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习题1

《1 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习题1
《1 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习题1

《1 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习题

一、选择题

1、黑色雄猫和白色雌猫交配,会产生()。

A、黑色的猫

B、白色的猫

C、灰色的猫

D、红色的猫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黑猫和白猫能交配产生幼猫,是因为它们是同种生物

B、黑猫与白狗不能交配产生后代,是因为它们不是同种生物

C、公驴和母马交配能产生骡

D、公马和母驴交配能产生骡

3、在地球上,物种最丰富的自然环境是()。

A、热带雨林

B、珊瑚礁

C、热带湖泊

D、以上三个地带都是

4、警察常常根据人的哪种差异性征来确定犯罪嫌疑人的()。

A、相貌

B、血型

C、指纹

D、肤色

5、在基本血型人群中,地球上人的血型最少的是()。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6、物种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

A、生物多样性

B、物种形成与分化

C、自然选择

D、生物进化

7、地球上物种最多的生物是()。

A、昆虫类

B、哺乳类

C、绿色植物类

D、鸟类

8、下列指生物的一对性状差异的是()。

A、单眼皮与双眼皮

B、黑肤与蓝眼

C、鼻宽与唇厚

D、豌豆圆粒与红色的花

9、生物的多样性是指()。

A、遗传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以上三者都是

10、中国人属于()。

A、欧亚人种

B、亚美人种

C、赤道人种

D、白色人种

11、新物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遗传作用

B、地理隔离

C、生物进化

D、自然选择

12、1956年在广西龙胜花坪林区,发现了几株特别的树木,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银光,它的植株坚硬,高达20米左右,后鉴定,它就是银衫。国家立即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繁育,主要的原因是()。

A、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B、可以做优质的木材

C、珍稀生物一旦消失就无法再生

D、我国科研人员科研的需要

二、填空题

1、地球上有形形色色的生物,据不完全统计,生物物种超过_________万种。

2、物种多样性是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间差异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3、每一个物种都是地球历史上经过千万年_________的产物,都是唯一的,一旦更新丧失便无法挽回。

4、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不仅使我们地球艳丽多彩、和谐发展,而且维系了我们人类得以________的环境。

5、物种是指能相互_________,并能________________后代的生物群。

6、生物学规定全世界的人都属于同一个物种,其理由是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高二文科数学选修1-2测试题教学教材

高二数学(文)选修1-2测试题(60分钟)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2018年3月 姓名: 班级: 得分: 附:1.22 (),()()()() n ad bc K n a b c d a b a c b c b d -= =+++++++ 2.“X 与Y 有关系”的可信程度表: P (K 2≥k ) 0.50 0.40 0.25 0.15 0.10 0.05 0.025 0.01 0.005 0.001 k 0.455 0.708 1.323 2.072 2.706 3.841 5.024 6.635 7.879 10.828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将答案填在下表中)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程序图通常有一个“起点”,一个“终点” B .程序框图是流程图的一种 C .结构图一般由构成系统的若干要素和表达各要素之间关系的连线(或方向箭头)构成 D .流程图与结构图是解决同一个问题的两种不同的方法 2. 给出下列关系:其中具有相关关系的是( ) ①考试号与考生考试成绩; ②勤能补拙; ③水稻产量与气候; ④正方形的边长与正方形的面积。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3、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边形地面砖按如图的规律拼成若干个图案: 则第n 个图案中的白色地面砖有( ). A .4n -2块 B .4n +2块 C .3n +3块 D .3n -3块 4、如图是一商场某一个时间制订销售计划时的局部结构图,则直 接影响“计划” 要素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度”时,反设正确的是( )。 A.假设三内角都不大于60度; B. 假设三内角都大于60度; C. 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60度; D. 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60度。 6、在复平面内,复数 103i i +的共轭复数应对应点的坐标为( ) A . (1,3) B .(1,-3) C .(-1,3) D .(3 ,-1) 7、已知两个分类变量X 和Y ,由他们的观测数据计算得到K 2的观测值范围是3.841 D .101?A ≥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1、对于一组数据的两个线性模型,其R 2分别为0.85和0.25,若从 中选取一个拟合效果好的函数模型,应选 (选填“前者” 或“后者”) 12、2006 )11( i i -+=___________ 13、若三角形内切圆半径为r ,三边长为a,b,c 则三角形的面积12 S r a b c =++();利用类比思想:若四 面体内切球半径为R ,四个面的面积为124S S S 3,,S ,;则四面体的体积V= 14、 把“函数y=2x+5的图像是一条直线”改写成三段论形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n n i i i i i=1 i=1 n n 2 2 2i i i=1 i=1 (x -x)(y -y) x -nxy b == , (x -x)x -nx a =y -bx y 开始 ① 是 否 S =0 A =1 S =S +A A =A +2 输出x 结束

商不变的性质教学设计教案

一、教学内容:商不变的性质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理解和掌握商不变性质,会灵活运用商不变性质解题; 智能目标: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比较分析、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在合作中体现团队精神。继续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对数学的亲近感。 重点: 理解和掌握商不变性质,会应用性质解题. 难点: 正确理解“同时”、“同一个数”、“0除外”。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猴王分桃的故事引入) 2.启发提问,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为什么猴王和其它小猴子听完贪吃而又自作聪明的肥肥的话后,都笑了呢?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故事中的条件和问题,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要求学生根据条件,列出算式,并计算出小猴子平均每天能吃几个桃。 8÷2=4(个) 16÷4=4(个) 32÷8=4(个) 64÷16=4(个) 通过计算,学生发现猴王四次分桃,看起来分得的桃是越来越多,其实平均每天能吃到的桃都是一样的。 (2)猴王是运用什么知识来帮助教育这个既贪吃又自作聪明的小猴子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想)学了今天这节课的知识,你就知道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商不变的性质”。(板书课题:商不变的性质) (3)如果以第一个等式为标准,下面三个等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什么变了,什么不变?(被除数、除数变了,商不变) 二、进行新课 (一)揭示商不变的性质 1.观察比较。 学生发现这四组题的商都是4。然后,引导学生有次序地观察,并交流各自的发现。(1)如果以第一组为标准,用第2、3、4组和它比较,同桌两人讨论被除数、除数分别起了什么变化。然后在分组讨论基础上,请若干名学生汇报讨论情况。 第(2)式与第(1)式比较:被除数8乘以2是16,除数2也乘以2得4,商不变。边讲边在黑板出示: (8×2)÷(2×2)= 4 用同样方法讨论第(3)、(4)式与第(1)式的比较结果。出示: (8×4)÷(2×4)= 4 (8×8)÷(2×8)= 4 (2)通过刚才的比较,你发现什么规律?(生:我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相同的数,商不变。)说得好!要乘以相同的倍数,商才不变。(板书:相同的数) (3)根据上述的例子,学生自己举例,在括号里填数。 ()÷()= 4

高中数学选修1-2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新课标数学选修(1-2)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独立性检验,适用于检查______变量之间的关系 ( ) A.线性 B.非线性 C.解释与预报 D.分类 2.样本点),(,),,(),,(2211n n y x y x y x 的样本中心与回归直线a x b y ??? 的关系( ) A.在直线上 B.在直线左上方 C. 在直线右下方 D.在直线外 3.复平面上矩形ABCD 的四个顶点中,C B A 、、所对应的复数分别为i 32 、i 23 、 i 32 , 则D 点对应的复数是 ( ) A.i 32 B.i 23 C.i 32 D.i 23 4.在复数集C 内分解因式5422 x x 等于 ( ) A.)31)(31(i x i x B.)322)(322(i x i x C.)1)(1(2i x i x D.)1)(1(2i x i x 5.已知数列 ,11,22,5,2,则52是这个数列的 ( ) A.第6项 B.第7项 C.第19项 D.第11项 6.用数学归纳法证明)5,(22 n N n n n 成立时,第二步归纳假设正确写法是( ) A.假设k n 时命题成立 B.假设)( N k k n 时命题成立 C.假设)5( n k n 时命题成立 D.假设)5( n k n 时命题成立 7.2020 )1() 1(i i 的值为 ( ) A.0 B.1024 C.1024 D.10241 8.确定结论“X 与Y 有关系”的可信度为5.99℅时,则随即变量2 k 的观测值k 必须( ) A.大于828.10 B.小于829.7 C.小于635.6 D.大于706.2 9.已知复数z 满足||z z ,则z 的实部 ( ) A.不小于0 B.不大于0 C.大于0 D.小于0 10.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 ) (1)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2)演绎推理得到的结论一定是正确的; (3)演绎推理一般模式是“三段论”形式; (4)演绎推理的结论的正误与大前提、小前提和推理形式有关。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1.命题“对于任意角 2cos sin cos ,4 4 ”的证明:

全国各地高考历史选修题汇编(含答案及解析)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1)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从秦朝铸造“半两”钱开始,铜币主要以重量为名。汉代的“五铢”钱,“重如其文”,直到隋代,都被视为标准性的钱币,由于盗铸、剪凿良币以取铜等原因,钱币实际重量与钱币上铭文不符的现象时常发生。隋末,劣币盛行,“千钱初重二斤,其后愈轻,不及一斤”。币值混乱、影响流通。针对这种情况,武德四年(621)唐高祖下诏铸“开元通宝”钱,即在钱币上铸“开元通宝”字样(或识读成“开通元宝”),大小仿汉“五铢”,称作一文,亦称一钱,每十钱重一两,“新钱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甚便之”。这成为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度变为十进位制的关键,“钱”取代“铢”成为“两”以下的重量单位,此后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宋代以后,使用皇帝的年号作为钱名逐渐成为常制,如“熙宁通宝”“光绪元宝”等。 ——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等(1)根据材料,指出唐代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币制改革的意义。(9分) 【答案】 (1)推动了衡法向十进位制转变;不再直接以钱币重量体现币值。(6分) (2)终止了五铢钱长期流通的历史,开启了新的货币体系;币值与钱币重量脱钩,为非金属货币产生创造了条件;方便了流通,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年号钱的出现奠定了基础。(9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唐代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从材料中归纳概括即可,材料信息“这(铸造开元通宝)成为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变为十进位制的关键”、“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等可归纳为推动了衡法向十进位制转变、不再直接以钱币重量体现币值等。 第(2)问“唐代币制改革的意义”,材料信息“‘钱’取代‘铢’成为‘两’以下的重量单位。此后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宋代以后,使用皇帝的年号作为钱名逐渐成为常制,如‘熙宁通宝’‘光绪元宝’等”可归纳出“终止了五铢钱长期流通的历史,开启了新的货币体系”“为年号钱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等。依据所学知识可从“币值与钱币重量脱钩,为非金属货币产生创造了条件”、“方便了流通,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等角度补充。 【题文】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此次中国共产党发表之宣言(指《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即为民族意识胜过一切之例证。宣言中所举诸项,如放弃暴动政策与赤化运动,取消苏区与红军,皆为集中力量,救亡御侮之必要条件……对于国内任何派别,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自无不开诚接纳,咸使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而一致努

《商不变性质的应用》教案

《商不变性质的应用》初备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提高运用这一规律进行简算的意识,并掌握灵活运用这一性质进行简算的方法。 2、能够理解和确认简算过程中余数的大小。 3、让学生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质疑问题、正确思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的简便运算。 难点:正确运用商不变的性质简算并正确确定简算过程中余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题目:根据450÷30=15,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商。 45÷3= 900÷60= 150÷10= 学生独立写商,然后指名回答。 2、引出课题,学习上商变规律的应用。 二、探究新知 1、除数和被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简算。 (1)出示:780÷30 (2)请学生运用学过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方法列竖式进行计算。

(3)结合学生回答并做说明。 (4)小结: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可以划去末尾的0进行简算。 2、把算式转化成可以口算的除法 (1)出示:120÷15 (2)你能用我们学习的商不变性质简算这道题么? (3)指名板演。 (4)小结算法。 三、练习巩固 1、完成做一做第1、2题。 2、完成“练习十七”第8题。 四、课堂小结

《商不变性质的应用》复备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提高运用这一规律进行简算的意识,并掌握灵活运用这一性质进行简算的方法。 2、能够理解和确认简算过程中余数的大小。 3、让学生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质疑问题、正确思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的简便运算。 难点:正确运用商不变的性质简算并正确确定简算过程中余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题目:根据450÷30=15,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商。 45÷3= 900÷60= 150÷10= 学生独立写商,然后指名回答。 2、利用商不变的规律可以把一些比较复杂的除法计算转化成简单的除法计算,使计算简便。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简便计算的方法。(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除数和被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简算。 (1)出示:780÷30

高中数学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单元测试题(整理含答案)

高中数学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单元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命题“存在x0∈R,2x0≤0”的否定是() A.不存在x0∈R,2x0>0 B.存在x0∈R,2x0≥0 C.对任意的x∈R,2x≤0 D.对任意的x∈R,2x>0 2.“(2x-1)x=0”是“x=0”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与命题“能被6整除的整数,一定能被3整除”等价的命题是() A.能被3整除的整数,一定能被6整除 B.不能被3整除的整数,一定不能被6整除 C.不能被6整除的整数,一定不能被3整除 D.不能被6整除的整数,不一定能被3整除 4.若向量a=(x,3)(x∈R),则“x=4是|a|=5”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已知命题p:?x∈R,2x<3x;命题q:?x∈R,x3=1-x2,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p∧q B.綈p∧q C.p∧綈q D.綈p∧綈q 6.在三角形ABC中,∠A>∠B,给出下列命题: ①sin∠A>sin∠B;②cos2∠A<cos2∠B;③tan ∠A 2>tan ∠B 2. 其中正确的命题个数是() A.0个B.1个

C .2个 D .3个 7.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命题“?x 0∈R ,使得x 20+x 0+1≥0”的否定是“?x ∈R ,使得x 2 +x +1≥0” B .实数x >y 是x 2>y 2成立的充要条件 C .设p ,q 为简单命题,若“p ∨q ”为假命题,则“綈p ∧綈q ”也为假命题 D .命题“若α=0,则cos α=1”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 8.已知命题p :?x 0∈R ,使tan x 0=1,命题q :?x ∈R ,x 2>0.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 .命题“p ∧q ”是真命题 B .命题“p ∧綈q ”是假命题 C .命题“綈p ∨q ”是真命题 D .命题“綈p ∧綈q ”是假命题 9.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命题“若log 2(x 2-2x -1)=1,则x =-1”的逆否命题是“若x ≠-1,则log 2(x 2-2x -1)≠1” B .设α,β∈? ???? -π2,π2,则“α<β”是“tan α<tan β”的充要条件 C .若“(綈p )∧q ”是假命题,则“p ∨q ”为假命题 D .“?α∈R ,使sin 2α+cos 2α≥1”为真命题 10.给出下列三个命题: ①若a ≥b >-1,则 a 1+a ≥ b 1+b ;②若正整数m 和n 满足m ≤n ,则mn -m 2≤n 2;③设P (x 1,y 1)是圆O 1:x 2+y 2=9上的任意一点,圆O 2以Q (a ,b )为圆心,且半径为1.当(a -x 1)2+(b -y 1)2=1时,圆O 1与圆O 2相切. 其中假命题的个数为(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给出命题:“若函数y =f (x )是幂函数,则函数y =f (x )的图象不过第四象限”.在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三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__________.

高中历史选修材料题专项训练

高中历史选修材料题专项训练 选修一《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后来,他开办了手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 (1)按梭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什么政治权利?如果生活在秦国,依据商鞅之法,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 (2)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剥夺了贵族特权,在此过程中,两者采取的策略有何不同? 2、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是古代东西方比较典型的改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不有所不同。……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决定宣战等一切国家大事。奖励国外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材料二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全国划为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依据材料,概括两次改革内容所涉及的共同方面。其目的分别是什么? (2)两次改革对本国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3、中外历史上的许多重大改革,往往通过限制、冲击原有特权的方式来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请回答: (1)试从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和梭伦改革的措施中各举一例,说明他们是怎样限制特权、追求社会公平与公正的? (2)上述改革都遭到了旧势力的强烈反对,商鞅被车裂而死,王安石被罢官,梭伦被迫到国外游历。作为一个改革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4、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对此却评价不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

最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案场各岗位服务流程 销售大厅服务岗: 1、销售大厅服务岗岗位职责: 1)为来访客户提供全程的休息区域及饮品; 2)保持销售区域台面整洁; 3)及时补足销售大厅物资,如糖果或杂志等; 4)收集客户意见、建议及现场问题点; 2、销售大厅服务岗工作及服务流程 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 班前阶段1)自检仪容仪表以饱满的精神面貌进入工作区域 2)检查使用工具及销售大厅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登记并报告上级。 班中工作程序服务 流程 行为 规范 迎接 指引 递阅 资料 上饮品 (糕点) 添加茶水 工作 要求 1)眼神关注客人,当客人距3米距离 时,应主动跨出自己的位置迎宾,然后 侯客迎询问客户送客户

注意事项 15度鞠躬微笑问候:“您好!欢迎光临!”2)在客人前方1-2米距离领位,指引请客人向休息区,在客人入座后问客人对座位是否满意:“您好!请问坐这儿可以吗?”得到同意后为客人拉椅入座“好的,请入座!” 3)若客人无置业顾问陪同,可询问:请问您有专属的置业顾问吗?,为客人取阅项目资料,并礼貌的告知请客人稍等,置业顾问会很快过来介绍,同时请置业顾问关注该客人; 4)问候的起始语应为“先生-小姐-女士早上好,这里是XX销售中心,这边请”5)问候时间段为8:30-11:30 早上好11:30-14:30 中午好 14:30-18:00下午好 6)关注客人物品,如物品较多,则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如拾到物品须两名人员在场方能打开,提示客人注意贵重物品); 7)在满座位的情况下,须先向客人致歉,在请其到沙盘区进行观摩稍作等

待; 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 班中工作程序工作 要求 注意 事项 饮料(糕点服务) 1)在所有饮料(糕点)服务中必须使用 托盘; 2)所有饮料服务均已“对不起,打扰一 下,请问您需要什么饮品”为起始; 3)服务方向:从客人的右面服务; 4)当客人的饮料杯中只剩三分之一时, 必须询问客人是否需要再添一杯,在二 次服务中特别注意瓶口绝对不可以与 客人使用的杯子接触; 5)在客人再次需要饮料时必须更换杯 子; 下班程 序1)检查使用的工具及销售案场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记录并报告上级领导; 2)填写物资领用申请表并整理客户意见;3)参加班后总结会; 4)积极配合销售人员的接待工作,如果下班时间已经到,必须待客人离开后下班;

(完整版)高中数学选修2-2第一章导数测试题

选修2-2第一章单元测试(一) 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函数f(x)= x sinx 的导数为( A. f ‘ (x) = 2 x sinx + . x cosx 2. 若曲线y = x 2 + ax + b 在点(0, b)处的切线方程是x — y +1 = 0, 则() A . a = 1, b = 1 B . a =— 1, b = 1 C . a = 1, b =— 1 D . a =— 1, b =— 1 3. 设 f(x) = xlnx ,若 f ‘(x o )= 2,则 x 0 =( ) In2 A . e 2 B . e C^^ D . ln2 4. 已知 f(x) = x 2 + 2xf ‘ (1),贝S f ‘ (0)等于( ) B . f ‘ (x) = 2 x sinx — x cosx , sinx 厂 C . f (x)= 2 x + x cosx D . f ‘ sinx 厂 (x)= 2 x — x cosx 1 -3 -3

6. 如图是函数y= f(x)的导函数的图象,给出下面四个判断:

①f(x)在区间[—2,—1]上是增函数; ②x=—1是f(x)的极小值点; ③f(x)在区间[—1,2]上是增函数,在区间[2,4]上是减函数; ④x= 2是f(x)的极小值点. 其中,所有正确判断的序号是() A .①② B .②③C.③④ D .①②③④ 7. 对任意的x€ R,函数f(x) = x3+ ax2+ 7ax不存在极值点的充要条件是() A. O w a w 21 B. a= 0 或a = 7 C. a<0 或a>21 D. a= 0 或a= 21 8某商场从生产厂家以每件20元的价格购进一批商品,若该商品零售价定为P元,销售量为Q,则销量Q(单位:件)与零售价P(单位:元)有如下关系:Q= 8 300—170P—P2,则最大毛利润为(毛利润 =销售收入—进货支出)() A . 30 元B. 60 元C. 28 000元D. 23 000 元 x 9. 函数f(x) = —g(a

(word完整版)高考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例题

高考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例题1.(2018·海南卷单科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710年,唐睿宗李旦登基,改年号为“景云”。其时,吐蕃、突厥、契丹等与唐关系紧张,以前采取的临时任命将领率兵出征的办法,已难以应对边境危机。景云二年,唐朝派出河西节度使,募集军队,驻守河西走廊,“自此始有节度之号”。同年,改变以前朝廷临时遣使分“道”巡察地方的办法,设置十三道按察使,驻地相对固定,大多由所在地行政长官兼任,代表朝廷纠举、处理所在道的州、县官员违法乱纪行为,“风俗一变”。712年,唐玄宗正式即位,随后十余年间,节度使制度在边境地区广泛推行,十三道增为十五道。这些制度成为“开元盛世”的重要保证,也给唐玄宗晚年的政治动荡埋下了隐患。 ——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等 (1)根据材料,说明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影响。 【解析】(1)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目的,据材料“吐蕃、突厥、契丹等与唐关系紧张”“已难以应对边境危机”,可得出应对边防危机;据材料“代表朝廷纠举、处理所在道的州、县官员违法乱纪行为”,可得出整顿地方吏治。 (2)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影响,据材料“派出河西节度使,募集军队,驻守河西走廊”,改变“以前采取的临时任命将领率兵出片的办法”,可得出形成新的边防体制;据材料“改变以前朝廷临时遣使分‘道’巡察地方的办法,设置十三道按察使,驻地相对固定,大多由所在地行政长官兼任”,可得出促时监察体制完善;据材料“这些制度成为‘开元盛世’的重要保证”,可得出促成“开元盛世”;据材料“也给唐玄宗晚年的政治动荡埋下了隐患”,可得出节度使掌握兵权成为“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原因。 【答案】(1)目的:应对边防危机;整顿地方吏治。 (2)影响:形成新的边防体制;监察体制完善;促成“开元盛世”,节度使掌握兵权成为“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原因。 2.(2018·江苏卷文综历史)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戊戌变法时期,改革科举制度的主张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梁启超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改革科举制度的方案。他的上中下三策从

商不变的性质教学设计

商不变的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四年级上册72页 教学目标: 1、探索与发现商不变的规律,其次是理解并掌握商不变的规律,而且能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一些除法运算的简便运算。 2、初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3、渗透数学来自于生活实践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唤起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与发现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难点: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思、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我知道同学们最喜欢听故事啦,今天老师就来给大家将一个猴王分桃子的故事吧,同时电脑展示在美丽的花果山,猴王为小猴分桃的画面。 秋天的时候,猴王在美丽的花果山上为小猴分桃子。猴王说:“我把4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小猴听了直叫:“太少,太少。”猴王又说:“我把40个桃子平均分给20只猴子。”小猴听了还是嫌少。猴王又说:“我拿400个桃子平均分给200只猴子。”这回行了吧?”这时小猴笑了,猴王也跟着笑了。

2、启发提问,小组讨论:为什么小猴和猴王都笑了?谁是聪明的一笑? 3、全班交流。(提示:在除法算式里,除号左边的 4、40、400和些数我们称作什么?(被除数),除号右边的4、40、400这些数我们称作什么?(除数)除得的结果我们又称作什么?(商)如果以第一个等式为标准,下面三个等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什么变了,什么不变?(被除数、除数变了,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是怎样变化,而商又不变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商不变的规律”(板书课题:商不变的规律) 二、主动探索,获取新知 (一)探索商不变的规律 1、分组讨论,找出规律 请同学们认真把表格填完整,想一想被除数和除数发生了什么变化?而商又有什么特点? 从上向下看,被除数、除数、商发生了什么变化? 从下向上看,被除数、除数、商发生了什么变化? 2、全班交流,总结规律 指名汇报自己或他人的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 师:同学们发现的这个规律是否具有普遍性呢?能否再举一些例子说明你们的这个发现呢! 3、提问质疑,深化认识

高中数学选修2-3测试题

模块学习评价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A={a,b,c,d,e},B?A,已知a∈B,且B中含有3个元素,则集合B有() A.A26个B.C24个C.A33个D.C35个 【解析】∵A={a,b,c,d,e},B?A,a∈B,且B中含有3个元素,则B中另外两个元素是从b,c,d,e四个元素中选出的,故满足题意的集合B有C24个. 【答案】 B 2.(2014·四川高考)在x(1+x)6的展开式中,含x3项的系数为() A.30 B.20 C.15 D.10 【解析】根据二项式定理先写出其展开式的通项公式,然后求出相应的系数. 因为(1+x)6的展开式的第(r+1)项为T r+1=C r6x r,x(1+x)6的展开式中含x3的项为C26x3=15x3,所以系数为15. 【答案】 C 3.从5名学生中选出4名分别参加数学、物理、化学、外语竞赛,其中A不参加物理、化学竞赛,则不同的参赛方案种数为() A.24 B.48

C.72 D.120 【解析】A参加时有C34·A12·A33=48种,A不参加时有A44=24种,共72种. 【答案】 C 4.在研究吸烟与患肺癌的关系中,通过收集数据、整理分析数据得“吸烟与患肺癌有关”的结论,并且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1的前提下认为这个结论是成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00个吸烟者中至少有99人患有肺癌 B.1个人吸烟,那么这个人有99%的概率患有肺癌 C.在100个吸烟者中一定有患肺癌的人 D.在100个吸烟者中可能一个患肺癌的人也没有 【答案】 D 5.李老师乘车到学校,途中有3个交通岗,假设在各交通岗遇到红灯的事件是相互独立的,且概率都是0.5,则他上班途中遇见红灯次数的数学期望是() A.0.4 B.1.5 C.0.43D.0.6 【解析】遇到红灯的次数服从二项分布X~B(3,0.5). ∴E(X)=3×0.5=1.5. 【答案】 B 6.甲、乙两人从4门课程中各选修2门.则甲、乙所选的课程中至少有1门不相同的选法共有() A.6种B.12种 C.30种D.36种

人教版 高中数学 选修2-2:本册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精品资料 本册综合测试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2i (1-i )2=( ) A .-1-1 2i B .-1+1 2i C .1+1 2i D .1-1 2i 解析 1+2i (1-i )2=1+2i -2i =(1+2i )i -2i ·i =-1+1 2i . 答案 B 2.若f(x)=e x ,则lim Δx →0 f (1-2Δx )-f (1)Δx =( ) A .e B .-e C .2e D .-2e 解析 ∵f(x)=e x ,∴f ′(x)=e x ,f ′(1)=e . ∴lim Δx →0 f (1-2Δx )-f (1)Δx =-2lim Δx →0 f (1-2Δx )-f (1)-2Δx =-2f ′(1)=-2e . 答案 D 3.已知数列2,5,11,20,x,47,…合情推出x 的值为( ) A .29 B .31 C .32 D .33

解析 观察前几项知,5=2+3, 11=5+2×3,20=11+3×3, x =20+4×3=32,47=32+5×3. 答案 C 4.函数y =f(x)在区间[a ,b]上的最大值是M ,最小值是m ,若m =M ,则f ′(x)( ) A .等于0 B .大于0 C .小于0 D .以上都有可能 答案 A 5.已知函数f(x)=-x 3+ax 2-x -1在(-∞,+∞)上是单调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 3 ]∪[3,+∞) B .[-3, 3 ] C .(-∞,- 3 )∪(3,+∞) D .(-3, 3 ) 解析 f ′(x)=-3x 2+2ax -1, 若f(x)在(-∞,+∞)上为单调函数只有f ′(x)≤0, ∴Δ=(2a)2-4(-3)(-1)≤0, 解得-3≤a ≤ 3. 答案 B 6.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1+12+13+…+1 2n -11) 时,第一步应验证不等式( ) A .1+1 2<2 B .1+12+1 3<2 C .1+12+1 3<3 D .1+12+13+1 4<3

最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最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测试题全套及答案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语句中,不能成为命题的是() A.指数函数是增函数吗?B.2 012>2 013 C.若a⊥b,则a·b=0 D.存在实数x0,使得x0<0 解析:疑问句不能判断真假,因此不是命题.D是命题,且是个特称命题. 答案: A 2.已知命题:“若x≥0,y≥0,则xy≥0”,则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这四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1个B.2个 C.3个D.4个 解析:原命题是真命题,逆否命题为真命题,逆命题为“若xy≥0,则x≥0,y≥0”是假命题,则否命题为假命题. 答案: B 3.设a∈R,则“a=1”是“直线l1:ax+2y-1=0与直线l2:x+2y+4=0平行”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先求出两直线平行的条件,再判断与a=1的关系. 若l1∥l2,则2a-2=0,∴a=1.故a=1是l1∥l2的充要条件. 答案: C 4.命题p:x+y≠3,命题q:x≠1且y≠2,那么命题p是命题q的() A.充分条件B.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p q,且q p.所以选D. 答案: D 5.下列命题中是全称命题并且是真命题的是() A.每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都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B.对任意非正数c,若a≤b+c,则a≤b

C .存在一个菱形不是平行四边形 D .存在一个实数x 使不等式x 2-3x +7<0成立 解析: A ,B 为全称命题,但A 为假命题;B 是真命题. 答案: B 6.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 .“若x =0,则xy =0”的逆命题 B .“若x =0,则xy =0”的否命题 C .若x >1,则x >2 D .“若x =2,则(x -2)(x -1)=0”的逆否命题 解析: A 中逆命题为:若xy =0,则x =0,错误;选项B 中,否命题为:若x ≠0,则xy ≠0,错误;选项C 中,若x >1,则x >2,显然不正确;D 选项中,因为原命题正确,所以逆否命题正确. 答案: D 7.有下列命题:①2012年10月1日是国庆节,又是中秋节;②9的倍数一定是3的倍数;③方程x 2=1的解是x =±1.其中使用逻辑联结词的命题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0个 解析: ①中有“且”;②中没有;③中有“或”. 答案: B 8.已知命题p :任意x ∈R ,使x 2-x +1 4<0,命题q :存在x ∈R ,使sin x +cos x =2,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p 是真命题 B .q 是假命题 C .?p 是假命题 D .?q 是假命题 解析: ∵任意x ∈R ,x 2-x +1 4=????x -122≥0恒成立, ∴命题p 假,?p 真; 又sin x +cos x =2sin ????x +π4,当sin ????x +π 4=1时, sin x +cos x =2, ∴q 真,?q 假. 答案: D 9.给定下列命题: ①“x >1”是“x >2”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②“若sin α≠12,则α≠π 6 ”;

高中历史选修一高考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一、选择题 1.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说,雅典议事会的成员由400人改为500人,每(地区)部落出50人,而在以前,每(血缘)部落则出100人。上述变化发生于 A.梭伦改革前B.梭伦改革时期 C.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D.伯利克里人首席将军期间 2.下列有关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开创了政党政治的先河B.城邦公民享有民主权利 C.自由民和奴隶都享有公民权D.公民通过代议制方式行使权利 5.迪奥普斯一家住在梅加腊,公元前588年他想举家迁居雅典并取得公民权。根据当时雅典的政策,他要达到该目的应该具备的条件是 A.有一定的收入 B.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有大量的土地 D.有高超的手工技术 3.下列各项,作为中国奴隶制开始瓦解标志的是 A.使用铁器和牛耕B.鲁国实行按亩收税 C.商业繁荣,城市兴起D.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 4.春秋时期,鲁国实行税亩制的目的是 A.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B.确立贵族土地私有制 C.增加地主租税收入 D.确立国家土地所有制 5.商鞅变法功不可没,但他本人却被贵族诬告谋反,惨遭杀害。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损害贵族利益的是 A.重农抑商B.统一度量衡C.迁都咸阳D.按军功授爵 6.孝文帝改革前夕,北魏面临的社会形势主要有①实行宗主督护制严重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人②赋税征收严重不均,农民负担重③民族矛盾日渐突出④冯太后崇尚“汉法”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受田农民可以纳绢代役 B.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C.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D.一直延续到北宋 7.北周鲜卑大臣豆卢勣自愿弃官去学儒家经典,皇帝对此大加赞赏。使北周君臣醉心于汉文化的原因是 A.商鞅变法B.王安石变法C.孝文帝改革D.张居正改革 9.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 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8.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龙门石窟佛像造型逐渐呈现汉化的风格。这反映了A.佛教的传入B.疆域的扩大 C.民族的融合D.全国的统一 9.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

商不变的性质教案

《商不变的性质》教学设计 王彬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教材简析】 “商不变性质”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基础知识,它是进行除法简便运算的依据,也是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分数、比的基本性质等知识的基础。教材通过具体的情境图,通过分析、比较,使学生掌握商不变时被除数、除数的变化规律,从而抽象概括出商不变的性质。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性质,初步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2.经历运用商不变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3.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学习理解掌握商不变的性质。【教学难点】自主探究知识,总结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规律

谈话:前面我们学习了四个信息窗,不但学会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而且知道了农民伯伯要经过耕作——播种——施肥,才能收获到粮食,看来我们平时吃的粮食来之不易,里面浸透着农民伯伯辛勤的汗水,所以我们要珍惜粮食。我们还知道农田里不仅能生产农作物,还蕴藏着许多的数学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农田里的数学。 出示课件:大型联合收割机 说明:随着科技的发展,农民伯伯收割小麦的方式也先进,原来主要用镰刀人工收割,现在主要采用联合收割机这种现代化的收割方式,不但农民伯伯的劳动量减轻了,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研究素材,猜测规律 1.出示联合收割机工作情况统计表(课件)。 联合收割机工作情况 谈话:请同学们看,这是一台大型联合收割机的工作情况。 追问:观察表格中的数据,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同学们从表格中知道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1.什么是工作效率? 2.怎样求工作效率? 学生独立完成书中的表格。

四年级数学上册《商不变的性质》教学设计

骨干教师精品教案

(三)拓展性练习小组内交流你们的发现。 把你们的发现用一句话总结出来,小组长记录。 学生小组探究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学生小组汇报,发现规律 发现从左往右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相同的数。从右往左看,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 教师把学生的发现用课件演示。 学生总结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 2.举例验证 对于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这句话适合于所有的算式吗? 你能举个例子来验证这个结论吗?把你的例子填写在表二中。 汇报交流:谁来说一说你举哪个例子来验证的。 3.思考:这个数可否为0?为什么?(任何数和0相乘都得0,在除法中,除数不能为0,所以同时乘或除以“0”没有意义。)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相信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一定明白了猴王哈哈大笑的原因了。 通过观察、验证我们得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板书) 强调:“同时”、“相同的数(0除外)” 指出:它是我们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规律,叫做商不变的性质(板书课题),也叫做商不变的规律。这个规律在计算中经常用到,我们一定要好好掌握哦!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一)对应性练习 利用上不变的性质进行计算。 54÷3= 88÷8= 65÷5= 540÷30= 880÷80 = 650÷50= 5400÷300= 8800÷800= 6500÷500= 学生独立完成再结合商不变的性质进行理解。 (二)综合性练习 巧算:111÷3= 222÷6= 333÷9= 444÷12= 你有什么发现?你能接着写下去吗? 【用自己方法独立完成后,与同桌说说自己的算法。在交流过程中,让会用定律的同学更能巩固知识,没有运用定律计算的同学,感受到原来有更简便的方法来解决,优化解法。】 学生完成自主练习第6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后找个别学生说说自己的运算过程。

高中数学选修1-1测试题与答案

数学试题(选修1-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 “2 1sin =A ”是“?=30A ”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 充分必要条件 D .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 已知椭圆116 252 2=+y x 上的一点P 到椭圆一个焦点的距离为3,则P 到另一焦点距离为( ) A .2 B .3 C .5 D .7 3.若椭圆的对称轴为坐标轴,长轴长与短轴长的和为18,焦距为6,则椭圆的方程为( ) A .116922=+y x B .116 252 2=+y x C .1162522=+y x 或125 162 2=+y x D .以上都不对 4.命题“对任意的3210x x x ∈-+R ,≤”的否定是( ) A .不存在3210x R x x ∈-+,≤ B .存在32 10x R x x ∈-+,≤ C .存在3210x R x x ∈-+>, D .对任意的3210x R x x ∈-+>, 5.双曲线12 102 2=-y x 的焦距为( B ) A .22 B .24 C .32 D .34 6. 设x x x f ln )(=,若2)(0='x f ,则=0x ( ) A . 2e B . e C . ln 22 D .ln 2 6. 若抛物线22y px =的焦点与椭圆22 162 x y +=的右焦点重合,则p 的值为( ) A .2- B .2 C .4- D .4 7.已知椭圆的长轴长是短轴长的2倍,则椭圆的离心率等于( ) A B C .12 D .13 8..函数344+-=x x y 在区间[]2,3-上的最小值为( ) A .72 B .36 C .12 D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