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事档案“三龄两历”专项审核工作的思考

高校人事档案“三龄两历”专项审核工作的思考
高校人事档案“三龄两历”专项审核工作的思考

高校人事档案“三龄两历”专项审核工作的思考

作者:陈桂香

来源:《办公室业务》 2017年第8期

文/莆田学院陈桂香

【摘要】从干部“三龄两历一身份”的角度分析了高校干部人事档案在专项审核活动中遇

到的问题,对人事档案管理提出了一些改善的建议。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

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人事档案;专项审核;思考

“三龄两历一身份”中的“三龄”是指年龄、工龄、党龄,“两历”是指学历学位、工作

经历,“一身份”是指干部身份。中组部在全国部署并开展了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对

干部人事档案中“三龄两历一身份”进行专项审核。下面针对本校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中存

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审核工作的实际,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同仁共勉。

一、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中遇到的问题

(一)“三龄两历”基本信息存在填写不一致问题。“三龄两历”在高校干部选拔任用、

职称评审、退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专项审核工作中,发现在不同时期形成的档案,存

在材料信息记载前后不一致或者个别涂改的现象,在出生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入党时间、学

习经历、工作经历等时间节点存在前后不一致的地方。

(二)对档案重要性认识不够,档案意识缺乏。受传统干部人事档案意识的影响,领导层

和普通教职工的档案意识都很淡薄。有些领导认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只要能应付日常查档、外

调就行了,缺乏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整体规划。有人认为在平常工作中干部人事档案与自身

关系不大,没有提拔调动档案是否齐全无所谓。由于对人事档案的重要性缺乏基本的认识,在

填写材料时如对出生日期、入党时间和入团时间随意填写,有些为了私利故意填写错误。普遍

存在的错误是:“年龄越来越小、工龄越来越早、学历越来越高、身份越来越假。”出现这样

的情况,完全是个人和有关部门缺乏档案意识造成的。材料形成部门对档案重要性认识不足,

有的在形成材料时不够严谨、不把关、未能及时移交形成的归档材料,造成了材料信息的失准

和积压。

(三)人事档案材料不完整不规范。高校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缺失现象普遍存在,学历学位、参加工作材料、党团材料、调转材料缺失不完整。书写不规范,档案材料本人未签字,组织未

盖章,在材料生成和收集的过程中,材料归档不及时,致使材料收集工作延误。档案审核时工

作者也会因为政策把握不透彻可能导致存在一定的误差,造成干部人事档案信息的错误。

(四)信息化建设发展严重滞后。许多高校的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目前基本上还处于初级

阶段,由于未将个人基本信息、档案目录录入计算机,严重影响了人事档案的管理和利用。信

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比较薄弱,主要靠手工翻阅档案,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之中无法运用现代信息

技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滞后情况十分严重。

(五)工作人员知识结构水平偏低,服务效能低下。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者对本身职业

缺乏热情,威胁到干部人事档案的保密特性。同时,由于知识结构老化又缺乏创新能力,与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