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教育财政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法律制度讲解

(二)预算收支范围 1、预算收入的范围
按照有关规定,我国预算收入由四部分组成:即税 收收入、依照规定应当上缴的国家资产收益、专项收入、 其他收入。 (1)各项税收。(2)企业亏损补贴。 (3)该烧油为烧煤专项收入。 (4)征收排污费和城市水资源费收入。 (5)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收入。 (6)专项收入。 (7)教育附加收入。 (8)债务收入。 (9)债务收入大于支出部分增列偿债资金。 (10)其他收入。
(二)行政处罚的设定 1、法律对行政处罚的设定权限 2、行政法规对行政处罚的设定权限 3、地方性法规对行政处罚的设定权限 4、国务院部门规章对行政处罚的设定权限 5、地方人民政府规章对行政处罚的设定权 限
三、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管辖和适用
(一)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
1、行政处罚由行政机关实施 2、行政处罚由授权组织实施 3、行政处罚由受委托组织实施 4、财政违法行为处罚的实施机关
(1)根据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及审计机关在各自 职权范围内,依法对财政违法行为做出处罚规定。 (2)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的派出机构,应当在规定职权范围 内,依法对财政违法行为做出处罚决定;审计机关的派出机构, 应当根据审计机关的授权,依法对财政违法行为做出处罚决定。 (3)根据需要国务院可以依法调整财政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审计机 关及其派出机构的职权范围。 (4)该条例还规定,财政部门、审计机关、监察机关及其他有关机 关应当加强配合,对不属于其职权范围的事项,应当依法以送。
2、罚款 所谓罚款,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强制违反行 政管理法规的行为人,在一定的期限内 交纳一定数量货币的处罚行为。 3、没收违法所得、非法财物 所谓没收违法所得、非法财产,是指行政 机关根据行政管理法规,将违法者因实 施违法行为所获得的财物或非法财物强 制无偿地收归国有的一种行政处罚措施。
社会保障学电子教案

这些方法与发达国家所采取的方法基本相同,一般将退休年龄提高到男65岁、女60岁。
对于经济转轨的国家来讲,从原有的社会保障体制向新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体制转变有很大的困难.在发达国家,其社会保障体制已经完备,法律制度相对齐全,即使如此,仍然难以避免从完全的国家管理社会保障体制向多元化体制过渡中出现的混乱.对于这些转轨国家来说,问题更加复杂,不仅法律和政策不够完备,而且政策执行者的能力和水平、职业道德等都可能使变革出现问题.第三节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一、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对社会保障的影响发展中国家从80年代初开始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这一调整起源于当时石油价格上涨所导致的经济衰退。
工业化国家的经济衰退使发展中国家也深受其害,造成经济增长停滞、失业上升、人们生活水平下降。
一些国际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的问题提出了改革建议,有些建议对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让发展中国家货币贬值的建议,造成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使社会保障基金贬值。
结果,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将个人账户引入社会保险的大趋势下,这些国家却不得不将无法运行下去的个人账户体系回归到社会统筹之中。
这就是不正确的货币政策给社会保障带来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国际组织还提出了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一系列紧缩政策,包括解雇冗员、降低工资等,结果使失业进一步上升。
这一方面导致了社会保障中缴费工资总额的下降,另一方面又使社会保障中失业津贴支出增加,加重了社会保障制度的负担。
这些教训告诉我们,在实施经济调整政策时,一定要注意这些政策对社会保障制度可能造成的影响,否则其结果将与初衷背道而驰。
二、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非正规部门的就业者人数非常多,如何将他们容纳进社会保障体系之中,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大问题。
尽管有许多困难,有些国家还是开始了种种尝试,取得了不少经验。
三、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半个世纪以来,拉美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种种弊端越来越严重地阻碍着该体系的正常运转。
中小学会计制度讲述

(一)
适应公共财政改革的会计核算变化
(8)主要账务处理 A 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 对财政直接支付的支出,根据《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及原始凭证,按照通知书 中的直接支付入账金额, 借:事业支出…… 贷:公共财政预算拨款/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 B 年度终了,根据本年度财政直接支付预算指标数与当年财政直接支付实际支 出数的差额,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 贷:公共财政预算拨款/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
(一)
适应公共财政改革的会计核算变化
(6)应缴国库款 应缴国库款是指中小学校除应交税费外,按规定应纳入国库的款项。 “应缴国库款”科目应当按照各款项的类别进行明细核算。期末,本科目余额在贷方, 反映中小学学校应缴入国库但尚未缴纳的款项。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中小学校 应缴国库但尚未缴纳的款项。 应缴国库款包含行政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无主财物变价收入等应上缴预 算的款项。我国预算资金实行收缴分离的管理方法,即预算资金实行的是国 库统一收付制度。预算资金直接缴入国库,财政专户管理的资金直接缴入财 政专户。对于应上缴国库款应及时足额上缴,不得坐支和提留。
(一)
适应公共财政改革的会计核算变化
(4)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为近年增补科目。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是基于国库集 中 支付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引入的一个新概念。是指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中小学校根据 财政部门批复的用款计划收到和支用的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5)财政应返还额度 “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为近年增补科目。 财政应返还额度是指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中小学校年终应收财政返还的资金额度, 即结转下年使用的用款额度。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政策法规学习第二讲答案

从2013年起,专业技术人员未通过继续教育年度验证的,当年年度考核不得评为()等次。
(2分)A. 优秀B. 良好C. 合格D. 不合格答题情况: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解析:暂无解析!单选题第2 题收藏专业技术人员是指按照国家规定取得专业技术资格或者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以及专业技术类公务员。
(2分)A. 在职B. 离职C. 业余D. 退休答题情况: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解析:暂无解析!单选题第3 题收藏《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的管理办法》规定: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其中,专业课不少于()天或()学时。
(2分)A. 2 40B. 3 45C. 7 42D. 8 12答题情况:正确选项:C 你答对了!解析:暂无解析!单选题第4 题收藏其他符合规定的继续教育方式包括(),论文、专利、专著。
(2分)A. 接受远程教育B. 在职学历教育C. 参加学术会议D. 参加培训班答题情况:正确选项:B 你答对了!解析:暂无解析!单选题第5 题收藏从2013年开始,年度验证结果和()挂钩。
(2分)A. 总学时B. 培训内容C. 学习专题名称D. 年度考核答题情况:正确选项:D 你答对了!解析:暂无解析!单选题第6 题收藏周期验证的验证周期以实际任现职资格年限为验证周期,超过五年的只验最近()年。
(2分)A. 二B. 三C. 四D. 五答题情况:正确选项:D 你答对了!解析:暂无解析!单选题第7 题收藏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每年不少于()天。
(2分)A. 10B. 11C. 12D. 13答题情况:正确选项:C 你答对了!解析:暂无解析!单选题第8 题收藏省人社厅《关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的管理办法》年度总学时要求()学时,其中公需课不少于18学时、专业课不少于42学时。
(2分)A. 60B. 65C. 70D. 72答题情况:正确选项:D 你答对了!解析:暂无解析!单选题第9 题收藏2013年后的学时证明,必须注明()。
安徽干部在线教育学习课程划算顺序表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REF! 0.02 0.02 0.02 0.02 0.02 #REF! #REF!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REF!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41 82 83 21 85 43 22 22 22 44 45 91 23 23 23 23 23 47 24 48 24 192 24 50 100 25 25 50 25 25 #REF! 25 25 25
商务礼仪的基本特征 商务交往的座次礼仪 善于表达(下) 名片的使用 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礼品的礼仪问题 交往艺术的重要功能 交往的规矩 会面礼仪 关于加快转变安徽经济发展方式若干问„ 第九讲 有效预防和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 第八讲 全面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地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探索与实践之一 打造数字平台,服务社会发展 《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化解社会高风险„ [第四集]:砥柱: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 [第九集]:跨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 [第八集]:转折:走改革开放之路(19„ 公共服务能力 (下) 地方如何发展低碳经济(一) 科学分析经济形势,推进区域经济又快„ 智能互联城市 加快征信体系建设促进农村地区金融发展 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一) 合芜蚌试验区的有关问题(4) 第四集 执政为民,和谐中国(4) 看“两会”热点,解析政府公共政策 《物权法》的热点问题解读(中) 自我修炼 知止为福 预防流感 以和为胜 亚洲经济合作前景与中国企业发展机遇„ 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一) 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三) 需求为本 心服口服 我国农产品贸易环境变化分析 仁者无敌 你凭什么说了算 脑象图与创新能力 妙在人和 领导到底忙什么 宽严有度 激励之道 公平奥秘 跟孔子学领导力--先人后事(下)
第二讲请示

•
• 关于《会计人员职权条例》中 “总会计师 ”既是行政职务又是技术职称的请示
• 财政部: • 国务院 1987年国发 [1987] *号通知颁发的《会计人员 职权条例》规定,会计人员技术职称分为总会计师、会计 师、助理会计师、会计员四种;其中 “总会计师 ”既是 行政职务,又作为技术职称。在执行中,工厂总会计师按 《条例》规定,负责全厂的财务会计事宜;可是每个工厂, 尤其大工厂,授予总会计师职称的人有四五人,究竟由哪 一位负责全厂的财务会计事宜,执行总会计师的职责与权 限呢?我们认为宜将行政职务与技术职称分开。总会计师 为行政职务,不再作为技术职称,比照最近国务院颁发的 《工程技术干部技术职称暂行规定》将《条例》第五章规 定的会计人员职称的 “总会计师 ”改为 “高级会计 师 ”。 • 以上意见是否妥当,请指示。 • 省财政厅(盖章) • 一九九*年×月×日
•
(1)请示的缘由:开门见山直接如题,讲明需要 请示的原因以及请示的根据,要写得简洁。同时,一 份请示能否得到上级机关的同意或批准,关键在于请 示的理由是否充足,是否言之有据,是否时间紧迫, 因此,要用心写作,抓住实质。 • (2)请示事项:是请示正文的主体,是要求上级 机关给予指示、审核批准的具体问题或所要求的具体 事项。由于请示事项是上级机关给予答复和审批的直 接依据,请示什么事项,请求上级具体办什么和怎么 办,都要写得具体明白,使上级机关明白,弄清要求, 给予迅速批复。这部分要求单一、具体、明确。例: “请核准增设中兴街邮政营业所”。 • —***县邮政局关于增设中兴街邮政营业所 的请示 •
——《 ***县邮政局关于增设中兴街邮政营业所的请示》
(3)结语:另起一段,指示性请示常用 “以上问题,请批复”、“请指示”; 批准性常用“当否,请批准”、“以上 要求,请予审批”、“当否,请批复”。
黎民公共管理学复习思考题与参考答案

第一讲复习思考题与参考答案1、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有何区别?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有本质区别(1)公共利益目标与私人利益目标(2)垄断强制性与自由竞争性(3)制衡性与自主性(4)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5)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2、如何理解公共管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公共管理学是时代的产物,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西方国家摆脱困境的需要a、政府角色膨胀和规模扩大引起民众的不满b、经济衰退和财政压力的加剧c、社会问题与政府不可治理性的增加(2)科技革命和全球化浪潮a、科学技术革命是公共管理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b、全球化是公共管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另一推动力(3)政府管理和民主制度方面的矛盾a、以韦伯官僚制思想为基础的行政体制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b、西方国家民主的现状难以满足民众的“民主需求”3、公共管理学及其特点是什么?公共管理学是一门运用包括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在内的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管理部门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是关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增进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体系。
特点:(1)公共管理是一个整合性的概念。
公共管理在“什么”(What)与“为何”(Why)层面上是沿袭公共行政或公共政策,而在“如何”(How)做的层面上沿袭企业管理。
(2)公共管理是在并不改变公共部门公共性的前提下,将私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于公共部门。
(3)公共管理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以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核心。
(4)公共管理不等于“政府管理”,而意味着一种新治理。
(5)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和与责任,重视4E,即经济(Economy)、效率(Efficiency)、效能(Effectiveness),公平(Equality)。
(6)公共管理关注和重视政府改革与再造。
(7)公共管理是一个不同学科共同参与的研究领域。
当前特点:(1)鲜明的实践导向性(2)理论上的包容性(3)学科的年轻性4、怎样理解公共管理学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关系?(1)公共管理学有助于促进包括政治、文化和行为方式在内的社会协调发展(2)公共管理学内在的民主平等精神和科学务实品格,将有力地促进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转型第二讲复习思考题与参考答案1、你认为公共管理在总体上划分为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两阶段合理与否,为什么?根据历史分期的方法,公共管理总体上可以分为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两大时期。
财政支出增长理论

第二讲财政支出增长理论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2001-2008各国财政支出古今中外第二讲财政支出增长理论瓦格纳法则梯度渐进增长理论发展阶段增长论官僚行为增长论第二讲财政支出增长理论阿道夫·瓦格纳(1835-1917)瓦格纳法则又称政府活动扩张法则第二讲财政支出增长理论政治因素:国家活动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因素:工业化和城市人均收入的提高根本原因:工业化中的社会进步对政府活动规模扩大的需要。
第二讲财政支出增长理论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人们对文化、教育、卫生、福利等公共产品及混合产品的需求上升,也促使财政支出不断增长。
第二讲财政支出增长理论尽管瓦格纳并没有对财政支出总量增长的全部原因进行分析,但其研究成果已为众多国家的财政支出实践所证实,故被称为“瓦格纳法则”。
“瓦格纳法则”在经济学家对财政支出增长规律的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讲财政支出增长理论皮考克(A.T.Peacock)魏茨曼(J.Wiseman)“梯度渐进增长理论”又称为“公共收入增长引致说”第二讲财政支出增长理论渐进增长:财政支出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梯度增长:因“激变”或特殊事件的发生而导致财政支出猛然增加。
第二讲财政支出增长理论图4-1A 财政支出的“梯度渐进增长模式”图4-1B 财政支出的“梯度渐进增长模式”图4-1C 财政支出的“梯度渐进增长模式”第二讲财政支出增长理论《联合王国公共支出的增长》(A. T. Peacock & J. Wiseman )(1961)图4-1B 财政支出的“梯度渐进增长模式”第二讲财政支出增长理论这种规律性变化,成为他们关于财政支出呈“梯度渐进增长”的立论依据。
5.12地震—灾害预防支出2003年非典—公共卫生支出上升第二讲财政支出增长理论罗斯托马斯格雷夫发展阶段增长论,即经济发展的财政支出增长理论,是R·A·马斯格雷夫和W·W·罗斯托的重要研究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央统一财政与分级管理(1949~1980年)
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在计划经 济体制下,我国教育财政体制模 式的选择与演变经历了“统收统 支、三级管理”和“条块结合、 以块为主”两个阶段,形成了中 央集权的国家教育财政体制。
教育投资研究
MAJIAHONG
1.“统收统支、三级管理”的体制阶段 (1950-1953年)
MAJIAHONG
2.“条块结合、块块为主”的体制阶段 (1954—1979年)
教育经费按其行政隶属“纵”向划分,教育经 费预算分为中央、地方两级,实行两级分级管理, 财政部根据教育部、国家计委提供的教育事业建设 计划,按照定员定额的核算方法,分别给各地方、 各 部门核定教育经费总控制指标,即“条块”结合。
入和财富分配信息的 0
便利的图形方法 。
e
完全均等线
d
c
b a
20
40
60
80
100
累计家庭百分比
教育投资研究
MAJIAHONG
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
洛伦兹曲线:描绘的 是累计百分比家庭所 得到的收入占整个社 会收入的比重,它可 以反映社会收入分配 不平等的程度。洛伦 兹曲线的弯曲程度越 大,收分配绝对平
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
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并以A除以(A+B)
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这个数值被称为
基尼系数。如果A为零,基尼系数为零,
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为零则系
数为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收入分配
越是趋向平等,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
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那么基尼系
MAJIAHONG
2.教育投入是否有效
评价公共教育投入的合理配置和有效 利用程度可从两个角度把握。
教育投入的“技术效率”。即“生产技术” 上有效性的教育产出与所消耗的资源投入之 间的对比关系。
教育投入的“配置效率”。包括宏观上的教 育规模、学校布局,微观上的人力资源利用 率、物力资源利用率、财力资源利用率等。
高等教育根据学校行政隶属关系,分别由 中央和地方财政各自负担。调动了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办高等教育的积极性。
教育投资研究
MAJIAHONG
(三)公共教育财政的新体制(1993年至今)
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 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各级政府、社会各方面 和个人都要努力增加对教育的投入,确保教育的优 先发展。
-3.54
9.9
2006
9815.31 16.59 6348.36
23 40422.73 19.13
3.87
10.7
2007 12148.07 23.77 8280.21 30.43 49781.35 23.15
7.28
11.9
2008 14500.74 19.37 10449.63 26.2 62592.66 25.7
教育支 出相对 于财政 总支出 (%)
GDP 增长
率
2000
3849.08 14.93 2562.61 12.04 15886.5 20.46
-8.42
8.0
2001
4637.66 20.49 3057.01 19.29 18902.58 18.99
0.3
7.3
2002
5480.03 18.16
3491.4 14.21 22053.15 16.67
recovery)。 资源从富裕流向贫困原则(transmitting the
public resource from the rich to the poor)。
教育投资研究
MAJIAHONG
教育投入公平的测度方法
指数法。根据不同比例人群所占有的教育 资源情况来测定公平程度。
洛伦兹曲线法。比较不同地区、不同人群 之间教育资源分配份额大小。
“两条腿走路”是指:一方面坚持国 家办学为主,中小学办学经费主要来自国 家财政预算(包括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 另一方面,大力提倡、鼓励工矿企业、机 关、团体等单位及农村社队筹资兴办学校。
教育投资研究
MAJIAHONG
(二)地方负责与分级管理(1980~1983年)
基础教育经费由地方分担和筹集,中央只 给少量专项补助。方便了地方政府对教育 经费的安排,但带来了基础教育经费不稳 定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2.55
8.0
2003
6208.27 13.29 3850.62 10.29 24649.95 11.78
-1.49
9.1
2004
7242.6
16.66 4465.86 15.98 28486.89 15.57
0..41
9.5
2005
8418.84 16.24 5161.08 15.57 33930.28 19.11
在财政部下达的经费控制指标范围内,各地方 政府仍有权力结合自己的财力、物力,动用预备费, 甚至对预算中的类、款、项进行统筹安排,即所谓 “块块”为主。
教育投资研究
MAJIAHONG
改革开放前我国教育财政体制的基本特征
统收统支,高度集中 直接管理,年度平衡 完全指令,条块分割 两条腿走路,多渠道筹资
教育投资研究
MAJIAHONG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教财政体制变迁的主要特征
高等教育财政模式的分权化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性 高等教育财政体制变迁的强制性 高等教育财政制度变迁的渐进性
杨会良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财 政体制的演变、特征与发展对策[J] ﹒河北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
教育投资研究
MAJIAHONG
(二)我国教育财政取得的进展
建立了以财政拨款为主,多元化筹措教育 经费的新体制。
教育投入总体上有较大幅度提高,基本落 实了“三个增长”。
政府财政拨款实行中央与地方分担,以地 方财政为主的制度。
义务教育财政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 的体制并逐步实行完全免费制度。
0.5
9.6
2009 16502.71 13.81 12231.09 17.05 76299.93 21.9
4.85
9.2
平均值 8880.33 17.33 5989.79 18.41 37300.60 19.25
0.09
9.32
资料来源:国家财政支出增长率和GDP增长率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教育经费增长率来源于历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提出并确定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4% 的目标
明确“三个增长”规定,保证财政投 入主渠道作用
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元化多渠道 筹措教育经费
教育投资研究
MAJIAHONG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 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 总值的比例到2000年应达到4%的目标。目 前为止,这一目标一直没有实现。
教育投资研究
MAJIAHONG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实现了五个转变
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实现了“由分权向集权”的转变 义务教育财政主体实现了“由基层向上层”的转变 义务教育财政来源实现了“由群众向政府”的转变 在义务教育普及过程中实现了“由收费向免费”的转
变 义务教育普及过程中实现了“由普及向提高”的转变
非义务教育实施成本分担机制并逐步建立 贫困学生资助制度。
教育投资研究
MAJIAHONG
2000-2009年我国教育经费的相关指标数据
年份
全国教育 经费(亿
元)
全国教 育经费 增长率 (%)
国家财政 教育支 国家财政 教育经费 出增长 支出(亿 (亿元) 率(%) 元)
国家财 政支出 增长率 (%)
100
80
累 计 收
入 60
百 分 比
40
20
0
e
完全均等线
d
c
b a
20
40
60
80
100
累计家庭百分比
教育投资研究
MAJIAHONG
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
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Corrado Gini, 1884-1965)根据洛伦茨曲线于1922年提出的定 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
MAJIAHONG
(一)公共教育财政的评价标准
美国学者本森(Charles Benson ) 认为,对教育财政进行评价通常可以考虑 教育服务的供给是否充足、教育资源的配 置是否有效率、教育资源的分配是否公平 这三个方面。
—Martin Carnoy.教育经济学国际百 科全书[C]P526.
教育投资研究
教育投资研究
MAJIAHONG
“三个增长”即: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预算 内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的收 入增长,在校学生人均教育费用要逐步增长, 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年有所增 长。
“三个增长”要求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 纲要》(1993)和《教育法》(1995)这两 项法规性文件对教育经费投入提出了明确要求。
数也越大。
基尼系数示意图
教育投资研究
MAJIAHONG
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基尼系数:
低于0.2收入绝对平均 0.2-0.3收入比较平均 0.3-0.4收入相对合理 0.4-0.5收入差距较大 0.5以上收入差距悬殊
历年中国居民的基尼系数:
1997 :0.3706 1998: 0.3784 1999: 0.3892 2000: 0.4089 2001 :0.4031 2002 :0.4326 2004 :0.4387 2006 :0.496 2008 :0.469
MAJIAHONG
1.教育投入是否充足
评价教育经费是否充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