?解题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 ①审题随意,轻易落笔。②思路不明。③条理不清,虽然回答了很多,但得分点较少。其实正确答案只是一句或几句话,但学生抓不住主次,将有用的没用的全写到了卷子上。④读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特别是对如何读图,如何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含显形和隐性),然后运用这些信息,结合地理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存在很大的问题,读图题几乎都有这种现象。 三、对教学的启示 1 .加强备课。应利用教研和其他机会与同行们交流,更准确的把握课标,用更好的教法,使学生获得更强的学习能力。 2?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句话叫听不如说,说不如做。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多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开始可能学得慢,后来就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容易,越来越自主。 3.重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图在地理新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通过读图、指图、填图、运用地图等方式加强读图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4?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日常教学中,应多引用现实生活中的时事政治和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从而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和科学发展观,并使之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初中二年级地理结业考试说明

初中二年级结业考试说明 地理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生为本,立足基础,注重能力,难易适中,做到思想性、科学性、技术性的统一,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初中学段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普通高中招生的改革和推进高中地理新课程顺利实施。 初中地理考试的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参考学生在地理学科学习方面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科学习水平的程度以及是否具备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相关 学科知识的学习潜能的测试,考试结果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本考试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 二、考试依据 (一)遵循教育部制订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二)2016届毕业生实际所用教材。 三、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书面笔答;地理学科满分为100分,与生物学科同堂考试,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内容的占分比例:七年级约占40%;八年级约占60% 。其中: 地球与地图约 10% 世界地理约 35% 中国地理约 50% 乡土地理约5% 3、各类题型的占分比例 试卷分为第一卷(Ⅰ)和第二卷(Ⅱ)两部分。其中第一卷(Ⅰ)均为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第二卷(Ⅱ)为综合题,主要以填空、读图、绘图、材料分析、简答、填表、思考与探究等形式出现,共40分。 预估试题易中难比例为7∶2∶1。(其中10%的难度题中须有2-4分的有一定梯度、灵活性强的综合性试题。) 预估整卷试题难度系数在0.65左右。 四、考试范围 《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商务星球版,共四册) 具体章节如下: 1.七年级上册:第一、二、三章 第一章地球 第1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第2节地球仪和经纬网 第3节地球的自转 第4节地球的公转 第二章地图 第1节地图基本要素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试卷一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北京2008年奥运会圣火采集仪式,于希腊当地时间(东二区)2008年3月24日11时5分在雅典古奥林匹亚遗址举行。其时,北京时间为:( ) A.2008年3月24日17时5分 B.2008年3月25日17时5分 C.2008年3月23日5时5分 D.2008年3月24日5时5分 2.当地球运动至图1所示的甲处时,是北半球的(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读图2,完成3~4题。 3.图示a、b、c、d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 A.a B.b C.c D.d 4.甲处的地质构造属于() A.山岭 B.褶皱 C.断层 D.隆起

读图3,完成5~6题。 5.图3所示景观中,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形成图②所示的千沟万壑地貌景观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A.冰川侵蚀 B.流水侵蚀 C.风力堆积 D.流水堆积 读图4,完成7~8题。 7.图示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表示大气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箭头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日期18日19日20日21日 平均气温(℃) 2 -1 -2 -4 气压(百帕)1002 1004 1006 1008 天气状况晴转多云阴转小雨夹雪小雪渐止转阴到多云多云转晴 9.此期间过境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反气旋 C.暖锋 D.副高 10.图5所示时期,我省大部分地区() A.低温少雨 B.温和多雨 C.炎热干燥 D.炎热多雨 11.山区的公路多沿河谷地带修建,主要因为河谷地带() A.植被条件好 B.热量条件好 C.水源较充足 D.地势相对和缓 12.2008年1月底2月初,我国南方地区遭遇了历史罕见的低温冰冻天气, 其造成的主要危害有() ①交通严重受阻②电力供应部分中断③引发地震④农作物普遍绝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图6,完成13~14题。 13.该河段水位季节变化最大的年份是() A.1970年 B.1980年 C.1990年 D.2000年 14.2000年较1990年水位变化减小,其原因最有可能是流域内() A.年降水量增大B.上游围湖造田C.植被覆盖增加 D.水土流失加重 15.下列对图7的分析,正确

初中地理试卷分析

八年级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陈方永 一、试卷分析: 1.试题结构:本次试题共分选择题、连线题、读图题和材料分析题四道大题。 2.试题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的测试。 (2)突出读图、绘图能力的考查。 (3)理论联系实际,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试题分析: 1.选择题:此题型七年级共15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30分,学生最高得分为30分,最低分为8分。 主要存在问题: (1)审题不清,理解不清楚。例如:第6小题看到“下南洋”等字样,就应联想到“华人华侨”,但是好多同学都做错了,没有去仔细审题。 (2)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选择题基本上都是考查基础知识,得分在20分以下的同学,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课上不注意听讲,课本知识没有读透学透。 2.连线题:此题得分率较低,主要错在东南亚和欧洲的旅游资源上,学生平时知道的少,考试容易混淆。 3.读图分析题:此类题得分低的原因,一方面表现在看到图根本

就不知道是什么

地方,脑中一片空白,做的时候连蒙带撞。另一方面表现在大轮廓明白,一到里面的详细内容就晕头转身了,答的不知所云。另外就是分析不全面,描述气候只描述降水,不说气温。 4.材料分析题:此题得分较高,此题是考查学生利用已有的材料,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但考试时有些学生不认真读材料,所以导致失分。 三、存在问题; 1、读图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答题出现地理知识和地图两张皮现象,不能一一对应。对地理事物不了解。 2、对知识灵活应用的能力较差,特别是材料分析的能力很欠缺,直接影响到相关试题的得分。 3、部分学生不会审题、甚至不审题,地理概念掌握不牢。 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课本本身内容关注不够,试卷中出现的课本原题和原图也不能很好解答,直接影响试卷成绩的提高。 四、教学措施: 针对在考试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特制订出如下教学措施: 1.认真落实好基础知识。争取在课堂上利用有效的45分钟,把双基落实好。 2.注重学法指导,突出学生的参与性和探究性。真正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加强学生识图、绘图能力的培养。强调地图的重要性,使学生手不离图。

2020年初中地理结业考试题

2020年初中地理结业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图1中国疆域图 读图1,完成1~3题。 1.我国领土最南端位于() A.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 B.帕米尔高原 C.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D.曾母暗沙 2.就南、北半球而言,我国位于()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北半球 D.南半球 3.在地球的“五带”中,我国领土大部分位于() A.热带 B.北温带 C.北寒带 D.南温带 4.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下列四幅图片中,反映朝鲜族的民族服饰是哪一幅?() ABCD 5.我国台湾省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A.汉族 B.高山族 C.蒙古族 D.维吾尔族

6.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下列地形区中,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的是()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四川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7.下列盆地中,物产丰富,农耕发达,有“紫色盆地”之称的是() 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四川盆地 D.柴达木盆地 8.我国南方、北方气温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A.海陆位置不同 B.地势高低不同 C.纬度高低不同 D.地表形态不同 图2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 读图2,完成9~11题。 9.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A.西北内陆的高原、盆地 B.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 C.南方的山地、丘陵 D.北方的高原、山地 10.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 ①东北②西南③东南④西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我国西北、北部草地广布,适宜放牧。我国四大牧区是指() ①青海②山东③x藏④内蒙古⑤海南⑥x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⑥ A.天山山脉 B.阴山山脉 C.秦岭 D.南岭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题 第Ⅰ卷(共60分) 注意事项:第一卷共5页,考生用2B铅笔答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不选或选错均不得分。 1. 在天体系统的层次划分中,太阳系属于:() A. 最高一级天体系统 B. 最低一级天体系统 C. 仅次于银河系的天体系统 D. 高于河外星系的天体系统 2. 当地球运行到九月二十三日时:() A. 夜弧和昼弧不等长 B. 北极圈内产生极夜 C. 晨昏线于北极圈相切 D. 南半球为春季 3. 人们总是在夜间看到北斗七星绕着北极星在运动:() A. 西升东落 B. 东升西落 C. 顺时针方向 D. 逆时针方向 4. 不属于地球外部圈层的是:() A. 岩石圈 B. 大气圈 C. 水圈 D. 生物圈 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高压 B. 在没有摩擦力的情况下,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向平行 C. 水平气压梯度力愈大,风速就愈大 D. 摩擦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相反,大小相等 6. 与大气逆辐射有关的现象是: ()A. 雨后天空格外蓝 B. 城市上空多雾 C. 夏至日漠河市几乎是不夜城 D. 深秋阴天的夜晚无霜冻 7. 关于海洋表面盐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盐度最低的海区纬度最高 B. 同纬度海区, 暖流比寒流盐度偏高 C. 有大量河水汇集的海区, 盐度较 D. 盐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8. 河流径流季节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 河床的渗流 B. 气候反常 C. 农田灌溉用水 D. 水源补给的变化 9. 承压水与潜水的根本区别是: () A. 补给方式不同 B. 地质条件不同 C. 排泄条件不同 D. 水位深浅不同 10. 目前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 A. 岩浆的比重不同 B. 各层的厚度不同 C. 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突然变化 D. 岩浆组成物质的不同 11. 关于地球六大板块划分的正确叙述是:

八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八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本次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由县教研室统一命题。从试题内容看,主要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重点突出,符合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际,试题覆盖面广,题目难、易比例恰当。 一、试卷的总体分析 (一)试卷的结构及考查内容 本次考试试卷的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由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和综合题三种题型组成。考查内容是八年级下册除长江沿江地带以外的内容。 (二)试卷的特点重读图,题灵活 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份试卷多方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可谓面面俱到、无所不考,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由此可见命题人的良苦用心。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填空题答题情况 填空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出错较多的题2题、9题,属于审题不清,温带看成温度带;天山南北两侧地形区,写成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等。这一题考查的都是地理基础知识。

2、选择题答题情况 单选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出错比较多的是9题、12题、13题、20题。重点考查学生发展所必须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与技能,地理学习方法与能力。总体上反映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弱、记忆不够准确。 3、综合题答题情况分析 综合题共4大题,40分。主要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香港特别行政区图、黄土高原地形图。从学生的答题看,部分学生的读图能力薄弱,低分率偏高也主要就是由读图这方面造成的。尤其第4题,虽然教师在讲黄土高原时曾经讲过,由于超范围老师没让复习,许多学生对此印象不深,只有少数学生此题得了满分,大多数学生都是错误一片,甚是可惜,这同时也提醒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应多加强调,引起学生的注意。 总之,答卷情况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的地理分析,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学习方法及终身学习必备的运用地图能力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 1、从本次考试来看,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审题不清,思路不明,解题能力差。 2、学生基本读图析图能力较差,如第4题黄土高原地形图学生得分不高。第1题分析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虽是

2017上海市初中地理结业考试

20 1 7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 地理试卷(开图) (开图考试,即学生答题可看地图册,但不能翻阅地图册以外的任何资料。 考试成绩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第;考试时间为60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等第拓展得分 一、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属于低纬度滨海卫星发射基地的是……………………………………………( ) A.四川西昌B.山西太原C.甘肃酒泉D.海南文昌 2.下列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的是………………………………………( ) A.埃及B.俄罗斯C.澳大利亚D.巴西 3.我国“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输送到………………………( ) A.辽中南工业基地B.京津唐工业基地C.沪宁杭工业基地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4.北京时间采用的是……………………………………………………………………( ) A.东八区区时B.西八区区时C.东九区区时D.西九区区时 5.下列节气中,上海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 A.春分日B.夏至曰C.秋分日D.冬至日 二、30°N纬线是一条神奇的纬线,附近分布着许多奇特的地理景观。读图回答:(14分) 30°N附近地区简图 1.30°N纬线自非洲向东穿越了亚洲、洋、洲和大西洋。 2.30°N纬线穿过了图中①所表示的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穿过了图中数码所表示的苏伊士运河。入海口位于30°N、90°W附近的大河名称是。3.下列两图呈现了30°N纬线附近的景观,其中反映。处景观的是——图。 4.写出一个30°N纬线穿过的世界著名海湾或半岛的名称: 三、在神秘的非洲大地上每年都会上演动物大迁徙的壮观场景。读图回答:(14分) 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野生动物迁徙范围,这里位于非洲的和两国交界处。 面。

2017初中地理结业试题

2017初中地理结业试题

初中学业考试试卷地理试题(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 ] 1、下图A、B、C、D四地中,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是。 [ ] 2、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 A.0°经线 B.0°纬线 C.20°W,160°E D.20°E,160°W [ ] 3、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A.巴拿马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乌拉尔山 D.京杭运河 [ ] 4、纵贯南北美洲的山系 A.喜马拉雅山系 B.阿尔卑斯山系 C.科迪勒拉山系 D.阿特拉斯山系 [ ] 5、若一个城市面积是2000平方千米,人口有500万,这个城市的人口密度是 A.25人/平方千米 B.250人/平方千米 C.2500人/平方千米 D.25000人/平方千米 [ ] 6、我国黄土高原上的传统民居有 A.窑洞 B.吊脚楼 C.竹楼 D.蒙古包 [ ] 7、下列描述中表示天气的是 A.冬暖夏凉 B.风和日丽 C.四季如春 D.终年干旱 [ ] 8、在卫星云图中白色表示 A.海洋 B.陆地 C.云雨区 D.国界线 [ ] 9、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A.贝加尔湖 B.死海 C.里海 D.苏比利尔湖 [ ] 10、玉米的原产地 A.巴西 B.墨西哥 C.澳大利亚 D.美国 [ ] 11、马六甲海峡沟通了 A.太平洋和大西洋 B.大西洋和印度洋 C.太平洋和印度洋 D.太平洋和北冰洋 [ ] 12、位于地中海沿岸,节水农业取得令人瞩目的国家 A.埃及 B.土耳其 C.沙特阿拉伯 D.以色列[ ] 13、联合国总部设在 A.巴黎 B.日内瓦 C.洛桑 D.纽约 [ ] 14、南极洲代表性的动物有 A.企鹅 B.鸸鹋 C.北极熊 D.斑马[ ] 15、世界上长绒棉产量最多的国家 A.法国 B.美国 C.巴西 D.埃及[ ] 16、俄罗斯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 A.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极地气候 [ ] 17、法国的电能主要来自 A.水能发电 B.风力发电 C.核能发电 D.煤炭发电[ ] 18、有“硅谷”之称的电子工业中心位于 A.休斯敦附近 B.芝加哥附近 C.洛杉矶附近 D.圣弗朗西斯科附近 [ ] 19、巴西产量居世界首位的农产品是 A.蔗糖、香蕉、剑麻 B.咖啡、可可、剑麻 C.小麦、玉米、大豆 D.柑橘、香蕉、棉花 [ ] 20、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是 A.阿根廷 B.新西兰 C.澳大利亚 D.巴西 [ ] 21、我国人口的基本政策是 A.逐渐增加人口 B.大杂居,小聚居 C.实行计划生育 D.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 ] 22、下列山脉中,属于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的是 A.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 B.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403050 60· A 605010 · B 102030 20 · C 14016040 50 · D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

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要点 必修一第1章1.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系 系系 总星系其他行星系统 其他恒星系统 2.地球的特殊性: 持续稳定的 宇宙环境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 自身条件适合生物呼吸的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为的形成、发展变化及人类活动提供了。 4.太阳活动主要标志:(光球层)和激烈的显示(色球层)。周期:。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地球上的太阳黑子高峰年,地球上出现的几率就明显增多;太阳黑子低峰年,地球上的就相对。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耀斑爆发干扰,影响,甚至使。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高能粒子流干扰地球,形成“”现象,高纬地区出现。 5.(1)地球自转: 绕转中心,方向,北极上空看方向,南极上空看方向。 绘图1侧视图 2北极 3南极 自转周期,即 1 日。 速度:角速度为 /小时,线速度最大,向两极。南北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是。 (2)地球公转: 中心,方向,周期,即1 年。 速度位于时较快(月初),位于时较慢(月初)。 绘图地球公转示意图 6.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产生了交替,周期:1个日,小时。 (2)产生了:因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时间。规律: 经度差度,时间差1小时,东边时间比西边时间。 (3)产生了: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发生偏转, 偏转规律:(面向物体运动方向) 北半球向偏;南半球向偏。 7.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作用下的地理意义: (1)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图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太阳直射点的太阳高度角为,距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变化规律: A北半球春、秋分日,太阳,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为,正午太阳高度由向两极。 B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正午太阳高度由向两侧递减。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C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正午太阳高度由向两侧。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的最大值,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3)昼夜长短的变化 A赤道上全年;随纬度升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极圈内出现、现象。 B北半球夏半年(3月21日到9月23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纬度越高,昼越,夜越;夏至日北半球昼,夜,极昼范围达到,极圈以内都有现象。冬半年(9月23至来年3月21)昼夜长短相反。 C南半球情况与北半球相反。D 9月23和3月21,太阳直射,全球昼夜。 (4)季节交替 和的变化引起四季的变化。低纬地区表现为, 中纬地区表现为, 高纬地区表现为。 气候四季:北半球,春季、、月;夏季、、月; 秋季 、 、月;冬季、、月。 绘图1夏至日光照图 2冬至日光照图 3春秋分日光照图 8.地球内部圈层包括:、、。 地壳的主要特点:是地球的外壳,由组成,不一,大洋较,大陆较。 和(层以上的上地幔)合称岩石圈。 9.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 对流层大气的特点:(1)温度特征 (2)运动特征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017年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分析

2017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的分析报告 一、试题主要特点 本次试卷注重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但减少了死记硬背的内容;关注了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考察了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简单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关注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可以说,本次试卷对今后我们的初中地理教学起到积极、正确的引导作用。 1、试题覆盖面广,难度适中 试题覆盖了初二课程标准所列的重要知识点,重要图表都有所涉及,所以覆盖面较广。重点强调基础知识,考查基本能力,及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学生全面掌握必备的地理知识,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2、结合生活实际,考查实践能力 在本试卷中,不少题目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典型错误分析 1、基础知识不是太扎实,地理的基本原理不清。从试卷情况分析可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浮于表面,没有深入透彻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观点。二是在对其他内容的教学中应不断应用并强化这些知识。 2、学生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提高。

3、解题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读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特别是对如何读图,如何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然后运用这些信息,结合地理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存在很大的问题。 三、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1、加强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应利用教研和其他机会与同行们交流,更准确的把握课标,用好现有的教材,对教材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处理好教材中的内容文字、地图和活动三者的关系。使学生获得更强的学习能力。 2、重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地图在地理新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通过读图、指图、填图、运用地图等方式加强读图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要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运用各种地图的基本方法,在平时的课堂中给学生创设读图的空间,及时反馈学生的练习,使学生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3、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句话叫听不如说,说不如做。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多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开始可能学得慢,后来就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容易,越来越自主。在地球和地图的教学中特别要注意这一点。 4、夯实基础,构建体系。纵观整张试卷,对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不能灵活运用基础知识,是考生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注意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在复习时教师要针对考试说明帮助学生建构。

初中地理结业考试复习资料

2016年初中地理结业考试复习提纲 一、知识梳理 陆地和海洋 1、海陆分布状况:①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叫大洲,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叫半岛,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叫海峡 2、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顺口溜: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中国位于亚洲。 3、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大西洋呈“S”形、印度洋、北冰洋(面积最小、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 4、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面积最大的岛屿是北美洲的格陵兰岛,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 5、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南极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都是南极洲。 6、牢记大洲的分界在图上的位置:亚欧的分界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非的分界是苏伊士运河;南、北美的分界是巴拿马运河;亚、北美的分界是白令海峡;(见P30亚洲与欧洲、非洲的分界,课本后面的世界地形图) 7、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 大陆漂移假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板块的运动可以分为张裂和碰撞挤压两种运动。 8、世界上的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最大)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1、中东地处亚洲,欧洲和非洲之间,濒临地中海、红海、 阿拉伯海里海、黑海,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所产石油绝大部分通过海洋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中东的主要产油国有: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老伯联合酋长国,伊朗,伊拉克。 2、波斯湾的石油运往西欧的最短路线是经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 3、中东的水资源很匮乏,所以有关河流、湖泊水资源的分配和争夺,成为中东地区的又一 焦点。 4、中东的人种主要是白种人,最多的居民是阿拉伯人,大多信仰伊斯兰教,少数居民信仰 基督教,犹太教和其他宗教。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尊为圣城的是耶路撒冷。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默罕默德的诞生地,被伊斯兰教尊为圣城。 5、中东问题的关键是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阿以冲突的焦点在巴勒斯坦地区 美国 1、美国的地形分为三个南北纵裂带:西部是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 部为低缓的高地。科迪勒拉山系是世界上最大山系。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2、五大淡水湖: 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安大略湖,伊利湖,五大湖是世界最大 的淡水湖群,通过圣劳伦斯河注入大西洋。苏必利尔湖为面积最大的淡水湖。密歇根湖全在美国境内。世界河流按长度排列:尼罗河、亚马孙河、长江、密西西比河。 3、印第安人是美国土著居民,各国移民在美国形成了美利坚民族,美国全称美利坚合众国, 国旗为星条旗。美国领土包括本土的48个州、一个特区和海外的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

2017初中地理结业试题

初中学业考试试卷地理试题(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 ] 1、下图A 、B 、C 、D 四地中,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是。 [ ] 2、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 )。 A.0°经线 B.0°纬线 C.20°W ,160°E D.20°E ,160°W [ ] 3、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A.巴拿马运河 B.伊士运河 C.乌拉尔山 D.京杭运河 [ ] 4、纵贯南北美洲的山系 A.喜马拉雅山系 B.阿尔卑斯山系 C.科迪勒拉山系 D.阿特拉斯山系 [ ] 5、若一个城市面积是2000平方千米,人口有500万,这个城市的人口密度是 A.25人/平方千米 B.250人/平方千米 C.2500人/平方千米 D.25000人/平方千米 [ ] 6、我国黄土高原上的传统民居有 A.窑洞 B.吊脚楼 C.竹楼 D.蒙古包 [ ] 7、下列描述中表示天气的是 A.冬暖夏凉 B.风和日丽 C.四季如春 D.终年干旱 [ ] 8、在卫星云图中白色表示 A.海洋 B.陆地 C.云雨区 D.国界线 [ ] 9、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A.贝加尔湖 B.死海 C.里海 D.比利尔湖 [ ] 10、玉米的原产地 A.巴西 B.墨西哥 C.澳大利亚 D.美国 [ ] 11、马六甲海峡沟通了 A.太平洋和大西洋 B.大西洋和印度洋 C.太平洋和印度洋 D.太平洋和北冰洋 [ ] 12、位于地中海沿岸,节水农业取得令人瞩目的国家 A.埃及 B.土耳其 C.沙特阿拉伯 D.以色列 [ ] 13、联合国总部设在 A.巴黎 B.日瓦 C.洛桑 D.纽约 [ ] 14、南极洲代表性的动物有 A.企鹅 B.鸸鹋 C.北极熊 D.斑马 [ ] 15、世界上长绒棉产量最多的国家 A.法国 B.美国 C.巴西 D.埃及 [ ] 16、俄罗斯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 A.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极地气候 [ ] 17、法国的电能主要来自 A.水能发电 B.风力发电 C.核能发电 D.煤炭发电 [ ] 18、有“硅谷”之称的电子工业中心位于 A.休斯敦附近 B.芝加哥附近 C.洛杉矶附近 D.圣弗朗西斯科附近 [ ] 19、巴西产量居世界首位的农产品是 A.蔗糖、香蕉、剑麻 B.咖啡、可可、剑麻 C.小麦、玉米、大豆 D.柑橘、香蕉、棉花 [ ] 20、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是 A.阿根廷 B.新西兰 C.澳大利亚 D.巴西 [ ] 21、我国人口的基本政策是 A.逐渐增加人口 B.大杂居,小聚居 C.实行计划生育 D.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 ] 22、下列山脉中,属于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的是 A.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 B.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40° 30° 50° 60° · A A 60° 50° 10° 0° · B B 10° 20° 30° 20° · C C 140° 160° 40° 50° · D D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 (2)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地理试卷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7年9月6日19点53分,太阳爆发超级大耀斑。据此完成1-2题。 1.该太阳活动会导致 A.地表温度明显升高B.大气电离层收到扰动 C.水循环动力减弱D.大气你辐射作用增强 2.该天阳活动爆发之后数天,是观看和拍摄极光的最佳时机,较佳的观看地点是A.赤道附近B.北冰洋沿 C.青藏高原D.撒哈拉沙漠 印尼巴厘岛阿贡火山于当地时间2017年11月21日下午5点5分爆发,28日喷发的火山灰柱最高达4000米。据此完成3-4题。 3.火山爆发的岩浆主要来自 A.岩石圈B.地壳C.软流层D.地核 4.阿贡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多日弥漫于空中,会导致该地区 A.太阳辐射增强B.白天气温明显升高 C.昼夜温差增大D.大气反射作用增强 5.图1为某地地貌景观图,其地貌类型为 A.流水地貌 B.风力地貌 C.山岳地貌 D.海岸地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