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学专业英语

材料学专业英语
材料学专业英语

加工方法Manufacturing Method 拉力强度Tensile Strength 机械性能Mechanical Properites 低碳钢或铁基层金属Iron & Low Carbon as Base Metal 镀镍Nickel Plated 镀黄铜Brass Plated 马氏铁体淬火Marquenching 退火Annealing 淬火Quenching

高温回火High Temperature Tempering 应力退火温度Stress –relieving Annealing Temperature 晶粒取向(Grain-Oriented)及非晶粒取向(Non-Oriented硬磁材料Hard Magnetic Material

表面处理Surface Finish硬度Hardness 电镀方法Plating type 锌镀层质量Zinc Coating Mass

表面处理Surface Treatment拉伸应变Stretcher Strains焊接Welding 防止生锈Rust Protection 硬度及拉力Hardness & Tensile strength test 连续铸造法Continuous casting process

珠光体Pearlite 单相金属Single Phase Metal Ferrite

渗碳体Cementitle奥氏体Austenite软磁Soft Magnetic硬磁Hard Magnetic

疲劳测试Impact Test热膨胀系数Coefficient of thermal expansion比重Specific gravity

化学性能Chemical Properties物理性能Physical Properties 再结晶Recrystallization

硬化Work Hardening包晶反应Peritectic Reaction包晶合金Peritectic Alloy 共晶Eutectic

临界温度Critical temperature 自由度Degree of freedom相律Phase Rule

金属间化物Intermetallic compound 固熔体Solid solution 置换型固熔体Substitutional type solid solution 米勒指数Mill's Index晶体结构Crystal structure金属与合金Metal and Alloy

金属特性Special metallic featuresStrength抗腐蚀及耐用Corrosion & resistance durability

强度Strengthen 无机非金属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 燃料电池fuel cell

新能源new energy resources

材料科学专业学术翻译必备词汇材料科学专业学术翻译必备词汇

编号中文英文

1 合金alloy

2 材料

material

3 复合材料properties

4 制备preparation

5 强度strength

6 力学mechanical

7 力学性能mechanical

8 复合composite

9 薄膜films

10 基体matrix

11 增强reinforced

12 非晶amorphous 13 基复合材料

composites

14 纤维fiber

15 纳米

nanometer

16 金属metal

17 合成

synthesis

18 界面

interface

19 颗粒

particles

20 法制备

prepared

21 尺寸size

22 形状shape

23 烧结

sintering

24 磁性

magnetic

25 断裂

fracture

26 聚合物

polymer

27 衍射

diffraction

28 记忆

memory

29 陶瓷

ceramic

30 磨损wear

31 表征

characterizatio

n

32 拉伸tensile

33 形状记忆

memory

34 摩擦

friction

35 碳纤维

carbon

36 粉末

powder

37 溶胶

sol-gel

38 凝胶

sol-gel

39 应变strain

40 性能研究

properties

41 晶粒grain

42 粒径size

43 硬度

hardness

44 粒子

particles

45 涂层

coating

46 氧化

oxidation

47 疲劳

fatigue

48 组织

microstructure

49 石墨graphite

50 机械mechanical

51 相变phase

52 冲击

impact

53 形貌morphology 54 有机organic

55 损伤damage

56 有限finite

57 粉体powder

58 无机inorganic

59 电化学electrochemica l

60 梯度gradient

61 多孔porous

62 树脂resin

63 扫描电镜sem

64 晶化crystallization 65 记忆合金memory

66 玻璃glass

67 退火annealing

68 非晶态amorphous

69 溶胶-凝胶sol-gel

70 蒙脱土montmorillonit e

71 样品samples 72 粒度size

73 耐磨wear

74 韧性

toughness

75 介电

dielectric

76 颗粒增强

reinforced

77 溅射

sputtering

78 环氧树脂

epoxy

79 纳米tio tio

80 掺杂doped

81 拉伸强度

strength

82 阻尼

damping

83 微观结构

microstructure

84 合金化

alloying

85 制备方法

preparation

86 沉积

deposition

87 透射电镜

tem

88 模量

modulus

89 水热

hydrothermal

90 磨损性

wear

91 凝固

solidification

92 贮氢

hydrogen

93 磨损性能

wear

94 球磨

milling

95 分数

fraction

96 剪切shear

97 氧化物

oxide

98 直径

diameter

99 蠕变creep

100弹性模量

modulus

留纞銅雀樓

12:53:02

101储氢

hydrogen

102压电

piezoelectric

103电阻

resistivity

104纤维增强

composites

105纳米复合材

料preparation

106制备出

prepared

107磁性能

magnetic

108导电

conductive

109晶粒尺寸

size

110弯曲

bending

111光催化tio

112非晶合金

amorphous

113铝基复合材

料composites

114金刚石

diamond

115沉淀

precipitation

116分散

dispersion

117电阻率

resistivity

118显微组织

microstructure

119sic复合材料

sic

120硬质合金

cemented

121摩擦系数

friction

122吸波

absorbing

123杂化

hybrid

124模板

template

125催化剂

catalyst

126塑性

plastic

127晶体

crystal

128sic颗粒sic

129功能材料

materials

130铝合金

alloy

131表面积

surface

132填充filled

133电导率

conductivity

134控溅射

sputtering

135金属基复合

材料

composites

136磁控溅射

sputtering

137结晶

crystallization

138磁控

magnetron

139均匀

uniform

140弯曲强度strength

141纳米碳carbon

142偶联coupling

143电化学性能electrochemica l

144及性能properties

145al复合材料composite

146高分子polymer

147本构constitutive 148晶格lattice 149编织braided

150断裂韧性toughness

151尼龙nylon 152摩擦磨损性friction

153耐磨性wear

154摩擦学tribological 155共晶eutectic

156聚丙烯polypropylene 157半导体semiconductor 158偶联剂coupling

159泡沫foam 160前驱precursor

161高温合金superalloy

162显微结构microstructure 163氧化铝

alumina

164扫描电子显

微镜sem

165时效aging

166熔体melt

167凝胶法

sol-gel

168橡胶

rubber

169微结构

microstructure

170铸造

casting

171铝基

aluminum

172抗拉强度

strength

173导热

thermal

174透射电子显

微镜tem

175插层

intercalation

176冲击强度

impact

177超导

superconducti

ng

178记忆效应

memory

179固化

curing

180晶须

whisker

181溶胶-凝胶法

制sol-gel

182催化

catalytic

183导电性

conductivity

184环氧epoxy

185晶界grain

186前驱体

precursor

187机械性能

mechanical

188抗弯

strength

189粘度

viscosity

190热力学

thermodynami

c

191溶胶-凝胶法

制备sol-gel

192块体bulk

193抗弯强度

strength

194粘土clay

195微观组织

microstructure

196孔径pore

197玻璃纤维

glass

198压缩

compression

199摩擦磨损

wear

200马氏体

martensitic

留纞銅雀樓

12:53:57

201制得

prepared

202复合材料性

能composites

203气氛

atmosphere

204制备工艺

preparation

205平均粒径

size

206衬底

substrate

207相组成

phase

208表面处理

surface

209杂化材料

hybrid

210材料中

materials

211断口

fracture

212增强复合材

料composites

213马氏体相变

transformation

214球形

spherical

215混杂

hybrid

216聚氨酯

polyurethane

217纳米材料

nanometer

218位错

dislocation

219纳米粒子

particles

220表面形貌

surface

221试样

samples

222电学

properties

223有序

ordered

224电压

voltage

225析出phase

226拉伸性

tensile

227大块bulk

228立方cubic

229聚苯胺

polyaniline

230抗氧化性oxidation

231增韧toughening 232物相phase 233表面改性modification 234拉伸性能tensile

235相结构phase

236优异excellent

237介电常数dielectric

238铁电ferroelectric 239复合材料力学性能composites 240碳化硅sic 241共混

blends

242炭纤维carbon

243复合材料层composite

244挤压extrusion

245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

246阵列arrays 247高分子材料polymer

248应变率strain

249短纤维

fiber

250摩擦学性能tribological 251浸渗infiltration

252阻尼性能damping 253室温下

room

254复合材料层

合板

composite

255剪切强度

strength

256流变

rheological

257磨损率

wear

258化学气相沉

积deposition

259热膨胀

thermal

260屏蔽

shielding

261发光

luminescence

262功能梯度

functionally

263层合板

laminates

264器件

devices

265铁氧体

ferrite

266刚度

stiffness

267介电性能

dielectric

268xrd分析

xrd

269锐钛矿

anatase

270炭黑

carbon

271热应力

thermal

272材料性能

properties

273溶胶-凝胶法

sol-gel

274单向

unidirectional

275衍射仪xrd

276吸氢

hydrogen

277水泥

cement

278退火温度

annealing

279粉末冶金

powder

280溶胶凝胶

sol-gel

281熔融melt

282钛酸

titanate

283磁合金

magnetic

284脆性brittle

285金属间化合

intermetallic

286非晶态合金

amorphous

287超细

ultrafine

288羟基磷灰石

hydroxyapatite

289各向异性

anisotropy

290镀层

coating

291颗粒尺寸

size

292拉曼raman

293新材料

materials

294tic颗粒tic

295孔隙率

porosity

296制备技术

preparation

297屈服强度

strength

298金红石

rutile

299采用溶胶-凝

胶sol-gel

300电容量

capacity

301热电

thermoelectric

302抗菌

antibacterial

303聚酰亚胺

polyimide

304二氧化硅

silica

305放电容量

capacity

306层板

laminates

307微球

microspheres

308熔点

melting

309屈曲

buckling

310包覆

coated

311致密化

densification

312磁化强度

magnetization

313疲劳寿命

fatigue

314本构关系

constitutive

315组织结构

microstructure

316综合性能

properties

317热塑性

thermoplastic

318形核

nucleation

319复合粒子

composite

320材料制备preparation 321晶化过程crystallization 322层间interlaminar 323陶瓷基ceramic

324多晶polycrystalline 325纳米结构nanostructures 326纳米复合composite

327热导率conductivity 328空心

hollow

329致密度density

330x射线衍射仪xrd

331层状layered

332矫顽力coercivity

333纳米粉体powder

334界面结合interface

335超导体superconducto r

336衍射分析diffraction

337纳米粉powders

338磨损机理wear

339泡沫铝aluminum

340进行表征characterized 341梯度功能

gradient

342耐磨性能

wear

343平均粒

particle

344聚苯乙烯

polystyrene

345陶瓷基复合

材料

composites

346陶瓷材料

ceramics

347石墨化

graphitization

348摩擦材料

friction

349熔化

melting

350多层

multilayer

留纞銅雀樓

12:55:33

351及其性能

properties

352酚醛树脂

resin

353电沉积

electrodepositi

on

354分散剂

dispersant

355相图phase

356复合材料界

面interface

357壳聚糖

chitosan

358抗氧化性能

oxidation

359钙钛矿

perovskite

360分层

delamination

361热循环

thermal

362氢量

hydrogen

363蒙脱石

montmorillonit

e

364接枝

grafting

365导率

conductivity

366放氢

hydrogen

367微粒

particles

368伸长率

elongation

369延伸率

elongation

370烧结工艺

sintering

371层合

laminated

372纳米级

nanometer

373莫来石

mullite

374磁导率

permeability

375填料filler

376热电材料

thermoelectric

377射线衍射

ray

378铸造法

casting

379粒度分布

size

380原子力afm

381共沉淀

coprecipitation

382水解

hydrolysis

383抗热

thermal

384高能球ball

385干摩擦

friction

386聚合物基

polymer

387疲劳裂纹

fatigue

388分散性

dispersion

389硅烷silane

390弛豫

relaxation

391物理性能

properties

392晶相phase

393饱和磁化强

magnetization

394凝固过程

solidification

395共聚物

copolymer

396光致发光

photoluminesc

ence

397薄膜材料

films

398导热系数

conductivity

399居里curie

400第二相

phase

401复合材料制

备composites

402多孔材料

porous

403水热法

hydrothermal

404原子力显微

镜afm

405压电复合材料piezoelectric 406尼龙6 nylon

407高能球磨milling

408显微硬度microhardness 409基片substrate

410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 y

411直径为diameter

412织构texture

413氮化

nitride

414热性能properties

415磁致伸缩magnetostricti on

416成核nucleation

417老化aging 418细化grain 419压电材料piezoelectric 420纳米晶amorphous 421si合金si 422复合镀层composite

423缠绕winding

424抗氧化oxidation

425表观apparent

426环氧复合材料epoxy 427甲基

methyl

428聚乙烯

polyethylene

429复合膜

composite

430表面修饰

surface

431大块非晶

amorphous

432结构材料

materials

433表面能

surface

434材料表面

surface

435疲劳性能

fatigue

436粘弹性

viscoelastic

437基体合金

alloy

438单相phase

439梯度材料

material

440六方

hexagonal

441四方

tetragonal

442蜂窝

honeycomb

443阳极氧化

anodic

444塑料

plastics

445超塑性

superplastic

446sem观察

sem

447烧蚀

ablation

448复合薄膜

films

449树脂基

resin

450高聚物

polymer

451气相vapor

452电子能谱

xps

453硅烷偶联

coupling

454团聚

particles

455基底

substrate

456断口形貌

fracture

457抗压强度

strength

458储能

storage

459松弛

relaxation

460拉曼光谱

raman

461孔率

porosity

462沸石

zeolite

463熔炼

melting

464磁体

magnet

465sem分析

sem

466润湿性

wettability

467电磁屏蔽

shielding

468升温

heating

469致密dense

470沉淀法

precipitation

471差热分析

dta

472成功制备

prepared

473复合体系

composites

474浸渍

impregnation

475力学行为

behavior

476复合粉体

powders

477沥青pitch

478磁电阻

magnetoresist

ance

479导电性能

conductivity

480光电子能谱

xps

481材料力学

mechanical

482夹层

sandwich

483玻璃化

glass

484衬底上

substrates

485原位复合材

料composites

486智能材料

materials

487碳化物

carbide

488复相

composite

489氧化锆

zirconia

490基体材料

matrix

491渗透

infiltration

492退火处理

annealing

493磨粒wear

494氧化行为oxidation

495细小fine 496基合金

alloy

497粒径分布size

498润滑lubrication

499定向凝固solidification 500晶格常数lattice

留纞銅雀樓

12:56:20

501晶粒度size 502颗粒表面surface

503吸收峰absorption

504磨损特性wear

505水热合成hydrothermal 506薄膜表面films

507性质研究properties

508试件specimen

509结晶度crystallinity 510聚四氟乙烯ptfe

511硅烷偶联剂silane

512碳化carbide

513试验机tester

514结合强度bonding 515薄膜结构

films

516晶型

crystal

517介电损耗

dielectric

518复合涂层

coating

519压电陶瓷

piezoelectric

520磨损量

wear

521组织与性能

microstructure

522合成法

synthesis

523烧结过程

sintering

524金属材料

materials

525引发剂

initiator

526有机蒙脱土

montmorillonit

e

527水热法制

hydrothermal

528再结晶

recrystallizatio

n

529沉积速率

deposition

530非晶相

amorphous

531尖端tip

532淬火

quenching

533亚稳

metastable

534穆斯

mossbauer

535穆斯堡尔

mossbauer

536偏析

segregation

537种材料

materials

538先驱

precursor

539物性

properties

540石墨化度

graphitization

541中空

hollow

542弥散

particles

543淀粉starch

544水热法制备

hydrothermal

545涂料

coating

546复合粉末

powder

547晶粒长大

grain

548sem等sem

549复合材料组

microstructure

550界面结构

interface

551煅烧

calcined

552共混物

blends

553结晶行为

crystallization

554混杂复合材

料hybrid

555laves相

laves

556摩擦因数

friction

557钛基

titanium

558磁性材料

magnetic

559制备纳米

nanometer

560界面上

interface

561晶粒大小

size

562阻尼材料

damping

563热分析

thermal

564复合材料层

板laminates

565二氧化钛

titanium

566沉积法

deposition

567光催化剂

tio

568余辉

afterglow

569断裂行为

fracture

570颗粒大小

size

571合金组织

alloy

572非晶形成

amorphous

573杨氏模量

modulus

574前驱物

precursor

575过冷alloy

576尖晶石

spinel

577化学镀

electroless

578溶胶凝胶法

制备sol-gel

579本构方程

constitutive

580磁学magnetic

581气氛下atmosphere 582钛合金titanium

583微粉powder

584压电性piezoelectric 585晶须sic 586应力应变strain

587石英quartz 588热电性thermoelectric 589相转变phase

590合成方法synthesis

591热学thermal

592气孔率porosity

593永磁magnetic

594流变性能rheological 595压痕indentation 596热压烧结sintering

597正硅酸乙酯teos

598点阵lattice 599梯度功能材料fgm

600带材tapes 601磨粒磨损wear

602碳含量carbon

603仿生biomimetic 604快速凝固

solidification

605预制

preform

606差示dsc

607发泡

foaming

608疲劳损伤

fatigue

609尺度size

610镍基高温合

金superalloy

611透过率

transmittance

612溅射法制

sputtering

613结构表征

characterizatio

n

614差示扫描

dsc

615通过sem

sem

616水泥基

cement

617木材wood

618分析tem

619量热

calorimetry

620复合物

composites

621铁电薄膜

ferroelectric

622共混体系

blends

623先驱体

precursor

624晶态

crystalline

625冲击性能

impact

626离心

centrifugal

627断裂伸长率

elongation

628有机-无机

organic-inorga

nic

629块状bulk

630相沉淀

precipitation

631织物fabric

632因数

coefficient

633合成与表征

synthesis

634缺口notch

635靶材target

636弹性体

elastomer

637金属氧化物

oxide

638均匀化

homogenizatio

n

639吸收光谱

absorption

640磨损行为

wear

641高岭土

kaolin

642功能梯度材

料fgm

643滞后

hysteresis

644气凝胶

aerogel

645记忆性

memory

646磁流体

magnetic

647铁磁

ferromagnetic

648合金成分

alloy

649微米

micron

650蠕变性能

creep

留纞銅雀樓

12:56:46

651聚氯乙烯

pvc

652湮没

annihilation

653断裂力学

fracture

654滑移slip

655差示扫描量

热dsc

656等温结晶

crystallization

657树脂基复合

材料

composite

658阳极

anodic

659退火后

annealing

660发光性

properties

661木粉wood

662交联

crosslinking

663过渡金属

transition

664无定形

amorphous

665拉伸试验

tensile

666溅射法

sputtering

667硅橡胶

rubber

668明胶

gelatin

669生物相容性

biocompatibilit

y

670界面处interface

671陶瓷复合材料composite 672共沉淀法制coprecipitation 673本构模型constitutive 674合金材料alloy

675磁矩magnetic

676隐身stealth

677比强度strength

678改性研究modification 679采用粉末powder

680晶粒细化grain

681抗磨wear 682元合金alloy

683剪切变形shear

684高温超导superconducti ng

685金红石型rutile

686晶化行为crystallization 687催化性能catalytic

688热挤压extrusion

689微观microstructure 690tem观察tem

691缺口冲击impact 692生物材料

biomaterials

693涂覆

coating

694纳米氧化

nanometer

695x射线光电

子能谱xps

696硅灰石

wollastonite

697摩擦条件

friction

698衍射峰

diffraction

699块体材料

bulk

700溶质solute

701冲击韧性

impact

702锐钛矿型

anatase

703凝固组织

microstructure

704磨损试验机

tester

705丙烯酸甲酯

pmma

706光谱raman

707减振

damping

708聚酯

polyester

709体材料

materials

710航空

aerospace

711光吸收

absorption

712韧化

toughening

713疲劳裂纹扩

展fatigue

714超塑

superplastic

715凝胶法制备

gel

716半导体材料

semiconductor

717剪应力

shear

718发光材料

luminescence

719凝胶法制

gel

720甲基丙烯酸

甲酯pmma

721硬质hard

722摩擦性能

friction

723电致变色

electrochromic

724超细粉

powder

725增强相

reinforced

726薄带

ribbons

727结构弛豫

relaxation

728光学材料

materials

729sic陶瓷sic

730纤维含量

fiber

731高阻尼

damping

732镍基nickel

733热导

thermal

734奥氏体

austenite

735单轴

uniaxial

736超导电性

superconducti

vity

737高温氧化

oxidation

738树脂基体

matrix

739含能

energetic

740粘着

adhesion

741穆斯堡尔谱

mossbauer

742脱层

delamination

743反射率

reflectivity

744单晶高温合

金superalloy

745粘结

bonded

746快淬

quenching

747熔融插层

intercalation

748外加

applied

749钙钛矿结构

perovskite

750减摩

friction

751复合氧化物

oxide

工程材料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钢的合金化基础 1、合金钢是如何分类的? 1) 按合金元素分类:低合金钢,含有合金元素总量低于5%;中合金钢,含有合金元素总量为510%;中高合金钢,含有合金元素总量高于10%。 2) 按冶金质量S、P含量分:普通钢,P≤0.04≤0.05%;优质钢,P、S均≤0.03%;高级优质钢,P、S均≤0.025%。 3) 按用途分类:结构钢、工具钢、特种钢 2、奥氏体稳定化,铁素体稳定化的元素有哪些? 奥氏体稳定化元素, 主要是、、、C、N、等 铁素体稳定化元素, 主要有、、W、V、、、、B、、等 3、钢中碳化物形成元素有哪些(强-弱),其形成碳化物的规律如何? 1) 碳化物形成元素:、、、V、、W、、、等(按形成的碳化物的稳定性程度由强到弱的次序排列) ,在钢中一部分固溶于基体相中,一部分形成合金渗碳体, 含量高时可形成新的合金碳化物。 2) 形成碳化物的规律 a) 合金渗碳体——与碳的亲和力小,大部分溶入α或γ中,少部分溶入3C中,置换3C中的而形成合金渗碳体()3C; 、W、少量时,也形成合金渗碳体 b) 合金碳化物——、W 、含量高时,形成M6C(24C 42C)23C6(21W2C6 2W21C6)合金碳化物 c) 特殊碳化物——、V 等与碳亲和力较强时 i. 当<0.59时,碳的直径小于间隙,不改变原金属点阵结构,形成简单点阵碳化物(间隙相)、M2C。 . 当>0.59时,碳的直径大于间隙,原金属点阵变形,形成复杂点阵碳化物。 ★4、钢的四种强化机制如何?实际提高钢强度的最有效方法是什么? 1) 固溶强化:溶质溶入基体中形成固溶体能够强化金属; 2) 晶界强化:晶格畸变产生应力场对位错运动起到阻碍达到强化,晶格越细,晶界越细,阻碍位错运动作用越大,从而提高强度; 3) 第二相强化:有沉淀强化和弥散强化,沉淀强化着眼于位错运动切过第二相粒子;弥散强化着眼于位错运动绕过第二相粒子; 4) 位错强化:位错密度越高则位错运动越容易发生相互交割形成割阶,引起位错缠结,因此造成位错运动困难,从而提高了钢强度。 有效方法:淬火+回火,钢淬火形成马氏体,马氏体中溶有过饱和C和元素,产生很强的固溶强化效应,马氏体形成时还产生高密度位错,位错强化效应很大;是形成许多极细小的取向不同的马氏体,产生细晶强化效应。因此淬火马氏体具有很高强度,但脆性很大,淬火后回火,马氏体中析出碳化物粒子,间隙固溶强化效应虽然大大减小,但产生很强的析出强化效应,由于基体上保持了淬火时细小晶粒,较高密度的位错及一定的固溶强化作用,所以回火马氏体仍具有很高强度,并且因间隙固溶引起的脆性减轻,韧性得到改善。 ★5、固溶强化、二次硬化、二次淬火、回火稳定性的含义。 1) 固溶强化:当溶质原子溶入基体金属形成固溶体能强化金属。 2) 二次硬化:在含、W、V较多的钢中, 回火后的硬度随回火温度的升高不是单调降低, 而是在某一温度后硬度反而增加, 并在某一温度(一般为550℃左右)达到峰值。这种在一定回火温度下硬度出现峰值的现象称为二次硬化 3) 二次淬火:通过某种回火之后,淬火钢的硬度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所升高,这种现象称为二次淬火。

材料学专业英语

加工方法拉力强度机械性能 低碳钢或铁基层金属& 镀镍镀黄铜 马氏铁体淬火退火淬火 高温回火应力退火温度– 晶粒取向()及非晶粒取向(硬磁材料 表面处理硬度电镀方法锌镀层质量 表面处理拉伸应变焊接防止生锈 硬度及拉力& 连续铸造法 珠光体单相金属 渗碳体奥氏体软磁硬磁 疲劳测试热膨胀系数比重 化学性能物理性能再结晶 硬化包晶反应包晶合金共晶 临界温度自由度相律 金属间化物固熔体置换型固熔体 米勒指数's 晶体结构金属与合金 金属特性抗腐蚀及耐用& 强度无机非金属燃料电池 新能源 材料科学专业学术翻译必备词汇材料科学专业学术翻译必备词汇编号中文英文 1 合金 2 材料 3 复合材料 4 制备 5 强度 6 力学 7 力学性能 8 复合 9 薄膜 10 基体 11 增强 12 非晶 13 基复合材料 14 纤维 15 纳米 16 金属 17 合成 18 界面 19 颗粒 20 法制备 21 尺寸22 形状 23 烧结 24 磁性 25 断裂 26 聚合物 27 衍射 28 记忆 29 陶瓷 30 磨损 31 表征 32 拉伸 33 形状记忆 34 摩擦 35 碳纤维 36 粉末 37 溶胶 38 凝胶 39 应变 40 性能研究 41 晶粒 42 粒径 43 硬度 44 粒子 45 涂层 46 氧化 47 疲劳 48 组织 49 石墨 50 机械 51 相变 52 冲击 53 形貌 54 有机 55 损伤 56 有限 57 粉体 58 无机 59 电化学 60 梯度 61 多孔 62 树脂 63 扫描电镜 64 晶化 65 记忆合金 66 玻璃 67 退火 68 非晶态 69 溶胶-凝胶 70 蒙脱土 71 样品 72 粒度 73 耐磨 74 韧性 75 介电 76 颗粒增强 77 溅射 78 环氧树脂 79 纳米 80 掺杂 81 拉伸强度 82 阻尼 83 微观结构 84 合金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备考手册

201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备考手册中法工程系学院-机械工程

一、2015年北航机械工程专业考研形式分析(只招收本校本 专业推免生) (一)近3年分数线及招生人数变动情况 专业类别时间总分划线专业划线复试总分招生人数录取比例 物理学2011年12 2012年 6 2013年 4 (二)专业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专业类别及方向考试科目参考书目招生情况 机械工程 方向: 中法国际工程一体化初试科目: 政治 法语二外 数学一 机械电子与力学 综合 招生人数 共6人左 右(每年都 会有一些 变化,实际 招生人数 比网站公 布多几人) (三)专业就业前景 不论服务于哪一领域,机械工程的工作内容基本相同,按其工作性质可分为六个方面。 建立和发展可以实际地和直接地应用于机械工程的工程理论基础。这方面主要有:研究力和运动的工程力学和流体力学;研究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的工程材料学;研究材料工程力学在

外力作用下的应力、应变等的材料力学;研究热能的产生、传导和转换的燃烧学、传热学和热力学;研究摩擦、磨损和润滑的摩擦学;研究机械中各构件间的相对运动的机构学;研究各类有独立功能的机械元件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和计算的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学;研究金属和非金属的成形和切削加工的金属工艺学和非金属工艺学等。 ②研究、设计和发展新的机械产品,不断改进现有机械产品和生产新一代机械产品,以适应当前和将来的需要。这方面包括:调研和预测社会对机械产品的新的要求;探索应用机械工程和其他工程技术中出现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进行必要的新产品试验、试制、改进、评价、鉴定和定型;分析正在试用的和正式使用的机械存在的缺点、问题和失效情况,并寻求解决措施。③机械产品的生产。包括:生产设施的规划和实现;生产计划的制订和生产调度;编制和贯彻制造工艺;设计和制造工具、模具;确定劳动定额和材料定额;组织加工、装配、试车和包装发运;对产品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④机械制造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机械一般是由许多各有独特的成形、加工过程的精密零件组装而成的复杂的制品,生产批量有单件和小批,也有中批、大批,直至大量生产,销售对象遍及全部产业和个人、家庭,而且销售量在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下可能出现很大的波动。因此,机械制造企业的管理和经营特别复杂和困难。企业的生产管理、规划和经营等的研究也多是肇始于机械工业。生产工程、工业工程等在成为独立学科之前,都曾是机械工程的分支。 ⑤机械产品的应用。这方面包括选择、订购、验收、安装、调整、

《专业英语(材料科学)》材料化学班20111031学习内容

Unit 3 Text 1.From the periodic table, it can be seen that there are only about 100 different kinds of atoms in the entire Universe. (Unit 3, P21, Para 1, Line 1) 2.The atomic structure primarily affects the chemical, physical, thermal, electrical, magnetic, and optical properties.(Unit 3, P22, Para 5, Line 1) 3.The microstructure and macrostructure can also affect these properties but they generally have a larger effect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on the rate of chemical reaction. (Unit 3, P22, Para 5, Line 2) 4.From elementary chemistry it is known that the atomic structure of any element is made up of positively charged nucleus surrounded by electrons revolving around it. (Unit 3, P22, Para 6, Line 1) 5.An element’s atomic number indicates the number of positively charged protons in the nucleus.(Unit 3, P22, Para 6, Line 3) 6.The atomic weight of an atom indicates how many protons and neutrons in the nucleus. (Unit 3, P22, Para 6, Line 4) 7.It is also known that electrons are present with different energies and it is convenient to consider these electrons surrounding the nucleus in energy “shell”.(Unit 3, P22, Para 7, Line 2) 8.For example, magnesium, with an atomic number of 12, has two electrons in the inner shell, eight in the second shell and two in the other shell.(Unit 3, P22, Para 7, Line 4) 9.All chemical bonds involve electrons.(Unit 3, P22, Para 8, Line 1) 10.Atoms are at their most stable when they have no partially-filled electron shells. (Unit 3, P22, Para 8, Line 2) 11.When metal atoms bond, a metallic bond occurs.(Unit 3, P23, Para 1, Line 1) 12.The bond between two nonmetal atoms is usually a covalent bond.(Unit 3, P23, Para 1, Line 4) 13.Where metal and nonmetal atom come together an ionic bond occurs.(Unit 3, P23, Para 1, Line 4) Reading Material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第三版 翻译以及答案

UNIT 1 一、材料根深蒂固于我们生活的程度可能远远的超过了我们的想象,交通、装修、制衣、通信、娱乐(recreation)和食品生产,事实上(virtually),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或多或少受到了材料的影响。历史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和生产材料的能力以及操纵材料来实现他们的需求密切(intimately)相关,事实上,早期的文明就是通过材料发展的能力来命名的(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二、早期的人类仅仅使用(access)了非常有限数量的材料,比如自然的石头、木头、粘土(clay)、兽皮等等。随着时间的发展,通过使用技术来生产获得的材料比自然的材料具有更加优秀的性能。这些性材料包括了陶瓷(pottery)以及各种各样的金属,而且他们还发现通过添加其他物质和改变加热温度可以改变材料的性能。此时,材料的应用(utilization)完全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一系列有限的材料中,根据材料的优点来选择最合适的材料,直到最近的时间内,科学家才理解了材料的基本结构以及它们的性能的关系。在过去的100年间对这些知识的获得,使对材料性质的研究变得非常时髦起来。因此,为了满足我们现代而且复杂的社会,成千上万具有不同性质的材料被研发出来,包括了金属、塑料、玻璃和纤维。 三、由于很多新的技术的发展,使我们获得了合适的材料并且使得我们的存在变得更为舒适。对一种材料性质的理解的进步往往是技术的发展的先兆,例如:如果没有合适并且没有不昂贵的钢材,或者没有其他可以替代(substitute)的东西,汽车就不可能被生产,在现代、复杂的(sophisticated)电子设备依赖于半导体(semiconducting)材料 四、有时,将材料科学与工程划分为材料科学和材料工程这两个副学科

机械工程出国留学简介

Mechanical Engineering 一、专业介绍 在美国,机械工程学的课程受到ABET(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美国工程与技术鉴定委员会)的监管,以保证毕业生对有关项目有最起码的认知。所以,虽然各家院校所提供的课程内容有异,但一般的机械工程学课程都至少包含以下各个基本科目: 静力学及动力学(statics and dynamics); 固体力学及材料强度学(solid mechanics and strength of materials); 量度及仪器(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热力学、热传学、能量转换、冷冻原理及空气调节学(thermodynamics, heat transfer, energy conversion, and refrigeration/air conditioning); 流体力学及流体动力学(fluid mechanics/fluid dynamics); 机构设计(mechanism design, including kinematics and dynamics); 制造技术或过程(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or processes); 液气压学(hydraulics & pneumatics); 工程设计(engineering design) 机电整合及控制理论(mechatronics and/or control theory); 工程绘图、电脑辅助设计(CAD)、电脑辅助制造(CAM)、固体塑模(Solid Modeling)通过对美国学校相关专业情况的分析可以基本的把其ME学科分为能量,材料,控制,制造四大部分,同时还有声学和光学两个新兴的小方向,具体的分支方向可以参见下图:

西华大学工程材料学习题答案新模板

第一章材料的性能 一、解释名词 疲劳强度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冲击韧性延伸率断面收缩率 疲劳强度: 当材料承受的交变应力低于某一值时, 虽经无数次循环, 材料都不会产生疲劳断裂, 这个应力值, 即材料的疲劳强度(疲劳极限)。 屈服强度: 表示材料抵抗起始塑性变形或产生微量塑性变形的能力。 二、判断正误 1、× 2、× 3、√ 4、× 5、× 第二章金属的晶体结构 一、解释名词 组织晶格晶体结构晶体空位 组织: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金属内部的微观形貌, 如组成相及晶粒的种类、大小、形态和分布。 晶格: 为了便于研究, 常把原子抽象为几何点, 并用许多假象的直线连接起来, 形成的三维空间的几何格架。 晶体: 原子或分子在三维空间按照一定的规则作周期性重复排列的物质。 二、判断正误 1、× 2、× 3、× 4、× 5、× 三、选择题

1、c 2、d 四、填空 1、__点___、__线____、___面___, __线_ 、__面_ 2、刃( 型) 位错和螺( 型) 位错, __刃( 型) ___ 3、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密排六方。{110}、{111}、{0001} 第三章金属的结晶 一、解释名词 过冷度 过冷度: 实际结晶温度与理论结晶温度之差。 二、判断正误 1、× 2、× 3、√ 4、√ 三、选择题 1、c 4、b 四、填空 1、____α-Fe_____、___γ-Fe_____和δ-Fe 2、_大__, 细( 小) , __高__, __好__。 3、晶核的形成( 形核) 和晶体的长大( 长大) 4、增大过冷度、变质( 孕育) 处理和振动或搅拌 第四章合金结构与相图 一、解释名词

《工程材料学》复习题

《工程材料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硬度, 2、铁素体, 3、枝晶偏析, 4、过冷奥氏体, 5、固溶体, 6、再结晶 7、相 8、 非自发形核9、枝晶偏析10、共晶反应11、淬硬性12、硬度 二、填空题.工程上常用的硬度主要有、、三种。 2. α-Fe的晶格类型分别属于晶格,可有个铁原子构成。 3. 铁碳合金固态基本相结构包括,固溶体型、。 4. 金属冷塑性变形后产生内应力,一般可以分为:、、 。若完全消除加工硬化,其加热温度应高于 温度。 C相图中GS线是指临界温度线,工程上也 5. Fe-Fe 3 称作线,S点是指、C点是指、E点是指、G点是指。 6. 珠光体是和组成的两相机械混合物。 7. 根据回火温度计对淬火钢的力学性能要求,一般将回火分为三 类:、、。 8. 按钢化学成分进行分类,碳素钢又可分为三 类:、、。渗碳钢又可分为:和两类。 9. 过冷奥氏体不同等温下其转变产物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 型:、、。 10、体心立方和面心立方晶格中,单位晶胞的原子数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1、按照几何特性,金属晶体中的主要缺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 12、亚共晶白口铸铁的室温组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13、工程中常用的特殊性能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合金元素对铝的强化作用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5、40CrMn所代表的含义:40___________、Cr___________、Mn___________。 16、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过程中,中温转变产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液态金属总是在过冷的条件下结晶,其冷却速度越快,则形核率越 _________,结 晶后的晶粒便越_________,其强度越________,塑性和韧性越__________。 18、钢的质量是按和的含量高低进行分类的。 19、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及密排六方晶格的主要滑移系数目分别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 短句词汇翻译 前10课

Unit1: 交叉学科interdiscipline 介电常数dielectric constant 固体性质solid materials 热容heat capacity 力学性质mechanical property 电磁辐射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材料加工processing of materials 弹性模量(模数)elastic coefficient 1.直到最近,科学家才终于了解材料的结构要素与其特性之间的关系。It was not until relatively recent times that scientists came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uctural elements of materials and their properties . 2.材料工程学主要解决材料的制造问题和材料的应用问题。Material engineering mainly to solve the problem and create material application. 3.材料的加工过程不但决定了材料的结构,同时决定了材料的特征和性能。Materials processing process is not only to de structure and decided that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tic and performance. 4.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其所受外力或负荷而导致的形变有关。Materi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with the extemal force or in de deformation of the load. Unit2: 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 陶瓷材料ceramic material 粘土矿物clay minerals 高性能材料high performance material 合金metal alloys 移植implant to 玻璃纤维glass fiber 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 1、金属元素有许多有利电子,金属材料的许多性质可直接归功于这些电子。Metallic materials have large numbers of nonlocalized electrons,many properties of metals are directly attributable to these electrons. 2、许多聚合物材料是有机化合物,并具有大的分子结构。Many of polymers are organic compounds,and they have very large molecular structures. 3、半导体材料的典型特征介于导体材料(如金属、金属合金)与绝缘体(陶瓷材料和聚合体材料)之间。Semiconductors have electrical properties that are intermediate between the electrical conductors ( viz. metals and metal alloys ) and insulators ( viz. ceramics and polymers ). 4、生物材料不能产生毒性,并且不许与人体组织互相兼容。Biomaterials must not produce toxic substances and must be compatible with body tissues. Unit3: 微观结构microstructure 宏观结构macrostructure 化学反应chemical reaction 原子量atomic 电荷平衡balanced electrical charge 带正电子的原子核positively charge nucleu 1、从我们呼吸的空气到各种各样性质迥异的金属,成千上完中物质均是由100多种院子组成的。These same 100 atoms form thousands of different substances ranging from the air we breathe to the metal used to support tall buildings.

工程材料学习题集答案整理

页眉 工程材料习题集 钢的合金化基础第一章 1合金元素在钢中有哪四种存在形式?(马氏体),以溶质形式存在形成固溶体;、γ(奥氏体)、M①溶入α(铁素体)形成强化相:碳化物、金属间化合物;②形成非金属夹杂物;③。、以游离状态存在:CuAg④ 其中哪三个可无限溶解在奥氏体中?哪两个铁素体形成元素可写出六个奥氏体形成元素,2 无 限溶解在铁素体中?,其中(锰、钴、镍、铜、碳、氮)C、NCo、Ni、Cu、①奥氏体形成元素:Mn、(铜、碳、氮)为有限溶NC、、Co、Ni(锰、钴、镍)可无限溶解在奥氏体中,CuMn、解;(铬、钒)可无限溶解在铁素体中,其余为有限溶解。、V②Cr 写出钢中常见的五种非碳化物形成元素。3Co 、、Cu、Si、Al①非碳化物形成元素:Ni按碳化物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按由强到弱的顺序写出钢中常见的八种碳化物形成元素。4 写出钢中常见的四种碳化物的分子式。Fe Mn、Cr、(弱)、、V、(中强)W、MoNb①碳化物由强到弱排列:(强)Ti、C→MC→MFeC→MC②碳化物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63623容易加工硬化?奥氏体层而高锰奥氏体钢难于冷变形,5为什么高镍奥氏体钢易于冷变形,错能高和低时各形成什么形态的马氏体?越有层错能越低,镍是提高奥氏体层错能的元素,锰是降低奥氏体层错能的元素,①利于位错扩展而形成层错,使交滑移困难,加工硬化趋势增大。钢;奥氏体层错Cr18-Ni8 奥氏体层错能越低,形成板条马氏体,位错亚结构。如②合金。能越高,形成片状马氏体,孪晶亚结构。如Fe-Ni钢的强化机制的出发点是什么?钢中常用的四种强化方式是什么?其中哪一种方式在提6 高强度的同时还能改善韧性?钢中的第二相粒子主要有哪两个方面的作用?①强化机制的出发点是造成障碍,阻碍位错运动。、第二相强化、位错钢中常用的四种强化方式:固溶强化、晶界强化(细晶强化)②强化(加工硬化)。晶界强化(细晶强化)在提高强度的同时还能改善韧性。③沉淀强化。钢中的第二相粒子主要作用:细化晶粒、弥散④/ 钢中常用的韧性指标有哪三个?颈缩后的变形主要取决于什么?7韧性指标:冲击韧度①? TK、韧脆转变温度、平面应变断裂韧度。ICk k颈缩后的变形用?表示,主要取决于微孔坑或微裂纹形成的难易程度。②P钢中碳化物应保持什么形晶粒大小对极限塑性有什么影响?为什么?为了改善钢的塑性,8 态?细化晶粒对改善均匀塑性(εu) 贡献不大,但对极限塑性(εT)却会有一定好处。因为① 随着晶粒尺寸的减少,使应力集中减弱,推迟了微孔坑的形成。应为球状、钢中的碳化物(第二相)充分发挥弥散强化的作用,②为了改善钢的塑性,细小、均匀、弥散地分布。页脚 页眉 9改善延性断裂有哪三个途径?改善解理断裂有哪两种方法?引起晶界弱化的因素有哪两个? ①改善延性断裂有三个途径:(1)减少钢中第二相的数量:尽可能减少第二相数量,特别是夹杂物的数量。细化、球化第二相颗粒。(2)提高基体组织的塑性:宜减少基体组织中固溶强化 效果大的元素含量。(3)提高组织的均匀性:目的是防止塑性变形的不均匀性,以减少应力集中;碳化物强化相呈细小弥散分布,而不要沿晶界分布。 ②改善解理断裂有两种方法:(1)细化晶粒;(2)加入Ni元素降低钢的T。k③引起晶界弱化的因素有两个:(1)溶质原子(P、As、Sb、Sn)在晶界偏聚,晶界能r下降,裂纹易于沿晶界形成和扩展。(2)第二相质点(MnS、Fe3C)沿晶界分布,微裂纹g易于在晶界形成,主裂纹易于

工程材料学学期期末考试试题(B)及详解答案

工程材料学学期期末考试试题(B )及详解答案 试卷代号 B 、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 相 2. 加工硬化 3. 调质 4.马氏体 5.同素异晶性 、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缺陷。 学年第1学期《工程材料学》 考试试题 考试日期: 1.按结合键的性质,工程材料通常分为. 等四类。 2.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有 、密排六方三种。 3.晶体中的缺陷按尺寸的大小分为. 三种缺陷 ,位错属于— 4.固溶体按溶质原子的位置分为. 两种。 5.珠光体是. 反应的产物,它是. .体和 .体的机械混合物。 6. 45钢的含碳量是. T10A 钢的含碳量是.

现象。 胞原子数为. 10、钢的常见表面热处理方法有 判断题:(在题后括号内将正确的划2,错误的划Xo 每小题 45钢在淬火后出现屈氏体组织是由于加热温度不够高造成的。( 锡在室温下变形属于冷加工(锡熔点为 232C )o () 室温下,金属的晶粒越细小,其强度硬度越高,而塑性与韧性越差。( 10.不锈钢1Cr18Ni9Ti 中Ti 的作用是避免晶间腐蚀() 8. 弹簧钢通常采用调质处理工艺以提高其性能。( ) 9. 以铝、镁、钛为基的合金称为轻合金。() 7. 塑性变形后的金属加热时,随温度的升高将依次发生 8. aFe 是. 晶体结构,其晶胞原子数为. Cu 是 晶体结构,其晶 9、 除Co 以外,合金元素的加入,均使钢的 C 曲线 ,临界冷却速度. 钢的淬透性. ,所以35CrMo 钢比35钢的淬透性. 11.在 Fe-C 合金中,丫 — + Fe3C 是. 转变,而 L7丫+ Fe3C 是. 转变。 12.钢的回火分为. 三种类型,其主要产物分别是. 13.单晶体塑性变形的基本方式为. 和孪晶。 1分,共10分) 1. 洛氏硬度的表示符号为HB 0 () 2. 3. 铸铁不能进行热处理。() 4. 过冷是纯金属凝固的必要条件。() 5. 6. 杠杆定律只适用于两相区。() 7.

工程材料学习题集答案整理最终版

工程材料习题集 第一章钢得合金化基础 1合金元素在钢中有哪四种存在形式? ①溶入α(铁素体)、γ(奥氏体)、M(马氏体),以溶质形式存在形成固溶体; ②形成强化相:碳化物、金属间化合物; ③形成非金属夹杂物; ④以游离状态存在:Cu、Ag。 2写出六个奥氏体形成元素,其中哪三个可无限溶解在奥氏体中?哪两个铁素体形成元素可无限溶解在铁素体中? ①奥氏体形成元素:Mn、Co、Ni、Cu、C、N(锰、钴、镍、铜、碳、氮),其中Mn、Co、Ni(锰、钴、镍)可无限溶解在奥氏体中,Cu、C、N(铜、碳、氮)为有限溶解; ②Cr、V(铬、钒)可无限溶解在铁素体中,其余为有限溶解。 3写出钢中常见得五种非碳化物形成元素。 ①非碳化物形成元素:Ni、Si、Al、Cu、Co 4按由强到弱得顺序写出钢中常见得八种碳化物形成元素。按碳化物稳定性由弱到强得顺序写出钢中常见得四种碳化物得分子式。 ①碳化物由强到弱排列:(强)Ti、Nb、V、(中强)W、Mo、Cr、(弱)Mn、Fe ②碳化物稳定性由弱到强得顺序:Fe3C→M23C6→M6C→MC 5为什么高镍奥氏体钢易于冷变形,而高锰奥氏体钢难于冷变形,容易加工硬化?奥氏体层错能高与低时各形成什么形态得马氏体? ①镍就是提高奥氏体层错能得元素,锰就是降低奥氏体层错能得元素,层错能越低,越有利于位错扩展而形成层错,使交滑移困难,加工硬化趋势增大。 ②奥氏体层错能越低,形成板条马氏体,位错亚结构。如Cr18-Ni8钢;奥氏体层错能越高,形成片状马氏体,孪晶亚结构。如Fe-Ni合金。 6钢得强化机制得出发点就是什么?钢中常用得四种强化方式就是什么?其中哪一种方式在提高强度得同时还能改善韧性?钢中得第二相粒子主要有哪两个方面得作用? ①强化机制得出发点就是造成障碍,阻碍位错运动。 ②钢中常用得四种强化方式:固溶强化、晶界强化(细晶强化)、第二相强化、位错强化(加工硬化)。 ③晶界强化(细晶强化)在提高强度得同时还能改善韧性。 ④钢中得第二相粒子主要作用:细化晶粒、弥散/沉淀强化。 7钢中常用得韧性指标有哪三个?颈缩后得变形主要取决于什么? α、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 IC、韧脆转变温度T k。 ①韧性指标:冲击韧度 k ε表示,主要取决于微孔坑或微裂纹形成得难易程度。 ②颈缩后得变形用P 8晶粒大小对极限塑性有什么影响?为什么?为了改善钢得塑性,钢中碳化物应保持什么形态? ①细化晶粒对改善均匀塑性(εu)贡献不大,但对极限塑性(εT)却会有一定好处。因为随着晶粒尺寸得减少,使应力集中减弱,推迟了微孔坑得形成。 ②为了改善钢得塑性,充分发挥弥散强化得作用,钢中得碳化物(第二相)应为球状、细小、均匀、弥散地分布。 9改善延性断裂有哪三个途径?改善解理断裂有哪两种方法?引起晶界弱化得因素有哪两

材料科学基础教学大纲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05000545 课程名称:《材料科学基础》 课程英文名称:《Fundamental of Material Sciences》 课程类型:必修课 总学时:40 讲课学时:40 学分:2.5 适用对象: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本科生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物理化学》、《普通化学》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将系统、全面地介绍材料基础理论知识,诸如材料的结合键、材料的晶体结构、晶体结构缺陷、材料的相结构与相图、材料的凝固、材料中的扩散,材料的塑性变形与强化、材料的亚稳态。本课程着眼于材料基本问题、从金属材料的基本理论出发,将高分子聚合物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等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能把握材料的共性,熟悉材料的个性。通过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使学生不仅能掌握基本理论,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本课程也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它为该专业学生的后续课程,如材料加工成型、材料热处理、材料的性能、工程材料学、材料测试、材料的近代研究方法、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等提供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原子间的键合,晶体学基础、纯金属的晶体结构及特征、离子晶体的结构、共价晶体的结构、晶体的对称性、高分子材料的结构;晶体结构缺陷(包括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材料的相结构;相律、纯金属的结晶理论、晶核的形成、晶核的成长;匀晶相图、共晶相图、包晶二元相图及其分析、铁碳相图;固溶体

的凝固理论、共晶合金的凝固理论;三元相图;扩散现象及本质,扩散方程的解及应用、扩散的微观机制、扩散驱动力、反应扩散、影响扩散的因素;滑移与孪晶变形、纯金属及合金的变形强化、冷变形金属的回复与再结晶,金属的热变形、动态回复再结晶,材料的强化理论等。 三、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 本课程的课堂教学时数约为68时,具体章节及学时分配如下: 绪论 1学时 第一章材料的结构 4学时 第一节原子的键合方式 第二节晶体学基本知识 第三节纯金属的晶体结构 第四节合金相的晶体结构 第二章空位与位错 6 学时 第—节空位 第二节位错的基本类型及特征 第三节柏氏矢量 第四节位错的运动 第五节位错的应变场和应力能 第六节位错的受力 第七节位错与晶体缺陷的交互作用 第八节位错的萌生与增殖 第九节实际晶体中的位错组态

工程材料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精选考试类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祝同学们考得一个好成绩,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工程材料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共5 页第1 页

5. 杠杆定律只适用于两相区。 ( ) 6. 金属晶体中,原子排列最紧密的晶面间的距离最小,结合力大,所以这些晶面间难以发生滑移。 ( ) 7. 共析转变时温度不变,且三相的成分也是确定的。 ( ) 8. 热加工与冷加工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对变形金属加热。 ( ) 9. 过共析钢为消除网状渗碳体应进行正火处理。 ( ) 10. 可锻铸铁能够进行锻造。 ( )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在图1中分别画出纯铁的)011(、)111(晶面和]011[、]111[晶向。并指出在室 温下对纯铁进行拉伸试验时,滑移将沿以上的哪个晶面及晶向进行? 图1 2.为什么钳工锯 T10,T12 等钢料时比锯 10,20 钢费力,锯条容易磨钝?

3.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是怎样产生的?如何防止? 4.低碳钢渗碳表面化学热处理的温度范围是多少?温度选择的主要理由是什么? 五、请用直线将下列材料牌号与典型应用零件及热处理工艺连接起来。(每小题2 分,共10分) 材料牌号应用零件热处理工艺 HT250 弹簧调质+氮化 Cr12MoV 飞机起落架固溶+时效 7A04(LC9)机车曲轴自然时效(退火) 65Mn 冷冲模淬火+中温回火 38CrMoAl 机床床身淬火+低温回火 六、某工厂仓库积压了许多退火状态的碳钢,由于钢材混杂,不知道钢的化学成分, 现找出其中一根,经金相分析后,发现其组织为珠光体+铁素体,其中铁素体占80% ,回答以下问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①求该钢的含碳量;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课文翻译-Unit one

United 1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在我们的文化中比我们认识到的还要根深蒂固。如交通、房子、衣物,通讯、娱乐和食物的生产,实际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部分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材料的影响。历史上社会的发展、先进与那些能满足社会需要的材料的生产及操作能力密切相关。实际上,早期的文明就以材料的发展程度来命名,如石器时代,铜器时代。 早期人们能得到的只有一些很有限的天然材料,如石头、木材、粘土等。渐渐地,他们通过技术来生产优于自然材料的新材料,这些新材料包括陶器和金属。进一步地,人们发现材料的性质可以通过加热或加入其他物质来改变。在这点上,材料的应用完全是一个选择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一系列非常有限的材料中,根据材料的优点选择一种最适合某种应用的材料。直到最近,科学家才终于了解材料的结构要素与其特性之间的关系。这个大约是过去的60年中获得的认识使得材料的性质研究成为时髦。因此,成千上万的材料通过其特殊的性质得以发展来满足我们现代及复杂的社会需要。 很多使我们生活舒适的技术的发展与适宜材料的获得密切相关。一种材料的先进程度通常是一种技术进步的先兆。比如,没有便宜的钢制品或其他替代品就没有汽车。在现代,复杂的电子器件取决于所谓的半导体零件。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有时把材料科学与工程细分成材料科学和材料工程学科是有用的。严格地说,材料科学涉及材料到研究材料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相反,材料工程是根据材料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来设计或操纵材料的结构以求制造出一系列可预定的性质。从功能方面来说,材料科学家的作用是发展或合成新的材料,而材料工程师是利用已有的材料创造新的产品或体系,和/或发展材料加工新技术。多数材料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被同时训练成材料科学家和材料工程师。“structure”一词是个模糊的术语值得解释。简单地说,材料的结构通常与其内在成分的排列有关。原子内的结构包括介于单个原子间的电子和原子核的相互作用。在原子水平上,结构包括原子或分子与其他相关的原子或分子的组织。在更大的结构领域上,其包括大的原子团,这些原子团通常聚集在一起,称为“微观”结构,意思是可以使用某种显微镜直接观察得到的结构。最后,结构单元可以通过肉眼看到的称为宏观结构。 “Property”一词的概念值得详细阐述。在使用中,所有材料对外部的刺激都表现出某种反应。比如,材料受到力作用会引起形变,或者抛光金属表面会反射光。材料的特征取决于其对外部刺激的反应程度。通常,材料的性质与其形状及大小无关。 实际上,所有固体材料的重要性质可以概括分为六类:机械、电学、热学、磁学、光学和腐蚀性。对于每一种性质,其都有一种对特定刺激引起反应的能力。如机械性能与施加压力引起的形变有关,包括弹性和强度。对于电性能,如电导性和介电系数,特定的刺激物是电场。固体的热学行为则可用热容和热导率来表示。磁学性质表示一种材料对施加的电场的感应能力。对于光学性质,刺激物是电磁或光照。用折射和反射来表示光学性质。最后,腐蚀性质表示材料的化学反应能力。 除了结构和性质,材料科学和工程还有其他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即加工和性能。如果考虑这四个要素的关系,材料的结构取决于其如何加工。另外,材料的性能是其性质的功能。因此,材料的加工、结构、性质和功能的关系可以用以下线性关系来表示: 加工——结构——性质——性能。 为什么研究材料科学与工程? 为什么研究材料科学与工程?许多应用科学家或工程师,不管他们是机械的、民事的、化学的或电子的领域的,都将在某个时候面临材料的设计问题。如用具的运输、建筑的超级结构、油的精炼成分、或集成电路芯片。当然,材料科学家和工程师是从事材料研究和设计的专家。

工程材料学习题集答案整理最终版

工程材料习题集 第一章钢的合金化基础 1合金元素在钢中有哪四种存在形式? ①溶入α(铁素体)、γ(奥氏体)、M(马氏体),以溶质形式存在形成固溶体; ②形成强化相:碳化物、金属间化合物; ③形成非金属夹杂物; ④以游离状态存在:Cu、Ag。 2写出六个奥氏体形成元素,其中哪三个可无限溶解在奥氏体中?哪两个铁素体形成元素可无限溶解在铁素体中? ①奥氏体形成元素:Mn、Co、Ni、Cu、C、N(锰、钴、镍、铜、碳、氮),其中Mn、Co、Ni(锰、钴、镍)可无限溶解在奥氏体中,Cu、C、N(铜、碳、氮)为有限溶解; ②Cr、V(铬、钒)可无限溶解在铁素体中,其余为有限溶解。 3写出钢中常见的五种非碳化物形成元素。 ①非碳化物形成元素:Ni、Si、Al、Cu、Co 4按由强到弱的顺序写出钢中常见的八种碳化物形成元素。按碳化物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写出钢中常见的四种碳化物的分子式。 ①碳化物由强到弱排列:(强)Ti、Nb、V、(中强)W、Mo、Cr、(弱)Mn、Fe ②碳化物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Fe3C→M23C6→M6C→MC 5为什么高镍奥氏体钢易于冷变形,而高锰奥氏体钢难于冷变形,容易加工硬化?奥氏体层错能高和低时各形成什么形态的马氏体? ①镍是提高奥氏体层错能的元素,锰是降低奥氏体层错能的元素,层错能越低,越有利于位错扩展而形成层错,使交滑移困难,加工硬化趋势增大。 ②奥氏体层错能越低,形成板条马氏体,位错亚结构。如Cr18-Ni8钢;奥氏体层错能越高,形成片状马氏体,孪晶亚结构。如Fe-Ni合金。 6钢的强化机制的出发点是什么?钢中常用的四种强化方式是什么?其中哪一种方式在提高强度的同时还能改善韧性?钢中的第二相粒子主要有哪两个方面的作用? ①强化机制的出发点是造成障碍,阻碍位错运动。 ②钢中常用的四种强化方式:固溶强化、晶界强化(细晶强化)、第二相强化、位错强化(加工硬化)。 ③晶界强化(细晶强化)在提高强度的同时还能改善韧性。 ④钢中的第二相粒子主要作用:细化晶粒、弥散/沉淀强化。 7钢中常用的韧性指标有哪三个?颈缩后的变形主要取决于什么? α、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 IC、韧脆转变温度T k。 ①韧性指标:冲击韧度 k ε表示,主要取决于微孔坑或微裂纹形成的难易程度。 ②颈缩后的变形用P 8晶粒大小对极限塑性有什么影响?为什么?为了改善钢的塑性,钢中碳化物应保持什么形态? ①细化晶粒对改善均匀塑性(εu)贡献不大,但对极限塑性(εT)却会有一定好处。因为随着晶粒尺寸的减少,使应力集中减弱,推迟了微孔坑的形成。 ②为了改善钢的塑性,充分发挥弥散强化的作用,钢中的碳化物(第二相)应为球状、细小、均匀、弥散地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