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区域地理课时作业15欧洲西部与德国、法国 含解析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课时作业15欧洲西部与德国、法国 含解析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课时作业15欧洲西部与德国、法国 含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读欧洲图示,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欧洲河流的特点与形成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河网较密,是因为陆地面积小

B.水量充沛,是因为降水量较多

C.无长河,是因为大陆轮廓曲折,又受山岭的限制

D.航运便利,是因为平原面积广,河流之间多运河

解析: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主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较多且均匀,因此河流流量较大且稳定,季节变化小,发展航运条件优越。

答案:A

2.下列地貌的形成与冰川无关的是( )

A.欧洲平原上低缓的波状丘陵

B.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的峡湾

C.阿尔卑斯山地两侧的湖泊

D.阿尔卑斯山脉峰峦挺拔,峰顶终年积雪

解析:欧洲的地貌形成与古代冰川活动密切相关,但南部的阿尔卑斯山脉因地处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碰撞挤压隆起而形成高大山脉,与冰川活动无关。

答案:D

下图为世界某河流流域示意图(图中虚线为流域界线)。读图回答3~4题。

3.关于该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径流量大

B.水系复杂,流域面积大

C.冬季河流封冻

D.沟通两大洋,跨越两大洲

解析:图示区域为地中海北部,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气候温和,故冬季河流径流量大,但河流不封冻;B选项是对河流水系特征的分析,不属于水文特征。

答案:A

4.图示地区的特色农产品有( )

A.葡萄、油橄榄 B.苹果、无花果

C.柑橘、甜菜 D.甜菜、亚麻

解析:地中海气候区可出产多种特色亚热带农产品,如葡萄、油橄榄、柑橘等,而苹果、甜菜、亚麻为温带作物。

答案:A

(20xx·北京卷)读下图,回答5~6题。

5.芬兰( )

A.盛行西风,终年温和多雨

B.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城镇数量少

C.人口稀疏区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

D.森林资源丰富,木材加工业发达

解析:由图可知,芬兰有三分之一国土在北极圈以北,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A项错误;芬××区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不严重,B 项错误;人口稀疏区位于亚寒带针叶林带,以林业为主,C项错误;芬兰森林资源丰富,木材加工业发达,D项正确。

答案:D

6.燕麦种植北界呈图示走向,主要是由于该地( )

A.东部地区的河湖密布,灌溉条件好

B.西部受暖流、地形影响,气温偏高

C.东南部土层较深厚,耕作技术高

D.西北部多晴朗天气,日照时间长

解析:由图中燕麦种植北界走向可知,西部沿海分布的纬度高,东部内陆丘陵分布的纬度低,由此判断同一纬度西部比东部气温高,结合图示信息可知西部受暖流和地形影响,气温高,所以B项正确。

答案:B

7.欧洲西部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根本原因是( )

A.欧洲人爱吃牛羊肉、喝牛奶

B.欧洲西部的地形和气候适合发展畜牧业

C.各国政府规定只能发展畜牧业

D.英、法、德等国草场面积广大

解析: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大西洋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比较温和,夏季比较凉爽,全年降水均匀,基本没有旱涝灾害,气候冷湿,适合多汁牧草生长,畜牧业发达。

答案:B

读世界某国部分示意图,回答8~10题。

11.在冬季出现暴风雪天气时,英国的M、N、P、Q四地中降雪较多的可能是( )

A.M地 B.N地

C.P地 D.Q地

解析:冬季暴风雪出现是由于冷空气南侵造成的,从图中地形分布看,M地为山地地形且位于迎风坡位置,降雪可能较多。

答案:A

12.严寒暴雪天气的影响范围广,可使英国许多地区遭遇严重雪灾,但L地通常是灾情很小,主要原因可能是( )

A.L地降雪很少 B.L地抗灾能力强

C.L地人口稀少 D.L地地形高大

解析:从人口分布看L地为人口稀疏区,故通常灾情很小。

答案:C

13.(广东卷)有研究认为,近几年欧洲西北部(参见下图)冬季温度偏低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其合理的解释是( )

A.海平面上升导致沿岸上升流减弱

B.冰川融水增加导致沿岸暖流减弱

C.极地东风带北移导致偏北风加强

D.中纬度降水增加导致气温年较差增大

解析:全球变暖导致北极地区的冰川融化,流出北冰洋的寒流增强,暖流减弱,导致欧洲西北部冬季温度偏低,故选B。上升流是寒流,上升流减弱应该导致温度上升,故不选A。极地东风带北移应该导致影响欧洲西部的偏北风减弱,故不选C。全球变暖应该导致中纬度降水减少,故不选D。

答案:B

二、综合题

14.读欧洲西部图和巴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4)主要流经平原地区,水流平稳;降水充沛,水量丰富,冬季河流不结冰

15.读下面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地势特点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评价①河流的航运价值,并分析其原因。

(3)图示区域乳畜业发达,试分析其发展乳畜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4)甲国工业分布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M区为该国的钢铁工业区,该国的钢铁工业逐步向西部地区集中,甚至与荷兰联营将高炉建在荷兰海边,其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图示轮廓可以看出,该区域为德国。第(1)题,从河流流向判断地势高低。第(2)题,受自然和人文条件的影响,莱茵河的航运价值较大。第(3)题,德国大部分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多汁牧草生长;经济发达,人口和城市多,市场需求量大;同时交通便利。第(4)题,从图示可以看出,德国的工业分布相对平衡。德国钢铁工业

英国,法国,德国区域地理知识总结精华

英国 (p117) 一、位置及领土组成 1、海陆位置:英国位于欧洲西部的西部,是西欧的一个岛国 东北临北海,南隔英吉利海峡、多佛尔海峡与法国相望。 2、经纬度位置:50°N~60°N 5°W~0° 3、领土组成:全名: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大不列颠岛(包括苏格兰、英格兰和威尔士三部分)、 北爱尔兰岛及设得兰群岛等组成。 二、自然环境 1、地形及特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原为主、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中部有奔宁山脉。 2、主要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 3、主要河流:泰晤士河 4、资源及分布:煤、铁:奔宁山脉 石油:北海 三、经济特征 1、农业 奔宁山区及以西地区:乳畜业发达 --迎风坡降水多,日照少,气候凉爽,有利于牧草生长。 东南部:小麦、甜菜产区 --背风坡降水少,日照充足,气温较高,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2、工业:世界上资本主义工业化最早的国家 老工业区依托:煤铁、殖民掠夺 分布:英格兰中部 新工业区影响因素:新原料产地、环境、技术 分布:伦敦周围、英格兰中部 苏格兰中部(电子) 北海沿岸(阿伯丁) 四、主要城市 A、伦敦:是英国最大城市、港口和综合性工业中心,也是国际的金融中心 伦敦位于英格兰东南部,跨泰晤士河两岸。泰晤士河河口宽阔,涨潮时,海轮可抵达伦敦市内。 B、阿伯丁、伯明翰、曼彻斯特等 英国法国 首都伦敦(泰晤士河)巴黎(塞纳河) 最大海港伦敦马赛(地中海岸) 主要工业区和工业中心苏格兰地区(电子)、 英格兰中部区、 伦敦、伯明翰( 钢铁)、 曼彻斯特(纺织)、 阿伯丁(石油) 巴黎盆地(最大的 综合性工业区)、 敦刻尔克、福斯 (钢铁) 在欧洲的经济地位是欧洲最大的石油出口 国;海运发达。 工业占绝对优势 农业产值和谷物产 量仅次于俄罗斯, 是欧洲最大的粮食 出口国。 主要特产葡萄酒 (香槟、白兰地)

高中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与地理)复习的一般思路

高中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与中国地理)复习的一般 思路 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内容大体分成三块: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区域地理实际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理论在区域中的实际运用。区域地理复习的一般思路如下: 一、把握区域特征: 主要是掌握区域地理分析的一般方法和思路。一个区域特征包括自然和人文两个部分。复习时一般可这样分析区域: 1、自然特征: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 ⑴位置特征:包括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海陆位置、山河位置等)例如美国本土位于西经75———西经123之间,北纬30——北纬49度之间西接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南接墨西哥湾和墨西哥高原,北与加拿大接壤 ⑵地形特征:包括地势特征、地形类型、分布、起伏大小以及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等 例如美国地特征为:地势东西高,中间低;东部为古老低矮的阿巴拉契亚山脉,西部为年轻、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落基山脉等),山脉间有宽广盆地,中部为广阔平坦的平原。 ⑶气候特征:包括气候类型、降水和气温等气候要素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对动植物资源和河流的影响、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 例如美国气候特征为: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广布,地形对气候影响显著、易受寒潮、飓风威胁等 ⑷河流特征:主要从河流的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①水系特征:主要是指河流的流程、流向、水系归属(如太平洋水系等)、河道特征(河谷宽窄、河床的深浅、河流弯曲度)、河网密度(支流多少、河湖间关系)、流域面积、水系排列形式等。 ②水文特征:主要是河流的流量、水位(汛期、枯水期、断流、干涸)、含沙量、结冰情况(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等。 ③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河流中上游地面起伏大、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流急的地区,主要开发水能资源;在河流中下流地形平坦、水流平缓、河道宽阔、流量稳定的地区,主要开发内河航运。 2、人文地理特征:主要包括人口、居民、城市、交通、工业、农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 ⑴居民:主要从人种、人口及分布、民族和宗教、文化等方面分析。 ⑵农业:农业结构、地域类型、区位条件、农业生产特点等分析 ⑶工业:主要从工业部门、工业分布特点、区位条件及评价如原料产地、工厂和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技术和交通条件及布局要求)等方面分析。 ⑷城市:主要从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

(完整版)高二区域地理---欧洲西部练习题

欧洲西部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欧洲西部的主要地形为( ) A.平原和山地 B.山地和丘陵 C.平原和高原 D.高原和盆地 2.读图,图中瑞典的旅游业有点特殊,游客在这里过夜的人数占总旅游人数的90%以上,而且往往第二天一早就离去,其原因是( ) A.商业服务多在夜晚 B.森林晚会吸引了游客 C.游客观看这里的极夜现象 D.到这里参加圣诞节活动 3.阅读下文,思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欧洲西部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占欧洲面积的一半左右,居民绝大多数为白种人,人口约5亿,人口密度约每平方千米70人,而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约每平方千米40人,欧洲西部有36个国家,大约占世界国家总数的五分之一。 A.国家众多、人口稠密、居民以白人为主 B.国家最多、人口最多、居民以白人为主 C.国家不少、人口稀少、居民以黑人为主 D.国家不多、人口不少、居民以黄种人为主 4.阅读下列短文:欧洲西部工农业总产值占世界比重为33.3%,对外贸易额约占世界比重的50%。下列有关短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欧洲西部工农业发达,对外贸易发达 B.欧洲西部工业发达,对外贸易欠发达 C.欧洲西部农业发达,对外贸易落后 D.欧洲西部工农业差别很大,对外贸易发达 5.有人从欧洲西部带来一些那里产的柑橘,你认为最可能来自( ) A.西欧 B.北欧 C.南欧 D.中欧 6.假如让你到欧洲去考察世界上最大的海港,你应该去( ) A.荷兰海牙 B.英国伦敦 C.荷兰鹿特丹 D.法国马赛 7.如果你的家人冬季到西欧去旅行,你一定会告诉他那里( ) A.冬季比北京冷 B.冬季比北京温暖 C.冬季气候和北京差不多 D.冬季比北京干燥 8.读下图,罗马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该气候的特点为( ) A.终年高温多雨 B.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C.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D.冬季高温多雨、夏季低温少雨 9.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 A.莱茵河 B.威悉河 C.多瑙河 D.伏尔加河 10.读德国面积、人口、主要工业产品占世界总量的比重表: 面积人口钢煤发电量汽车世界%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德国% 2.5 1.3 5.1 7.0 4.5 14.2 A.发达的工业国 B.发达的农业国 C.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 D.经济基础薄弱的国家 11.德国农业比重很小,仅占国民总产值的1.6%,但机械化程度高,以乳肉畜牧业为主。德国北部平原地势低平,冬冷夏凉,土壤贫瘠,德国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在德国北部形成了( ) A.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B.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区 C.全国林业基地 D.以水果、蔬菜为主的农业区 12.德国8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人口分布比较均匀,中小城市散布全国,人口超过百万的

区域地理整理 欧洲西部和德国

欧洲西部 一、位置范围 经纬度位置:10W-30E,40N-70N 海陆位置:欧洲西部位于亚欧大陆的西岸,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面隔地中海与非 洲相望。 二、自然环境特征 1.地形:以平原(主要分布在北海和波罗的海沿岸,莱茵河以西为西欧平原,以东为波德 平原)、山地(北部有纵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有横亘东西的阿尔 卑斯山脉)为主,世界平均海拔最低的一洲。欧洲西部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多半 岛(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有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岛屿(主 要岛屿有大西洋中的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和冰岛,地中海中的西西里岛、撒丁岛和科西 嘉岛),海洋深入陆地。 2.河流:莱茵河、多瑙河(主要内海有波罗的海和黑海,主要边缘海和海湾有北海和比斯 开湾。地中海位于亚、欧、非三洲之间,是世界上最大的陆间海。) 3.主要湖泊(冰川作用形成):日内瓦湖 4.由于冰川的侵蚀,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形成许多崖壁陡峭、幽深曲折的峡湾。在欧 洲西部的平原上有古代冰川活动留下的一些冰碛物,形成波状起伏的低缓丘陵。 5.气候: 思考一:分析形成温带海洋气候的原因。 欧洲西部大部分地区位于35N-60N之间,受中纬 西风带控制;这里大陆轮廓破碎,海洋深入陆地, 受海洋影响大;中部以平原为主,再加上阿尔卑斯 山呈东西走向,有利于来自大西洋的西风深入内 陆;北大西洋暖流从沿岸经过,起到增温增湿的作 用。 (由于距海远近的差异,欧洲西部地区的降水从西 向东逐渐减少,年温差也自西向东逐渐增大,大 陆性逐渐增强。) 6.农业 农业发展的条件:气候温和湿润,降水较多,日照不足,气温日差较小。 不适合发展种植业→多汁牧草生长好→发展乳畜业 (巴黎盆地是重要的小麦产区) 7.地中海特产:柑橘、柠檬、无花果、葡萄等亚热带水果,油橄榄、 三、居民与经济 1.工业:工业发展最早、技术水平高,工业基础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高中区域地理中国部分二

区域地理之中国区域地理之自然资源,农业工业发展问题 1、基本特征 ①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我国是世界资源大国。不仅如此,我国还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②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多,许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后列。③自然资源形势严峻。由于 2、 (1)水资源:我国是世界上缺水严重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已成为了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不是总量不足,而是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衡。 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若将“水资源”与人口、耕地面积结合起来看,我国水土资源配合欠佳,缺水最严重的华北地区,耕地占全国的40%,水资源仅占全国的6%,这里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河流径流量小,更重要的是人口稠密,耕地广大,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从时间变化看,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夏秋多、冬春少。 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有:①跨流域调水,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已建或在建的引水工程有: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等;②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如规模宏大的长江三峡工程和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完成后,都将在防洪、灌溉及水资源调配方面发挥重大作用;③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水污染和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用水紧张的状况。今后我们要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发展节水农业,开展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或杜绝水的浪费。 (2)水能资源:水电与火电相比,具有清洁、廉价的特点;而且水力发电是可再生资源,可循环使用。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许多河流在流经阶梯交界处时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蕴藏巨大。我国水能资源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其中长江水系、雅鲁藏布江、黄河中上游和珠江水系尤其丰富,已开发的水电站,大多分布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目前,发电量居前的电站有二滩、葛洲坝、龙羊峡等。正在建设的三峡电站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水电站。 3.土地资源(类型多样,比例不当) ①我国主要利用的土地类型有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 ②特点:a我国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b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少;c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人均占有量少;d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 ③从我国土地资源空间分布看,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 我国土地利用中的核心问题是: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 我国土地利用中的基本原则是: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④问题: 滥砍滥伐森林引起的水土流失;滥垦草原或过度放牧导致的沙漠化;不合理灌溉引起的土壤次生盐碱化;因乱建设滥占耕地导致的大量农田丧失等等。 ⑤对策: 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其他对策:依照政策法令管理;做好开源与节流两项工作;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与保护。 4.矿产资源 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1)矿产资源总量大,种类多;(2)分布广泛,相对集中。例如:煤、铁、石油产区以北方居多;有色金属矿则南方居多。相对集中有利于大规模开发,形成重要矿产地,但也造成不同地区间资源流通交换,加重运输负担。(3)伴生矿多、某些重要矿种(例如铁矿)贫矿多、富矿少,增加了开采运输和分选冶炼的难度。(三大伴生矿:四川攀枝花钒钛铁矿、甘肃金昌的镍铜矿、内蒙古白云鄂博的稀土铁矿)(4)矿产资源形势严峻,一方面人均占有量少;另一方面,采富弃贫,滥采滥挖,破坏环境、破坏矿山,浪费严重,利用率低。

高中地理必修三 区域地理核心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地理核心知识点 区域差异分析 分析区域差异要从分析区域组成要素特征的差异入手,同时注意分析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具体分析如下: 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 (1)气候差异的形成 (2)地貌差异的形成 任何地貌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区域由于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的不同,所经受的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形式及其组合不同,从而导致地貌的区域差异。 (3)河流水文差异的形成 (4)土壤差异的形成: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

2.人类活动因素差异 人 类 活 动 差异成因具体表现 农 业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 件差异 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 差异 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 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 机械化、生产率、商品率等差 异 工 业 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 政策等差异 工业类型、规模等差异 人 口 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经 济状况、科技水平、开发历史、开 放程度等社会条件差异 人口规模、密度、增长速度等 差异 城 市 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 差异 城市形态、数量、规模、发展 水平等差异 交 通 地形、位置、经济、人口等差异 交通方式、线网密度、通达度 等差异 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分析,确定区域特征差异,分析区域间的不同发展方向和状况。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影响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要素 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人类活动的主体结构不同,影响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要素也不同,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具体如下所示: 2.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越来越小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水平的提高,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减弱,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减小,表现如下: (1)优势因素的效益放大。 如东北平原地广人稀,土壤肥沃,科技的进步,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耕地优势得到更好发挥。

高中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练习题

中国地理 、选择题 (2014 ·安徽)2013 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下图)。完成1~2 题。 1.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 A.Ⅰ、Ⅱ、ⅢB.Ⅰ、Ⅲ、Ⅱ C.Ⅱ、Ⅲ、ⅠD.Ⅲ、Ⅰ、Ⅱ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土地利用方式。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突出,主要分布山地等区域,因此图中Ⅲ为生态功能区;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城市用地比重较小,农业用地比重较大,故图中Ⅰ为城市化地区,Ⅱ为农产品主产区,选项D 正确。

2.三类区域中() A.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Ⅱ区迁往Ⅰ区 B.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大于Ⅲ区 C.商业网点密度Ⅲ区一般大于Ⅰ区 D.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是Ⅱ区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区域发展状况。安徽城市化速度较快,人口主要由农村迁入城市,即由Ⅱ区迁往Ⅰ区,选项A 正确。铁路建设在山区成本较高,平原地区成本较低,故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小于Ⅲ区,选项B 错误;商业网点密度山区小于平原,农村小于城市,因此Ⅲ区商业网点一般小于Ⅰ区,选项C 错误;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是城市地区,即Ⅰ区,选项D 错误。 (2014 ·安徽)1958 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3~4 题。 3.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地形 C.季风D.海陆外置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气候分布及影响因素。我国34°N 以南、104°E以西大部分为青藏高原,受青藏高原地势影响,形成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因此导致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范围小,选项 B 正确。 4.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位置、疆域、行政区域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亚欧大陆东部,海陆兼备陆域和陆疆。 1.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2.领土四至:最北53度N 最南4度N 最东135度E 最西73度E 3.经纬跨度:大部分温带,少带热带,没有寒带。采用北京东八区时间 4.陆上疆界:自鸭绿江河口至北仓河口 5.海域和海疆:东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岛东部太平洋海区,与6周隔海相望 6.中国内海:渤海 二、中国的国土构成 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管辖300万平方千米海域 三、中国的行政区划 省、县、乡三级。省级23个省,5个自冶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2、中国人口和民族 一、我国人口概况 1、人口总数: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 2、人口分布特点:1)东南多,西北少2)平原盆地多,山地、高原少 3、人口特点:基数大;增长快;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开发旱地多,开发晚地区少;沿江、滨海、沿铁路干线多,交通不便地区少。 二、民族分布特点 1、大杂居中,小聚居 2、汉族遍及全国,集中在东部,中部,少数民族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 3、中国地形 一、中国地势的特征 1、地形多种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分布,一二级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级分界级: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二、中国各有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1.主要山脉 东西走向:天山-阿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东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台湾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2、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地势高,面积大,多雪山,冰川,河源

高中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o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 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 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 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 夏至日:由23o26'N 向南北降低 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o26'S 向南北降低 23o26'N 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 离直射点越近高度 随季节的变化 23o26'S 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 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o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o26'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o,时间相差1小时,每1o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o-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 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 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 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高二区域地理复习 欧洲西部 教学案

高二区域地理复习欧洲西部教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利用地图,说明某一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2、能运用图文资料,说明某一大洲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3、能根据图文资料,说明某一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特征及其主要形成因素 4、能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评价某一地区的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读图和相关资料进行独立思考或者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相关任务和习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2、促进学生尊重自然规律,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和科学发展观。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某一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根据图文资料,说明某一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特征及其主要形成因素,评价某一地区的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教学难点:根据图文资料,说明某一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特征及其主要形成因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案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辅助讲解,分组讨论,合作突破 【教学过程】 区域自然地理环境 一.看图描述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 北海渔场的成因:二、看图描述欧洲西部的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2.地势起伏状况) 三、看图分析阿尔卑斯山脉的成因?(结合板块构造学说) 欧洲西部地貌广布,并举例。 四、欧洲西部的气候 1、根据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分析该区域有那些气候类型? 2、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西部分布面积广大的原因?

3、读下面三种气候类型的气温降水量图,分析判断他们分别对应的是右图中的哪种气候类型? 说出丙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规律、及特点? 结合气候分布情况,分析指出下图各地的自然带分别是什么?体现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 五、根据水文特征各要素,分析影响水文特征的因素有哪些? (水文特征包括如下几点:a.径流量水位变化 b.含沙量 c.有无汛期(凌汛)d.有无结冰期 e.水能资源是否丰富f.补给类型(地下水,雨水,冰川融水,冰雪融水等)等诸多因素) 分析西欧平原地区的水文特征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六、结合欧洲西部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欧洲西部内河航运发达的原因? 七、结合气候、地形条件分析西欧乳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西欧乳蓄业发达的社会经济条件? 八、“阳光·海难”是西班牙在西欧旅游宣传的主题,从地理角度分析这现象的成因?。

高中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结构图

中国地理知识纲要 (结合地图册及教材配套使用) 一中国地理概况 1-位置范围和行政区划 位置:半球、温度带、纬度带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 范围:四至(东南西北),陆地面积、海洋面积。 相邻地理单位:陆上邻国(14),海上邻国(6),邻海(4个),岛屿。 行政区划:行政区划制度(省县乡),34个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简称、省会、轮廓。省区之最。2-人口分布和民族特征 人口:人口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人口分布特征(人口分布不均衡,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人口问题(详见必修二)。 民族:民族构成、民族分布特点。主要少数民族分布地区、风俗习惯。 中国自然地理特征

二中国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中国地形地势总特征(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主演地形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概况和特征。 主要山脉:走向,位置,意义。 地形特征对我国的影响:对气候、对河流、、、 主要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分布地区及成因。 地形地势答题模板:地形:以**为主;地势:**高**低;地貌特点。 2-气候 中国气候总特点: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中国气温特点:夏季——特点及其原因(太阳辐射量、夏季风) 冬季——特点及其原因(太阳辐射量、冬季风) 中国降水特点:时间分布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南北方差异、中国降水量图解读。 中国温度带:主要温度带——分布地区、农业生产特色。 中国干湿区:划分依据、分布地区。 中国雨带:移动规律、移动原因。 主要气象灾害:分类、多发季节、成因、分布特点。 气候特征答题模板:气温特点、降水特点、气温降水的季节差异大小。 3-河流湖泊 基本概念:内外流河、区,水文特征,水系特征,内外流区分界线。

高考区域地理专题训练欧洲西部——德国、法国

第二部分第十三讲欧洲西部——德国、法国 目标达成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为欧洲1月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1.有关图中各地气温高低的比较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A.甲高于丙洋流B.乙高于丙纬度 C.甲高于丁地形D.丁高于乙海陆 解析:结合欧洲西部自然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可知C项正确。 答案:C 2.2016年1月,欧洲出现了30年不遇的严寒天气,导致这种天气的原因是() A.西风带势力反常 B.极地冷气流强烈南下 C.副热带高气压带势力增强 D.副极地低气压带位置北移 解析:B项是欧洲出现严寒天气的原因。 答案:B 下图示意挪威位置和地形。挪威是世界上水能资源开发较充分的国家。该国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水库水位与发电机组所在位置高差大)电站。据此完成3~4题。 3.挪威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国() A.海岸线曲折,多峡湾B.多山地,河流落差大 C.地形平坦,水网密布D.河湖众多,少泥沙

解析:电站水库水位与发电机组所在位置高差大,说明河流落差大,即地势起伏大。 答案:B 4.挪威为建高水头电站而修建的水库() A.很少引发库区移民 B.水位季节波动较小 C.占用大量耕地 D.可以保护鱼类和其他野生动物 解析:由于高水头电站选址在山区,人口稀少,因而很少引发库区移民。 答案:A 读世界某国部分示意图,回答5~7题。 5.图示地区地势特点是() A.西高东低B.中间低,四周高 C.东南高,西北低D.北高南低 解析:从河流分布来看,图示区域东南高,西北低。 答案:C 6.该国以葡萄美酒著名,从气候特点来看,最适宜种植葡萄的地点在() A.①地B.②地 C.③地D.④地 解析:④地位于地中海气候区,适宜葡萄生长。 答案:D 7.影响城市②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位于河流附近,航运便利 B.地形平坦,农业发达 C.气候温和湿润,水资源丰富 D.矿物能源丰富,工业发达 解析:②城市为巴黎,其形成与发展和河流、地形、农业、气候等有关,和矿物能源无关。 答案:D

高二区域地理重要知识点梳理

高二区域地理重要知识点梳理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知识点1 1、世界三大人种:白色人种(欧洲北美大洋洲非洲背部、亚洲西南部),分布范 围最广;黄色人种(亚洲东部、东南部、北部和美洲部分地区)人数最多,黑色人 种(非洲南部、大洋洲和美国境内);种族无优劣 2、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面积俄罗斯1707,第二加拿大997,三位中国960,四位美国937;人口最多中国,印度第二,美国第三;按经济发展态势将世界分为 发达国家(20个,主要有美加英法德意日新澳)和发展中国家。区域地理知识点。 3、语言联合国日常用语:阿拉伯语、汉语、英语、法语、俄语和西班牙语,使 用适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 4、中国外交政策:对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宗旨维护世界的和平。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知识点2 经度与纬度 ①经度:人们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为00经线,也叫本 初子午线,由此向东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 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_半球。 ②纬度:某地的地球半径与北极星之间的夹角,赤道为0°,北极点为90°N, 南极点90°S..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③高、中、低纬的划分:0°-30°为低纬,30°-60°为中纬,60°-90°为高 ③高、中、低纬的划分:0°-30°为低纬,30°-(地球仪上某点的纬度就是该点 上北极星的仰角大小) ④大洋中部经线:太平洋──180度经线;大西洋──西经20度经线;印度洋─东 经80度经线;北冰洋─跨360度经度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知识点3 1.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占29%,海洋占71% 2.大陆:亚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

区域地理欧洲西部导学案教案教学内容

高二地理导学案 班级____姓名______编辑教师_于娜____序号:09

冰碛地貌:波状丘陵。 B.芬兰、瑞典境内的冰碛湖。芬兰有“千湖之国”之称。 ???内力作用:本区板块构造运动显著。 ①.地中海沿岸:处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属消亡边界。 a.形成阿尔卑斯山脉,是年轻的褶皱山,意法边境上的勃朗峰为本区最高. 影响: 4807米。 b.地中海沿岸多火山、地震,如意大利的维苏威活火山、埃特纳活火山。 ②.冰岛:处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之间,属生长边界。 影响:冰岛多地热资源——首都雷克亚未克有“无烟城市”之称。 4、气候----深受大西洋影响 ?气候种类:、、、、、、 (在图上标出几种气候类型的大体分布) ?气候特点:温和湿润特征显著。(冬季温和,夏季凉爽,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小,全年降水季节分配均匀),自西向东逐渐由性向性气候过渡。 ?气候差异: ①.南部为式气候,中部为气候 和气候,北部为气候。 南北差异(即纬度地带性): ②.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因素。 ①.西部为气候,东部为气候。 东西差异(即经度地带性):②.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条件(海陆位置为根本原因)。 ③. A.自西向东由海洋性气候过渡到大陆性气候,越向东,大 陆性越强; 表现 B.自西向东,降水量逐渐减少; C.自西向东,年温差逐渐增大。 5、河流与湖泊 (1)、主要河流: ①.西欧第大河, ②.莱茵河发源于境内山脉北麓,向西北共流 经、、、、和等6个国家,最

峰,温暖的海滩等等。还有丰富的古代遗址和文化艺术城市,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历史上灿烂文化。如: ①. 大风车、郁金香、填海造陆工程—— ②. 艾菲尔铁塔、凯旋门、卢浮宫、蓬皮社中心、巴黎圣母院、时装、 化妆品—— ③. 伦敦塔桥、大本钟、白金汉宫、大英博物馆、格林尼治天文台、马克思公墓—— ④. 斗牛、地中海沿岸沙滩—— ⑤. 威尼斯、古罗马斗兽场、火山—— ⑥. 阿尔卑斯山登山和滑雪运动—— ⑦. 首都维也纳的音乐节、古典建筑—— ⑧. 多瑙河上航行—— ⑨. 参观手表作坊、日内瓦湖—— ⑩. 乘船游览峡湾、观看午夜的太阳(北极圈以内)—— ?. 帕提依神庙、雅典巴农台神庙—— ?. 日内瓦湖光山色、手表作坊---- 欧洲旅游业发达的原因: 课 堂探究?【合作探究一】? 小组同学合作在图中找到以下地理事物和主要国家: 半岛:①斯堪的纳维亚半岛②伊比利亚半岛③亚平宁半岛 ④巴尔干半岛⑤日德兰半岛 岛屿:①大不列颠岛②爱尔兰岛③冰岛④科西嘉岛⑤撒丁岛 ⑥西西里岛⑦克里特岛 内海:①波罗的海②地中海③黑海 边缘海:①北海②挪威海③巴伦支海 海湾:①比斯开湾②波的尼亚湾 海峡:①英吉利海峡②直布罗陀海峡③丹麦海峡 平原: ①西欧平原②波德平原③多瑙河下游平原 山脉: ①阿尔卑斯山脉②亚平宁山脉③比利牛斯山脉 ④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主要河流:①多瑙河②莱茵河③塞纳河④泰晤士河⑤易北河 主要运河:①多瑙河--莱茵河运河②基尔运河③英法海底隧道 湖泊:多分布于西北部和阿尔卑斯山脉的南北两侧。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概况测试题

高二地理中国地理概况 组 一、选择题 迹多, 在一个热门帖吧中,点击率和跟帖数非常高的一个帖子是这样的:“湖南人说他名 胜古 北京人就笑了;北京人说他风沙多,内蒙人就笑了;内蒙人说他面积大,“甲人”就笑了;“甲人”说他民族多,“乙人”就笑了;“乙人”说他地势高,西藏人就笑了;西藏人说他文物多, 笑 陕西人就笑了;陕西人说他革命早,江西人就笑了??台湾人说陈水扁想独立,全国人民都 : 了。”读下图回答下列各 题 1.“甲人”笑了,甲指的省级行政单 位是( ) A. a B.b C. c D. d 2.“乙人”笑了,乙指的省级行政单 位是( ) A. a B.b C. c D. d “黑河一腾冲线”又称“胡焕庸线”,是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 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 。 题 密度的对比线。据此完成下列各 3.从1953 年到2010 年期间() A. 东南半壁人口数呈现出不断减少趋势 B. 西北半壁人口数呈现出不断减少趋势 C. 东南半壁增加的人口数多于西北半壁 D. 西北半壁人口增长速度慢于东南半壁 4.历经80 多年,胡焕庸线揭示的我国人口分布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原因有( ) ①气候等综合自然地理条件没变②城市主要位于东南半壁的格局没变③人口分布重心逐渐 由东南向西北移动④西北半壁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低于东南半壁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③④ 5.下列措施有助于破解胡焕庸线的是( ) A. 西部地区大力扶持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推进城市化进程 B. 西部地区加大自然保护区面积,区域发展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 C. 将污染严重的工业逐步由西部地区迁入到东部地区 D. 鼓励西部地区通过提高自然增长率来实现人口增加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6.四省中,地处内陆且不与邻国接壤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四省中,春分日最先看到日出的是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区域地理知识点——疆域与行政区划 ●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和行政区划 A 我国位于哪个的半球?北半球、东半球 B 我国所处的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 C 你能说出我国与俄罗斯、蒙古相比,地理位置的优势各是什么? 地处中低纬度,海陆兼备 1.我国的海域图(临4海,1洋) ?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从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经庙岛列岛至山东半岛北端蓬莱角的连线。 ?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西起长江口岸启东角,东至朝鲜半岛南侧济州岛西南角之间的连线。 ?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由福建东山岛南端沿台湾浅滩南侧至台湾岛南端鹅銮鼻之间的连线。 ?台湾海峡属于东海海域 2.中国的疆域 ?一、中国在世界的位置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二、我国的疆域 1、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 2、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北53°31′N临俄罗斯;南4°15′N临马来西亚; (南北跨近50度,长5500多千米) 西73°40′E临哈萨克斯坦;东:135°05′E; (东西跨60多度,长5200多千米) ?三、我国濒临的海洋 1、海域辽阔,自北向南: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2、岛屿众多:E.g 崇明岛,台湾岛,海南岛…… 3、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四、陆界和邻国 1、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万多千米,陆上有14个邻国 2、有6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 ●与我国陆地相邻的14个国家: 东:朝鲜北:俄罗斯、蒙古 西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西:阿富汗、巴基斯坦 西南:印度、尼泊尔、不丹 南:缅甸、老挝、越南 ●隔海相望的6个国家: 东:韩国、日本东南:菲律宾南: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中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是省、县、乡三级建制: ? ——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 ——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 ——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4.我国的现行的行政区划概况

高中区域地理《欧洲西部》教学设计

区域地理-----《欧洲西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是区域地理复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初中的基础知识,巩固提升的基础上学习如何进行区域地理的分析。本部分初中地理的学习重在感官上的学习和简单常识的了解,而高中地理对于本部分的学习则注重对其区域的定位和分析。因此,本节课的内容既是回顾初中地理知识,也是一个归纳提升的过程。总体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强调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其人文地理特征。不同地位位置的区域会有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而自然地理特征又会对人文地理特征产生重要的影响,总体上呈现了自然地理的整体性特征。本节课的学习也是让学生理解区域的整体性特征。 对于欧洲西部自然地理特征的掌握主要依据初中地理的学习,及高中地理中的补充。而对其人文地理特征部分,重点强调其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重点是区位优势条件的分析。总体上也是在分析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也符合整个高中地理学习的主线——人地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目的也是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学习有用的地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能够在地图上找出并识记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范围; 2.学会运用图文资料分析欧洲西部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 3.掌握欧洲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并对其进行区位条件分析。 4.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分析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以及工业布局的特点和原因,并学会分析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完成地图填充,让学生知道并识记欧洲西部的位置、范围、主要的地形单元等,

高中地理中国区域地理补充知识点

补充知识点 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与不足 ●与俄罗斯和巴西相比,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何优越性及不足? ①大部分地区位于中低纬,气候温暖 ②南北跨度近50个纬度,气候南北差异大,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不足:最北部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容易造成低温冻害 ●与蒙古和日本相比,我国的海陆位置有何优越性及不足之处? ?优势: 东部濒临太平洋: ①季风气候广布,雨热同期、有利于发展农业 ②海岸线长,海域面广,多优良港口,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海洋运输、海洋化工、油气资源开发、海洋旅游等) ?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 ③有利于陆上与中亚、西亚和欧洲直接往来、发展对外贸易(亚欧大陆桥,一带一路陆上通道、西气东输、边境贸易等) 不足: ①、季风气候显著,旱涝灾害频繁 ②、地处西北太平洋海域,易受台风影响 ③、板块交界处,多地质灾害 ④、内地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 中国的地形特征及其影响 (对我国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的影响)(气候、河流、植被,发展历史、经济发达程度、交通) 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对气候的影响:(1)西高东低的地势利于海上湿润气流 的深入,使季风气候区分布广;暖湿空气的迎风坡也易

形成地形雨;(2)东西走向的山脉,冬季阻挡南下的冷气流,夏季阻挡北上的暖湿气流,使山脉两侧气候产生差异。(3)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对河流的影响:(1)影响河流流向:西高东低使大河东流入海;山脉是河流的分水岭,影响河流的流域范围; (2)影响河流的流速和落差:在阶梯交界处,巨大落差,蕴含丰富的水能资源。 ?对植被的影响:植被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形成有规律的垂直变化。 山脉的阳坡与阴坡植被产生明显差异。 ?地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平原地区开发历史悠久,聚落、城镇出现早,交通便利,生产条件优越,经济发达。 (2)山区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开发历史短,经济基础薄弱; (3)丘陵、盆地地区经济较发达; (4)高原地区经济发展比较滞后。 秦岭和大兴安岭的地理意义 秦岭: ①1月0°C等温线; ②亚热带和暖温带; ③亚热带季风区与温带季风区 ④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 ⑤800mm等降水量线; ⑥湿润区和半湿润区; ⑦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 ⑧水田和旱地 大兴安岭: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欧洲西部

欧洲西部 (除原苏联以外的欧洲) 位于欧洲西半部,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占欧洲的一半左右。 概述 1位置: 地理位置: 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亚欧大陆的西部 纬度位置: 40°N~北极圈,20°W~30°E 轮廓:海岸线非常曲折,多半岛、岛屿、内海、海湾 半岛:南部有:伊比利亚、亚平宁、 巴尔干三大半岛 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岛屿:不列颠群岛,冰岛,爱尔兰岛 内海:北有:波罗的海,南有:地中海 东南有:黑海 边缘海:北海 海湾:比斯开湾 2地形(冰川作用下的平原和山地): 1.中部以平原为主 2.北部和南部以山地为主 平原:波罗的海沿岸和北海沿岸,莱茵河东西为波德平原和西欧平原 山地:北部为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为阿尔卑斯山脉,最高峰为勃朗峰(4807m) 阿尔卑斯山及勃朗蜂:勃朗峰(4807米);阿尔卑斯山系所在的位置,原来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由于南面的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相撞,使古地中海的海底受到强烈的挤压、抬升,在隆起过程中,由于强烈的褶皱,形成了许多高大的山脉。 受冰川作用影响:平原地形波状起伏,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多峭壁陡崖,幽深曲折的峡湾 阿尔卑斯山两侧散布着一些湖泊 3.识图要求: 1、20°W穿过:冰岛、大西洋 2、0°经线穿过:北冰洋、挪威海、北海、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英吉利海峡、法国、西班牙、地中海

3、20°E经线穿过:巴伦支海、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波罗的海、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塞尔维亚、 黑山、阿尔巴尼亚 4、40°N纬线穿过: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撒丁岛、亚平宁半岛南端、巴尔干半岛西南部、爱琴海 5、50°N纬线穿过:大不列颠岛西南端、英吉利海峡、法国、比利时、卢森堡、德国、捷克、 波兰东南端 6、60°N纬线穿过: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挪威、瑞典、波罗的海、芬兰南端 4.深受大西洋影响的气候: 本区大西洋沿岸(40°N ~60°N欧洲大陆西部)大部分是 冬夏温差不大的海洋性气候,远离海洋的地方是东冷夏热的 大陆性气候。与欧洲东半部和亚洲同纬度地区相比本驱动及 比较温和,夏季比较凉爽全年降水的季节分配也比较均匀。 由于距海远近和纬度高低不同,本区各地的气候有不少差 异。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年温差自东向西逐渐增大。 西部大西洋沿岸伸手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风影响,冬季比较温 和,夏季比较凉爽,年降水较多,季节分配较均匀。空气湿 润,云量较大,雨天较多,日照较少,属于海洋性气候。 往东,离大西洋渐远,海洋影响逐渐减弱,气候的大陆性增强。而欧洲北部北冰洋沿岸一带,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凉爽的短促。 欧洲南部的三大半岛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成因:地中海及其周围地区大部分处于北纬30°~40°之间,正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随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而交替控制的地带。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进入地中海区,在高气压下将气流的笼罩下,天空晴朗无云,气候炎热干燥。冬季,西风带南移进入地中海地区,西风从大西洋带来温湿的空气,形成较多的降水,使气候变的温和多雨) 气候的海洋性与大陆性: 欧洲西部的气候:海洋性大陆性 气 温 年较差小(冬温夏凉)大(冬冷夏热) 日较差小(昼夜温差小)大(昼夜温差大) 最热月北半球8月 南半球2月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 最冷月北半球2月 南半球8月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 降水年降水量较多较少季节分配各月较均匀夏季多雨 形成原因受海洋气流影响受大陆气流影响 温和湿润的 气候 轮廓破碎 地势低平,山 脉东西走向 河流众多, 水流丰富 航运便利 北大西洋暖流 西风影响 大部分在 中纬度大 陆西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