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综合评价习题

统计综合评价习题
统计综合评价习题

《统计综合评价》习题

一、填空题

1.统计综合评价法最终需要计算一个____________来评价现象的优劣。

2.在计算综合评价指标值以前,需要对每一个单项评价指标的数据进行预处理,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权数一般用相对数表示,同一级别的评价指标权数之和一般为____________。

4.统计综合评价的基本作用就在于弥补统计指标体系方法的不足,便于被评价对象在不同时间与空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

5.使用改进的排队计分法或功效系数法,不同的评价对象的某一单项得分之间的差距相对较_____。

6.加权算术平均法和加权几何平均法计算的综合评价指标值是_________的。

7.最优值距离法实质上是计算各单项评价指标的实际值与相应的最优值的____________的平均数。 8.采用改进的功效系数法进行综合评价时,各单项评价指标的功效系数又叫单项________。 9.指数综合法由于使用了统一标准作为评判尺度,使综合评价总指数在不同空间具有__________。 10.在改进的功效系数法中,若某一单项评价指标的不满意值低于实际值和满意值大于实际值,则单项功效系数取值在____________分之间。 二、单项选择题

1.要对现象作出综合评价,最终需要计算( ) A 单项功效分 B 总功效分

C 综合评价指标值

D 综合评价总指数

2.进行综合评价,先要建立评价的指标体系( )

A 选择的评指标越完整越好

B 选择的评价指标越系统越好

C 选择评价指标越能搜集到真实数据越好

D 选择评价指标要从必要性和可能性出发 3.进行综合评价,选择单项评价指标时( )

A 都只能是正向指标

B 都只能是逆向指标

C 只要能够反映现象本质特征正向、逆向指标均可

D 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均不可 4.单项评价指标权数赋予时( ) A 必须是主观赋权 B 必须是客观赋权

C 一般同一级别的评价指标的权数之和应为1或100%

D 纯粹是人为的

5.同一评价指标体系,但权数不同,采用相同的评价方法,其结论( ) A 一定相近 B 一定相反 C 可能相反 D 没有可比性

6.采用排队计分法时,某单项评价指标的得分计算公式是( )

A 1(

,)1001001i k f k n x -=-

?- B 1

(,)1001001i n f k k x -=-?- C (,)1001001i n k f k n x -=-

?- D 1

(,)100100i n f k n k

x -=-?- 7.最优值距离法中的距离是“相对距离”,即( ) A

i i

x

X

B 1i i

x X

-

C

i

i

x X

- D

i

i

x X -

8.按几何平均法计算综合评价总指数其公式为( )

A 1

n

i =∑=

综合评价总指数

B =综合评价总指数

C =综合评价总指数

D 1

n

i =∑=综合评价总指数9.运用改进的功效系数法进行综合评价,其单项功效分的计算公式为( )

A 4060h s

i i

i s

i

i x x d x x *-=?+- B 4060s i i i h s i i

x d x x x *-=?+- C 4060i

i

h s i

i

s i d x x

x x

*=

?+-- D 6040s i i i

h s i i

x d

x x

x *-=?+-

10.在计算改进的单项功效系数(i d *

)时,若

s i i x x =,则有( )

A 60i d *

= B 0i d *= C 40i d *= D 100i d *

=

三、多项选择题

1.各单项评价指标的同向化方法一般有( ) A 倒数法 B 求和法 C 平均法 D 替代法 E 水平法

2.综合评价的局限性主要有( )

A 评价结果不唯一

B 评价结果带有主观性

C 评价结果带有客观性

D 评价结果具有相对性

E 评价结果具有绝对性

3.单项评价指标无量纲化时正确的公式为( ) A

i

i

X

X

Z

σ

-= B min()max()min()

i

i

i

i

i

X X Z X X -=-

C

100%i i X Z X =? D

1

100%i

i i X Z X

-=

?

E

i i X Z X

=

4.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主要有( ) A 目的性原则

B 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

C 数据内容一致原则

D 时间长度统一原则

E相关性低原则

5.在指数综合法中,计算单项评价指标的指数时,标准值()

A 可以是总体平均水平B可以是某规划值

C 可以是其它某个公认值D不同评价对象的相同的单项评价指标的标准值必须统一

E 可以是某单项评价指标的基期数值

四、判断题

1.计算综合评价指标值只能采用平均法。()

2.综合评价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对客观现象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价,因此综合评价完全消除了主观因素的影响。()

3.排队计分法和功效系数法中使用了比较特殊的无量纲化方法。()

4.进行经济效益评价时总资产负债率是正指标。()

5.综合评价指标值越大,表明被评价的对象越优。()

6.运用综合计分法时,需要确定单项评价指标的得分。如果动态相对数大于1,计满分;等于1,减半计分;小于1计0分。()

7.不管采用何种综合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结论)是一致的。

8.改进的单项功效系数的取值在60—100之间。()

9.综合计分法评价结果有时不可靠,因为当采用基期水平作为比较的标准时,有“鞭打快牛”之嫌。()

10.正指标与逆指标一定互为倒数。()

五、简答题

1.简述综合评价的程序?

2.如何认识综合评价的局限性?

3.在综合评价时如何将单项评价指标同向化和无量纲化?

4.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有哪些?应用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5.比较综合计分法和指数综合法的异同。

六、计算题

下表资料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6、2007),是关于华北5省(市区)、东北3省及有关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的数据。

根据以上资料,要求:

(1)采用综合计分法、排队计分法评价2006年华北5省(市区)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状况(假定工业增加值率、总资产贡献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产品销售率的标准得分或权数(%)分别为25、20、20、25、10)。

(2)采用指数综合法、最优值距离法、改进的功效系数法评价2006年东北3省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状况(假定工业增加值率、总资产贡献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产品销售率的权数分别为25%、20%、20%、25%、10%;最优值与满意值取当年全国各省市区中的最高值,不允许值取最低值)。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