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语小词典
作为新疆人,你知道“胡里麻堂”,到底是汉语还是维语?

作为新疆⼈,你知道“胡⾥⿇堂”,到底是汉语还是维语?其实在我们的⽇常⽤语⾥能透露出你地域⾝份秘密的词汇还有很多。
像⽪⽛⼦、坎⼟曼、恰玛菇、做乃⿇⼦、⼉⼦娃娃、劳其实道、⼤板、⼽壁、冬不拉、伙西邻……这些都是每⼀个新疆⼈⽿熟能详、经常使⽤的词汇,这些词汇我们已经分不清,也不愿意分清它是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还是蒙古语,因为这些统⼀被称为新疆话。
新疆话。
⽪⽛⼦源于维吾尔语,汉语叫洋葱,但在新疆哪个民族都统称⽪⽛⼦坎⼟曼源于维吾尔语,⼀种劳动⼯具,在新疆各民族都使⽤,也都叫它坎⼟曼⼤坂源于蒙古语,意为不太陡的坡,现在已经被收录⼊汉语⼤词典冬不拉源于哈萨克语,⼀种哈萨克乐器,全世界⼈都随新疆⼈叫它冬不拉做乃⿇⼦意为伊斯兰教徒作礼拜,在这个词中“做”是汉语,“乃⿇⼦”是维吾尔语伙西邻维吾尔语意为邻居,其中“伙西那”是维吾尔语邻居之意,“邻”为汉语邻居、邻⾥的简称,合在⼀起就变成了伙西邻这个词,很多维吾尔族说到邻居是都⽤这个词铁锨汉语⾥的⼀种劳动⼯具,南疆的维吾尔族也这样叫它,北疆的维吾尔族叫它古⼒捷克以上这些语⾔词汇,都是各民族在彼此的交融交往中逐渐学习借鉴、⾳译、同和⽽成的。
■■■■■也许会有⼈说新疆话听着很⼟,那时因为这些⼈不了解、不懂新疆的语⾔,其实新疆话中有很多具有国际范的外语radio、telephone,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也⽤很相近发⾳表达⼀样的意思:半导体、电话;汽车、⽕车,俄语和维吾尔语的叫法⼏乎相似:maxina、poyzi。
在新疆话中“古尔邦节”“⾁孜节”这两个词语每个新疆⼈都知道,这个原本是穆斯林群众过的节⽇,在新疆成了各民族的盛会,“古尔邦节”“⾁孜节”新疆⼈会有内地⼈没有的节假⽇,街道上会张灯结彩,⼤家欢聚⼀堂载歌载舞,共同感受着节⽇的欢乐和幸福⽣活的美好。
在新疆各民族的语⾔中有太多像这样相互⾳译、演化、借⽤来的语⾔,这些语⾔是新疆各民族共有⽂化元素中最⽣动最鲜活的部分,是新疆各族⼈民相互交融交往、⼀起劳动、⼀起⽣活、⼀起创造幸福最好的证明。
维语熟语汉译时的归化与异化

《译者的隐形》中,将施莱尔马赫论及的第一种方法称作
“异化法”,把第二种方法称作为“归化法”。②同时韦努蒂 也是异化法的代表人物,主张译文应以源语文化为归宿, 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而归化法的代表人物尤金・奈达 (Eudene
A.N
ida),则认为“译文基本上应该是源语信息
的翻译方式,否则会造成读者难以理解,文章无法通达的 尴尬现象用教程[M].乌鲁木齐:新疆教育出版
社,1999:42—52.
[3]王振本,艾力・阿比提.维吾尔语成语词典[z].乌鲁木齐:新 疆人民出版社,1983. [4]马俊民,廖泽余.维汉对照维吾尔语谚语[Z].乌鲁木齐:新疆
“胆小鬼”
■冉‰芦u
着天上掉馅饼。”
tJ镰嶂茧字义:桑葚快熟,掉入我嘴。
2.字面意义相同,实际意义却迥然不同的熟语。在汉 维熟语中存在着一些字面意义相同,而实际意义却迥然不 同的熟语,这些似是而非,貌合神离的熟语存在,主要源 于维汉两种文化及思维模式的巨大差异,对于这类词语使
用异化法只会适得其反,增加读者理解的难度。如:
现。把对馕的亵渎视为大不敬,认为会遭受报应。如:
j川爿J舅∞字义:祝上白路。隐喻:友人远行时的
祝福语。应译为“一路顺风或一路平安”更为合适。
“厶一爿铲u一・汕”若直译为“对馕发誓”不免让人难
以理解其中的含义,因此,翻译成“对天发誓”较为 妥当。
“出J女乒歹”字义:鸡一t2,。隐喻:胆小、怕事。应译为
递茶端物都忌讳使用左手,认为左手不洁。而凡与“右” 有关的词语,大多表示正面积极地含义。如: “出u』・。jjs酋j”(用右眼看待)实际上是“正眼看
和语言文化矛盾,使译语更好地贴近译文读者。但过于归
现代汉语词典

引言《现代汉语词典》(下简称《现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一部工具书,具有极广的流传面和极高的权威性。
它所收纳的词条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现代汉语的词汇构成与概貌。
但是,词汇是语言系统中最为灵活的一个部分,它活跃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层面,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
作为一部收词具有全面性、选择性,编纂具有规范性的语文性辞典,《现汉》在规范词汇的同时,必须呈现出不断的变化,与时代和环境相契合,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使用语言文字。
音译外来词作为其中一大板块,对整部词典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西方民族接触的增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汉语借用外来词呈现出新趋势”。
①《现汉》作为目前影响最大的、读者覆盖面最广的、享有最高声誉的中型汉语语文词典,它在收录音译外来词方面的规范性、实用性和时代性不容置疑。
尽管外来词问题早已受到学术界的重视,迄今也有了不少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比较重要的论文有刘中富先生的《关于<现代汉语词典>收释外来词的几个问题》和许建中先生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音译外来词》,以及孙国秀的《05版<现代汉语词典>与02版<现代汉语词典>外来词对比分析》,针对5版的音译外来词问题的论著并不多见。
但是,对5版《现汉》中的音译外来词的研究,有利于加强和促进现代汉语音译外来词的规范化,进一步了解其收释外来词的基本原则,肯定成绩,找出不足,使其在收释音译外来词方面更加趋于完善。
为此我们对比了《现汉》第5版(下简称5版)与第4版(指《现汉》2002年增补版,下简称4版),以计量的方式从词条、释义、词源的增删和修改的角度探讨了《现汉》在音译外来词方面的修订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
本文研究的区域是《现汉》的第4、第5两个版本的A—Z部,“音译的外来语一般附注外文,如:【沙发】…[英sofa];【蒙太奇】…[法montage]。
“英、法”等字,表示语别。
联合式多引擎维汉机器翻译系统

收稿 日期 :21— —3 01 60 0
Em i uhn o @g i o ・ a :sce. r ma・ r l w k l n c
10 8
,
计
3 MJ3 8 +讹 3 娜 U f 眦 / 女 U 8 U M f
算
机
工
程
21年 8 2 01 月 0日
删讹 8 . T U S/ M ̄
他 的 朋友 都 很 有 钱 。 .I J L —¨ 乩 ^ b 广k 盘 q
语词语的内部关系,如 . J0 和- 二 。它们翻译 J _
时被 当作 2 完全不 同的实体 , 个 从而产生大量的 O V O t f O (u o- —
v cb lr) 。 o auay词 可以把u . 0 k L‘ 切分为 ^ 二 _ +l L支 _ u ,
e p oe ihc m bn sfcoe - a e yse , ir hc h aeb s ds se J s u n y txmo e o e . n w rn lto to x lr dwhc o ie a tr b s s tm he ̄c a p rs —a e y tm o h aa ds na d ln M s s A e ta sain me d i d d i l i h n Uyg u - ie e r sa o c mbiig wo d lv l n d e tn e lv li p o o e .I h rChn s ta lt n o n i nn r e e a s ne c e e s r p s d t ma s us f M BR o ke e o t meg sn e c lv lr s t. re e tn e e e eul s Ex rme tl eut h w a eme s r a pei na s lss o t tt a u eC i r h h n mprv o eBLUE— BPb .2 . S y 17 %
常见动物名称的方言比较

常见动物名称的方言比较打开文本图片集【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常见动物名称的方言比较,找出动物名称在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异”的同时,更着重发现动物名称在方言中的规律。
在整理方言中动物名称的基础上,对动物名称的语音进行了比较研究。
【关键词】动物名称;方言;语音本文方言材料来源关于汉语方言的区域划分,大家众说纷纭,所以存在多种说法,但是相对统一的是:通常把方言区划分为七个或八个大方言区。
随着汉语方言研究的不断发展进步,很多专业人士针对汉语方言又展开大规模的分析调查,然后以这些专业的调查结果为基础,将方言分区作了适当调整,划分如下:官话、晋语、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话、闽语、粤语。
本文的方言区域和方言点参照李荣的《方言大辞典》划分如下:官话:北京、济南、西安、武汉、成都、合肥、扬州、牟平、万荣、洛阳、银川、乌鲁木齐、贵阳、西宁、柳州、哈尔滨、徐州;晋语:忻州;吴语:苏州、温州、金华、丹阳、杭州、上海、崇明;湘语:长沙、娄底;赣语:南昌、黎川、萍乡;客家话:梅县、于都;粤语:广州、东莞;闽语:厦门、福州、建瓯、海口、雷州。
二、动物名称的语音比较1、南北方言的语音变化方言中有些词汇是由于方言区域的语音影响,长时间演变而来。
南方方言和汉语中古音相对类似,北方话固然掺杂了新的语音因素,发展更是迅猛,然而依旧存在特别鲜明的发展规律。
注:表格中的〇代表该地区的动物名称与普通话相同,空白表示《方言大辞典》中未收入。
表1:部分词汇南北方言比较(1)蚯蚓《尔雅·释虫第十五》:“蚯蚓,蚕”。
郭璞注:“即蜿蟺也,江东呼寒蚓”。
《广雅》:“蜿,蚯蚓也”。
蟺:“蚯蚓也,黄鳝也”。
北方方言中多称蚯蚓为曲蟮,此处“曲”形容其外形,“蟮”本字当为“蟺”,因读音相同且蚯蚓和黄鳝体型相似,在流传过程中各地方言选择使用大众熟悉度更高的“蟮”字代替本字。
梅县方言蚯蚓称为“䘆公”或“ 公”。
罗翙云《客方言·释虫鱼》、《客赣报告》、《对照辞典》等文献中皆有此记录。
维语阅读课教案

维语阅读课教案教案标题:维语阅读课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维语阅读技能,包括词汇理解、阅读理解和阅读速度。
2. 培养学生对维语阅读的兴趣和自信心。
3. 提供适当的维语阅读材料,以扩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知识面。
教学资源:1. 维语阅读教材或维语文学作品。
2. 维语词汇表和词典。
3. 录音设备和维语录音材料(可选)。
4. 维语阅读练习题和活动。
教学步骤:引入:1. 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
2. 引发学生对维语阅读的兴趣,例如通过展示有趣的维语阅读材料或相关图片。
主体:1. 词汇预习:- 提供一份维语词汇表,包括本节课要用到的生词和短语。
- 引导学生通过词汇表中的词汇,猜测文章的主题或大意。
- 组织词汇练习活动,例如词汇填空、词义选择等。
2. 阅读理解:- 选择一篇适合学生阅读的维语文章或故事。
- 在学生阅读之前,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预测。
- 学生独立阅读文章,并回答相关的问题。
- 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个人回答或书面作业的形式。
3. 阅读技巧训练:- 针对维语阅读的特点,教授一些阅读技巧,例如标记关键词、使用上下文推测词义等。
- 提供一些维语阅读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练习和巩固。
-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维语阅读,并记录阅读时间和理解程度。
4. 扩展活动:- 鼓励学生参与维语阅读俱乐部或阅读小组,分享阅读体验和推荐好书。
- 组织维语阅读比赛或表演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强调学生在维语阅读上取得的进步和成就。
2. 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维语阅读,并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建议。
3. 结束课堂,留下积极的学习氛围和期待下一节课的期待。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阅读表现。
2. 收集学生的阅读练习和作业,检查他们的阅读理解和词汇掌握情况。
3. 进行课堂讨论或个别面谈,了解学生对维语阅读的兴趣和自信心的变化。
《突厥语大词典》翻译工作的回顾

作者: 陈华
作者机构: 新疆社会科学院
出版物刊名: 西域研究
页码: 77-77页
主题词: 维语;汉语;《突厥语大词典》;翻译工作;《福乐智慧》
摘要:粉碎'四人帮'之后的1978年,全国迎来了社会科学事业的春天,中国社会科学院就是在那一年成立的,接着各省区也相继陆续成立了与之相应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在那一年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在天津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史学规划会议.这次会议非常重视兄弟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的整理工作,给新疆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翻译<福乐智慧>,二是翻译<突厥语大词典>,三是写<维吾尔族史>.。
汉语助词“的”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形式

汉语助词“的”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形式李 桢 伊犁师范学院中国语言学院摘要:汉语助词“的”在现代汉语中是出现频率极高的助词之一。
本文主要着眼于汉语助词“的”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形式,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论文内容以现代汉语助词“的”为起点,分析对比它在维吾尔语中对应的表现形式,以其概念分类、短语结构类型、对应表达形式为视角讨论相关问题,从而使两种语言在表达理解上更加清晰明确,为翻译工作者提供更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关键词:助词“的”;维汉对比;维吾尔语翻译;对应表达助词是附着在词语或句子上面,表示某些附加意义的词。
[1]现代汉语助词的特点是附着于词或词组的前面或后面,表示一定的附加意义。
[2]助词“的”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对话和书面用语中,是我们在日常交际和书面用语中不可避免的需要用到的助词。
一、汉语助词“的”的定义及其分类助词是个特殊的虚词,绝大多数都附着在词、词组或句子上边,不能单独使用,独立性最差。
“的”字根据所起的作用不同,也有不同的分类。
(一)汉语助词“的”的定义助词是虚词的一种。
助词是附着在词语或句子上边,表示某些附加意义的词,在现代汉语中是个修饰语标志词。
助词根据所起作用的不同,可分为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
“的”字在现代汉语的词类中,意义最虚,独立性最差,且一般读轻声。
“的”的基本用法是联结定语和中心语,作定语的标志。
(二)汉语助词“的”的分类按附加的意义不同划分,可分为两类:①能附加一定结构意义的叫结构助词;②能附加一定语气意义的叫语气助词。
二、汉语助词“的”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汉语助词“的”作虚词时,表示一种语法关系和语气色彩。
无论在口语和书面语中,它看起来都是一个平淡无奇的词,但对现代汉语的精密性和表情达意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词组和语句中,都有着不同的对应表达形式。
(一)结构助词“的”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用来标明词语之间结构联系的词,叫结构助词。
词或词组作定语时,一般要靠“的”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