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兵马俑挖掘大事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始皇兵马俑大事记

一号坑 1974年开始发掘

1974年3月,在临潼县晏寨乡西杨村发现了秦兵马俑一号坑,7月考古队正式进驻工地开始发掘。到1981年9月,重点发掘了秦兵马俑一号坑东端的5个探方,共出土木质战车8辆、陶马32匹、陶俑1087件。1986年,考古队对一号坑进行第二次发掘,出土陶俑1000余件、战车10余乘以及大量的青铜兵器和建筑遗迹。2009年6月13日,一号坑第三次发掘开始。

二号坑出土大量彩绘俑

1976年5月,经过考古队调查钻探,又在一号坑东端的北侧发现了二号兵马俑坑。1976年5月至1977年8月,开始对二号坑进行局部试掘,清理出木质战车10乘,拉车的陶马67件,陶质车士俑28件、骑兵武士俑32件、步兵俑163件以及大量的青铜兵器、铜车马器、铜、铁工具等。1994年3月1日,考古队对秦俑二号坑进行了正式发掘。二号坑考古发掘从一开始就被列为省、国家的重大发掘项目,并且得到国内外媒体的密切关注。在二号坑的发掘中采取了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同步进行的做法,文物保护人员亲临考古工地现场,采用新方法、新工艺使出土的文物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清理出土了一批精美的彩绘跪射武士俑,其绚丽的色彩和惟妙惟肖的造型堪称秦俑之最。彩绘俑的清理出土和保护成功,是20多年来秦俑考古中的重大收获。

三号坑发现“统帅大军指挥部”

1976年6月,考古队在一号兵马俑坑西端北侧通过考古钻探,又发现了第三号兵马俑坑。1977年3月至12月,考古队对三号坑进行了全面发掘,发掘面

积 520平方米。1989年,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对三号兵马俑坑进行二次考古发掘清理,通过发掘认识到,这是一个平面形制呈“凹”字形的地下土木结构建筑。出土驷马髹漆木质战车一乘、拉车陶马四匹、铠甲武士俑64件、青铜兵器30

余件以及大量铺地青砖等。从建筑结构、陶俑排列方式、战车级别及其与一、二号坑的相对位置判断,它象征着统帅一、二号坑大军的指挥部。

关于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县城以东的骊山脚下。据史书记载:秦始嬴政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亟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之浩大、气魄之宏伟,创历代封建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当时,秦朝总人口约2000万,而筑陵劳役达72万之多。修陵家用土,取自今陵园以南2000米的三刘村到县采石场部之间,有高5~25米的多级黄土崖。修陵园所用大量石料取自渭河北的仲山、峻峨山,全靠运至临撞,工程十分艰难。

秦始皇陵土陵冢高43米,底边周长1700余米,筑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都城的皇城和宫城。内城略呈方形,周长3890米,除北面开两门外,其余三面各开一门。外城为长方形,周长6294米,四面各开一门。陵家位置在陵园南部。

秦始皇兵马桶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l500米处。昔日,这里是一片坟地,当地农民在掘墓时曾有像人一样的东西。1974年3月,在陵东的西杨村村民抗旱打井时,在陵墓以东三里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间,发现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兵马桶坑,经考古工作者的发掘,才揭开了埋葬于地下的2000多年前的秦俑宝藏。

秦始皇兵马桶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捅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墙间空档的过洞中。

在一号坑中已发掘出武士捅500余件,战车6乘,驾车马24匹,还有青铜剑、吴钩、矛、箭、弩机、铜戟等实战用的青铜兵器和铁器。俑坑东端有210个与人等高的陶武士俑,面部神态、服式、发型各不相同,个个栩栩如生,形态逼真,排成三列横队,每列70人,其中除3个领队身着销甲外,其余均穿短褐,腿扎裹腿,线履系带,免盔束发,挽弓挎箭,手执弩机,似待命出发的前锋部队。其后,是6000个铠甲俑组成的主体部队,个个手执3米左右长矛、戈、戟等长兵器,同35乘驷马战车间隔在11条东西向的过洞里,排成38路纵队。南北两侧和两端,各有一列武士俑,似为卫队,以防侧尾受袭。这支队伍阵容齐整,装备完备,威风凛凛,气壮山河,是秦始皇当年浩荡大军的再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文章出自:摘自秦始皇兵马俑官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