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全国III卷英语听力(含听力音频、听力原文和答案)

2017年高考全国III卷英语听力(含听力音频、听力原文和答案)
2017年高考全国III卷英语听力(含听力音频、听力原文和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全国III卷英语听力

2017年高考 全国III卷 英语听力音频 双击图标打开收听.mp3

(请用电脑,双击上面图标,打开收听)

使用地区:云南、广西、贵州、四川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15.

B. £9.18.

C. £9.15.

答案是C。

1. What will the woman do this afternoon?

A. Do some exercise

B. Go shopping

C. Wash her clothes

2. Why does the woman call the man?

A. To cancel a flight

B. To make an apology

C. To put off a meeting

3. How much more does David need for the car?

A. $5,000

B. $20,000

C. $25,000

4. What is Jane doing?

A. Planning a tour

B. Calling her father

C. Asking for leave

5. How does the man feel?

A. Tied

B. Dizzy

C. Thirsty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does Jack want to do?

A. Watch TV.

B. Play outside.

C. Go to the zoo.

7.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At home.

B. In a cinema.

C. In a supermarket.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 What does Richard do?

A. He’s a newsman.

B. He’s a manager.

C. He’s a researcher.

9. Where is Richard going next week?

A. Birmingham.

B. Mexico City.

C. Shanghai.

10. What will the speakers do tomorrow?

A. Eat out together.

B. Visit a university.

C. See Professor Hayes.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题。

11.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School friends.

B. Teacher and student.

C. Librarian and library user.

12. Why does Jim suggest Mary buy the book?

A. It’s sold at a discount price.

B. It’s important for her study.

C. It’s written by Professor Lee.

13. What will Jim do for Mary?

A. Share his book with her.

B. Lend her some money.

C. Ask Henry for help.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4至16题。

14. Where does Stella live?

A. In Memphis.

B. Boston.

C. In St Louis.

15. What would peter and his family like to do on Beale Street?

A. Visit a museum.

B. Listen to music.

C. Have dinner.

16. What kind of hotel does peter prefer?

A. A big one.

B. A quite one.

C.A modern one.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17. How many lab sessions will the students have every week?

A. One

B. Two

C. Three

18. What are the students allowed to wear in the lab?

A. Long scarves

B. Loose clothes

C. Tennis shoes

19. Why should the students avoid mixing liquid with paper?

A. It may cause a fire

B. It may create waste

C. It may produce pollution

20. What does the speaker mainly talk about?

A. Grades the student will receive.

B. Rules the students should follow.

C. Experiments the students will do.

听力原文

第一节

Text 1

M: Let’s go for a nice walk into the country this afternoon.

W: I certainly could enjoy the exercise, but I’ve agreed to go with Alice to buy some clothes.

Text 2

W: Hello, Mr. Smith. I’m afraid Dr. Brown won’t be able to see you today. He’s still waiting for a flight out of New York. He said he would meet you tomorrow afternoon. Is it OK?

M: Sounds good. Thank you for calling.

Text 3

W: David, have you saved enough for the car?

M: I have $20,000 now, and the car costs$25,000. My parents sai d they would like to help, but I don’t want to use their money.

Text 4

W: Dr. Block, I need to take a few days off because my father is coming over to visit. And I need to show him around the city.

M: Ok, Jane. But be sure to come back to work next week.

Text 5

M: Amy, my head is spinning! It must be a touch of the sun.

W: You’d better lie back still for a while. Take it easy for the rest of the day, and stay in the shade. It’s too hot today.

第二节

Text 6

M: Mom, this is going to take forever! Animal World will be on in 20 minutes. It’s my favorite program. You know I can’t miss it!

W: I know, honey. But we have to wait in line to pay for these things we need.

M: You promised we’d be home in time.

W: Be a little patient, Jack. We’ll get out of here soon.

Text 7

M: Hi, Samantha. Do you have a minute?

W: Hi, Richard. Come in, please.

M: I’ve been trying to get hold of you all afternoon.

W: I was at the weekly managers’ meeting. How are things?

M: Oh, splendid. I have some news.

W: Good news?

M: Wonde rful news…to me, anyway! I’ve been offered a job for three years as an assistant to Prof. Hayes from Birmingham University. I’ll join him in Mexico City.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at?

W: Wonderful, Richard! Just what you’ve always wanted, isn’t it? Does it mean that you’ll leave soon?

M: Next week. But before I go, I’d like to invite you out for dinner — just to thank you for all the help you gave me during my three-month research work here. Would tomorrow evening be a good time for you?

We can go to the Shanghai Restaurant in Chinatown.

W: Fine with me.

Text 8

M: What’s that book you just picked up, Mary?

W: The one Prof. Lee uses in his course.

M: Oh, I see. You’d better have it if you want to pass that course.

W: But it costs $30. I simply can’t afford it.

M: Did you check the used book section here? Maybe they have it.

W: No, they don’t. I asked.

M: Why don’t you get it from the library?

W: I’ve been trying for months, and it’s always out. There are over 50 students in the course, and every single one wants the book.

M: Listen, you know my roommate Henry, don’t you? He took the same course last year, and I remember he owns a copy. I can borrow it from him for you.

W: Oh, that’ll be great! Thank you, Jim!

Text 9

W: Hello?

M: Hello, Stella. This is Peter.

W: Hi, Peter. Fancy hearing your voice! How are you?

M: Couldn’t be better. I’m planning a trip to Memphis with my family this summer.

W: Great! I’d love to host you here. When are you coming?

M: We’ll leave Boston on June 20th, stay in St. Louis, Missouri for a week, and then fly to your city. We’d probably stay for five days with you and come back, for it’s a two-week vacation.

W: Is there anything special you’d like to do here?

M: We’d love to explore Beale Street, the official home of the blues, where we’d listen to live music. We’d also like to visit Graceland, the popular museum in memory of Elvis Presley. But above all, we want to spend some time with you and your family.

W: Of course! It’s been ages since we met last time. Let’s have a dinner party in my garden.

M: Lovely! Oh, could you find for us a hotel near where you live? It doesn’t have to be big, but I can’t stand noise at bedtime.

W: Sure.

M: Thank you. See you soon.

Text 10

M: Hello, everyone. My name is John. I’m the teaching assistant for this lab session. Let me explain a little about it. As you may know already, it’s a required meeting once a week. I expect you to do all the experiments and keep the results in your lab notebook. I’ll collect the notebooks every two weeks. You’ll be graded on lab notebook sand quizzes. But the most important information I want to give you now is about safety. First of all, you must wear shoes that cover your feet in the lab. Tennis shoes are OK. Also, don’t wear loose clothes, long scarves, big necklaces, or loose belts — they get caught in something or fall into liquid. Another thing to do for safety is cleaning up. Be sure to put the waste in the correct containers.

We can’t mix liquid with paper. This is extremely important. I don’t want any fires in thi s room. You are responsible for washing out your own lab equipment and putting it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全国III卷英语试题听力部分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听力

1. B

2. C

3. A

4. C

5. B

6. A

7. C

8. C

9. B10. A 11. A12. B13. C14. A15. B 16. B17. A18. C19. A20. B

2017年高考真题 文科数学(全国II卷)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数学 【试卷点评】 【命题特点】 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II数学卷,试卷结构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进行了微调,一是把解答题分为必考题与选考题两部分,二是根据中学教学实际把选考题中的三选一调整为二选一.试卷坚持对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注重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改革和创新,与2016年相比难度稳中略有下降.具体来说还有以下几个特点: 1.知识点分布保持稳定 小知识点如:集合、复数、程序框图、线性规划、向量问题、三视图保持一道小题,大知识点如:三角与数列三小一大,概率与统计一大一小,立体几何两小一大,圆锥曲线两小一大,函数与导数三小一大(或两小一大). 2.注重对数学文化与数学应用的考查 教育部2017年新修订的《考试大纲(数学)》中增加了对数学文化的考查要求.2017年高考数学全国卷II文科第18题以养殖水产为题材,贴近生活. 3.注重基础,体现核心素养 2017年高考数学试卷整体上保持一定比例的基础题,试卷注重通性通法在解题中的运用,另外抽象、推理和建模是数学的基本思想,也是数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试卷对此都有所涉及. 【命题趋势】 1.函数与导数知识: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以导数知识为背景的函数问题是高考命题热点,函数性质的重点是奇偶性、单调性及图象的应用,导数重点考查其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注重分类讨论及化归思想的应用. 2.立体几何知识:立体几何一般有两道小题一道大题,小题中三视图是必考问题,常与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结合在一起考查,解答题一般分两问进行考查. 3.解析几何知识:解析几何试题一般有3道,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一般都会涉及,双曲线一般作为客观题进行考查,多为容易题,解答题一般以椭圆与抛物线为载体进行考查,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一卷(含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面授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设计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页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最新高考励志对联最新集锦

【篇一】高考励志对联最新集锦1、[上联]:撒下勤奋的种子[下联]:收获金色的果实 2、[上联]:龙翔九天权危峰[下联]:凤舞六月破烈火 3、[上联]:潜心复习战高考[下联]:信心满溢跃龙门 4、[上联]:明珠暗藏为今朝[下联]:雄鹰高飞指日望 5、[上联]:破浪扬帆迎高考[下联]:蓦然回首笑人生 6、[上联]:挥洒汗雨成江海[下联]:搬移山峦破云霄 7、[上联]:把汗水变成珍珠[下联]:把梦想变成现实 8、[上联]:十年磨剑为一搏[下联]:六月试锋现真我 9、[上联]:十年沉默冷沙洲[下联]:白日觉醒惊轩辕 10、[上联]:十年一博六月梦[下联]:赢得寒窗锦绣程 11、[上联]:同闯峥嵘十春秋

[下联]:共创辉煌佳年华 12、[上联]:雄鹰展翅高飞尽 [下联]:骏马奋蹄远行疾 13、[上联]:胸怀壮志迎高三 [下联]:奋进不息创辉煌 14、[上联]:学海无涯勤可渡 [下联]:书山有路志能攀 15、[上联]:用信心擦亮自己 [下联]:用成功擦亮校名 16、[上联]:一腔热血战高考 [下联]:满腹经纶写人生 17、[上联]:真艰辛三载风雨 [下联]:好灿烂一弧彩虹 18、[上联]:只为一朝惊鸿起 [下联]:甘愿十月隐龙潭 19、[上联]:书山登峰今日冲刺 [下联]:秣马厉兵竞相夺魁 20、[上联]:学无止境何处是境 [下联]:生逢其时贵在惜时 【篇二】高考励志对联最新集锦 1、文从疑古参同始;道在黄花翠竹间。 2、文比韩公能识字;诗追老杜转多师。

3、文生于情有春气;兴之所至无古人。 4、文能换骨余无法;学到寻源自不疑。 5、文如秋水尘埃净;诗似春云态度妍。 6、文章或论到阃奥;笑谈与世殊臼科。 7、文章奇古原西汉;诗律精深祖后山。 8、文章真处性情见;谈笑深时风雨来。 10、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 11、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 12、为人不外修齐事;所乐自在山水间。 13、为人树起脊梁铁;把卷撑开眼海银。 14、劝子勿为官所腐;知君欲以诗相磨。 15、劝君更尽一杯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16、一人知己亦已足;毕生自修无尽期。 17、一池翠影游鱼乐;三径红香舞蝶忙。 18、一即是多多即一;文随于义义随文。? 【篇三】高考励志对联最新集锦 1、卧虎藏龙地豪气干云秣马砺兵锋芒尽露,披星戴月时书香盈耳含英咀华学业必成。 2、砺志报亲,拼十年寒窗挑灯苦读不畏难;笑书人生,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定夺魁。 3、勇登书山,点点心血勤育英才厚泽九州;我本英雄,滴滴汗水勇赴学海逐鹿中原。 4、闻鸡起舞成就拼搏劲旅师,天道酬勤再现辉煌王者风。

2017年高考试题(全国卷 I 卷)— —语文(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

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

2017年天津市高考英语听力试题及答案

绝密食启用前 2017年3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英语昕力 注意事项z .英语听力测试由试卷A和试卷B两套试卷组成。每套试卷各15小题,满分各为20分。考生可依次作答两套试卷。试卷A第l至第3页,试卷B第4至第6页。 2.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 试用条形码。 3.作答过程中,可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每套试卷试题录音播放结束后,考生均有 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4.转涂答案时,请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5.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井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试卷A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l分,满分5分〉 昕下面五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15. B.£9.15. c.£9.18. 答案为B。 英语(天津卷〉昕力第1页(共6页〉

l. What kind of food does the the woman like? A.Fast food. B.Fried food. C.Healthy food. 2.What are 仙e speakers discussing? A.An old house. B.A new writer. C.A recent book. 3.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At a cafe. B.At home. C.At a hospital. 4.How does the man probably feel? A.Sad. B.Happy. c.Angry. 5.What does由e woman mean? A.Peter gets home late. B.Call Peter another time. C.Peter is away from home. 第二节(共IO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听下面几段材料。每段材料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材料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材料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至第8小题。 6.How long will the woman be in Europe? A.For three weeks. B.For one month. C.For three months. 7.Why will Jim Thomas come here? A.To do some research. 8.To have a vacation. C.To visit his企iends. 英语〈天津卷〉昕力第2页〈共6页〉

高考励志对联7字【三篇】

高考励志对联7字【三篇】 导读:本文高考励志对联7字【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第一篇】声,声谢纱窗之外; 魂,魂守心海其中。 驰骋直奔千里远翱翔必指九高天 一朝业满十年苦三尺冰封几日寒 学海无涯勤是岸云程有路志为梯 少年不经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脚下行程千里远腹中贮书万卷多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格物致知循大道求真本信立高标 【第二篇】百日苦读一朝发万般努力众人笑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梅花香自苦寒来鳌头喜在汗水中 十年磨剑三日锋数载人生在其中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撒下勤奋的种子收获金色的果实 【第三篇】雄心未已攀高峰,壮志怎惧征苍穹。

眼耳口心聚神力,语数外综创辉煌。群芳昂首竞开放,雄鹰振翅冲云霄。绝壁悬崖砺翅创,困难艰险躬背扛。万千骐骥争踏燕,无边霄汉任高飞。焚膏继晷燃日月,劈风破浪斩荆棘。忍于蛹中苦行修,脱化花间逍遥游。莫叹十年寒窗苦,难忘一生校园情。化身青鹏争霄汉,只待锦鲤跃龙门。万般厚积始薄发十载苦尽终甘来 十年辛苦搏声名一生幸福赢荣耀 百舸争流向夏花,谁主沉浮勇者胜。厚积十载苦谁知? 薄发一朝甘自尝。春风得意迎高考,秋实饱满题金榜。十年苦读待高考,数月努力叙华章。十年砺剑争锋锐,六月试刀显雄威。零落星辉金不顾,八面堂皇终有成。十年沉默冷沙洲,白日觉醒惊轩辕。龙翔九月驭危峰,凤舞六月破烈火。乘风破浪济沧海,携手并肩跃龙门。复至龙门身飞渡,但求孙山名落无。初尝甘霖心似渴,百阅群书苦作茗。学习学喜学习喜,成才成彩成才彩。

2017年高考数学试题分项版解析几何解析版

2017年高考数学试题分项版—解析几何(解析版) 一、选择题 1.(2017·全国Ⅰ文,5)已知F 是双曲线C :x 2 -y 2 3 =1的右焦点,P 是C 上一点,且PF 与x 轴垂直,点A 的坐标是(1,3),则△APF 的面积为( ) A .13 B .12 C .23 D .32 1.【答案】D 【解析】因为F 是双曲线 C :x 2- y 2 3 =1的右焦点,所以F (2,0). 因为PF ⊥x 轴,所以可设P 的坐标为(2,y P ). 因为P 是C 上一点,所以4-y 2P 3=1,解得y P =±3, 所以P (2,±3),|PF |=3. 又因为A (1,3),所以点A 到直线PF 的距离为1, 所以S △APF =12×|PF |×1=12×3×1=32. 故选D. 2.(2017·全国Ⅰ文,12)设A ,B 是椭圆C :x 23+y 2 m =1长轴的两个端点.若C 上存在点M 满 足∠AMB =120°,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0,1]∪[9,+∞) B .(0,3]∪[9,+∞) C .(0,1]∪[4,+∞) D .(0,3]∪[4,+∞) 2.【答案】A 【解析】方法一 设焦点在x 轴上,点M (x ,y ). 过点M 作x 轴的垂线,交x 轴于点N , 则N (x,0). 故tan ∠AMB =tan(∠AMN +∠BMN ) =3+x |y |+3-x |y |1-3+x |y |· 3-x |y |=23|y |x 2+y 2-3. 又tan ∠AMB =tan 120°=-3, 且由x 23+y 2m =1,可得x 2 =3-3y 2 m , 则23|y |3-3y 2m +y 2-3=23|y |(1-3m )y 2=- 3.

2017全国卷高考英语听力原文-试题-答案及解析

绝密★启封前 2016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英语听力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 分) 做题时,现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 小题;每小题 1.5 分,满分7.5 分) 听下面5 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 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15 B.£ 9.18 C.£ 9.15 答案是C。 1.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Having a birthday party. B. Doing some exercise. C. Getting Lydia a gift. 2.What is the woman going to do? A. Help the man. B. Take a bus. C. Get a camera. 3.What does the woman suggest the man do? A. Tell Kate,s to stop. B. Call Kate’s friends. C. Stay away from Kate. 4.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wine shop. B. In a supermarket. C. In a restaurant. 5.What doer the woman mean? A. Keep the window closed. B. Go out for fresh air, C. Turn on the fan.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附解析】

语文试题 第1页(共18页) 语文试题 第2页(共10页)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 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 .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 .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 .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 .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 .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 .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 .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 .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 .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天 嚣 赵长天 风,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钢架房,便发疟疾般地一阵阵战栗、摇晃,像是随时都要散架。 渴!难忍难挨的渴,使人的思想退化得十分简单、十分原始。欲望,分解成最简单的元素:水!只要有一杯水,哪怕半杯,不,一口也好哇! 空气失去了气体的性质,像液体,厚重而凝滞。粉尘,被风化成的极细小的砂粒,从昏天黑地的旷野钻入小屋,在人的五脏六腑间自由巡游。它无情地和人体争夺着仅有的一点水分。 他躺着,喉头有梗阻感,他怀疑粉尘已经在食道结成硬块,会不会引起别的疾病,比如矽肺?但他懒得想下去。疾病的威胁,似乎已退得十分遥远。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 --------------------此--------------------卷 --------------------上--------------------答 --------------------题 --------------------无--------------------效 ------------

高考励志对联大全带横批

高考励志对联大全带横批 【篇一】高考励志对联大全带横批 1、【勇登书山】 上一联:点点心血勤育英才厚泽九州 下一联:滴滴汗水勇赴学海逐鹿中原 2、【舍我其谁】 上一联:群雄逐鹿鹿死谁手尚待一朝试锋芒下一联:万木争春春在何处但将今夕放眼量 3、【天南海北】 上一联:十年苦读一朝决胜负换来笑逐颜开下一联:数载艰辛六月定乾坤赢得似锦前程 4、【奋发图强】 上一联:自强不息怀壮志以长行 下一联:厚德载物携梦想而抚凌 5、【向名校进军】 上一联:送报晓金鸡看今年硕果飘香迎佳绩下一联:迎吉祥犬吠待明朝笑傲高考创辉煌 6、【乐在其中】 上一联:梅花香自苦寒来 下一联:熬头喜在汗水中

上一联:六十同窗同甘共苦拼搏从此时下一联:十二春秋风雨兼程成败在今年8、【美梦成真】 上一联:怀揣大学美梦迎接新年号角 下一联:彰显青春活力挥洒苦涩汗水 9、【自强不息】 上一联:辞乙酉难忘闻鸡起舞 下一联:迎丙戌仍需刺股悬梁 10、【壮志雄心】 上一联:胆性卓然骨硬志坚不留乌江之憾下一联:风华正茂豪气冲天应建定鼎之功11、【前程似锦】 上一联:勇攀书山甘洒汗水放飞心中梦想下一联:泛游学海竞逐群雄一朝金榜题名12、【志存高远】 上一联:一路风雨前程磨砺意志 下一联:半载苦乐同享铸就辉煌 13、【苦尽甘来】 上一联:十年寒窗苦读效三皇五帝逐群雄下一联:一朝金榜题名成八斗奇才傲天下14、【师生同喜】 上一联:舞风翔鸾旌歌闹处处迎新 下一联:披星戴月紫竹宁岁岁登高

上一联:闻鸡起舞成就拼搏劲旅师 下一联:天道酬勤再现辉煌王者风 为高考加油的励志对联带横批 【篇二】高考励志对联大全带横批 1、众志成城 上一联:卧虎藏龙地豪气干云秣马砺兵锋芒尽露下一联:披星戴月时书香盈耳含英咀华学业必成 2、砺志报亲 上一联:拼十年寒窗挑灯苦读不畏难 下一联: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定夺魁 3、笑书人生 上一联:滴水穿石战高考如歌岁月应无悔 下一联:乘风破浪展雄才折桂蟾宫当有时 4、意气风发 上一联:时光如梭看我少年学子六月追风去 下一联:云帆直挂令那美丽人生明朝入眼来 5、风华正茂 上一联:冬去春来好景年年有 下一联:辞旧迎新成绩步步高 6、意气风发 上一联:寒冬散尽喜迎元旦佳节 下一联:春意盎然更看男儿发愤

(完整word版)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全国卷1解析,推荐文档

2017年高考新课标I卷语文试题解析(正式版)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使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2017高考英语听力真题(全国II卷)

2017年高考英语听力(全国II卷)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will the woman do this afternoon? A. Do some exercise. . B. Go shopping. C. Wash her clothes. 2. Why does the woman call the man? A. To cancel a flight. B. To make an apology. C. To put off a meeting. 3. How much more does David need for the car? A. $5,000. B. $20,000. C. $25,000. 4. What is Jane doing? A. Planning a tour. B. Calling her father. C. Asking for leave. 5. How does the man feel? A. Tired. B. Dizzy. C. Thirsty. 第二节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does Jack want to do? A. Watch TV. B. Play outside. C. Go to the zoo. 7.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At home. B. In a cinema. C. In a supermarket.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 What does Richard do? A. He’s a newsman. B. He’s a manager. C. He’s a researcher. 9. Where is Richard going next week? A. Birmingham. B. Mexico City. C. Shanghai. 10. What will the speakers do tomorrow? A. Eat out together. B. Visit a university. C. See Professor Hayes.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题。 11.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1卷(修正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面授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设计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页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高三高考励志对联集锦

高三高考励志对联集锦 效苏秦之刺股折桂还需苦战,学陶侃之惜时付出必有回报 乘风踏浪我欲搏击沧海横流,飞鞭催马吾将痛饮黄龙美酒 淡淡墨梅凌寒独开今岁瑞雪兆丰年,莘莘学子壮志凌云明年金秋送喜来 十载求学纵苦三伏三九无悔无怨,一朝成就再忆全心全力有苦有乐 卧虎藏龙地豪气干云秣马砺兵锋芒尽露 披星戴月时书香盈耳含英咀华学业必成 拼十年寒窗挑灯苦读不畏难,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定夺魁 滴水穿石战高考如歌岁月应无悔,乘风破浪展雄才折桂蟾宫当有时 时光如梭看我少年学子六月追风去,云帆直挂令那美丽人生明朝入眼来 冬去春来好景年年有,辞旧迎新成绩步步高 寒冬散尽喜迎元旦佳节,春意盎然更看男儿发愤 花开花落腊梅傲雪盼新春,春去春来长风破浪迎高考 辞旧迎新寒风阵阵催人逝,苦尽甘来捷报片片暖人心 知天文通地理莘莘学子携手共进鱼跃龙门, 培栋梁育英才代代园丁含辛茹苦花香桃林 庖丁解牛久练而技进乎道,荀子劝学博学则青出于蓝 览前贤思己任铁杵磨针只求前程似锦,念亲情感师恩悬梁刺股但愿无愧我心向名校进军百炼成钢唱出青春无悔,圆人生梦想半载奋斗笑吟三年等待 各界精英大展宏图夺英魁,莘莘学子汇聚一堂学本领 龙腾虎跃朝气蓬勃,你追我赶誓夺第一 良辰美景惜时如金敢与金鸡争晨晖,书山学海甘之若饴誓同峨眉共比高 送祝福不忘感谢恩师,庆元旦牢记备战高考 感亲恩实高三年滴水穿石永不言弃,报师情火热六月蟾宫折桂志在必得 十年寒窗苦读效三皇五帝逐群雄,一朝金榜题名成八斗奇才傲天下 舞风翔鸾旌歌闹处处迎新,披星戴月紫竹宁岁岁登高 点点心血勤育英才厚泽九州,滴滴汗水勇赴学海逐鹿中原 闻鸡起舞成就拼搏劲旅师,天道酬勤再现辉煌王者风 群雄逐鹿鹿死谁手尚待一朝试锋芒,万木争春春在何处但将今夕放眼量 十年苦读一朝决胜负换来笑逐颜开,数载艰辛六月定乾坤赢得似锦前程 自强不息怀壮志以长行,厚德载物携梦想而抚凌 送报晓金鸡看今年硕果飘香迎佳绩,迎吉祥犬吠待明朝笑傲高考创辉煌 梅花香自苦寒来,熬头喜在汗水中 六十同窗同甘共苦拼搏从此时,十二春秋风雨兼程成败在今年 怀揣大学美梦迎接新年号角,彰显青春活力挥洒苦涩汗水 辞乙酉难忘闻鸡起舞,迎丙戌仍需刺股悬梁 胆性卓然骨硬志坚不留乌江之憾,风华正茂豪气冲天应建定鼎之功 勇攀书山甘洒汗水放飞心中梦想,泛游学海竞逐群雄一朝金榜题名 一路风雨前程磨砺意志,半载苦乐同享铸就辉煌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减,时有所亏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哪有空闲的光阴。(曾国藩)

2017年江苏高考英语听力原文-试题-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英语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 19. 15. B. £ 9. 18. C. £ 9. 15. 答案是C。 1.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movie? A. It’s amus ing. B. It’s exciting. C. It’s disappointing. 2. How will Susan spend most of her time in France? A. Traveling around. B. Studying at a school. C. Looking after her aunt. 3.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Going out. B. Ordering drinks. C. Preparing for a party. 4. Where are the speakers? A. In a classroom. B. In a library. C. In a bookstore. 5. 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do ? A. Go on the Internet. B. Make a phone call. C. Take a train trip.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2017年全国一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年高考全国1卷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

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