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第一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焦作市第一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焦作市第一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焦作市第一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一、选择题

1.2019年6月21日甬台温高速温岭联络线工程初步设计通过,本项目为沿海高速和甬台温高速公路之间的主要联络通道,总投资1289000000元,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0.1289×1011 B .1.289×1010 C .1.289×109

D .1289×107

2.根据等式的性质,下列变形正确的是( ) A .若2a =3b ,则a =23

b B .若a =b ,则a +1=b ﹣1 C .若a =b ,则2﹣

3

a =2﹣3b

D .若

23

a b

=,则2a =3b 3.一周时间有604800秒,6048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2604810?

B .56.04810?

C .66.04810?

D .60.604810?

4.如图所示,数轴上A ,B 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2﹣1和2,则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

是( )

A .22

B .22﹣1

C .22+1

D .1

5.如图,

OA ⊥OC ,OB ⊥OD ,①∠AOB=∠COD ;②∠BOC+∠AOD=180°;③∠AOB+∠COD=90°;④图中小于平角的角有6个;其中正确的结论有几个(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如图,∠ABC=∠ACB ,AD 、BD 、CD 分别平分△ABC 的外角∠EAC 、内角∠ABC 、外角

∠ACF ,以下结论:

①AD ∥BC ;②∠ACB=2∠ADB ;③∠ADC+∠ABD=90°;④∠BDC=∠BAC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7.已知单项式2x 3y 1+2m 与3x n +1y 3的和是单项式,则m ﹣n 的值是( ) A .3

B .﹣3

C .1

D .﹣1

8.下列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

A .﹣1

B .0

C .2

D .﹣(﹣1) 9.计算:2.5°=( ) A .15′

B .25′

C .150′

D .250′

10.方程312x -=的解是( ) A .1x =

B .1x =-

C .13

x =-

D .13

x =

11.某服装店销售某新款羽绒服,标价为300元,若按标价的八折销售,仍可款利60元.设这款服装的进价为x 元,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 A .300-0.2x =60 B .300-0.8x =60 C .300×0.2-x =60 D .300×0.8-x =60 12.观察一行数:﹣1,5,﹣7,17,﹣31,65,则按此规律排列的第10个数是( ) A .513

B .﹣511

C .﹣1023

D .1025

13.某商店有两个进价不同的计算器都卖了135元,其中一个盈利25%,另一个亏本25%,在这次买卖中,这家商店( ) A .不赔不赚 B .赚了9元

C .赚了18元

D .赔了18元

14.用一个平面去截:①圆锥;②圆柱;③球;④五棱柱,能得到截面是圆的图形是

( )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5.如图,在数轴上有A ,B ,C ,D 四个整数点(即各点均表示整数),且2AB =BC =3CD ,若A ,D 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5和6,点E 为BD 的中点,在数轴上的整数点中,离点E 最近的点表示的数是( )

A .2

B .1

C .0

D .-1

二、填空题

16.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不大于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最小整数的数是_____. 17.﹣30×(

1223-+4

5

)=_____. 18.计算:()

2

2

2a -=____;()23

23x x ?-=_____.

19.禽流感病毒的直径约为0.00000205cm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cm ; 20.在日常生活中如取款、上网等都需要密码,有一种用“因式分解法”产生的密码,方便

记忆,原理是对于多项44

x y -,因式分解的结果是()()(

)2

2x y x y x y

-++,若取

9x =,9y =时,则各个因式的值是:()18x y +=,()0x y -=,()2

2

162x y +=,于

是就可以把“180162”作为一个六位数的密码,对于多项式32

4x xy -,取36x =,16

y =时,用上述方法产生的密码是________ (写出一个即可). 21.若a 、b 是互为倒数,则2ab ﹣5=_____.

22.如图,点C ,D 在线段AB 上,CB =5cm ,DB =8cm ,点D 为线段AC 的中点,则线段AB 的长为_____.

23.学校某兴趣活动小组现有男生30人,女生8人,还要录取女生多少人,才能使女生人数占该活动小组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设还要录取女生x人,依题意列方程得_____.24.数字9 6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25.当x= 时,多项式3(2-x)和2(3+x)的值相等.

26.已知线段AB=8cm,在直线AB上画线段BC,使它等于3cm,则线段AC=______cm.27.如果A、B、C在同一直线上,线段AB=6厘米,BC=2厘米,则A、C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

28.-2的相反数是__.

29.3.6 _____________________′

30.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都是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则该几何体是___.三、压轴题

31.已知数轴上两点A、B,其中A表示的数为-2,B表示的数为2,若在数轴上存在一点C,使得AC+BC=n,则称点C叫做点A、B的“n节点”.例如图1所示:若点C表示的数为0,有AC+BC=2+2=4,则称点C为点A、B的“4节点”.

请根据上述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若点C为点A、B的“n节点”,且点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4,求n的值;

(2)若点D是数轴上点A、B的“5节点”,请你直接写出点D表示的数为______;

(3)若点E在数轴上(不与A、B重合),满足BE=1

2

AE,且此时点E为点A、B的“n节

点”,求n的值.

32.已知数轴上有A、B、C三个点对应的数分别是a、b、c,且满足|a+24|+|b+10|+(c-10)2=0;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

(1)求a、b、c的值;

(2)若点P到A点距离是到B点距离的2倍,求点P的对应的数;

(3)当点P运动到B点时,点Q从A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C点运动,Q点到达C点后.再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返回,运动到终点A,在点Q开始运动后第几秒时,P、Q两点之间的距离为8?请说明理由.

33.已知:如图数轴上两点A、B所对应的数分别为-3、1,点P在数轴上从点A出发以每秒钟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点Q在数轴上从点B出发以每秒钟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

(1)若点P和点Q同时出发,求点P和点Q相遇时的位置所对应的数;

(2)若点P 比点Q 迟1秒钟出发,问点P 出发几秒后,点P 和点Q 刚好相距1个单位长度;

(3)在(2)的条件下,当点P 和点Q 刚好相距1个单位长度时,数轴上是否存在一个点C ,使其到点A 、点P 和点Q 这三点的距离和最小,若存在,直接写出点C 所对应的数,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34.从特殊到一般,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探究性学习中经常用到,如下是一个具体案例,请完善整个探究过程。

已知:点C 在直线AB 上,AC a =,BC b =,且a b ,点M 是AB 的中点,请按照

下面步骤探究线段MC 的长度。 (1)特值尝试

若10a =,6b =,且点C 在线段AB 上,求线段MC 的长度. (2)周密思考:

若10a =,6b =,则线段MC 的长度只能是(1)中的结果吗?请说明理由. (3)问题解决

类比(1)、(2)的解答思路,试探究线段MC 的长度(用含a 、b 的代数式表示). 35.如图,在数轴上从左往右依次有四个点,,,A B C D ,其中点,,A B C 表示的数分别是

0,3,10,且2CD AB =.

(1)点D 表示的数是 ;(直接写出结果)

(2)线段AB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同时线段CD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动,设运动时间是t (秒),当两条线段重叠部分是2个单位长度时. ①求t 的值;

②线段AB 上是否存在一点P ,满足3BD PA PC -=?若存在,求出点P 表示的数x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6.如图,A 、B 、P 是数轴上的三个点,P 是AB 的中点,A 、B 所对应的数值分别为-20和40.

(1)试求P 点对应的数值;若点A 、B 对应的数值分别是a 和b ,试用a 、b 的代数式表示P 点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值;

(2)若A 、B 、P 三点同时一起在数轴上做匀速直线运动,A 、B 两点相向而行,P 点在动点A 和B 之间做触点折返运动(即P 点在运动过程中触碰到A 、B 任意一点就改变运动方向,向相反方向运动,速度不变,触点时间忽略不计),直至A 、B 两点相遇,停止运动.如果A 、B 、P 运动的速度分别是1个单位长度/s ,2个单位长度/s ,3个单位长度/s ,

设运动时间为t.

①求整个运动过程中,P点所运动的路程.

②若P点用最短的时间首次碰到A点,且与B点未碰到,试写出该过程中,P点经过t秒钟后,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值(用含t的式子表示);

③在②的条件下,是否存在时间t,使P点刚好在A、B两点间距离的中点上,如果存在,请求出t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7.如图①,点O为直线AB上一点,过点O作射线OC,使∠AOC=120°,将一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一边OM在射线OB上,另一边ON在直线AB的下方.(1)将图①中的三角板OMN摆放成如图②所示的位置,使一边OM在∠BOC的内部,当OM平分∠BOC时,∠BO N= ;(直接写出结果)

(2)在(1)的条件下,作线段NO的延长线OP(如图③所示),试说明射线OP是

∠AOC的平分线;

(3)将图①中的三角板OMN摆放成如图④所示的位置,请探究∠NOC与∠AOM之间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果,不须说明理由)

38.已知数轴上三点A,O,B表示的数分别为6,0,-4,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6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

(1)当点P到点A的距离与点P到点B的距离相等时,点P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______;(2)另一动点R从B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R同时出发,问点P运动多少时间追上点R?

(3)若M为AP的中点,N为PB的中点,点P在运动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请你说明理由;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的长度.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 【分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 【详解】

解:12 8900 0000元,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289×109. 故选:C . 【点睛】

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

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利用等式的性质对每个式子进行变形即可找出答案. 【详解】

解:A 、根据等式性质2,2a =3b 两边同时除以2得a =3

2

b ,原变形错误,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根据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1,即可得到a+=b+1,原变形错误,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根据等式性质1和2,等式两边同时除以﹣3且加上2应得2﹣3

a =2﹣3b

,原变形正

确,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D 、根据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6,3a =2b ,原变形错误,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等式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等式的性质.运用等式性质1必须注意等式两边所加上的(或减去的)必须是同一个数或整式;运用等式性质2必须注意等式两边所乘的(或除的)数或式子不为0,才能保证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10n a ?的形式,其中110,a 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

60480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5位得到6.048, 所以数字6048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56.04810?,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10n a ?的形式,其中

110,a 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 4.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列出算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

解:∵A ,B ﹣1,

∴A ,B ﹣1)=1; 故选:D . 【点睛】

此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掌握数轴上点的特点,利用数轴,数形结合求出答案.

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垂直的定义和同角的余角相等分别计算后对各小题进行判断,由此即可求解. 【详解】

∵OA ⊥OC ,OB ⊥OD , ∴∠AOC=∠BOD=90°,

∴∠AOB+∠BOC=∠COD+∠BOC=90°, ∴∠AOB=∠COD ,故①正确;

∠BOC+∠AOD=90°﹣∠AOB+90°+∠AOB=180°,故②正确; ∠AOB+∠COD 不一定等于90°,故③错误;

图中小于平角的角有∠AOB ,∠AOC ,∠AOD ,∠BOC ,∠BOD ,∠COD 一共6个,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说法正确的是①②④.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余角和补角,垂直的定义,是基础题,熟记概念与性质并准确识图,理清图中各角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6.C

【解析】

①∵AD平分△ABC的外角∠EAC,

∴∠EAD=∠DAC,

∵∠EAC=∠ACB+∠ABC,且∠ABC=∠ACB,

∴∠EAD=∠ABC,

∴AD∥BC,

故①正确.

②由(1)可知AD∥BC,

∴∠ADB=∠DBC,

∵BD平分∠ABC,

∴∠ABD=∠DBC,

∴∠ABC=2∠ADB,

∵∠ABC=∠ACB,

∴∠ACB=2∠ADB,

故②正确.

③在△ADC中,∠ADC+∠CAD+∠ACD=180°,

∵CD平分△ABC的外角∠ACF,

∴∠ACD=∠DCF,

∵AD∥BC,

∴∠ADC=∠DCF,∠ADB=∠DBC,∠CAD=∠ACB

∴∠ACD=∠ADC,∠CAD=∠ACB=∠ABC=2∠ABD,

∴∠ADC+∠CAD+∠ACD=∠ADC+2∠ABD+∠ADC=2∠ADC+2∠ABD=180°,∴∠ADC+∠ABD=90°

∴∠ADC=90°?∠ABD,

故③正确;

④∵∠BAC+∠ABC=∠ACF,

∴1

2

∠BAC+

1

2

∠ABC=

1

2

∠ACF,

∵∠BDC+∠DBC=1

2

∠ACF,

∴1

2

∠BAC+

1

2

∠ABC=∠BDC+∠DBC,

∵∠DBC=1

2

∠ABC,

∴1

2

∠BAC=∠BDC,即∠BDC=

1

2

∠BAC.

故④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各角的关系.

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根据同类项的概念,首先求出m 与n 的值,然后求出m n -的值. 【详解】 解:

单项式3

122m

x y

+与1

33n x

y +的和是单项式,

3122m x y +∴与133n x y +是同类项,

则13123n m +=??+=?

∴1

2m n =??

=?

, 121m n ∴-=-=-

故选:D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同类项,掌握同类项定义中的两个“相同”:(1)所含字母相同;(2)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从而得出m ,n 的值是解题的关键.

8.A

解析:A 【解析】 【分析】

首先根据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把所给的四个数从大到小排列即可. 【详解】

解:﹣(﹣1)=1, ∴﹣1<0<﹣(﹣1)<2, 故选:A .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要熟练掌握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9.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1度=60分,即1°=60′”解答. 【详解】

解:2.5°=2.5×60′=150′.

故选:C.

【点睛】

考查了度分秒的换算,度、分、秒之间是60进制,将高级单位化为低级单位时,乘以60,反之,将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单位时除以60.

10.A

解析:A

【解析】

试题分析:将原方程移项合并同类项得:3x=3,解得:x=1.

故选A.

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

11.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要列方程,首先根据题意找出题中存在的等量关系:售价-进价=利润60元,此时再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详解】

解:设进价为x元,由已知得服装的实际售价是300×0.8元,然后根据利润=售价-进价,可列方程:300×0.8-x=60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列方程的关键是正确找出题目的相等关系,此题应弄清楚两点:

(1)利润、售价、进价三者之间的关系;

(2)打八折的含义.

1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观察数据,找到规律:第n个数为(﹣2)n+1,根据规律求出第10个数即可.

【详解】

解:观察数据,找到规律:第n个数为(﹣2)n+1,

第10个数是(﹣2)10+1=1024+1=1025

故选:D.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数字变化规律,根据已知数据得出数字的变与不变是解题关键.

13.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设盈利的这件成本为x元,则135-x=25%x,解得:x=108元;亏本的这件成本为y元,则y-135=25%y,解得:y=180元,则135×2-(108+180)=-18元,即赔了18元.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1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圆锥、圆柱、球、五棱柱的形状特点判断即可.

【详解】

圆锥,如果截面与底面平行,那么截面就是圆;

圆柱,如果截面与上下面平行,那么截面是圆;

球,截面一定是圆;

五棱柱,无论怎么去截,截面都不可能有弧度.

故选B.

15.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根据A、D两点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求得AD的长度,然后根据2AB=BC=3CD,求得AB、BD的长度,从而找到BD的中点E所表示的数.

【详解】

解:如图:

∵|AD|=|6-(-5)|=11,2AB=BC=3CD,

∴AB=1.5CD,

∴1.5CD+3CD+CD=11,

∴CD=2,

∴AB=3,

∴BD=8,

∴ED=1

2

BD=4,

∴|6-E|=4,

∴点E所表示的数是:6-4=2.

∴离线段BD的中点最近的整数是2.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数轴、比较线段的长短.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

关系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点.

二、填空题

16.-3

【解析】

【分析】

根据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分布,此题注意考虑两种情况:要求的点在已知点的左侧或右侧.

【详解】

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不大于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有:﹣3、﹣2、﹣1、0、1、2、

解析:-3

【解析】

【分析】

根据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分布,此题注意考虑两种情况:要求的点在已知点的左侧或右侧.【详解】

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不大于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有:﹣3、﹣2、﹣1、0、1、2、3,

所以最小的整数是﹣3.

故答案为:﹣3.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数轴,注意数轴上距离某个点是一个定值的点有两个,左右各一个,不要漏掉任一种情况.

17.﹣19.

【解析】

【分析】

根据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

解:﹣30×(+)

=﹣30×+(﹣30)×()+(﹣30)×

=﹣15+20﹣24

=﹣19.

故答案为:﹣19.

【点睛

解析:﹣19.

【解析】

【分析】

根据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 解:﹣30×(1223-+45

) =﹣30×

12

+(﹣30)×(23-)+(﹣30)×45

=﹣15+20﹣24 =﹣19.

故答案为:﹣19.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8.【解析】 【分析】

根据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单项式乘法的运算方法,即可解答 【详解】 【点睛】

此题考查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单项式乘法,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解析:44a 56x - 【解析】 【分析】

根据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单项式乘法的运算方法,即可解答 【详解】

()2

22a -=44a

()2323x x ?-=56x -

【点睛】

此题考查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单项式乘法,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19.【解析】 【分析】

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详解】 0

解析:62.0510-?

【解析】 【分析】

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10n a -?,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详解】

0.00000205=62.0510-? 故答案为62.0510-? 【点睛】

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难度不大

20.36684或36468或68364或68436或43668或46836等(写出一个即可) 【解析】 【分析】

首先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然后把字母的值代入求得各个因式,从而写出密码 【详解】 =x(

解析:36684或36468或68364或68436或43668或46836等(写出一个即可) 【解析】 【分析】

首先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然后把字母的值代入求得各个因式,从而写出密码 【详解】

324x xy -=x(x+2y)(x-2y).

当x=36,y=16时,x+2y=36+32=68 x-2y=36-32=4.

则密码是36684或36468或68364或68436或43668或46836 故答案为36684或36468或68364或68436或43668 或46836 【点睛】

此题考查因式分解的应用,解题关键在于把字母的值代入

21.-3. 【解析】 【分析】

根据互为倒数的两数之积为1,得到ab=1,再代入运算即可. 【详解】

解:∵a、b 是互为倒数, ∴ab=1,

∴2ab﹣5=﹣3. 故答案为﹣3. 【点睛】 本题考查了倒

解析:-3. 【解析】 【分析】

根据互为倒数的两数之积为1,得到ab=1,再代入运算即可. 【详解】

解:∵a 、b 是互为倒数, ∴ab =1, ∴2ab ﹣5=﹣3. 故答案为﹣3. 【点睛】

本题考查了倒数的性质,掌握并灵活应用倒数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11cm . 【解析】 【分析】

根据点为线段的中点,可得,再根据线段的和差即可求得的长. 【详解】 解:∵,且,, ∴,

∵点为线段的中点, ∴, ∵, ∴.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两点

解析:11cm . 【解析】 【分析】

根据点D 为线段AC 的中点,可得2AC DC =,再根据线段的和差即可求得AB 的长. 【详解】

解:∵DC DB BC =-,且8DB =,5CB =, ∴853DC =-=, ∵点D 为线段AC 的中点,

∴3AD =, ∵AB AD DB =+, ∴3811()AB cm =+=. 故答案为:11cm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线段的中点.

23.8+x =(30+8+x ). 【解析】 【分析】

设还要录取女生人,则女生总人数为人,数学活动小组总人数为人,根据女生人数占数学活动小组总人数的列方程. 【详解】

解:设还要录取女生人,根据题意得:

解析:8+x =1

3

(30+8+x ). 【解析】 【分析】

设还要录取女生x 人,则女生总人数为8x +人,数学活动小组总人数为308x ++人,根据女生人数占数学活动小组总人数的1

3

列方程. 【详解】

解:设还要录取女生x 人,根据题意得: 1

8(308)3

x x +=++.

故答案为:1

8(308)3

x x +=++.

【点睛】

此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关键是准确表示还要录取后女生的人数及总人数.

24.6×106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科学记数法的定义,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其中1≤|a|<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在确定n 的值时,看该数是大于或等于1还是

解析:6×106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科学记数法的定义,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其中1≤|a|<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在确定n 的值时,看该数是大于或等

于1还是小于1.当该数大于或等于1时,n为它的整数位数减1;当该数小于1时,-n 为它第一个有效数字前0的个数(含小数点前的1个0).9 600 000一共7位,从而9 600 000=9.6×106.

25.【解析】

试题解析:根据题意列出方程3(2-x)=2(3+x)

去括号得:6-3x=6+2x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5x=0,

化系数为1得:x=0.

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

解析:【解析】

试题解析:根据题意列出方程3(2-x)=2(3+x)

去括号得:6-3x=6+2x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5x=0,

化系数为1得:x=0.

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

26.5或11

【解析】

【分析】

由于C点的位置不能确定,故要分两种情况考虑AC的长,注意不要漏解.【详解】

由于C点的位置不确定,故要分两种情况讨论:

当C点在B点右侧时,如图所示:

AC=AB+

解析:5或11

【解析】

【分析】

由于C点的位置不能确定,故要分两种情况考虑AC的长,注意不要漏解.

【详解】

由于C点的位置不确定,故要分两种情况讨论:

当C点在B点右侧时,如图所示:

AC=AB+BC=8+3=11cm;

当C点在B点左侧时,如图所示:

AC=AB﹣BC=8﹣3=5cm;

所以线段AC等于11cm或5cm.

27.8cm或4cm

【解析】

【分析】

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C点在AB之间,②当C在AB延长线时,再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求解.

【详解】

①当C点在AB之间时,如图所示,

AC=AB-BC=6cm-2c

解析:8cm或4cm

【解析】

【分析】

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C点在AB之间,②当C在AB延长线时,再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求解.

【详解】

①当C点在AB之间时,如图所示,

AC=AB-BC=6cm-2cm=4cm

②当C在AB延长线时,如图所示,

AC=AB+BC=6cm+2cm=8cm

综上所述,A、C两点间的距离是8cm或4cm

故答案为:8cm或4cm.

【点睛】

本题考查线段的和差计算,分情况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28.2

【解析】

【分析】

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即可求解.

【详解】

-2的相反数是2,

故填:2.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相反数,解题的关键是熟知相反数的定义.

解析:2

【解析】

【分析】

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即可求解.

【详解】

-2的相反数是2,

故填:2.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相反数,解题的关键是熟知相反数的定义.

29.【解析】

【分析】

由题意直接根据角的度分秒的计算法则进行运算即可.

【详解】

解:=3°36′.

故答案为:3; 36.

【点睛】

本题考查角的度分秒的运算,熟练掌握角的度分秒的

解析:336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直接根据角的度分秒的计算法则进行运算即可.

【详解】

=?+?=?+?=3°36′.

解:3.630.63(0.660)'

故答案为:3; 36.

【点睛】

本题考查角的度分秒的运算,熟练掌握角的度分秒的计算法则知道度分秒间的进率为60进行分析运算.

30.正方体.

【解析】

【分析】

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左面和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详解】

解:正方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都是大小相同的正方形,

故答案为正方体.

【点睛】

解析:正方体.

【解析】

【分析】

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左面和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

【详解】

解:正方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都是大小相同的正方形,

故答案为正方体.

【点睛】

考查学生对三视图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对空间想象能力方面的考查.三、压轴题

31.(1)n= 8;(2)-2.5或2.5;(3)n=4或n=12.

【解析】

【分析】

(1)根据“n节点”的概念解答;

(2)设点D表示的数为x,根据“5节点”的定义列出方程分情况,并解答;

(3)需要分类讨论:①当点E在BA延长线上时,②当点E在线段AB上时,③当点E在

AB延长线上时,根据BE=1

2

AE,先求点E表示的数,再根据AC+BC=n,列方程可得结论.

【详解】

(1)∵A表示的数为-2,B表示的数为2,点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4,∴AC=2,BC=6,

∴n=AC+BC=2+6=8.

(2)如图所示:

∵点D是数轴上点A、B的“5节点”,

∴AC+BC=5,

∵AB=4,

∴C在点A的左侧或在点A的右侧,

设点D表示的数为x,则AC+BC=5,

∴-2-x+2-x=5或x-2+x-(-2)=5,

x=-2.5或2.5,

∴点D表示的数为2.5或-2.5;

故答案为-2.5或2.5;

(3)分三种情况:

①当点E在BA延长线上时,

∵不能满足BE=1

2 AE,

∴该情况不符合题意,舍去;

②当点E在线段AB上时,可以满足BE=1

2

AE,如下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