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无意识
荣格提出来的概念是什么

荣格提出来的概念是什么荣格(Carl Gustav Jung)是瑞士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心理学概念。
其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是荣格在心理学领域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人类共同拥有的潜意识层面的内容和结构。
与个体无意识(个体心理)不同,集体无意识是一种自发出现的、多样性进化的、无法受意识控制的心理现象。
集体无意识中存储了人类普遍共享的图像、符号、心理特征等。
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是人类共有的无意识结构,其内容与人类的普遍经验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
集体无意识中的内容被视为原始的、神话性的、非个人的。
荣格认为,每个人的个体无意识是通过集体无意识与个体心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并且集体无意识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潜藏着,对个体行为和经验产生着潜在的影响。
荣格将集体无意识比喻为一种超个人的心理结构,它像是人类共享的一种心理基础,对个体的思考、行为和情感起着重要的影响。
集体无意识中存在许多原型,即共同的原始心理图像。
原型是潜藏在集体无意识中无法察觉的心理“纲领”,它们代表着某种普世的心理经验。
比如,母性原型代表着母爱、生育和滋养的象征,而英雄原型则代表着勇敢、无畏和冒险的精神。
集体无意识对于个体心理的影响可以通过梦境、幻想、神话和文化符号等方式表现出来。
荣格认为,无意识在个体层面上体验到了集体无意识中存在的原型和符号,并通过梦境等方式将其表达出来。
个体无意识的内容可以是个体经验的特殊性,也可以是集体无意识的普遍性。
荣格认为,理解集体无意识是了解个体心理的关键所在。
人类个体的行为和思维是受到个体无意识的支配,而个体无意识又是可以通过与集体无意识进行对话和整合来实现个体完整性和心理健康。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概念在心理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为理解人类文化、宗教和艺术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治疗心理障碍和促进个体的自我实现提供了新的方法。
论荣格美学理论体系中的“集体无意识”

2 0 年 6月 09
柳
州
师
专 学
报
V0.4 No. 12 3
.
J ma o izx Tec esC lg al 】 fL ulm a h r ol e e
1n 2 0 u .0 9
论 荣格 美 学理 论体 中的“ 系 无 意识 " 集体
杨 艳 萍
拥 有 自 由意 志 , 求 实 现 其 个 人 目 的 的 人 , 是 一 个 寻 而
允 许 艺 术 通 过 自 己 实 现 它 的 目的 的 人 。 【2 ”3 在 荣 格 J
看 来 , 术 家 的 创 作 是 一 种 非 自由 的 、 无 意 识 支 配 艺 由 的过 程 。 艺 术 家 们 深 信 自 己 在 绝 对 自由 中 进 行 创 作 ,
暗 流 就 是 “ 体 无 意 识 ” 集 。
荣格把 作家 和艺术 作品 的关 系 , 比喻 成 土 壤 和 从
中 长 出 的植 物 的 关 系 , 物 并 不 仅 仅 是 土 壤 的 产 物 , 植 它是 一 个 生 命 的过 程 , 过 程 本 质 上 与 土 壤 的性 质 没 这
人 ’ 如 神 话 人 物 ) 用 以 来 战 胜 自然 和 人 的 阴影 , 这 ( , 而 时 克 服 匾 乏 的 关 键 是 把 握 自然 特 点 , 因此 , 始 时 期 , 原 就 产 生 了针 x - , J自然 现 象 的 , 应 自然 规 律 的 神 话 、 顺 仪 式、 图腾 、 俗 等 等 。 【J 习 ”2 艺 术 创 作 作 为 一 种 自发 活 2
其 实 这 不 过 是 一 种 幻 想 。 “ 想 象 他 是 在 游 泳 , 实 他 但
重 新 深 入 “ 体 无 意 识 ” 为 心 灵 充 电 。虽 然 , 格 也 集 来 荣
卡尔·荣格和集体无意识

卡尔·荣格和集体无意识在精神分析运动史上,荣格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他虽然没有像弗洛伊德为世人所尽知,但却具有超越于弗洛伊德的潜力。
或许正是由于他当时的年轻和才华,威廉·詹姆斯才在1909年听罢弗洛伊德和荣格为克拉克大学校庆所作的讲演后说,心理学的希望在精神分析家们的身上。
卡尔·荣格(1875—1961)出身于康斯坦斯湖畔的一个乡村牧师家庭。
1900年他在巴塞耳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那正是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问世之际,虽然这部醒世之作在当时遍遭冷遇,但却在荣格那里得到了极其热烈的反应,引发了另一位天才的心理学生涯。
几年后(1907)荣格专程赶往维也纳拜会弗洛伊德。
二人一见面便兴奋地长谈了近13个小时,开始了那一段亲密(但短暂)的不平凡的友谊。
1914年前后,由于荣格坚持认为里比多是一种普遍的生命力,性爱只是其中一部分,(弗洛伊德则坚持里比多主要应理解为性爱),而和弗洛伊德断绝了学术关系,另外组建了自己的“分析心理学”。
尽管如此,心理学史家们仍然认为荣格是弗洛伊德的最伟大的后继者。
“他有效地贯注于精神分析的潜意识并扩展了它,把它应用于社会心理学之中。
”荣格在个体的潜意识之外发现了一种社会或集体的无意识,并以此来解释个体以及集体的行为。
按照荣格的解释,“集体无意识是心灵的一部分,它有别于个体潜意识,就是由于它的存在不像后者那样来自个人的经验,因此不是个人习得的东西。
个人意识主要是这样一些内容,它们曾经一度是意识的,但因被遗忘或压抑,从意识中消逝了。
至于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则从来没有在意识里出现过,因而不是由个体习得的,是完全通过遗传而存在的。
个体潜意识的内容大部分是情结,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则主要是原型。
”原型是人心理经验的先在的决定因素。
它促使个体按照他的本族祖先所遗传的方式去行动。
人们的集体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这无意识的原型所决定的。
由于集体无意识可用来说明社会的行为,所以荣格的这一概念对于社会心理学有着深远的意义。
音乐心理学集体无意识说

音乐心理学集体无意识说1.莫扎特效应,音乐心理学集体无意识。
莫扎特效应是音乐领域中最受欢迎的一个概念之一,由戈登·肖博士在几十年前发展起来。
其前提十分简单,古典音乐让你变得更加聪明。
音乐心理学集体无意识,戈登·肖博士在研究中表明听古典音乐,可以让你的IQ提高9%。
音乐心理学集体无意识,这一想法的主要依据是空间推理,空间推理是一种大脑活动,被用于数学,象棋,工程和科学领域。
根据莫扎特效应,古典音乐能增加我们的空间推理能力,也许可以开始在学习的时候播放莫扎特的音乐。
2.音乐疗法修复脑损伤,音乐心理学集体无意识。
脑损伤是心理学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一些脑损伤患者会感到痛苦和不适,他们的生活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音乐心理学集体无意识,新的研究表明,音乐心理学集体无意识,音乐真的可以修复脑损伤,有人猜想,音乐疗法能促进神经再生,即产生新的脑细胞。
3.在睡梦中听到音乐,音乐心理学集体无意识。
回忆一下你曾经做过的梦吧,你能想起来某个听到音乐的梦境吗?如果你和大多数人一样的话,音乐心理学集体无意识,也许在梦中没有听过音乐,甚至是简单的铃声。
2018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我们的梦中,只有60%的梦境中有音乐,如果你是音乐家或者听过很多音乐的话,音乐心理学集体无意识,更容易在梦中听到音乐也就不足为奇,但即使对这些人来说,几率也是非常小的。
4.听音乐时,大脑被激活,音乐心理学集体无意识。
能激活整个大脑的活动并不多,但听音乐却是其中之一。
听音乐时,音乐心理学集体无意识,大脑中的每一个区域都会活跃起来,负责情感,创造力,甚至是活动的区域,都会在你听音乐时开始工作。
所有如果你想让整个大脑都动起来的话,只要播放你最喜欢的音乐就好。
5.提高语言能力,音乐心理学集体无意识。
语言和音乐的关系,是心理学领域最吸引人的课题之一。
音乐心理学集体无意识,简单的来说,语言和音乐密不可分。
2012年的一项研究指出:虽然之前有研究表明,音乐和语言并非大脑的两个不同的功能,但传统上人们认为语言功能位于左脑,而音乐功能位于右脑。
集体无意识下的牺牲品--对祥林嫂命运的一种解读

137
更可怕的还在于.被残害者本人对这种残害也 是认同的,甚至他们的反抗举动、反抗行为也仍然 是对这种残害的认同与信奉。这就必然使那种异己 的伦理道德力量内化为一种人人心理深层次上的 “文化超我”。这种“文化超我”。又在漫长的历史时 期中创造并构成了一种文化上的神话。在荣格看 来,人类创造神话、并借助神话象征难以认识的无 意识原型;神话表达的既不是局部的社会状况。也 不是任何个人的特殊经验。而是人类共同的需要、 本能和潜能。此外,人类借用神话“以使受到困惑的 人能够学会从人类精神之镜里看到他自己人格的 形成……找到其自身实现的途径。”这就意味着神 话具有个体化的指导意义。
弗洛伊德以揭示了人的精神结构而享誉于世. 他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精神生活包含两个 主要部分:意识的部分和无意识的部分。意识部分 小而不重要,只代表人格的外表方面,而广阔有力
的 无意识部分则包含着隐藏的种种力量。这些力量
乃是在人类行为背后的内力”。在这个基础之上。 他从心理实验的角度论证了关于人的本质和人与 文化冲突的理论。
参考书目: 1.蒋承勇.《西方文学“两希”传统的文化阐 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9 2.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 学出版社,1997年版 3.荣格.《卡尔·荣格主要著作选》,纽约1959 年版 4.荣格.《心理类型》,伦敦1924年版 5.鲁迅.《鲁迅全集》,西藏人民出版社,2000 年5月版
荣格的心理学主要观点

荣格(Carl Gustav Jung)的心理学主要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集体无意识:荣格认为,人类的无意识不仅包括每个人的个体无意识,还包括一个共同的、普遍存在的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是人类共同的心灵遗产,包括所有人类共通的潜在心理素材,如本能、原型、符号等。
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是人类文化和宗教的基础,也是人类创造与创新的源泉。
2.原型:荣格认为,原型是集体无意识的核心内容,是人类心理中最根本、最基本的心理结构。
原型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无意识的心理形象和符号,是人类文化和宗教的基础,也是人类创造与创新的源泉。
荣格将原型分为四种类型:自我、影子、神话和动力原型。
3.个性与自我:荣格认为,个性是每个人独特的、独立的心理特质,是人类文化和社会的基础。
自我是个性的中心,是人类心理的核心,包括人的意识、无意识、集体无意识等。
自我是人类心理的整合者和协调者,是人类心理健康的基础。
4.心理类型:荣格将人类分为四种心理类型:思维型、感觉型、直觉型和情感型。
这四种心理类型是人类心理的基本类型,每个人都有一种或几种心理类型占主导地位。
荣格认为,了解自己的心理类型,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环境。
5.梦境分析:荣格认为,梦境是人类心理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人类无意识的表达和反映。
荣格提出了梦境分析的方法,通过分析梦境中的符号、象征和情感,可以深入了解人类无意识中的心理结构和心理动力,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解决心理问题。
集体无意识的恶作文

集体无意识的恶作文
咱今儿就来聊聊“集体无意识的恶”这个有点深奥,但其实跟咱生活息息
相关的话题。
你说啥是集体无意识的恶呢?打个比方,就像一群人聚在一起,谁也没多想,就稀里糊涂地干了坏事儿。
这坏事儿啊,可能单个拎出来,谁都觉得不对,可凑一块,就好像有一种奇怪的魔力,让人跟着走了。
比如说,在学校里,有个同学被大家孤立了。
一开始可能只是一两个人不
喜欢他,可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跟着不理他,也不知道为啥,反正大家都这
么做。
这时候,每个人可能都没意识到,自己正在参与一场集体无意识的恶。
再比如说,网上的那些谣言,传得满天飞。
好多人看到了就随手一转,也
不管是真是假。
结果呢,谣言越传越凶,对被造谣的人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转
发的这些人,可能也没想故意害人,但这种集体的盲目传播,就是一种恶。
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恶,就像是一种传染病,不知不觉就感染了一大群人。
而且一旦染上,还不好治,因为大家都不觉得自己有错。
那咋避免这种情况呢?咱得学会自己动脑子,别别人干啥就跟着干啥。
遇
到事儿,多问问自己,这对不对?要是不对,哪怕大家都在做,咱也不能跟着
掺和。
总之啊,咱们得时刻提醒自己,别掉进集体无意识的恶这个大坑里,要做
个有主见、有良心的好人!这样,咱们的世界才能变得更美好,不是吗?。
荣格意识的三个层次

荣格意识的三个层次荣格是瑞士心理学家,他提出了意识的三个层次:个人意识、集体无意识和集体意识。
个人意识是指每个人的个体意识和自我意识。
它是每个人都拥有的,是我们能够主动觉察和控制的一种意识层次。
个人意识主要由我们的思维、感知、记忆、情感等组成。
当我们清醒时,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和感受,我们可以对自己的思想和情绪进行反思和调控。
个人意识是我们认识自己和与外界交互的基础,它使我们成为独特的个体。
集体无意识是指人类共有的无意识内容。
荣格认为,人类共有无意识包含了所有人类共同的、与种族和文化有关的体验和模式。
它存在于每个人的潜意识深处,是从人类起源时期积累下来的。
集体无意识中包含了种族的本能、原始的符号、普遍的人类经验、共享的梦境符号等。
集体无意识不受个体控制,但它会影响我们的思维和行为。
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可以通过解读梦境、文化分析、象征解释等方式来揭示。
集体意识是指一群人集体意识的产物。
它是一种共同的理念、价值观、信念和共识。
集体意识是社会共同认同的结果,它形成了一种特定的社会心理结构。
集体意识可以通过共同的文化、宗教、政治、道德等来表达和传递。
它在一个群体或社会中起着凝聚力和指导作用。
集体意识的形成和演变与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会形成不同的集体意识。
个人意识、集体无意识和集体意识是荣格对意识的三个层次的概括。
个人意识是每个人独特的心理体验和自我认知,集体无意识是人类共有的潜意识内容,而集体意识是一个社会群体共同的思想和价值观。
了解和认识这三个层次有助于我们理解个人和群体行为背后的意识和心理机制,也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自己和社会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个人和群体的心理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荣格:“分析是面对面的参与,每一个病人都 是独特的例子,而且,只有受过伤的医生才知 道要如何助人。并且记住,不要追问病人婴儿 时期的记忆,不要忘了灵性方面的问题,更不 可忘记病人的秘密故事。”
“集体无意识”作为一种典型的群体心理现象无处不在,并一直 在默默而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就是“封建社会”下所形成集体无意识的牺牲 品。
它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无意识,这种心理活动可以说是从人类的 祖先那儿遗传下来的,它使得人们常常会以与自己祖先相同的方式 来把握世界和对某些事物作出反应,如人们常常对黑暗、蛇等有一 种天生的恐惧感而并不需要后天经验的获得,就是因为我们的祖先 在长期生活经验中形成的对黑暗与蛇的恐惧遗传给了我们,这就是 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表现。
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主要是各种原型。所谓原型, 就是 带有集体性、普遍性的非个人的形式, 这种形式是先天的 超越个人经验的。它们是一些先天倾向或潜在的可能性, 为个人的行为提供了一套预先形成的模式从而决定个体出 生后将以何种方式来把握世界和作出反应。荣格称之为/ 原始意象0或/ 心灵的虚象 , 而这些意象则直接来源于我 们的祖先。正如我们的生理结构带有许多祖先遗传下来的 痕迹, 我们的心理结构同样如此。人类心理的发展实际上 就是意识从集体无意识中逐渐升起并不断扩展的过程.集 体无意识的原型是非常多的, 荣格认为/ 人生中有多少种 典型情境就有多少种原型.他在自己的研究中发现了许许 多多的原型, 如出生原型、再生原型、死亡原型、上帝原 型、魔鬼原型、智叟原型、英雄原型、大地母亲原型以及 许多自然物原型如太阳原型、月亮原型、风、水、火原型, 还有许多人造物原型如武器原型等等, 但其中最重要的是 四种原型, 即人格面具( the Persona) 、阿尼玛( anima) 和阿尼姆斯( animus) 、阴影( theshadow) 和自性( the self) 。
人的心理活动可分为意识和无意识两个层次,而实际上无意识 心理活动又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无意 识,它是与个人生活经验相联系的不被人所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如遗 忘的记忆、不愉快的经验、潜抑的愿望与动机等等。这种无意识可 以称为个体无意识;与之相对应的是,在人类的无意识中还有一部分 是超越了个人后天生活经验的不依赖于个人经验而存在的带有超越 个体乃至民族、种族的具有全人类的普通性与集体性的心理活动, 这就是集体无意识。
荣格从理论上预设了无意识具有超个体的特性,把人看作一个 包括人的意识、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精神统一体,强调与明显 的个体心理交织在一起的还有一个非个体的母体———集体无意识。 在荣格看来,意识早在个体生命出生以前就孕育在胚胎之中,随着个 体的成长,人的意识逐渐变得不同于他人,它是人的精神世界中唯一 能被个体直接感知的部分;个体无意识关涉的是那些由于个体和社会 的压抑而未能进入意识或被遗忘的个体体验,相当于弗洛伊德的无意 识概念;集体无意识的内容来自遗传,它从未出现在个体意识之中,却 是意识和个体无意识的源头。如果仍用冰山作为比喻,那么高出水面 的部分代表意识,水面之下因潮汐涨落而时隐时现的部分代表个体无 意识,整座冰山的共同基地———潜藏在深海之下的海床则是集体无 意识。
第二节 集体无意识与大众传播
集体无意识:
所谓集体无意识是指“人类祖先遗传下来的心理积淀在现代人 潜意识深处的反映,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现代人的心理活动。 提出者:卡尔· 古斯塔夫· 荣格
1907年第一次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会面。 1908年在弗洛伊德的支持下创办国际精神分析学协会并在奥 地利萨尔茨堡召开第一次会议。 1914年创立“分析心理学”。
陈复礼
历任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推委会委员、中国摄影 家协会第三、四、五届副主席。现为中国文联荣誉委员,香港中 华摄影学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中国旅游出版社社长。 1916年生。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尤其风景摄影独树一帜。他 曾提出“写实与画意结合”的艺术主张,创作出来的“影画合璧” 作品,极富诗情画意和中国传统文化韵味。代表作有《流浪者》、 《搏斗》、《朝晖颂》等。著有《中国画意和风景摄影》等著作。 陈复礼先生以摄影谱写诗章,以凡心待人待己,曾为香港和 内地摄影界搭建了艺术交流的桥梁,深受全国摄影界人士的敬仰。 历任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推委会委员、中国摄影家协 会第三、四、五届副主席。现为中国文联荣誉委员,香港中华摄 影学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中国旅游出版社社长。 1916年生。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尤其风景摄影独树一帜。他 曾提出“写实与画意结合”的艺术主张,创作出来的“影画合璧” 作品,极富诗情画意和中国传统文化韵味。代表作有《流浪者》、 《搏斗》、《朝晖颂》等。著有《中国画意和风景摄影》等著作。 • 陈复礼先生以摄影谱写诗章,以凡心待人待己,曾为香港和内 地摄影界搭建了艺术交流的桥梁,深受全国摄影界人士的敬仰。
意识、个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的关系
Hale Waihona Puke 意识、个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呈现出依次由显到潜到 更深层的递进关系。
荣格分析心理学心灵结构理论认为,总体的心灵有三个层次: 意识、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意识的本质就是辨别,区分自我 和非我,主体和客体,肯定和否定等等;产生一种衡量好坏、取舍 的价值标准,使人摆脱原始状态并具有人类的尊严。个体无意识蕴 容着所有与意识的个体化机能不相一致的心灵活动和种种偶然的经 验。它表现为一种自主结构——情结,具有自身的内驱力,宛如总 体人格之中独立存在的、较小的人格结构。对控制我们的思想和行 为方面产生着极为强大的影响。集体无意识是由本能与原型共同构 成,在人类心灵最深处,它是一个超越所有文化和意识的共同基底, 所有意识和无意识现象都从集体无意识中生发出来。集体无意识的 中心原型是“自性”,或称无意识自我,它是秩序、组织和统一的 原型,是意识自我得以维持人格外在统一的基础和根据,是人们达 到自我圆满与自我实现之境。一些人太渴望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 却忽略了了解自己内心世界;他们对自己一无所知,却又幻想即刻 到达完美之境,把自我实现变为人间奇迹。这种在佛教被称做“无 明”的行为,后果不堪设想,法轮功及诸多邪教便是例证。
集体无意识的三个层次:
• 人类共性、民族性、区域性
4、集体无意识在大众传播中的应用:
• ①媒介信息应当反映(强调)人类共性:克 服语言障碍,反映人性中的美好-爱情、真 善美、智慧、尊严、命运、奋斗、 • ②媒介信息应当反映本民族特点:中国-平 衡内敛;美国-创新冒险;德国-谨慎严密; 法国-热情 • ③媒介信息应当反映本地区特点
集体无意识的中心原型是“自性”,或称为无意识自我,它是 秩序、组织和统一的原型,犹如太阳系的中心――太阳一样,吸引 着所有原型到它身边,使所有的原型和谐一致,也使在意识和无意 识情结中的原型显现和谐一致。它是意识自我得以维持人格外在统 一的基础和根据,就此而言,只有获得关于自性的认识后,整体性 人格才能真正实现。在此之前,自我的一致性、统一性不过是一个 空壳或幻象,不堪一击。荣格说,自性是我们称之为个性的联合体 的命中注定最为完整的表现,达到这种自我圆满与自我实现之境, 应当是我们生活的目的,但它必须以对无意识内容的认识和感知为 前提,即以情结、原型被充分意识化、个体化为前提。
在荣格之前,人们对无意识的认识一直停留在第一层次上, 只是通过荣格这一发现才使得人们对无意识的认识又前进了一大步。 集体无意识的发现无疑是心理学发展史中又一里程碑式的贡献,它 使人们认识到人类在精神生活上具有某种一致性,这或许就是人类 具有同情心的基础。从集体无意识的角度来讲,人与人之间在精神 深处是一体的。集体无意识在人的一生中几乎从未被意识到,但它 却会深刻地影响个人乃至社会的各种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