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功能衰竭动物模型的复制
2010.12.4泌尿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抗Thy1肾炎
Thy-
造模机制
2
Thy1是鼠类胸腺细胞表面糖蛋白,也存在于
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表面。利用大鼠胸腺细胞作抗
原免疫家兔,制备的兔抗大鼠Thy1抗血清(ATS)
可直接与系膜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固定补体形成膜
攻击复合物,使细胞溶解,继而引起残存的系膜细
胞增生,制备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44
造模机制
抗Thy1肾炎
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表面 与
大鼠胸腺细胞表面
具有相同的抗原
(糖蛋白)
大鼠胸 腺细胞
新西兰家兔,
收集家兔血清
大鼠
45
实验动物
雄性成年新西兰家兔; 体重150g左右雄性SD大鼠。
抗Thy1肾炎
46
抗Thy1肾炎
操作步骤
1. 制备大鼠胸腺细胞悬液 2. 兔抗大鼠Thy1.1抗血清(ATS)制备
第3d系膜细胞开始增生; 至第7d增生明显; 第4、5周系膜细胞增生的同时伴有系膜基
质增多,部分毛细血管襻呈分叶状。
50
模型特点
抗Thy1肾炎
1. 本模型与人类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相似。
2. 单次注射ATS后肾脏病变常为可逆性的,反 复注射后出现明显肾小球硬化和慢性肾功 能衰竭。
51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左:正常; 右: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 电子致密物(D)沉积。
65
嘌呤霉素致肾病模型
[方法]-2 一次注射:
用体重280~300g雄性大鼠,静脉或腹 腔注射嘌呤霉素,剂量为130~150mg/kg体 重。10d左右出现蛋白尿。
66
嘌呤霉素致肾病模型
[方法]-3 一次注射:
用体重150~200g雄性SD大鼠,麻醉下行左侧颈 静脉插管,缓慢注射嘌呤霉素生理盐水溶液,剂量 为80mg/kg体重,5min内注完。蛋白尿于注射后3~5 天开始升高,9~11天达高峰,约14天开始下降,至 28天恢复正常。
壳寡糖对氯化汞诱导的兔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保护作用

少。本实验拟通过观察壳寡糖对 H C g1 诱导 的兔急性
肾功 能衰竭 是 否具 有 保 护 作 用 , 初 步 探 讨 其 作 用 机 并 制 , 临床 寻找便 宜 、 效 的治疗 药物 提供 实验 依 据 。 为 有
1 材 料与 方法
高, 患者难 以承受; 且仪器设备 昂贵 , 技术水平要求高,
苯胺 ( A 显色 剂 和免 疫 组化 链 霉 素合 素一 D B) 生物 素一 过
四川医学 2 1 年 9 02 月第 3 卷 ( 9 ) ScunM d a J u a ,02 I1 3 N . 3 第 期 i a ei l or l 1 ,o 3 , o9 h c n 2 /.
・l 3 ・ 5 l
mo l . I h S g o p, h e u lv l fBU n sl w rsg i c nl ,h e eso D c ne t e e lwe n OD d e n t e CO r u T e s r m es o N a d Cr e wa o e in f a t t e lv l f i y M A o t n r o ra d S w a t i e e h g e a h s h F g o p,Wh t Smo e, o a e i c i t w r ih rt n t o e i t e AR r u vy h n a ’ r c mp r d w t ARF g o p,te e p e so f e a a ih r h ru h x r s in o n lMT w sh g e r sg i c n l i S g o p Co cu i n T e p er ame t i OS c n e ce t rtc a b t a an tHg 1 n u e in f a t n CO r u . i y n ls o h r t t n t C a f in l p o e t b i g is C id c d ARF. e w h i y r s 2
桃仁承气汤对急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功能及电解质的影响

桃仁承气汤对急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功能及电解质的影响朱虹;王灿晖;杨进;张庆宏【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科技》【年(卷),期】2006(013)006【摘要】动物:普通级(CL)SD大鼠71只,雌雄各半,体重(221.49±18.345)g,由南京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药物及试剂:桃仁承气汤,参照《温病条辨》原方剂量,即大黄18g、芒硝8g(冲服)、桃仁10g、当归10卧赤芍10g、丹皮10g。
攻下组参照《温病条辨》及前人用药经验,即大黄18g、芒硝12g(冲服)。
活血化瘀组参照《温病条辨》剂量,即桃仁10g、赤芍10g、丹皮10g。
以上药材均由南京巾医药大学国医堂提供。
各纽药物水提浓缩成含生药1g/ml口服液.置于250ml盐水瓶中,4℃保存备用。
速尿由常州康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410028。
【总页数】1页(P415)【作者】朱虹;王灿晖;杨进;张庆宏【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相关文献】1.桃仁承气汤对大鼠急性肾功能衰竭模型血液流变性及肾指数的影响 [J], 朱虹;王灿晖;杨进;张庆宏2.血液透析的不同模式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有效性及对肾功能、电解质的影响 [J], 林正均;罗昭强;金仙勇3.不同血液透析模式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电解质、肾功能指标的影响 [J], 黄勇进;4.血液透析的不同模式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有效性及对肾功能、电解质的影响 [J], 王欣5.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炎症因子和血清电解质水平的影响 [J], 韩瑞萍;袁光新;陈慰;苏清;朱梦莉;王智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犬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阻及 时解 除 , 功 能 可 恢 复 ; 长 期 未 解 除 , 展 成 器 质 性 肾 肾 如 发
功 能 衰竭 。常 见 的 原 因有 : 尿 路 结 石 、 腔 肿 瘤 、 列 腺 肿 双 盆 前
瘤等 。
1 2 慢 性 肾 功 能 衰 竭 .
慢性 。 能 衰 竭 是 指 各 种 疾 病 造 成 肾单 位 呈 慢 性 、 行 肾功 进 性破坏 , 承担 肾功 能 的 肾 单 位 绝 对 数 减 少 , 能 充 分 排 出 代 不 谢产物 以维持 内环境稳定 , 致代谢 产物潴 留, 、 导 水 电解 质 、
被 发 现 。 而 一旦 出 现 临 床 症 状 ,尿 蛋 白持 续 阳性 ,肾 脏 病 变
已不 可 逆 转 “ 。特 别 是 肾 脏 出 现 器 质 性 病 变 时 尿 液 的 量 和
忽 视 。这 些 药 物 的毒 副 作 用 主 要 表 现 在 以 下 4个 方 面 : 1 () 引起全身性过敏反 应 , 发 过敏性 血 管炎并 累及 肾小 球 , 伴 或 者 引 起 过 敏 性 休 克 导 致 肾 脏 缺 血 、 氧 , 而 弓 起 肾 小 管 上 缺 从 l
尿 期 应 严 格 控 制 输 液 量 , 理 高 血 钾 症 , 正 酸 中 毒 , 制 氮 处 纠 控 质 血 症 ; 尿 期 的 后 期 注 意 补 充 水 、 、 和 维 生 素 , 止 多 钠 钾 防 感染 。
排 泄 障 碍 导 致 血 液 中 肌 酐 和 尿 酸 增 多 , 中 以 尿 素 增 多 为 其 主 。临 床 上 用 尿 素 氮 作 为判 断 氮 质 血 症 的 指 标 , 内 生 肌 酐 用
坏死 、 肾实 质 受 损 所 致 。 肾性 急 性 肾功 能 衰 竭 又 称 为 器 质 性
急性肾损伤的生物标志物——血红素加氧酶

急性肾损伤的生物标志物——血红素加氧酶陈海燕【摘要】急性肾损伤(AKI)是临床常见疾病,特别是危重病人,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AKI的病理生理过程复杂,涉及多种途径,包括炎症、细胞的自噬、细胞周期的变化和氧化应激等.最近的证据表明对肾脏的单一严重损伤可导致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因此,必须及时有效的治疗AKI.有证据表明血红素加氧酶1(HO-1)在动物AKI模型中的保护效应.HO-1调节氧化应激、细胞自噬和炎症,并通过直接和间接机制调节细胞周期的进程.【期刊名称】《天津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23)005【总页数】3页(P483-484,封3)【关键词】急性肾损伤;血红素加氧酶1;肾功能衰竭;细胞保护作用;氧化应激【作者】陈海燕【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肾脏病血液净化科,天津3002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2.5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在危重病人,其发病率、死亡率和住院率均较高。
AKI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缺乏一个可靠的早期生物标志物,并且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因此对于AKI的识别、病理生理及新的治疗选择(除了保守措施和肾脏替代疗法)仍然是难以捉摸的。
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 1,HO-1)是一具有强效的抗氧化剂诱导酶,并具有抗炎和抗凋亡作用[1]。
本文综述了HO-1在AKI治疗过程中细胞保护的分子机制。
HO由Tenhunen等于1968年首次发现,是催化血红素形成胆绿素和一氧化碳的限速酶,有3种同工酶,HO-1、HO-2、HO-3分别由不同的基因编码,其中HO-1为诱导型,主要分布在血细胞代谢活跃的组织器官,如肝脏、脾脏、骨髓等。
HO-1蛋白还表达在远端小管上皮细胞、髓襻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并非局限于受损的近端小管。
HO-1又称为热休克蛋白,可作为保护性蛋白被诱导,以防御体内细胞因子介导的凋亡,多种应激成分均可诱导HO-1的表达,HO-1基因的诱导主要在转录水平被调节。
尿毒症脑病大鼠脑组织多巴胺、5-羟色胺含量变化及发病机制的探讨

脑病组多 巴胺含量( .5 .9// )5羟色胺含 量 ( .4±00 g g 低 于正 常组 , 06 ±00  ̄ g 、- g 02 .9e / ) 差别有 统计 学意 义 ( P<0 0 ) .5 o
fi r A c ri g t erc nc lma i s t n, e mo e ru s d r d d it rmi  ̄ p a d u e a e c p ao ah ru a ue. c o dn t i h ia nf ti l oh e a o t d lgo p wa e i e o u e a ga n rmi n e h lp t y go p. h n ' n
3 . ±6 .7p o 1明显高于正 常对照组 (70 4 0 0 5 6 1 m l ) / 9 .0±2 . nl1, 7 4 w o ) 差别有统计 学意 义( 4 / P<00 ) .5 。尿毒症脑 病组肌 酐值明显高于尿毒症组 ,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 )尿 毒症组 大鼠脑组织 中多巴胺 含量 ( .4 .Ov/ )5羟 色 .5 ; 0 7 ±0 1 g g 、一
鼠急性肾功能衰竭动物模 型。急性 。 肾功能衰竭无 神经 系统 并发症 时脑组 织 中多 巴胺 、一 5羟色胺一 度无变化 , 发神 浓 并 经系统症状 时含量降低 , 因此 多巴胺 、一 5羟色胺 可能参与 了尿毒症脑 病 的发 生。急性 肾功能衰竭 时血肌酐 值越高 , 越 容易并发神经系统症状。急性。 肾功能衰竭 并发脑病 时 , 并非血肌酐值越高 , 脑组织 中多巴胺 、. 色胺 浓度越低 , 5羟 二者
超声造影评价兔急性肾功能衰竭肾皮质血流灌注

方 差 分 析 。 以 P< 0 0 为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5
2 结 果
2 1 造 模 前 、 各 时 间 点 血 生 化 改 变 情 况 : 肉 注 射 甘 油 . 后 肌
L 3 E探 头 。分 别 于 注 射 甘 油 前 、 射 甘 油 后 0 5 6 2 、 A5 2 注 . 、 、 4 4 、2h共 6个 时 间 点 行 超 声 造 影 。 肌 肉注 射 咪 达 唑 仑 ( 8 7 剂
量 0 1 k )待 动 物 安 静 后 , 探 头 固定 于 左 肾 长 轴 最 . 5mI g , / 将 大 切 面 , 动超 声 造 影 , 耳 缘 静 脉 团 注 造 影 剂声 诺 维 ( 量 启 经 剂
细 观察 肾脏 灌 注 情 况 , 集 图 像 并 保存 以供 分 析 。各 种 造 影 采
条 件在 所 有 动 物 造 影 过 程 中 均 保 持 不 变 。 每 次 造 影 开 始 前 经 耳 中 央动 脉 抽 血 测 量 S r B c 、 UN 水 平 , 影 后 随 机 取 1只 造 兔 经 静 脉注 入 1 0 mI 空气 处 死 , 肾脏 送 病 理 检 查 。 取
度、 曲线 下 面积 有 回 升 趋 势 , 于 2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高 4h差
( P< 0 0 . 1或 P< 0 0 ) 自 2 . 5 ; 4h曲线 上升 斜 率 减 小 、 峰 达
表 2 肾 皮 质 时 间 强 度 一 曲线 各 参 数 比较 ( ± )
时间延迟 , 造模 前 比较 差 异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00 与 P . 1或
肝肾纤维化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及评价

2020年12月第28卷㊀第6期中国实验动物学报ACTALABORATORIUMANIMALISSCIENTIASINICADecember2020Vol.28㊀No.6庄子锐ꎬ王明亮ꎬ张婷ꎬ等.肝肾纤维化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及评价[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ꎬ2020ꎬ28(6):845-852.ZhuangZRꎬWangMLꎬZhangTꎬetal.Researchprogressandevaluationofanimalmodelsofhepatorenalfibrosis[J].ActaLabAnimSciSinꎬ2020ꎬ28(6):845-852.Doi:10 3969/j.issn.1005-4847 2020 06 01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774178ꎬ81373888)ꎬ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资助项目(SJCX20_0572)ꎮFundedby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81774178ꎬ81373888)ꎬPracticeandInnovationProgramofPostgraduatesinJiangsuProvince(SJCX20_0572).[作者简介]庄子锐(1995 )ꎬ女ꎬ在读研究生ꎬ研究方向:中药药理学研究ꎮEmail:542065186@qq.com[通信作者]彭蕴茹ꎬ女ꎬ研究员ꎬ硕士研究生导师ꎬ研究方向:中药药理学ꎮEmail:pengyunru@126.comꎻ沈明勤ꎬ研究员ꎬ硕士研究生导师ꎬ研究方向:中药药理学ꎮEmail:mqshen@163.comꎮ∗共同通信作者肝肾纤维化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及评价庄子锐1ꎬ2ꎬ王明亮1ꎬ2ꎬ张婷1ꎬ2ꎬ苏鹏亮1ꎬ2ꎬ邵久针1ꎬ2ꎬ印鑫1ꎬ2ꎬ彭蕴茹1ꎬ2∗ꎬ沈明勤1ꎬ2∗(1.南京中医药大学ꎬ南京㊀210028ꎻ2.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ꎬ南京㊀210028)㊀㊀ʌ摘要ɔ㊀肝㊁肾纤维化是由持续的肝㊁肾组织细胞损伤导致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ꎬECM)过度沉积㊁实质细胞减少的病理过程ꎬ肝肾纤维化是慢性肝肾疾病持续进展的必经过程ꎮ除了器官移植ꎬ早期纤维化阶段现在被认为是治疗整个慢性疾病的关键阶段ꎮ目前有很多肝纤维化或肾纤维化的啮齿动物模型以及少量肝肾纤维化的复合模型可供疾病研究和药物筛选ꎮ本文对常用的肝㊁肾纤维化及其复合模型的造模方法与机制进行综述ꎬ并比较不同方法间的优势与不足ꎬ为日后不断建立和完善更加贴合临床的肝肾纤维化复合动物模型提供参考ꎮʌ关键词ɔ㊀肝纤维化ꎻ肾纤维化ꎻ肝肾纤维化复合模型ʌ中图分类号ɔQ95-33㊀㊀ʌ文献标识码ɔA㊀㊀ʌ文章编号ɔ1005 ̄4847(2020)06 ̄0845 ̄08ResearchprogressandevaluationofanimalmodelsofhepatorenalfibrosisZHUANGZirui1ꎬ2ꎬWANGMingliang1ꎬ2ꎬZHANGTing1ꎬ2ꎬSUPengliang1ꎬ2ꎬSHAOJiuzhen1ꎬ2ꎬYINXin1ꎬ2ꎬPENGYunru1ꎬ2∗ꎬSHENMingqin1ꎬ2∗(1.JiangsuProvinceAcadem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ꎬNanjing210028ꎬChina.2.AffiliatedHospitalof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ꎬNanji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ꎬNanjing210028)Correspondingauthor:PENGYunru.E ̄mail:pengyunru@126.comꎻSHENMingqin.E ̄mail:mqshen@163.comʌAbstractɔ㊀Fibrosisoftheliverandkidneysisapathologicalprocessinwhichextracellularmatrix(ECM)isoverdepositedandparenchymacellsarereducedbycontinuousdamagetoliverandkidneycells.Liverandkidneyfibrosisisaninevitableprocessofchronicliverandkidneydiseases.Exceptfororgantransplantationꎬtheearlystageoffibrosisisnowconsideredthekeypartoftreatmentforchronicdisease.Therearecurrentlymanyrodentmodelsofliverorkidneyfibrosisꎬbutonlyafewmodelswithcombinedliverandrenalfibrosisareavailableforresearchanddrugscreening.Thispapersummarizesthemodelingmethodandmechanismsofcommonliverandkidneyfibrosisꎬandcompositemodels.Wealsocomparethemeritsanddemeritsofdifferentmethodtoprovideareferenceforthefutureestablishmentandimprovementofmoreclinicallyrelevantcompoundanimalmodelsofliverandkidneyfibrosis.ʌKeywordsɔ㊀liverfibrosisꎻkidneyfibrosisꎻliverandkidneyfibrosismodelConflictsofInterest:Theauthorsdeclarenoconflictofinterest.㊀㊀纤维化可发于多器官ꎬ其实质是慢性损伤长时间超出实质细胞修复能力ꎬ导致器官结构破坏㊁功能减退ꎬ最终脏器硬化和衰竭ꎬ目前有效疗法只有疾病晚期器官移植[1]ꎮ而肝㊁肾作为人体的两大免疫和代谢器官ꎬ更加容易遭受各种原因的损伤ꎬ使得肝肾处于慢性损伤的状态ꎮ在亚太地区ꎬ每年经由纤维化发展的肝硬化㊁肾硬化及其并发症成为亚太地区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ꎮ因此ꎬ慢性肝病和慢性肾病一直都是研究的热点ꎬ对慢性肝病和慢性肾病的部分机制㊁药物筛选也有详尽的研究和说明ꎬ但在实际临床中以及在肝㊁肾纤维化实验模型的建立过程中ꎬ肝肾总是在功能和血液动力学方面体现紧密联系ꎮ除此之外ꎬ由于一些传统中药的肝肾同治功效需要适宜的动物模型来用进行现代科学研究与阐释ꎮ因此ꎬ近年来逐渐有人尝试建立一种肝肾纤维化的新复合模型以适应当代需求ꎮ作为慢性疾病的早期阶段ꎬ早期纤维化阶段被普遍认为具有可逆性ꎬ并非不可逆的 疤痕组织 [2]ꎮ因此ꎬ阻断早期肝肾纤维化进程可以成为治疗慢性肝肾疾病新的切入点ꎬ使慢性肝肾病在早期阶段就有治愈的可能性ꎮ目前针对肝肾纤维化有效的药物非常有限ꎬ因此ꎬ能成功建立更加贴近临床的疾病模型ꎬ成为突破阻断纤维化㊁逆转肝肾硬化的关键点之一ꎮ本文总结了肝纤维化㊁肾纤维化和肝肾纤维化复合模型常用的建立方法ꎬ初步探讨了模型机制㊁对比了不同方法间的优缺点ꎬ旨在为建立更贴近人类临床肝肾纤维化的模型提供参考(见图1)ꎮ1㊀肝纤维化模型1 1㊀化学试剂法多采用四氯化碳㊁硫代乙酰胺㊁N ̄亚硝基化合物等ꎮ四氯化碳模型主要以脂肪变性为主ꎬ适合于一般肝纤维化的机制和药物研究ꎻ硫代乙酰胺在体内与肝细胞化学反应致其坏死ꎬ此模型更适合于肝硬化初期阶段的研究ꎻN ̄亚硝基化合物在机体内更依赖于氧化应激反应造成损伤ꎮ1 1 1㊀四氯化碳(carbontetrachlorideꎬCCl4)四氯化碳(CCl4)为无色有毒的挥发性液体ꎬ具有令人愉快的气味ꎬ使用过程中实验人员应注意防止吸入CCl4ꎮ因其诱导肝纤维化模型的高复制性㊁与人类纤维化病理变化的高相似性成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化学药物ꎮCCl4诱导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现在还尚不完全清楚ꎬ但Dong等[3]联合利用转录㊁蛋白质组学分析和生物网络技术ꎬ证实CCl4毒性主要涉及氧化还原㊁氧化应激反应ꎬ途径主要包括视黄醇代谢㊁花生四烯酸代谢等ꎮ注:损伤反应可使肝㊁肾分泌炎症因子ꎬ活化肝星状细胞㊁促进肾上皮-间质转化ꎬ相反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和上皮-间质的转化又可促进炎症因子的分泌ꎬ使损伤持续进行ꎬ从而导致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ꎬ脏器纤维化产生ꎮ图1㊀肝肾纤维化的形成Note.Theinjuryreactioncanmaketheliverandkidneysecreteinflammatoryfactorsꎬactivatehepaticstellatecellsandpromoterenal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Onthecontraryꎬactivationofhepaticstellatecellsand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formationcanpromotethesecretionofinflammatoryfactorsꎬsothattheinjurycontinuesꎬresultinginexcessivedepositionofextracellularmatrixandorganfibrosis.Figure1㊀FormationofliverandkidneyfibrosisCCl4通常与玉米油㊁花生油㊁橄榄油等按比例混合ꎬ通过灌胃㊁腹腔注射㊁吸入㊁皮下注射等方式给药ꎮ腹腔注射会造成更高的死亡率ꎬ但因建模快㊁稳定性好㊁成功率高得到更广泛的应用ꎮ一般根据不同实验动物品系ꎬ使用不同剂量CCl4均可在6~8周表现出炎症因子浸润㊁肝脂肪变性和坏死的明显的纤维化阶段特征ꎮ雌性啮齿类动物对CCl4表现出耐受难成模倾向ꎬ所以多数选取雄性大鼠进行造模ꎮ此模型具有缓慢形成肝纤维化的变化过程ꎬ形态学㊁病理学及血清生化指标的明显变化都具有类似人类肝纤维化的典型特征ꎬ适用于肝纤维化形成的动态研究和药物筛选ꎮ1 1 2㊀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ꎬTAA)硫代乙酰胺是无色或白色结晶ꎬ1948年被报导具有肝毒性[4]ꎬ2017年WHO将其纳入2B类致癌物ꎮTAA在体内和体外均可被CYP2E1酶激活ꎬ代谢为不稳定的反应物TASO2与肝大分子共价结合而引发坏死ꎮBashandy等[5]人用TAA诱导肝纤维化时ꎬ肾同时表现出肾小球缩小㊁肾小管上皮变性㊁间质淋巴细胞浸润等损伤ꎮTAA可用蒸馏水或生理盐水配制ꎬ通过饮用水㊁腹腔注射等途径给药ꎻ饮用水给药可建立比较温和的肝纤维化模型ꎬ但饮用水给药会因为个体摄入差异造成剂量偏差ꎬ因此常采用腹腔注射ꎬ剂量范围150~250mL/kgꎬ最常用剂量200mg/kgꎬ大概4~6周即可成功建立肝纤维化模型[5-8]ꎮTAA相比CCl4表现出更强肝毒性ꎬ造模过程中更高的死亡率要求实验人员扩大啮齿类动物数量ꎬ而集中在中央门静脉的病变㊁与人类肝纤维化血流动力学和代谢改变的相似性使其更适合肝纤维化向肝硬化发展的阶段研究ꎮ1 1 3㊀N ̄亚硝基化合物二甲基亚硝胺/二乙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diethylnitrosamineꎬDMN/DEN)均属N ̄亚硝基化合物ꎬ在20世纪30年代先后报道具有强致癌性与肝毒性ꎮN ̄亚硝基化合物在各器官主要依靠细胞色素P450代谢激活ꎬ转变为更具活性的代谢产物ꎬ导致烷基化DNA和活性氧产生ꎬ从而对器官产生氧化损伤[9-10]ꎮ虽然N ̄亚硝基化合物的主要损伤靶向器官除肝外还有肾ꎬ但其对肾的损伤研究较为缺乏ꎬ研究主要集中于肝毒性ꎮ以肝萎缩㊁脾肿大㊁血小板减少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显著升高为典型特征的N ̄亚硝基化合物模型是研究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发展相关的生化㊁病理生理以及分子改变的优秀动物模型ꎮDapito等[11]认为将DEN与CCl4合用ꎬ会促使肠道产生更多内毒素ꎬ可更好的模拟人类肝癌的微环境ꎮDing等[12]利用SD大鼠建立了完整的肝炎-肝纤维化-肝癌模型轴ꎬ为不同阶段疾病模型的准确建立提供了参考ꎬ此研究显示每周两次注射DEN(30mg/kg)ꎬ8~12周肝即处在明显肝纤维化阶段ꎮ1 2㊀手术法肝纤维化手术法是通过手术将胆管暴露并结扎ꎬ直接人为造成胆汁淤积ꎬ是一种以胆管增生为病变特点的胆汁淤积型肝纤维化模型ꎮ胆管结扎可通过手术在动物体内结扎胆总管ꎬ也可在体外对细胞使用抑制剂ꎬ造成胆汁阻塞性病变ꎮ胆管结扎一定程度上可较好的模拟人类因长期胆汁淤积而引起的肝细胞增殖和凋亡㊁门静脉纤维化及肝硬化过程ꎬ以及伴有常见的胆汁性急性肾损伤并发症[13-14]ꎮ但手术结扎会阻断所有的胆汁流通ꎬ因此ꎬ无法更完全复制人类临床具有一定胆汁通量的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和原发性胆源性胆管炎的病理过程ꎮGhallab等[15]利用荧光胆汁盐和非胆汁盐有机阴离子的双光子成像技术对胆管结扎的病理机制进行研究ꎬ结扎胆总管后ꎬ肝内和胆内胆汁酸水平急剧升高损伤细胞ꎮ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在胆管结扎损伤肝中起重要作用[16]ꎮYang等[17]用SD大鼠结扎总胆管不同位置进行研究发现ꎬ胆总管上端结扎比胆总管中部结扎可用更小的死亡率诱导更严重的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ꎮ胆管结扎建模周期大概在2~4周ꎬ在7d左右开始看见病理变化ꎬ结扎时间不宜过长ꎬ否则啮齿类动物死亡率会大幅度升高以致数据缺失ꎻ手术法在所有方法中建模最快ꎬ但其病变也近似于急性损伤的变化ꎬ而纤维化是一种慢性疾病的过程ꎬ因此胆管结扎可能对于慢性疾病模型来说不够典型ꎮ1 3㊀免疫诱导法免疫反应本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外侵的正常反应ꎬ但大量免疫细胞和蛋白的堆积又会损伤正常组织细胞ꎮ免疫诱导法正是利用此原理在啮齿类动物体内模拟人类的免疫性纤维化病变ꎬ因此ꎬ免疫诱导应用的前提是作为模型的动物源要具有正常免疫系统ꎮ1 3 1㊀刀豆蛋白(concanavalinAꎬConA)刀豆蛋白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凝集素ꎬ具有强烈的促有丝分裂和促淋巴转化反应作用ꎬ是重要的生化和免疫研究试剂ꎮConA诱导的免疫性肝炎模型可用于人类免疫性肝炎㊁急性病毒性肝炎等疾病或药物筛选的研究ꎮConA的肝毒性依赖于激活体内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ꎬ和内皮细胞表面糖蛋白结合ꎬ激活自身免疫系统分泌TNF ̄α㊁IFN ̄γ㊁TGF ̄β1等炎症因子ꎬ从而损伤肝细胞ꎮ因此ꎬ造模时不能选用免疫缺陷无T细胞应答的啮齿类动物[18-19]ꎮ本方法建模采用小鼠居多ꎬ造模周期约4~8周ꎮ造模时ConA可用生理盐水或PBS配制ꎬ通过尾静脉或腹腔注射给药ꎬ关于剂量Heymann等[20]建议具有更多Th1亚系的T细胞免疫反应的啮齿类动物ꎬ例如C57BL/6㊁C3H小鼠对刀豆蛋白更加敏感ꎬ只需要15~20mg/kg体重ꎻ而具有更多Th2亚系的免疫应答啮齿类动物ꎬ例如BALB/c品系的近交或杂交NMRI小鼠对刀豆蛋白不敏感则至少需要30mg/kg体重的量ꎮ1 3 2㊀猪/牛血清蛋白血清蛋白是凭借引起自身过激免疫反应产生全身性的损伤ꎬ因此本模型更适合于免疫性纤维化病理学研究ꎬ但本模型存在自愈的问题ꎮ其所致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是研究细胞水平上纤维化隔膜形成的模型ꎬ以及肝纤维化后的结构变化ꎬ例如毛细血管化和静脉化ꎻ但目前未见血清蛋白诱导肝肾纤维化复合模型的诱导研究ꎮ猪/牛血清蛋白无法在免疫缺陷或免疫耐受啮齿类动物中诱导肝纤维化ꎬ因其免疫性损伤依赖于一定周期的激活巨噬细胞㊁Kupffer细胞ꎬ释放炎症因子ꎬ进而激活星状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纤维化[21]ꎮ用猪血清蛋白诱导的免疫性纤维化程度与血清蛋白剂量并无依赖关系ꎬ只会随时间不同呈现不同病理变化[22]ꎮYou等[23]用牛血清蛋白(BSA)致SD大鼠肝小叶结构严重受损ꎬ炎性细胞浸润ꎬ广泛的纤维组织增生ꎬ纤维组织通过中央小叶增生并扩展为肝实质ꎮ2㊀肾纤维化模型2 1㊀化学试剂法重金属化合物㊁腺嘌呤和手术法在国内建立慢性肾病模型的应用属最为广泛ꎮ建立肾纤维化模型的几种化学物质相较肝纤维化模型的几种物质ꎬ明显缺少对肾损伤的高度靶向性ꎬ且研究多集中于肾的急性损伤研究ꎮ2 1 1㊀氯化汞(mercurydichlorideꎬHgCl2)重金属汞是主要以金属汞㊁无机汞㊁有机汞三种形式普遍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污染物ꎬ对环境和人体有极大的伤害ꎮ肾是受无机汞毒性影响的主要器官之一ꎬ因为无机汞更容易在肾中累计ꎬ使肾成为受伤最严重的器官ꎮZalups[24]发现HgCl2静脉注射0 5μmol/kg或2 0μmol/kg后3hꎬ超过总剂量55%的Hg2+都集中在肾近段小管上皮细胞中ꎮHgCl2可诱导T细胞死亡和破坏细胞中线粒体膜ꎬ当线粒体电子传输链功能受损会产生过量活性氧自由基(ROS)ꎬ氧化应激反应可激活细胞死亡程序ꎮHgCl2造模时多选取大鼠进行实验ꎬ原因是小鼠对HgCl2显示出一定的耐药性ꎬ难成模ꎮ本方法可通过皮下注射㊁静脉注射㊁灌胃等途径给药ꎮ造模中HgCl2剂量非常关键ꎬ过小难成模ꎬ剂量稍大啮齿类动物容易大批死亡ꎬ因此ꎬ预实验时ꎬ对于大鼠的剂量ꎬ应多进行尝试或采取梯度给药ꎮ在国内多采用每日8mg/kgHgCl2水溶液灌胃给药ꎬ8周左右即可建立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模型[25]ꎮ2 1 2㊀腺嘌呤腺嘌呤可在体内代谢为2ꎬ8-二羟基腺嘌呤(DHA)ꎬDHA在肾小管积累ꎬ形成晶体(结石)堵塞肾小管造成肾损伤ꎬ虽然DHA的致病机理还尚未完全清楚ꎬ但已知TGF ̄β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26]ꎮ用腺嘌呤诱导的慢性肾病(chronickidneydiseaseꎬCKD)模型会增加增加尿酸的排泄ꎬ形成蛋白尿ꎬ游离氨基酸减少ꎬ肾外表颗粒化且伴有肾纤维化ꎬ同时还会出现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损伤ꎬ无论是缓慢变化的慢性肾病还是并发症均与临床人类CKD表现高度一致ꎮ腺嘌呤诱导肾纤维化多采用大鼠进行含有0 75%腺嘌呤的饲料喂食ꎬ可引起肾迅速且严重的变化ꎬ伴随肾小管损伤㊁肾小球㊁肾间质纤维化及炎症ꎮ但Tamura等[26]和Imamura等[27]仅用含有0 2%和0 25%腺嘌呤饲料喂食C57BL/6小鼠ꎬ也成功诱导肾纤维化ꎬ可能说明小鼠比大鼠对腺嘌呤更敏感ꎮ2 1 3㊀硝酸铀酰(uranylnitrate)硝酸铀酰目前在国外诱导急性肾损伤模型应用较多ꎬ其急性肾毒性和急性肾衰竭的病理机制有很多深入的研究和详细的描述ꎮ向啮齿类动物注射硝酸铀酰之后ꎬ50%的铀化合物通过肾排出ꎬ铀化合物在肾中又集中在肾皮质部分ꎬ在其他器官分布的数量微不足道ꎬ具有较好的肾靶向性[28]ꎮ硝酸铀酰可使啮齿类动物尿量和肾小球过滤率减少ꎬ近端肾小管萎缩ꎻ其慢性肾毒性多与重金属汞㊁锌等对肾损伤的机理类似ꎬ硝酸铀酰同样可以破坏线粒体电子传输链功能ꎬ产生的氧化应激反应损伤肾[29]ꎮ在国内不仅对硝酸铀酰的慢性肾毒性研究不多ꎬ应用都非常少ꎬ但基于硝酸铀酰对肾的靶向性ꎬ我们应尝试扩大对硝酸铀酰的慢性肾毒性研究ꎬ也许可以建立良好的慢性肾纤维化模型ꎮ在为数不多的硝酸铀酰诱导纤维化模型文章中ꎬ多采用雌性啮齿类动物ꎬ硝酸铀酰的给药方式和剂量都比较统一ꎬ多采用单次腹腔注射5mg硝酸铀酰/kg体重ꎬ大约8~10周即可见肾间质纤维化ꎮ2 2㊀手术法对肾纤维化的研究中更多会采取手术法建立模型ꎬ一般手术法有单侧输尿管结扎㊁5/6肾切除手术和缺血再灌注法ꎻ其中结扎单侧输尿管最经典ꎬ应用也是最为广泛ꎬ而缺血再灌注法则因其临床实际应用的高度需求性同样被研究的较多ꎮ5/6肾切除法虽然也能快速建立肾的损伤ꎬ但因其需要切除大部分肾ꎬ对机体产生过大的损伤且并不是很符合临床需求的研究ꎮ2 2 1㊀单侧输尿管结扎(unilateralureteralligationꎬUUO)本方法适用于大鼠和小鼠ꎬ输尿管结扎后阻碍尿液正常排泄ꎬ短时间便可造成尿潴留ꎬ肾肿大ꎬ肾小管细胞坏死ꎬ肾组织结构完全被破坏从而导致肾功能不全ꎮ此模型已经成为了研究尿路梗阻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原因和机制的标准模型ꎮ但UUO模型同样存在慢性病变特点不够典型的问题ꎬ并且伴随结扎时间延长ꎬ啮齿类动物死亡率会加速提升ꎮ此模型病变只发生在结扎输尿管一侧ꎬ对侧肾功能依旧正常ꎮ单侧输尿管结扎后ꎬ从第3天起有肾髓质和皮质减少的病理变化ꎬ且有少量纤维化出现ꎬ随时间推移ꎬ结扎7d后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成倍增长ꎬ单核巨噬细胞浸润ꎬ间质水肿ꎬ部分近端小管上皮空泡变性[30]ꎬ两周后即可形成以小管细胞坏死和萎缩㊁炎症细胞渗透㊁细胞外基质和I型胶原蛋白大量沉积为特点的严重的结构破坏[31]ꎮ刘克剑等[32]等发现从侧腹开口结扎单侧输尿管两端后ꎬ不离断输尿管ꎬ可保证不影响造模效果的同时大幅提升啮齿类动物的存活率ꎮ2 2 2㊀缺血再灌注在临床的外科手术㊁器官移植㊁烧伤等过程均可出现缺血再灌注损伤ꎬ然而短暂缺血并不足以引起器官细胞损伤ꎬ反而缺血后的血液再灌注可造成微血管和实质细胞更严重的损伤ꎮ因此缺血再灌注模型具有高度应用局限性ꎬ基本全部用于缺血再灌注引起肾损伤的相关研究ꎮ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肾损伤主要与活性氧自由基和Ca2+超载有关ꎬ在缺血组织中清除自由基的酶类合成能力受损ꎬ并且缺血再灌注可以直接损伤肾小球内毛细血管内皮细胞ꎬ引起炎症级联反应ꎮ因此ꎬ抑制TLR4通路和增强清除自由基能力可减少缺血再灌注造成的损伤[33]ꎮ张蕊[34]利用动态对比增强MRI监测大鼠缺血再灌注后的肾损伤ꎬ发现当大鼠肾缺血30~45min时可在保证大鼠存活率的条件下对肾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ꎮ3㊀肝肾纤维化复合模型作为人体两大免疫器官ꎬ肝肾总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ꎬ不仅临床上的肝肾综合征㊁乙肝相关性肾病㊁胆汁性肾病等ꎬ中医的肾病从肝论治ꎬ肝病从肾论治等均体现着肝肾协作㊁互滋的能力ꎻ此外ꎬ为了深入研究一些传统中药对肝肾的异病同治功效ꎬ开始尝试建立肝肾纤维化复合模型ꎮ基于以往建立肝纤维化和肾纤维化模型的经验之上ꎬ几乎所有肝损伤药物和手术法都具有高度肝靶向性的同时可轻损肾ꎬ而致肾损伤的化学药物往往肾靶向性较低ꎬ因此在建立肝肾纤维化复合模型时多采用肝靶向性损伤药物结合肾损伤药物或直接采用能造成全身损伤的化学试剂㊁药物ꎮ3 1㊀四氯化碳和牛血清Manoj[35]联合四氯化碳和牛血清蛋白腹腔注射ꎮ在本研究中ꎬ四氯化碳主要造成肝损伤ꎬ牛血清蛋白主要通过免疫复合物形成蛋白尿造成肾损伤ꎻ10周后肝病理切片可见明显的纤维化ꎬ肾仅见结缔组织增生和炎症细胞浸润ꎮ四氯化碳具有较高肝靶向性的同时对肾也有损伤ꎬ牛血清蛋白作为免疫性损伤药物配合四氯化碳ꎬ使肝肾损伤程度均大致处于纤维化阶段ꎬ但本试验最终并未显示严重的肾纤维化结果ꎻ反而发现牛血清蛋白对四氯化碳的肝损伤有拮抗作用ꎬ为日后造模方法提供了新发现ꎮ3 2㊀DMN和汞姜哲浩等[36]在研究扶正化瘀方对大鼠肝肾纤维化的影响时采用了腹腔注射DMN和喂食含有重金属汞的饲料建立肝肾纤维化复合模型ꎮ8周之后ꎬ肝组织坏死㊁肝细胞肿胀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㊁假小叶形成ꎻ肾间质水肿伴炎细胞浸润㊁肾间质中大量胶原纤维ꎮ汞在诱导肾纤维化单独使用时ꎬ剂量难以控制ꎬ但配合对肝肾都有损伤的DMN使用大大提高了成功诱导肝肾纤维化的几率ꎮ3 3㊀酪氨酸氧化产物酪氨酸是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和药原料ꎬ容易被氧化修饰[37]ꎻ因此在售卖的牛奶㊁奶粉㊁动物饲料中等均可检测到酪氨酸及其氧化产物的存在ꎮ因此ꎬ酪氨酸及其氧化产物对人体的影响成为了研究热点ꎮ李竹青[38]发现短期28d喂食酪氨酸氧化产物可对肝肾均产生损伤ꎬ随喂食时间增长ꎬ会引起肝肾炎症因子大量分泌ꎬ产生氧化应激反应ꎬ紧接着激活肝星状细胞与内质网应激反应ꎬ促进肾小球内皮细胞-间质转化反应ꎬ引起肝肾纤维化ꎮ3 4㊀环孢菌素A(cyclosporineꎬCsA)从20世纪80年代CsA作为免疫抑制剂应用于临床ꎬ主要用于器官移植手术后的排异反应ꎬ但由于较严重的肝㊁肾毒性副作用ꎬ使其应用受限ꎮ短期注射CsA可使肾血流减少ꎬ长期注射会导致具有广泛的肾小管纤维化的肾衰竭ꎮCsA的急性肾毒性与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有关ꎬ慢性肾毒性是因为可触发机体分泌TGF ̄βꎬ大量的TGF ̄β是触发上皮间质转化的关键因素ꎮCsA可破坏肾近端管状细胞的形态㊁连接结构㊁细胞骨架ꎬ并且在上皮-间质转化后ꎬ成肌纤维细胞可以自由迁移到间质中ꎬ并释放出大量的细胞外基质(ECM)ꎬ促进纤维化发展[30-40]ꎮ程根阳[41]先建立低盐饮食(lowsaltdietꎬLSD)喂养ꎬ然后每日皮下注射CsAꎬ14d后即显示肝肾功能受损㊁炎症细胞浸润ꎬ35d试验结束时ꎬ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减少ꎬ纤维化程度明显ꎮ4㊀总结与展望4 1㊀总结现有建立肝㊁肾纤维化模型的方法在建模难易程度㊁临床相似性㊁重复程度都各有千秋ꎮ化学诱导法建模耗时较长ꎬ但比较符合慢性疾病病变过程ꎬ个别毒性化学物质ꎬ如氯化汞㊁DMN等由于安全管控原因难以购买ꎬ因此模型出现空缺ꎬ丞待开发新的模型ꎻ手术法虽然建模过程耗时短ꎬ但对于慢性疾病的慢性病变过程来讲不够典型ꎬ同时术后感染㊁啮齿类动物撕咬造成刀口撕裂㊁结扎时间过长等使死亡率升高ꎻ免疫法虽能引起全身性的炎症ꎬ但却存在停药后可自愈的问题ꎬ这并不利于肝肾纤维化的治疗药物筛选ꎮ现有造模方法基本可以实现从不同发病原因来模拟人类临床中出现的肝㊁肾纤维化的一些病理变化ꎬ可以适用于不同科研目的ꎮ相对来讲肝肾纤维化复合模型现在处于较空白的阶段ꎬ由于胆管结扎㊁注射硫代乙酰胺等方法能同时引起肝肾的损伤ꎬ是对肝肾同时的直接毒性还是基于肝肾功能交互的损伤ꎬ对其潜在机制及诱导复合模型的潜力还有待深入研究ꎮ近年仅有两篇报道称酪氨酸氧化产物和环孢菌素A均可同时引起肝肾纤维化ꎬ但在大鼠体内引起的病理变化及模型特点还需进行大量且深入的研究ꎻ而能够引起全身性损伤的阿霉素和免疫性血清可能成为诱导肝肾纤维化复合模型的潜力物质ꎻ同时也可以尝试分别选取建立肝纤维化和肾纤维化模型的经典方法ꎬ结合使用建立肝肾纤维化复合模型ꎬ例如经典四氯化碳模型㊁硫代乙酰胺模型结合单侧输尿管结扎法等ꎮ4 2㊀展望人类慢性肝病和慢性肾病作为全球健康问题ꎬ其药物研究日益迫切ꎮ而实验性动物模型不仅可以从群体数量上满足疾病实验和药物筛选实验的要求ꎬ还可以在实验中各个环节实现条件控制ꎬ可以人为的剔除一些干扰因素ꎬ从而实现对发病机制㊁疾病进程㊁药物筛选等进行深入的研究ꎮ但现有的肝㊁肾纤维化动物模型依旧存在问题:(1)对动物模型本身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ꎻ(2)肝肾纤维化动物模型大多在大㊁小鼠身上建立ꎬ模型的动物种类较少ꎻ(3)无法完全模拟人类肝㊁肾纤维化进展所引起的所有变化ꎻ(4)造模过程中死亡的啮齿类动物无法确认死因ꎬ且可能会在啮齿类动物体内引发并发症或其他变化我们也无法详尽得知ꎻ(5)造模过程至今并未有统一化的规范操作标准ꎬ会因为啮齿类动物品种㊁实验人员操作㊁药品配置等方面造成成模差异ꎮ因此ꎬ对现有建模方法继续优化以及对所有动物模型进行发病机制的探讨ꎬ都将是日后重点研究的领域ꎮ参㊀考㊀文㊀献(References)[1]㊀LuoMꎬPengHꎬChenPꎬetal.Theimmunomodulatoryroleofinterleukin ̄35infibroticdiseases[J].ExpertRevClinImmunolꎬ2019ꎬ15(4):431-439.[2]㊀KisselevaTꎬBrennerDA.Anti ̄fibrogenicstrategiesandtheregressionoffibrosis[J].BestPractResClinGastroenterolꎬ2011ꎬ25(2):305-317.[3]㊀DongSꎬChenQLꎬSongYNꎬetal.MechanismsofCCl4 ̄inducedliverfibrosiswithcombinedtranscriptomicandproteomicanalysis[J].JToxicolSciꎬ2016ꎬ41(4):561-572.[4]㊀FitzhughOGꎬNelsonAA.Livertumorsinratsfedthioureaorthioacetamide[J].Scienceꎬ1948ꎬ108(2814):626-628. [5]㊀BashandySAꎬAlaamerAꎬMoussaSAꎬetal.Roleofzincoxidenanoparticlesinalleviatinghepaticfibrosisandnephrotoxicityinducedbythioacetamideinrats[J].CanJPhysiolPharmacolꎬ2017ꎬ96(4):337-344.[6]㊀SaidEꎬSaidSAꎬGameilNMꎬetal.Modulationofthioacetamide ̄inducedliverfibrosis/cirrhosisbysildenafiltreatment[J].CanJPhysiolPharmacolꎬ2013ꎬ91(12):1055-106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word . .
机能实验学实验设计大纲 实验名称:急性肾功能衰竭动物模型的复制 课题来源:自选 设计班级:2004级临床本科乙班 设计人员:庞路人 杜泽东 朱慕风 黄波 梁军 设计日期:2006年9月30日 指导老师:张晓 荣成
成都医学院实验技术教研室 2006年制 . .
word . .
一、实验设计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 目的与意义: (1) 通过实验了解急性肾功能衰竭对人类各生命器官功能的危害。 (2)通过急性肾功能衰竭各项指标的测定,指导临床工作。 (3)让人们了解更多的关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知识 国内外现状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一种以肾小球滤过率急剧下降后引起氮质潴留及细胞外液容量,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为特点的终和症。ARF住院率接近5%,其中30%以上者住 在监护病房Ⅰ,ARF患者的死亡率在50%左右,近30左右,近30年没有明显变化,患者常因导致ARF的基础病死亡,而不是死于ARF本身,事实上,肾脏是人体为数不多的几个可人工替代其功能以延长生存时间的器官之一,与此理由相同,死亡率因ARF病因有所不同,产科患者15%肾毒性ARF30%,外科大于手术后或创伤后患者60%Ⅱ。针对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如今还尚未完全明知,国内外主要有几种有力的学说: (1)返漏学说,此说认为: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时,肾脏还维持着较正常的肾小球滤过,由于小管上皮的破坏,使全部滤液都被重吸收或逆行漏出到小管间质,故此时测定的葡糖和肌酐清除率不能反映肾小球滤过率,近年来研究用氯 化汞导致小鼠急性肾功能衰竭,但有些实验却不支持此学说,如用盐水滴注可用预防氯 化汞造成急性肾功能衰竭, (2)肾小管阻塞学说,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肾小管内的细胞碎屑,蛋白质及色素等可形成管形,或加上间质水肿,使肾小管阻塞,必须批出这些赌塞的形成仅在尿量极度减少的情况下才会发生。注射变性血红蛋白或甘油造成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动物模型,可见近曲小管的管腔扩大,远曲小管内有管开赌塞,不支持者认为如果肾小于滤过率正常,则肾小管腔中的细胞碎屑及蛋白质将不会使尿液减少,不会发生赌塞。 (3)血管学说, 1.入球小动脉:在入球小动脉有严重收缩时,可以发生肾小球滤过压明显降低,肾小球滤过近乎停止,或仅有少量滤过液形成。2.出球小动脉扩张,若出球小动脉扩张,即使是入球小动脉张力变化,亦可降低肾小球的滤过压,使肾小球的滤过率减少。3.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降低,过去已有人认为急性肾衰时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降低是肾小球滤过率近乎停止的原因,但由于在光学显微镜下肾小球正常。因此这个假说未被接受Ⅲ 存在的问题: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临床一种常见病,但它的发病原因因及出现的病理变化至今尚未完全明之,主要是因为人的饮食活动都比较复杂,难以准确监控以至在发现肾功能衰竭时,不能后出真正的致病因素,再者在暂且治愈后,体内很多指标都是慢性隐藏变化的,单凭从发病人群中研究分析是十分困难的,所以我们应该找出更便和测定的解决方案。 . .
word . .
解决问题的思路: 通过夹闭家兔的肾动脉来建立一个急性的家兔肾衰竭模型,然后通过观察各项生理指标和尿钠实验检查模型是否复制成功. 5.参考文献: [1]Bradnwald Faud, kasper Hanser, Longo Jpmeson. 《转归的期预后》、《哈里森内科学》 第15版 1966页 [2]Bradnwald Faud, kasper Hanser, Longo Jpmeson. 《急性肾功能衰竭》、《哈里森内科学》第15版 1895页 [3]黄铭新,副主编:注绍基,《内科理论与实践》,第三卷,678~680页1 [4]胡森,盛志勇,薛丽波,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动物模型的系列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6,21(1):5 [5]徐叔云主编.药理实验方法学[M].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78 [6]王海燕主编.肾脏病学[M].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373 [7]王叔成,吴阶平主编.急性肾功能衰竭[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715 . .
word . .
二、实验设计方案(实验设计目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实验动物设计,实验专业设计,实验统计设计,实验方法设计,可行性分析,预期结果,实验设计工作时间安排)。 (一) 实验设计的目标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此实验是通过夹闭肾动脉,造成家兔急性肾衰后,观察各项病理指标和变化,根据变化情况,思考有效的解决方法,再联系临床,以解决实际问题,最终对降低急性肾衰死亡率有一定帮助。
(二)实验设计
1、实验动物设计 我们选用家兔作为实验动物,有以下几点理由: 1、家兔易得到,容易饲养,在科研工作中被广泛利用。 2.家兔的肾动脉容易找到,很方便复制肾衰竭模型 2、实验专业设计 选用家兔作为实验动物,给予夹闭肾动脉和不夹闭来观察夹闭前后各项家兔的生理指标来确定模型是否复制成功 3、实验统计设计 实验统计设计中应始终贯彻随机、对照、重复三大原则。 (1) 随机:取家兔20只,将20只家兔按体重编号,从随机数字表中查取随机数字,依次抄录于家兔编号下。预先规定,遇单数将兔分入A组,遇双数分入B组。得结果如下: 动物编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随机数字:19 12 13 8 4 15 16 7 0 11 1 5 14 18 3 6 10 9 2 17 所属组别:A B A B B A B A B A A A B B A B B A B A 将1、3、6、8、10、11、12、15、18、20号动物分入A组,将2、4、5、7、9、11、13、14、16、17、19号动物分入B组。 (2)对照:本组实验做了空白对照和实验对照,在前面的专业设计里已经提及。 (3)重复:本实验采用20只家兔作相同的实验,具有一定的重复性。 (4)统计数据收集:本实验收集了家兔在正常和夹闭肾动脉后各项生理指标来判断肾衰竭模型是否复制成功 表1-1 夹闭前 心率 血压 呼吸 A1 A2 … A10 . .
word . .
表1-2 夹闭后(1-10min ) 心率 血压 呼吸 B1 B2
B10 表1-3 夹闭后(10-30) 心率 血压 呼吸
B1 B2 … B10
表1-4 夹闭后(30-60min) 心率 血压 呼吸 B1 B2 … B10
(5)统计数据分析:本实验采用计量资料来测定各种指标的数值,所有数据均采用平均数±标准差(±a)表示,A,B两组间实验数据比较行完全随机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比较行q检验. (1)平均数公式:x=x1+x2+…+xn/n= Σxi/n x=均数 Σ= 总和n =变量值的个数 (标准差):a=sqr(Σ(xi-u)^2/n) a:总体标准差 xi:观测数的各个变量u:总体均数 四组间实验数据比较行完全随机单因素方差分析,如各组肺系数总体均值的比较,其方法如下: (1)建立检验假设
H0:1=2(A.B两组间的各项生理指标相同)。
H1:1、2、不等或不全相等,α=0.05。 (2)计算统计量 . .
word . .
利用统计学专业软件SPSS做One-way ANOVA 。 ( 3 ) 查t值表,确定P值,得出结论 . .
word . .
5.实验步骤: (1)取兔、称重、麻醉、固定、备皮。取家兔两只,编号,用婴儿称体重后按1ml/kg从耳缘静脉注入3%戊巴比妥钠溶液,五点法固定于兔台上,剪去颈部和腹部被毛。 (2)手术:1. 颈正中切口,分离出气管,在甲状软骨下方第3~4个环状软骨上做一个倒“T”切口,插入“Y”字形气管插管,用线固定,接上张力换能器,设定输入信号为“张力”。2. 动脉插管:分离一侧颈总动脉,穿双线备用,结扎远心端,近心端用动脉夹夹闭,靠近结扎线处用眼科剪剪一“V”形切口,将连接好的动脉插管打满肝素,插入血管内,结扎固定,将压力换能器连上,放开动脉夹,设定输入信号为“压力”。3. 将A兔沿腹白线剖开,找到两侧肾动脉,并用动脉夹夹闭,造成A兔急性肾功能衰竭,B兔不做此手术。观察A、B两兔呼吸、心率、血压,并做记录。4.用导尿管到尿并做尿钠:尿0.1ml+无水乙醇1.9ml,振荡后置10分钟,25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夜备用,按表1-4加好试剂后,混匀,于520nm处比色。计算:Na+(mmol/l)=OD测/OD标*6.5mg*20 肾衰指数=(尿钠mmol/l)/(尿肌酐/血肌酐)>2。 6技术路线: 夹闭肾动脉 → 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毛细血管压降低→肾小球有效滤过压降低 → 肾小球滤过压↓→缺血时间过长 → 急性肾功能衰竭 7.可行行分析: ⑴本实验动物来源方便。 ⑵急性肾功能衰竭动物的复制流程易于操作。 ⑶实验器材和药品普遍,实验室能提供充足的条件。 ⑷所需资金不多,防止了实验过程中资金不足足带来的问题。 8.预期结果: 术后的兔子血压升高,呼吸加深加快,心率加快,血钾和血钠含量升高,尿少且比重降低,肌酐的浓度低,各项症状明显易于测定。 9.时间安排,见表1-5 表1-5 时间安排表 时间 工作安排 1-10min 麻醉、固定、备皮 10-30min 气管、动脉插管 30-50min 观察各项正常生理指标 50-70min 复制肾衰模型 70-130min 观察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 130-160min 尿钠测定 180-190min 完成实验、整理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