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牡丹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汤显祖创作】
汤显祖早年创作以诗文为主,反对后七 子。诗文集有《玉茗堂全集》等。
戏剧方面:最早的作品为万历初年所写 的《紫箫记》,未完,后于万历15年改编为 《紫钗记》。其余三剧为《牡丹亭》、《邯郸 记》、《南柯记》,均作于辞官以后的晚年。 合称《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
汤显祖作品及汤氏家谱
【步步娇】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 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 人半面,迤逗的彩云遍。(行介)步香 闺怎便把全身现!
• 大意是说,春天的“游丝”,触动了少女的“情丝”。 丽娘对镜梳妆,自然之美与人面之美同时展现于菱花 镜中,可谓人面桃花相映红,如此美貌,连丽娘自己 都看呆了,那偏在一边的发髻,更增添了少女的娇 媚——这美丽怎能只养在深闺人未识?这美丽怎能全 现于世人?少女矛盾的心态。
汤 显 祖
汤显祖 (1550—1611)
字义仍,号若士,又号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
与西方莎士比亚(1564—1617)大致同时。
(日)青木正儿:“东西曲坛伟人, 同出其时,亦一奇也。”
汤显祖21岁中举,28岁进京赴考时已经是名 闻天下的才子。由于不受权相张居正笼络,直到 张死后的34岁(万历11年,1583)才中进士。
第二支曲,写杜丽娘对镜试妆,准备 游园。本曲首二句是承上曲末句而来的。 本曲写出了一个娇滴滴的少女在春光的招 引下含情脉脉的微妙而矛盾的心理。娇羞 之情,溢于言表。——迎春曲,写出少女对
春光的向往、矜持和自我欣赏。
【醉扶归】(旦)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 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 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 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至情”理论】
1. 宏观上,世界是有情的世界,人生 而有情。
2. 程度上,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 至情
3. 途径上,最有效的感悟方式——戏 曲
• 汤显祖《牡丹亭·题词》: “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
所起,一往情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 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 也。”
汤显祖墓
《牡丹亭》写杜丽娘为情而死,揭露了 在明代封建专制主义的重压下,青年女性被 摧残的事实;为情而生,则表达了青年要求 个性解放,争取爱情自由和婚姻自主的强烈 呼声。
课文选自《牡丹亭》第十出《惊梦》, 通过杜丽娘力图冲破封建礼教牢笼的强烈愿 望和对自由爱情的热烈追求,表达了以“情” 反“理”的主题,杜丽娘是“至情”的化身。
《牡丹亭》共五十五出。
生:柳梦梅,旦:杜丽娘
• 剧中“柳”和“梅”都是爱情的象征, “柳”又代指 柳梦梅,“梅”又代指杜丽娘。
• 上本:“梅”梦“柳”——杜丽娘由生到死(因情而 死);
• 下本:“柳”梦“梅”——杜丽娘由死到生(因情而 生)
【故事原型】
作者题词:
“传杜太守事者,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 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为更而演之。至于杜 守收拷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拷谈生也。”
生:小生 老生 武生 旦:花旦 刀马旦 老旦 青衣 净:花脸 末:年纪较大男性 丑:丑角 文丑 武丑
• 3、音乐体制:
传奇每出不限只用一个宫调,并可以换 韵。明末清初流行昆腔新声演唱。
• 总体特点:
较之以前的南戏、杂剧,明清传奇剧—— 篇幅 宏大、题材广阔、情节曲折、形式自由、角色细致、人 物丰满、曲调优美、词采丰富,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 进步与成熟。
《鸣凤记》
• 作者佚名,或谓王世贞及其门人所作。作品写嘉靖时奸相严嵩杀害忠 臣夏言、曾铣。杨继盛上书直谏,痛斥严嵩十大罪,惨遭杀戮。董传 策、吴时中、张鹤楼等联名劾奏,遭严刑拷打,发配充军。郭希颜以 “不剪奸雄死不休”的决心向朝廷陈言极谏,再遭严嵩毒手。最后, 邹应龙、孙丕扬、林润等人历经曲折,终于斗倒严嵩,清算了严党罪 恶 。作者把他们反对严嵩前仆后继的斗争精神称为“双忠八义”, “朝阳丹凤一齐鸣”。在严嵩之子世蕃伏诛不久,就把震动朝野的政 治斗争搬上舞台,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白先勇策划的《青春版牡丹亭》,片长2小时46分左右
苏州昆剧院俞玖林、沈丰英分饰柳梦梅、杜丽娘
《牡丹亭·游园》视频放映
《游园》鉴赏
《游园》是《牡丹亭》中 的一出重戏。从情节看,“游园” 是杜丽娘冲破礼教牢笼的第一个实 际行动,是杜丽娘由生到死的关键。
如果没有“游园”,杜丽娘就不会 受到美好春光的强烈刺激,也就不 会做那样离奇的梦,不会有“寻 梦”、“写真”、“诘病”、“闹 殇”等一系列的戏剧情节。
万历19年(1591),上《论辅臣科臣疏》被 贬广东徐闻典史,后调浙江遂昌知县,终因愤世 嫉俗、抨击朝政被罢免。
【哲学思想】
1、“王学左派”的影响 其老师为罗汝芳,罗是王学左派重要人
物泰州学派之祖王艮的三传弟子。王艮提出 了“日用良知说”,以百姓为主体,强调 “安身立本”、“明哲保身”。
2、李贽“童心说”的影响 李贽亦为“王学左派”
强烈的极不协调的对比中,使杜丽娘不禁从 心底发出感叹:“天哪,这么美丽的春光,这 么迷人的景色,叫人怎么样才能不辜负于它呢? 偌大的乾坤,那赏心乐事会落在谁家的院里 呢?”由于父母的严厉管教和封建礼教的束缚, 使她不能“早成佳偶,诚为虚度青春”,因此, 在她看来,良辰美景应是虚设,“锦屏人忒看 的这韶光贱!”
牡丹亭小型张(1984年)
【商调引子】【绕地游】(旦上)梦回 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 (贴) 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 情似去年?
• 大意是说:莺声燕语把我从梦中唤醒。外面是一片令人 眼花缭乱的春光。可惜我只能生活在这与世隔绝的小庭 深院之中,每日面对的是香炉内的袅袅香烟,和那令人 心烦的绣花线——为什么今年比去年的春天更牵动人的 情怀呢!
《浣纱记》
• 作者梁辰鱼,字伯龙,号少白,江苏昆山人。作品借春秋时吴、越 争霸的故事表达对国家兴盛和衰亡的思考。吴王夫差率军打败越国, 将越王勾践夫妇和大臣范蠡带到吴国充当人质。勾践被俘后,忍辱 负重 ,听从范蠡的建议,定计将范蠡的恋人浣纱女西施,进献给 吴王,用女色来消磨他的意志,离间吴国君臣。吴王果然为西施的 美貌所迷惑,废弛国政,杀害忠良。三年后勾践被放回越国,卧薪 尝胆,终于击败吴国,夫差自杀。范蠡功成名退,携西施泛舟而去, 去过隐士生活。
三大传奇剧
• 标志明代传奇剧成熟的是中叶“三大传奇剧”的出现: • 李开先《宝剑记》:忠奸剧 • 梁辰鱼《浣纱记》:历史剧 • 无名氏《鸣凤记》:时事剧
《宝剑记》
• 作者李开先,字伯华,号中麓,山东章丘人,明代著名的诗人、学 者。作品取材于中国白话小说名著《水浒传》而有所改动。林冲参 奏高俅而被高陷害,刺配沧州,最后逼上梁山。高俅子谋占林妻张 贞娘,贞娘出逃,在白云庵出家。梁山英雄攻打京城,朝廷将高俅 父子送梁山军前处死,并招安梁山军。
李仲文事
晋时武都太守李仲文年仅十八之女不幸夭亡, 葬于郡城北。后张世之为太守,其子梦李女前来相 就。仲文“发棺示之,女体已生肉,颜姿如故”。 (《太平广记》卷三一九引《法苑珠林》)
冯孝将事
东晋时广州太守冯孝将之子,夜梦一女子,年十 八九,自谓太守北海徐元方之女,不幸为鬼所杀,现许 更生,应为冯子之妻。于是相从数日,约期开棺,见女 尸完好如故,复活后结为夫妇,生二男一女。(《太平 广记》卷二七六引《幽明录》)
昆腔新声的影响
• 1、明末清初的传奇剧昆腔一统天下; • 2、影响了被称为“国粹”的京剧的产生; • 3、昆曲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中国古典戏曲的
“活化石”。
• 昆曲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述遗产 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2006年5月20日,昆曲经国务院批准 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杜丽娘个性发展在剧中有两个契机:
第七出《闺塾》——爱情的觉醒;第十出《惊 梦》——青春的觉醒。《惊梦》一出由两部分 组成,前半出称“游园”,后半出称“惊梦”。 此选前半出。
青春版牡丹亭
伍:《牡丹亭·游园》的舞台感知
• 白先勇(1937年7月11日~),广西临桂人,回族, 当代著名作家,居台湾。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 子。2004年,白先勇号召两岸三地的艺术人才,把 《牡丹亭》改编为青春版,重现在舞台上,在文化 界引起了极大的震撼。三年以来,青春版《牡丹亭》 已在大陆、港、澳、台和美国等演出超过一百场, 男女主角成为众多年轻观众的偶像。
谈生事
汉代谈生年四十无妻,夜有美女相就,但戒三 年内不得以火相照。两年后,谈生不能忍,窃以灯火 照之,见“其腰已上,生肉如人,腰下但有枯骨”。 美女遂离谈生而去,赠珠袍一件。后谈生持袍卖与睢 阳王府,王识为其女之物,收拷谈生,谈生遂以实告。 (《太平广记》卷三一六引《列异传》)
相传江西大庾(今大余县)的杜丽娘墓与 汤显祖创作依据的牡丹亭
【皂罗袍】写杜丽娘步入后园,大自然 灿烂绚丽把杜丽娘吸引了。杜丽娘情不自禁 唱出了自己的心曲。这支曲子是作者惊才绝 艳之作,历来传唱不衰。
此曲曾让林黛玉神魂颠倒。 “姹紫嫣红”— —绚烂的百花是如此生机盎然,“断井颓垣”—— 冷清的院落是如此破败荒凉,二者形成了鲜明对比, 恰如深闺小院对杜丽娘的圈禁。
• “梦回”既是梦醒,也是心醒,“乱”是对 烂漫春光的形象概括,也是少女之春心的砰 然萌动。
这是游园之前第一曲。这支曲子写杜 丽娘对春的关切之情。三春季节,春色撩 人,杜丽娘因春感怀。杜丽娘对春天的关 情,也是对自己青春的关情。
——思春曲,唱出了少女的苦闷与彷徨。
《乌夜啼》一词继续写“春情”的烦乱。 宾白得体,起过渡说明的作用,既写情态又写 心情,产生了很好的戏剧效果。抒写杜丽娘的 情怀,集中在一个“闷”字上。虽说“无端”, 其实“闷”是由伤春引起的,要排遣就得“借 春看”。因此,她吩咐春香,取来衣服,准备 起程。
“生、旦、净、末、丑”
• 中国戏曲中人物角色的行当分类,按传统习惯,有“生、旦、净、丑” 和“生、旦、净、末、丑”两种分法,近代以来,不少剧种的“末” 已逐渐归入“生”,通常把“生、旦、净、丑”作为行当的四种基本 类型。每个行当又有若干分支,各有其基本固定的扮演人物和表演特 色。其中,“旦”是女角色的统称;“生”、“净” 是男角色; “丑”中除有时兼扮丑旦和老旦外,大都是男角色。
这一曲写杜丽娘对自己美貌的赞赏, 充分写出了她由自我觉醒到自我热爱,体 现了主人公对自己青春年华的珍爱,流露 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是下面感春伤怀 的重要心理基础。
——伤春曲,女主人公感叹美貌无人欣赏,青 春将逝的悲伤。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 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 事谁家院!……(合)朝飞暮卷,云霞翠 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 看的这韶光贱!
明清传奇剧简说
• 【传奇剧体制】 • 1、演出单位:
出,并有简单标目,剧本一般分上、 下两本,通常有四、五十出。
• 2、演出体制:
(1)角色行当——生、旦、净、末、丑等,分工细 致;
(2)副末开场; (3)生旦报家门; (5)各种角色都可以唱,可独唱、对唱、轮唱和合
唱; (4)舞台动作、效果等称“介”而不称“科”。
汤显祖 《牡丹亭·游园》
一、了解汤显祖其人;理解汤显祖的“至情” 论和《牡丹亭》“以情反理”的主题 二、了解明清传奇剧的特点 三、把握 《游园》语言特色及杜丽娘形象。
明清传奇剧
• 元末明初,南戏吸收了杂剧等艺术形式与曲牌,加以融合,创造了 “南北合套”的形态,并在成套曲牌连接方面形成一定的规律,从而 确立了一种曲牌体的戏曲体制,这就是明清传奇剧。明清传奇剧影响 较大的声腔为“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 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弋阳腔”和“昆山腔”,最大特点是“水磨调”: “清柔而婉折,一字之长,延至数息。”“昆山腔”发展为后来的昆 曲,对后世影响很大。
的重要人物,他强调“童心 自出”。
汤与李贽相识,倾慕其 《焚名真 可,字达观,号紫柏,吴江人。与莲池、憨山、 蕅(ǒu)益并称“晚明四大高僧”。紫柏与李 贽同为晚明反传统、反礼教的斗士,被称 “一雄一杰”,“两大教主”。
另外,汤与将李贽“童心说”运用于文学 创作的“公安三袁”之首的袁宏道亦有来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