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兵马俑三号坑

合集下载

秦始皇陵兵马俑三号坑的简介

秦始皇陵兵马俑三号坑的简介

秦始皇陵兵马俑三号坑的简介
秦始皇陵兵马俑三号坑是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秦始皇陵的一个重要发现,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兵马俑坑之一。

下面是对兵马俑三号坑的简要介绍:
1. 坑的规模和位置:兵马俑三号坑位于秦始皇陵的东侧,距离一号坑和二号坑较远。

该坑呈长方形,面积约为5200平方米,是三个兵马俑坑中最大的一个。

2. 发现和探索:兵马俑三号坑于1974年被农民偶然发现,之后被正式确认为秦始皇陵的一部分。

自此以后,对该坑的发掘和研究工作逐渐展开。

3. 兵马俑的数量和布局:兵马俑三号坑内发现了足足1,200个兵马俑,包括战士、官员、车马和其他军事装备。

这些兵马俑按照军队编制和阵型,有序地排列在坑中,再现了古代秦军的威武形象。

4. 兵马俑的造型和细节:与其他兵马俑坑相似,三号坑的兵马俑以精湛的工艺和逼真的形象著称。

每个兵马俑都具有独特的面部特征、服饰和武器,展示了古代士兵的不同军种和职位。

5. 考古价值和历史意义:兵马俑三号坑的发现对于研究秦代军事制度、兵器装备和艺术风格具有重要意义。

它们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秦始皇时期的军事力量和文化。

兵马俑三号坑作为秦始皇陵的一部分,展示了秦代统一中国后的强大军事实力和壮丽的陵墓建设。

它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瑰宝,也是世界上备受瞩目的考古发现之一。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分析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分析
这辆车上还配备有大量的武器。在车厢的前面有一柄弩机,在车厢的前侧和左侧各
62支铜簇。其中有四支平头簇,可能是用来发射信号的。在车厢内的箭
秦代的,同时也是迄今考古发掘中
而且是形状最完整的青铜盾牌。这一切都鲜明的表明了一号车是用来保护
这辆车叫“安车”,因为乘坐这辆车温暖舒适而得名。
3.17米,高1.06米;铜马的高度为65-67厘米左右,身长为1.2米,重量各不同,
38路面东而立的
3排,每排70件,共210件。这
都是以骁勇善战而著称于世的。他们在作战时都不戴头盔。头
但是秦国军队规定一律不准戴头盔。所以历史上
“科头”。由于“科头”不戴头盔便敢杀入敌阵,史籍上也称他们为“科头锐士”。从这
“科头锐士”的身上我们可以
l 5米,长2
体型健壮优美。由此可看出,秦人不愧为养马世族。大家也许要问秦始皇为什么
177公斤,最重的达到了212.9公斤;车马人的总重量为1243公斤.这辆铜车马的主
,共有金银饰件1720件,总重量达7公斤.其制作工艺之高超和造型艺术
我们可以看到前面拉车的四匹马个个耳若削竹,目似悬铃,头方肚圆,
四条马腿也稳健有力。中间的两匹马叫“服马”,两边的两匹马是拉车的叫“骖
”。马的制作技术达到了非常高超的境界。马的项圈是由42节金与42节银焊接而成。它
乾陵是唐朝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位于陕
6公里处的梁山上,距西安80公里。梁山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形成主陵的第二道天然门户,人们俗称奶头山或乳峰山;你若从远处眺望乾
就会惊奇地发现,这座陵园恰似一位睡美人,悠闲而肃穆地躺卧于天地之间。
笔直的神道是她的玉颈,苍翠欲滴的松柏是她秀
南二峰为其胸,起伏的峰峦是她舒展的双腿,于檬陇缀纱中伸向一望

兵马俑简介

兵马俑简介

兵马俑简介:兵马俑全称:西安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坐落在距西安37千米的临潼县城东,南倚骊山,北临渭水,气势宏伟,是全国重点的文物保护单位。

1974年,在秦始皇帝陵东发现三个大型陪葬的兵马俑坑,并相继进行发掘和建馆保护。

三个坑成品字形,总面积22780平方米,坑内置放与真人马一般大小的陶俑陶马共约7400余件。

三个坑分别定名为一、二、三号兵马俑坑。

一号坑最大,坑深5米,面积14260平方米,坑内有6000余陶人陶马,井然有序地排列成环形方阵。

坑东端有三列横排武士俑,手执弓弩类远射兵器,似为前锋部队,其后是6000铠甲俑组成的主体部队,手执矛、戈戟等长兵器,同35乘驷马战车在11个过洞里排列成38路纵队。

南北两翼的后卫部队。

二号兵马俑坑平面呈曲尺形,面积6000平方米,是一坐西朝东,由骑兵、步兵、弩兵和战车混合编组的大型军阵。

大致可分为弩兵俑方阵,驷马战车方阵,车步、骑兵俑混合长方阵,骑兵俑方阵四个相对独立的单元。

共有陶俑陶马1300余件,战车80多辆,并有大量金属兵器。

三号兵马俑坑平面呈凹字形,面积约520平方米,它与一、二号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似为统师三军的指挥部,出土68个陶俑和4 马1 车。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上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

俑阵经发掘对外开放后便轰动世界。

1978年,前法国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

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国。

"从此秦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兵马俑多用陶冶结合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划加彩,有的是先烧后接,有的是先接再烧。

其实当年的兵马俑各个都有鲜艳和谐的彩绘。

我们发掘过程中发现有的陶俑刚出土时局部还保留着鲜艳的颜色,出土后由于空气干燥,颜色就慢慢地脱落了。

现在能看到的只是残留的彩绘痕迹。

兵马俑的车兵、步兵、骑兵列成各种阵势。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岳南《西部埋伏》,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4—47页
一、秦始皇陵(目的、分布、布局、地位)
1、修建目的:秦王嬴政为了死后能让自己的灵魂继续享 受生前的无上尊严和容华富贵。 2、地域分布与发现: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35公里的临 潼区境内的骊山北麓,又名骊山陵墓。发现于1974年, 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3、建制布局: (1)原则:按照“事死如生”的原则,模仿都城的建制 布局。 (2)布局:秦始皇陵主要由寝殿、地下宫殿、陪葬墓、 兵马俑坑、马厩坑、石铠甲坑、百戏俑坑、珍禽异兽坑 等组成,其中地下宫殿是整个陵墓建筑群的核心。 (3)影响:对后代皇陵建制布局影响巨大。 4、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也是中国古代最 大的一座帝王陵。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秦始皇,这个第一个统一中国的 皇帝,殁于公元前210年,葬于陵墓的中心。在他陵墓的周 围环绕着那些著名的陶俑。结构复杂的秦始皇陵是仿照其
生前的都城——咸阳的格局而设计建造的。那些略小于 人形的陶俑形态各异,连同他们的战马、战车和武 器,成为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同时也保留了极高 的历史价值。
土)
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价值
一、史学价值
秦始皇陵兵马俑为我们研究秦朝政治、经济、军事制度、 文化艺术及科学技术等,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1)能直观感受古代军阵的排列特点和严密的组织,是秦始 皇统一六国的真实反映,生动地再现了两千多年前秦灭六国的 磅礴气势和威武雄壮的军阵场面; (2)为研究探讨古代战争(兵种、武器、装备、布阵等)提 供了真实的史料; (3)为我们研究当时的服饰、装备、面型、胡须、发髻等, 提供了详实资料。
二、艺术价值
秦兵马俑的大型艺术群雕用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 生动地再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的磅礴气势,是我国雕塑艺术史上 的一支奇葩。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SWOT分析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SWOT分析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SWOT分析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陵博物院是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为基础,
以秦始皇帝陵遗址公园(丽山园)为依托的一座大 型遗址博物院;也是以秦始皇帝陵及其众多陪葬坑 为主体,基于考古遗址本体及其环境的保护与展示, 融合了教育、科研、游览、休闲等多项功能的公共 文化空间。 2007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获评首批国家AAAAA旅 游景区,景点包括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和丽山园。
威胁(threat)
• 区域市场竞争激烈
营销建议
整合旅游资源,打造产品品牌。借助独特资源,突
出历史文化,打造竞争对手无法复制的旅游体验
加大景区营销宣传,扩大旅游产品影响,注重网络
营销 坚持产业体制和制度创新,改善旅游业发展环境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秦始皇兵马俑,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 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皇帝秦始皇嬴政的陵园中一处大型 从葬坑,陵园面积218万平方米。博物馆以秦始皇兵马 俑为基础,在兵马俑坑原址上建立的遗址类博物馆, 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共有一、二、三号3个兵马俑坑。 一号坑是一个以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总面积 14260平方米,约有6000个真人大小的陶俑。二号坑是 秦俑坑中的精华,面积6000平方米,由四个单元组成, 四个方阵由战车、骑兵、弩兵混合编组,严整有序, 无懈可击。三号坑是军阵的指挥系统,面积524平方米。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SWOT分析
优势(strength)
• 旅游资源独特,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 交通运输网络发达 • 旅游业发展基础良好
劣势(weakness)

乒马俑的相关整理资料,如历史背景景、基本现状

乒马俑的相关整理资料,如历史背景景、基本现状

乒马俑的相关整理资料,如历史背景景、基本现状秦始皇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是秦始皇死后用来陪葬的陶俑。

它于1974年被发现,成为我国的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对象。

1987年,被收录进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史上的一张金字名片。

兵马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辉煌与壮观自不必过多赘述,但是在兵马俑背后的一些关于秦始皇本人千古一帝背后的一些故事却鲜为人知。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时荒淫残暴,焚书坑儒,留下千古骂名。

却又果敢聪慧,统一六国,结束多年战乱,奠定了中国本土的疆域,其留下的诸多政治遗产延续至今。

所以直到今天,我们对这位千古之帝始终毁誉参半,争执不下。

抛开这些后世的争论不说,其实秦始皇本人一生的经历多少是有些狗血的,从普通人的角度来看甚至还有些悲惨。

或许也正是这些悲惨的人生经历最后才造就了这样一位伟大又残忍的暴君。

春秋之后的战国时期,齐楚燕赵韩魏秦七大诸侯国各占一方。

为了争夺土地连年交战,烽火连天,百姓生活疾苦。

在这七个诸侯国当中,秦国和赵国实力相当,不分胜负。

不过赵国廉颇负荆请罪蔺相如之后,两人重归于好,尽心为赵国发展筹谋划策。

在这两大贤臣的相辅相成下,赵国的战斗力空前旺盛,实力远超从前。

再到两国交战时,赵国将秦国打的落花流水,连连求饶。

在这样的背景下,秦国被迫送出质子-异人(秦始皇的父亲)作为战胜国的筹码。

异人到了赵国邯郸后,就取了赵国女子赵姬为妻。

不久,一个男婴降生在邯郸郊外的一处院子里,取名为嬴政。

不过,作为人质的儿子,嬴政处境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会命丧他乡。

所以他小小年纪就懂得慎言慎行,时刻提防。

在这样的环境下,他没有玩伴,也没有朋友,终日只能孤身一人,这对于幼年活泼好动的男孩来说,这无疑悲凉的。

但这还不是最凶险的,对于嬴政一家来说,最怕的就是两国交战。

一旦交战,他们一家人就有可能会成为牺牲品。

这样提心吊胆的日子,即便是大人也难以承受,更何况还是一个年幼的孩子呢。

世界遗产——秦始皇兵马俑坑

世界遗产——秦始皇兵马俑坑

世界遗产——秦始皇兵马俑坑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东三十千米处,展现了秦始皇陵的结构布局、设计思想及秦代科技文化的成就,被誉为"世界奇迹之一"。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世界遗产——秦始皇兵马俑坑,希望对你有帮助。

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县城以东的骊山脚下。

据史书记载:秦始嬴政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亟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工程之浩大、气魄之宏伟,创历代封建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

当时,秦朝总人口约2000万,而筑陵劳役达72万之多。

修陵家用土,取自今陵园以南2000米的三刘村到县采石场部之间,有高5~25米的多级黄土崖。

修陵园所用大量石料取自渭河北的仲山、峻峨山,全靠人力运至临撞,工程十分艰难。

秦始皇陵土陵冢高43米,底边周长1700余米,筑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都城的皇城和宫城。

内城略呈方形,周长3890米,除北面开两门外,其余三面各开一门。

外城为长方形,周长6294米,四面各开一门。

陵家位置在陵园南部。

秦始皇兵马桶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l 500米处。

昔日,这里是一片坟地,当地农民在掘墓时曾发现有像人一样的东西。

1974年3月,在陵东的西杨村村民抗旱打井时,在陵墓以东三里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间,发现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兵马桶坑,经考古工作者的发掘,才揭开了埋葬于地下的2000多年前的秦俑宝藏。

秦始皇兵马桶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

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捅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墙间空档的`过洞中。

在一号坑中已发掘出武士捅500余件,战车6乘,驾车马24匹,还有青铜剑、吴钩、矛、箭、弩机、铜戟等实战用的青铜兵器和铁器。

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始皇陵兵马俑

• 4.秦始皇陵兵马俑在哪些方面有巨大价值?
秦俑雕塑和制作的工艺,是中国和世界雕塑史上的瑰宝,宣示着我泱泱 中华的古老文明。
2018/6/15
秦 始 皇 陵
.
一、“事死如生”的陵园
位于西安市临潼县,距市区约35公里,是秦始皇嬴政的陵墓
相当陵园的中心。内城方形,周长 2525.4米,外城长方形,周长6294米,今墓冢(zhǒng) 为四方锥形,底部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85米,高55米。 全部陵园面积为218万平方米。
秦兵馬俑一号坑大厅:篆书
兵马俑一号坑展厅
62 米
230米
一号坑军阵排布
一号坑军阵正视图
一号坑军阵左视图
一号坑军阵主体向东,在南、北、西边廊中各有一排武士面向外。最 前面三排为弩兵先锋,后面是车、步兵组成矩形联合编队。
秦军威武雄壮的豪迈气势
侧翼卫队
前 锋
后卫 军阵主体
侧翼卫队
兵 马 俑 二 号 坑
考考你??
• 1.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特点是什么?
1.气势宏伟、规模巨大、结构严谨 3.技术精湛、令人惊叹 2.艺术高超、栩栩如生
• 2.兵马俑是怎样制作的?
1.用模具制粗胎 2.细塑 3.装窑烧制 4.彩绘
• 3.秦始皇陵兵马俑有哪些未解之谜?
1.合成紫色颜料硅酸铜钡之谜 2.青铜剑铬盐氧化技术之谜 3.焊接之谜
外 国 政 世界上曾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 要 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 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眼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 中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参观后写道:“我怀着令人激动的 的 心情,来参观中国的过去,也有机会看到中国的现在, 兵 而且意识到未来中国的潜在力量。中国是一个神秘的 马 地方,来一百次也不能对她全面了解。” 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始皇兵马俑三号坑位于一号坑西端北侧,与二号坑东西相对,南
距一号坑25米,东距二号坑120米,面积约为520平方米,整体呈凹字形,由南北厢房和
兵马俑博物馆(21张)
车马房组成,车马房中有一辆驷马战车及四件兵马俑,三号坑共可出土兵马俑68个。

从3号坑的内部布局看,应为一二号坑的指挥部。

三号坑是三个坑中唯一一个没有被大火焚烧过的,所以出土时陶俑身上的彩绘残存较多,颜色比较鲜艳。

春秋战国之前的战争,指挥将领往往要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所以他们常常要位于卒伍之前。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战争规模的增大,作战方式的变化,指挥者的位置开始移至中军。

秦代战争将指挥部从中军中独立出来,这是军事战术发展的一大进步。

指挥部独立出来研究制订严密的作战方案,更重要的是指挥将领的人身安全有了进一步的保证。

这是古代军事战术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

三号秦坑是世界考古史上发现时代最早的军事指挥部的形象资料。

建筑结构,陶俑排列,兵器配备,出土文物都有一定的特色。

它提供了研究古代指挥部形制、卜占及出战仪式,命将制度及依仗服的服饰、装备等问题的珍贵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