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渡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渡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九章渡槽工程施工

1 工程概况

本标段是沙河渡槽段工程的第二标段,设计标段总长3534m,包含桩号为SH(3)4+504.1~SH(3)8+038.1,主要包括沙河~大郎河箱基渡槽,建筑物工程情况如下。

1.1沙河~大郎河箱基渡槽

沙河~大郎河箱基渡槽段设计桩号SH(3)4+504.1~SH(3)8+038.1,长3534m,起点接沙河梁式渡槽出口末端,渡槽轴线沿沙河梁式渡槽轴线向北,途经叶园村西,至小詹营村南约350m 处转向东北,其轴线弯道半径为500m、圆心角47.2°、弧长411.9m。渡槽在詹营村的东南穿过将相河,后沿马庄村西到达大郎河右岸与大郎河梁式渡槽连接。渡槽在桩号SH(3)6+695.6 处与将相河交叉,采用河穿渠形式连接,在桩号SH(3)7+279.5 处与鲁平公路交叉,采用路穿渠形式连接。

箱基渡槽一般每20m 一节,槽身采用矩形双槽布置形式,为C30 钢筋砼结构,槽身净宽2×12.5m,槽身侧墙净高7.8m,槽身底板兼作涵洞顶板,侧墙为变断面型式,下部宽1.25m,上部宽0.4m,侧墙顶部设净1.5m 人行桥。下部支承结构为箱形涵洞,洞身长与上部槽身对应,单联长15.4m,顺槽向每3 孔一联,相应每节槽身单节长20m;(鲁平公路两侧个别槽节长度有变),涵洞孔宽5.5~5.8m,孔高为5.5m~8.5m。槽底比降1/5900。

将相河与渡槽轴线斜交,交角约51°,根据涵洞布置将将相河局部改道,使之与渡槽正交。改道后新的交叉断面处桩为SH(3)6+714.1,河水从涵洞中孔通过,两侧采用扭曲面与将相河连接。鲁平公路与渡槽轴线斜交,交点桩号SH(3)7+249.13,交角约40.04°,采用路穿渠交叉方式,鲁平公路宽14.5m,根据道路走向,将箱基渡槽下

部涵洞改为与公路同向,即与槽轴线斜交,涵洞采用2 孔,单孔净宽8m,净高6.6m,涵洞顶板及顶板厚均为1.5m,边墙及中隔墙厚均为1.3m,道路净高4.8m,单联渡槽长34.648m,交叉断面两端。

桩号SH(3)4+504.1~ SH(3)5+004.1 围箱基上下游采用铺设钢筋石笼防护,铺设厚度1m,宽度为箱基基础两侧各10m;桩号SH(3)6+414.1~ SH(3)7+014.1、SH(3)7+838.1~SH(3)8+038.1、SH(3)8+538.1~ SH(3)8+738.1 围在箱基基础两侧铺设浆砌石,铺设厚度为0.3m,宽度为箱基基础两侧各10m.

1.2主要施工工程量

沙河~大郎河箱基渡槽主要施工工程量见下表。

混凝土工程量分布表

2 施工规划及进度安排

2.1施工方案简述

根据土方开挖合同工程量及总工期安排,总干渠渡槽涵洞基础沿轴线部位土方开挖施工所采用的主要施工设备:15~20t自卸汽车和1.2~2.0m3液压反铲作为主要开挖机械;TY220推土机、ZL50装载机为辅助施工机械。土方开挖基础挖深2~4m,开挖时自上而下一次开挖到位,开挖临时边坡为1:1~1:1.5,开挖基础边线以外预留临时排水沟,保证土方开挖旱地施工。基础采用推土机整平,振动碾压实。

部分基础采用级配砂卵石换填基,基础压实后,进行垫层混凝土浇筑,垫层混凝土采用自卸车直接入仓,人工摊铺的方式进行施工;涵洞底板混凝土采用自卸汽车运输布料机布料入仓方式;涵洞边墙及渡槽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混凝土泵车入仓的方式进行施工。箱基渡槽钢筋混凝土分四层进行,先施工涵洞底板,再施工墙体、顶板,最后施工渡槽边墙。

涵洞底板及边墙均按照其结构尺寸提前加工定型钢模,工字钢围令,边墙采用对穿拉杆固定,模采用搭设满堂承重架子管,细部采用螺旋撑托调节的支撑结构。涵洞顶板(亦称为渡槽底板)模板采用大块钢模拼装,底部采用工字钢围令支撑,矩形渡

槽边墙混凝土一次性浇成,边墙模采用边墙钢模台车,以便整体安装,整体移动,整体拆除,节约立模、拆模时间;外模采用定型钢模,外模中下部利用对拉拉杆加固,上口利用台车锁口。堵头采用由专业厂家专门制作的非定型钢模板组合。

钢筋、模板等材料通过自卸汽车运至施工现场,汽车吊直接吊运入仓或安装。混凝土由施工生产营地拌和站集中拌制,由自卸汽车或混凝土搅拌车运输。施工时计划在生产营地设置一座HZ90混凝土拌合站集中拌和混凝土,能够保证混凝土的施工需要。为配合混凝土施工时调整不同种类的混凝土,计划在拌和现场另配置两台JS500的混凝土拌和机,配合施工。

箱基渡槽基础四周填筑,采用分层施工,进占法卸料,1.6~2.0m3挖掘机配15~20t自卸汽车装运,T220推土机平料,利用12~16t振动碾压实,初定铺层厚度30~50cm,碾压6~8遍。实际施工时由现场碾压试验确定碾压参数。填筑面有一定的坡度,以利排除雨水,雨前快速压实表层松土,并保持填筑面平整,以防雨水下渗,雨后对填筑面进行晾晒或处理后再进行上层土方填筑。填筑料利用渡槽基础开挖料。

2.2施工计划安排及强度指标

箱基渡槽施工计划从下游到上游划分为两个施工区段进行施工,开挖工程量为35.85万m3,箱基渡槽基础土方开挖计划施工时段为2010年1月底~2010年6月底,平均月开挖强度为7.2万m3/月,开挖施工进度确保不影响箱基渡槽的施工;箱基渡槽基础处理土方开挖15.2万m3,土方回填2.9万m3,级配砂卵石换填12.3万m3,计划施工时段为2010年6月初~2010年11月底,箱基渡槽混凝土施工稍滞后于基础开挖

及基础处理,完成部分箱基段开挖及基础处理施工后,即进行箱基渡槽钢筋混凝土施工,箱基渡槽混凝土施工计划划分为两个施工区,混凝土工程量为47.0万m3,双联共计175段,计施工时段为2010年4月初~2012年11月,平均月浇筑6段(单跨12跨渡槽),箱基渡槽基础土方回填根据涵洞施工进度合理安排。

箱基渡槽混凝土月平均施工强度1.52万m3/月,高峰月浇筑强度为1.9万m3/月。

3 主要施工程序流程

箱基渡槽钢筋混凝土根据开挖和基础处理的施工进度分别在两个工区分段施工,每施工段由一端向另一端推进行,各施工段随开挖和基础处理工作的完成及时展开施工。为减小各施工段间施工的相互干扰,每一个施工段设单独施工道路和现场施工设施。每个浇筑段分为四层进行施工,先施工涵洞底板,再施工边墙,后施工顶板及渡槽边墙。

其施工程序见如下框图:

箱基渡槽施工总体工艺流程

4 基础土方开挖

4.1施工程序

箱基渡槽土方基础开挖深度在2~4m,开挖宽为35m左右,沿渡槽轴线方向开挖成渠槽形式,施工长度为3534m,开挖遵循自上而下的原则,一次性开挖到位,施工时计划划分两个施工区,每施工区为三段多个工作面进行开挖施工,明挖施工程序如下:施工准备→测量放线→沿线道路及排水施工→场地清理→基槽开挖运渣→临时边坡防护→沟槽临时排水→下一循环段。

根据基础处理段的不同设计要求,在开挖完成后及时规的进行基础处理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开挖渠槽排水通畅。

4.2施工设备

箱基土方开挖施工所采用的主要施工设备:15t自卸汽车和1.2~2.0m3液压反铲作为主要开挖机械;TY220推土机、ZL50装载机为辅助施工机械。

4.3主要施工方法

(1)准备工作

确保已经配备满足开挖强度的开挖及运输设备,施工道路满足使用条件,弃土场已能够使用,挖填土平衡已经规划好。将实测地形和开挖放样资料报送监理人复核并经批准后,即可进行开挖施工。

(2)场地清理

场地清理包括植被清理和表土清挖。清理开挖工程区域的树根、杂草、垃圾、废渣及监理人指明的其它有碍物;将不符合填筑要求的含细根须、草本植物及覆盖草等植物的表层有机土壤按监理人指示的开挖深度全部清理干净,并将开挖的有机土壤运到指定地区堆放,并确保腐植土不混入可用料。

场地清理主要采用推土机集料,装载机装自卸汽车运输到弃土场。树根、草木植物等以人工配合清挖。除监理人另有指示,主体工程施工场地地表的植被清理,必须延伸至离施工图所示最大开挖边线或建筑物基础边线(或填筑坡脚线)外侧至少0.5m 的距离。

场地清理围砍伐的成材或清理获得具有商业价值的材料按监理人指示运到指定地点堆放。尽快焚毁无价值可燃物,焚毁时准备必要的防火、灭火设备,并指派专人进行守护;不能焚毁或严重影响环境的清除物,运至监理人指定地点进行掩埋,掩埋物不得妨碍自然排水或污染河川。

场地清理中如发现文物古迹,立即停止施工,并及时通知监理。

(3)测量放样

配置足够、合格的测量人员、仪器和设备(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按国家测绘标准和本工程精度要求,建立施工控制网。

开挖施工前,进行原始地形测量剖面的复核检查,并按施工图纸所示的工程建筑物开挖尺寸进行边坡开挖剖面测量放样成果的检查,将实测地形和开挖放样资料报送监理人复核。

施工时测量队按照施工设计图放样,明确标识开挖区的施工围、开挖轮廓线、作业高程及桩号等容。在开挖过程中,及时校核、测量校正开挖平面的尺寸和标高、控制桩号及边坡坡度,按施工图纸的要求检查开挖边坡的坡度和平整度,发现偏差及时修正。

(4)开挖作业

土方明挖自上而下分段平行作业,依次进行施工,施工中随时做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排水,开挖过程中应避免边坡稳定围形成积水。易风化崩解的土层,开挖后不能及时回填的,应保留保护层。

箱基土方开挖根据工程数量、工期要求、机械配备情况和地质条件合理安排施工季节、开挖段长度、开挖方式,充分准备,精心组织,集中力量进行机械化快速施工,做到“快开挖、早防护”,确保工程质量。导(截)流沟的施工和防护堤的施工紧随渠道开挖进行,使开挖成型的临时变坡及时得到防护。

土方箱基开挖,根据箱基上口开口线的宽度布置2个或1个开挖作业面。开挖采取纵向分段;横向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全宽开挖,使各区有独立的出土道路和临时排水设施,开挖至基底标高。

每一区开挖完毕,及时进行坡面加固,做好引排水工作,以确保开挖面干燥无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