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培训方案

事业单位培训方案
事业单位培训方案

培训方案

为加强对我院职工培训工作的组织与管理,使职工培训工作更加程序化、规范化,保证工作高质高效,特制订本方案。

一、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院属各生产单位、部门的职工、劳务派遣员工及临时外聘员工。

二、职责分配

1、各生产单位、部门负责具体落实部门内员工的专业技能提升及潜能开发工作。各部门根据部门内部职工的具体实际情况并结合职工自身的发展需要向人事教育科提出培训需求申请;负责参训职工的确认与通知;负责向人事教育科反馈培训后的效果。

2、人事教育科负责根据培训需求制定年度培训计划、计划外临时培训安排,上报院领导审批后实施,并及时对各部门反馈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3、院领导研究斟定培训专家库名单,由专家担任培训讲师,并负责培训考核题库的编撰、阅卷。

三、培训流程

1、培训需求申请:每年年底各部门主管根据本部门情况向人事教育科提出培训需求,人事教育科根据各部门汇总的培训需求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报院领导审批后实施。

2、确定培训对象:人事教育科与培训需求部门确定需要参加培训人员的范围和名单。

3、安排培训时间:根据院生产情况和相关部门的工作时间安排,确定培训时间。

4、培训考勤:每次面授培训由专人负责考勤签到,人事教育科负责对培训考勤表进行清点核对并汇总。

5、培训记录:每次培训的情况(内容、人数、效果,成绩等)应如实记录保存。

6、培训调查:人事教育科定期或不定期针对职工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人数超过三十人可采用抽样调查,三十人以下可采用全体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职工的培训需求、培训效果以及培训对以后工作的帮助程度、对培训课程的满意程度、收获、对培训老师或培训内容的建议或意见。

7、培训存档:人事教育科将培训结果及培训相关资料及时存档。

四、新进人员培训与考核(一)新进职工培训与考核

1、周计划:新进职工到岗后的一周内,由人事教育科组织进行岗前培训。岗前培训采用面授方式,内容为:

(1)我院历史、现状、经营范围及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

(2)我院组织机构设置、各部门职能职责介绍。

(3)我院各项规章制度介绍。

(4)讲解各项办公流程。

(5)职业道德培训

(6)贯标知识介绍。

(7)组织撰写心得体会及对单位的愿景。

岗前培训结束后由人事教育科针对面授课程内容,以笔试形式

考核新进职工岗前培训的学习掌握情况。

2、月计划:岗前培训后,由部门主管指定一名资深职工作为新进职工的导师,进行生产作业、岗位操作的“一对一”传授。新进职工认真学习和实践,每天撰写学习小结,记录学习收获和心得。“一对一”传授一个月后,由人事教育科组织进行培训考核(笔试),试题由专家题库随机抽取。笔试后由部门主管与新进职工面谈,评估其到岗培训以来的表现,填写《新进人员岗位培训评价表》、《新进人员岗位培训考核表》。评价表需结合考试成绩评定,评定不合格者继续待岗培训。

(二)新进劳务派遣员工培训与考核

各生产单位、部门需要新进劳务派遣员工时,先向人事教育科提交用人申请。需引用的劳务派遣员工先到人事教育科报到,进行简要面谈并提交个人简历等相关资料。人事教育科将劳务派遣员工须知、相关岗位学习资料(与专家题库相配套)交给派遣员工,由部门主管安排专人指导新进劳务派遣员工,边实践边学习。到岗一个月后,由人事教育科组织其进行笔试考核(试题由专家题库随机抽取),检验学习效果和岗位适配度。考核成绩以60分为合格线,未达到60分者退回劳务派遣不予收用。

五、在岗人员培训

在岗人员培训的目的在于加强人员的培训,提高在岗人员的综合素质,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技术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增强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能力。在岗培训应坚持自主培训与外派培训相结合的原则按需施教、务求实效,根据我院发展需要和人员多样化培训需求,分层

次、分类别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培训,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培训质量。

1、新项目试运行时,项目负责人应对作业人员进行项目介绍、作业方法、技术标准等专业培训,并将培训教材及培训记录交人事教育科存档。

2、新仪器投入使用前,相关操控人员应进行安全保养与操作作业培训,并将培训教材及培训记录交人事教育科存档。

3、人员岗位异动,从事不同于原岗位工作内容的工作时,由调入部门主管或该主管指定的专人对其进行适岗培训,并将培训材料及经员工签字确认的培训记录交人事教育科存档。

4、职工的技能提升培训内容还应包括:经营理念、方针目标管理、价值观、管理职责、时间管理、工作流程、作业标准、设备管理、设备主要构成、设备操作方法、故障排除、设备保养、作业安全、品质方针、品质目标、品质意识、品质管理、成本管理、成本意识、安全意识、工作创新、绩效管理、沟通协调技巧、有效激励、各项管理制度、新技术培训、品格教育、商务礼仪、法律、法规等。

5、专业技能培训内容可视实际需求增加。

6、特殊工种工作技能资格的确定

驾驶员、水电工应取得上岗资格并持有国家劳动行政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证书。

7、培训方式

(1)内培:包括授课、视听、研讨会、读书会、现场示范、工作指导、会议宣导等。

(2)外培:参观、学习、研讨、培训班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